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技术说课课件
《灵活使用数字设备》 说课稿
《灵活使用数字设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灵活使用数字设备》。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灵活使用数字设备》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数字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数字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2)掌握这些数字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解锁、连接网络等。
(3)学会使用常见的应用程序,如浏览器、社交媒体、办公软件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字设备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设备,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数字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2)常见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数字设备,避免沉迷和不良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龄阶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设备,但对其功能和操作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数字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对数字设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旅行归来——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说课稿范文
《旅行归来——文件的挪动和复制》说课稿范文《旅行归来——文件的挪动和复制》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才能。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旅行归来——文件的挪动和复制》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材位置及意义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2“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4课《文件和文件夹》中的教学内容。
文件的挪动和复制属于信息技术根底知识中根本操作部分的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夹的方法;通过学习文件的挪动和复制,可以让学生更加纯熟的使用操作系统,对于今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掌握,但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前根底差异较大。
因此知识点本身并不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以学定教的原那么,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根底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开展。
3、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挪动与复制方法;(2)理解挪动与复制的区别,并可以正确、合理、灵敏的应用;(3)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件的挪动和复制的方法(基于教材内容的特点)(2)教学难点:理解挪动与复制的区别,并灵敏应用。
(基于教学理论)1、教法运用根据信息技术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以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展教学。
2、学法指导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大多已经有了对文件进展挪动和复制操作的经历,只是掌握的纯熟程度不同。
因此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考虑、多理论,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性。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11课 选定与移动图形(教案)
选定与移动图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画图软件中选定图形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在画图软件中移动图形到指定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5.渗透爱护计算机设备、规范操作等德育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定图形的基本操作。
移动图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准确选定目标图形。
移动图形时的定位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配备有画图软件的计算机教室。
图形素材文件若干。
学生练习任务单。
教学课件(包含操作步骤演示和练习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幅由多个图形组成的图片,提问学生:“如果我们想要移动图片中的某一个图形到另一个位置,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解1. 打开画图软件并导入图形素材教师活动:演示如何打开画图软件,并导入事先准备好的图形素材文件。
讲解画图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区。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演示,打开画图软件并导入图形素材文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选定图形的方法教师活动:详细讲解并演示使用鼠标选定图形的方法,包括单击选定、拖动选定框选定等。
强调选定图形时要准确、快速。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的演示,记录选定图形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选定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选定图形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移动图形做准备。
3. 移动图形的方法与技巧教师活动:讲解并演示移动图形的基本步骤,包括选定图形、拖动图形到指定位置、释放鼠标完成移动。
同时分享一些移动图形的技巧,如使用键盘方向键微调位置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并观察教师的演示,记录移动图形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移动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移动图形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精品课说课优质课件PPT
2021/02/01
9
二、尝试探究,生疑释疑
提出问题:
设z=2x+y, 式中的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x 4 y 3 3x 5 y 25 x 1
(1) ,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不等式组(1)的作用是什么?
x、y满足约束条件:
x
y
1
y 1
求z=2x+y的最大值
2021/02/01
19
y x+y=1
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般在可行域 的顶点处 取得。
y=-2x
y=x
o A(2,-1)
y x
x
y
1
x y 1
y=1
2021/02/01
在点A(2,-1)处z=2x+y最大
zmax=2×2+(-1)=3
创设情景、激趣诱思 归纳总结、纳入系统
2021/02总/01 结升华,启迪创新
尝试探究、生疑释疑 变式训练,形成技能
7
四、说教学程序:
2021/02/01
8
一、创设情景,激趣诱思
深圳某搬运公司经招标承担了每天搬运至少280t水 泥的任务,已知该公司有6辆A型卡车和4辆B型卡车, 已知A型卡车每天每辆的运载量为30t,成本费为0.9 千元,B型卡车每天每辆的运载量为40t,成本费为1 千元。
(2)在函数z=2x+y中,z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要解决的问题能转化成什么?
