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疗白血病作用机理的研究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砒霜历来被视为剧毒物质,口服砒霜治疗癌症仿佛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 的情节。
但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上海自然科学特等奖。
陈赛娟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美国血液界将其称之为“上海方案” 。
据媒体报道,陈赛娟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肿瘤治疗史上的成功典范。
其协同靶向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辅以化疗,前者是维生素 A 的衍生物,没有化疗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疗法” 。
砒霜治癌早有先例白血病俗称“血癌”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大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又可分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陈赛娟告诉记者,儿童的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成人则以髓细胞白血病为主要类型。
她的团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髓系白血病领域,尤其针对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APL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一类白血病,病人病发时常常能够自己走进医院,却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家人目送着“离开”。
传统化疗对APL治疗效果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极大杀伤力,病人往往在接受化疗后会产生严重出血,而导致早期死亡。
APL的5年存活率曾一度只有10%—15%。
十余年来,陈赛娟团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其最突出研究成果是首创砷剂(俗称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协同靶向治疗APL,使其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先后入选2010年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使最凶险的APL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为其他类型白血病及实体瘤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思路,并将协同靶向治疗思路进一步扩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乃至实体瘤,也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
有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之砒霜
砒霜[基原]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化学成分1本品为纯净的三氧化二砷(arsenous oxNe,As203)。
t炮制研究1由较纯的砒石经升华可得砒霜的白色结晶。
[药理研究]本品除表现为三氧化二砷的典型药理作用外,近年来主要研究集中在其抗白血病及其他各种肿瘤的研究。
实验证明,由于砒霜为纯三氧化二砷,其抗白血病的作用明显优于砒石和雄黄,而且比目前临床常用的全反式维A酸疗效好。
虽然三氧化二砷的毒性极大,但由于临床用剂量较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毒副作用较低。
成为很有潜力的治疗白血病酌药物。
而且其治疗其他肿瘤的效果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目前临床实验报告还不多。
砒霜治疗肿瘤的研究应成为今后雄黄、砒石成砒霜研究的重点,一、抗助耀作用利用小鼠移植肿瘤模型,邓友平等研究了三氧化二砷对小鼠白血病u 210小民肝癌和小鼠肉瘤s180的疗效。
实验结果证明,三氧化二砷能明显延长t1210和肝癌胶水小鼠的生命,抑制s180肉瘤生长。
因此三氧化二砷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对白血病以外的肿瘤有效的药柳“。
二、对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增檀的影响通过用MTT法观察三氧化二砷对成神经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化学染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相对照组细胞凋亡峰以及用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的梯形条带等方法证明三氧化二砷可明显抑制成神经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J。
三、对消化道肿擅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DNA电泳分析观察了三氧化二砷消化迫肿擅细胞凋亡的作用。
结果有两株上述消化道肿瘤细胞经三氧化二砷作用后有明显凋亡,三株细胞无凋亡;其余有少量凋亡。
提示二氧化二醉对不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四、对臂感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通过MTT、流式细胞仪测定、DAN糖电泳等方法体外观察了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株MKN 28和KATo皿的抑制作用。
砒霜为什么可以治白血病
砒霜为什么可以治白血病缘起:新闻一:陈竺院士连发两篇PANS文章,探索中药治疗白血病之路。
两项文章分别是2009年2月10日发表的“硫化砷和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协同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以及 2009年2月18日发表的“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新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新闻二:《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对科学家来说,中药是如此地“难以下咽”,中药仍然笼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下。
借助于典型的还原法,研究人员希望寻找出治疗特定疾病的中药配方中的某种关键组分,但类似青蒿素的成功例子少而又少。
文章呼吁用一种全新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
新闻三:厦门患者陈~~~今年14岁。
2005年9月,他突然发烧,一连数日,吃退烧药体温也降不下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白血病,建议到省医院治疗。
医生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幸运的是,陈~~挺过了难关。
目前,他的病情比较稳定,但仍需长期化疗。
每个疗程要连续28天注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然后口服2个月的药,一疗程结束后就到省医院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引子:谢谢小付大夫!!我已经打印了好多西苑医院的资料还有~~~~(小付隐去)主任的资料给爸看,他也特别相信!只要能从天津化疗出院,我们就转战北京西苑医院!呵呵希望到时能拜见拜见勤劳写博的小付大夫!这是一个网友在我博客中给我的留言。
虽然仍没有见到这位留言的博友,但我还是能看到她是一个很真诚的人。
前一些时候老家来了很多人,其中一个是我不认识的。
他是一位十多岁的孩子,在老家郑州检查出来患上了再障。
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患者家属承受不了高昂的治疗费用,所以就来北京找中医找我。
记得前一阵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这个小患者的一篇博客,说的是来北京看病除掉医药费外的花销也很大。
他是一个再障的孩子,虽然没有上面提到的白血病严重,但是再障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他的父亲性子比较急,来的时候拿了很多化验单。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临床血液科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机体骨髓跟外周血当中的幼稚及原始髓性细胞发生异常增生。
而临床中的AML患者,约有15%属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异常、浸润脏器、发热、感染、出血及贫血等。
且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十分紧急,如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氧化二砷最早在古籍中记载为有毒物质,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发现其对AML有一定的治愈能力。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三氧化二砷对于AML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治疗1.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原浆毒性物质,是组成砒霜的主要成分之一。
三氧化二砷的毒性十分强,跟巯基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直接抑制磷酸酯酶色素氧化酶、脱氧核酸聚合酶及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诱导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1]2.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病变,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并随外周血扩散到全身,抑制机体正常造血细胞功能,病毒、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苯、遗传等均可能导致AML,患者临床极易伴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2.2发病机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是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基因产生PML-RAR融合基因。
[2]2.3治疗机制ATRA能够靶向性针对PML-RAR融合基因,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着极强的治疗能力。
据之前的研究显示,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3.53%。
同时,ATO也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物。
砒霜竟是救命良药?困扰西医上百年的白血病,被中医轻松拿捏!
