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雷诺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雷诺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雷诺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流体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行为。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运动以及流体特性的一个无量纲数,是流体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雷诺数对流体流动性质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
实验设备与原理实验主要使用以下设备和原理进行:设备1.倾斜槽2.滑块3.流速计4.液压驱动装置5.计时器原理1.流体在倾斜槽中的自由流动2.倾斜槽中的边界层形成和流动失稳3.游离体法测量液体流速4.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步骤一:确定倾斜槽角度1.将倾斜槽放置在水平台上,调整角度为初始角度。
2.定时器计时,滑块从倾斜槽的顶端开始滑下,记录滑块到达底端所经过的时间。
3.将滑块返回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3次。
4.计算平均时间。
步骤二:测量流速1.将流速计置于倾斜槽中,调整位置使流速计与流体流动方向垂直,并能够准确测量流速。
2.打开液压驱动装置,使流体自由流动。
3.测量不同位置的流体流速,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计算雷诺数1.根据实测的流速和倾斜槽的几何参数,计算雷诺数。
2.按照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角度和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雷诺数。
3.统计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讨论倾斜槽角度对雷诺数的影响1.利用步骤一的实验数据,计算不同角度下的平均时间。
2.根据角度和其他几何参数,计算不同角度条件下的流速。
3.结合实测流速值和几何参数计算,得到不同角度条件下的雷诺数。
4.绘制雷诺数与角度的实验曲线,并进行分析。
流速对雷诺数的影响1.利用步骤二的实验数据,测量不同位置的流速。
2.根据几何参数和实测流速值,计算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雷诺数。
3.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实验曲线,并进行分析。
讨论与结论1.结合实验数据和曲线分析结果,讨论倾斜槽角度和流速对雷诺数的影响。
2.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倾斜槽角度的增加,雷诺数逐渐增大,说明流体流动变得更加湍流。
3.同时,随着流速的增加,雷诺数也逐渐增大,说明流体流动越来越不稳定。
流体力学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雷诺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以及它们的转变过程。
2、测定临界雷诺数,了解雷诺数的意义及其对流动形态的影响。
3、学习使用量测仪器,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
层流时,流体的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各层之间互不干扰;湍流时,流体的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各层之间相互混合。
雷诺数(Re)是用来判断流动形态的无量纲数,其表达式为:Re =ρvd/μ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v 为流体的平均流速,d 为圆管的内径,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Rec)时,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流动为湍流。
对于特定的实验装置和流体,临界雷诺数是一个常数。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水箱、水泵、实验管道、流量计、压差计等组成。
水箱用于储存实验用水,水泵提供动力使水在管道中流动。
实验管道为水平放置的玻璃管,内径为 d。
流量计用于测量水的流量,压差计用于测量管道两端的压差。
四、实验步骤1、开启水泵,使水箱中的水在管道中循环流动,调节流量至较小值,使流动保持为层流状态。
2、缓慢增大流量,同时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形态。
当流动形态开始发生变化时,记录此时的流量值。
3、继续增大流量,使流动完全转变为湍流状态,记录此时的流量值。
4、测量不同流量下管道两端的压差,并记录。
5、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五、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测量的流量和管道内径,计算出流体的平均流速 v。
2、利用测量的压差和已知的管道长度,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λ。
3、根据不同流量下的流速和相关参数,计算出相应的雷诺数 Re。
4、以雷诺数 Re 为横坐标,沿程阻力系数λ为纵坐标,绘制λRe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流量下的流动形态和相应的雷诺数。
实验结果表明,当雷诺数小于约 2000 时,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约4000 时,流动为湍流;在 2000 至 4000 之间为过渡状态。
2023年雷诺实验和伯努利实验报告
试验七雷诺试验一、试验目旳1.观测液体流动时旳层流和紊流现象。
辨别两种不一样流态旳特性, 弄清两种流态产生旳条件。
分析圆管流态转化旳规律, 加深对雷诺数旳理解。
2、测定颜色水在管中旳不一样状态下旳雷诺数及沿程水头损失。
绘制沿程水头损失和断面平均流速旳关系曲线, 验证不一样流态下沿程水头损失旳规律是不一样旳。
深入掌握层流、紊流两种流态旳运动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
3、通过对颜色水在管中旳不一样状态旳分析, 加深对管流不一样流态旳理解。
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试验研究旳措施, 并理解其实用意义。
二、试验原理1.液体在运动时, 存在着两种主线不一样旳流动状态。
当液体流速较小时, 惯性力较小, 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 使各流层旳液体质点互不混杂, 液流呈层流运动。
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 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 粘滞力对质点旳控制逐渐减弱, 当流速到达一定程度时, 各流层旳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 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 液流呈紊流运动。
这种从层流到紊流旳运动状态, 反应了液流内部构造从量变到质变旳一种变化过程。
液体运动旳层流和紊流两种型态, 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雷诺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旳证明, 并根据研究成果, 提出液流型态可用下列无量纲数来判断:Re=Vd/νRe称为雷诺数。
液流型态开始变化时旳雷诺数叫做临界雷诺数。
在雷诺试验装置中, 通过有色液体旳质点运动, 可以将两种流态旳主线区别清晰地反应出来。
在层流中, 有色液体与水互不混惨, 呈直线运动状态, 在紊流中, 有大小不等旳涡体振荡于各流层之间, 有色液体与水混掺。
