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专项练习

空间与图形过关测试卷一.我会填。
(28分)1.电动伸缩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
3.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时与()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时刻是()时。
4.一个教室的面积约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是()公顷。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长()厘米。
6.如图,已知∠1与∠2组成的角是平角,且.∠1=40°,那么∠2=()。
7.∠1与46°的角的和是一个直角,∠1=()。
8.如图,直线a和直线b相交成直角,()是直线b的垂线,垂足是()。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甲、乙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甲、乙两条直线就()。
10.如图,已知∠1=∠2=45°,则∠3=(),∠4=()。
二.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5分)1.两个锐角的度数和一定比直角大。
()2.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而梯形的高只有两条。
()3.一台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公顷。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5.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其他三个角中一定有两个是钝角。
()三.对号入座。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B.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同一平面内,与一条直线的距离为2厘米的点有()个。
A.1B.2C.无数3.一个超市的占地面积约是160()。
A.平方米B.平方千米C.公顷4.从3:00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B.60C.905.下面各组直线中,不相交的是()。
四.画一画。
(30分)1.先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2.量出∠1的度数,填到括号里,再画出一个比∠1大45°的角。
3.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请画出来。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测试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测试卷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通过一张纸上的一点能画条直线,通过一张纸上的两点能画条直线。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的线段。
3、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4、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5、一个圆环,外圆半径是6厘米,内圆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把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做一节底面直径为20厘米,长90厘米的烟囱,至少需要平方分米的铁皮。
8、一座台钟的时针长5厘米,经过6小时,时针尖端移动了厘米。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大2.6立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0、一张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新图形的面积是原来正方形的,它的周长是原来正方形的。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2、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9平方厘米。
()3、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50°。
()4、用同样长的绳子在钉子板上绕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5、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侧面积与底面直径成正比例。
()三、选择(每题2分,共14分)1、大圆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是3:2,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比()A3:2B2:3 C9:4D4:92、甲、乙两人各把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筒(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两个圆筒()A侧面积一定相等B高一定相等C体积一定相等D侧面积和高都相等3、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面积比较大的是()。
A、一样大B、正方形C、圆D、无法确定4、一个用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贝贝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是,那么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要()个小立方块。
2021-2022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周长、面积与体积(1)(通用含解析)

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周长、面积与体积(1)知识点复习一.长方形的周长【知识点归纳】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计算方法:①周长=长+宽+长+宽②周长=长×2+宽×2③周长=(长+宽)×2.【命题方向】例1:用一根长38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以有()种围法.A、7B、8C、9D、10分析:要求有几种围法,应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和宽的和,再据条件“长和宽都是整数”进行推算即可.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与宽之和是:38÷2=19(厘米)由此可知:1+18=19、2+17=19、3+16=19、4+15=19、5+14=196+13=19、7+12=19、8+11=19、9+10=19.一共有9种方法.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整数的加减问题,依据题目条件,可以推算出结果.例2:一个周长为20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A、10米B、20米C、30米D、40米分析:抓住“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周长就增加了2个(5+5)的长度.由此计算得出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5+5)×2=10×2=20(米);答:那么它的周长增加20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归纳】正方形周长是围成正方形的边长总和,由于正方形的特征是4条边都相等,所以正方形周长=边长×4.用字母表示为c=4a.【命题方向】例1:正方形的边长是周长的()A、B、C、D、分析: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和,并且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周长的.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周长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的关系,根据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即可得出二者的关系.例2:一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如果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它周长与原来比,结果是()A、减小B、不变C、增加分析:正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减去后周长不变.解:因为正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减去后周长不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三.梯形的周长【知识点归纳】梯形的周长=两腰长度+上底+下底.【命题方向】分析:因为梯形的周长=两腰长度+上底+下底,又根据等腰梯形的特点,两腰相等,所以一条腰的长度=(周长-上底-下底)÷2,计算即可.解:(30-8-10)÷2,=12÷2,=6(厘米).答:每条腰长6厘米.故答案为:6.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梯形的周长=两腰长度+上底+下底,由于两腰长度相等,所以一条腰的长度=(周长-上底-下底)÷2.四.圆、圆环的周长【知识点归纳】圆的周长=πd=2πr,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一半加上直径,即;半圆周长=πr+2r.圆环的周长等于两个圆的周长,即:圆环的周长=πd1+πd2=2πr1+2πr2.【命题方向】例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A、直径B、周长C、面积分析: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这个车轮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计算.解: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车轮一周的长度,即周长.答: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周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圆的周长求车轮的所行路程.例2:如图,一个半圆形的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A、2πr×B、πr+rC、(π+2)rD、πr2.分析:根据半圆的周长公式:C=πr+2r,可求半圆的周长.解:πr+2r=(π+2)r.答:半圆的周长是(π+2)r.故选:C.点评:考查了半圆的周长.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同时不要错误的以为半圆的周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五.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归纳】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S=a2.【命题方向】例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7:5,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由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用48除以2先求出长加宽的和,再根据长和宽的比是7:5,把长看作7份,宽看作5份,长和宽共7+5份,由此求出一份,进而求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一份是:48÷2÷(7+5),=24÷12,=2(厘米),长是:2×7=14(厘米),宽是:2×5=1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4×10=140(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例2: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如图)①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草皮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利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1)32×28=896(平方米);(2)60×60-896,=3600-896,=2704(平方米);答:花圃的面积是896平方米,草皮的面积是2704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六.梯形的面积【知识点归纳】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命题方向】例1:一个果园近似梯形,它的上底120m,下底180m,高60m.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m2,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求出果园的面积,再除以10就是这个果园共有果树的棵数.解:(120+180)×60÷2÷10,=300×60÷2÷10,=18000÷20,=900(棵),答:这个果园共有果树900棵.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与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七.圆、圆环的面积【知识点归纳】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环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即可得,公式:S=πr22-πr12=π(r22-r12)【命题方向】例1:因为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所以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A、2倍B、4倍C、D、分析: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说明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半径的2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即可推理得出正确答案进行选择.解: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说明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半径的2倍,圆的面积=πr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r扩大2倍,则r2就会扩大2×2=4倍,所以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在圆的面积公式中的灵活应用,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半径扩大几倍,圆的面积就扩大几倍的平方.例2:在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呢?分析:看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先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得出圆的半径,由此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即可列式解答.解:因为10×10=100,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所以圆的面积是:3.14×10×10=314(平方厘米);周长是:3.14×10×2=62.8(厘米),答:这个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周长是62.8厘米.点评:此题考查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关键是结合图形,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这个圆的半径.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某等腰梯形的上底为6cm,一腰长8cm,下底长11cm,则梯形的周长是()A.25 cm B.33 cm C.17 cm2.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A.1000000米B.1平方千米C.1000平方米3.如图,一只蚂蚁从起点沿着长方形的边向前爬行.它要爬行()分米才能回到起点.A.20B.40C.604.如图,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相等如果圆的周长是314m,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m.A.7850B.157C.4145.画一个周长为37.6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厘米.A.2B.6C.46.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4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倍.A.4B.8C.不变7.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是长的,求这块菜地周长算式正确的是()A.20×B.20××20C.D.8.一个梯形的上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下底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则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A.9B.6C.3二.填空题(共8小题)9.如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0.小朋友绕绿地一周,走了米.1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叉开得越大,画出的圆会;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5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1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15m,宽是长的,该菜地的面积是.1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它的边长增加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厘米.14.直径为8cm的半圆,周长是cm,面积是cm2.(π取3.14)15.一个直角梯形的高是6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向一端延长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6.如图,正方形的面积10m2,那么圆的面积是m2.三.判断题(共5小题)17.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判断对错)18.一个长400米,宽250米的长方形花坛,占地面积是10公顷.(判断对错)19.一个圆的直径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将增加2π厘米.(判断对错)20.两个直径是2cm的圆的面积之和,与一个直径是4cm的圆面积相等.(判断对错)2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8厘米.(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3小题)22.作图题:在下面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并求出圆的面积.23.张大爷在小河边围了一块梯形菜地.菜地上底长5米,下底长12米,两腰各长7米,他只用了19米长的篱笆.你知道他是怎么圈的吗?画一画.24.按要求作答.(1)用圆规画出图2的图形.(2)计算出图2阴影部分的周长.(π取3.14)五.应用题(共7小题)25.小兰的妈妈准备靠墙做一个长方形的菜地,要用栅栏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长是8米,宽是5米.请问一共有几种方法,分别要准备多长的栅栏?(方法一)列式:(方法二)列式:26.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篱笆长24米,你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多少米吗?27.李阿姨到超市买了一个圆形杯垫,它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8.如图,红红家在院墙边围一个梯形花坛,围花坛的篱笆总长是56m,求这个花坛的面积.29.如图,王大爷靠墙围了一个半径为10m的半圆形养鸡场,并在它的外围铺了一条2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取3)30.一个等腰梯形,下底比上底长10厘米,上底和一条腰的长是86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1.有一张长1.3米,宽1.2米的长方形纸板,要剪成面积为0.36平方米的正方纸板,能剪出几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首先要明确: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相等,然后根据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两条腰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6+11+8×2=6+11+16=33(厘米)答:这个梯形的周长是33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2.【分析】1000米=1千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000米=1千米1×1=1(平方千米)答: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3.【分析】一只蚂蚁沿着一个长12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的边爬行,它爬回到起点的长度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2×(8+12)=2×20=40(分米)答:它要爬40分米才能回到起点.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2π,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圆的面积,已知圆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宽求出长,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314÷3.14÷2=50(m)3.14×502=3.14×2500=7850(m2)7850÷50=157(m)(157+50)×2=207×2=414(m)答:长方形的周长是414m.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5.【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2π,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37.68÷3.14÷2=6(厘米)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6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周长搜狗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6.【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周长进行解答,正方形的周长:C=4a,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据此解答.【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C=4a,边长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4倍,所以它的周长扩大到4倍.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问题的能力.7.【分析】把长看作单位“1”,宽是,长与宽的和是长的(1+),所以用长乘(1+)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C=(a+b)×2,用长与宽的和乘,即可求解.【解答】解:20×(1+)×2=20××2=35×2=70(米)答:它的周长是70米.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先计算出长方形的宽.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扩大3倍,也就是说(上底+下底)的和扩大了3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一定也扩大了3倍.【解答】解:设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原来的面积是:S=(a+b)×h÷2;扩大后的面积是:(a×3+b×3)×h÷2=(a+b)×3×h÷2=[(a+b)×h÷2]×3;所以一个梯形的上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下底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则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故选:C.【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是:S=(a+b)×h÷2;两个加数都扩大几倍,它们的和也扩大几倍.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观察图形,长方形的长等于3个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直径,求出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解答】解:(4.2×3+4.2×2)×2=(12.6+8.4)×2=21×2=42(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42厘米.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圆与长方形的关系解答.10.【分析】用正六边形的边长×6,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4×6=24(米)答:走了24米.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关键是熟悉正六边形的特征,正六边形的6条边长度都相等.11.【分析】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叉开得大小,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半径越大,画出的圆会越大,根据画圆的方法可知这个圆的半径是2.5厘米,利用圆的直径与圆的半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公式即可计算.【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叉开得越大,画出的圆会越大;2.5×2=5(厘米)3.14×5=15.7(厘米)答: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叉开得越大,画出的圆会越大;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5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15.7厘米.故答案为:越大;5;15.7.【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画法以及圆的周长=2πr的计算应用.12.【分析】根据题干,先求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宽是15×=12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15×=12(米)15×12=180(平方米)答:该菜地的面积是180平方米.故答案为:18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问题.13.【分析】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正方形每条边增加3厘米,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就增加4个3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3×4=12(厘米)答:它的周长增加12厘米.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4.【分析】此题是求出直径为8厘米的半圆的周长与面积,利用半圆的周长=所在圆的周长÷2+直径;半圆的面积=所在圆的面积÷2,即可解答.【解答】解:3.14×8÷2+8=12.56+8=20.56(厘米)3.14×(8÷2)2÷2=3.14×16÷2=25.12(平方厘米)答:周长是20.56厘米,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56;25.12.【点评】此题考查半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注意半圆的周长=所在圆的周长÷2+直径,容易漏掉直径.15.【分析】根据“一个直角梯形的高是6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向一端延长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可知这个梯形的上底是6﹣2=4厘米,下底是6厘米.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6﹣2+6)×6÷2=10×6÷2=30(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6.【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设圆的半径为r,则r2=10,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则圆的面积为:3.14×10=31.4(平方米).【解答】解:3.14×10=31.4(平方米)答:圆的面积是31.4m2.故答案为:3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与圆环的面积,关键利用圆与正方形的关系做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缺少关键条件,梯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解:因为梯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18.