砒霜竟是救命良药?困扰西医上百年的白血病,被中医轻松拿捏!砒霜居然能救命?恐怖如斯的白血病竟害怕砒霜?令西医束手无策的血癌却被中医根治!大家还记得18年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吗?电影讲述了人被白血病纠缠上身之后将会有多大的痛苦,大家还能想起那个那个骨瘦如柴最终惨死在病床上的吕受益吗?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一旦患上白血病就无法根治,只能在痛苦中遭受病魔的侵袭,但并非是所有白血病都是无药可治,例如我们常说的M3型白血病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到治疗的,但你知道吗?最早研究此类白血病的是我们中国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但却鲜为人知的张亭栋!再说张亭栋之前,老尤先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白血病的由来,1827年,法国的一名医生,在临床诊治时,发现了一名病人患有常见的发烧、腹胀、乏力等症状,但这名病人没过多久后便离开了人世,后来经过尸检后,医生得知着名病人的肝脾有明显的肿胀,就像是往里面灌了水一样,血液中还有很多粘稠的物质,就像是化脓了一般,而且在血液上还有一层白色的粘膜,由于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医生对此也并未做出解释,直到1845年,一位德国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类病人的血液样本,他发现了病人的血液中有很多白色的小球,就像是血液被染白了一样,因此他当时称这种现象为白血!1847年这位医生经过不断研究发现,白血现象并不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被染白了,而是白细胞骤增,因此他正式将这种病命名为白血病!大家了解了白血病的由来,咱们接下来就聊聊张亭栋是如何发现砒霜能治疗白血病的!1971年,东北地区的一个卫生院中有个声名远播的老中医,被当地居民奉为华佗在世,这名老中医之所以能声明远播,是因为他居然能治愈癌症患者!要知道,癌症直到今天依旧是世界上无法攻克的难题之一!而当时一个卫生院竟传出能治疗癌症,这震惊程度相信大家也都能体会得到,于是当时的省卫生厅就委派了张亭栋为代表,带领调查组前往一探真相!来到当地后,张亭栋发现这个老中医果然不简单,因为当时有一个病人,是前不久刚被张亭栋医院联合确诊出的癌症晚期,这个病人当时的情况已经极度恶劣,甚至无法吃饭喝水,医院也是无能为力,只能让他另谋生计,于是这个病人辗转来到这名老中医所在的卫生院,想要求得一线生机,但神奇的是,这名病人在接受了老中医的治疗后,病情虽说没有痊愈,但也大有好转,如今这名病人不仅能正常吃饭喝水,就连下地走路也不成问题!这可是让张亭栋惊讶不已,这才多久病情就有如此大的好转,这医术真是妙手回春啊!张亭栋对老中医仔细询问方法后发现,这位老中医居然是剑走偏锋,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他将砒霜、轻粉、蟾酥等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药方,起初这个药方这是用于治疗淋巴,但后来老中医却发现这个药方对一些癌症有特殊功效,老中医靠着这个药方曾经治好了病人的皮肤癌,于是张亭栋在和老中医协商沟通过后,将老中医的药方带回了省卫生厅,经过研究后,又将其改作针剂,用于治疗癌症!这个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有奇效,刚发布那就风靡一时啊,接着省卫生厅就在全省推广了这个方法,但是按照道理来说,治疗癌症如此有效的方案,早应该风靡全国了啊,可为什么咱们现在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呢?上文提到过,这种药是由砒霜、轻粉、蟾酥制成的,砒霜就不多说了,一句大郎吃药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了,轻粉是由水银粉以及汞粉两个剧毒物质合成的,而蟾酥则是五毒之一蟾蜍身上脱落的也含有剧毒!三种毒药放在一起毒性那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啊,因此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便被放弃使用了!但这个药方却引起了张亭栋的注意,他将这个药方用作治疗白血病上,经过反复试验,张亭栋发现轻粉和蟾酥对于白血病治疗的用处并不大,反而是砒霜的效果拔群,换句话说,就是砒霜中大量的三氧化二砷对于白血病有奇效,后来张亭栋团队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三氧化二砷对于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且能延长其寿命!1973年到1978年,张亭栋团队成功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人近60例,在1979年,张亭栋已经清晰的给出了三氧化二砷的定位!直到2011年,张亭栋和屠呦呦共同获得了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但在四年后屠呦呦因首次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科大学(110001) 李 昕 孙 旭三氧化二砷(A s2O3,ATO)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剧毒物质,为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使用A s2O3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现A s2O3可诱导APL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1]。
随着A s2O3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是临床医学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此就As2O3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按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予以分类描述。
1 诱导细胞凋亡1 1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30多种,As2O3可以调节某些基因及其产物而诱导细胞凋亡。
Bax的产物可拮抗A s2O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和HL 60细胞内的TF、P A I 1和P A I 2的表达。
Bax的基因产物可拮抗Bc l 2的作用,A s2O3作用后可以下调Bcl 2的表达,从而降低B cl 2/B ax基因比率引起细胞凋亡[2 3]。
p73在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4],A s2O3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联合作用显著提高NB4细胞的凋亡率,且p73是p53失活细胞中主要的凋亡基因[5],说明调节p73蛋白表达和功能可能会成为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位。
p53是抑癌基因,其基因产物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As2O3作用后p53表达上调,其可能机制为降低内源性Bcl 2蛋白的表达或提高Bax的表达,也可能As2O3作用于p53 鼠双微体(p53 m d m2)信号通路后p53表达增加,从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6]。
A s2O3也作用于凋亡相关的酶,ZI P激酶(ZI PK)是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有源性的促凋亡蛋白激酶,ZI P K能将促凋亡蛋白(Daxx)招募到P M L原癌基因机构区(PODs),并在PODs上识别并结合D axx。
三氧化二砷的作用原理
三氧化二砷的作用原理三氧化二砷,这名字一听是不是有点神秘又有点吓人呢?嘿,可别小瞧了这个化学物质,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原理呢。
