差分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_差分式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_差分式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f45a6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5.png)
实验报告_差分式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分式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场景;3.掌握实验中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双踪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它是以运放为核心组成的,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和滤波等功能。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是由两个输入信号和一个共模信号组成的,一般情况下,差分输入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具有相同的幅值和频率,相位差为180°。
本实验使用两个预先设定的输入电压,分别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并利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放大后的幅值和相位。
四、实验步骤:1.将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正负端子相连,并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正弦信号;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值和频率,观察并记录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3.分别将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电压表的两个测量端相连,调节电压表的量程,记录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差;4.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5.分别改变其中一个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6.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五、实验数据处理:1.绘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2.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差进行统计和比较;3.分析数据的相关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总结实验心得和体会。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差分式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显示,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放大输入信号,并且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差与输入信号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果也验证了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七、实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调整不同的输入信号和改变差分放大电路的其他参数,进一步研究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97d3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b.png)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差分放大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熟悉差动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其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差动放大器是运放常用电路之一,由两个反相输入、一个反相输出和一个非反相输出组成。
该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公共模信号即同等量级的噪声信号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能够提高电路的增益,并减小电路的噪声。
差动放大器主要由晶体管、共模抑制电容、偏置稳定电阻等组成。
三、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压表、电流表4. 直流电源5. 差分放大器电路板6. 大量电缆、万用表等组成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电源和差动放大器电路板连接,并将电源接通并连接交、直流电源与电路板。
根据电路原理和电路板图纸在板上焊接所有器件,并按照图纸接线。
2. 测试偏置电压:将示波器负极接地,正极接输入端差模(+)和差模(-)互相交替。
记录偏置电压。
3. 测量差动放大器电压增益: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50mV幅值、1kHz正弦波,在输入端交替连接同相、反相信号。
测量差分放大器输出信号幅值。
4. 测量输入电阻:将信号发生器接入差动放大器输入端,固定一个电压,改变电压源内阻,读取两个数值,计算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测量输出电阻:通过连接负载和电压表,固定输出电压,测量输出电流,通过计算得到输出电阻。
6. 测量共模抑制比:将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同时加入同相和反相信号,测量差模输出电压,并计算共模抑制比。
七、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顺利的实现了差动放大器的电路部署,并测量了其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共模抑制比等参数。
数据表明,本实验设计和测试方法正确可行,并为近期电路实验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技术积累。
结语本次实验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相结合,让我们了解了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参数测量知识,也帮助我们掌握了差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期望未来在电路设计和开发中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技术指导。
差分电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电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5048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b.png)
差分电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差分电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差分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电路,它具有放大信号、抵消噪声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分电路放大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
一、实验目的通过差分电路放大电路的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 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3. 实际搭建差分放大电路,观察其放大效果。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其中输入端的信号被分别送入两个放大器中,再将两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相减得到差分输出信号。
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放大器的放大特性,通过差分输入信号的放大,可以得到更高的输出信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电源、电阻、电容、运放等;2. 按照电路图搭建差分放大电路,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3. 调整电源电压,使其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要求;4. 输入不同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数据;5. 对比不同输入信号的放大效果,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下,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均有所放大,而且在抵消噪声方面表现出色。
这验证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五、实验总结差分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电路,它具有放大信号、抵消噪声等优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差分放大电路可以用于信号放大、噪声抑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差分放大电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连接电路元件,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在观察实验结果时,我发现不同的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的影响,这让我对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通过实验,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对电子工程的理解。
七、参考文献[1]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教程. 邓志东, 陈乃渊.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2] 电子电路实验与设计教程. 刘同英, 刘红刚.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3] 电子电路基础与实验. 赵文瑞, 姚文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注:本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际操作请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759f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9.png)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差分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它具有放大信号、抑制噪声等优点,因此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际测量,验证其性能和特点。
一、实验器材和原理本实验所需器材包括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电阻、电容、运放等。