2021/02/01
10
x 4 y 3
y
3x 5 y 25
移动通信说课稿(2023版)
移动通信说课稿移动通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以及相关应用。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⒊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⒈重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⒉难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⒈移动通信概述⑴移动通信的定义及特点⑵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⑶移动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⒉移动通信网络结构⑴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⑵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⑶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要素⒊移动通信技术原理⑴无线信道特性与调制技术⑵多址接入技术⑶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技术⑷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技术⒋移动通信标准与制式⑴ 2G移动通信标准⑵ 3G移动通信标准⑶ 4G移动通信标准⑷ 5G移动通信标准⒌移动通信应用⑴移动通信的基本应用⑵移动通信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⑶移动通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六、教学方法⒈授课法:讲授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相关知识。
⒉示范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⒊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深入理解移动通信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⒋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⒈教学资源:PPT课件、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工具、案例分析等。
⒉教学环境:具备无线网络覆盖的教室,实验室等。
八、课堂练习与作业⒈课堂练习:设计移动通信的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⒉作业:布置小组或个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并撰写相关的报告或论文。
九、教学评价与反思⒈评价方式:既考察学生对移动通信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又注重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⒉反思: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令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附件:⒈相关案例分析材料⒉课程资料及参考书目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信法:指明了电信市场的竞争和监管规则,确立了电信产业的公平开放原则。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9篇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9篇《小数点移动》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6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本节课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教案:移动通信教学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的定义、原理和发展;2.掌握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3.了解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
教学难点:1.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了解学生对移动通信的理解程度。
Step 2:讲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发展(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学生讲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等。
Step 3:介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技术,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PPT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Step 4:探讨移动通信的应用(25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每个小组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PPT展示并进行讲解,包括应用的具体内容、实现原理和使用效果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案例,如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Step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移动通信领域的学习和创新。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移动通信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小论文进行展示;2.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移动通信创新项目的小组,进行实践和创新。
教学评价:1.学生的讨论表现和讲解内容的质量;2.学生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解程度;3.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2.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比赛和竞赛,提高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平移和旋转》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欣赏与设计》。
2、教材分析: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
3、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网络具有浓厚的兴趣。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概念性教学比较抽象,仅仅借助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工具不易于学生理解。
计算机能动态地展示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可以突破平日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选择在网络环境下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教学。
4、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欣赏与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案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设计精美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欣赏与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感受图案的美。
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欣赏与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设计精美图案。
二、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掌握本课内容,教学中借助动画的直观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创设主动参与的环境,运用媒体技术体验移动知识的生成,突破靠单一讲解带来的不易于理解的重难点,从而促进认识的深化。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课时用PPT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初步感知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这组图中我安排商标、沙发、壁纸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或是分别由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移动通信说课
移动通信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移动通信”。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该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涵盖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在本章节中,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多址技术以及信道编码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后续学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移动通信业务等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通信基础知识,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但是,对于移动通信这一领域,学生们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对一些复杂的技术原理和算法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
