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雪漠
从苦难中解脱释迦牟尼的教义和启示
从苦难中解脱释迦牟尼的教义和启示从苦难中解脱:释迦牟尼的教义和启示悲欣交集,人生苦楚。
凡人在世,难免遭遇种种磨难与痛苦,这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然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教义却向我们揭示了从苦难中解脱的途径。
此教义以智慧为引领,以慈悲为力量,以般若为武器,为我们指引着寻求内心解脱之道。
在摆脱痛苦的过程中,释迦牟尼的教义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一、苦难的本质佛教认为,生活中的苦难是每个个体必经之路,它们存在于生老病死、离别悲伤、世俗纷争等各个方面。
苦难是由内心的贪欲、愚痴和嗔恚所引发的,是人类由无明所造成的结果。
二、九苦的具体表现佛教中提到了九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离、求不得、五阴炽灭、五蕴皆空、无常。
这九苦具体指出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痛苦与困扰。
三、苦的根源佛教认为,贪、瞋、痴是苦的根源。
贪欲使我们无法满足,瞋恨使我们心生恶念,痴愚使我们无法看清真相。
这些根源在我们的内心中永远存在,是导致苦难产生的源头。
四、四圣谛的救赎为了帮助我们摆脱痛苦,释迦牟尼提出了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是指世间所有苦难的存在,集谛是指苦难产生的原因,灭谛是指痛苦的终结,道谛是指通过修行实现解脱的路径,即八正道。
五、八正道的实践八正道是摆脱苦难的实际行动指南。
它包括正确的见解、意念、语言、行为、职业、努力、念和禅定。
通过遵循八正道,我们能够培养正确的视角、激发正向思考、使用正能量的语言、行善积德、选择合适的职业、努力向上、保持正念以及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
六、慈悲与智慧慈悲和智慧是佛教解脱的两个关键元素。
慈悲心使我们远离嗔恚,通过宽容与关爱去化解矛盾,达到内心的和谐。
智慧则是通过对真理的思考与领悟,使我们超越迷惑与疑虑,认识到苦难的本质,进而从苦难中获得解脱与启示。
七、佛陀的榜样释迦牟尼自己的经历是佛教中的一个强烈的启示。
佛陀从王子阶级放弃一切,修行于苦行中,最终获得了内心的解脱和觉悟。
他教导世人以慈悲、智慧的力量来面对苦难,引导众生踏上八正道,从而实现人生的完善。
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
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
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源自佛陀的教导和教诲。
佛陀认为,众生在生命中所经历的苦难与痛苦,根源于无明、贪欲和瞋恨等烦恼心理的存在。
要实现解脱,就必须通过修行摆脱这些烦恼心理的束缚。
佛法解脱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因缘果报:佛法认为,众生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环所致。
因此,要从苦难中解脱,就必须根据自己过去的行为来修正和改善现在的行为,以便创造积极的因缘。
2. 无我观:佛法教导众生要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常、无我和痛苦的本质。
这种观念的转变能够帮助众生从执著和執著中解脱出来,实现超越个体存在的状态。
3. 中道:佛法主张遵循中道,避免极端的思维和行为。
佛陀教导众生要远离贪欲和瞋恨,而寻求平衡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佛法解脱的行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三学:佛法教导众生要修习戒、定、慧三学。
戒指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造下恶业;定指的是修习冥想等提升集中力和内心平静的方法;慧则是指开发智慧观照事物真相的能力。
2. 功德布施:佛法鼓励众生通过布施来积累功德,以便得到福报和因缘的改善。
布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也可以是精神
上的帮助和关爱。
3. 冥想与正念:佛陀教导众生通过冥想和正念来觉察和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
冥想可以帮助众生培养平静和集中的内心状态,正念则可以帮助众生警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在于通过修行和培养内心的善念和正念,摧毁烦恼和执著的根源,逐渐达到超脱生老病死的境界,实现心灵的解脱与安宁。
解脱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解脱什么意思作何解释解脱一词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和解释,具体意义取决于不同的背景和语境。
在不同的领域中,解脱可以被给予不同的定义和内涵。
下面将对解脱这个词的几种常见解释进行阐述。
一、解脱的宗教意义在宗教领域,解脱通常被理解为摆脱或解除痛苦、烦恼以及人世间的种种束缚,达到超越世俗的境地。
在佛教中,解脱是修行者通过精进修持、慧觉开悟,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状态的目标。
在印度教的思想体系中,解脱是人通过接触和融入至高无上的神灵,摆脱轮回并与神灵合一的境界。
无论是佛教还是印度教,解脱代表了一种精神的解放,对于修行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意义和价值。
二、解脱的心理学解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解脱可以理解为个体摆脱压力、焦虑和负担,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当一个人经历了长时间的压力和焦虑状态后,他可能会通过放松、冥想、寻找支持或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达到解脱。
解脱在心理学中被视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平衡和调和,帮助个人恢复内心的安定和稳定。
三、解脱的社会层面意义在社会层面上,解脱可以指对社会不公正、压迫或限制的摆脱。
这种解脱通常与社会变革和个体自由的追求紧密相关。
例如,解放运动、妇女解放、民主与人权的推动等,都是在争取个体和社会的解脱,摆脱压迫和不平等。
