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重要性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学语文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terary educationzhang jing-li【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literar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ne. chinese teaching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good literature,guidance and education to teacher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in addition, the literary education can als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iterary works deep essence an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world,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chinese teaching literat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do with shallow analysis.【key words】literary education; secondary language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我们美妙的精神食粮。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和这些作 品发生共鸣 ,必须透过作 品的表层含义 , I 去 判和 “ 立人” 思想的吁求 ; 女神》 《 中对 “ 个人” “ 、自 I 情感 的赞美 ; 边城 》 由” 《 中对 道义的担 当与职责 的 理解 、 领会 、 感悟作品 中的深层 含义 , 来体认文学独有
世提供 借鉴 , 促使人思考现实 的意识 ; 集 ” “ 蕴含着对 教 育受体的身心发展 , 健康 完整 的人格 , 塑造 中学语 f 社 而 经 史 子 集 在 文 教学 中文学教育对 我国 当下素质 教育的推行 具有 : 会人 生公 正评 价 意 识 等 等 。 “ 、 、 、 ” 现 代 这 十分重要 的意义 。那么 , 中学语文教学 中的文学 1 看来 又是 文 学 经 典 , 些 人 文 精 神 要 被 教 育 受 体 较 当下 教育应如何做呢?笔者认为 , 以下三方面做起。 l 地接受 , 应从 好 完全可以通过 中学语文教学 中文学教育的 中学语 文教学 中文学教 育的 内容应是 “ 美” J 个渠 道 来 完 成 , 且 中学 语 文 教 学 中文 学 教 育 在 一 这 并
个个灵魂高贵行 为高 尚的人 。可以说 , 一个没有文学 l 。如 中国 的 “ 、 、 、 ”中 “ ” 含 着 关 注 国 性 经 史 子 集 经 蕴
家 “ 见 不 艺术的民族 和社会是不可思议 的, 而没有文学教育则 : 、 民族 的使 命 意 识 ; 子 ”蕴 含 着 “ 从 己 出 , 曾 依傍半 个古人 ” 个性 张扬意识 ; 史 ”蕴含着 的为后 “ 必然又是一种不健全不正常的教育 。因此 , 了促进 l 为
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文 学 教 育 的辅 德 性 是 由 于 文 学 作 品 的 内容 和 形 式 决 定 的 。 从 内容 上 看 ,文 学 作 品是 美 的艺 术 结 晶 , 含着深 刻的思想 内涵 , 蕴 具 有 启 迪 人 、 染 人 、 冶 人 的 巨 大 感 陶 力 量 ,可 以通 过 文 学 教 育 引 导 学 生 吸收 优 秀 的人类 文 化成 果 , 丰 富 自身 的 人 文 素 养 。从 形式 上 看 , 文 学 教 育 以喜 闻 乐 见 的 形 式 寓 教 于乐 , 教 于 美 , 以 达 到 潜 移 默 寓 可 化 、 物无声的效果。 润 其 次 是 益 智 。 文 学 教 育 的 益 智 功 能 人 所 共 知 。 文 学 教 育 具 有 益 智 性 , 促 进 学 生 智 力 的开 发 。 能 脑科 学研 究表 明 ,充分发挥 右脑
文 学 教 育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文 学 是 艺 术 。 文 学 教 育 是 审 美 教 育 。 文 学 教 育 是 从 形 象 思 维 人 手 , 接 作 用 人 的 感 性 , 行 情 直 进
一 .