(3)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多址技术和信道编码的原理及应用。
2、教学难点(1)移动通信中的复杂算法和技术原理,如CDMA 多址技术的原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代小学数学》第八册).说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说教学重点: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说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出示数位顺序表: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2.576<25.76<257.6(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问:1)你看到了什么?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问:1)你看到了什么?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二、导入: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题目).三、新授:(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1.(每组一个学具袋一个表),请组长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学具按照表上的要求,边摆边填,并找出规律.2.反馈.3.说说填表的方法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4.独立思考: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0.6m→6m原数扩大10倍.0.6m→60m原数扩大100倍.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①因为6m的6在个位,0.6m的6在十分位,个位和十分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②还因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 变成6m,原数扩大10倍.6.从0.6m→60m,扩大100倍,道理是什么?从0.6m→600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8.老师板书“右移扩”.(二)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2.反馈: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三)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2.小组熟读规律.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注意添0去0的问题.四、巩固练习.(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中: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 ]1.左移二位2.右移二位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 ]1.左移二位2.右移二位(二)根据箭头指向,请说明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三)电脑出示练习1.师出生答:34.81→3.481 1.34→1342.师出生答:(可进行比赛游戏)3.师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478.32÷100×1000=4783.2五、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叫--小数点的悲剧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下课!说板书设计〖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3.1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与移动终端说课稿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搜集并整理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最新资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作业的目的是:
1.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增强对行业动态的关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标题和副标题,中间为主要知识点,右侧为实例和图示。主要内容将包括: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实践操作: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与移动终端,增强学习体验;
4.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提高学习自信心;
5.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2.课前检查设备,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第22课智能移动教案
第22课智能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智能移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智能移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了解智能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智能移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智能移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智能移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智能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智能移动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智能移动技术的应用案例的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智能移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智能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介绍智能移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智能移动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3. 技术原理讲解智能移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4. 应用范围分析智能移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方面的案例。
5. 教育应用介绍智能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智能教室、智能学习系统等,引导学生思考智能移动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6. 案例分析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智能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7.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对智能移动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智能移动技术的应用案例和发展历程。
2. 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智能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智能移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智能移动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
说教学PPT课件
数学说教学
通过解析数学概念、定理 、公式等,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英语说教学
通过讲解语法、词汇、口 语表达等,培养学生的英 语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培训中的说教学
新教师培训
通过讲解教学方法、课堂 管理、学生评价等,帮助 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
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探讨 教育理念等,提高骨干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
语气和语调变化
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调整语气 和语调,增强表达效果。
使用实例和案例
通过具体实例和案例来解释和 说明观点。
非语言运用技巧
肢体语言
保持良好的肢体语言,包括姿 势、手势和面部表情。
眼神交流
与听众保持眼神交流,增强互 动和沟通效果。
幻灯片设计
合理设计幻灯片,包括字体、 颜色、布局和图片等。
使用动画和过渡效果
03
启示二: 注重信息传递 的有效性
04
在设计PPT课件时,应 注重信息的有效传递,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吸 收。
06
说教学的未来发展
说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说教学的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说教学的形式和内 容,提高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 的需求。
