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使用)
《唐诗三百首》:杜甫篇38首(收藏版)
《唐诗三百首》:杜甫篇38首(收藏版)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唐诗三百首》收录杜甫全部诗章38篇,为个人最多。
按体裁分:五绝1、五律10、七律13、五古5、七古5、乐府4。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有关杜甫的诗(精选100首)
杜甫的诗有关杜甫的诗(精选100首)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杜甫的诗(精选100首),欢迎查看!1、《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2、《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寒食》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4、《登白马潭》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5、《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7、《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送灵州李判官》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1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4、《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最著名的5首诗
杜甫最著名的5首诗(原创版)目录1.杜甫简介2.杜甫的诗歌成就3.杜甫最著名的五首诗简介4.五首诗的赏析正文杜甫(712-770 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人称他为“诗圣”。
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其作品广泛涉猎,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成就举世闻名,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有 1400 余首。
在这众多作品中,有五首诗被认为是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们分别是《登高》、《春望》、《北征》、《佳人》和《月夜忆舍弟》。
1.《登高》:此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望时看到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以及自己理想抱负的追求。
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登高的意境,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2.《春望》: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年代对国家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后的景象。
3.《北征》:此诗是杜甫亲身参加唐朝对吐蕃的战争后创作的,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士兵的关爱。
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场景。
4.《佳人》:此诗以一个美丽的女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诗中“绝代有佳人,遥看不可攀”的描绘,展现了佳人的美丽和神秘。
5.《月夜忆舍弟》: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诗中“戍楼望辽阳,牛羊野草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戍楼远望的情景。
杜甫的这五首诗都是其创作生涯中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
杜甫诗五首1
杜甫简介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立登要路、致 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 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 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 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杜甫在 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 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上薄风 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 高,杂徐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 所独专矣”(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并序》),为诗中集大成者,风格沉郁顿挫。在盛唐 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对后世诗 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杜工部集》。
《月夜》赏析
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设 想妻子望月怀人的忧心。诗人本是在长安 望月,但他忧心的不仅是自己困居长安、 生死未卜的处境,而且是挂念远在鄜州的 妻儿。自己独在长安,当然是“独” 看月, 而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何也是“独”看 呢?下联紧承而出。
Hale Waihona Puke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紧承上 联,是流水对,直写儿女之“未解”,翻进一 层。诗人不写自己对妻儿的牵挂,也不写妻子 是如何的思念自己,却写小儿女因为太小,他 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这就更加令人 可怜。“未解忆长安”有双重含意:一是儿女 因太小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一是儿女们 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代表作:
一生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 《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诗五首(用)
王昭君
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鬃风, 眉销殊熏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 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 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 莫道不如宫里时。
杜诗与白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白诗明快浅显,立意巧妙。先说昭君为胡 地风沙所困,已便得憔悴,但不愿让汉帝知道, 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 而杜诗深沉得多。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 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 表。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 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诗人的寄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 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 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 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 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 天地间”(《咏怀古迹· 其 一》);昭君思念故土,魂 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每依北斗望京华”(《秋 兴· 其二》)。更何况这一年 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 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 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
旅 夜 书 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 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 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 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 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 (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 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 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 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 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 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 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 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 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杜甫诗五首课件
2、问题探究
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闺中的妻子。 这种手法叫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 属于曲笔的一种。
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 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 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 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 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答:这首诗中一、二两句写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寒 灯伴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 得悱恻凄然。三、四两句笔锋一转,撇开自己,由侧面 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全诗虚实结合,情景相生,传达出普天之下的天伦之情。
采用对写法
③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 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 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 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 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 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 借题发挥。
• ①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 么作用?
• 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 和寂寞荒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 不休”
——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苦吟
—炼字— 贾岛
• 月夜 •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1.写作背景:
•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 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 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 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 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 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 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 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杜甫古诗五首
杜甫古诗五首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恨别(唐•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你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杜甫诗五首
什么样一番景象呢?
5、那一个词最能表现出长安沦陷 后曲江的荒凉景象?这是运用了 什么表现手法? 6、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 曲江的景象如何? 7、诗人有何感慨? 8、全诗的表现手法怎样?
