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的时间分布为: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最高温(以北半球为例)陆地上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
2、地面状况:(1)海陆分布: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陆面的增温或冷却都比海洋表面表现得剧烈。
在夏季同纬度大陆上要比海洋上气温高,等温线在大陆上向高纬凸出,在海洋上向低纬凸出;在冬季同纬度大陆又比海洋上冷,等温线在大陆上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高纬凸出(所以有1陆南7陆北的说法)。
且陆地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而海洋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小。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的非洲沙漠地区,1月份北半球最寒冷的地方不在北极,而在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那里1月份平均气温为-50.5℃,绝对最低气温达-68℃(2)地形类型: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高山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冬季风的迎风坡比背风坡的气温低,例如秦岭以北冬季气温0°以下,秦岭以南0°以上。
(3)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地面得到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赤道附近的海洋地区的反射率最低。
(4)植被覆盖:覆盖率越低,气温的变化越大。
荒漠地区的温差大,森林地区的温差较小。
3、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热量,可以调节高低纬之间的温度。
低纬地区的热量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到高纬,使低纬地区温度降低,高纬地区温度升高,大大减小了高低纬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据计算,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10℃左右,纬度60°以上的高纬地区温度升高20℃左右。
由此可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温分布有多么显著的影响。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串讲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知识梳理一、气温概念:指大气的冷暖程度单位:℃(读作摄氏度)测量仪器:温度计气温日平均气温表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二、气温时间变化日变化最高气温: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年变化(北半球)气温最高月:7月(陆地)气温最低月:1月(陆地)三、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1、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北半球等温线弯曲且密集,气温差异大;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且稀疏,气温差异小,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广阔。
2、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除南极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温线图。
气温不同纬度地区:低纬——高纬(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的空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间分布同纬度地区海陆分布布规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律山地:海拔升高,气温低(地形因素)四、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日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每天8时和20时观测到的降水量数值相加。
含义: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形式:雨、雪、冰雹等降水单位:毫米(㎜)表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五、降水的季节变化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不同降水全年多雨型的季不同地区的不同季节全年少雨型节变降水量不同夏季多雨型化冬季多雨型六、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的线。
降水分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的空布亚欧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分布)间分规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案降水少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七、天气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特点:短时间、多变的天气和我们天气人类生产、生活八、常用天气符号1、常见天气符号2、风向与风级的表示概括总结: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越快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大风速则越快。
气温分布及成因
气温分布及成因方法平台1.思维步骤:理解大气热状况—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解释气温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关键:高中理论要与初中世界、中国区域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区域图)紧密结合。
必懂原理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太阳辐射是能量源泉;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有关;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1、图表分析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从世界7月和1且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汽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0一30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的弯曲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
大气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2006-9-30 17
辐射日总量 (J/m2·d)
地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的时空分布
(设透明系数a=0.7,用数值积分法计算) 设透明系数a=0.7,用数值积分法计算)
纬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8
70 90 80
2006-9-30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
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1、纬度: 这是对气温年较差影响最大的 因素。一般来说,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 高而增大。 原因: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 增高而增大。因为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幅度随纬度增大。 2、海陆分布 3、海拔 4、气候干 湿 5、雨季
2006-9-30
绝对不稳定 干中性 湿不稳
10
不稳定能量
• 不稳定能量就是气层中可使单位质量空气 块离开初始位置后作加速运动的能量。 • 气层能提供给气块的不稳定能可分为下述 三种情况:
2006-9-30
11
大气稳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 大气稳定度对烟流扩散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稳定度导致从烟囱 排出的烟羽形状不同。下面是与稳定度有关的五种典型烟流:
F2006-9-30 = 0 → a = 0 ,中性状态。 1 −G
6
2006-9-30
7
∴ 判断大气是否稳定:
> 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可利用 γ − γ d = 0 来判断; < > 而对饱和空气而言,用 γ − γ m = 0 来判别, <
一般实验时用此法,但不实用,实际应用中常用另一种方法。 ②用位温梯度判别
2006-9-30
24
祝同学们假期快乐,注意安全! 祝同学们假期快乐,注意安全!
