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主体单元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冲淡甚至消失的危险。
因此,如何在教育中加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1.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指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教育、传媒等方式,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独特的精神标识,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特色,培养自豪感。
文化传承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等,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
1.2 文化创新的内涵与意义文化创新是指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方法和技术,对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创新有助于增强民族创造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决定了该民族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竞争力。
文化创新有助于提高民族软实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是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决定了该民族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2.1 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内容安排应包括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传承方式和创新方法等方面。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案部编版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一、本单元的地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开展,文化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际大家庭中,文化这个角色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文化。
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外来文化与其在中国的开展?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建设和开展当代中国文化?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繁荣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单元的结构本单元从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开展。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的方向,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充分吸收人类文化开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为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七课——继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课继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1.说出文化的内涵与载体,描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结合有关实例,阐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2.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新部编本.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明确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教学重难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2004年6月,著名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病逝。
常香玉一生从艺七十多年,她博采众长,独创新腔,被誉为“豫剧皇后”,她表演的《花木兰》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常香玉幼年学艺,学习的是豫西调,当时的豫剧除了豫西调外,还有祥符调,豫东调等。
艺人之间门派分明,唱豫西调的绝不唱豫东调。
常香玉不拘门户成见,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体,收各家各派之长,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开创“常派”豫剧唱腔,为豫剧艺术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常香玉独创“常派”豫剧唱腔,是不是仅仅来自她的灵感和聪明才智?你对此有什么认识?(以上认识是错误的。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作,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
所以,文化创作者要有“灵感”、要发挥“聪明才智”,但归根结底是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间)中国书法是由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楷书、草书到行书一直发展过来的。
通过雕刻艺术的发展和书法的发展,概括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就是汉字简化的历史。
新的字体都是在原来的字体中发展过来的。
雕塑艺术在继承传统技艺、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单元设计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6 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深入文化的内部,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化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因此,本单元中所谈到的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是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的。
本单元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
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更好的传播创新人类优秀文化。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分析文化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2、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熟练使用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4,、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5、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理解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6、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咱们的生活中,文化就像空气,随处可见。
哎,说到文化传承,这事儿可真是大有讲究。
想想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用故事、用传统来教我们,咱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把那些宝贵的东西吸收进来了。
这就像吃饭,得慢慢咀嚼,才能消化得了。
而文化创新嘛,那就像调味品,想要让菜肴更加美味,就得加点新鲜的元素。
我们不能总是吃同样的饭,总得尝尝新的口味,不是吗?说到文化传承,咱们先来聊聊那些传统的东西。
每逢过年,家里总得摆上几个年货,饺子、糖果、春联,一个个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年夜饭更是不能少,那是全家团聚的时刻,笑声、聊天声交织在一起,温暖无比。
每当这个时候,老人们就开始讲那些陈年往事,那些故事就像老酒,越陈越香,让人忍不住想听个不停。
每一段故事里,都藏着过去的智慧,咱们小辈儿们听着,就像捡到了宝贝。
学会了尊重传统,才能在文化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过,光传承可不够,得有创新才行。
咱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都在追求新鲜感。
文化创新就是把传统的元素拿出来,重新组合,变得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比如,传统的京剧,现在也有年轻人用现代音乐、舞蹈来融合,听着既耳熟能详,又别有风味。
就像把老房子翻新,外表焕然一新,里面却保留了温暖的记忆,这样的文化才活得更久,更有生命力。
再说说这文化大单元教学设计,听上去有点儿复杂,但其实没啥难的。
就像做饭,要先备好食材,再规划好步骤。
咱们可以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放在一个大框架里,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就需要老师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些好玩的活动。
比如,组织一个“传统与现代”主题的演出,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文化的理解。
唱歌、跳舞、甚至表演小品,都能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这种探索的精神就像小鸟一样,想要展翅高飞。
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体会到文化的温度。
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是他们与文化对话的方式。
“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中学主题班会教案2篇
“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中学主题班会教案2篇教案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征;2.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3.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说出所看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和特征。
二、展示(10分钟)1.教师向全班展示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艺术品、食品等,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渊源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和价值。
三、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历史、地域、民族等多个方面;2.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包括文化传承、价值观传承、美学体验等方面。
四、交流(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传统文化元素,分享传统文化故事、歌曲和游戏等,让大家共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2.讨论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在不违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五、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对保护传统文化和创新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介绍一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该文化遗产的含义、历史背景和保护现状。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和交流,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以展示、讲解和交流为主,尽量使课堂生动有趣,能让学生看懂并爱上传统文化。
教案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认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源远流长;3.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式;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诸多传承方式,如经书传承、文艺传承、民乐传承等,并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教材分析
• 逻辑结构框架图
具体知识点讲解
• 一、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表现(是什么)
•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民族文 化的多样性。
• 文化的多样性还可以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为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就整个 世界而言,表现为世界各国文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民族文 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活》中所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 是指后者,即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各具特色。
• (2)文化多样性就是文化差异性吗?