第一部分为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 荒凉景象 1、开头诗人为何要“潜行”、“吞 声 ”? 一个明媚的春日,诗人前往曲江,偷偷 行走在一个僻静的角落,看到眼前荒凉 破败之景,不禁吞声忍气,暗暗哭泣。 这就是如今的曲江的游人!行人稀少,哭 泣也不敢大声哭,只能吞声而哭。 2、“曲”字重复运用体现出诗人怎样的 情?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愁肠百结、纡曲 难伸的感觉。这两句,写出了曲江的萧 条和气氛的恐怖,因为当时江山易手, 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
鉴 赏 提 示
4、那一个词最能表现出长安沦陷后 曲江的荒凉景象?这是运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 “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 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 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 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 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 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 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 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 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 诗人不禁心中大恸。
古 体 诗 的 特 征 与 李 白 其 他 古 体 诗
写诗人在沧桑巨变之前的哀思, 总结了全篇,且照应了开头。 无情 有情
衬
(更见伤痛之情深)
大自然
人生
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 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 恐怖气氛。这样,开头写的诗 人为何要“潜行”、“吞声哭” 便有了答案。诗人忧愤交迫, 心急如焚。
鉴 赏 要 点
这首诗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 括性和典型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和平 生活的渴望。诗中写个人遭际,与亲 人离散之痛苦,但其中所写夫妇、父 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 融为一体,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乱中人 民的悲苦生活。诗人抒发的不仅限于 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而且包 含了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共同的心声。 在诗人“独看”的“泪痕’’里,浸 透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 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对四海升平的理 想。在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无时不 在跳动。
《杜甫律诗五首》课件
五首诗的主题思想
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前途
《 春
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
望
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表达了杜甫对贫苦人民
《 登
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
高
公的批判。
》
表达了杜甫对权贵生活 的讽刺和对社会风气的
批评。
《茅 屋为 秋风 所破 歌》
《
表达了杜甫对人生苦短
兵
的感慨和壮志未酬的悲
车
愤。
行
》
《
表达了杜甫对战争的控
杜甫的律诗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在 内容上则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种 严谨的格律和深刻的内容对后世的诗人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深受杜甫影响 ,效仿他的创作手法,进一步发展了中国 古代诗歌这一优秀传统。
杜甫律诗的鉴赏与学习
总结词
鉴赏和学习杜甫的律诗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 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技巧。
以细腻的笔触和华丽的 词藻,描绘了长安城中 贵族女子的美丽和奢华 ,表现了诗人的讽刺和 批判精神。
03
《杜甫律诗五首》逐篇解析
《春望》解析
总结词
描绘了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 情怀。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破败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和对家人安危的牵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 的深刻思考和悲愤之情。
的观察力。
语言精练
杜甫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 沉的情感,使得其律诗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情感深沉
杜甫的律诗中充满了对国家、 人民、社会的深沉情感,反映 了其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技巧娴熟
杜甫精通各种诗歌技巧,如平 仄、对仗、韵脚等,使得其律
1-3杜甫诗五首
的深厚情怀。
《登岳阳楼》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
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通篇是“登岳阳楼”诗,
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 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 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 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 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又呈吴郎》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 (767) ,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 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诗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 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 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 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 乱不禁涕泪满巾。
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字之响,能使全
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
词句。请指出《月夜》中的“诗眼”。
提示
所谓“诗眼”是能统领全诗的、“能使全句皆奇”的字
眼,《月夜》一诗,字字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
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
(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品评 什么时候才能够共同倚窗望月,让月光洒照我俩身上,
泪痕消失。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 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双照 ” 而 泪痕始干,则“独看” 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如果 说,“ 独看 ”的泪痕里渗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那么, “ 双 照”的清辉中则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这五首律诗都是杜甫的后期作品,写于他从入蜀到飘泊洞庭的十年间。
五首诗的艺术风格不同,有的淡泊闲静,有的绵丽精确,而以沉郁雄浑为主。
读这几首诗,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客至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②不曾缘客扫,蓬门③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④,酒家贫只旧醅⑤。
肯⑥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⑦尽余杯。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
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
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过,拜访。
②〔花径〕这里指杜甫草堂外的一条小路,路边有野花。
③〔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意思是房子简陋。