作为人 文素养 教育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文学教育 的功用 是多方
面的。
感教育 , 高人 的审美素质 。 提 首先 ,文学 教育是 从形 象思 维 人 手 ,培 养 形 象 思 维 能 力 的 学 科 。众 所 周 知 , 学 作 品 都 是 以整 文
体 的 具 象 的 形 式 呈 现 的 ,它 有 着
首先是辅 德 。文学教 育具有
与 抽 象 思 维 完 全 不 同 的 作 用 途 径 , 有着 完全 不 同 的功 用 。作 为 也 人 的一种高级 精神活 动 ,文学艺 术 能 够 极 大 地 促 进 和 提 高 人 的 思 维 能 力 , 养 人 敏 锐 的感 悟 力 、 培 丰 富 的想 象 力 和 无 限 的创 造 力 。 其 次 ,文 学 教 育 是 情感 教 育 。 丰 富 的 情 感 素 养 是 现 代 人 不 可 或 缺 的 条 件 。 学 教 育直 接 作 用 于人 文 的情感 , 能够使人 的情感得 到陶 是 冶 与 熏 陶 的教 育 形 式 。 学 作 品 的 文 功 用 不 仅 仅 可 以抒 发 作 者 的 情 感 , 更 重 要 的是 通 过 作 品 实 现 作 者 与 读 者 之 间 的情 感 交 流 , 读者 产 生 使 共 鸣 。读 者 接 受 文 学 作 品 , 与作 者 对 话 ,是 一 种 深 入 的审 美 活 动 , 更 是一 种 情感 陶冶 活 动 。 再次 , 文学 教 育 是 审 美 教 育 。 审 美 是 现代 人 的 必 备 条件 , 不 会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的作用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文学教育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首先,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古典汉语的用词和句法,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提升他们的现代汉语写作和表达能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例如通过参与文学讨论和演讲比赛,学生可以练习和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其次,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深远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丰富的情感和人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例如,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学生可以体验和感受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提升他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和理解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提升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次,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创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例如,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看法和感受,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参与文学活动和比赛,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组织、合作和沟通等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作者:张芳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0期摘要: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审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
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
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
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
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
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摘要】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通过培养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热爱文学艺术,提升审美情趣。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对当代教育和社会产生启示和影响。
它再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与尊重,激发了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和活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其对当代教育和社会的积极贡献,以及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代中国文学教育、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传承、学生素质、优秀文化传统、审美情趣、热爱文学艺术、教育启示、社会价值、再现意义。
1. 引言1.1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
在古代,文学教育是贵族社会的一项重要传统。
贵族子弟在家庭教育或私塾学习中,接受文学经典的传授,学习诗词歌赋,修身养性,培养文学修养。
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上。
古代文学教育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途径。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熏陶与敬重的时代,是一个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的时代。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遗产,对于深刻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1.2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文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文学教育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规范。
在秦汉时期,文学教育开始形成系统的体系,如儒家经典的传授和讲解,书法、诗词的学习等。
隋唐时期,文学教育更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中的科举制度更是为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传 承优 秀文化 ,这离不 开优秀文 化 的载体——优 秀文化作 品 。因 此在高 中教 育教学 中加 强并 重视 文学教育是传 承优秀文化 的必然 途径和重要 手段 。学习 《 同文 胡 化》让我们 真切 地为 中国传 统而
又 极 具 生 活 化 的 胡 同文 化 正 在 慢
新课 改的逐步深入 ,文学 教育理
象的家 , 还应该是精 神的家 、 化 文
的根 。语 文是传承 民族文 化最重
要 的工 具 。 堂 语 文 课 , 果 洋 溢 一 如
着浓郁 的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 大 致可 以说它具有语文味 。 语文课 “
学 教 育
目的就是使 学生建构 自身 的文化 人格 , 对生命有 更高境 界的认识 。 语 文教学不 能墨守 “ 知的教育 ” 而 丢掉 “ 的教 育 ” 要 以 “ 的教 人 , 人 育 ”来认识语 文教育 对发展 学生 精 神生活 、建构学生 文化人 格 的 重要 性 。我们 应 当充 分地利 用优 秀的文学作 品 ,依靠 优秀文 学作 品中所蕴含 的文化精 神 、哲 学思
想、 民族 智 慧 和 理 想 人 格 , 积 极 去
步 达到用 审美 的眼光去欣 赏 自然 美 和社会美 。例如 小说《 边城 》 是 中国文学艺术 美 的象征 ,边 城那 纯美 的 山水 、 纯净的 自然 、 淳朴 的 人情 ,沈从 文 以优美 蕴藉 的文字 为 我们 构 筑 了一 方心 灵 的净 土 。 学生 要通过文 学作 品中描绘 的 自
西方 现代 主 义文学 的文 化特 征 ,
开 阔 了学 生 的眼 界 。
海德格 尔说 :语言是存 在的 “ 家” 。我想 , 这个“ ” 家 不仅仅 是现
括古代 的 ,也包括近 现代 的优 秀) 阅读与鉴赏 ” 在“ 部分指 出 : 学 习中国古代优秀作 品 ,体会其 中 蕴涵 的中华 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 定 的传 统文化底蕴奠 定基础 。并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佳作,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文学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学,要增加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必须让学生多读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改进、革新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文学教育有开发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最好的材料文学教育能使学生从中吸取营养,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途径,更是开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正确方式。
文学教育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要求所有的中学生都要接受文学教育,这是因为文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学主要培养形象思维,发展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主要是靠形象思维。
文学最能唤起们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文学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文学教育能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创造生活。
中学生一般来说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需要得到启发帮助。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正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文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文学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二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初二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语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二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它不仅是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涵盖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语文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初二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语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读写知识,更强调对文字的理解与思考。
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逐字逐句地推敲词句的含义,进而理解整篇文章。
这样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而在写作方面,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因此,通过写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次,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文化形式与内涵,了解历史、传统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
例如,在文学教育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观。
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
同时,语文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此外,语文教育在初二阶段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演讲报告等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同学们的学习互动,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为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初二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不可忽视。
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初二阶段,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语文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打下语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文学教育意义及价值
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探讨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72-01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仅是被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而展开。
文学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以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1]。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文学教育,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素养。
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具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摘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习俗上,更大的是表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学。