2、在如图所示旳试验设备图中, 取1-1, 1-2两断面, 由恒定总流旳能量方程知:f 2222221111h g2V a p z g 2V a p z ++γ+=+γ+由于管径不变V 1=V 2 ∴=γ+-γ+=)pz ()p z (h 2211f △h 因此, 压差计两测压管水面高差△h 即为1-1和1-2两断面间旳沿程水头损失, 用重量法或体积浊测出流量, 并由实测旳流量值求得断面平均流速 , 作为lghf 和lgv 关系曲线, 如下图所示, 曲线上EC 段和BD 段均可用直线关系式表达, 由斜截式方程得:lgh f =lgk+mlgv lgh f =lgkv m h f =kv m m 为直线旳斜率式中:12ff v lg v lgh lg h lg tg m 12--=θ=试验成果表明EC=1, θ=45°, 阐明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旳一次方成正比例关系, 为层流区。
物理雷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流动的层流和湍流现象;2. 研究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状态的关系;3. 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4. 提高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是研究流体流动的经典实验之一,由法国工程师雷诺在1883年发明。
实验原理如下:1.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2. 层流时,流体质点呈平行流动,速度分布均匀;3. 湍流时,流体质点呈不规则流动,速度分布不均匀;4. 雷诺数(Re)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其表达式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粘度;5. 当Re较小时,流体呈层流;当Re较大时,流体呈湍流。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台;2. 实验管道;3. 流量计;4. 雷诺数测定装置;5. 计时器;6. 水和颜料。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实验管道连接好,并检查无泄漏;2. 调节实验管道的入口阀门,使管道内的流速稳定;3. 将实验管道内充满水,并加入适量的颜料;4. 通过流量计调节入口阀门,改变管道内的流速;5. 观察流体流动状态,记录不同流速下的雷诺数;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7.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状态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当流速较小时,流体呈层流状态,流速较大时,流体呈湍流状态。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发现当Re小于2000时,流体呈层流;当Re大于4000时,流体呈湍流。
2. 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状态密切相关。
当Re较小时,流体呈层流;当Re较大时,流体呈湍流。
这与实验原理相符。
六、实验结论1. 雷诺实验验证了流体流动的层流和湍流现象;2. 雷诺数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其表达式为:Re = ρvd/μ;3. 当Re较小时,流体呈层流;当Re较大时,流体呈湍流;4. 本实验验证了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状态的关系,提高了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雷诺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一、实验目的雷诺实验是一项经典的流体力学实验,旨在观察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层流和湍流的转变现象,并通过测量雷诺数,了解流体流动的稳定性。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 观察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层流和湍流的转变现象,分析两种流态的特征及其产生条件。
2. 测定不同流速下流体的雷诺数,分析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3. 掌握误差分析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的原理基于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
雷诺数(Re)是表征流体流动稳定性的无量纲参数,由流速v、水力半径R和运动粘滞系数ν组成,即Re = ρvd/ν,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速,d为管道直径,ν为运动粘滞系数。
根据雷诺数的不同范围,流体流动可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呈湍流状态。
临界雷诺数Re_c是层流与湍流转变的分界点,其值与管道直径、流体密度、运动粘滞系数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管道、流量计、计时器、色水等。
2. 将色水注入管道,调整流量计,使流量达到预定值。
3. 观察流体流动状态,记录层流和湍流的转变点。
4. 测量不同流速下的雷诺数,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层流和湍流转变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流体流动状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当流速较小时,流体呈层流状态,色水流动平稳,无涡流和波纹;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流体开始出现涡流和波纹,层流转变为湍流。
2. 测量雷诺数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雷诺数。
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流体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流体呈湍流状态。
3. 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流速的增大,雷诺数逐渐增大,流体流动状态从层流转变为湍流。
(2)临界雷诺数与管道直径、流体密度、运动粘滞系数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3)在实验过程中,误差分析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雷诺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雷诺演示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雷诺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雷诺演示实验了解流体的层流和湍流的特性。
2. 观察不同雷诺数下流体流动的形态和性质。
3. 探究不同因素对流动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描述流体流动的重要无量纲参数,定义为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雷诺数越大,流体就越容易产生湍流;雷诺数越小,流体流动更趋向于层流。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雷诺演示实验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流量计、直管道、水槽等。
2. 水。
四、实验步骤:1. 打开水龙头,调节流量调节阀使水流经过流量计流入直管道。
2. 观察水流的形态和性质,记录水流的雷诺数。
3. 逐渐调节水流量,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流量下的雷诺数。
4. 改变直管道的直径,重复步骤2和3,记录不同直径下的雷诺数。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不同雷诺数下流体的流动形态发生了变化。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趋向于层流,流线整齐、平行;当雷诺数增大时,流体流动趋向于湍流,出现涡流、乱流等现象。