温度的地理和时间变化
2.冻害: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
`
?原因:
冰点以下,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导致细胞失水而死亡。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4年3月14日
三、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温度与伤害
❖ 低温危害
3.冻举:又称冻拔。土壤反复冻融,使树苗被完全拔出土壤。
是寒冷地区更新造林的危害之一。
林内雨量=滴落量+径流量+穿透雨量 林外雨量:在连续降雨的一段时间内,林冠上部或旷地雨量。 树冠截留雨量=林外雨量-林内雨量
影响林冠截留雨量的因素:
树种特性,森林层次结构,降雨强度
入渗土壤的水
初渗率:在水分渗入土壤中时,在初期入渗速率很大,即初渗率。
终渗率:初渗率在短时间内即急剧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即终渗率。
森林 森林草原 荒漠
湿润度(P/E):年平均降水量(mm)与潜在蒸发量之比
干燥度(K):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之比。
我国采用大于10℃的活动积温乘以0.16倍作为可能蒸发量。
`
计算公式: K=0.16∑t/r (100页表6-4)
干燥度
水份状况
自然植被
≤0.99
湿润
森林
1-1.49
半湿润
森林草原
1.50-3.99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4年3月14日
Water in the air vapor, cloud and mist
◆ It is in common use that denote the vapor in the air via relative humidity :A/B * 100%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4年3月14日
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下垫面性质的影响
①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 低 ,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
℃。
②地形: 山峰比周围地区气温 低 ,盆地比周围地区气温高 ;
谷地比周围地区气温 高 ,山脊比周围地区气 低 ;山
脉的向阳坡和背阳坡相比,向阳坡
气温高。
③海陆分布不同: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地区,由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答案:A
【例题】
补充知识:逆温层
例5、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② ,判断的理 由是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温层)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 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 ; 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气象原因是 出现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地形原因是
低
高
C.此图所示洋流为北半球的暖流
D.此图所示洋流为南半球的寒流
分析:①该图等温线气温向北减小,应是北半球等温线图 。②该图等温线在陆地向南凸,海洋向北凸,对照一月等温 线分布规律,可判断是1月份的等温线图。③该图等温线在海 洋向高纬凸,说明水温比相邻高,应受到暖流的影响,所以 该洋流是暖流。答案:A、C。
c
b
A
海洋
a
B
陆地
等温线图
如果a﹥b﹥c,
则该地位于__北___半球的_夏__季__季节 7 月;
如果a﹤b﹤c,
则该地位于__南___半球的_冬__季__季节 7 月。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
与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一致。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2、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性质、
高中地理之气温
气温一、气温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二、气温的时空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①最高:地方时14时左右。
(因为太阳辐射把热量给地面,地面辐射把热量给大气需要一个过程。
)最低:日出前后。
②日均温: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③气温日较差及其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影响因素:1)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阴天气温日较差)。
2)地形(凹地气温日较差>凸地气温日较差),如山谷气温日较差高于山顶气温日较差。
原因:低凹地形,通风不良,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处,且受地面影响较大。
凸地因风速较大,且与四周大气接触广,受地面影响小,温差小。
特殊: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降低,晚上保温作用弱。
3)海陆即下垫面比热容(陆地气温日较差>海洋气温日较差)。
4)纬度(低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日变化越小,日较差越小。
5)季节(中纬地区:夏季气温日较差>冬季气温日较差)。
原因:太阳辐射日变化夏季比冬季大得多。
低纬地区太阳辐射日变化随季节变化很小,极地地区冬有极夜、夏有极昼,两地太阳辐射日变化随季节影响变化不大,日较差不大。
6)植被(裸地气温日较差>绿地气温日较差;沙土日较差>粘土日较差;深色土日较差>浅色土日较差)。
(2)年变化①气温最高与最低月份温馨提示1)地面储热,因此年内气温最高和最低值落后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月份1~2个月。
2)南半球相反。
3)海洋延后一个月。
(海洋热容量大,增温降温慢)②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均温最高值与月均温最低值之差。
1)随纬度升高年较差变大,因为太阳辐射年变化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赤道附近,昼夜几乎相等,最冷月和最热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年较差很小。
极地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大,冬寒夏凉,年较差大。
气温的分布和变化
在一天中,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 ~ 时 在一天中,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 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 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 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 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 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 高温度大多出现在 ~ 时 冬季则在 ~ 时 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 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 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 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 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 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 现时间也越滞后
气温空间分布
气温变化
规
水平方向上: 水平方向上
律
成
因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空 间 分 布
垂直方向上: 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太阳辐射从 低纬向高纬减少; 低纬向高纬减少 热量来自地面辐 射
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 南半球海洋 平直 面积广阔
气温空间分布
气温变化 规 律 成 因 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 海陆热容量不同, 北半球 月份大陆等温线向 海陆热容量不同 低纬)出 冬季,大陆较海洋冷 大陆较海洋冷; 南(低纬 出; 海洋等温线向 低纬 冬季 大陆较海洋冷 高纬)出 月份相反 夏季,大陆较海洋热 北(高纬 出;7月份相反 高纬 夏季 大陆较海洋热 极端最低温出现在南极大 陆上,1月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 陆上 月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极端最高气温 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 全 的沙漠地区,全 在北纬 的沙漠地区 球炎热中心是撒哈拉沙漠 由太阳直射点 南北移动, 南北移动 海陆热 容量不同, 容量不同 云量多 少, 地面反射率差 异等原因形成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气温/℃ 30
20
10
(200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10
0
10
0
20
66.50N 23.50N
00
20
23.50S
10
0
-10
66.50S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P57 活动 1.