【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花坛的面积与10公顷进行比较.【解答】解:400×250÷10000=100000÷100000=10(公顷)答: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0公顷.因此,一个长400米,宽250米的长方形花坛,占地面积是10公顷.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19.【分析】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假设原来的直径是a厘米,如果直径增加了2厘米,则直径增加2厘米后的直径是(a+2)厘米,由此可得原来的周长是aπ(厘米),而现在的周长是(a+2)π=(aπ+2π)(厘米)所以周长增加了aπ+2π﹣aπ=2π(厘米),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假设原来的直径是a厘米,则直径增加2厘米后的直径是(a+2)厘米原来的周长是aπ(厘米)现在的周长是(a+2)π=(aπ+2π)(厘米)所以周长增加了aπ+2π﹣aπ=2π(厘米)所以一个圆的直径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将增加2π厘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圆的周长的计算,在圆中,如果是圆的直径增加n,则其周长增加nπ,周长增加的值与原来圆的直径大小无关.20.【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3.14×(2÷2)2×2=3.14×1×2=6.28(平方厘米)3.14×(4÷2)2=3.14×4=12.56(平方厘米)6.28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因此,两个直径是2cm的圆的面积之和,与一个直径是4cm的圆面积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1.【分析】如图所示,将长方形剪成两个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有以下两种剪法,所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比原长方形的一半多一个长或宽,所以周长都应大于(16÷2)厘米.【解答】解:如图所示:将长方形剪成两个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有两种剪法,所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比原长方形的一半多一个长或宽,所以周长都应大于:16÷2=8(厘米).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观作图,即可求得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四.操作题(共3小题)22.【分析】(1)正方形内最大的圆,是以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的圆,据此即可画出;(2)知道正方形的边长,进而求出圆的半径,然后依据圆面积公式求出圆的面积;【解答】解:(1)以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圆,如下图所示;(2)圆的半径为:3÷2=1.5(cm)圆的面积为:3.14×1.52=3.14×2.25=7.065(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7.06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内最大圆的特点,另外也考查了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3.【分析】根据梯形周长的意义,梯形的周长是指围成这个梯形的4条边的长度和,已知这个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12米,两条腰各是7米,一边靠河用了19米长的篱笆,由此可知,梯形的下底靠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5+7×2=5+14=19(米)答:他是梯形的下底靠河圈的.【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腰梯形的特征,梯形周长的意义及应用.24.【分析】(1)用圆规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2)3.14×2÷2×2+2×2=6.28+4=10.28(cm)答:图2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0.28cm.【点评】考查了圆的周长,关键是熟练掌握半圆的周长公式.五.应用题(共7小题)25.【分析】两种方法:若长边靠墙,则栅栏长等于长+宽×2;若宽边靠墙,则栅栏长等于长×2+宽;据此计算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方法一)列式:8+5+5=18(米)(方法二)列式:8+8+5=21(米)答:共有两种方法,要准备18米或者21米的栅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要注意一边靠墙的情况.26.【分析】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篱笆长24米,24米就是这个正方形3条边的长,用24除以3可求出一条边的长,据此解答.【解答】解:24÷3=8(米)答:这块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8米.【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24米就是这个正方形3条边的长,即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27.【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2π,据此求出半径,再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25.12÷2÷3.14=4(厘米)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8.【分析】观图可知:围成的图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因为围花坛的篱笆长56m,用篱笆长减去20米,就是上底与下底的和,由此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56﹣20)×20÷2=36×20÷2=720÷2=360(平方米)答:这个花坛的面积是360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答.29.【分析】求小路的面积即求半环形的面积,需知道内圆半径(已知)和外圆半径(未知),内圆半径加上小路的宽即外圆半径,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再运用圆环的面积除以2即可得到这条小路的面积.【解答】解:10+2=12(米)3×(122﹣102)÷2=3×44÷2=66(平方米)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66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计算,根据s=π(R2﹣r2)计算比较简便,注意本题是半圆环,面积要除以2.30.【分析】由“一个等腰梯形,下底比上底长10厘米,上底和一条腰的长是86厘米”可知:下底和另一条腰的长的和应是(86+10)厘米,再根据等腰梯形周长的意义,用上底加下底再加两个腰的长度就是这个梯形的周长.【解答】解:86+86+10=182(米)答:这个梯形的周长是182厘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梯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即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31.【分析】根据题干,面积是0.36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0.6米,以长为边可以剪出1.3÷0.6≈2块,以宽为边可以剪出1.2÷0.6=2块,所以一共可以剪出2×2=4块,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因为0.62=0.36所以面积是0.36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0.6米以长为边可以剪出1.3÷0.6≈2(块)以宽为边可以剪出1.2÷0.6=2(块)所以一共可以剪出2×2=4(块)答:能剪出4块.【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沿着长与宽各能剪出几个小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专题五――空间与图形的试题及答案个人整理

创新与拓展: 通过解决开放 性问题,激发 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拓展学生 的解题思路。
实际应用举例
建筑设计:利用空间与图形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性和美观性。
机械制造:在制造和设计机械零件时,需要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来确保 零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航天科技:在航天领域中,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卫星轨道 的设计、航天器的定位等。
01
添加章节标题
空间与图形试题回
02
顾
回顾各类题型
填空题:考察学 生对空间与图形 基本概念和性质 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测试学 生对空间与图形 相关问题的判断 和推理能力。
计算题:要求学 生运用几何知识 进行计算和证明, 考察学生的计算 能力和对几何图 形的理解。
作图题:要求学 生根据题意绘制 图形,考察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力 和作图技能。
答案解析的要点:强调了解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帮助学生避免常见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和效率。
答案解析的深度:对每个答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释,不仅提供了正确的答案,还解释了为 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的全面性:涵盖了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专题五――空间与图形的所有试题, 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答案:192
题目: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 答案:96
答案:96
YOUR LOGO
T: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与图形知识用于地图制作、地理 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等。
综合题解析练习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它的底 面积是9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答案:5 答案:5
题目: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 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96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周长、面积与体积(2)(知识点总结+同步测试)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周长、面积与体积(2)知识点复习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a表示底,h表示高)【命题方向】例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4厘米,量得一条边上的高为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4B、30C、20D、12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可知,底边上的高一定小于另一条斜边,所以高为5厘米对应的底为4厘米,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4×5=20(平方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底和高,据公式解答即可.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A、5倍B、6倍C、不变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则面积扩大了3×2=6倍.解: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则面积扩大了3×2=6(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二.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归纳】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长度之和.三角形面积=底×高÷2.【命题方向】例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的大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乙=丙分析: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且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且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例2:在如图的梯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求梯形的面积.分析:由图形可知,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出三角形的高,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计算梯形的面积即可.解:24×2÷8=48÷8=6(分米);(8+10)×6÷2=18×6÷2=54(平方分米);答:梯形的面积是54平方分米.点评:此题解答根据是求出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高),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三.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归纳】方法:①“割法”:观察图形,把图形进行分割成容易求得的图形,再进行相加减.②“补法”:观察图形,给图形补上一部分,形成一个容易求得的图形,再进行相加减.③“割补结合”:观察图形,把图形分割,再进行移补,形成一个容易求得的图形.【命题方向】例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分析:根据图所示,可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圆,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再加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的差,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5+8+5)×5÷2-×3.14×52]+(×3.14×52-5×5÷2),=[18×5÷2-0.785×25]+(0.785×25-25÷2),=[90÷2-19.625]+(19.625-12.5),=[45-19.625]+7.125,=25.375+7.125,=32.5(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2.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和圆的面积公式S=πr2的应用.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归纳】长方体表面积:六个面积之和.公式:S=2ab+2ah+2bh.(a表示底面的长,b表示底面的宽,h表示高)正方体表面积:六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公式:S=6a2.(a表示棱长)【命题方向】例1:如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A、2B、4C、6D、8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设原来的棱长为a,则扩大后的棱长为2a,分别代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得面积扩大了多少.解:设原来的棱长为a,则扩大后的棱长为2a,原正方体的表面积=a×a×6=6a2,新正方体的表面积=2a×2a×6=24a2,所以24a2÷6a2=4倍,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2:两个表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A、48B、44C、40D、16分析:两个表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比原来两个正方体减少了2个面,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体10个面的面积,所以先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然后即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解:24÷6=4(平方厘米),4×10=40(平方厘米);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会减少2个面,由此即可解决问题.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知识点归纳】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a表示底面的长,b表示底面的宽,h表示高)正方体体积公式:V=a3.(a表示棱长)【命题方向】例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扩大()倍.A、3B、9C、27分析: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它的棱长扩大几倍,则它的体积扩大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倍,据此规律可得.解: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则扩大33=27倍.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正方体的体积及其棱长变化引起体积的变化.例2: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水深2.8分米.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分析:根据题意知用水的体积加铁块的体积,再减去玻璃缸的容积,就是溢出水的体积.据此解答.解:8×6×2.8+4×4×4-8×6×4,=134.4+64-192,=6.4(立方分米),=6.4(升).答:向缸里的水溢出6.4升.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溢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玻璃缸的容积,这一数量关系.六.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点归纳】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S侧=Ch(C表示底面的周长,h表示圆柱的高),或S侧=2πrh圆柱的底面积=πr2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用字母表示:S表=2πr2+2πrh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πr2h.【命题方向】例1: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A、表面积B、体积C、侧面积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侧面积的定义知道,圆柱侧面积是指将一个圆柱体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做一个铁皮烟囱实际就是做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圆柱体,要求铁皮的多少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解:因为,烟囱是通风的,是没有上下两个底的,所以,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2:一个圆柱形量杯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10厘米,把它装满水后,再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多少厘米?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圆柱形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只是形状改变了,但是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v=sh,求出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再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由此列式解答.解:3.14×(25.12÷3.14÷2)2×10÷(10×8),=3.14×42×10÷80,=3.14×16×10÷80,=502.4÷80,=6.28(厘米);答:水面高6.28厘米.点评:此题属于圆柱和长方体的容积的实际应用,首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再用水的体积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据出解决问题.七.圆锥的体积【知识点归纳】圆锥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πr2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命题方向】例1: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A、扩大3倍B、缩小3倍C、扩大6倍D、缩小6倍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又因为,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所以,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扩大3倍;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结合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即可得到答案.例2:一个圆锥形小麦堆,高1米,底面周长18.84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75吨,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吨?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求出底面半径,再代入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体积,进而求得重量即可.解:r=C÷2π,=18.84÷(2×3.14),=3(米);V锥=πr2h,=×3.14×32×1,=×3.14×9×1,=9.42(立方米);9.42×0.75=7.065(吨);答:这堆小麦大约有7.065吨.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所压过的路面面积是指()A.前轮的表面积B.前轮的侧面积C.前轮的底面积2.在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体中切出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1130.4B.602.88C.628D.904.32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B.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C.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成正比例4.把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A.50%B.C.5.一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A.32B.64C.166.有两个表面积都是6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A.90B.100C.110D.1207.奇思用和两种图形拼成了一个图案(如图),这个图案的面积是()dm2.A.10B.8C.68.如图梯形中有()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A.1B.2C.3D.4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A.8厘米B.4厘米C.2厘米D.16厘米10.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计算其面积的算式可以是()A.24×21B.14×16C.21×16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2.如图中,圆的直径是8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π取3.14)14.一个圆锥体积是12cm3,底面积是1.2cm2,高是cm.15.一个等腰三角的周长是16厘米,底边是4厘米,腰长是厘米.16.一个三角形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是240平方米,三角形面积是平方米.1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18.一个正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长方体(如图).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根圆木的长一定,它的体积和横截面积成正比例.(判断对错)20.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体积发生了变化.(判断对错)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判断对错)22.两个三角形相比较,高越长面积就越大.(判断对错)23.圆柱的体积一定比圆锥的体积大,圆锥的体积一定比圆柱的体积小.(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5小题)24.计算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5.已知: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若以AC为轴旋转一周得一个几何体,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2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27.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厘米)28.(表面积和体积)五.应用题(共7小题)29.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后,正好折成一个无盖的铁盒.如果每毫升汽油重0.75克,那么这个铁盒最多能装多少克汽油?30.小明家一面外墙墙皮脱落,要重新粉刷,每平方米需要用0.5千克涂料.如果涂料的价格是每千克15元,粉刷这面墙需要多少元?31.一块三角形的地,底是600米,高是450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32.一个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周长是18.84米,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500千克,那么这堆沙子共重多少千克?33.一根圆柱形实心钢管,它的横截面周长是25.12cm,那么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34.一个长方体的食品盒,长8厘米,宽8厘米,高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35.王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收青菜12千克,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所压过的路面积是指前轮的侧面积.【解答】解: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所压过的路面面积是指前轮的侧面积.故选:B.【点评】压路机的前轮的形状是圆柱,这个圆柱是侧躺在地面,转动一周,所压过的面正好是圆柱的侧面.2.【分析】要使削成的圆柱的体积最大,也就是用10厘米作为圆柱的底面直径,8厘米作为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以10厘米为底面直径,高是8厘米;3.14×(10÷2)2×8=3.14×25×8=78.5×8=628(立方厘米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一个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根据相应的公式解决问题.3.【分析】A.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B.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也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0.56 扩大100倍是56.因此,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因为未读的页数+已读的页数=一本书的总页数,所以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因此,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成正比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据此判断.【解答】解:A.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B.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也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0.56 扩大100倍是56.