四、解脱的人生哲学意义在人生哲学层面上,解脱可以被视为个人对于困境或束缚状态的追求与超越。
这种解脱与个体对于人生意义、幸福和满足感的追求紧密相连。
解脱的哲学意义在于个体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和超越生活中的障碍和限制,实现自我超越与内心的和谐。
总结起来,解脱作为一个多义词,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
无论是宗教、心理学、社会学还是人生哲学,解脱都代表着对痛苦、束缚和不平等状态的超越与摆脱,寻求内心的平静、自由与和谐。
每个人对于解脱的追求都是一种探索和成长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和境地,解脱都能为个体带来不同层面的满足与意义。
佛祖讲至高无上妙法之三解脱门
佛祖讲至高无上妙法之三解脱门“我今天要为你们讲说妙理,请你们都把心里的杂念清除,以能平和安稳地听讲、纳受和理解。
“比丘们,一些法理的特征,可以成为正法的印志。
我所教的法理,有三法印,它们就是空、无相和无愿无求。
此三特点也就是导致解脱的三门通道,因此,三法印又可称为三解脱门。
“比丘们,第一法印是‘空’。
‘空’并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存在的意思。
‘空’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个体。
你们都知道,‘存在’和‘非存在’的两种信念都是有偏差的。
一切法因缘而生。
此是因为彼是,此非因为彼非;此之之生因为彼生,此灭因为彼灭。
因此,‘空’的性体就是互依。
“比丘们,观察万法的互依性,便能体会一切法都存在于彼此之内,以及一法之中含藏万法之理。
脱离一法,便了无他法。
观照十八界的六根、六尘和六识,观想五蕴的色、受、想、行、识,你们会发觉没有一法一蕴是可以独立而存的,它们全都互相依赖以能存在。
当你们见到一切法的空性时,你们便不会再追逐或逃避任何的法。
你们这时便超越了对一切法的执著、分别和偏见。
观照空性,就如开启了自由的第一扇门,‘空’是第一解脱门。
“比丘们,第二法印是‘无相’。
‘无相’就是要超越思想意识的分别。
当人们不能体悟万法的互依互缘和空性,他们便误认世法是个别独立存在的现象。
他们以为此与彼各不相关,独立而存。
这样观看世法,就如同用分别心之利剑,把实相斩成零散的碎片。
这样做,便无法看得到实相的真面目了。
比丘们,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互依互存。
彼有此在,此存彼中,一法蕴藏一切法,这就是相间存在与相间切入的意思了。
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即是此。
如果你们这般观想,便会发觉平常一般的领会是充满错误的了。
思想意识的眼睛,不能如慧眼般看得清晰准确。
思想意识之眼会误当绳索为毒蛇。
有慧眼的明亮,绳索的真相显露无遗,而蛇的影像便顿然消失。
“比丘们,所有心智的概念,如存在、不存在、生、死、一、多、起、灭、来、去、垢、净、增、减等,都只是思想上的分别心所形成的。
情绪的解脱佛教如何帮助我们语录
情绪的解脱佛教如何帮助我们语录情绪的解脱:佛教如何帮助我们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哲学体系,以解脱为核心理念。
情绪的解脱是佛教强调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教导我们如何管理情绪、减少痛苦,并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本文将探讨佛教对情绪的解脱的观点,并引用一些佛经语录作为佐证。
1. 了解情绪佛教教导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反应,它们会带来喜悦、愤怒、忧虑等种种感受。
佛教认为情绪是我们内心的波动,它们往往是因为我们与外在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法句经》中说道:“由着外缘,而起种种心。
”这句话强调了情绪起源于外界的因素。
佛教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情绪的本质,就能够在面对情绪时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
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或者焦虑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情绪,并明白它们只是暂时存在的,从而减少情绪带来的困扰。
2. 接纳情绪佛教鼓励我们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接纳情绪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让情绪控制我们,而是要通过观察和理解情绪,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处理和释放情绪。
《金刚经》中提到:“应以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强调了对情绪的接纳和观察。
当我们接纳情绪时,我们不再与情绪抗争,而是以冷静和平和的态度来看待它们。
我们可以用观察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就能够跳出情绪的困扰,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3. 增加正念正念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当下的觉知。
通过增加正念,我们可以更加自觉地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掌控它们。
《大智度论》中提到:“正知正见即常住。
”这句话指出了正念的重要性。
当我们培养正念时,我们学会了放下过去和未来的思虑,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经验上。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避免被情绪所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
4. 培养慈悲心佛教教导我们要培养慈悲心,即对他人和自己都持有无条件的爱和善意。
慈悲心可以减少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并促进我们与他人的和谐与连接。
佛教的_涅_与婆罗门教的_解脱_
南亚研究季刊 ・1997年第2期・ 佛教的“涅 ”与婆罗门教的“解脱”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
佛教的最高修行目的是达到“涅 ”;婆罗门教的最高修行目的则是获得“解脱”。