• 严格地说,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性不能等同。文化的差异 性强调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异”,与之相对的“同”,是 指不同文化的个性,即所谓不同文化各具异彩。而文化的多 样性强调的是“多”,与之相对的“少”是指构成世界文化 整体的各部分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即所谓世界文化多 姿多彩。但是,事实上差异性与多样性是统一的,文化差异 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才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姿态。我们说世界文化“异 彩纷呈”就是这个意思。
《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推荐五篇]
《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推荐五篇]第一篇:《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文化在人的交流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一、丰富精神世界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涵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4-35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2)人口迁徙。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引言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了一句话:“传统文化是一条河流,文化创新是一股清流。
”咱们先来聊聊这两者的关系吧。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哎呀,文化传承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哦!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果我们不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后人就没法享受到这些文化的成果了。
比如说,我们的京剧、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它们,传承下去。
2. 文化创新的必要性虽然文化传承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承的层面,还要进行创新。
因为时代在发展,人们的需求在变化,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传承,而不进行创新,那么这些文化就会变得陈旧、僵化,失去吸引力。
所以,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这些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三、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想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发掘其中的精华,这样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失其本质。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京剧的时候,不仅要学会唱、念、做、打这些技巧,还要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2. 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京剧与现代的音乐、舞蹈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气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3. 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要想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还需要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书法比赛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四、结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教学设计学习单元的课时框架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单元问题设置: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
【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能够正确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
【课程标准】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0-21版:单元提升: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创新设计)
14
知识结构
史料拓展
活动体验
本节内容结束
15
4
知识结构
史料拓展
活动体验
@《创新设计》
2.图书的载体材料
史料 自从文字这一知识的直接载体出现后,知识的间接载体——记录文字的材料 问题就上升为图书发展的主要矛盾,各民族对此都进行过多种探索和尝试。如古埃 及莎草纸,古巴比伦的混板书,印度的贝叶经,欧洲的羊皮书、犊皮书,古罗马的 铅书、铜书等,基本上都属于自然物的简单加工,有的过于笨重,有的过于昂贵, 有的极易损坏,大都不便流通。我们祖先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生产了以龟甲、兽 骨、青铜器、石碑、竹片、木板等为载体的文献。其中流通最广的当数竹片和木板, 因其取材广泛,价廉易得,整治方便,还可连缀成册,因而竹木简牍沿用了相当长 的时间。与此同时,还把文字写在丝织品上,称之为帛书。帛书具有体积小、分量
单元提升(六)
@《创新设计》
1
知识结构
史料拓展
活动体验
@《创新设计》
2
知识结构
史料拓展
活动体验
@《创新设计》
1.白鹿洞书院 史料 白鹿洞书院最早是唐代李渤隐居读书之处,他蓄养的一只宠物白鹿颇通人性, 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白鹿洞。南唐时设立庐山国学于此,为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宋代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的主持修复并创立“白鹿洞学规”,以及朱熹与陆九渊共同 举行的讲会活动,使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稳居全国“四大书院”之列。明清以后, 这里更有李梦阳督学、王阳明讲学、宋应星求学、利玛窦游学、张自烈述学等重要 活动,使白鹿洞书院更是声名远扬,以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书院, 都奉《白鹿洞学规》为圭臬。所以说,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毛静、江榕《千年学府 呦呦鹿鸣》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体单元设计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六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6 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四、五课的内容。
在必修三模块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介绍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后两个单元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个单元包括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三个专题。
主要是在讲我们为什么得以享有今天的文化,即今天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三个专题都紧紧围绕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从横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纵向来研究发展文化规律,前两个单元又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文化创新这个目的的。
本单元通过对历史、文化等多学科整合活动的设计,尤其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成因;要懂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解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理解文化的继承性特点,明确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要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以及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的反作用,明确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提高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提高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内涵及关系文化传承是指将一种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文化创新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使之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一个是发展。
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文化的根基;没有文化的创新,文化就会停滞不前,失去生命力。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勇于创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 教育学原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核心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等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
3. 教育方法论原理: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内容安排上,我们要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如古代文学名著、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感受到文化的创新活力。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如同两条并行的河流,滋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两条河流更加和谐地流淌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内涵、特点以及实践方法。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保存,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保持民族的独特性和凝聚力。
比如,中国的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 文化传承是历史记忆的延续文化传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例如,通过对古代诗词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传统绘画的研究,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3. 文化传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时,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和探索。
例如,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还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和价值。