分析PPT课件的内容组织是 否逻辑清晰,呈现方式是否直 观易懂,是否有效地传递了信
息。
方法二: 互动与参与性评估
评估PPT课件是否促进了师 生之间的互动,是否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说教学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01
启示一: 创新教学方式
02
从优秀案例中获得启示 ,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 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获奖)PLC技术应用说课课件
03
主题目标
通过本次说课,使学生了解PLC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背景
PLC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中。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 展,PL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掌握PLC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自 动化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重要意义 。
02 PLC技术概述
PLC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核心功能与特性
详细描述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电子系统。它通 过编程实现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功能,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活 性、易于编程和易于扩展等特性。
实用性强 该课件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提供 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 有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PLC技术 的应用。
互动性强 课件中融入了大。
视觉效果佳 课件采用了丰富的视觉设计,如 动画、图表等,使得内容更加直 观易懂,提高了学习效果。
实验过程与指导
实验过程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 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VS
实验指导
教师全程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06 PLC技术应用课程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项目实践, 评估学生对PLC技术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实践能力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一、作品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课件二、设计理念:本课件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本课件还注重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件内容:本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子技术基础概述: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2. 电路分析: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电路模型和电路分析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模拟电子技术: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放大器、滤波器等,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数字电子技术: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电子测量技术: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6. 电子设计自动化:介绍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技能。
7. 嵌入式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开发流程和常用开发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8. 实验与实训:通过实验和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件特色:1. 多媒体化:本课件采用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电子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交互性强:本课件设计了多个交互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操作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知识系统完整:本课件内容涵盖了电子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基础到应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电子技术知识。
4. 实践与应用结合:本课件注重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移动通信技术说课稿
移动通信技术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b) 掌握不同代际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c) 能够分析比较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并理解其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当前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b)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设计或项目研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日常使用中正确利用好方式等设备;增强环保意识并关注电子废物处理问题。
二:教材内容安排1.第一章:引言(包括开篇活动)- 移动通议的定义和发展史- 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采纳 GSM 标准2.第二章:GSM 技术原理- 非结构化网络- 无线信道的特点和传输方式3.第三章:GSM 网络结构与功能模块- GSM 系统组成及其作用- 移动台注册过程4.第四章:移动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以 CDMA2000 技术为例)a) 数字调制原理及应用领域;b)CDMA2000 的基本概念、优势和发展前景。
5. 第五章: LTE 高速数据业务技术介绍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b)OFDM 原理6. 实验设计或项目研究:学生小组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具体主题进行实验设计或项目研究,并撰写相关报告。
7. 思考问题讨论环节:- 当前移动通信面临哪些挑战?- 移动互联网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8. 教学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全文内容并提问回顾重要知识点。
附件:1、案例分析材料集合2、实验指导书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是基于码分多址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PPT课件[1]
课件目录•课程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网络通信与互联网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编程基础•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课程目标与意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内容与结构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组成、工作原理等涵盖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应用等介绍常用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辑等多媒体技术010204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视频教程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与辅导0302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包括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包括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代表性产品。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阐述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等。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01详细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02深入剖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数据的表示和运算等。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03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包括加电自检、启动操作系统等步骤。