因此,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因为未读的页数+已读的页数=一本书的总页数,所以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因此,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成正比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小数点的网址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比例的意义及应用.4.【分析】把正方体切成完全一样的两块长方体后,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正方体有6个面,由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2÷6=答:表面积比原来增加.故选:C.【点评】此题要抓住一个正方体切割出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的方法,得出切割后比原来增加了2个正方体的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分析】理解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成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这说明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是8分米,因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所以能求出底面边长,进一步求出底面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列式解答.【解答】解:底面边长:8÷4=2(分米)底面积:2×2=4(平方分米)体积:4×8=32(立方分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2立方分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和体积公式,关键是弄清侧面展开图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6.【分析】两个表面积都是6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比原来两个正方体减少了2个面,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体10个面的面积,所以先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然后即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解:60÷6=10(平方厘米)10×10=100(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会减少2个面,由此即可解决问题.7.【分析】通过观察可知这个图案是由4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4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将4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加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2×1×4+×2×2=8+2=10(平方分米)答:这个图案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公式的应用,要熟练掌握.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2,则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根据图形的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ABD 与△ACD ,等底同高,所以S △ABD =S △ACD△ABC 与△DBC ,等底同高,所以S △ABC =S △DBC因为S △ABO =S △ABC ﹣S △BOC ,S △DOC =S △DBC ﹣S △BOC ,等量代换得:S △ABO =S △DOC即梯形ABCD 中共有3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运用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的性质;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9.【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ah 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ah ÷2,推导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再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4×2=8(厘米)答:三角形的高是8分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1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ah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6×21=33624×14=336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底与高的对应.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5厘米时,高不可能为4厘米,因为高是两条平行线内最短的线段,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应该为3厘米,高为4厘米,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计算即可得到答案,其中平行四边形的边长5厘米不参与计算.【解答】解:3×4=12(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底为哪一条,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12.【分析】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分成两部分:上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然后把两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加;圆的面积=πr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由此代入解答即可.【解答】解:3.14×(8÷2)2÷2=3.14×16÷2=25.12(平方厘米)[8×(8÷2)﹣25.12]+[25.12﹣8×(8÷2)÷2]=6.88+9.12=16(平方厘米)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点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要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即把阴影部分的面积化为求常用图形面积的和与差求解.13.【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可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由此根据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3.14×4=12.56(厘米)答:圆柱的高是12.56厘米.故答案为:12.5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明确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14.【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那么h=3V÷S,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2×3÷1.2=36÷1.2=30(厘米)答:高是30厘米.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5.【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底边长4厘米,依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底边的长,再除以2,就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据此解答.【解答】解:(16﹣4)÷2=12÷2=6(厘米)答:腰长是6厘米.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16.【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这两个面积的和是三角形面积的3倍,所以用两个面积的和除以3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240÷(1+2)=2400÷3=80(平方米)答:三角形面积是80平方米.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考查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17.【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0×5+10×2+5×2)×2=(50+20+10)×2=80×2=160(平方厘米)10×5×2=100(立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60平方厘米、体积是10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60、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8.【分析】根据题意,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减少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减少的面积除以4求出减少的一个面的面积,用面积除以宽(3厘米),即可求出正方体的边长,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解答即可.【解答】解:边长:48÷4÷3=12÷3=4(厘米)体积:4×4×4=16×4=64(立方厘米)答: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底面积不变,进而求出正方体的边长,再根据体积公式解答即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判断体积和横截面积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答】解:因为圆木的体积÷横截面积=圆木的长(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一根圆木的长一定,它的体积和横截面积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0.【分析】根据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所以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后,只是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后,只是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故原题说法错误;【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物体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1.【分析】由题意可知:因为3个阴影三角形的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3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3个阴影三角形的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3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2.【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因此决定三角形面积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那就是它的底和对应底上的高,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知:当三角形的底一定时,高越长,面积越大,如三角形的底也是变化的,高越长,面积不一定越大.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问题的能力.23.【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在没有确定圆柱与圆锥是否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下,无法确定圆柱。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测量与作图(1)(知识点总结 同步测试) (含详细答案)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测量与作图(1)知识点复习一.长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点归纳】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注意:(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命题方向】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解:测量数据如下图: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二.角的度量【知识点归纳】1.角的度量:角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量角器.就是180度,一周就是360度.由于1度的大小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角度大小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弧度制,顾名思义,就是用弧的长度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单位弧度定义为圆周上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与圆心构成的角.由于圆弧长短与圆半径之比,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弧度数也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角度以弧度给出时,通常不写弧度单位,有时记为rad或R.3.度量方法: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命题方向】例1: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的角,看到的角是()A、50°B、500°C、100°分析: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知角的度数不会改变.解: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知角的度数不会改变.所以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度的角,看到的度数仍是50度.故选:A.点评:用放大镜看角,很容易错误认为角的度数会被放大相同倍数,关键要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也要认识到一个普遍规律:放大镜只改变物体大小,不改变物体形状,对角而言只是一种图形,既然形状不变,角度也不会改变.例2: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A、1:30和2:30B、3:30和8:30C、9:00和3:00D、10:30和1:30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借助图形,找出不同时间下,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进行判断,选择.解:A,1: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2: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5个大格,夹角是:30×3.5=105度;符合题意;B,3: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2.5个大格,夹角是2.5×30=75度,8点30分,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2.5个大格,夹角是2.5×30°=75度;C,9: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个大格,夹角是:30×3=90度,3: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个大格,夹角是:30×3=90度;D,10: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1: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所以夹角不同的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三.画指定度数的角【知识点归纳】三角板能画出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度的角,是30°,45°,60°,90度的和差,因为通过三角尺只能作角的和差.其余的度数只能通过量角器画角.【命题方向】例1:画一个120°的角.分析:画一个120°的角可据以下步骤进行:(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120°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即可作成一个120°的角.解:根据角的画法,作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度数利用作图工具画角的动手能力.例2:用一副三角板画一个105°的角.分析:显然从两个三角板中,将一个等于45°的角,再加上另一个三角板中等于60°的角,即可得到105°的角.解:让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较大的锐角拼在一起,画出这个角如下图所示,45°+60°=10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角的计算、角的拼图、画角的方法,较为简单,熟练掌握三角板各角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知识点归纳】1、30°和60°可以通过30°直角三角形得到.2、45°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3、90°的角两个直角三角形尺都可以得到.【命题方向】例: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A、160°B、40°C、120°分析:先明确一副三角板的六个角共有四个度数,30°,45°,60°,90°.然后进行加减运算,找到符合条件的角.解:利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有:30°,45°,60°,90°;30°+45°=75°,30°+90°=120°,45°+60°=105°,45°+90°=135°,60°+90°=150°,30°+45°+90°=165°;45°-30°=15°,一共可以画出11个角.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是C.故选:C.点评:此题结合生活实际,既考查了对角的认识,又考查了同学们的完全归纳能力,是一道好题.不要漏角,也不能重复计算.五.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知识点归纳】1.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有刻度的量杯里装上水,记下水的体积,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入杯中,记下此时的体积,求出两次体积的差,就求出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再将容积单位换算成体积单位.2.通过测多个相同物体的体积,然后除以数量得到每个物体的体积.【命题方向】例1:把一块石头,浸没在一个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容器的水面上升了1.5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90立方厘米.分析:这块石头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厘米数即可.解:60×1.5=9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例2: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cm3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cm3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加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A、20cm3以上,30cm3以下B、30cm3以上,40cm3以下C、40cm3以上,50cm3以下D、50cm3以上,60cm3以下分析:要求每颗玻璃球的体积在哪一个范围内,根据题意,先求出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多少,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500-300)立方厘米,进而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的范围即可.解:因为把5颗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所以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500-300=200(立方厘米),一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200÷5=40(立方厘米),因此推得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40立方厘米以上,50立方厘米以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本题关键是明白:杯子里水上升的体积就是5颗玻璃球的体积,进而得解.六.估测【知识点归纳】1.按四舍五入的原则估算成整百数再计算答案;2.按四舍五入的原则估算成整十数再计算答案.但注意,一道题目中采取的方法要一致,不能第一个数按整百估算,第二个数按整十数估算.如果先算后估就不叫估算,应称为求近似数.【命题方向】例:100本第十二册小学数学课本的厚度接近()A、7毫米B、7厘米C、7米D、7分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毫米,那么100本书的厚度大约是7分米.解: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毫米,那么100本书的厚度大约是7分米.故选:D.点评:估算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利用估算可提高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小明想用如下三种规格的透明方格纸测量一片树叶的面积.选择边长()厘米的方格纸测量,所得的面积与树叶的准确面积最接近.A.0.25B.0.5C.12.丽丽家的鱼缸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水面的上升了()厘米.A.0.2B.5C.2D.0.53.图中∠1的度数是()A.10°B.60°C.70°D.110°4.小动物们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狮子B.青蛙C.小狗D.蜘蛛5.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度时最符合要求.A.15B.45C.606.400米跑到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A.100平方米B.1公顷C.1平方千米7.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A.75°B.95°C.120°8.小东从学校走回家,出发时是下午3:00,到家时是下午3:15,分针转动了()度.A.15B.60C.90二.填空题(共6小题)9.画一个105°的角,除了用量角器画,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尺上的°和°的角来画.10.量一量,填一填.(取整厘米)第二条线段长度是第一条的倍.11.∠1+∠2=90°,∠2=47°,那么∠1=.12.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和它的段点重合,并使刻度线和射线重合.13.如图中大球体积是mL.14.用方格纸估计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数出这个图形一共包含58个整格和26个不满整格.如果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分米,这个图形的实际面积比平方分米大一些,比平方分米小一些.三.判断题(共5小题)15.量角器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1°.(判断对错)16.在学生用的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5之间的长度是4厘米.(判断对错)17.3滴水有1升.(判断对错)18.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利用排水法,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判断对错)19.不用量角器,用一副三角板就可以画出105o和15o的角.(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0.看图计算珊瑚石的体积.21.脱口秀180°﹣25°﹣75°=180°﹣(37°+63°)=90°﹣37°=80°+36°+64°=178°﹣(78°+54°)=180°﹣85°=五.应用题(共2小题)22.估算下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格表示1厘米)23.棱长是5dm的正方体金鱼缸,放入一些碎石后,水面上升8cm.这些碎石的体积是多少?六.操作题(共4小题)24.下面分别是树叶的平面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先把整格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这片树叶的面积大约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整格个;不满整格个;面积大约平方厘米.25.量出每条边的长度.26.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30°的角;为B顶点画一个120°的角.27.用三角板画一个75°的角.七.解答题(共4小题)28.写出下面各角的度数.2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30.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正方体的水槽里装了一些水(如图),乌鸦只能够到水槽最上沿,在水槽的旁边有大小不一的三块石头.同学们,你能选择其中的两块石头,帮助乌鸦喝到水吗?你打算怎么做,填在横线上,并用计算解释你的做法.我的做法:计算过程:31.王伯伯家有一块菜地(如图),底是51米,高是24米.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10千克,这块地大约收白菜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结合实际可知:选择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测量,所得的面积与树叶的准确面积最接近;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选择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测量,所得的面积与树叶的准确面积最接近;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估测,应结合实际进行估测.2.【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正方体的体积,先利用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再除以长方体鱼缸的底面积即可求出水面升高的高度.【解答】解:2×2×2÷(8×5)=8÷40=0.2(分米)0.2分米=2厘米答:这时水面升高了2厘米.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正方体的体积.灵活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3.【分析】通过已知条件图形的观察可知;在进行角度测量的时候一条边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在读数是应该用末端读数减去起始端读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1的度数是:80°﹣10°=7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角的度量方法.4.【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青蛙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5.【分析】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越大,滚下来的速度越快.据此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60度时最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关键明白: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越大,滚下来的速度越快.6.【分析】我们知道,周长一定时,所有平面图形中圆面积最大,跑道都是由弯道、直道组成的.按圆进行估算,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2πr”,周长是400米的圆半径,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求出圆的面积,然后进行选择.【解答】解:400÷3.14÷2≈64(米)64米按60米估算3.14×602=3.14×3600=11304(平方米)由于路道不是圆,是由弯道、直道组成的,实际面积小于11304平方米,按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答:400米跑到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故选:B.【点评】周长400米的路道也可按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估算,100×100=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7.