实验中发现,当流量增加时,雷诺数也随之增加,流动状态从层流逐渐过渡到湍流。
这表明流体流动趋向于湍流与流量大小有关,流量增加会增大流体的惯性力,促使流体产生湍流。
另外,实验还发现,当直管道的直径减小时,雷诺数也随之减小,流动状态从湍流逐渐过渡到层流。
这说明直管道内部流体的速度变化较小,层流较为稳定。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 流体的流动趋向于湍流与流量的大小有关,流量增加会增大流体的惯性力,促使流体产生湍流。
2. 流体的流动趋向于层流与直管道内部的速度变化有关,直管道内部速度变化较小时,层流较为稳定。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雷诺演示实验,我们深入了解到了流体的层流和湍流的特性以及雷诺数的概念和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在不同流量和直径条件下,流体流动的性质和形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雷诺实验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层流和湍流现象,了解两种流态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2. 学习雷诺数的概念及其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
3. 掌握雷诺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流体力学实验,用于研究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实验原理如下:1. 流体流动存在两种基本状态: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指流体在管道中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各流层之间没有混合;湍流是指流体在管道中作紊乱的不规则运动,各流层之间有明显的混合。
2. 雷诺数(Re)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其计算公式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在管道中的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黏度。
3. 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4000时,流体呈湍流状态;当雷诺数在2000~4000之间时,流体处于过渡状态。
三、实验器材1. 雷诺实验装置:包括管道、水箱、流量计、调速器、有色水等。
2. 测量工具:尺子、秒表、计算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装置组装好,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2. 向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有色水,并打开水流,使有色水在管道中流动。
3. 调节调速器,使管道中的流速逐渐增大。
4. 观察管道中的流态变化,记录层流和湍流现象出现的临界流速。
5. 计算不同流速下的雷诺数,分析流体流动状态。
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当流速较小时,管道中的流态为层流,表现为流体分层流动,各流层之间没有明显混合。
2. 随着流速的增加,层流现象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流态发生突变,出现湍流现象,表现为流体紊乱流动,各流层之间混合明显。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临界雷诺数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4.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发现两者呈线性关系。
六、实验总结1. 雷诺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流体力学实验,用于研究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雷诺流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流动过程中不同的流动型态及其变化过程;2. 测定流动型态变化时的临界雷诺数;3. 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4. 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即层流与湍流。
层流是指流体在管道中分层流动,各层之间互不混合;湍流是指流体在管道中呈现出无规则的运动,各层之间相互混合。
这两种流动状态之间的转变称为流动的转捩。
雷诺数(Re)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其定义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流动呈湍流状态。
临界雷诺数(Re_critical)是指流体流动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时的雷诺数。
三、实验装置与仪器1. 实验装置: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恒压水箱、有色水水管、稳水隔板、溢流板、实验管道、实验流量调节阀等;2. 仪器:秒表、量筒、流量计、温度计、粘度计、数据采集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连接实验管道,确保装置密封性良好;2. 使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实验参数,包括时间、流量、温度、粘度等;3. 调节实验流量,观察流体流动状态,记录层流和湍流现象;4. 改变实验流量,重复步骤3,直至观察到流动状态发生转变;5. 记录流动状态转变时的流量和对应的雷诺数;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分析临界雷诺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实验温度:20℃;- 实验流体:水;- 实验管道直径:0.025m;- 实验流体密度:1000kg/m³;- 实验流体粘度:0.001Pa·s;- 临界雷诺数:Re_critical = 2100。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到,当雷诺数小于2100时,流体流动呈层流状态,流体分层流动,各层之间互不混合;- 当雷诺数大于2100时,流体流动呈湍流状态,流体呈现出无规则的运动,各层之间相互混合;-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雷诺数在判断流体流动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雷诺实验实验报告引言:雷诺实验是流体力学中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通过测量流体在管道或其他几何形状中的流动特性,可以获得流体的流动规律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雷诺实验,探究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并分析其对流体力学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雷诺实验对流体力学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雷诺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通过改变流体流动的条件,观察流体的流动行为;3. 分析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和流态转变。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流体供应系统、流体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其中,流体供应系统提供流体,并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流量;流体测量系统包括流量计、压力计等仪器,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原理:雷诺实验基于雷诺数的概念,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计算公式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D为特征长度,μ为流体粘度。