我记得我有个朋友是学医的,有一次我们聊天就说到了这个三氧化二砷。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我说:“这三氧化二砷不就是传说中的砒霜吗?那可是毒药啊,能有啥好作用?”我朋友就笑了笑说:“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就开始给我讲起来。
三氧化二砷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可是有着神奇的功效。
它就像一个精准的小战士,专门去对付那些病变的细胞。
你看啊,正常的细胞就像一群规规矩矩的小市民,每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该分裂的时候分裂,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可是白血病细胞呢,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坏蛋,疯狂地分裂,根本不受控制。
这时候三氧化二砷就上场了。
三氧化二砷进入人体后,它会和白血病细胞里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合。
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找到了一把特殊的锁。
一旦结合上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它会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一些代谢过程。
就好像是在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坏蛋的工作车间里搞破坏,打乱它们的生产流程。
让这些白血病细胞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疯狂地分裂和生长。
哎呀,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一个聪明的侦探,悄悄地潜入敌人的内部,然后把敌人的老窝给搅得一团乱。
再说说在工业上吧。
我有个亲戚在工厂工作,他说他们厂里有时候也会用到三氧化二砷。
在工业上,三氧化二砷可以用来做一些金属的提炼。
比如说在提炼铜的时候,三氧化二砷就像是一个小助手。
它可以和一些杂质发生反应,把那些杂质给去除掉。
就像我们打扫房间的时候,用扫帚把灰尘和垃圾扫走一样。
这样就能得到更纯净的铜啦。
不过呢,我们可不能忘记三氧化二砷是有毒性的。
这毒性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恶魔。
如果不小心误食或者接触过量,那可就糟糕了。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说有个人误把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东西当成普通食物吃了,结果病得特别严重。
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三氧化二砷一定要小心谨慎。
在农业方面,三氧化二砷也有它的用处。
砷的生化效应及治疗白血病的机理
砷的生化效应及治疗白血病的机理
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医学领域的元素,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
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砷不仅可以引起中毒,还可以产生诸如抗癌、抗病毒等生物学效应。
在白血病治疗方面,砷被使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砷的治疗机理主要是通过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来达到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砷可以增加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氧化应激途径上的信号转导通路,导致慢性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抑制。
此外,研究还发现,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DNA甲基化的状态,从而影响DNA复制和转录,进而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
同时,砷还可以干扰白血病细胞中的一些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和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转化等生物学过程。
总的来说,砷作为一种治疗白血病的化学药物,主要的生化效应是通过影响氧化应激反应、DNA甲基化和信号转导途径等生物学过程来达到治疗效果。
砷的治疗机理还在不断深入研究中,这为今后更好地使用砷和探索其他治疗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 1 -。
中药砒霜从古至今的药理研究
中药砒霜从古至今的中药毒理研究摘要:经砒霜提取的有效成分,现在多用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回顾砒霜的研发历史以及它的药理毒理作用,以便于临床的更好应用。
关键词:砒霜;三氧化二砷;恶性血液病;中药毒理学。
砒霜又名白砒,是砒石经升华而成的精制品,而经砒霜提取的有效成份砷剂制成的静脉制剂,称为三氧化二砷或亚砷酸。
目前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并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本文回顾砒霜的研发历史,并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毒理机制,以便这一古老的中药在以后得以更好地应用。
一、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1、毒即谓药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
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周礼·天宫篇》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直到明代仍有一些医家谓毒为药。
如汪机说“药,谓草木鱼禽兽之类,以能攻病皆谓之毒”,“景岳全书”中也有“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为毒药。
”2、毒即药物的偏性秦汉时期,由于阴阳五行学说对医药领域的渗透,提出了以四气五味为主要内容的药性理论,毒指药物的偏胜之性。
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神农本草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
”并将 3 6 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
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
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
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
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日毒药攻邪也。
”张景岳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之一。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之问,是问谁首先创新出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独特疗法;而不是指,谁首先发现砒霜抗癌或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机理;也不是指谁改进了砒霜疗法,使之更安全有效;更不是指,谁推广了或扩大砒霜疗法的知名度。
』编者按Editor''s notes2011年,中国两位科学家屠呦呦和张亭栋在本土获得“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年屠呦呦再获拉斯克奖,四年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同期受到关注的张亭栋,则和另一项赢得世界尊重的发现有关。