“涅 ”与“解脱”虽是两个不同宗教追求的最高目的,但它们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二者的同异与关联对搞清楚印度古代宗教的基本特征,进而正确认识印度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佛教的“涅 ”观念“涅 ”虽然是所有佛教流派都宣称要达到的最高目的,但由于此教中流派众多,各派的涅 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内容比较复杂。
此处仅就小乘与大乘佛教涅 观念的基本点作一扼要概述。
“涅 ”是梵文“nirvāna”的音译,它还音译为“泥洹”、“泥日”等。
该词在中国古代亦有意译,如“寂灭”、“灭度”、“圆寂”、“解脱”等。
佛教在产生时即把涅 作为本教一切修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在原始佛教中,涅 主要指摆脱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完全不同。
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 恚、愚痴、烦恼等,因而从本质上说是充满痛苦的;而涅 境界则“贪欲永尽,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①因此,涅 境界是一种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等的与世俗世界有本质差别的境界。
在一些小乘佛教的典籍中,涅 还常被描述为熄灭无物的状态,认为涅 是“如灯焰涅,唯灯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得心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
”②总之,小乘佛教一般把涅 描述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的状态,并经常把涅 看作是一种彻底死亡的代称,它与世间是完全不同的。
大乘佛教的涅 观与小乘佛教有很大差别。
这突出地表现在二者对涅 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的关联与性质的看法上。
根据小乘佛教的一般看法,涅 境界与世俗世界是有“分别”的,二者不容混淆。
但大乘佛教,特别是早中期大乘佛教则一般不这样看,如《维摩诘经》中就说:“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生死涅 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乐涅 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 不厌世间则无有二。
佛教中关于解脱
6.生活禅.慧解脱次弟(2018.9.21修订版)
生活禅--慧解脱次弟(2018.09.21)“如果有人发现一颗闪亮的星星,他没有权力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光辉;他必须公诸于世,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耀。
”----阿姜查作品前段禅修,课程期间经常听到“阿罗汉”一词,很多同修不解深意,认为阿罗汉只有通过止观修行才能成就。
其时阿罗汉分两种,慧解脱与俱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即不通过修止,通过修观了悟三法印,断除无明而得解脱,但只是智慧的了悟,六根接触六尘时,还有贪嗔痴等执著,无禅定与神通的能力。
俱解脱阿罗汉,不仅了悟三法印,更深入灭尽定,以止与观的力量,永尽一切贪嗔痴等烦恼,六种神通具足。
北传佛教的开悟者,同样分为慧解脱与俱解脱,但北传经书过于强调一法印,即涅磐寂静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超越二元对立”,反而忽略了三法印的作用。
当下,本人将以实修为契入点,详细解读觉性,详细解读三法印,并分四步重新探讨慧解脱的次弟,使有缘者能够了解止观双修对解脱之路的重要性。
一,培养觉性觉性,是每个人本来存在的,只不过被贪嗔痴等执著掩盖。
如果把觉性比喻成为一个人,那么止就是人的心态,观就是人的眼睛,只有心态平静,才能看到更多的实相,所以观是建立在止的强弱之上的。
培养觉性,就是利用止观双修,逐渐强化觉性,使之不被贪嗔痴等执著掩盖。
修止得定、修观发慧,培养觉性的前提就是修习止观。
虽然此篇重点探讨修观成为慧解脱的方法,但对修止必须要有认识。
禅宗的悟后起修,便是用强大的止禅,对境利用观禅消磨贪嗔痴等执著。
修止,即内心专注而不散乱;修观,即观察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修止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念佛、持咒、观相、观呼吸等,根性不同,选择方法不同。
修观的方法有四种,以身、受、心、法等观察到心念,本人经常以受契入心念,是因觉知感受对日常生活情绪的控制等方面益处良多,更能理解“诸受是苦”的世间三法印。
(注:无常、苦、无我是世间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磐是出世间三法印。
)修观,以观察六根接触六尘的感受为主。
圆寂涅盘灭度解脱的意思
圆寂涅槃灭度解脱的意思
圆寂、涅槃、灭度、解脱是佛教中的四个重要概念,代表着佛教教义中对于人生的最终目标的不同表述和理解。
其中,圆寂是指佛陀在世时,生命的结束,具有一定的仪式和庄严性,代表着超越轮回的境界。
涅槃则是指佛陀的心灵彻底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通常被解释为一种内在的心灵状态,也被称为“涅槃寂静”或“涅槃天”。
而灭度则是指佛陀的肉体的死亡,也就是生命的终结,这里的“灭度”并不是普通的消亡,而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最后,解脱则是指通过修行达到对苦、集、灭、道的彻悟,超越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四个概念虽然有所差异,但都代表着佛陀智慧和慈悲的境界,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
通过学习和修行,人们可以逐渐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1 -。
什么叫做解脱
圣严法师讲什么叫做解脱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
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
有了束缚,便不自由,束缚,便是自解脱了由。
因此,解脱的定义,也可以说就是自由的定义。