通过改变流体的速度、密度和粘度等参数,可以得到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行为。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正常,校准流量计和压力计等仪器。
2. 流体供应:打开流体供应系统,调节阀门控制流量,使其达到预定值。
3. 流量测量:使用流量计测量流体的流量,并记录数据。
4. 压力测量:在不同位置安装压力计,测量流体的压力,并记录数据。
5.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流量和压力的变化,并绘制相应的曲线。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雷诺数,并分析流体的流动行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量与压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绘制流量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如层流、过渡流和湍流等。
2. 雷诺数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中的流速、密度和粘度等参数,可以计算雷诺数。
通过比较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行为,可以得出雷诺实验的结论。
3. 流动速度分布: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不同位置处流体速度的分布曲线。
雷诺流动形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流动过程中不同的流动形态及其变化过程;2. 测定流动形态变化时的临界雷诺数;3. 理解雷诺数与层流、湍流的关系;4.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揭示了流体流动的两种基本形态: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指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流体质点沿直线运动,彼此之间无宏观混合。
湍流则是指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之间发生宏观混合,流速不均匀,产生涡流。
雷诺数(Re)是判断流体流动形态的无量纲数,其计算公式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粘度。
当Re较小时,流体流动为层流;当Re较大时,流体流动为湍流。
临界雷诺数是层流与湍流转变的界限。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装置: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包括供水器、实验台、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恒压水箱、有色水水管、稳水隔板、溢流板、实验管道、实验流量调节阀等);2. 实验材料:有色水、清水、压差计、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装置,确保供水稳定,管道内无气泡;2. 开启供水器,调整流量,使管道内流速逐渐增大;3. 观察有色水在管道内的流动形态,记录下层流、湍流及临界雷诺数;4. 使用压差计测量管道两端的水头差,计算沿程水头损失;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当流速较小时,管道内流体质点沿直线运动,颜色均匀,无涡流,为层流;2. 随着流速增大,流体质点开始发生宏观混合,颜色逐渐变淡,出现涡流,为湍流;3. 通过实验,测得临界雷诺数为2000;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曲线,分析层流、湍流及临界雷诺数的关系。
六、实验结论1. 雷诺实验验证了流体流动的两种基本形态:层流和湍流;2. 临界雷诺数是层流与湍流转变的界限,本实验测得临界雷诺数为2000;3. 雷诺数与流体流动形态密切相关,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流动为湍流。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雷诺实验是研究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实验。
通过本实验,旨在观察流体在不同流速下的流动形态,确定层流与湍流的临界雷诺数,并深入理解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流体流动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其定义为:\Re =\frac{vd\rho}{\mu}\其中,\(v\)为流体的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rho\)为流体密度,\(\mu\)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流体的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该临界值时,流动转变为湍流。
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流量来改变流速,观察有色液体在玻璃管中的流动形态,并根据测量得到的流速、管径、流体密度和粘度计算雷诺数。
三、实验装置1、雷诺实验装置主要由水箱、水泵、试验管段、调节阀、流量计、有色液体注入装置等组成。
2、试验管段为透明玻璃管,便于观察流体的流动形态。
3、流量计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
4、有色液体注入装置用于在流体中注入有色液体,以便清晰地观察流动形态的变化。
四、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装置,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2、打开水泵,使水箱中的水在试验管段中循环流动。
3、缓慢调节调节阀,从小到大逐渐改变流量。
4、在每个流量下,观察有色液体在试验管段中的流动形态,并记录下来。
5、同时,测量相应的流量、水温等数据。
6、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雷诺数。
五、实验现象与分析1、当流速较小时,有色液体呈现清晰的直线状,流体的流动为层流。
此时,流体的质点沿着管轴方向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之间互不干扰。
2、随着流速的逐渐增大,有色液体开始出现波动和弯曲,但整体仍保持较为清晰的线条。
3、当流速进一步增大到某一值时,有色液体突然与周围的水完全混合,流动形态变得紊乱,此时流体的流动为湍流。
六、数据处理与结果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流速、管径、水温等数据,并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水的密度和粘度,计算得到相应的雷诺数。
雷诺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雷诺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2. 观察流体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特性,包括层流和湍流。
3. 掌握通过改变雷诺数来控制流体流动状态的方法。
4. 学习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雷诺数(Re)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由以下公式计算: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d为特征长度(如管道直径),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根据雷诺数的大小,流体流动可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呈现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流动呈现湍流状态。