——利用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的联合靶向治疗,将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达到基本治愈。
之后“砒霜治疗白血病”斩获无数国际大奖,但发明人及知识产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做出关键发现时中国处在的特殊历史时期有关——当时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个人署名的文献报告不被鼓励。
而与国际科学、医学界交流的缺乏和语言障碍又使得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没有被重要文献及时引用。
譬如,在过去很多年里,青蒿素的发现都被强调是集体成果。
所幸,诺奖将青蒿素的发明人之争做了终结。
本文作者李永明长期关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话题,他从史实出发撰写了厘清这项重大发现来龙去脉的文章,希望史清事自明。
南方周末刊登此文,亦希望供关心砒霜疗法的人士参考。
撰文丨李永明编辑丨袁端端-01-“发明人”和“发明什么”的争议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砒霜的纯品叫三氧化二砷,溶水后叫亚砷酸。
有关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权争议的官司曾从黑龙江地方法院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于2009年对诉讼有过判决,但并未回答发明人争议。
在网上搜索“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人”,会跳出很多信息,包括不同的人物报道、学术文章、博客评论,及因该研究获奖的消息。
这并不罕见。
几乎每个诺奖背后都有关于这项科技发明和知识产权争议的故事。
比如,美国Waksman教授在发现链霉素并于1952年获诺奖后,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师徒发明权之争。
砒霜 白血病 原理
砒霜白血病原理嘿呀,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一个超级神奇又有点吓人的事儿,那就是砒霜和白血病之间的原理。
你可别一听砒霜就吓得不行,这里面的故事可老有趣了。
咱先说说白血病这小恶魔。
白血病啊,简单来讲就是身体里的造血细胞出了大问题。
正常情况下呢,咱身体里的造血干细胞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工匠,不停地制造出健康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啥的。
可是白血病这坏家伙一来,就把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工作给搅得乱七八糟。
造血干细胞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大量制造那些不正常的白细胞,而且这些白细胞还都是些没什么用的坏家伙,不仅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保卫身体,还在身体里捣乱,把正常的细胞生存空间都给挤占了。
这时候呢,砒霜就闪亮登场啦。
砒霜啊,在以前那可是出了名的毒药,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一沾就死人的那种。
但是呢,在现代医学的魔法棒下,它却成了对付白血病的一个秘密武器。
砒霜对付白血病的原理就像是一场精准的狙击战。
砒霜里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它能够特别巧妙地找到白血病细胞。
你想啊,白血病细胞就像一群躲在身体里的坏蛋,藏得可隐蔽了。
但是三氧化二砷就像一个超级侦探,它能识别出白血病细胞表面那些特殊的标记。
一旦发现目标,就毫不留情地黏上去。
然后呢,这三氧化二砷就开始在白血病细胞内部搞破坏。
它会干扰白血病细胞里的很多小零件,比如说那些控制细胞生长、分裂的信号通路。
就好比是在白血病细胞这个小工厂里,把控制生产线的开关都给弄乱了。
那些本来疯狂生产不正常白细胞的生产线一下子就瘫痪了,白血病细胞就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肆意生长和分裂啦。
而且啊,砒霜还能让白血病细胞发生一种叫“凋亡”的现象。
这凋亡就像是细胞的自我毁灭程序。
正常情况下,细胞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生长、死亡的。
可是白血病细胞就像耍赖皮一样,该死亡的时候不死。
砒霜就像是一个严厉的监工,强行启动了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毁灭程序,让它们一个个乖乖地走向死亡。
不过呢,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可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毕竟砒霜是毒药啊,用多了那可不得了。
砒霜医治白血病的奠基人
砒霜医治白血病的奠基人——张亭栋近日,因用中药治疗白血病而取得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教授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员屠呦呦。
据介绍,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共同设立,旨在表彰中国为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作出重大贡献,并对中国或新加坡区域的生命科学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
在黑龙江医学界几乎无人不知,张亭栋是全国使用民间偏方——砒霜治白血病的第一人,他和科研人员发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让世界刮目相看。
张亭栋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任哈医大一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理事长。
如今,79岁高龄的他每周仍出诊两次。
他研究血液病,是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研制出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临床治愈率达91%,上世纪90年代发表的相关论文轰动世界,他的医学成就给全球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19日的颁奖大会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颁奖词中说:“三氧化二砷,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一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
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研究中药抗癌的过程中,张亭栋是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灵丹妙药”来自民间偏方1950年,张亭栋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曾参加过西医学中医的训练班,从此以后便步入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之路。
上世纪70年代初,黑龙江省林甸县民主公社出现了一大批癌症患者。
省卫生厅派出哈医大一院的5人专家小组前往调研,致力于研究血液病的张亭栋是组长。
在住院的食道癌、子宫癌、胃癌患者纷纷向省城专家诉说病情时,一位曾被医院“判死刑”的食道癌老人的述说引起了关注,他说,他的病好多了,不仅能喝水,一顿还能吃两个馒头。
经检查,这位老人果然癌肿萎缩,食道不再堵塞。
是什么带来的奇迹?原来,此地一位老中医有个秘方,就是用中药砒霜、轻粉、蟾蜍等毒物配制验方,治疗淋巴结核。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砒霜的功效与作用砒霜,化学式为As2O3,是一种剧毒的无机物质。
它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具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砒霜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砒霜具有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诱导癌细胞凋亡。