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人在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之下,由于法律的保障,可以得到若干的自由。
所以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也有其限度。
要求自由的倾向,实在就是主观状态对于客观状态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的动力,几乎也就是生命的本能。
包括动物与植物在内,如果失去了这种反抗的本能,必将不能生存。
比如草木的生长,它们反抗了地球的引力之后,才能从地面向空中发展,这种自求发展的动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种反抗。
动物园的禽兽,更不用说,决不是它们的自愿。
野生的动物乃至昆虫,它们都有一种自求生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种抵抗环境的自卫能力;纵然是家畜,也没有不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的。
人类,对于自由的要求,比异类的动物,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虽然,由于文化及教育,在要求自由方面的表现,没有动物那样地露骨。
但是,动物的品级越高,自由的要求也越大,人类的文化越高,对于自由的要求也越复杂。
生物界的自由,仅在求得生存而已;动物界的自由,也仅在求得满足简单的饮食欲及生殖欲而已;人类的原人,大概又比高等动物的要求较高一筹。
人总是人,不会没有肉体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所以渐渐地向文明的时代进步。
一个文明人的自由倾向,是基于肉体的生存欲(饮食),进展到肉体的延续欲(生殖),再发展到精神的安定欲(神明的保护),最后便必然地要发展到精神的不朽欲。
所谓精神的不朽,是用来弥补肉体必死的遗憾。
一个文明人,他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那就是指的肉体(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想)的自由,但却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
能够精神不朽,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但这要求,却是人人该有的,要不然,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沉的、没有自觉的、没有理想的,也是没有信心的。
当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许多无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学者,他们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国、更不信死后尚有所谓灵魂这样的东西,他们只以为造福了人类,他们的精神便会永远地活在人类的历史上,永远地融入于整个的宇宙间了。
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行 法 篇
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心地观经)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意,示现入生死。(圆觉经)
第一章 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
又有些众生,不愿提起过往,回忆过往,却把精力花在幻想之中,希望能于未来实现,对目前的环境,虽有能力去改善,却不愿去努力。
这些生活在过去与未来幻想中的众生,因不愿面对现实而丧失了现在生活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塑造自己和环境,只能在梦幻自怨中渡日,终不能得到解脱。
但是,达观的修行者,深知一切皆是迁流不居,方生便死,方死又生,生灭不断,就是自己的身心,亦复如是,终不永久。他明白万物生灭不断的原理使他可以摆脱过去的羁绊,令他能凭自己的意志塑造称意的未来。
是什么令众生的佛性不能显现呢?这就是无知与不信了。佛法难遇,不是所有众生皆有因缘听法,就是得闻难遇之法,也不是所有众生皆能信受,因此,自知自信心中有成佛之种的众生就非常稀少了。
若是对自己的潜能也不肯承认实有,那么,又怎样能令他把这些潜能发挥呢?
因此,没有信,众生就是空有佛性,也不能运用分毫,更谈不上成佛解脱,游戏神通了。
为什么要认识苦圣谛呢?
众生在六道轮回生灭法中所过的生活,是桎梏的、不自主的、不持久的、苦恼的。他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恶劣,他便不会思量改善环境,摆脱目前的苦恼,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知苦是解脱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众生才能够认清确定问题的存在,才能导致寻找解决烦恼方法的努力,就好象一个病人,必要知道自己有病,才会去看医生和服药除病呢?若是这样对病情不知不觉,病就永无治好的可能了。
他好比一只自小长于鸡群的雄鹰,空负展翅高飞的能力,却满足于生活于鸡群之中,日间争啄谷米,晚上同栖笼子之内,绝无一飞冲天、离舍龌龊鸡场之念。雄鹰一天不反凤于内,展翅试飞,它便一天要与鸡群为伍,难以发挥它的天赋潜能。
第二篇解脱自在
第二篇解脱自在第二篇解脱自在壹解脱自在的定义解脱,就是解开系缚,脱身而出的意思;自在,指自由放任,无挂无碍。
解脱,是动态的行为;自在,是静态的境界。
解脱与自在,是一体的两面,能解脱就能自在,能自在就能解脱。
诸佛菩萨游诸国土,度化有情,示教利喜,无非就是要使众生离苦得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贰解脱自在的种类就解脱的层次而言,约略可以分为三种:1.世俗的解脱:生活在世间,我们要承受种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存在时,就是一种解脱自在的境界。
例如:通过考试的时候,完成工作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是一种解脱。
社会人士下班回家,享受亲情的时刻;家庭主妇做完一天的家事,休憩闲聊的时候,也是一种解脱……。
乃至贫穷的人解决生活的问题,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凡此都是解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世界达到最好的协调。
然而,这种解脱自在只是相对性的,暂时性的,并没有永恒性,人生的贪欲无尽,使得我们的身心永远感到逼迫苦恼。