④〔盘飧(sūn)市远无兼味〕由于距市镇远(买不到好吃的),盘子里的菜肴味道很单调。
飧,熟食。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⑤〔醅(pēi)〕未过滤的酒。
⑥〔肯〕正、恰。
⑦〔呼取〕叫过来。
旅夜书怀①细草微风岸,危樯②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④,官应老病休⑤。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成都尹严武死去,使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离开成都。
这首诗是他在从成都到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忠县)的途中写的。
旅夜,旅途之夜。
②〔危樯〕高高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③〔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④〔名岂文章著〕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这一句和下一句都是反其意而写的。
⑤〔官应(yīng)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杜甫实因上疏救房琯(guǎn)触怒唐肃宗而被罢官。
房697—763),曾任宰相,后因兵败被贬。
应,认为是、是。
咏怀古迹①(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②,生长明妃③尚有村。
一去紫台④连朔漠⑤,独留青冢⑥向黄昏。
杜甫诗五首课件
杜甫诗五首课件杜甫诗五首课件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而著称于世。
他的诗作涉及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观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五首杜甫的诗歌来一窥他的才华和思想。
第一首诗是《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高的时候所作,他用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杜甫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矛盾和苦难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勇气的赞美。
第二首诗是《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是杜甫在夜晚思念已故弟弟时所作,他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伤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诗是《登岳阳楼》。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临岳阳楼时所作,他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第四首诗是《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是杜甫在夜晚思念已故弟弟时所作,他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伤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首诗是《登岳阳楼》。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临岳阳楼时所作,他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通过这五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杜甫的5首著名诗
杜甫的5首著名诗(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的5首著名诗杜甫一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杜甫诗五首
赏
析
一、第一句有几层意思?第二句交代了什么内容?这两句 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一个泣咽声 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今日的 “游人”! 第一句有几层意思:行人少,一层;行人哭,二层; 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三层。 第二句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在春日 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 人的角落里潜行,这是何等的不幸!重复用一个“曲”字, 给人一种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 两句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 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不愧是文章圣 手!
四、第三部分写什么?分为几层?
“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 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分为两层。
第一层(“明眸皓齿今何在”至“去住 彼此无消息”)直承第二部分,感叹唐玄宗 和杨贵妃的悲剧。
第二层(“人生有情泪沾臆”至“欲往 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写诗人对世事沧 桑变化的感慨。
第一层: “明眸皓齿”照应“一笑正坠双飞 翼”的“笑”字,把杨贵妃“笑”时的情态补足, 生动而自然。“今何在”三字照应第一部分“细 柳新蒲为谁绿”一句,把“为谁”二字说得更具 体,感情极为沉痛。“血污游魂”点出了杨贵妃 遭变横死。长安失陷,身为游魂亦“归不得”, 他们自作自受,结局何等凄惨!杨贵妃埋葬在渭 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却经由剑阁深入山路崎岖 的蜀道,死生异路,彼此音容渺茫。昔日芙蓉苑 里仰射比翼鸟,今日马嵬坡前生死两离分,诗人 运用这鲜明而又巧妙的对照,指出了他们逸乐无 度与大祸临头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
二、第三四句写了诗人所见,通过哪些字词表 现了曲江今昔对比有极大的差异?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写诗人曲江所见。“千门”,极言宫殿之多, 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 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 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 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 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 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 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杜甫诗五首(使用)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 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 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 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 的主题。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念的痛苦生活。
小结:
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
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
眼, 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拓展迁移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 旷达的情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妇人处境艰难:无食无儿、 困穷、贫到骨
泪盈巾——
虽多事、却任真 征求、戎马 (民苦的根源)
唐朝诗圣有杜甫, 能知百姓苦中苦。
——陕西民歌
杜 甫
登岳阳楼全景
岳 阳 楼 夜 景
背景
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 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 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 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 湖向南漂泊。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柳永《雨霖铃》 姜夔《扬州慢》
拓展迁移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 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杜甫诗五首(使用版)
杜甫,字[ 子美 ],唐代 著名诗人。诗中尝自称少陵 野老。 曾做校工部员外郎,故 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 病死湘江途中。 后人称杜甫为“ 诗圣 ”,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诗史 “ ”。 杜甫诗的风格是 沉郁顿挫 [ ]。
重温杜甫的作品: 1、《望岳》 2、《春望》 3、《登高》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怀 抱?
“长使”:“永远使得”
讨论 “出师未捷身 先死,长使英 雄泪满襟。” 中的英雄所指 何人?