三、实验装置与仪器1. 实验装置:雷诺演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管道、水泵、流量计、阀门等。
2. 仪器:温度计、秒表、直尺、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管道、水泵、流量计等。
2. 将实验管道充满清水,关闭阀门,使系统稳定。
3. 通过调节水泵的转速,改变流体速度,记录不同速度下的流量。
4. 测量实验管道的特征长度,计算不同速度下的雷诺数。
5. 观察流体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状态,记录层流和湍流的转变过程。
6.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雷诺数与流速、流量等参数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雷诺数与流速、流量等参数的关系曲线,如下:(此处插入实验数据关系曲线图)2. 分析(1)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呈现层流状态。
此时,流体在管道内呈平行层状流动,流速分布均匀,流动稳定。
(2)湍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流动呈现湍流状态。
此时,流体在管道内呈现涡旋、湍流等现象,流速分布不均匀,流动不稳定。
(3)层流与湍流的转变:当雷诺数达到一定值时,流体流动状态会发生转变。
这个转变值称为临界雷诺数。
在本实验中,临界雷诺数约为2100。
(4)雷诺数与流速、流量等参数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流速的增加,雷诺数也随之增加。
当流速超过临界雷诺数时,流体流动状态由层流转变为湍流。
雷诺实验报告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条件。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 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即层流和湍流。
当流体流动速度较慢时,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液流呈层流运动。
当流体流动速度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各流层的流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液流呈湍流运动。
这种从层流到湍流状态称为流动的转捩。
雷诺数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其计算公式为:Re = ρvd/μ其中,Re为雷诺数,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动力粘度。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采用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恒压水箱、有色水水管、稳水隔板、溢流板、实验管道和实验流量调节阀等。
四、实验步骤1. 调节恒压水箱水位,使水箱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
2. 将有色水注入实验管道,观察并记录不同流速下有色水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3. 改变实验管道的流速,分别记录层流和湍流状态下的流速、水头损失等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确定临界雷诺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当流速较慢时,有色水在管道中呈层流状态,颜色分布均匀;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有色水在管道中呈湍流状态,颜色分布不均匀,出现涡流。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确定临界雷诺数为2000。
3. 对比不同流态下的水头损失,发现层流状态下的水头损失较小,湍流状态下的水头损失较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雷诺实验,观察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并掌握了两种流态的特征。
2. 测定了临界雷诺数,为判断流体流动状态提供了依据。
水力学实验雷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
2. 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条件,分析圆管流态转化的规律,加深对雷诺数的理解。
3. 测定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下的雷诺数及沿程水头损失。
4. 绘制沿程水头损失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曲线,验证不同流态下沿程水头损失的规律是不同的。
5. 进一步掌握层流、湍流两种流态的运动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
6. 通过对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的分析,加深对管流不同流态的了解。
7. 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原理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
当液体流速较小时,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使各流层的液体质点互不混杂,液流呈层流运动。
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各流层的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液流呈湍流运动。
雷诺数(Re)是衡量液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其表达式为:\[ Re = \frac{\rho v D}{\mu} \]其中,ρ为液体密度,v为液体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液体动力粘度。
根据雷诺数的不同范围,可以将液体的流动状态分为以下三种:1. 层流(Re < 2000):液体流动稳定,流体质点平行于管道轴线运动,速度分布均匀。
2. 湍流(Re > 4000):液体流动不稳定,流体质点作无规则运动,速度分布不均匀。
3. 过渡流(2000 < Re < 4000):液体流动介于层流和湍流之间,流动状态不稳定。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器材。
2.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用于调节水的流速。
3. 恒压水箱:用于提供稳定的水源。
4. 实验管道:用于液体流动。
5. 实验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实验流量。
6. 有色水水管:用于观察液体流动状态。
雷诺实验和伯努利实验报告
雷诺实验和伯努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雷诺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不同流动形态,测定临界雷诺数,并了解其与流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而伯努利实验则是为了验证伯努利方程,直观地理解流体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规律。
二、实验原理(一)雷诺实验雷诺数(Re)是用来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其表达式为:Re =ρvd/μ,其中ρ 为流体密度,v 为流体平均流速,d 为管道直径,μ 为流体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流体作层流流动;当雷诺数大于该临界值时,流体作湍流流动。