【分析】75°=30°+45°,75°的角可以有三角板中30°的角和45°的角画;95°的角不能用三角板画;120°=30°+90°=60°+60°,120°的角可以有三角板中30°的角和90°的角画,也可用60°的角画.【解答】解: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95的角.故选:B.【点评】15°倍数的角可以有三角板中的一个角或几个角的和、差画.如可画15°、30°、15°、60°、75°、90°……的角.8.【分析】用小东到家的时刻减出发的时刻就是小东回家路上用的时间,即3时15分﹣3时=15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15分钟是3大格.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2=30°,即指针每走1大格,要转动30°.据此即可确定分针转动的度数.【解答】解:3时15分﹣3时=15分15÷5=3(大格)指针每转动1大格是30°30°×3=90°答:分针转动了90度.故选:C.【点评】两个关键:一是分针转动了几大格;二是钟面上指针转动1大格转动的度数.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我们使用的三角尺有30°、45°、60°、90°等四个现成的角度,将各个角相加或相减即可得出答案:105°=60°+45°;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画一个105°的角,除了用量角器画,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尺上的45°和60°的角来画;故答案为:45,60.【点评】考查了画指定度数的角,关键是熟悉画角的步骤,是基础题型.10.【分析】(1)根据线段的测量方法,把直尺的0刻度线与线段的一段重合,线段的另一端对应的直尺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2)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测量结果如下:(2)8÷2=4答: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线段的4倍.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线段的测量方法及应用,以及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11.【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90度减去∠2的度数即可.【解答】解:90°﹣47°=43°答:∠1=43°.故答案为:43°.【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加减法的意义.12.【分析】根据用量角量测量角的大上的方法可知,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它的段点重合,并使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故答案为:中心点、零.【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13.【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放入一个大球一个小圆球后,溢出15ml水,再放入三个小圆球后溢出水到30ml,那么三个小圆球的体积就是这次溢出的水的体积30ml﹣15ml=15ml,由此可得:一个小圆球的体积是:15÷3=5ml,那么一个大球的体积是15﹣5=10ml.【解答】解:由分析知:(30﹣15)÷3=15÷3=5(ml)15﹣5=10(ml)答:大球的体积是10ml.故答案为:1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个小圆球的体积是多少,再放入三个小圆球后溢出水水的体积30ml ﹣15ml=15ml,即可进行解答.14.【分析】图形一共包含58个整格和26个不满整格,满格、不满格一共是58+26=84(个),如果都按满格计算,是1×84=84(平方分米),实际面积要比1×58=58(平方分米)大一些,要比84平方分米小一些.【解答】解:58+26=84(个)因为有58个满格,26个不满格所以实际面积大大于58平方分米,而小于84平方分米.故答案为:58,84.【点评】用数小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常是先数整格数,再数不足格数,整格数按一个面积单位计算,不足格的按半个面积单位计算.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量角器又称“半圆仪”,就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1°.【解答】解:量角器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1°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量角器的认识.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180个小扇形),每份所对了的角为1度.16.【分析】根据题意,直尺上的刻度从1到5,用5减去1就是它们之间的长度.【解答】解:5﹣1=4(厘米)答:从直尺上的刻度1到5,这段长度是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刻度尺的认识,注意,用终了刻度减去起始刻度就是本段的长度.1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3滴水大约是1毫升,不可能有1升;据此判断.【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分析可知:3滴水大约是1毫升;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8.【分析】由题目可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排水法测量,则物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原说法正确.【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所以原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19.【分析】因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把它们进行组合可得到:60°﹣45°=15°,45°+30°=75°,60°+45°=105°,45°+90°=135°,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因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把它们进行组合可得到:60°﹣45°=15°,45°+30°=75°,60°+45°=105°,45°+90°=135°.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用一副三角尺画角度情况的掌握.四.计算题(共2小题)20.【分析】珊瑚石的体积即上升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即可列式解答.【解答】解:8×8×(7﹣6)=64×1=64(立方厘米)答: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珊瑚石的体积即上升水的体积.21.【分析】(1)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结减去两个数,就是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减数之和计算.(2)根据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算减.(3)90°﹣37°,看作90°﹣30°﹣7°口算.(4)根据加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5)去括号,再根据由左到右的顺序计算.(6)180°﹣85°看作180°﹣90°+5°口算.【解答】解:(1)180°﹣25°﹣75°=80°(2)180°﹣(37°+63°)=80°(3)90°﹣37°=53°(4)80°+36°+64°=180°(5)178°﹣(78°+54°)=46°(6)180°﹣85°=95°【点评】此题是考查角度的计算,“°”是角度的计量单位,计算时可以不看单位,直接算出各式的值,单位为变.口算的关键是找技巧,包括运算定律及性质、规律等的应用等.五.应用题(共2小题)22.【分析】把不规则图形看作底是11厘米,高是7厘米的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解答即可.【解答】解:11×7÷2=77÷2=38.5(平方厘米)答: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38.5平方厘米.【点评】这种类型的问题常常用数格子的方法,或看做一个近似的规范的图形进行计算.23.【分析】由题意可知:上升的8cm高的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些碎石的体积,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8cm=0.8dm5×5×0.8=25×0.8=20(dm3)答:这些碎石的体积是20dm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白:上升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碎石的体积.六.操作题(共4小题)24.【分析】先数出整格数,再数出半格的个数.然后再求出它的面积.【解答】解:整格30个,不满整格18个,面积大约30×1+18÷2=30+9=39(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0,18,39.【点评】本题数格时,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去数.25.【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解答】解:测量数据如下图:故答案为:25,25,2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26.【分析】(1)使量角器的中心与端点A(B)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30度(120度)的地方点上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出另一条射线;(4)画完后在角上标上符号,写出度数.【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角的能力,掌握画角的方法即可解答问题.27.【分析】一副三角板中一个三角板的度数为30°,60°,90°,则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为45°,45°,90°,所以用30°和45°组合即可画出75°角,作图即可.【解答】解:画角如下:【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度,需掌握一副三角板的度数.七.解答题(共4小题)28.【分析】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方法是: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根据角的度量方法正确量出角的度数.29.【分析】(1)铁钉的左端是与刻度1对齐的,右端是与4厘米6毫米处对齐,所以铁钉的长度是3厘米6毫米;(2)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3吨,清苑到北京的距离是165千米.【解答】解:故答案为:3,6,吨,千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30.【分析】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求出正方体的水槽上面空白处的体积,再找到相加大于或等于该体积的两块石头即可求解.【解答】解:我的做法:先求出正方体的水槽上面空白处的体积,再找到相加大于或等于该体积的两块石头.计算过程:20×20×(20﹣18)=20×20×2=800(cm3)因为358+454=812(cm3)812>800所以选择其中的②号③号两块石头.故答案为:先求出正方体的水槽上面空白处的体积,再找到相加大于或等于该体积的两块石头.20×20×(20﹣18)=20×20×2=800(cm3)因为358+454=812(cm3)812>800所以选择其中的②号③号两块石头.【点评】考查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关键是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31.【分析】可以把这块菜地,看作是底是51米,高是24米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求出菜地的面积,再根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进行解答.【解答】解:51×24=1224(平方米)10×1250=12240(千克)答:这块菜地一共可收白菜12240千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公式的实际应用.。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1)(知识点总结 同步测试) 通用版(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1)知识点复习一.位置【知识点归纳】位置用行和列表示.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命题方向】例:(1)长宁大道的北面有图书馆、小慧家、书店.(2)竹园路的西面有图书馆、小军家、游乐园.(3)学校在小慧家的南面,小军家在小慧家的西南面.(4)小军到书店,可以怎样走?分析:(1)长宁大道的北面就是长宁大道的上面(上北),然后找出即可;(2)竹园路的西面就是竹园路的左面(左西),然后找出即可;(2)学校在小慧家的下面,由上北下南可知,是在南面;小军家在小慧家的左下方,左是西下是南即西南方;(4)小军到书店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着象山大道往东经过竹园路到海慧路,再往北走到长宁大道路口就到了;另一条是沿着象山大道往东到竹园路,在往北到长宁路,再沿着长宁大道往东经过海慧路口就到书店.解:(1)长宁大道的北面有:图书馆、小慧家、书店;(2)竹园路的西面有:图书馆、小军家、游乐园;(3)学校在小慧家的南面,小军家在小慧家的西南面;(4)小军到书店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着象山大道往东到海慧路,再往北走到长宁大道就到了;另一条是沿着象山大道往东到竹园路,在往北到长宁路,再沿着长宁大道往东经过海慧路口就到书店.故答案为:图书馆、小慧家、书店,图书馆、小军家、游乐园,南,西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位置与方向,注意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方法.二.数对与位置【知识点归纳】1.数对的意义: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谁对.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3.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命题方向】例: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A、(5,1)B、(1,1)C、(7,1)D、(3,3)分析:将△ABC向左平移2格,顶点A′的位置如下图,即在第1列,第1行,由此得出A′的位置.解:因为,A′在第1列,第一行,所以,用数对表示是(1,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三.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知识点归纳】利用直角坐标系把平面上的点与数对应起来,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命题方向】例:某文化宫广场周围环境如图所示:(1)文化宫东面400米处,有一条商业街与人民路互相垂直.在图中画直线表示这条街,并标上:商业街.(2)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400米处.(3)李小明以6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沿着人民路向东走,3分钟后他在文化宫西面70米处.分析:先从图上看出1厘米代表100米,再解决一下问题:(1)因1厘米代表100米,距文化宫400米,求出一条商业街距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400÷100=4厘米,再根据数据作图,(2)从图上根据方位可知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量得图上距离是4厘米,求出实际距离即可.(3)先量得学校到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再求出实际距离,再从图上根据方位判断即可.解:(1)一条商业街距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400÷100=4(厘米),再根据数据作图如下,(2)从图上根据方位可知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量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实际距离:100×4=400(米),答: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400米处.故答案为:北,东、400.(3)3分钟行的路程:60×3=180(米),学校到文化宫的实际距离:2.5×100=250(米),180米<250米,250-180=70(米),所以3分钟后他在文化宫西面70米处.故答案为:西,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线段比例尺和已知的实际距离求得图上距离结合方位进行标注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及动手量得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的运用.四.方向【知识点归纳】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左、右、前、后.【命题方向】例1:张华面向北方,他的右侧是()方.A、西B、东C、南分析:由题意可得:面向北方,则其后方为南方,右方为东方,左方为西方,据此解答即可.解:张华面向北方,他的右侧是东方;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关键是找清对应的方向,最好能亲自体验一下.例2: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方向上.A、北偏西30度B、北偏西60度C、北偏东30度D、北偏东60度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东偏南30°和西偏北30°相对,西偏北30°就是北偏西60°,据此解答.解:东偏南30°和西偏北30°相对,西偏北30°就是北偏西60°,所以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北偏西60度方向上;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东偏南30°和西偏北30°相对,西偏北30°就是北偏西60°.五.路线图【知识点归纳】1.看懂并描述路线图:(1)根据方向标确定路线图的方向;(2)根据比例尺和测得的图上距离算出相应的实际距离;(3)弄清楚图中从哪儿按什么方向走,走多远到哪儿.2.画线路图:(1)确定方向;(2)根据实际距离及图纸大小确定比例;(3)求出图上距离;(4)以某一地点为起点,根据方向和图上距离确定下一地点的位置,再以下一地点为起点继续画.【命题方向】例:看路线图填空红红从甜品屋出发到电影院,她可以有下面几种走法.请把红红的行走路线填完整.(1)从甜品屋出发,向北走到布店,再向东走到电影院(2)从甜品屋出发,向东北走到街心花园,再向东北走到电影院.(3)从甜品屋出发,向东走到花店,再向东走到书店,再向北走到电影院.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法分析解答.解:(1)从甜品屋出发,向北走到布店,再向东走到电影院(2)从甜品屋出发,向东北走到街心花园,再向东北走到电影院.(3)从甜品屋出发,向东走到花店,再向东走到书店,再向北走到电影院;故答案为:布店,东,东北,东北,东,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找准观察点掌握基本方位.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周六上午,小玉要去买书,买零食,去银行,然后再回家,走()条路近.A.小玉家→学校→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B.小玉家→书店→银行→超市→书店→小玉家C.小玉家→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2.学校位于公园的西偏北35°方向2km处;从学校去公园要往()方向走2km.A.西偏北35°B.北偏西35°C.东偏南55°D.东偏南35°3.教学楼在体育馆东偏南30°方向200米处,则体育馆在教学楼()方向200米处.A.西偏北30°B.西偏南30°C.北偏西30°4.李军的座位记为(4,4),如果他往后挪三排,这时他的位置应记为()A.(7,4)B.(4,7)C.(1,1)D.(7,7)5.点a用数对(6,8)表示,将点a向右平移4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6,12)B.(2,8)C.(10,8)D.(6,4)6.在同一幅图上,如果A点的位置为(1,5),B点的位置为(3,5),C点的位置为(3,1),那么连接ABC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直角B.钝角C.锐角D.等腰7.广场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A.B.C.D.无答案8.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小明家离学校500米,小红家和小明家相距()米.A.200B.800C.200或800二.填空题(共8小题)9.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了1200千米,返回时飞机要向偏方向飞行.10.凯凯同学坐在教室的第4行第5列,用数对表示是.11.小东家在学校西偏北40°方向500米处,则学校在小东家.12.小明从家出发,先向走100米,接着向走150米到医院.邮局在小明家的方向.13.根据线路图回答问题.同学们从少年宫出发去学校参如活动,先向方向走米到公园,再向走米到书店,最后向走米到学校.14.先观察小华家到地铁站的路线图,然后按要求填空.(1)小华从家出发向方向行走120米到少年宫,再向东行走米到图书馆,然后向方向行走80米到公交站,最后向东南方向走米可到地铁站.(2)图书馆在地铁站方向.15.电影院里,小明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小刚坐在第7列第4行,明明的位置用数表示.16.观察图.学校在小明家偏度的方向上,距离约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7.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可以用数对(4,2)表示.(判断对错)18.在描述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动着的.(判断对错)19.B市在A市北偏东60°方向,那么A市在B市西偏南30°方向.(判断对错)20.数对(4,6)和(5,6)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列.(判断对错)21.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小,也越清楚..(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2小题)22.如图是一个游乐场的平面示意图.(1)请写出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海洋世界(2,3),假山(,),骑马场(,),溜冰场(,),儿童乐园(,).(2)小刚的位置是(7,2),他想到溜冰场去,请画出他的路线图.23.(1)小鸡在白马的面,鲜花在白马的面,鸽子在白马的面.(2)小熊在海豚的面,钟表在海豚的面,树叶在海豚的面.(3)企鹅在小鸡的面,海豚在小鸡的面,钟表在小鸡的面.(4)钟表在鸽子的面,钟表在鲜花的面,、在钟表的西北面.(5)白马在鸽子的面,在小熊的面,在鲜花的面.五.操作题(共4小题)24.画一画.25.在图中描出点A(1,1),点B(5,1),点C(3,5),然后把三个点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按边分类).26.如图是一辆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1)在图上标出各站点所在的位置.(2)公共汽车从起点站驶出,往北走多少米,再往东走多少米到医院,从医院往东走多少米,再往北走多少米到学校,从学校往哪走多少米到邮局,从邮局往哪走多少米,再往哪走多少米到商场,从商场往哪走多少米,再往哪走多少米到终点.27.一群动物一起玩,熊猫说:“从假山向北再向东是我家,”长颈鹿说:“我家在假山的东南面”,大象说:“从假山向西,再向南走就是我家.”猴子说我家在长颈鹿家的西北.六.解答题(共3小题)28.观察如图回答问题.(1)超市在小明家的面,公园在学校的面,电影院在公园的面,超市在银行的面.(2)小明去上学怎样走?一共走多少米?29.下面是某学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的位置图:(1)写出各年级三班所在的位置.(2)表示某班的位置时(x,4),可能是哪个班?(3)表示某班的位置时(5,y),可能是哪个班?30.如果小明家的位置是(0,0),医院的位置是(,),公园的位置是(,),超市的位置是(,),王刚家在小明家正东300米处,比例尺是1:30000,(图上1格表示1厘米)请你在图上标出王刚家的位置.(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小玉要去买书,买零食,去银行,然后再回家,由图可知,有三条路线:小玉家→学校→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小玉家→书店→银行→超市→书店→小玉家;小玉家→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小玉家→学校→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多走路了,不是最近的;B、小玉家→书店→银行→超市→书店→小玉家,有重复经过一个地方,不是最近的;C、小玉家→超市→银行→书店→小玉家,是最近的;故选:C.【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从图文中获得正确信息,然后解答.2.【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所以从学校去公园要往东偏南35°方向走2km;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学校位于公园的西偏北35°方向2km处;从学校去公园要往东偏南35°方向走2k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的相对性,注意:方向相反,角度不变.3.【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教学楼在体育馆东偏南30°方向200米处,则体育馆在教学楼西偏北30°方向200米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熟记“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是解决本题关键.4.【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如果李军往后挪三排,则表示行的数要加上3,因此为4+3=7,而列数不变,所以李军往后挪三排,应记为(4,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5.【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将点a向右平移4格后,列加4,行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点a用数对(6,8)表示,将点a向右平移4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6.【分析】利用方格图,在平面上标出这三个顶点,顺次连接画出这个三角形,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在下面方格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如下:观察图形可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7.【分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将ABC中的物体位置正确的读出来,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学校在广场的东偏北30°方向上,B: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方向上,C: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上,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排除法是解决选择题的一种重要手段.8.【分析】由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小明家离学校500米,可知有两种情况,小红和小明家都在学校的同一方,这时求两家的距离用500﹣300计算解答;另一种情况是小红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边,这时求两家的距离用500+300计算解答.【解答】解:小红和小明家都在学校的同一方时,两家的距离:500﹣300=200(米);小红和小明家都在学校的两边时,两家的距离:500+300=800(米);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求两家的距离,有两种情况,小红和小明家都在学校的同一方;小红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边.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两地相互之间的方向相反,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返回时飞机要按北偏西40°方向飞行1200千米.故答案为:北,西40°,1200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凯凯同学坐在教室的第4行第5列,用数对表示是(5,4).故答案为:(5,4).【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11.【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小东家在学校西偏北40°方向500米处,则学校在小东家东偏南40°方向500米处.故答案为:东偏南40°方向500米处.【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的相对性,注意:东对西,南对北,角度不变,距离不变.12.【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逐题解答.【解答】解:小明从家出发,先向西走100米,接着向北走150米到医院.邮局在小明家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西,北,东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3.【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描述同学们的行走路线.【解答】解:同学们从少年宫出发去学校参如活动,先向西北方向走450米到公园,再向西南方向走320米到书店,最后向西走300米到学校.