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输入端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输出端与负反馈电阻相连。
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是:当两个输入端的电压不同时,输出端会产生一个差分电压,其放大倍数由负反馈电阻决定。
二、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注意正确接线和电阻、电容的数值。
2.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电路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记录数据。
4. 逐渐改变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电路的响应情况,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即差分放大电路具有线性放大的特性。
2. 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也相应增加,但增长的速率逐渐减小,说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饱和特性。
3.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说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相位不变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差分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以用于信号放大、噪声抑制等方面。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差分放大电路的应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结语: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在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差分放大电路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d0ab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3.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4.学习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信号的观测和测量。
二、实验器材1.差分放大电路实验箱;2.示波器;3.信号源;4.直流电压源。
三、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是众多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类电路,采用了差分输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共模干扰,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它由两个共模输入信号为零的晶体管组成,通过二极管连接的虚地点对共模信号进行抑制,只放大差模信号。
差模信号指的是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共模信号指的是两个输入信号的平均值。
在差分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放大倍数由输入电流决定,输入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同时,将两个输入信号松耦合,可以大幅度减小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从而达到抑制共模干扰的目的。
四、实验步骤1.搭建差分放大电路,接入示波器和信号源;2.分别接入正向输入信号和负向输入信号,将其调节至理想值;3.调节直流电压源和输入电阻,使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4.调节输入信号频率,记录输出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变化情况;5.结束实验,关闭相关设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差分传输增益、共模抑制比和输出相位等。
实验结果显示,差分放大电路能够很好地放大差模信号,同时将共模信号压制得很低。
由于输入阻抗大,输入信号能够有效地传入差分放大电路中,而输出阻抗小,可以将信号有效地传递到下一个级联电路中。
此外,差分放大电路的相位可以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相位差可达到180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了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差分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增加电路增益、提高系统灵敏度、减小噪声等方面。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4f2796442e3f5727a5e9621f.png)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作者: ET6V 一、实验原理图二、实验过程以及理论值推算(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调节Rp,使之处于中点,则I E≈(|V EE|-V BE)/R E≈1.13mA;Ic1=Ic2=1/2I E=0.57mA;I B≈I E/β=0.01mA ;V B1=V B2=-I B*R b≈-0.1V;V C1=V C2=V CC-I C1*R C1=6.30V;V E1=V E2=V B1-0.7=-0.8V;V RE=V E1-I C2*1/2*R P-(-V EE)=11.17V;理论值(2)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 RP在中间位置A VD = V O/V i=βR c/(R b+r be+1/2*(1+β)*R P) =38.86单端输出:A VD1=V C1/V i=1/2*A VD=19.43A VD2=V C2/V i=1/2*A VD=19.43(3)当输入共模信号时,若为单端输出A VC1=V C1/V i= -βR c/(R b+r be+(1+β)*(1/2*R p+2R e)) -R c/(2R e)=-0.5A VC2=V C2/V i=-R c/(2R e)=-0.5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A VC=V O/V i=0(3) 共模抑制比:K CMR=|A VD/A VC|=∞三.仿真(1)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值仿真值(2)测量差模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仿真值K CMR=∞当输入差模信号时,V i与V O1波形其中ChannedA 是V o1,ChannedB 是V i当输入差模信号时,V i与V O2波形其中ChannedA 是V o2ChannedB 是V i当输入共模信号时,V i与V O1波形其中ChannedA 是V o, ChannedB 是V i输入共模信号时,V i与V O2的波形其中ChannedA 是V o2,ChannedB 是V i四.实验时的实验数据(1)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值(2)测量差模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值K CMR=154.54当输入差模信号时,V i与V O1的波形输入差模信号时,V i与V O2的波形当输入共模信号时,V i与V O1的波形输入共模信号时,V i与V O2的波形五.对比分析(1)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值与仿真值.理论值很接近。
实验十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十差分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e1142999fc4ffe473268ab03.png)
实验十 差分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差分放大电路零点调整方法和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
3.掌握差分放大电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如图10.1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元器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组成的,具有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作用。
调零电位器R P 用来调节T 1、T 2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i = 0时,双端输出电压U o = 0。
R 1、R 2、R E 、T 3构成恒流源,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稳定静态工作点。
其静态值可用下面公式估算:EBEEE CC 212E3C3)(R U U U R R R I I -++≈≈ , C3C2C121I I I ==当输入差模信号时,差分放大电路对其具有放大作用。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由输出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beB Ci o d r R R U U A +-≈∆∆=β 单端输出:d i C1d121A U U A =∆∆=, d i C2d221A U U A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差分放大电路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若为单端输出,则有共模电压放大倍数EC i C1C2C12R RU U A A -≈∆∆== ;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有A C = 0。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可采用直流信号也可采用交流信号。
共模抑制比是一个全面衡量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的综合指标,其定义为C d CMRR A A K =或 (dB)20lg Cd CMRR A AK = 显然,共模抑制比越大,差分放大电路分辨所需要的差模信号的能力越强,而受共模信号的影响越小,零点漂移越小,抗共模干扰能力越强。
提高共模抑制比的手段,一是尽可能使电路参数对称,二是尽可能加大电阻R E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2. 数字万用表 1块3. 交流毫伏表 1台4. 双踪示波器 1台5. 模拟电路实验箱 1台6. 导线 若干四、预习要求1.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特点。
实验五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五差分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809d25a3f46527d3250ce04d.png)
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
5.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频率计读数(Hz)
示波器测量值
毫伏表读
数(V)
示波器测量值
周期(ms)
频率(Hz)
峰峰值(V)
有效值(V)
100Hz
1KHz
10 KHz
100 KHz
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1)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电路实验报告书
![电路实验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e5b096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png)