(二)伯努利实验伯努利方程表示为:p +1/2ρv² +ρgh =常量,其中 p 为压强,ρ 为流体密度,v 为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高度。
该方程表明在理想流体稳定流动中,单位体积流体的压力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三、实验装置(一)雷诺实验装置主要由水箱、玻璃管、调节阀、颜料注射管、量筒等组成。
水箱用于储存实验用水,玻璃管用于观察流体流动形态,调节阀用于调节水的流速,颜料注射管用于注入颜料以显示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
(二)伯努利实验装置包括水箱、管道、测压管、调节阀等。
水箱提供水源,管道内不同位置设置测压管以测量压强,调节阀控制水的流量和流速。
四、实验步骤(一)雷诺实验1、打开水箱进水阀,使水箱充满水。
2、缓慢调节调节阀,使水流速度逐渐增大,同时通过颜料注射管注入颜料,观察流体在玻璃管中的流动形态。
3、当流动形态发生变化时,记录此时的流速,并测量水的温度,计算雷诺数。
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测量不同流速下的流动形态和雷诺数。
(二)伯努利实验1、开启水箱进水阀,使水箱水位达到一定高度。
2、调节调节阀,改变水流速度。
3、观察不同位置测压管中的液面高度,记录相应的数据。
4、分析测压管液面高度的变化,验证伯努利方程。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一)雷诺实验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不同流速下流体的流动形态和对应的雷诺数。
当雷诺数小于 2000 时,流体作层流流动,流体质点沿直线运动,层次分明;当雷诺数在 2000 至 4000 之间时,流动处于过渡状态,流体质点开始出现不规则运动;当雷诺数大于 4000 时,流体作湍流流动,流体质点杂乱无章地运动。
雷诺演示实验报告思考(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及目的雷诺演示实验是流体力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由法国工程师雷诺于1883年发明。
该实验旨在观察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并研究雷诺数与流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雷诺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流态下的流体特性。
实验目的如下:1. 观察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区分两种流态的特征。
2. 研究雷诺数与流态之间的关系,掌握雷诺数的计算方法。
3. 了解不同流态下的流体特性,如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等。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层流和湍流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存在两种基本流态:层流和湍流。
(1)层流: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各质点沿管道轴线方向作平行流动,流速分布均匀,流动稳定,质点之间无相互干扰。
(2)湍流:当流体流动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质点之间发生相互干扰,流动变得不稳定,形成涡流,流速分布不均匀。
2. 雷诺数雷诺数是衡量流体流动稳定性的无量纲参数,表示为:Re = ρvd/μ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处于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4000时,流体处于湍流状态;当雷诺数在2000到4000之间时,流体处于过渡状态。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器材:雷诺实验装置、秒表、量筒、测压计等。
2. 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连接各部件。
(2)调节实验装置,使流体在管道中流动。
(3)观察流体流动现象,记录层流和湍流现象。
(4)使用秒表测量流体流动时间,计算平均流速。
(5)使用量筒测量流体流量,计算雷诺数。
(6)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流体流动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稳定,流速分布均匀,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4000时,流体在管道中流动不稳定,形成涡流,流速分布不均匀,呈湍流状态。
雷诺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层流和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2. 通过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3. 掌握误差分析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是通过改变管道中的流速,观察流体流动状态的变化,从而研究层流和湍流之间的转换规律。
实验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取决于雷诺数(Re),其定义为:\[ Re = \frac{vD}{\nu} \]其中,v为流体的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ν为流体的运动粘度。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呈现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呈现湍流状态。
临界雷诺数(Re_critical)是流体从层流转换为湍流的临界值。
三、实验装置与数据记录实验装置采用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主要由供水器、实验台、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恒压水箱、有色水水管、稳水隔板、溢流板、实验管道和实验流量调节阀等组成。
实验过程中,记录以下数据:1. 管径(D):0.02-0.02m;2. 水温:18℃;3. 密度(ρ):998.62kg/m³;4. 粘度(ν):1.053×10⁻³Pa·s;5. 实验次序;6. 流量(Q):通过调节实验流量调节阀得到;7. 流速(v):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得到;8. 雷诺数(Re):根据流速、管径和粘度计算得到。
四、数据处理1. 计算不同流量下的流速和雷诺数:\[ v = \frac{Q}{A} \]其中,A为管道截面积,A = πD²/4。
\[ Re = \frac{vD}{\nu} \]2. 绘制流速-雷诺数关系图:以流速为横坐标,雷诺数为纵坐标,绘制流速-雷诺数关系图。
观察曲线,找出临界雷诺数(Re_critical)。
3. 分析实验数据:(1)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流体呈现层流状态,流速分布均匀,流线平行。
(2)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流体呈现湍流状态,流速分布不均匀,流线弯曲,出现涡流。
4. 误差分析:(1)实验装置的精度:实验装置的精度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雷诺实验是研究流体流动形态的重要实验,其主要目的在于: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不同流动形态,即层流和湍流。
2、测定不同流动形态下的雷诺数,以明确雷诺数与流动形态之间的关系。
3、了解如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改变流体的流动形态。
二、实验原理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用来判断流体流动形态的无量纲数,其定义为:\Re =\frac{vd\rho}{\mu}\其中,\(v\)为流体的平均流速,\(d\)为管道直径,\(\rho\)为流体密度,\(\mu\)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流体流动呈层流状态;当雷诺数大于该临界值时,流体流动呈湍流状态。