故答案为:西北,450,西南方向,320,西.【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运用.14.【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法辨别方向,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距离.【解答】解:(1)根据线段比例尺,少年宫到图书馆的距离为:40×4=160(米)公交站到地铁站的距离为:40×5=200(米)根据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知:小华从家出发向东北方向行走120米到少年宫,再向东行走160米到图书馆,然后向西南方向行走80米到公交站,最后向东南方向走200米可到地铁站.(2)根据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可知,图书馆在地铁站西北方向.故答案为:东北;160;西南;200;西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找准观察点掌握基本方位,并利用比例尺计算距离.15.【分析】由小明的位置及数对表示可知: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解答】解:小刚坐在第7列第4行,明明的位置用数(7,4)表示.故答案为:(7,4).【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16.【分析】抓住确定物体的两大要素:方向和距离,根据图中比例尺,即可得出物体的确切位置.【解答】解:根据图中线段比例尺可得: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是:200×3=600(米),以小明家为观测中心: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约600米.答: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约600米.故答案为:北;西;45;600米.【点评】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测中心,抓住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可以用数对(4,2)表示.【解答】解: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可以用数对(4,2)表示;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18.【分析】描述路线时,需要找出标志物作为观测点,因为位置是变动的,所以参照物也是变动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描述路线时,要以路线上不同路段的标志物作观测点.所以,原题说法是对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描述线路时,如何选择观测点.19.【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B市在A市北偏东60°方向,那么A市在B市西偏南30°方向,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画图更容易解答.20.【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数对(4,6)表示第4列,第6行,而数对(5,6)表示第5列,第6行.即数对(4,6)和(5,6)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解答】解:数对(4,6)和(5,6)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21.【分析】人看物体时,眼睛相当于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小,但像大了也越清楚了.【解答】解:人看物体时,眼睛相当于凸透镜,物距近了,像距远了,但像变大,所以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小,也越清楚;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四.应用题(共2小题)22.【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标出平面图中各个点的数对位置.【解答】解:(1)海洋世界(2,3),假山(7,2),骑马场(6,4),溜冰场(1,5),儿童乐园(5,1).(2)小刚的位置是(7,2),他想到溜冰场去,最近路线是(7,2)→(6,4)→(1,5),画图如下:(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即可)故答案为:7,2,6,4,1,5,5,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23.【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1)小鸡在白马的北面,鲜花在白马的西北面,鸽子在白马的东北面.(2)小熊在海豚的南面,钟表在海豚的东南面,树叶在海豚的东南面.(3)企鹅在小鸡的东南面,海豚在小鸡的西南面,钟表在小鸡的南面.(4)钟表在鸽子的西南面,钟表在鲜花的东南面,海豚、鲜花在钟表的西北面.(5)白马在鸽子的西南面,在小熊的东北面,在鲜花的东南面.故答案为:北、西北、东北;南、东南、东南;东南、西南、南;西南、东南、海豚、鲜花;西南、东北、东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五.操作题(共4小题)24.【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可以直接填写答案.【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25.【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在图中找出A、B、C三个点的位置顺次连接,然后根据三角形特点判断三角形形状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答:把三个点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6.【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各设施的位置.(2)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面,左西右东”,图是一格表示100米,即中确定从起点站到各站所行驶的方向、距离.【解答】解:(1)在图上标出各站点所在的位置.(2)公共汽车从起点站驶出,往北走100米,再往东走300米到医院,从医院往东走100米,再往北走300米到学校,从学校往东走300米到邮局,从邮局往东走100米,再往北走200米到商场,从商场往东走200米,再往北走200米到终点.【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路线图,关键是观测点、方向及距离.27.【分析】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假山为观测点即可确定熊猫、长颈鹿、大象、猴子家的方向,并根据出熊猫、长颈鹿、大象、猴子的家.【解答】解:分别标出熊猫、长颈鹿、大象、猴子的家:【点评】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特征的位置,关键是确定观测点,同一物体,所选的观测点不同,方向和距离也会改变.六.解答题(共3小题)28.【分析】(1)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以小明家为观测点,超市在东面;以学校为观测点,公园在西北方向;以公园为观测点,电影院在西南方向;以银行为观测点,超市在西南方向.据此做题.(2)现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确定方向,然后根据图上给出的距离,确定小明上学所走路线为: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行100米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行100米到银行,再向南行120米到电影院,再向东走110米到少年宫,再向北行110米到公园,再向东北方向行170米到学校.然后计算小明上学所行路程:100+100+120+110+110+170=710(米).【解答】解:(1)超市在小明家的东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北面,电影院在公园的西南面,超市在银行的西北面.(2)100+100+120+110+110+170=710(米)答: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行100米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行100米到银行,再向南行120米到电影院,再向东走110米到少年宫,再向北行110米到公园,再向东北方向行170米到学校.他一共行了710米.故答案为:东;西北;西南;西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找准观察点掌握基本方位.29.【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各年级三班的位置.(2)(x,4)表示第4行的班级,此行的班级都有可能.(3)(5,y)表示第5列的班级,此列的班级都有可能.【解答】解:(1)一(3)班:(4,1)二(3)班:(3,2)三(3)班:(4,2)四(3)班:(3,3)五(3)班:(3,4)六(3)班:(3,5)(2)答:(x,4),表示每4行的班级,可能是五(1)班或五(2)班或五(3)班或五(4)班或五(5)班.(3)答:(5,y),表示第5列的班级,可能是二(2)班或三(4)班)或四(5)班或五(5)班或六(5班).【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30.【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2)以小明家为观测中心,正东300米处,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它的图上距离,即可标出王刚家的位置.【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医院的位置是(3,3),公园的位置是(1,2),超市的位置是(4,1);(2)300米=30000厘米,所以图上距离为:30000×=1(厘米),由此可以标出王刚家的位置如图所示:。
最新-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人教版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1.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求方格纸上多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25.5B.19.25C.20D.25答案:A解题思路:如图所示,将多边形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面积:5×1÷2=2.5第二部分面积:4×1÷2=2第三部分面积:4×4=16第四部分面积:4×1÷2=2第五部分面积:6×1÷2=32.5+2+16+2+3=25.5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2.如图,ABCD是直角梯形,BC=12厘米,CD=7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和为平方厘米。
A.42B.31C.21D.11答案:A解题思路:极端化考虑:E点与C点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下图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7÷2=42(平方厘米)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3.ABCD是长为8,宽为6的长方形,E,F分别是AD,BC的中点,P为长方形内任意一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8B.24C.12D.6答案:C解题思路:如图所示,过P点做AD的平行线MN则△PAE的面积为长方形AMND的,△PFC的面积为长方形BMNC的,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ABCD的。
6×8×=12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4.如图,OC=3厘米,则阴影部分面积为平方厘米(π取3.14)。
A.2.565B.3.276C.1.76D.4.76答案:A解题思路:×π×3²-×3×3=2.565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5.有一块长方形土地,宽为10米,长是宽的2倍,中间有一块花坛,花坛是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周围是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平方米.A.199.5B.132C.199D.201答案:C解题思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即可:10×10×2-1×1=199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
2021-2022学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B .钟面上3:3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90︒;C .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柱,截面可能是四边形;D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2AB BC =,则点C 一定是线段AB 的中点2、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某同学需要用扇形薄纸板制作成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为4分米的圆锥形生日帽,如图所示,则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 )A .54°B .108°C .136°D .216°3、把14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的形式,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则被涂上颜色的部分面积为( )A.33平方分米B.24平方分米C.21平方分米D.42平方分米4、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面ADHE平行的面是()A.面ABFE B.面ABCD C.面BCGF D.面EFGH5、某一品牌的牛奶包装盒,该包装盒可以近似的看成是长方体,则它的展开图不可能是()A.B.C.D.6、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中有长方形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六棱柱有六个侧面,侧面都是长方形B.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圆C.棱锥都是由平面围成的D.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6,以顶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圆,若图中阴影部分恰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A.1 B.2 C.3 D.49、如图是由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则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A.B.C.D.10、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3cm,则其侧面积为()cm.A.3πB.6πC.12πD.18π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把图中的纸片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共有_______条棱.2、若圆锥的高为4,底圆半径为3,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用含π的结果表示)3、如图,从一块半径是1m的圆形铁皮上剪出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______m.4、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9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______.5、把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一个圆柱体,那么把一个长为3cm,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___cm3.(结果保留π)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请在下列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并将它们涂上阴影.2、如图所示,D是线段BC的中点,分别以点B,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连结AB,AC,AD,E为AD上一点,连结BE,CE.(1)求证:BE = CE.(2)以点E为圆心作FG与BC相切,分别交BE,CE于点F,G.若BC = 4,∠EBD= 30°,求扇形FEG的面积(3)若用扇形FEG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求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3、某同学的茶杯是圆柱形,如图①所示,有一只蚂蚁从A处沿侧面爬行到母线CD的中点B处,如果蚂蚁爬行的路线最短,请利用展开图画出这条最短路线.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如图②所示,则A,B分别位于图②中所示的位置,连接AB,即AB是这条最短路线.问题:一个正方体放在桌面上,如图③,有一只蚂蚁从A处沿表面爬行到侧棱GF的中点M处,如果蚂蚁爬行的路线最短,这样的路线有几条?请利用展开图画出最短路线.4、请画出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5、将下图中各几何体的截面用阴影表示出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形状.-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两点间距离的概念,钟面角,截一个几何体,线段中点的概念分别判断即可.【详解】解: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故错误;B、钟面上3:3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75°,故错误;C、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柱,截面可能是四边形,故正确;D、当点B在A、C之间时,点C不是线段AB中点,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距离的概念,钟面角,截一个几何体,线段中点,是基础题,熟记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即展开扇形的半径的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扇形的弧长公式求得圆心角即可.【详解】解:∵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为4厘米,∴圆锥的母线长cm,∵底面半径为3cm,∴底面周长=2·π·R=6πcm,∴5180nπ⨯=6π,解得n=216,∴该扇形薄纸板的圆心角为216°.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关扇形和圆锥的相关计算.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紧抓住两者之间的两个对应关系:(1)圆锥的母线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2)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正确记忆这两个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把每一层的面积求出,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最上层,侧面积为4平方分米,上表面积为1平方分米,总面积为415+=(平方分米),中间一层,侧面积为248-=(平方分米),⨯=(平方分米),上表面积为413总面积为831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最下层,侧面积为3412⨯=(平方分米),上表面积为945总面积为12517+=(平方分米),++=(平方分米),5111733∴被涂上颜色的部分面积为33平方分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分别把每层的面积求出来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分析】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找找对面即可.∵面ADHE的相对面是面BCGF,∴与面ADHE平行的面是面BCGF,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相对面的位置关系,准确找到相对面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通过空间想象对四个选项依次判断是否能折成一个长方体.【详解】A:可以折成这样,故A项不符题意;B:可以折成这样,故B项不符合题意;C:左右两边一边宽,一边窄,竖起来之后不一样高,无法折成长方体,故B项符合题意;D:可以折成这样,故B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展开图的判断,能通过空间想象把展开图折叠成长方体是本题关键.6、C【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符合要求;②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长方形,从上边看是圆,符合要求;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不符合要求;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7、A【解析】【分析】根据棱柱,球体,棱锥,圆锥的形状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直六棱柱有六个侧面,侧面都是长方形,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圆,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棱锥都是由平面围成的,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一些几何体的形状,难度不大.8、B【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外角,即可求得内角A ∠的度数,进而根据边长等于A 的半径,根据弧长公式求得FB l ,进而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就求得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详解】 解: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6,3601801206A ∴∠=︒-=︒,6AB = ∴FB l 12064180ππ⨯= 图中阴影部分恰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FB 的长即为圆锥底面的周长,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24r ππ=解得2r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求圆锥的底面半径,弧长公式,牢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分析】从左面观察几何体即可.【详解】解:从左面观察几何体,可得左视图为L 形,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故选:A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从左面观察几何体.10、B【解析】【分析】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详解】解: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1×2π×2×3=6π(cm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二、填空题1、5【解析】【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由图可知:折叠后,该几何体的底面是五边形,则该几何体为五棱锥;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掌握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15π【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易得圆锥的母线长,进而利用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圆锥的高为4,底圆半径为3,=5,∴圆锥的侧面积为π×3×5=15π.【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熟记勾股定理及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解析】【分析】连接BC,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BC为⊙O的直径,即BC=2,所以AB,设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m,根据弧长公式得到2πr【详解】解:连接BC,如图,∵∠BAC=90°,∴BC为⊙O的直径,即BC=2m,∵AB=AC,∴AB ,设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2πr r.【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4、3【解析】【分析】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和弧长公式得到2πr =1209180π⋅⋅,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2πr =1209180π⋅⋅,解得r =3, 即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5、12π或18π##18π或12π【解析】【分析】分绕长边旋转和绕宽边旋转两种情况,分别求出对应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旋转的体积=底面积×高求解理解【详解】解:若绕长边3cm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3cm,所以圆柱的体积为π·22×3=12π(cm3);若绕宽边2cm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2cm,所以圆柱的体积为π·32×2=18π(cm3),故答案为:12π或18π.【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图形旋转后所得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的体积,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利用分类讨论求解是解答的关键.三、解答题1、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作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涂上阴影即可.【详解】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扇形FEG 的面积为49π.(3【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证明BDE CDE ∆∆≌,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1)的结论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出扇形FEG 的圆心角以及半径,最后利用公式即可求出面积.(3)求出扇形FEG 的弧长,利用扇形弧长等于其围成的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即可求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详解】(1)证明:由题意可知:AB AC B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D 点是BC 的中点,AD ∴是等边ABC ∆的中线,且BD CD =,AD BC ∴⊥,90DE DE BDE CDE BD CD =⎧⎪∠=∠=︒⎨⎪=⎩()BDE CDE SAS ∴∆∆≌,BE CE ∴=.(2)解:如图所示:FG 与BC 相切,且ED BC ⊥,D ∴点是切点,并且ED 是该扇形的半径,BE CE =,且30EBD ∠=︒,30EBD ECD ∴∠=∠=︒,120BEC ∴∠=︒,在Rt EBD ∆中,30EBD ∠=︒,2BE ED ∴=, D 是BC 的中点,122BD BC ∴== 在Rt EBD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222BE ED BD =+,解得3ED =, ∴ 扇形FEG的面积为2120433609ππ⋅=. (3)解:设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扇形FEG的弧长为:1203180 , 扇形FEG 的弧长等于其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r π∴=,解得r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全等,扇形的面积、弧长公式以及扇形与其所围成的圆锥的关系,通过题目所给条件,求解扇形面积公式所需的角度和半径,以及圆锥底面圆所需要的扇形弧长,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另外,扇形的面积和弧长公式一定要记牢.3、最短路线有2条,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要求正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把正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详解】解:将正方体的面展开,作出线段AM ,经过测量比较可知,最短路线有2条,如图所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见解析【解析】【分析】如下图所示,正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相同,都是下层三个正方形,上面一个正方形靠中间;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中间三个正方形,最上面靠右一个正方形,下边靠中间一个正方形,由此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5、见解析,六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第一个图形截面是六边形;第二个图形截面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截面是梯形;第四个图形截面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对于这类题型,最好是动手动脑相结合,亲自动手做一做,从中学会分析和归纳的思想方法.。