实验名称:差分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日期:2024年9月15日实验地点:模拟电路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
2.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包括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3. 分析差分放大电路中RE电阻的作用以及晶体管恒流源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两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特性,使电路对共模信号具有抑制能力,而对差模信号有良好的放大效果。
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_diff):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其计算公式为:A_diff = V_out_diff / V_in_diff2.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_comm):共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其计算公式为:A_comm = V_out_comm / V_in_comm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实验线路板3. 万用电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线路连接线四、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将差分放大电路连接到实验线路板上,包括两个基本共射放大电路、RE电阻和晶体管恒流源。
2. 调节电路:调整电路中的电位器,使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Q点达到最佳状态。
3. 测试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差模信号输入差分放大电路,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4. 测试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共模信号输入差分放大电路,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5. 分析数据: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论与发现1. 实验测得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与理论值接近,表明实验准确度较高。
2. 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大于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CMRR,说明恒流源能够有效提高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模电实验-差分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差分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72a5c19152ea551811a6875e.png)
实验三—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内容:一、典型差分式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电路如图,开关K拨向左边构成典型差分式放大电路。
1.测量静态工作点①调节放大电路零点信号源不接入。
将放大电路输入端A、B与地短接,接通±12V直流电源,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Vo,调节调零电位器Rp,使Vo=0.调节要仔细,力求准确。
②测量静态工作点零点调好后,用万用表测量T1、T2管各电极电位及射极电阻RE两端的电压VBE,记录表中。
2.测量差模电压增益断开直流电源,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输入A端,地端接放大电路输入B端构成差模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为频率f=1KHz的正弦信号,并使输出旋钮置零,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集电极C1或C2与地之间)。
接通±12V直流电源,逐渐增大输入电压Vi(约100mV),在输出波形无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Vi,V C1,V C2,记录在表中,并观察vi,vc1,v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V BE 随Vi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2.测量共模电压增益将差分放大电路A、B短接,信号源接在A端与地之间,构成共模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f=1KHz,Vi=1V,在输出电压无失真的情况下,测量V C1、V C2的值记录下表,并观察vi,vc1,v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V RE随Vi改变而改变的情况。
二、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将电路图中的开关K拨向右边,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重复一——2、3实验内容的要求,记录入上表。
典型差分式放大电路vi,vc1,vc2的图像:共模输入左图——vi与vc1相位关系右图——vc1与vc2相位关系差模输入左图——vi与vc1相位关系右图——vc1与vc2相位关系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vi,vc1,vc2的图像:差模输入vi与vc1相位关系左图——vi与vc1相位关系右图——vc1与vc2相位关系在共模输入时,V i增大,V RE增大;差输入时,V RE很小,V i变化时,V RE变化不明显。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d82b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3.png)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 学习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技巧。
4. 分析差分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结构相同、参数对称的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分来抑制共模信号,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差分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 差模放大: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
2. 共模抑制:提高CMRR,降低共模干扰。
3. 零点漂移抑制: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减小零点漂移。
4. 输出阻抗高: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
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下:```+---------+| Q1 | Q2+---------+ +---------+| || |+-------+ +-------+| | | || R1 | | R2 || | | |+-------+ +-------+| || |+---------+||V+-------+| || Vout ||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实验线路板3. 万用电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线路连接线四、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按照原理图搭建差分放大电路。
2. 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入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4. 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5. 记录实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分析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与理论值的差异。
2. 分析电路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3. 总结差分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 掌握了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熟悉了差分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技巧。
差分发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发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19a1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a.png)
差分发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差分发大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差分发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学习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应用;3.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实验仪器:1.函数发生器;2.示波器;3.电压表;4.实验电路板;5.其他常用仪器。
实验材料:1.电阻、电容、二极管等无源元件;2.集成电路及其外围元件;3.其他辅助材料。
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放大电路,由两个互补的晶体管或运放组成。
其输入信号通过一个耦合电容耦合到两个晶体管的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负电源相连,集电极通过负载电阻与正电源相连。
差分放大电路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可以实现较大的信号增益。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搭建差分发大电路,并连接所需的外围元件;2.将函数发生器连接到输入端,调整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幅值和波形,并将示波器连接到输出端来观察输出信号;3.逐渐调整输入信号的幅度,并记录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数值;4.通过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来观察输出信号的改变,并记录相应的数据;5.分析实验结果,绘制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增益;6.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结果和数据:1.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幅值和波形,观察到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2.记录了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入输出电压数据,并绘制了相关曲线;3.通过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实验分析和讨论: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增益,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如抗共模干扰能力和信号增益等;3.对比不同输入信号幅度、频率和负载电阻下的输出结果,探讨差分放大电路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搭建实验电路、调试和观察实验结果,我学会了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