讲解CPU 的概念、作用、性能指标及主流产品,包括Intel 和AMD 两大品牌的产品线。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他硬件设备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包括RAM 、ROM 、Cache 、硬盘、U 盘等设备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注意事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PPT课件
概念设计
采用E-R图等方法进行概念设计,确定实 体、属性和联系等概念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理设计
考虑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选择合适的 存储引擎、索引策略、分区方案等。
逻辑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确定表的结 构和关系,包括主键、外键、索引等。
CHAPTER 08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处理任务。
计算机系统组成
01
02
03
04
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 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
基础。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 计算机的功能核心。
数据
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字 、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
网络
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构成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
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 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及应用 • 办公软件应用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编程语言与算法基础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 课程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与定位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 基础知识与技能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 打下基础
动画效果与切换方式
学习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和 切换方式,提升演示文稿的吸 引力。
内容输入与格式化
熟悉在幻灯片中输入文本、插 入图片、图表等对象的方法, 掌握内容的格式化操作。
放映与输出
了解并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设 置和输出方法,如打印、导出 为PDF或视频等。
CHAPTER 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课时)
项目六 Android 数据存储应 用( 8课时)
? 教学内容设计
三、教学内容
1
基础理论: ?项目结构及资源使用 ?常用基本控件 ?常用高级控件 ?游戏应用程序开发 ?消息与广播 ?Service 后台服务 ?数据存储应用
2
实践案例: ?短信发送 ?简易计算器 ?模拟小时钟 ?扫雷游戏 ?拦截短信 ?单机版音乐盒 ?学生信息录入系统
现场操练教学法
五、课程考核
? 考核体系 ——在过程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分项考核
考核(100)
平时考核(20)
考勤( 10) 作业( 10)
技能考核(40)
实践环节随机考核 以提交软件为准
测试基本知识及编程 技能的掌握程度
项目考核(40)
期末综合项目 项目小组 测试手机开 发综合能力
期末综合项目考核成绩( 40分)=软件验收情况(15分)+软件开发文 档编写(15分)+参与项目的工作量( 5分)+工作态度( 5分)。
辅助资源
教材: 《Android SDK 开 发范例大全》、《疯狂 Android 讲义》 、 《Android 应用开发揭秘》 网站: Android 学习网站 ——优 亿开发、安卓巴士 ——移 动开发、安盟 —— Android 技术联盟
四、课程实施
? 学情分析 ——二年级软件班学生
不足
理论基础薄弱; 英语能力欠佳。
2. 分析完成项目案例所需要的技术支撑——讲解Android 软件开发的 相关知识与技术;
3. 某些技术支撑需借助小任务案例来分析,故此环节采用边讲边练的 方式;
4. 在项目案例开发过程演示结束后,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 成实践内容。
四、教学实施
? 项目实践环节 ——学生主导
1. 明确项目 掌握所需关 键技术
2. UI设计 素材收集、 UI设计
3.功能实现 程序编写、 编译调试、 运行测试
4.解决问题 学生组内讨 论、教师辅 助指导
5.评价总结 学生展示运 行结果、教 师点评和总 结
精简理论、突出实践、鼓励创新
?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法
四、教学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Android 操作系统概述
Android 开发环境搭建
由
项目结构及资源的使用
易
到
Activity 生命周期
难
界面布局 界面控件
的
菜单
对话框
工
界面事件 动画播放
作
任
Android 常用高级控件
务
游戏常用界面设计
安
游戏碰撞与检测技术
排
Intent
BroardcastReceive
Service 后台服务
素质
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 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养成规范的软件代码编写习惯;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写作精神等。
? 教学内容选取
三、教学内容
教学 内容
以培训期间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所了解的企业对 Android 编程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本着“以应用为主线, 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 整合优化。
优势
Android 智能手机使用率高,操作熟练; 具备Java 基础及软件测试能力; 对手机应用软件感兴趣。
处理方法
对知识讲解避免“面面俱到”,以“ 够 用、实用、会用”为准则;案例选取 应注重实用性及趣味性。
? 课程实施原则
服务
理论知识
四、课程实施
实践操作
1. 教师首先演示或者讲解本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实践项目 ——引入项 目案例;
数据结构
一、课程设置
Android 手 机软件开发
移动互联网开发 技术综合实训
软件测试
岗位群:Android 架构师、
手机游戏开发工程师、 手机软件研发工程师、 手机软件移植师等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1. 熟练掌握TeAxnt idnrhoeidre开发所应具 备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2. 能够以Java语言为基础,在 Android 移动开发平台上,独立、 完整的实现Android 软件项目的 开发过程,从而具备一定的手机 程序开发与设计能力。 3.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动 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
1课程设置2教学 Nhomakorabea标3
教学内容
4
课程实施
5
课程考核
6
第一堂课设计
说课内容
一、课程设置
? 课程信息
项目
内
容
课程名称 《移动应用开发》
授课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授课对象 计科21401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总 学 时 64 学时
学 分4
? 课程衔接
C语言程序设计 Java 程序设计
六、第一堂课设计
1. 课前认知:
通过手机软件开发现状及Android 工程师的市场需求分析,说明该课程的开 课目的、课程框架,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应掌握的技能及考试模式 等。
2. 导入新课:
以运行“第一个Android 项目” 为例,引入Android 平台的介绍;
3. 任务划分:
任务一:认识Android 操作系统 任务二:搭建Android 开发环境 任务三:分析Android 项目结构 任务四:使用Android 资源 案例演示1:Android 开发环境的搭建 案例演示2:第一个Android 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具体目标
1)掌握移动开发基本理论和概念及资源访问; 2)掌握用户界面及界面响应的基本方法; 知识 3)掌握四大组件的关系及使用; 4)掌握Android 数据存储方法。
能力
1)熟悉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 2)能够从事移动 App 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 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 3)熟悉Android 程序的开发流程等。
3
综合案例: ?手机相册服务软件
? 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
?资源访问 ?用户界面 ?组件使用 ?数据存储
三、教学内容
课程难点
?用户界面 ?Service 后台服务 ?综合开发
? 教材分析
三、教学内容
教材
主教材
《Android 应用程序开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3 优点: 知识系统、简单易 学、案例详细、符合教学 需求。 缺点: 对重要知识介绍深 度不够、缺少调试技术方 面的介绍。
Android 数据存储与访问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与 Android 的第一次亲密
接触( 4课时)
基
项目二 设计Android 用户界面
于
(20课时)
职
业
能
项目三 实现Android 高级界面
力
设计( 8课时)
培
养
项目四 Android 游戏应用程序 开发( 4课时)
的 教 学
过
项目五 Android 组件应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