英雄
诸葛亮 诗人自己
为国为民而赴汤蹈 火的千古仁人志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
抱,唱出了普天下壮 志难酬者的遗憾与共 鸣。 抒发了诗人对普天下壮志难酬 者深深的叹惋、感伤之情。
2、匠心独运的角度和章法:
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 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 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 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 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 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
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起 承 转 合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登 岳 阳 楼
Hale Waihona Puke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 岳阳楼,是我国古 建筑中的瑰宝,自 古有“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的出名,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 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 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 《岳阳楼记》。
登岳阳楼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被誉为“诗史第一流”。
下面介绍杜甫的五首律诗作品。
1.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思乡律诗,描写了他在边境守卫战斗中的苦痛和思念家乡的情怀。
诗中叙述了戍鼓声与秋天的雁声,夜来露水白,明月照亮了故乡的景色。
诗人忧心忡忡,弟兄们都离散了,无家可归。
他寄出的家书却无法送达,更加使他担心未来的战事。
2.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豪情壮志之作。
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风急天高、长江滚滚的景色的赞叹之情。
他常年奔波在外,回头望故乡却只有凄凉和冷清。
他的病痛与辛酸在秋天的风中更加显得尖锐。
3. 《月夜忆舍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数声啼鸟争争暗,一路行人减减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以鸟儿鸣唱和白鹭飞翔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喜爱。
他窗前有着秋天的雪山景色,门外停泊着广阔的船只。
诗人听到了鸟儿争鸣和路上行人渐渐减少的声音。
明月照耀着松林,清泉从石上流淌。
竹林传来女孩的欢声笑语,莲花摇动在渔船底下。
诗人称赞王子可以放逐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4.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的一首简洁明了的绝句。
诗中仍然出现了黄鹂鸣唱和白鹭飞翔的景象,窗户内是雪山的景色,门前停泊了广阔的船只。
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美景,表达了对家乡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5. 《秋日思君怀寄家兄》洞庭萧瑟秋水寒,白帝城高楚云端。
思君如魄常伴我,中道告别几时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柳永《雨霖铃》 姜夔《扬州慢》
拓展迁移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 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忧国忧民的体现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 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 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 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 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 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 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 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 (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 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 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 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 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 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 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苏轼《水调歌头》
拓展迁移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 情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 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张继《枫桥夜泊》 白居易《琵琶行》
转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永远使得后世英雄 们对此涕泪满裳!
合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小结:
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四句记叙、 写景,写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 后四句议论、抒情,写诸葛亮的才能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颂其丰 功伟绩,叹其壮志未酬。
杜甫诗歌的名句:
• • • • • •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草堂-----四川成都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其经历分四 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1)诗的颔联描写 了哪些意象? 明确:碧草 黄鹂
(2)这些意象共同 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 明确:冷落 凄凉
3、颈联 和尾联中 塑造了诸 葛亮怎样 的人物形 象?
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 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忠心报国、却出师未捷、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的英雄形象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 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 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 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 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妻子的望月之久
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念的痛苦生活。
小结:
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
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
眼, 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拓展迁移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 旷达的情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是这么一位诗人,少年好学,雄心壮志,吟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渴望“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 然而苍天弄人,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他的 才情抱负,终究还是被碰得头破血流。 他饱尝现实的冷酷,悲叹命运的多舛,真可谓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一生就像沙鸥,四 处游荡,仕途坎坷。 他的一生落魄潦倒,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最 终只能在江湘舟中默无声息地终结。 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一代诗圣——杜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 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 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 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 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 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 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 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 《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 《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
杜 甫
登岳阳楼全景
岳 阳 楼 夜 景
背景
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 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 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 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 湖向南漂泊。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 茂密的地方。
起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石阶空自呈现一番春色,树丛叶间的黄鹂 徒然婉啭鸣唱,无人观赏、听闻。
承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先主曾三顾茅庐讨教定夺天下的方略,先生辅佐两 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4、第五、六句写什么?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5、第七、八句写什么? 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 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 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登岳阳楼
渴望向往已久
杜甫
如愿以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强调登楼的喜悦
吴楚东南坼,坤日夜浮。
分裂。磅礴气势
漂浮。宏伟壮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蜀 相
杜甫
123
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 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 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 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 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 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甫。
走近 杜甫
说说你所知道 的杜甫……
知识回顾
•杜甫(712—770)
少陵野老 子美 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 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诗史 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 诗圣 甫也被誉为“__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 沉郁顿挫 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 杜工部集 《________》。
探究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昔闻: 渴望向往已久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楼对 今 时照 昔 的, 的 喜强 心 悦调 情 登作
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洞庭湖广阔 无垠,烟波 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 济世的博大胸 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 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 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显得气势不 凡,惊天动地。
杜甫写诸葛亮实际 是抒发自己的情感:颈 联表达对诸葛亮的称颂, 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尾联表达对诸葛亮的叹 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小结 1、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诵读入手,理 解诗句,分析意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2、《蜀相》主旨:通过对诸葛亮的缅怀, 抒发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钦敬和对他未能成 就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表达了诗人报国无 门的苦闷和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