差分放大电路的实训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1ca6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1.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方法。
3. 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参数测试方法。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对称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其输入信号分别加在两个放大电路的基极上,输出信号分别取自两个放大电路的集电极。
当输入信号为差模信号时,两个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相位相反,大小相等,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为零;当输入信号为共模信号时,两个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相位相同,大小相等,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为零。
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1. 抑制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强,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
2. 差模放大: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强,能够放大有用信号。
3. 零漂移抑制: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漂移,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 基本实验电路板2. 信号源3.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4. 电阻、电容、三极管等电子元件四、实验步骤1. 组装差分放大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将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按照电路图要求进行焊接,注意元件的极性。
2. 调试电路:调整电路中的电阻,使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调整电路参数,使输出信号满足实验要求。
3. 参数测试:(1)测试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将差模信号输入电路,测量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比值,即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2)测试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共模信号输入电路,测量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比值,即为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3)测试电路的抑制共模干扰能力:将共模干扰信号输入电路,测量输出信号的变化,评估电路的抑制共模干扰能力。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根据实验数据,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50倍。
2.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根据实验数据,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5倍。
模电实验五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五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300e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3.png)
模电实验五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差分输入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掌握差分输入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以及参数计算方法;3.了解差分输入放大电路的应用场景。
二、实验仪器和器件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功率放大器;4.电阻箱;5.电容;6.芯片等。
三、实验原理差分式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输入端分别连接两个输入信号,输出端是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经过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差分输入放大电路主要由差动输入级、差动放大级和输出级组成。
差动输入级是差分放大电路的核心部分,一般由一个差动对组成。
差动对由两个晶体管组成,它们的集电极或漏极通过电流源连接在一起。
其中一个晶体管的基极或栅极输入信号,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或栅极输入其负反馈信号。
这样,当输入信号变化时,两个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会相应改变,产生一个差电流,从而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差动放大。
差动放大级主要负责将差动输入信号放大,使得输入信号的微小变化可以在输出端得到放大。
在差动放大级中,使用了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将差动对的差分电流经过共射或共源放大,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
输出级是差分放大电路的最后一级,其主要功能是将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变为单端输出信号。
在输出级中,可以通过改变集电阻或漏极负载来实现不同的放大增益和输出阻抗。
四、实验内容1.搭建差分输入放大电路;2.测量并记录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3.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电路的放大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4.探索差分输入放大电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五、实验步骤1.搭建差分输入放大电路,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芯片的型号;2.连接示波器,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波形;3.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4.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路的放大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差分输入放大电路的性能;6.进一步探索差分输入放大电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差分输入放大电路的放大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49d1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4.png)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参数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直流稳压电源。
4. 电阻、电容等元件。
5. 多用表。
三、实验原理。
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特殊的放大电路,它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即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它们的差值。
差分放大电路通常由差分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组成,其中差分放大器起到差分放大的作用,后级放大器起到整体放大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差分放大电路,注意连接正确,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参数选择要符合实验要求。
2. 将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信号频率和幅度。
3.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给差分放大电路提供适当的工作电压。
4. 使用多用表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参数,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记录不同输入信号频率和幅度下的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参数,并绘制相应的波形图。
2. 根据实验数据和波形图,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特性,验证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波形图观察,我们得出差分放大电路在不同输入信号条件下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特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证明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加深了对差分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参数测量方法。
同时,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实际搭建电路中要注意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测量参数时要准确使用仪器等。
总之,本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对于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差分放大电路的实验方案探究
![差分放大电路的实验方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f60f5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e.png)
差分放大电路的实验方案探究一、实验目的1.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构成;2.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3.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实验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电路,它主要由两个放大电路组成,分别称为“正”和“负”放大电路。
它们的输入信号是相反的,但是输出信号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抵消外界噪声的影响。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差值有关,因此它可以用来放大微小的差值信号。