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流量改变流速,同时观察有色液体在管中的流动形态,并测量相应的流量、管径等参数,计算出雷诺数。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的雷诺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实验台: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操作平台。
2、玻璃管:作为流体流动的通道,便于观察流动形态。
3、水箱:用于储存和供应实验所需的流体。
4、流量计:测量流体的流量。
5、调节阀:调节流体的流量大小。
6、有色液体注入装置:用于注入有色液体以观察流动形态。
四、实验步骤1、首先,检查实验装置的各个部分是否连接完好,确保无泄漏现象。
2、向水箱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开启循环系统,使水在装置中流动,排除管道中的气泡。
3、调节调节阀,使水的流量较小,此时观察有色液体在玻璃管中的流动形态,应为层流。
记录此时的流量、水温等数据。
4、逐渐增大调节阀的开度,增加水的流量,继续观察有色液体的流动形态。
当流动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从层流转变为湍流时,记录此时的流量、水温等数据。
5、重复步骤 3 和 4,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6、实验结束后,关闭调节阀和循环系统,清理实验装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记录示例:|实验次数|流量(L/min)|水温(℃)|管径(mm)|平均流速(m/s)|雷诺数|流动形态|||||||||| 1 | 5 | 20 | 20 | 013 | 2600 |层流|| 2 | 10 | 20 | 20 | 027 | 5400 |湍流|| 3 | 8 | 22 | 20 | 021 | 4200 |层流|| 4 | 12 | 22 | 20 | 032 | 6400 |湍流|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平均流速和雷诺数的公式如下:平均流速\(v =\frac{Q}{A}\),其中\(Q\)为流量,\(A =\frac{\pi d^2}{4}\)为管道横截面积。
化工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两种基本状态:层流和湍流。
2. 通过实验观察流体从层流状态过渡到湍流状态的现象。
3. 测定临界雷诺数,了解流体流动状态转变的临界条件。
4. 学习并掌握流体力学中无量纲参数的应用,加深对流体流动规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由于惯性力和粘滞力的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指流体各质点沿管道轴线方向做平行运动,质点之间无相对运动;湍流是指流体各质点沿管道轴线方向做复杂的涡旋运动,质点之间有相对运动。
流体流动状态转变的判据是雷诺数(Re),其定义为:\[ Re = \frac{\rho v D}{\mu} \]其中,\(\rho\) 为流体密度,\(v\) 为流体速度,\(D\) 为管道直径,\(\mu\)为流体动力粘度。
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4000时,流体为湍流;当雷诺数在2000到4000之间时,流体处于过渡状态。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雷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管道、水箱、流量计、计时器等。
2. 流体:水或水溶液(如红墨水)。
3. 计量工具:量筒、刻度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装置安装好,并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
2. 向水箱中注入适量流体,调整流量计,使流量稳定。
3. 观察流体在实验管道中的流动状态,记录不同流量下的流动现象。
4. 当观察到流体从层流状态过渡到湍流状态时,记录此时的流量和对应的雷诺数。
5. 改变实验管道的直径,重复上述步骤,观察不同直径管道中流体流动状态的变化。
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雷诺数与流速、管道直径之间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在低流量下,流体在实验管道中呈层流状态,水流平稳,无涡流产生。
2. 随着流量的增加,流体逐渐从层流状态过渡到湍流状态,水流变得复杂,出现涡流。
3. 通过实验,测得临界雷诺数为2800,与理论值相符。
4. 实验结果表明,流体流动状态转变与管道直径、流量等因素有关。
化工原理雷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层流和湍流)。
2. 测定临界雷诺数(Re)。
3. 掌握流体流动状态判别准则。
4. 学习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际意义。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指流体质点沿流动方向做有序、稳定的运动,质点之间无相互混合。
湍流是指流体质点做无序、复杂的运动,质点之间发生相互混合。
层流和湍流的转变与雷诺数(Re)有关,当雷诺数小于一定值时,流体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一定值时,流体为湍流。
雷诺数计算公式如下:\[ Re = \frac{\rho v d}{\mu} \]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粘度。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自循环供水器:用于提供恒定的供水流量。
2.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装置。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用于调节供水流量。
4. 恒压水箱:用于维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5. 有色水水管:用于注入有色水,观察流体流动状态。
6. 稳水隔板:用于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
7. 溢流板:用于维持水箱水位稳定。
8. 实验管道:用于观察流体流动状态。
9. 实验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实验流量。
1. 调整实验装置,确保各部分连接牢固。
2. 将有色水注入有色水水管,观察流体流动状态。
3. 调节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改变供水流量。
4. 观察流体流动状态,记录层流和湍流的临界流速。
5. 计算临界雷诺数。
6. 重复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当供水流量较小时,流体呈层流状态,流体质点沿流动方向做有序、稳定的运动,有色水沿管道中心线流动,无明显涡流。
2. 当供水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流体呈湍流状态,流体质点做无序、复杂的运动,有色水在管道中形成涡流,流体流动状态不稳定。
3. 通过计算,得到临界雷诺数为2000。
4. 实验结果表明,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2000时,流体为湍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类专业2011年5月5日
实验名称
流管流态实验(雷诺实验)
指导教师
姓名
年级
学号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的:
(1)测定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并确定临界雷诺数。
(2)加深对不同流态的阻力和损失规律的认识。
本小组成员在操作时比较细心,实验过程比较顺利,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实验所得结果反映真实情况。
2、思考题
(1)为什么上下临界雷诺数数值会不一样?