所以经云“三界如火宅”,于是,有些人就去寻找出世的解脱。
2.出世的解脱:出世就是离开尘世,到另一个寂静的处所,闭关修道,以求了生脱死。
这种解脱固然摆脱了人世的束缚,但是也逃避对社会人群应有的一份责任,所以不够积极进取。
又这种出世的解脱,恰如大石压草般不让烦恼现起,有朝一日,因缘和合,烦恼的幼苗还是会生长出来,所以,也不是究竟的解脱。
3.胜义的解脱:究竟的解脱应该是超越入世与出世,使精神与物质两相兼益,使生活与修行相得益彰,使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逍遥自在的一种意境。
这种即入世而出世,即出世而入世的解脱,就是胜义的解脱。
胜义的解脱是最圆融完满的境界,只有在生活体证中才能成就,非言语思辨所能道尽,所以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解脱。
黄檗禅师云:“终日不离一切事,不为诸境所惑,方名自在人。
”“安然端坐,任运而不拘,方名解脱。
”参解脱自在的实践如何才能达到胜义的解脱呢?《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是描述多劫以前成佛的金粟如来,于此世化现维摩诘居士身,为众生开示解脱之要。
人生苦海佛教解脱之道语录
人生苦海佛教解脱之道语录人生苦海,每个人都会面对和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困惑。
佛教是一种修行的宗教,提供了一种解脱之道,帮助人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生苦海和佛教解脱之道的语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示和帮助。
1. 忍耐是通向解脱的第一步。
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忍耐,不抱怨、不焦虑,而是安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和外界的变化。
通过忍耐,我们能够超越痛苦,找到解脱的力量。
2. 随缘而安,不贪执于外物。
佛教教导我们要舍弃贪欲和执着,不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
只有心无挂碍,随遇而安,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解脱。
3. 修行内观,认识自己的内心。
佛教强调修行内观,通过觉察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痛苦和欲望。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找到解脱的方法和停止苦海的循环。
4. 慈悲心是解脱之道的关键。
佛教强调慈悲心的重要性。
只有拥有慈悲心,关心他人的痛苦,才能真正理解苦海中的人们,并帮助他们寻找解脱之道。
慈悲心也同样是我们自身解脱的关键。
5. 放下执念,悟透无常。
佛陀教导我们要放下对于事物和人的执念,认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
只有当我们悟透无常,放下执念,才能真正超越生死的束缚,实现解脱。
6. 勤于修行,持之以恒。
佛教修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只有坚持不懈地修行,我们才能真正解脱功夫,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7. 正念是解脱之道的关键。
佛陀教导我们要保持正念,保持对于当下的觉察和专注。
通过正念,我们能够认识到苦海中的痛苦和烦恼,并找到解脱之道。
8. 悟性是自我解脱的法门。
佛教教导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悟性,通过自己的领悟和体悟,实现对于解脱之道的理解。
只有当我们真正悟性开启,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解脱。
9. 过去是过去,未来是未来,只有当下才是真实。
佛教教导我们要放下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执念,只关注和珍惜当下的一切。
通过专注当下,我们能够获得解脱的真实体验。
10. 解脱并非逃避,而是直面和接纳一切。
佛陀教导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外界的一切,接纳一切的痛苦和困境。
3312二 解脱的层次
“二、解脱的层次解脱:佛法说有二种一、心解脱,二、慧解脱。
二者虽可相通,但也有不同。
如画师画了一幅美女或魔鬼,因人的错误认识,以为是真的美女或魔鬼,于是生起贪爱或恐怖,甚至做梦都梦到。
这种贪爱与恐怖,只要正确的认识它──不过是假的形像,没有一点真实性;能这样的看透它,就不会被画师笔下的形像所迷惑了。
”这个比喻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美女的画像很漂亮,或魔鬼的画像很恐怖,因为画得非常象。
现在科技制作影像可以是立体的,美女塑造得很像,魔鬼也会让人恐怖,更为逼真。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一切相也是如此逼真,说这一切“如梦幻泡影”,没人相信。
如果能正确认识它的真相,知道原来是虚幻的假象而已,就不会被美女所迷惑,被魔鬼所恐惧了。
譬如,晚上走路看到一条绳,以为是蛇,吓得要死。
次日白天看清原来是一条绳子而已,你那个恐惧就消失了。
所以了解真相就不再被迷惑,不再产生执着与污染。
“众生依无明的错误认识,起染爱而忧愁苦恼,也是如此。
如能以智能勘破无明妄执,便能不起染着,而无忧无怖了。
”注意!这里讲到重点:我们以幻为真,以虚为实,因而产生执着爱取,造业无边,痛苦烦恼无边,生死相续就不断。
所以修行的关键就在如何勘破它发觉真相而已。
我们看人间为何这么实在?美女就是美女,帅哥就是帅哥,实在感那么强!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性,这就要靠智能深观。
如果在假象中执着它是真的,那你只是凡夫俗子一个。
圣者的定义及内涵就是用他的智能来勘破假象,明白一切只是缘起的生,如幻非实,刹那间缘起的条件变化了,就必然归于灭。
了解这个真相时,对于暂时存在显现的万事万物就可以勘破而不再执着爱染了。
“勘破”就是般若空慧,不学缘起就没有正见,那你永远都勘不破,怎么看都是实在的,身心起落的那种感觉总是那么实在。
所以要用般若空慧的缘起正见,一一勘破它,不必等东西坏了才知道是灭,而在存在活动的当下就能知道它的虚幻性而离执,这就是重点。
“离无明,名慧解脱,是理智的。
解脱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解脱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vimoksa(音译作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译作毘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