其抗癌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等机制实现。
研究还发现,砒霜可以增强其他抗癌药物的疗效,可以与放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砒霜具有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抑制病毒感染的扩散。
例如,砒霜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的复制。
此外,砒霜还可以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砒霜可以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及核酸等结构,从而阻断其生物代谢过程,抑制其繁殖和生长。
因此,砒霜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肺炎、念珠菌感染等。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抑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砒霜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清除自由基等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减缓细胞老化的过程。
除上述作用外,砒霜还具有镇痛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对疼痛传导途径的干预,减轻疼痛症状。
砒霜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等疼痛疾病。
但由于砒霜的剧毒性,使用时需谨慎。
此外,砒霜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砒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并减轻炎症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
砒霜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弱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
因此,砒霜也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总体而言,砒霜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抗氧化、镇痛和抗炎等多种作用。
然而,砒霜的剧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研究揭示砒霜治疗白血病机制
研究揭示砒霜治疗白血病机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医药国际参考》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法国巴黎七大德尼·迪德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了题为((Fromanoldremedytoamagicbullet:molecularmechanismsunderlyingthetherapeuticeffectsofarsenicinfightingle ukemia》的研究论文,讲述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这个古老的药方如何变成今天治疗白血病的利器的故事。
【总页数】2页(P17-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砒霜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J], 索贞;贾存英
2.厦大课题组揭示细胞“饥饿”信号传导机制——对研究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新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J], 马伟
3.张亭栋研究民间偏方砒霜治疗白血病获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J],
4.李晓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J],
5.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研究概况 [J], 王晓玲;李江涛;徐瑞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砒霜治疗白血病作用机理的研究
姓名林世东学号09411078 班级09中西医临床2班砒霜治疗白血病作用机理的研究摘要传统中药砒霜主要化学成份是三氧化二砷,在祖国医学中应用砒霜治疗疾病已长达几百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砒霜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原浆毒作用,能干扰白血病细胞的核酸代谢,破坏白血病患者细胞胞膜,干扰DNA及RNA的合成和克隆、增殖能力,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凋亡,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床上砒霜在治疗白血病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疗效确切。
关键词砒霜三氧化二砷白血病砒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
药理研究说明砒霜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能通过诱导细胞死亡,包括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和干扰线粒体的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过多地增殖;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甚至使其死亡;能强有力地破坏白血病患者细胞胞膜,抑制DNA及RNA的合成和克隆、增殖能力[1]。
现将其治疗白血病的机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诱导细胞凋亡1.1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目前已经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30多种,As2O3可以调节某些基因及其产物而诱导细胞凋亡[2]。
Bax的产物可拮抗As2O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和HL-60细胞内的TF、PAI-1和PAI-2的表达。
Bax的基因产物可拮抗Bcl-2的作用,As2O3作用后可以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基因比率引起细胞凋亡。
1.2线粒体途径1.2.1诱导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多蛋白复合体(MPT),通过线粒体基质中的Ca2+、pH和电荷形成线粒体跨膜电位,维持线粒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氧化磷酸化通路顺畅。
日益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诱导因素和细胞类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在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见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线粒体基因组COX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的过程[3]。