三、实验准备1.电路板一块;2.放大器一个;3.电阻一些;4.电容一些;5.双极型晶体管一些;6.电源一个;7.万用表一个;8.频率计一个。
四、实验步骤1.用电路板把放大器、电阻、电容和双极型晶体管组装成差分放大电路;2.将电源供电,用万用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3.用频率计测量输入、输出频率;4.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电流,观察输入、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变化;5.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增益;6.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负载阻抗;7.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入阻抗;8.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阻抗;9.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噪声比;10.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11.用万用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的比值。
五、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差值有关;2.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电流,可以改变输入、输出电压和频率;3.放大器的增益、负载阻抗、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噪声比和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都可以通过实验测量;4.放大器的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的比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943a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png)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电子科技发展中,放大电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差分放大电路是其中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测量仪器和音频设备中的放大电路。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并进行相关参数测量,探究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1. 差分放大电路介绍差分放大电路是由两个输入信号源、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输出负载组成的系统。
两个输入信号源维持在不同的电位上,输入信号的差异将被放大器放大后传递给输出负载。
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消除共模噪声并增强差模信号。
2. 放大器原理放大器是差分放大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共源共栅放大器、共集放大器等。
放大器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功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和电路参数,可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差分放大电路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使用电路板等元器件搭建差分放大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可靠,各器件之间没有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
2. 连接信号源和输出负载将信号源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一般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
将输出负载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可以使用示波器或电阻等作为输出负载。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测试仪器,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各项参数。
包括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共模抑制比等。
通过测量数据分析,优化电路参数,以达到预期的放大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差分放大电路的各项参数。
以差模电压增益为例,可以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计算出差模电压增益的数值大小。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研究不同的电路参数对于差分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应用差分放大电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例如,在通信领域中,差分放大电路被用于传输线路和信号处理中,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质量。
此外,在音频设备中,差分放大电路也常用于扬声器驱动和音频放大等方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差分放大电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7ac67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
(2)了解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原理。
(3)熟悉差分放大电路零点调整方法。
(4)掌握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
二、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示波器、低频波形发生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
1.实验电路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克服由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
图2.11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可以看作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Rs1、Rs2和Rw1网络用于从浮地输入vs产生差模信号输入Vi。
发射极采用电阻Re或电流源,可以抑制单管的零漂,防止双管同时饱和或截止,其结构类似射极分压偏置共射电路,即使电路处于单端输出方式时,仍有较强的抑制零漂能力。
平衡电位器Rw用于调零,在零输入的情况下,保证输出电压为零,消除电路不完全对称引起的失调。
温度、电源电压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可以等效为在两个三极管输入端加入一对大小和相位都相同的共模信号。
因为电路对称,两个三极管在共模信号作用下,集电极电位变化相同,其双端输出电压Vo为0,说明差分电路对共模信号无放大能力,从而达到克服零漂的目的。
当输入一对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差模信号时,由于两个三极管是反向变化的,T1管的集电极电位升高时,T2管的集电极电位必然下降,因此vo产生输出电压,说明差分电路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
如果输入信号既非共模又非差模,则可将其分解为共模分量与差模分量的叠加,则其差模成分得到放大,共模成分得到抑制。
2.差模电压增益双端输出时:2)12//(V V id od W be L C vd R r R R A ββ++-==() 单端输出时2)1//(21W be L C vd R r R R A ββ++⋅-=() 3. 共模电压增益双端输出时,共模电压增益为0单端输出时:)22()1//(v v ie oc1e W be L C vd R R r R R A +⋅++-==ββ() 4. 共模抑制比双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无穷大。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155f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c.png)
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差分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差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1. 差分放大器电路板一块2. 双路信号发生器一台3. 示波器一台4. 电压表两个5. 万用表一个三、实验原理差分放大器是由两个共模反向的晶体管组成的,具有高增益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为: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通过Q1管输入到基极,经过Q2管共同作用后输出到负载上。
当输入信号为负弦波时,则通过Q2管输入到基极,经过Q1管共同作用后输出到负载上。
由于两个管子共同起作用,因此被称为“差分”放大器。
四、实验步骤1. 将差分放大器电路板接入电源,并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12V。
2. 将双路信号发生器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电路板的输入端口,并调整其中一路信号相位为180度。
3. 调整双路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使得输出波形稳定且幅度适中。
4. 将示波器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电路板的输出端口,并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使得输出波形清晰可见。
5. 测量差分放大器电路板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电压值,并计算出差分放大器的增益。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差分放大器电路板输入端口的信号频率为1kHz,振幅为2V。
2. 差分放大器电路板输出端口的信号频率为1kHz,振幅为4V。
3. 差分放大器的增益为2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差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验证了其工作原理。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双路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电压表等仪器进行测量和调试。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今后从事电子工程领域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原理、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阅读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电路参数,估算典型差分放大电路和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取β1=β2=1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差分放大器输入端A、B与地应如何连接?