又作木叉、木底。
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
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
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
如从三界束缚中获得解脱,分别称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
由修习所断烦恼之不同,可分为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
特殊而论,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拘于业报轮回,与涅槃、圆寂之含意相通。
禅定解脱的原理
禅定解脱的原理禅定解脱的原理是基于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而建立的。
在佛教中,解脱意味着从世俗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以及对生死轮回的解脱。
禅定则是佛教修行的方式之一,通过禅定可以获得解脱。
以下是禅定解脱的原理:1. 禅定修行禅定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禅定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杂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禅定的修行需要通过不断地修炼,提高专注力和冥想的能力,最终达到拥有稳定的内心和智慧的境界。
2. 对无常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无常深刻觉悟。
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生老病死和世间的一切烦恼和苦难。
当人们对无常有了深刻的觉悟之后,就能摆脱对世俗欲望的执着和執著,实现内心的解脱。
3. 对苦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苦的本质有深刻的觉悟。
生命中的苦难和不如意都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常常因为对苦的回避和逃避而使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通过对苦的觉悟,人们可以摆脱对苦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
4. 对无我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无我的观念有深刻的觉悟。
人们常常因为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和苦难之中。
通过深刻的无我的觉悟,人们可以摆脱对自我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
5. 禅定与般若智慧禅定和般若智慧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禅定修行需要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般若智慧则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觉悟而获得的智慧。
禅定与般若智慧相辅相成,通过禅定修行可以培养出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则可以指导禅定的修行,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
6. 缘起空性佛教的缘起空性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空性的,没有永恒的自体实体。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实体,一切都是空的。
通过对缘起空性的理解和觉悟,可以摆脱对事物的执着和執著,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7. 反思与觉察禅定解脱的原理还包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与觉察。
人们需要通过反思和觉察来觉知自己内心的执着和烦恼,以此来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平静。
解脱的意思是什么
解脱的意思是什么推荐文章抱蔓摘瓜是什么意思热度: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_暴殄天物的意思热度:暴虎冯河是什么意思热度:抱头鼠窜是什么意思热度:majorgeneral是什么意思热度:解脱的意思: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复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
”英文解释free oneself from;get rid of;exonerate;absolve;disengagement ;[mukti;vimukta]∶佛教指脱离苦恼,自在无碍果解脱否。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get rid of]∶甩掉;脱身诸事纷扰,使他无以解脱[absolve]∶开脱为人解脱罪责详细解释解除;解开。
《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復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
” 司马贞索隐:“谓脱钳釱。
”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把士兵衣服解脱了,领出庙门去。
” 沙汀《呼嚎》:“‘好吧,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她说,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
”开脱;释放。
《汉书·赵广汉传》:“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 颜师古注:“或逢赦令,则得免脱也。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邢子仪》:“ 邢亦计窘,姑赂承牒者,赁车骑携朱诣绅,哀求解脱。