1.2.2调节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As2O3作用的生化基础在于与含巯基的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巯基酶活性。
文献报告三氧化二砷作用机制
Arsenic Trioxide Controls the Fate of the PML-RARa Oncoprotein by Directly Binding PML
三氧化二砷通过直接与结合PML 决定PML-RARa癌蛋白的命运
Zhang, X.-W. et al. Science 328, 240-243 (2010).
1
汇报内容
背景介绍
实验内容
结果与展望
2
背景介绍
三氧化二砷 (俗称砒霜)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传统中药, 由于其在急性早有幼粒性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效果而受到全世界医药 研究者的关注。2010年陈竺、陈赛娟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应用 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 成功解析其治疗APL的分子机制,该 结果发表在Science上,受到业界关注。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 PML-RAR 癌蛋白,曾经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之一。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研究者 通过长期实验最终使APL成为第一种基本可以被治愈的急性 髓细胞性白血病。
实验内容
三氧化二砷对于翻译后修饰降解的影响
.
研究了三氧化二砷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三氧化二砷与PMLபைடு நூலகம்及PML-RARa相互作用研究
EGFP-PML和EGFP-PML-RARa共定位研究PML与ReAsH 相互作用
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
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文章目录*一、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1. 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2. 白血病产生的原因3. 白血病骨髓移植过程*二、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三、白血病的饮食注意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1、砒霜怎么治疗白血病砒霜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药,然而砒霜也是白血病的救命药。
砒霜,即三氧化二砷一旦进入体后能迅速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同时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
砒霜对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患者效果最好。
早在1990年,他的该项研究就推广到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而且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急性脊髓白血病病人是由于体内遗传因子突变而产生了一种畸形蛋白质,而因为这种畸形蛋白质导致了白血球的正常产生与死亡受到干扰。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砷的三氧化合物也就是砒霜,能够使得畸形蛋白质产生自我消灭的能力,让白血球的生长恢复正常,这样从根本上改善病情。
2、白血病产生的原因白血病的出现和一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的联系,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是:汽油中的苯。
遗传是诱发急性白血病的一种,受人体的遗传基因与染色体等影响的。
病毒因素也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的病因之一,它能造成很多疾病的入侵人们的身体,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平时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接触到那些具有辐射性的物质,像电离、X线等。
如果长期接触该物质会导致白血病的出现。
长时间的食用含有化肥、农药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和不干净的水源,就十分容易使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发病。
如果滥用药物,都会造成白血病的发生,大家一定要注意。
3、白血病骨髓移植过程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骨髓移植,要经历五个关卡,首先移植化疗关卡;其次是移植关卡;第三是移植后是否出现免疫排斥关卡;第四感染关卡;第五移植后化疗关卡,如果依次能顺利通过以上关卡的话,那么说明骨髓移植已经成功了大半,接下来就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如果半年内经过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指标正常,没有出现明显异常,那么就算造血干细胞移植百分百成功。
剧毒的砒霜竟是癌症“解药”?缓解率可达85%,白血病患者福音
剧毒的砒霜竟是癌症“解药”?缓解率可达85%,白血病患者福音砒霜是一种毒药,主要由砒石精制而成,其有白砒和红砒之分。
在古代,红砒霜被称之为“鹤顶红”。
平时大家对砒霜的认识主要源于古装影视剧,因为砒霜是古装影视剧中坏人常用的毒药。
据中医记载,砒霜味辛,性大热,有大毒,一旦过量使用就会将细胞中的酶灭活,破坏代谢功能,影响神经系统,腐蚀黏膜。
虽然砒霜具有毒性,但中医认为其具有药用价值。
这主要是因为中医向来认为药毒不分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代科学家渐渐发现砒霜的效用,甚至称它可能是治癌的“良药”。
砒霜治白血病,是谁先发现的?在1970年代初,黑龙江省卫生厅委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张亭栋到大庆市林甸县民主公社调查当地一个神奇的偏方。
当时张亭栋带领一群医生去探索偏方治愈癌症的奥妙。
据张亭栋了解,很多癌症患者在医院诊断出患有癌症后,就尝试了该偏方,病情便有了好转。
其中一个癌症患者认出了张亭栋团队中的一名医生,当时医生诊断其患有食管癌,由于肿瘤面积很大,不能进行手术治疗。
后来该患者就到大庆市林甸县民主公社尝试偏方治疗,喝了药水后其便能吃饭了。
该患者所提到的药水就是这神秘的偏方,主要由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组成。
一开始,老中医把这三味药做成药捻,用来治疗淋巴结核,治疗时把药塞到淋巴结核所形成的瘘管中即可。
随后,发现该药方同样可以治疗癌症。
后来,张亭栋等人决定留下来好好研究这神奇的偏方。
因为开始研究的时间是在1971年3月,所以他们把药命名为“713”。
在研究的过程中,张亭栋发现砒霜可以治疗白血病。
1973年,张亭栋作为第一作者,和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等4人在《黑龙江医药》署名发表癌灵注射液(后称“癌灵1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论文。
这是国际上最早临床应用“癌灵注射液”的文章。
“以毒攻毒”治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可达85%老中医使用砒霜治疗癌症,无疑就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
张亭栋他从上世纪70年代基于中医药方开始探索研究,并于90年代与上海血液病学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开展研究,确认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
砷的生化效应及治疗白血病的机理
砷的生化效应及治疗白血病的机理