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测试题

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园地六、⑵空间与图形一、填空。
1、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分米,是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⑴一袋牛奶245()⑵教室的空间大约是⑶小玉的腰围约60()⑷卫生间地面的面积约3、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钝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5、看图填空。
(每格面积为1cm2)A图( )cm2B图( )cm2 C图( )cm2 D图大约是( ) cm2(5题图)(6题图)6、上图是由()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
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蓝色,其中只有三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个,只有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个。
7、在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剩下的边角料是()cm2。
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4∶3,它的面积是()cm2。
9、用72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cm,体积是()cm3,表面积是()cm2。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高是()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对错。
()1、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是3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一条射线长20.5米。
()3、画一个周长18.84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cm。
()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B、C、D、2、下面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B、C、D、3、下面各组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1cm 1cm 2cmB、1cm 2.5cm 3cmC、0.8dm 1dm 2dm4、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个小正方体。
图形创意设计测试题+参考答案

图形创意设计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空间图形(矛盾空间)在哪个领域有应用范围?()A、生物B、化学C、物理D、数学正确答案:C2、在生物学中,以下哪个图形形式常用于表示生物种群的分布和迁徙情况?A、异质图形B、同构图形C、闭合图形D、空间图形正确答案:A3、在图形界面设计中,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提高页面的可用性?A、提供明确的错误提示信息B、隐藏重要的操作按钮C、使用复杂的交互方式D、使用模糊的字体和颜色正确答案:A4、图形中的点、线、面有什么共同点?()A、都是三维的B、都是二维的C、都是一维的D、都是零维的正确答案:B5、在Photoshop中,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绘制矩形形状?A、矩形工具B、画笔工具C、橡皮擦工具D、钢笔工具正确答案:A6、图形创意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学习?A、上网搜索资料B、阅读相关书籍C、观看电视节目D、参加培训班正确答案:B7、在图形中,点、线、面的表示方法是()。
A、点用一个小方块表示,线用一条直线表示,面用一个平面表示B、点用一个小圆圈表示,线用一条曲线表示,面用一个平面表示C、点用一个小方块表示,线用一条曲线表示,面用一个平面表示D、点用一个小圆圈表示,线用一条直线表示,面用一个平面表示正确答案:D8、在设计领域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独特的图形作品?A、参考其他设计师的作品B、使用常见的图形元素C、运用图形创意的方法D、依赖电脑软件的自动生成功能正确答案:C9、在图形界面设计中,以下哪个是最常用的页面滚动效果?A、Parallax ScrollB、Smooth ScrollC、Infinite ScrollD、Scroll Snap正确答案:B10、图形界面设计中,( )是指界面上的各个元素之间的视觉层次关系。
A、色彩搭配B、图标设计C、对齐方式D、层级结构正确答案:D11、图形设计是指( )。
A、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B、绘制精确的地图和平面图C、创造美观的图案和排版D、制作立体模型和雕塑正确答案:C12、图形创意在书籍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最重要?A、封面设计B、插图设计C、页面排版D、章节标题设计正确答案:C13、图形设计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7章 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数学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青岛版(含答案)

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数学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青岛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三棱柱D.四棱锥2、如图是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展开前与“我”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是B.好C.朋D.友3、下列图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A. B. C. D.4、如图,若要把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平铺在桌面上,则至少需要剪开的棱的条数是( ).A.5条B.6条C.7条D.8条5、如图,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侧面积为( )A.9-3B.9C.9-D.9-6、右图可以折叠成的几何体是()A.三棱柱B.四棱柱C.圆柱D.圆锥7、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原正方体中与数字5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数字为()A.1B.2C.3D.48、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高是3,则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A.6B.3πC.6πD.12π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若使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A、B、C表示的数依次是()A.﹣5,﹣π,B.﹣π,5,C.﹣5,,πD.5,π,﹣10、图1是一个正六面体,把它按图2中所示方法切割,可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的截面,则下列展开图中正确画出所有的切割线的是()A. B. C. D.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c a+b=()A.-8B.9C.-3D.212、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正方体的表面,与“齐”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心B.力C.抗D.疫13、下列图形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14、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A.3B.6C.7D.815、小红同学在一个正方体盒子的每个面都写上一个字,分别是“我”、“喜”、“欢”、“数”、“学”、“课”,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盒子中,和“我”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喜B.课C.数D.学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圆锥有________个面,有________个顶点,它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17、如图是由一些棱长为1的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若在所搭几何体的基础上(不改变原几何体中小立方块的位置),继续添加相同的小立方块,以搭成一个长方体,至少还需要________个小立方块.最终搭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18、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母线长是9,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19、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形.20、如图,下列图形都是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1、图(1)是一个小正方形体的表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________22、立方体木块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如图,是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个立方体木块看到的数字情况,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的和是________.23、如图是一个正方形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一个实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xyz的平方根是________.24、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文”相对的字是________25、如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长方体纸盒,将此长方体纸盒沿不同的棱剪开,展成的一个平面图形是各不相同的.则在这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周长最大的值是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小名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你能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画出阴影,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吗?请在下面的图①和图②中画出两种不同的补充方法.27、在图①、②中分别添加一个或两个小正方形,使该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以这些小正方形为面的立方体.28、如图,圆柱形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的点C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的F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29、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若使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试写出A,B,C分别表示的数.30、若要使得图中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A3、C4、C5、A6、A7、B8、C9、A10、C11、A12、D13、C14、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29、30、。
空间判断能力测试

空间关系能力测试
本次测试主要用来测试你的空间关系能力,请一定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完成本次测试,谢谢您的配合!
一、空间判断能力测试
测试指导:本测试主要用来测试你的空间判断能力,请根据自己真实的情况进行选择。
1、中学时代,你的立体几何学的挺好()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2、你能很快画出一幅三维立体图形()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3、面对一个盒子,你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展开后的平面形状()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4、我能制作复杂的机械图形()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5、我平时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脑中的图像()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6、我能很快地概括出某一玩具的本质特征()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空间与图形试题一、填空题。
1,下左图中,∠1=()°,∠2=()°。
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
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2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a,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a>b)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面积是12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把上面右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1,如上面右边图中所示,用棱长分别是1米、2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2,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3,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心小学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2)(知识点总结 同步测试) (含详细答案)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2)知识点复习一.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知识点归纳】1.确定观察点,建立方向标;2.用量角器确定物体方向;3.用刻度尺根据物体方向距离确定其位置;4.找出物体具体位置,标上名称.【命题方向】例:(1)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东偏北6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西偏南40°的方向上,距离是2千米(3)客轮在灯塔西偏北35°的方向上,距离是3千米.请画出客轮的位置.分析:(1)由图意可知: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东偏北6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A岛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于是就可以求出A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西偏南4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货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于是就可以求出货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3)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客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于是可以求出客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再据“客轮在灯塔西偏北35°的方向上”即可在图上标出客轮的位置.解:(1)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东偏北6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所以A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为:4×1=4(千米);(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西偏南4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所以货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为:2×1=2(千米);(3)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客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所以客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3÷1=3(厘米);于是标注客轮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二.比例尺【知识点归纳】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分类:比例尺一般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1)数值比例尺:例如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或.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2)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上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实际相对应的距离. 2.比例尺表示方法:用公式表示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500000001.(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命题方向】例1: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40000 B 、1:400000 C 、1:400000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可直接求得比例尺. 解:240千米=24000000厘米, 比例尺为6:24000000=1:4000000.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注意在求比的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例2: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 )A 、110B 、1:100000C 、1:1000000解:因为10千米=1000000里面,则1里面:1000000里面=1:1000000;答:改成数值比例尺为1:100000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知识点归纳】单位换算: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命题方向】例1: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千米.A、672B、1008C、336D、1680.=33600000(厘米);33600000厘米=336(千米);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先求出全程,进而运用按比例知识进行解答即可.例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下面图( )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分析:题干中的数值比例尺是已知的,可根据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把数值比例尺转换成线段比例尺即可得出答案.解: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00000厘米的实际距离. 因为5000000厘米=50千米,所以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故选:C .点评:注意: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实际距离一般用米或千米作单位.四.应用比例尺画图 【知识点归纳】 1.方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2.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命题方向】例:街心花园的直径是5米,现在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环形路,请按2501的比例尺画好设计图,并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分析:先根据比例尺求出街心花园的直径和1米宽的环形路在图形上的长度,再在设计图上画出图形;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 解:5÷250=0.02(m )=2cm , (5+1×2)÷250=0.028(m )=2.8cm . 5+1×2=7(m ),3.14×[(7÷2)2-(5÷2)2] =3.14×6=18.84(m2).答路面的实际面积18.84m2.作图如下:点评: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圆环的面积.能够根据比例尺正确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小东和小辰分将学校的正方形花坛画了下来,如图.如果小东是按1:a的比例尺画的,那么小辰按()的比例尺画的.A.1:B.1:3a C.1:3D.1:2.在一幅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千米,这地图比例尺是()A.1:4B.1:4000C.1:400000D.1:4003.如图,小明家在A点处,那么下面哪句话能准确地表述出小明家的方向?()①小明家在北偏东45°方向上.②小明家在东南方向上.③小明家在东偏北45°方向上.④小明家在东北方向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如果请你将你们教室的黑板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在3分米×3分米的白纸上,你会选择下面第()号比例尺.A.10:1B.1:10C.1:10005.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平面图上,实际距离是1000m,在图上是()A.1m B.1dm C.1cm6.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小红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两家与学校的距离是300米.则小红家位于小明家()方向上.A.北偏东15°B.东偏北60°C.西偏南75°D.北偏东30°7.学校操场的长是20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0的图上,应画()A.2分米B.2厘米C.2毫米8.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C.北偏西30°方向500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二.填空题(共8小题)9.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10.淘淘来到实验楼,看到一楼中厅的校园沙盘后驻足观赏,发现标注沙盘的比例尺是1:240,而且在沙盘上南门到主楼大约是45cm,那么淘淘回家后告诉妈妈:进校门后大约要走米才能进入主楼.11.用的比例尺把一个2米长的零件画在设计图上,图纸上的零件长.12.小明家在超市的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700米,超市就在小明家的偏°的方向上,距离米.1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0倍,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一种长方形零件,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平面图上,长是30厘米,宽是16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厘米.15.如图:A点在O点的偏度的方向上,距离是米.16.一个零件长8毫米,比例尺是20:1,画在图纸上的长是毫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7.一张比例尺是5:1的精密零件图纸,如果在图纸上量得长 2.5mm,那么它表示实际的长度是12.5mm..(判断对错)18.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1:3000000.(判断对错)19.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判断对错)20.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判断对错)21.电影院在小明家的西偏南40°方向600米处,那么小明家就在电影院南偏西40°方向600米处..(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3小题)22.下面是菲菲家附近的平面图.(1)用数对表示学校、公园和商场的位置.(2)菲菲从学校出发向正北走400m,再向正东走700m就到家了.张亮从公园出发向正西走600m,再向正南走100m就到图书馆了.请在图中标出菲菲家和图书馆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23.某市新建一个长方形运动场,长240m,宽120m,请在下面图中画出运动场的平面图.(比例尺:1:4000)24.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①以市政府为观测点,青少年宫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②博物馆在市政府的东偏南30°的方向40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博物馆的位置.五.应用题(共4小题)25.学样要建一个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请先算一算,再在下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1:2000)26.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0cm,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5cm.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km,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7.看图完成下面各题.(1)小东家到健身中心的图上距离是6cm,则小东家到健身中心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2)游乐场在小东家西偏南45°的方向上,实际距离是500m,请在图中标出游乐场的位置.28.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一辆摩托三轮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在上午8点从甲地出发,问什么时间能够到达乙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2厘米是6厘米的,所以小东选择的比例尺是小辰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6==1:a答:小辰按1:a的比例尺画的.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比例尺越小,单位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大.2.【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解答】解:16千米=1600000厘米,4:1600000=1:4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3.【分析】根据地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小明家的位置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可以判断小明家的方向应该是东北方向,所以②是错误的.根据图上的角度可知,小明家的方向东偏北和北偏东都是45°,所以,①、③、④都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4.【分析】我们教室的黑板长为:为300cm、宽为140cm,已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统一单位代入数据,算出两个比例尺,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3分米=30厘米30:300=1:1030:140≈1:5所以应选比例尺即1:10.故选:B.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5.【分析】要求甲乙两城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1000米=100000厘米,100000×=1(厘米);答:在图上是1厘米;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6.