”消释。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四·锺馗》:“余久畜兹疑,未能解脱,一旦参会羣籍,不觉洞然。
”脱出窠臼。
清黄宗羲《金介山诗序》:“世以公安、竟陵为解脱,则迎之而为率易,为混沦,此求之於一时之好尚者也。
”佛教语。
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
亦指断绝“生死”原因,同“ 涅槃”、“ 圆寂”的含义相通。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求解脱於服佩,预参次於山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光明大手印系列》代序)雪漠1、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今天,我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
这是目前好多朋友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甚至一些信仰者也不知道佛教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时下,信仰佛教的人有追求福报的、有害怕轮回的、有想要学习一种新文化,汲取文化营养的……目的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
佛教文化非常博大,有三藏十二部。
这三藏十二部的内容浩如烟海。
我阅过两次《大藏经》,整天闭关地阅读。
如果一天24个小时中除了基本的休息之外,差不多要三年时间才能够读完一遍。
阅读能力稍弱的人,三年也不一定读完。
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全部地了解佛教、完整地了解佛教,以及想了解佛教中许多精髓的东西,那么就必须得到善知识的点拨。
历史上有许多非常伟大的善知识,他们造了好多“论”,比如龙树菩萨造过《大智度论》、弥勒菩萨造过《瑜伽师地论》等等。
这些大论是佛教的基本概论,很有价值。
不过,现在能读懂这些大论的人也少之又少。
于是,出现了一种状况:无论是学习佛学的人,还是信仰佛教的人,并不懂真正信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有信仰?我们在追求什么?如果不懂这些,那么就是迷信。
比如,有些人把佛教变成了世间法的一种助缘,在广州一带,有向观音借钱的习俗,今年向观世音菩萨借多少钱,挣上多少钱后,明年再来还愿。
像这种习俗就非常的有趣,他们把观音菩萨当成一个财神来“信仰”;有些人是为了祈求佛与护法的保佑;还有些人甚至让护法神惩罚自己的敌人,修一些像藏传佛教里面的“诛法”之类,等等。
这些习俗和做法并不符合佛教的真正精神。
正因为有不同的人对佛教有着不同有理解,才导致了佛教界的混乱。
事实上,信仰宗教的真正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和自由。
无论伊斯兰教也罢、基督教也罢、印度教也罢,许许多多的宗教都追求真理。
它们将真理赋予不同的名相,比如印度教将真理称之为“梵天”、基督教称之为“上帝”、伊斯兰教称之为“真主”、中国的道教称之为“道”、佛教称之为“真如”、“空性”等等。
就是说,每一种宗教都认为有一种存在比人类更伟大。
这种存在有两种层次,第一种是物质性的存在,有一种功能性的作用;另一种是纯精神性的存在。
无论它是物质的、功能的,还是精神的都不要紧,因为信仰者们都承认有一种存在比人类更伟大。
当人类向往这种存在的时候,就会产生宗教。
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是什么呢?就是自由、真理。
对于“自由”,佛教常见的说法叫“解脱”,因为真正的自由就是解脱。
当佛教把人从世俗的欲望中、烦恼中、仇恨贪婪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人类就会得到自由。
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法的自由,一种是出世间法的自由。
世间法的自由就是离苦得乐,即远离痛苦得到快乐、远离热恼得到清凉、远离愚昧得到智慧、远离仇恨得到慈悲、远离贪婪得到少欲知足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实现自由的一种方式;另外一种自由是出世间的自由,即它不追求相对自由,而是追求“绝对自由”。
什么是“绝对自由”呢?就是无条件的自由。
在藏传佛教中“绝对自由”被称为“心气自在”,意思就是物质和精神、心灵和肉体都得到大自在。
所以,佛教追求的本质就是自由或解脱。
2、怎样得到解脱?那么如何得到自由?如何得到解脱?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两种方式,来得到自由或解脱。
第一种是“因信得度”,因为信仰而得到救度。
人们依靠信仰的力量来消除自己的贪婪、愚昧、欲望,破除一种执著,最终得到解脱。
比如,基督教的信仰者会信仰上帝、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会信仰真主,因为这种信仰的力量,人们远离了痛苦,得到了快乐,并找到了他们向往的永恒而被救度,这就是“因信得度”。
佛教中最能体现“因信得度”的就是净土宗,它认为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到极乐世界,信仰者甚至不需要非常多的繁杂的佛教教义,只要信仰阿弥陀佛,并遵循一种规则(戒律、仪规等),就可以得到救度。
这是得到自由、解脱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见即解脱”。
这个“见”就是“见地”的“见”、“见道”的“见”、正见、智慧。
在禅宗中“明心见性”的这个“见”。
大手印中“契入大手印”的“契入”就是“见”,即得到一种智慧。
人为什么要得到这个“见”呢?是为了破除一种执著。
什么是执著?执著有两种:第一种是对“自我”的执著,认为自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并用“自我”来衡量这个世界,于是就产生了许多执著,比如因为执著而掠夺、贪婪,贪婪而得不到时就产生仇恨。
实际上,这些纷纷繁繁的热恼、痛苦、仇恨都是由执著而来的;另外一种执著是“法执”。
在佛教中,把这个世界上所有心和物的现象都用“法”来代表,它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法”,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精神和物质都是“法”。
对“我”和“法”的执著在佛教中,是必须破除的。
当一个人破除了“我执”和“法执”的时候,他就会得到解脱。
我们举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
执著好像寒冷,它把一杯水变成了一块冰,那么,这块冰如何才能解脱呢?只有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把这块冰融化,它才会变成一杯水。