赤道0°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受纬度位置影响
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年 较 差
30℃
陆地最高气温 26℃
7月(代表夏季)
陆地最低气温 -4℃
1月(代表冬季)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 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北半球某地(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会看吗?
气温(℃)
重点
讨论: 气温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性?
周期性
日变化 年变化
为什么 呢?
地球的运动
自转产生:
现象:产生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
公转产生:
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气温年变化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人教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曲定 线点 要须 平准 滑确
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P54会分析来自气温(℃)30
20 10
0
-10
-20 -30 1
4
7
甲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10(月) -30 1
4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7 10(月) -30 1
探究三、气温的分布
等高线:在地图上,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 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 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 成线,就是等高线。 成的平滑曲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在等温线图中,同一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 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
海拔高度相同。
温相同。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P55
由此及彼 探索规律
66.50S
P56
100米
海拔 气温
0.6℃
气温的垂直变化
想一想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 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 降低0.6℃。
点击
100米 山顶海拔是1520米,
气温是?
28.8-(1520-720)/100X0.6
谜语竞猜
我的体重就是 这样变化的,谜底 一定是体重计。
(答一气象测量器具)
墙上一条河, 刮风不起波, 天热它就长, 天冷它就落。
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变化规律
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 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
※ 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
N
S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直射点移动规律
地球的自转
区别 太阳日 恒星日
转过度数 360059′
3600
所需时间 24小时 23时56分4秒
应用价值 日常作息 科学研究
地球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图中阴影部分表最长
夏至日 6月22日
昼夜均等长 昼夜均等长
北半球昼最短
冬至日 12月22日
※ 气温变化规律
时间变化: 年变化:夏高、冬低; 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海洋8月最高; 南亚热带季风区5月气温最高 日变化:14点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太阳辐射
少 淡水 多
区
中低纬海区
高低
低 高
盐度
高 低
低高
蒸发量E 降水量P
高 纬 海
融冰 区 结冰
※ 火山地震分布规律
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带;环太平洋带
※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热力环流原理
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
热带沙漠气候 20º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 35º
气候 25º
热带季风
暖
气候
流
10º
10º
热带雨林气候气候
0º
0º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判气候十二字方针——以“温”定点、以“温”定带、以“水” 定型
※ 水循环原理
水循环——陆地水的更新 水循环的意义: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一、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低纬大于高纬②地形:高原大于平原凸地小于凹地③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④海陆因素:内陆大于沿海⑤植被:沙地大于林草地(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因素:全年高温终年寒冷气温的总体特征终年温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月份(4)气温特点的描述方法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图等温线示意图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因素及等温线特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同一纬度,夏季大陆比海洋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冬季大陆比海洋冷,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一陆南,七陆北”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出现弯曲或局部闭合。
等温线穿过山脉时,向低纬方向凸出;等温线走向与山脉或等高线平行。
同一纬度,暖流沿岸气温较高,寒流沿岸偏低暖流: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洋流向凸”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方法气温空间变化趋势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单温距离的温差越大)高温中心(低温中心)分布港口 a b cd 80°W50°N110°W 太 平洋 大西洋二、降水分析1.降水的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气流上升运动(冷却凝结);凝结核较多;2.降水的类型 类型 成因 降水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水汽冷却凝结。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遇到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
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气温特征与成因优秀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探究:气温分布特征描述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该地区气温 分布特点。(6分)
①气温由 西 向 东 递增。 ②单位距离气温差 西部 大于 东部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 气温特征与成因(19张PPT)
2.气温的空间分布
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 气温特征与成因(19张PPT)
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乙(36°54′N) 4.7 25.7
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试解释其原因。(4分)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 较弱,气温较高(2分)。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分)。
:
模 板 气构 温建 分:
布 特 征 描 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活学活用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 布的显著特点。(6分)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 向北)递减(2分), 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 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 (2分), 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 北角(2分)
探究: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与成都相比,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2分) 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2分);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 沉过程中增温。(2分)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03 气温和等温线 含解析
气温和等温线★★★★○○○○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2)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3)年变化: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
等温线图的判读步骤(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①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②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是地球受到的太阳能量的总称,对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辐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以下就是我国太
阳辐射分布规律:
一、气温空间分布
1. 气温差异化较大
从北到南,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由北而南升温,温差可达200多
摄氏度。
2. 地形影响较大
我国是赤道地形分布得尤为突出之国,由南到北,从处于赤道附近到
较高海拔气候条件发生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依次下降。
二、时变分布规律
1. 夏季日辐射分布
夏季太阳高度的升高,使外界的辐射能达到最强,太阳辐射很少被吸收,不容易被劈裂或下沉,所以夏季太阳辐射分布较为均匀。
2. 冬季日辐射分布
太阳高度的降低,辐射功率降低,受地形、降水、风暴、太阳活动等