【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学校的位置为观测点,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小红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两家与学校的距离是300米.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的线段比例尺即可画出学校、小明家、小红的位置.学校、小红家、小家是以学校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同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小明家的位置为观测点,学校的方向与小红家方向之间的平角是(180°﹣30°)÷2=75°,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南30°方向,也就是西偏北30°方向,从而推出小红家在小明家东偏北15°方向.【解答】解: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小红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两家与学校的距离是300米.则小红家位于小明家北偏东15°方向上.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例尺的应用等.7.【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即可.【解答】解:200米=20000厘米,20000×=2(厘米)答:应画2厘米;故选:B.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8.【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画图更容易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缩小,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放大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缩小,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放大.故答案为:缩小,放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分析】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已知,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解答】解:45÷=10800(厘米)10800厘米=108米答:进校门后大约要走108米才能进入主楼.故答案为:108.【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注意单位的换算.11.【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图上距离.【解答】解:2米=200厘米200×=4(厘米)答:图纸上的零件长4厘米.故答案为:4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2.【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方向的相对性,小明家在超市的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700米,则超市就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距离700米.做题即可.【解答】解:小明家在超市的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700米,超市就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距离700米.故答案为:南;西;30;7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3.【分析】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0倍,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厘米:4000000厘米=1:4000000.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即代表图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厘米:200厘米=1:200.【解答】解: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0倍,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故答案为:1:4000000,1:200.【点评】此题是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数值比例尺前、后项长度单位要统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要化成1.14.【分析】这是一个放大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用图上距离除以10即可求出实际距离.【解答】解:30÷10=3(厘米)答: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3厘米.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15.【分析】相邻两个方向的夹角是90°,把北与西的夹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0°÷3=30°.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点O的位置为观测点,点A在北偏西30°方向或西偏北60°方向.点A以点O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根据图中所标注的线段比例尺,一个单位长度为200米,即可求出点A到点O的实际距离.【解答】解:如图200×4=800(米)答:A点在O点的北(或西)偏西(或北)30(或60)度的方向上,距离是800米.故答案为:北(或西),西(或北)30(或60),8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16.【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图上距离.【解答】解:8×=160(毫米)答:长160毫米.故答案为:160.【点评】此题是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关键记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要求这个零件实际长,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2.5÷=0.5(毫米)答:这个零件实际长0.5毫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18.【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解答】解:30千米=3000000厘米比例尺=1:300000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9.【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20.【分析】确定物体的位置要有三个步骤:(1)定观察点,(2)量角度,(3)算距离,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找清观察点,量出物体所在的方向(角度),再算出与观察点的距离,即可确定出物体所处的位置,所以说,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确定物体位置的主要条件.21.【分析】两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分别以它们为观测中心时,看到对方的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相等,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电影院在小明家的西偏南40°方向600米处,那么小明家就在电影院东偏北40°方向600米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等.四.操作题(共3小题)22.【分析】(1)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确定学校、公园、商场的位置.(2)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及题目信息完成作图,并用数对表示.【解答】解:(1)学校(3,3)公园(7,5)商场(8,2)(2)400÷100=4(格)700÷100=7(格)600÷100=6(格)100÷100=1(格)菲菲家的位置为:(10,7)图书馆的位置为:(1,4)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23.【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分别求出长方形运动场的长、宽、然后即可画出这个长方形运动场的平面图.【解答】解:240m=24000cm,120m=12000cm24000×=6(cm)12000×=3(cm)即画长方形运动场的长是6cm,宽是3cm.画图如下:【点评】画平面图的关键一是根据实际距离及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二是方向的确定.24.【分析】①从图上可以看出市政府距离少年宫的图上距离4个200米,由此即可得出少年宫在市政府在东偏北35°的方向上,距离是800米.②在平面图中画出东偏南30°的方向,实际距离400米处,即2个200米,画两段即可,再标出博物馆的位置.【解答】解:①200×4=800(米)以市政府为观测点,青少年宫在东偏北35°的方向上,距离是800米;②400÷200=2(厘米)故答案为:东,北,35,8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五.应用题(共4小题)25.【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学校操场的图上的长、宽即可画出它的平面图.【解答】解:100米=10000厘米,60米=6000厘米,10000×=5(厘米)6000×=3(厘米)即学校操场的图上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画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即可画图.注意平面图是按一定比例画的,标数据时仍可标注实际距离.26.【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关系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解决问题.【解答】解:1200km=120000000cm10:120000000=1:1200000015÷=180000000(厘米)180000000厘米=1800千米答: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27.【分析】(1)根据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6÷=150000(厘米),150000厘米=1500米.(2)利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500米=50000厘米,50000×=2(厘米).然后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确定游乐场的位置.【解答】解:(1)6÷=150000(厘米)150000厘米=1500米答:小东家到健身中心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2)500米=50000厘米50000×=2(厘米)游乐场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28.【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首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三轮摩托车行驶的时间,最后根据“起始时刻+行驶时间=结束时刻”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解答】解:3.6×2000000=7200000(厘米)7200000厘米=72千米72÷30=2.4(小时)2.4小时=2小时24分钟上午8点+2小时24分钟=上午10点24分答:10点24分能够到达乙地.【点评】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和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综合应用.。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3)(知识点总结 同步测试) (含详细答案)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3)知识点复习一.三角形的特性【知识点归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根据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每个角小于90°),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命题方向】例1: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A、 B、C、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A:5厘米+4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B:5厘米+5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C:5厘米+6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例2: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A、 B、 C、分析: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特性,由此找出图形中含有三角形的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二.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点归纳】1.按角分判定法一: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直角三角形:可记作Rt△.其中一个角必须等于90°.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判定法二:锐角三角形:最大角小于90°.直角三角形:最大角等于90°.钝角三角形:最大角大于90°.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2.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命题方向】例: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因为最大角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角对三角形分类的方法: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点归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命题方向】例1: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A、90°B、180°C、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永远是180度,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的内角和还是180度,据此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例2:在三角形三个内角中,∠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结合已知,可求∠1=90°,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因为∠1=∠2+∠3,所以∠1=180°÷2=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四.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知识点归纳】1.立体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由一个或多个面围成的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三维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即由面围成体,看一个体最多看到立体图形实物三个面.2.常见立体几何图形及性质:(1)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或每个面都有正方形组成).有12条棱,每条棱长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每个面都由长方形或相对的一组正方形组成.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棱长相等.(3)圆柱:上下两个面为大小相同的圆形.有一个曲面叫侧面.展开后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4)圆锥:有1个顶点,1个曲面,一个底面.展开后为扇形.只有1条高.四面体有1个顶点,四面六条棱高.(5)直三棱柱:三条侧棱切平行,上表面和下表面是平行且全等的三角形.(6)球:球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篮球、足球都是球,球是由一个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命题方向】例:下列形体,截面形状不可能是长方形的是()分析: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叫做几何体的截面,据此分析解答.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截面都可能出现长方形,只有圆锥的截面只与圆、三角形有关;故选:C.点评: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对于这类题,最好是动手动脑相结合,亲自动手做一做,从中学会分析和归纳的思想方法.五.长方体的特征【知识点归纳】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这四个面完全相同.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命题方向】例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A、只有三个面B、只能看到三个面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分析:长方体的特征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同.再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某个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由此解答.解: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最多能看长方体的3个面.答:这是因为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例2:用一根52cm长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一个长为6cm,宽为4cm,高为()cm的长方体框架.A、2 B、3 C、4 D、5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相对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已知棱长总和是52厘米,用棱长总和÷4求得长、宽、高的和,用长、宽、高的和减去长和宽就是它的高.由此列式解答.解:52÷4-(6+4),=13-10,=3(厘米);答: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及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根据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六.正方体的特征【知识点归纳】正方体的特征:①8个顶点.②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③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命题方向】例1: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分米.A、16B、24C、32D、48分析:一个正方体有12条棱,棱长总和为12条棱的长度和.解:4×12=48(分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计算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的方法,即用棱长乘12即可.例2:至少()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A、4B、8C、9分析: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的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为8立方厘米,进一步求出个数.解: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1×1×1=1(立方厘米);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2×2×2=8(立方厘米);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8÷1=8(个).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运用正方体的特征与正方体的体积来解决问题.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面物体中,()的形状是圆柱.A.B.C.D.2.正方体有___个面,相对应的两个面______.()A.6个,大小不同,形状一样B.6,大小相同形状一样C.6,大小不同形状不同3.一个长2分米6厘米,宽1分米8厘米,厚6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A.手机B.数学书C.课桌面4.如图是用边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下列图形()是这个长方体中的一个面.A.B.C.5.一个三角形,第一个角是45°,第二个角是43°,第三个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6.在一个三角形中,∠1=70°,∠2=5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直角B.锐角C.钝角7.下列图形中,最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的特性的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方形D.长方形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1:1,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9.从正面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物体的形状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体或体.10.两根小棒长分别是4厘米、8厘米,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应该比厘米长,比厘米短.11.有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12.如图中,有个钝角三角形.1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14.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5°,另一个角是55°,第三个角是°,按角分,这是一个三角形.15.把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长是厘米.16.如图是一副三角尺,请分别写出每个角的度数.∠1=∠2=.∠1=∠2=.三.判断题(共5小题)17.羽毛球是球体.(判断对错)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8度,则这个三角形一定锐角三角形.(判断对错)19.用4cm、7cm、10m长的三根绳子不能围成三角形,(判断对错)20.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钝角三角形.(判断对错)21.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4小题)22.用一根100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后剩余16cm,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23.用铁丝悍接一个正方体框架,一共用了180分米长的铁丝,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2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25.一个三角形2边的长度如图,第三边最短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取整厘米数)五.操作题(共3小题)26.下图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画出以A、B为底边,高是2厘米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27.如图各图形绕轴旋转后得到的是哪个图形?(连一连)28.用下面四种型号纸片,可以围成不同的长方体,可以选择哪几种?每种各几张?如果要求围成的长方体正好有六个面,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围法.型号张数围法1号2号3号4号备注围法一六个面不多不少纸片不能折和剪围法二六.解答题(共5小题)2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求它的表面积.30.中秋节,好利来蛋糕房用一根70米长的红丝带包装月饼盒.每个月饼盒要用1.6米长的丝带.这根红丝带最多可以包装多少盒月饼?31.计算下列各角的度数∠B=25°,∠A=°∠1=∠2=°3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33.如下图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6厘米,∠B=∠C,BC=16厘米,求AB的长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圆柱体的上下底面有两个等大的圆;在选项中找出即可.【解答】解:A是圆锥;B是圆柱;C是长方体;D是球体;故选:B.【点评】本题是基本的图形辨识题,只要了解图形的特点不难解决.2.【分析】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正方体有6个面,相对应的两个面大小相同形状一样.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正方体特征的掌握.3.【分析】根据体积的意义,问题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再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一个长2分米6厘米,宽1分米8厘米,厚6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一本数学书.至于手机的体积没有这么大,而课桌面没有这么小,所以这两个选项都不可能.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至于手机的体积没有这么大,而课桌面没有这么小,所以这两个选项都不可能.因此,一个长2分米6厘米,宽1分米8厘米,厚6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一本数学书.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体积的意义及应用.4.【分析】如图是用边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它的长是4cm,宽是3cm,高是2cm;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4cm,宽是3cm,高是2cm;所以只有选项C是这个长方体中的一个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面的认识,确定出长宽高是关键.5.【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所以第三个角是:180°﹣45°﹣43°,再根据角的分类判断即可.【解答】解:180°﹣45°﹣43°=92°92°的角是钝角.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6.【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度减去∠1和∠2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进而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180°﹣70°﹣50°=60°因为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所以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的灵活应用.7.【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三角形具有不易变形的特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拉成平行四边形,所以也具有易变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是基础题型.8.【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一步利用按比例分配,先求1份是多少度:180÷(2+1+1)=45(度),然后根据各角的份数求得各角多少度,再进行解答.【解答】解:180÷(2+1+1)=180÷4=45(度)45×1=45(度)45×2=90(度)答: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角的度数比确定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或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各角的度数.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如果圆柱的直径和高相等;从正面观察的圆柱体,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据此解答.【解答】解:从正面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物体的形状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或圆柱体;故答案为:长方,圆柱.