答: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即层流。当流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质点的不规则脉动即紊流。?雷诺数Re表示一些影响流体流动形态的因素, ,从层流转变成紊流时的Re称为上临界雷诺数,从紊流转变成层流时的Re称为下临界雷诺数R。一般而言,?Re<2000层流区?2000<Re<4000过渡区?Re>4000湍流区。
3.结论
1.实验步骤
(1)打开水箱下的进水阀向水箱冲水,使水箱有溢水。再打开管道上的前阀和后阀冲洗水管。
反复开关尾管阀排出空气。
(2)从紊流到层流,将尾阀开到一定开度开始实验,待水流稳定后,测读h1、h2、W、T。这样完成一次实验,然后逐步关小尾阀,重复上述步骤,一直做到管流几乎成滴淋状。
(3)再从层流做到紊流。(此步骤本次实验不做)
2、实验基本原理:
(1)两个断面的能量方程:
实验中位均匀流, , 所以水头损失为:
, 、 为测压牌读数, 为倾斜角。
水力坡度 。
(2)体积法测流量。 ,
(3)水的粘性系数 ,雷诺数
3、主要仪器:如图示,另备打气筒、量筒、秒表温度计各一个。
二、实验操作部分
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每调节一次尾阀,必须等待3分钟,使水流稳定后,方可施测。
(4)量测水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量筒的水中来读数,同时不能与量筒壁接触,不可将它拿出水面之外读数。
(5)在测量流速时,特别是流量较小时,尽可能延长接水时间,同时计时和量筒接水必须同步进行,以减小流速测量的误差。
2.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1)应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水流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碰撞管道以及与管道有联系的器件,要仔细轻巧地操作,尾阀开度的改变对水流也是一个干扰,因而操作阀门要轻微缓慢,而且切忌在关小的过程中有开大,或在开大的过程中有关小的现象发生,否则实验重做。
(2)尾阀开度的变化不宜过大。当接近临界区Rek=(2300~2000),更要细心操作,一个单程的量测(从紊流到层流;或从层流到紊流),应做15~20个以上的测次,预计全部实测的雷诺数约在500~8000之间,但在雷诺数小于2500以下时约需10个测次才能保证实验成果比较完满。
(1)管径2cm;管道过水面积A=cm2;量测段长度L=600 cm ;水温t=°C;
运动粘度系数v=×10-2cm2/s;比压计倾斜率sina= 。
(2)实验过程数据及结果分析:
3、实验结论
由坐标图可得临界点时, ,从而得到流速 ,
又因为 ,所以
三、实验效果分析(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
1、实验成果的评价
雷诺实验的技术性比较强,必须精心操作,才能取得反映真实情况的成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临界雷诺数大约在2000左右。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中由于水流原故,管道会产生一定振动,实验过程中声响比较大,同时水压使连接比压计的胶管变形,胶管固定效果不好实验中发生摇晃影响读数,这些都会影响实验成果。实验中测量流速时接水和计时不能达到绝对同步产生一定误差,同时量筒的精度影响读数精度的。
(2)若将管道倾斜放置,对临界雷诺数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答:有影响。因为当温度一定和管道直径一定时,临界雷诺数与流速有关,而当管道倾斜放置时,受重力作用,测得流速会发生改变,因而导致临界雷诺数改变。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年月日
(4)实验中每半小时测一次水温,取平均值。
(5)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logJ为纵坐标,logv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从曲线确定临界流速Vk,并计算雷诺数Re的值。并标明实验成果线段坡度,即本次实验的成果。
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本实验的技术性比较强,每一步操作,都要求实验人员做到精细,才能去的反映真实情况的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