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6鱼我所欲也复习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孟子及有关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
2、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会翻译全文。
(2)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复习的方法,授之以渔。
3、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复习重点:掌握重要字词句及文章的写法。
复习难点:理解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
教学准备:试卷。
复习方法:自由背诵法、知识整理法、点拨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
(二)学生合作复习,解决疑问,同桌之间可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三)教师下发试卷让学生练习,检测重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适当指点、更正。
一、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死亦我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蹴.尔(cù)不屑(xiè)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释义:感激【穷乏:贫穷】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古今异义)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古义:如果、假使今义:叫、让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的动词
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古代容量单位今义:计时工具
4、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一种食器今义:豆子
(四)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1、为: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wéi做、采用) 故不为.苟得也 (wéi做)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wéi做) 或异二者之为.(wéi心情、想法)
今①为.宫室之美②为.之(①wèi 介词,为了) (②wéi动词,做、接受) 2、得:二者不可得.兼 (获得、得到) 得.之则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连词,表并列) 呼尔而.与之 (连词,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 蹴尔而.与之 (连词,表修饰) (五)解释下列加点(线)的字词
1、舍生而取.义者也(选取、选择)
2、故患.有所不避也(祸患、灾难)
3、故不为苟.得也(苟且,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4、一箪.食(古代盛食物的竹器)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只、不仅)(思想)
6、贤者能勿丧.耳(丧失、丢掉)
7、呼尔
..而与之(踩踏食物的样子)..而与之(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8、蹴尔
9、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带来好处) 10、妻妾之奉.(侍奉)
11、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天性,天良) 12、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六)重点语句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舍弃】
*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甚:重要、严重】【甚于:超过】
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所追求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求得生存的人。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如果、假使】【凡:凡是】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
有什么不能采用呢?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使:如果、假使】【莫:没有】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
有什么不可以做呢?
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通过这种手段就可以生存却有人不去使用;通过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去干。【而:连词,表转折,却】【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这】【心:思想】【耳:罢了】
*不只是贤能(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不屑:认为不值得一顾】【屑:认为值得(做)】
*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蹴:用脚践踏、踩踏】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比喻优厚的俸禄】【辨:分辨】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
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通俗易懂。
3、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
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思想”,即“舍生取义之心“,
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