因素影响,冬季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不如夏季明显,辐射很容易被扰动,及时效性较强。
三、季节变化分布规律
1. 春季
春季气温升高,外界辐射力度增强,大气中蒸发、空气饱和都显著增加,太阳辐射分布因季节变化而有很明显的变化。
2. 秋季
秋季外界辐射力度有所增加,但降水多,蒸发量也很大,与其它外部
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太阳辐射有可能出现偶发的局部降低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大致为:气温差异化较大、地形影
响较大;夏季日辐射分布均匀,冬季日辐射受影响较大;春季太阳辐
射分布有明显变化,而秋季太阳辐射受偶发降低现象影响较多。
太阳
辐射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只要正确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地球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主要知识点: 1气温垂直分布 2气温水平分布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一、气温垂直分布
⑴读下表记忆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⑵读下图比较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答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稳定
重要结论:
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米 2上冷下热利于空气对流
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
干 洁
空 气
N 2 78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 2 21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 2 0.03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03 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水汽 很少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10高考山东文综卷)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4.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3.A 4.B
二、气温水平分布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 月或 1 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③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祥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月份正好相反。
④7 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1 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中国一、七月气温分布特点?
一月: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七月:除青藏高原和高山外,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三、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1为什么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
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和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平衡时,地面储存热量最少,地面温度最低,随后气温达最低值;
日出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于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地面温度升高,当午后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和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平衡时,地面储存热量最多,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在把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段时间,午后2是气温达最高值;
2北半球陆地上和海洋上最冷和最热的月份?原因是什么?
陆:7月最热;1月最冷
海:8月最热;2月最冷
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7月地面储存热量最多,1月最少。
四、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1、青藏高原为什么昼夜温差(气温日较差)大?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温度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2、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
白天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近地面气温不太低,所以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
3、月面温度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月球无大气,白天太阳辐射未经削弱,直接到达月面,增温高;夜间,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面辐射散失热量多,月面温度很低;月球自转周期长;月面由岩石组成,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快。
五、等温线图的阅读
等温线是温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其判读方法一般是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弯曲形状等特点,判断气温分布特点,进而推断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变化特点及原因。
①根据等温线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及分析原因。
③根据等温线走向特点分析影响因素:
a.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b.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陆分布影响显著;
c.如果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
④根据等温线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下垫面状况(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洋流分布等)。
⑤找出某区域不同季节气温极值及分析原因等。
例一读某区域气温图,图中A、B分别为陆地或海洋,1、2、3为同纬度的三个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区域的位置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南、北半球。
(解析)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参考答案)北半球。
(2)1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2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3处的温度值为________(>,=,<)15℃。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某点的温度值。
(解析)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相同,处于两条等温线间的点温度介于两条等温线间。
(参考答案)> = <
(3)若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图中区域所处的季节为________(夏季或冬季)。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某点的季节。
(解析)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冬季
(参考答案)夏季
(4)若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图中区域所处的时间为________(一月或七月)。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某点的时间。
(解析)北半球夏季─→七月,冬季─→一月
南半球夏季─→一月,冬季─→七月
(参考答案)一月
(5)若此图为七月份等温线图,试判定A处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B处为________(陆地或海洋)。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海陆分布。
(解析)七月:等温线北凸─→陆地;南凸─→海洋
一月:等温线北凸─→海洋;南凸─→陆地
(参考答案)陆地海洋
(6)若此图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试判定1与3两处中,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大小。
(解析)同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陆地大于海洋
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陆地大于海洋
(参考答案)3 1
例二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气温差比D处________(大或小)。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温差。
(解析)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参考答案)大
(2)A点的气温在_________℃以下,该处可能为_________(山地或盆地);B点的气温在_________℃以上,该处可能为_________(山地或盆地)。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地形。
(解析)等温线闭合时
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
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
(参考答案)4 山地 28 盆地
(3)EF为同纬度地区上的两点,试估算EF间的相对高度是。
【相关考点】利用等温线图判断两地相对高度。
(解析)在同纬度地区,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下降0.6℃。
(参考答案)4000m
小知识:
你知道气象台怎么测气温吗?区别气温日较差和日均温的差异?气温日较差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气温是离地面1.5米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所测的数值,一般一天测4次,分别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一个月的日均温的平均值是月均温;12个月的月均温的平均值是年均温。
气温日较差是一日内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有机质(或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