当这杯水被倒入大海时,它和大海融为一体时,就叫解脱。
佛教的某些流派中,将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子母光明会”。
那么,如何把冰与大海合二为一?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把这块冰直接投入到大海,等到一定的因缘成熟之后它就会融化,这就是“因信得度”。
追求往生的人就是往生到佛国去,在那儿机缘成熟后开悟、解脱,就好像一块冰“往生”到大海里,靠大海里出现的诸多的顺缘来将它融化,这时那个个体的冰就和法界的大海融为一体,从而得到解脱。
第二种“见即解脱”,就是用你的智慧之火先融化那执著之冰,当冰化为水时再进入大海,跟大海融为一体。
在大手印文化中把破除执著之后和法界的光明融为一体,称为“子母光明会”,就是自己修道来的那份光明,与真理的、大自然的、法界的、人类和众生本有的那份光明融合为一的时候,就得到了解脱。
换句话说,用信仰把你的执著之冰化为智慧之水,然后这智慧之水才可能和大海浑然成一体。
一杯水只有融入大海时才会得到永恒。
虽然这个比喻不一定准确,但可以非常形象地告诉大家解脱是怎么回事。
只有破除所有执著之后,解脱才能产生。
所以,任何修炼的终极的目的,就是破除执著。
佛教中认为破除执著的本质在于证得一种智慧,什么智慧?我们称之为空性。
佛教中对空性还有一种说法叫“无分别智”。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执著都源于分别心,因为有了分别心,才产生了执著,比如我和你的分别心、我家和他家的分别心、我们这个民族和别的民族的分别心、贫富分别心……因为这些分别心而产生了一种不平衡的东西。
当你证得了一种无分别心的智慧时,解脱才会实现。
注意!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没有分别心的同时必须俱足智慧。
如果单纯的没有分别心,在佛教中被称之为“顽空”,例如一块石头没有分别心、一种物质没有分别心,但它们没有智慧。
所以单纯的没有分别心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还要拥有一种智慧。
在大手印文化中、在香巴噶举的传承文化中,把“无分别智”称为“明空”。
“明空”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杂念妄念,还具有佛的三身五智。
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五智是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平等性智等。
就是说,佛的三身五智在那种“明空”中是同时俱足的。
在藏传佛教的许多佛像中,专门强调了这五种智慧,比如每一个本尊的头上戴着五个死人头骨,它就代表这五种智慧。
没有这五种智慧的“明”不叫“明”。
所以说,大手印文化认为“明空”俱足“三身五智”。
在香巴噶举中,将这种“大手印”称之为“明空智慧”,也称之为“宝盒”,就是三身五智、明空都容纳于这种智慧状态中,只有和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证悟。
3、修行的次第因此,解脱的本质就是破除所有的执著。
所有的佛教礼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破除执著,得到一种智慧的光明。
我再举个的例子:我们把真理称为光明,把所有的众生称为迷者,就是没有觉悟的人。
没有觉悟的众生就好像在一团黑暗之中。
有一天,有一个人开始向往一种光明,因为他觉得太黑暗了。
于是,从他开始向往光明。
当他开始向往光明的时候,就进入我们所说的佛教修道的第一个阶段:资粮道。
他一直向往着,希望远离愚昧、贪婪、仇恨,希望远离欲望对他的束缚、桎梏,远离生死给他带来的恐惧,远离他认为的六道轮回这样的生命状态对他的束缚。
然后,他开始向往光明,开始了资粮道的修炼。
在藏传佛教中,资粮道用生起次第、四加行、上师瑜伽等等来实现,就是让自己建立一种信心。
当他完成生起次第后,他的信心就俱足了。
什么是俱足信心呢?他认为上师是佛,自己本来也是佛,他相信自己有成佛的可能,并相信自己根据某一种我们称之为宗教礼仪、宗教仪规的训练就能得到解脱。
因此,完成资粮道的本质就是人要俱足信心,而不是别的。
在佛教中,信为“功德母”。
“信愿行”中,信是第一位的,由信仰而发愿,由发愿而有行为,没有信就没有一切。
所以,资粮道的本质就是信心。
有了这种信心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加行道。
这时,他就会去寻找光明,东奔西跑,八方求索,在茫茫黑夜之中,可能到处碰壁,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但因为前面的信心非常俱足,他就不会退转。
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加行道。
当这种加行道修到一定时候,突然之间、刹那之间他就会发现,光明在那个东北角或者其他什么方向,见到光明同时就是“见道”,这个也叫“明心见性”。
大手印文化把它称之为“契入大手印”。
在香巴噶举中,生起次第完成后进入圆满次第,通过修拙火、幻身最后也会见到光明,进入“见道”。
见到光明的时候,就明白了修行的方向,明白了如何修行。
因此,禅宗说“悟后起修”。
“见”就是开悟,开悟之后才开始真正的修行,开悟前的修都是瞎修。
当他见到光明之后,他就开始走向光明。
这一步一步接近光明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修道”。
悟后起修、见上起修都是指在开悟之后的那个状态中修炼,这才是真正的修炼。
过去的所谓“修炼”不过是在积累资粮而已。
在真理的光明之中,不断地修炼,直到最后融入光明,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证道”。
仅仅是融入光明还是不够的,因为你自己还有一些细微的无明没有除掉,必须用一种方便法门来消除细微无明和习气,使你不但融入光明,还化为光明。
当你自己也变为光明后,才叫“证果”。
但在大手印中,对“证果”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不仅仅要化为光明,而且心中还要没有光明这个名相,必须把这个名相也破掉。
我用一首诗专门写到了“大手印”的境界:大风吹白月,清光满虚空。
扫除物与悟,便是大手印。
“大风吹白月”就是看到光明,“清光满虚空”就是保任光明,也叫接近光明,让那种光明充满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时刻,禅宗里叫“打成一片”。
赵州老和尚说,老僧用四十年的时间,才将功夫打成了一片。
这就是保任。
“清光满虚空”还不够,最后还要把这个“清光”的名相也扫掉,把对这份光明的执著和分别也扫掉,把对开悟、证悟的执著也扫掉,破除了“法执”,才叫“大手印”。
4、《三金刚偈句》下面,我们重点讲一讲资粮道、加行道之后,从“见道”开始、即“大风吹白月”、“清光满虚空“、“扫除物与悟”这三个阶段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