三、文化创新的必要性1. 文化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文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文化创新成为了时代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比如,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2. 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强大文化创新能力的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赢得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模块3 文化生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建构核心整合1.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2.全面认识文化交流(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必要性: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①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
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就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重新演绎。
这个过程既有挑战,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大单元,既能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来吧,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教学设计变得生动有趣!1. 教学目标1.1 了解文化的根源首先,我们得让学生明白文化的根源是什么。
可以从经典的诗词、故事入手,比如《红楼梦》里的那些千古传世佳句,或是《论语》中的智慧名言。
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学生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理解这些文化元素背后的深层含义。
1.2 理解文化的演变接下来,就是让学生们了解文化是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的。
可以带他们看看传统节日的变化,像春节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发展到如今的大联欢,或者古老的手工艺如何融合现代科技,变成了今天的时尚饰品。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文化在不断创新中保持生机。
2. 教学内容2.1 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一些经典的文化作品入手,比如古诗词、传统节日、传统工艺等。
比如,带学生们阅读《静夜思》,讲讲李白在那一夜的思乡情怀,接着再介绍一下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美,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2 现代创新的实例然后,我们得给学生们展示一些现代的文化创新案例。
比如,传统的剪纸艺术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或者中国的传统音乐如何与流行音乐融合,产生出新的音乐潮流。
这样,学生们可以看到,文化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生和发展。
3. 教学活动3.1 角色扮演与实践让学生们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去,比如让他们扮演古代文人,写写古诗词,或者模拟古代的节日庆典。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还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意义。
同时,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制作传统工艺品或者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也能让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题 单 元 问 我们今天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题设计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
专题划分
专题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专题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专题三:文化创新
( 2 课时) ( 2 课时) ( 2 课时)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欢迎世界各国文化 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你能否以传统节日、习俗、服饰、饮食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历史上以及现在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是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的? 3、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4、 你能说说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所需时间
六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6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 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四、五课的内容。在必修三模块中 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介绍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后两个单元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专题一 所需课时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2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专题一《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从横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是认识文化传承的一个方面。主要 介绍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文化传播的途径及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让 学生查找资料,以鲜活的实例,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加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感性 认识。
这个单元包括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三个专题。主要是在 讲我们为什么得以享有今天的文化,即今天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三个专题都紧紧围绕文化发展 的一般规律,《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从横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纵向来研 究发展文化规律,前两个单元又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说到底 都是为了实现文化创新这个目的的。本单元通过对历史、文化等多学科整合活动的设计,尤其运用信 息技术工具,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设备
常规资源
教材、相关书籍、导学案、笔记本、笔
教 学 支 撑 环 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境
其 他 小品表演的自制道具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民歌中体现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音乐、节日、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 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二、正文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会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中国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展现文化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举例:我们的祖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 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举例: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独存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 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 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举例:茶道是一种以特有的形式和礼仪进点茶和饮茶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称 为“茶礼”、中国“茶式”。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 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 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A.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性表现(显示:蒙古族的衣饰尚青、黑色,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 袍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提高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 特点和作用,提高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 使命;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感悟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对应课标
1、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 族文化的观念;
2、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 途径;
3、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 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 知识目标:知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文化传播的途径;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和文化交 流的意义;要懂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解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 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 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 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表 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文化传承与创新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 思想品德 +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Leabharlann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成因;要懂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解在国际文化事 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理解文化的继承性特点,明确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要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以及文化创新对社 会实践的重要的反作用,明确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