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砷具有多种生化效应,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
近年来,砷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白血病,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砷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效应是其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砷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白血病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此外,砷还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和脂肪酸代谢等,从而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能量供应和生存能力。
砷的另一个重要机理是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砷可以抑制多种信号通路,如Wnt、Notch、PI3K/Akt等,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此外,砷还可以通过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从而加速白血病细胞的死亡。
砷治疗白血病的机理还包括其对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
白血病干细胞是白血病的根源,它们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是白血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砷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从而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和转移。
砷具有多种生化效应,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这些效应是其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砷可以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此外,砷
还可以对白血病干细胞产生作用,从而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和转移。
砷治疗白血病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林世东学号09411078 班级09中西医临床2班
砒霜治疗白血病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传统中药砒霜主要化学成份是三氧化二砷,在祖国医学中应用砒霜治疗疾病已长达几百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砒霜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原浆毒作用,能干扰白血病细胞的核酸代谢,破坏白血病患者细胞胞膜,干扰DNA及RNA的合成和克隆、增殖能力,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凋亡,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床上砒霜在治疗白血病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疗效确切。
关键词砒霜三氧化二砷白血病
砒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
药理研究说明砒霜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能通过诱导细胞死亡,包括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和干扰线粒体的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过多地增殖;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甚至使其死亡;能强有力地破坏白血病患者细胞胞膜,抑制DNA及RNA的合成和克隆、增殖能力[1]。
现将其治疗白血病的机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诱导细胞凋亡
1.1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目前已经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30多种,As2O3可以调节某些基因及其产物而诱导细胞凋亡[2]。
Bax的产物可拮抗As2O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和HL-60细胞内的TF、PAI-1和PAI-2的表达。
Bax的基因产物可拮抗Bcl-2的作用,As2O3作用后可以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基因比率引起细胞凋亡。
1.2线粒体途径
1.2.1诱导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多蛋白复合体(MPT),通过线粒体基质中的Ca2+、pH和电荷形成线粒体跨膜电位,维持线粒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氧化磷酸化通路顺畅。
日益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诱导因素和细胞类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在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见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线粒体基因组COX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的过程[3]。
1.2.2调节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As2O3作用的生化基础在于与含巯基的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巯基酶活性。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GPx)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两者都含有巯基,GSH 是细胞在对抗氧化损伤时的关键物质[4]。
As2O3与GSH的巯基结合,抑制GSH抗氧化和解毒功能或选择性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的产生。
研究表明,As2O3通过改变线粒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细胞内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凋亡[5]。
1.3抑制核因子-κB(NF-κB)NF-κB在肿瘤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抗凋亡作用,抑制肿瘤细胞NF-κB的活性将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6]。
2.促进细胞分化
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来看,主要为白细胞的无限增殖和分化受阻导致大量的幼稚细胞堆积,最后使正常骨髓造血受到明显抑制。
因此,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是白血病治疗的又一方向。
砷剂作为一种新的诱导分化剂,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c-myc基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7]。
原癌基因c-myc是myc家族的重要成员,是细胞癌变过程中早期表达的基因。