3.实验中怎样获得双端和单端输入差模信号?怎样获得共模信号?画出A、B端与信号源之间的连接图。
怎样调整静态零点?
4.用什麽仪表测量输出端电压U0?
5.怎样用交流毫伏表测双端输出电压U0?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V EE
-12V
图5-1差分放大电路
图5-1是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
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当开关K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
调节调零电位器R p,使差分放大电路两边对称的元件参数相等,当输入信号U I=0时,双端输出电压U0=0。
R E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
当开关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
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 E,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典型电路
E
BE EE E R U U I ]
[-=
(认为U B1=U B2≈0)
221E C C I I I =
=
恒流源电路
3212331
)()]([E BE
EE CC E C R U R R U U R I I ⨯
-++⨯=
≈
2321C C C I I I =
= 2.差摸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当差分放大电路的射极电阻R E 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 R E =∞,R P 在中心位置时,
P be B C
I O d R r R R U U A )1(ββ+++=
∆∆= 单端输出:
211d
I C d A U U A =
∆∆=
222d
I C d A
U U A -=∆∆=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若为单端输出,则有,
E
C E P
be B C
I
C C C R R R R r R R U U A A 2)22
)(
1(1
21-
≈++++-=
∆∆=
=ββ
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
=∆∆=I O
C U U A
实际上由于元件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共模放大倍数A c 也不会绝对等于零。
3.共模抑制比CMRR
为了表征差分放大电路对有用信号(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通常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即共模抑制比
C d
A A =
CMRR 或者
C d
A A log
20CMRR = (dB )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可采用直流信号也可采用交流信号。
本实验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频率f=1KHz 的正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四、实验内容
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性能测试
按图5-1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拨向左边构成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1)测量静态工作点
①调节放大器零点信号源不接入,将输入端A、B与地短接,接通±12伏直流电源,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零。
调节要仔细,力求准确。
②测量静态工作点调好零点以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T1、T2管各电极电位及射极电阻R E两端电压U RE,计入表5-1中。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断开直流电源,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器输入A端,地端接放大器输入B端,构成单端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为频率f=1KHz的正弦信号,并使输出旋钮旋至零(输入电压U i为0),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集电极C1或C2与地之间)。
接通±12V直流电源,逐渐增大输入电压U i(约100mV),在输入波形无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U i,U c1,U c2,计入表5-2中,并观察U i,U c1,U 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U BE随U i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放大器输入端A、B短接,信号源接A端与地之间,构成共模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f=1KHz,U i=1V,在输出电压无失真的情况下,测量U c1,U c2之值,记入表5-2中,并观察U i,U c1,U 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U BE随U i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2.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性能测试
将图5-1电路中开关K拨向右边,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
重复内容1-2)、1-3)的要求,计入表5-2中。
1.整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中。
2.画出实验中观察到的波形,比较其相位关系。
3.根据测试结果,说明两种差分放大电路性能的差异及其原因。
六、思考题
1.为什麽要对差分放大电路进行调零?调零时能否用晶体管毫伏表来指示输出U0值?
2.对基本差分放大电路而言,在V CC和V EE已确定的情况下,要使静态工作点达到某个预定值,应怎样调整?
3.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输出电压是与输入电压的差还是和成正比?
4.设电路参数对称,加到差分放大电路两管基极的输入信号相等、相位相同时,输出电压等于多少?
七、注意事项
v
图5-2 双端输入方式
1.为实验简单,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时,采用了单端输入方式。
若采用双端输入方式时,信号源接隔离变压器后再与被测电路相接,如图5-2所示。
调节信号源输出电压并同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A (或B)至地的电压,使V A=V id1(或V B=V id2),即V AB=V id=2V id1。
2.测量图5-1中带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两管的静态电流I CQ1和I CQ2,可通过测量R E3两端电压降,然后换算得到。
3.测量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前,一定要先调零(即V I=0时,使V0=0)。
八、实验设备与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