【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体的特征.10.【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8+4=12cm8﹣4=4cm所以第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应该介于4cm和12cm之间.故答案为:4,12.【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要牢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1.【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含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锐角三角形的含义可知:有三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三.【点评】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形的含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理解.12.【分析】在三角形中,其中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为直角三角形.据此意义据所给图形观察填空即可.【解答】姐:如图中,有1个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三角形分类及各类三角形意义的理解.13.【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当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其余四个面的面积相等,形状完全相同.【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故答案为:6,1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特征,要正确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4.【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计算第三个角的度数:180°﹣35°﹣55°=90°,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80°﹣35°﹣55°=90°答:第三个角是90°,按角分,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90;直角.【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根据各角的度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5.【分析】长方体所有的棱长之和就等于铁丝的长,再根据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用棱长和除以4,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减去宽和高,即可求出长方体的长,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48÷4﹣2﹣1=12﹣2﹣1=9(厘米)答:这个框架的长是9厘米.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棱长和公式的灵活运用,知道长方体所有的棱长之和就等于铁丝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1)三角板中∠1和∠2都是45°,∠3是直角,即90°.(2)三角板中∠1是30°,∠2是60°,∠3是直角,即90°.【解答】解:∠1=45°,∠2=45°.∠1=30°,∠2=60°.【点评】此题是考查三角板的认识.一幅三角板有两个,一个是等腰三角形,两个锐角都是45°,另一个角是90°;另一个两个锐角分别是30°、60°,还有一个直角.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根据球体的定义: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球体.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球体的特点可知:乒乓球、足球、篮球等都是球体,而羽毛球不是球体.因此,羽毛球是球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球体的特征及应用.18.【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先用“180°﹣78°”求出两个底角度数的和,然后除以2求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180°﹣78°)÷2=102°÷2=51°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底角,进而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1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4+7>10,所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0.【分析】三角形内角度数之和为180°,已知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3:5,则最大的内角是内角和的,用乘法得出最大角的度数是多少,就能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解答】解:180×=180×=100°,100°>90°,按角分是个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健是根据内角的比进行按比例分配求出最大角是多少度,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21.【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解答】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因此正方体可以看作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四.应用题(共4小题)22.【分析】首先用这个铁丝的长度减去剩余的16厘米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然后用棱长总和除以12即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解答】解:(100﹣16)÷12=84÷12=7(厘米)答:它的棱长是7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3.【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由此可知:用焊这个正方体需要铁丝的长度除以12即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180÷12=15(分米)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5分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24.【分析】由直角三角形角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再据“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分别求出2个锐角的度数.【解答】解:90°×=60°90°﹣60°=30°答:这两个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直角三角形角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2﹣8<第三边<12+8,所以4<第三边<20,即第三边在4厘米~20厘米之间但不包括4厘米和20厘米,已知第三边长度是整厘米数,那么第三条边最短5厘米,最长19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五.操作题(共3小题)26.【分析】根据它们的定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进而画出即可.【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画图如下:三角形CAB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DAB是锐角三角形,三角形EAB是钝角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应灵活理解并掌握角的概念.27.【分析】根据圆柱、圆锥、球的特征,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球是一个曲面体.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球的特征.28.【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6个面多少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围法一:可以选择1号4张,2号2张;围成一个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是10厘米的长方体.围法二:可以选择1号2张,3号2张,4号2张,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故答案为:型号张数围法1号2号3号4号备注围法一42六个面不多不少纸片不能折和剪围法二22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及应用.六.解答题(共5小题)29.【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用一根7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也就是棱长总和是72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由此可以求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棱长:24÷12=2(厘米),表面积:2×2×6=24(平方厘米),答:整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解决有关正方体的实际问题.30.【分析】用丝带的总米数除以包装每盒月饼所用丝带的米数即能求出可包装多少盒.【解答】解:70÷1.6=43.75(盒)43.75取整为43盒.答:这根红丝带最多可以包装43盒月饼.【点评】由于是求具体事物的个数,所以最后应取整.31.【分析】(1)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用180度分别减去知道的两个角的度数即可.(2)根据平角是180°运用180°减去知道的角的度数即可.【解答】解:(1)∠A=180°﹣90°﹣25°=65°(2)∠1=∠2=180°﹣135°=45°故答案为:65,45.【点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都为180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一步直接利用按比例分配求得份数最大的角,进而按照三角形的分类解答即可.【解答】解:180×=90(度),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含义可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答: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按比例分配来解答问题;用到的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含义.33.【分析】根据∠B=∠C可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底边的长度除以2就是一条腰的长度.【解答】解:由题意知,因为∠B=∠C,所以AB=BC,AB=(86﹣16)÷2,=70÷2,=35(厘米),答:AB的长是35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与周长的关系.。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________,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________.2. 1平角=__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__平角。
3. 工人叔叔把电线杆上的线架和自行车架子做成三角形,这是应用了三角三具有________的特征,而推拉或防盗门则是由许多小平边四边形组成的,这是应用平行四边形________的特性。
4. 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________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________度。
5. 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4:3,最大的角是________.6. 一个三角形底是3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7.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18厘米,高是底的1,它的面积是________.28. 一个直径4厘米的半圆形,它的周长是________,它的面积是________.9. 课本的宽为X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课本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0. 六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________.(判断对错)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________.(判断对错)一条直线也可看成一个平角。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比周长大。
________.(判断对错)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________.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都是12.56厘米,圆的面积最小。
________.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________.(判断对错)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________.(判断对错)三、解决问题(30分)一盒饼干长20cm,宽15cm,高30cm,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在一个长10米、宽3.5米的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铺设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铺好要在地板上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是多少?要制作50块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材?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不锈钢茶杯,它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做这样一个茶杯,至少要多少不锈钢板?(不考虑接头)它的容积是多少?(铁皮厚度不计)在棱长为90cm的正方体玻璃缸里装满水,然后将这些水倒入长120cm,宽81cm的长方体玻璃缸里,这时水深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答案】线段,射线【考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解析】依据直线和线段和射线的定义进行作答即可。
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推荐9篇)

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推荐9篇〕篇1: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测试题一、填一填(共23分,每空1分)1、在钟面上,3点钟的时侯,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度,这个度数等于平角度数的,等于周角度数的。
2、正方形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
3、小明在小兰南偏东45°方向200米处,小兰在小明方向°米处。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度,它的顶角是度;假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6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厘米。
7、一个圆形花坛,它的直径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8、小圆的半径3厘米,大圆的半径5厘米,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9、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8米,这堆小麦的体积是。
10、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1、一个圆柱体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大25立方厘米,那么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和是。
12、一根长3米,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外表积增加平方厘米或平方厘米。
13、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柱形,它的外表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选择题(共8分,每空1分)1、用100倍的放大镜看40°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度。
A.4B.40C.400D.40002、用两根长度相等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它们的面积。
A.正方形大B.长方形大C.一样大3、用一根木条给一个长方形加固,假设只考虑加固效果的话,采用最好。
4、以下图中甲和乙周长相比,结果是,面积相比,结果是。
A.甲比乙大B.甲比乙小C..甲和乙一样大D.无法比拟5、一个汽油桶可装50升汽油,它的是50升。
小学六年级期末空间几何图形习题精练

小学六年级期末空间几何图形习题精练“空间与图形”过关测试题一、准确填空1.钟面上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 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那么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13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每边为整厘米数),三条边长可能是()、()或()。
5.在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有( )种剪法,剪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厘米,下底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用两个这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各一个,将圆柱容器内装满水后,再倒入圆锥容器内,当圆柱容器的水全部倒光时,结果溢出36.2这升。
这时圆锥容器里有水()毫升。
9.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1.2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米。
10.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分米。
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二、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正方体木块,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体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2.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的体积最大。
A、圆柱B、正方体C、长方体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长方形,面积(),周长()。
A、不变B、变大C、变小4.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形状一定相同B、面积相同C、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完全相同5.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则腰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与图形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 cm ,3cm
B .2cm ,3 cm ,6 cm
C .4cm ,6 cm ,8cm
D .5cm ,6 cm ,12cm
2.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若CB =4cm ,DB =7cm ,且D 是AC 的中点,则AC 的长等于
A .3cm
B .6cm
C .11cm
D .14cm
3.如图,在ΔABC 中,AC =DC =DB ,∠ACD =100°,则∠B 等于 A .50° B .40° C .25° D .20°
4.如图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 那么123∠+∠+∠=( )
A .180
B .270
C .360
D .540
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C=115°,∠A=25°,则∠E=
A. 70°
B. 80°
C. 90°
D. 100°
6.如图,已知ABC △中,45ABC ∠=,4AC =,H 是高AD 和
BE 的交点,则线段BH 的长度为( )
A .6
B .4
C .23
D .5
7. 如图是一张简易活动餐桌,现测得OA=OB=30cm ,
OC=OD=50cm ,现要求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40cm ,那么 两条桌腿的张角∠COD 的大小应为…………………( )
A .100°;
B .120°;
C .135°;
D .150°
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准确的个数 是( )
A.1
B.2
C.3
D.4
9.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BCD =90°,A D ∥BC ,BC =CD ,E 为梯形内
D C
B
A
E H 6题
a
b
M
P N 1
2
3 (第4题图)
5题图
第3题图
D C B
A 2题图 C
B D
A 3题图 7题图
一点,且∠BEC =90°,将△BEC 绕C 点旋转90°使BC 与DC 重合,得到△DCF ,连EF 交CD 于M .已知BC =5,CF =3,则DM :MC 的值为 ( ) A.5:3 B.3:5 C.4:3 D.3:4
10.如图,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ABC ABD ∠=∠,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
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
推出APC APD △≌△的是( )
A .BC BD =
B .A
C A
D = C .ACB ADB ∠=∠ D .CAB DAB ∠=∠
11.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AD ==,
AC BD ,相交于O 点,60BCD ∠=,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梯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 B .2BC AD =
C .梯形ABC
D 是中心对称图形 D .AC 平分DCB ∠
12. 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若AC 平分∠DAB ,AB=AE ,
AC=AD. 那么在下列四个结论中:(1) AC ⊥BD ;(2)BC=DE ; (3)∠DBC=1
2 ∠DAB ;
(4) △ABE 是正三角形,准确的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1)和(4)
二、填空题
13.如图,ABC △和DCE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则BD 的长为 . 14.如图,AB AC =,120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D ,那么ADC ∠= .
15.如图,在锐角AOB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 个.
(第8题图)
(第9题图)
C A
D P B 10题图
A
D
B
C
D
A B D
(第14题图)
4
A
D O
C
B
11题图
16.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空出的部分是 一个小正方形,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赵爽弦图”(如图).如果小正 方形面积为1,大正方形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θ, 那么sin θ= . 三、解答题
17、已知: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D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E DF =.
18.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E 处,BE
与AD 交于点F .
⑴求证:ΔABF ≌ΔEDF ;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 与BC 边上的点M 正好重合,连接DM ,试判断四边形BM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9如图,B C E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C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BG DE ,.
(1)观察猜想BG 与DE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16图) A E B
C
F D 1
2 3
C D B A M 第22题图F
E
(2)图中是否存有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有,请指出,并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有,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8分)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F E ,分别是AD 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 BE ∥. (1)求证:BDE CDF △≌△.
(2)请连结BF CE ,,试判断四边形BECF 是何种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1.学生在讨论命题:“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 C ∠=∠,则AB DC =.”的证明方法时,提出了如下三种思路.
思路1:过一个顶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思路2:过同一底边上的顶点作另一条底边的垂线,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思路3: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转化为等腰三角形. 请你结合以上思路,用适当的方法证明该命题.
2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AD >,E 为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与A D ,两点重合),连结FC ,过E 点作EF EC ⊥交AB 于F ,连结FC . (1)AEF △与DCE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E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 平分AFC ∠,证明你的结论.
A D C
B A B
C
D
E
F
22题
23如图,ABM ∠为直角,点C 为线段BA 的中点,点D 是射线BM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 重合),连结AD ,作BE AD ⊥,垂足为E ,连结CE ,过点E 作EF CE ⊥,交BD 于F .
(1)求证:BF FD =;
(2)A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四边形ACFE 是梯形,并说明理由;
(3)A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线段DE 上存有点G ,满足条件1
4
DG DA =,并说明理
由.
24、.小丽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下面3个有联系的问题,请你协助解决:
(1)如图1,正方形ABCD 中,作AE 交BC 于E ,DF AE ⊥交AB 于F ,求证:AE DF =;
(2)如图2,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点G H ,分别在AB CD
,上,且EF GH ⊥,求EF
GH
的值; (3)如图3,矩形ABCD 中,AB a =,BC b =,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且
EF GH ⊥,求EF
GH
的值.
A B C
D F
E M (第24图1) (第24图2)
(第24图3)
25、在矩形AOBC 中,4OB =,3OA =.分别以OB OA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F 点的反比
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与AC 边交于点E . (1)求证:AOE △与BOF △的面积相等;
(2)记OEF ECF S S S =-△△,求当k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请探索:是否存有这样的点F ,使得将CEF △沿EF 对折后,C 点恰好落在OB 上?若存有,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有,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