它编码的细胞磷酸化核蛋白参与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
另外,细胞分化的标志性细胞膜抗原淋巴细胞(LT)表面CDllb为髓系细胞分化的重要标志,在髓系细胞逐渐分化成熟过程中CDllb的表达会逐渐升高[8]。
研究表明,As2O3通过降低c-myc基因的表达及上调细胞分化抗原CDllb表达,从而促进HL-60细胞分化。
3.抑制细胞增殖
3.1细胞周期阻滞肿瘤治疗的一种策略是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
速率减慢或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存在G1/S期和G2/M期转移2个限制点。
大量研究证实处于G2/M期的细胞易于凋亡[9]。
cyclinD蛋白是G1/S的监控点,通过下调cyclinD的活性来阻止细胞从Gl期到S期,而通过上调p53和p21等抑癌基因的活性,则能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
As2O3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如上调CDK6、cdc2等,下调CDK1的表达,并显著增加p21与CDK4、cdc2和cyclinE等的结合,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1及G2/M期。
As2O3还可通过调节细胞G2/M期转化的一些关键调控蛋白,如细胞周期蛋白B的表达,使细胞停滞在G2/M期[10]。
实验还表明,不能有效抑制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可能是K562白血病细胞对As2O3诱导凋亡抵抗的一个重要机制。
3.2抑制微管聚集As2O3能明显抑制三磷酸鸟苷(GTP)诱导的微管蛋白多聚化和微管形成,但仍保持GTP诱导的微管蛋白多聚体的稳定性。
As2O3诱导微管蛋白分子中2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ys)残基(Cys-12和Cys-13)形成巯基交联,屏蔽GTP微管蛋白的结合位点,这可能是As2O3抑制GTP诱导效应的机制[11]。
As2O3使大部分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期,最终细胞因不能进人有丝分裂末期而凋亡。
3.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且与预后密切相关[12]。
如果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发生障碍,肿瘤细胞将缺乏营养和氧气供应而生长变缓,甚至发生凋亡和坏死[1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14],As2O3在蛋白水平抑制白血病细胞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骨髓血管生成,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As2O3治疗白血病的机制是复杂的,可能是上述几种方式的共同作用[15]。
目前认为As2O3诱导凋亡作用是As2O3治疗白血病的最主要的机制[16]。
然而,对As2O3的具体作用机理仍缺乏一个全面和综合的认识。
因此,深入了解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寻找与As2O3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从而降低As2O3的毒性、提高疗效及发现各种机制间的协同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及砷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望
随着砒霜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是临床医学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并得到全世界的公认[17]。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砒霜将就其治疗白血病而大放异彩,同时也为为中医中药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砒霜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索贞,贾存英.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研究概况[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4):201-203.
[2]张亚莉,魏虎来,孙利军·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 /ADM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survivinROS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2008, 17(6): 235.
[3] 张鹅,王树叶等.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杜细胞白血病七年总结附242例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2):67一70.
[4]严永清,余传龙,黄泰康,等.中药辞海(第2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1472.
[5]林英城,吴名耀,李德锐.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杂志, 2002, 9(2): 212.
[6]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二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七年总结——附242例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2):67-70.
[7]陆道培,邱镜程,陈珊珊,等.口服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66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8,2(6):319.
[8]张晓晖,杨林花,乔振华.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血病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2):113.
[9]朱大诚,尹小明,黄学明,等.蟾酥对白血病CEM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98-2400.
[10]顾红玉·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生存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杂志, 2003, 10(4): 446.
[11]仲飞,朱兆华.三氧化二砷抗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
33(9): 385.
[12]刘英慧,孙华君,赵洪国·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5(14): 1073.
[1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J].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8-216.
[14]季征,冷青.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185-186.
[15]柴丽敏,赵晓燕,吕延杰,等.三氧化二砷对心肌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3(43):215-221.
[16]马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M].中国肿瘤, 1999, 8 (2): 80
[17]仲飞,朱兆华.三氧化二砷抗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
33(9):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