它不仅仅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超越历史意义的是它继承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对现代中国人人格的塑造、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现就其存在的教育意义和流传价值做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育存在意义价值[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75-01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后代受教育的程度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其中文学教育又是教育中的重点。
在其他教育尚未发展完全的古代,文学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文学中的思想更是传承了五千年而不朽,即便现在,其中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仍影响着国人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对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价值进行重新分析,以借鉴于如今的文学教育。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一)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智士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们的事迹都被人们以不同的文学体裁记录了下来。
这些令人振奋的爱国作品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
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爱国思想,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
(二)塑造读者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性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愈来愈大。
而目前大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愈加的弱,错误的处理态度导致悲剧的不断上演,严峻形势下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就十分明显了。
而古代中国文学无疑成为挫折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中国历史中所有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乎都一生坎坷。
但他们从未放弃,迎难而上,功成名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如探囊取物。
然而大家也都知道在早期的战争中,越国兵败,勾践以亡国奴的身份被俘,但值得敬佩的是他未曾消沉,而是忍辱负重,在取得夫差的信任赦返回国后,最终灭掉吴国成就一世霸业。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中学语文学科应该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探讨。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世界的塑造都具有重要影响。
文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华,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语言运用的技巧和美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评,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情感世界。
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综合人才。
在中学语文学科中,文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具体来说,文学教育应该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格,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成为有情怀、有责任心的新时代公民。
文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知识的传授和文学实践的开展。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学生应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生应该通过课外阅读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文学研究和创作的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知识,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文学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文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当下意义作者:赵秋娥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9期内容摘要:文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是由于其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功能决定的。
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
在文学多元化和经典文学边缘化的当下,深化文学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学教育功能价值当下意义文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功能历来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教育具有培养品质、增进智力、开发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文学教育的独特作用在于它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一.文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文学是艺术。
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
文学教育是从形象思维入手,直接作用人的感性,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首先,文学教育是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科。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都是以整体的具象的形式呈现的,它有着与抽象思维完全不同的作用途径,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功用。
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文学艺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敏锐的感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其次,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
丰富的情感素养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条件。
文学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是能够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与熏陶的教育形式。
文学作品的功用不仅仅可以抒发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读者产生共鸣。
读者接受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是一种深入的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情感陶冶活动。
再次,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
审美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不会审美就不会生活。
文学艺术修养高的人较之普通人能够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超越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创设的审美情境,使学生获取自觉的审美体验并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
中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分析
中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分析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语文的教学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
通过中学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增强对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相关内容。
四、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1. 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文学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
2. 语言文字教育:语言文字教育是中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通过系统的语言文字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提高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注重语法、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论文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也日趋深入。
文学教育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关注,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
经过实践证明,文学教育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文学教育的概况、如何进行文学教育等方面来探讨这一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1997年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文学教育中积弊已深的问题被突现出来。
这一问题,引起了语文教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过去文学教育注重实用,功利性较强,在人文方面不够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后现代主义以其反理性主义、反权威、反同一性等特征,对我国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也日趋深入。
文学教育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特别是语文教育界的关注。
经过实践证明,文学教育这一因素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文学教育概况语文教学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
前者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理解、懂得语言的规律,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这一规律。
通俗来说,就是能够正确地读、写、听、说。
而后者的任务就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会到生命的幸福与痛苦,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同时,促使学生通过作品人物的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以及人物所折射出来的品质,从而养成高尚的人格。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形成。
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文学常识教学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文学常识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常识、作家、作品以及时代背景等。
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文化素质。
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是文学教育的重点与核心。
一方面,文学教育是文学知识的教育与阅读技能训练的任务。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意义1.提升个人的爱国意识作为一名同学,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喜爱祖国的人,同时教育我们要时刻牢记并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了许多的仁人志士曾经为了爱护祖国,为了祖国的富强,他们勇敢抗战,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同样的,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爱国主义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宣扬自己的爱国情怀。
这些先人的创作成果对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财宝,能够在肯定程度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进展。
所以,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文学能够关心同学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了解爱国主义,从而科学高效的提升个人的爱国意识。
2.有助于启蒙同学的感情接受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于同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它能够对同学的情感起到肯定的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亲情方面,中国古代有很多的作品是宣扬亲情的,儒家文学就主见人们敬重师长,重视亲情伦理教学。
比如: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学过这样的一首诗歌《游子吟》,讲授一个母亲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歌颂了母亲的宏大,整首诗非常的简短,语言也很质朴,但是读者却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母亲的爱,体悟到亲情的美妙。
其次是友情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有很多的作家歌颂友情,比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完这一句,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李白对于友人浓浓的不舍情意。
在学习这些经典诗篇的过程中,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友情观。
最终是爱情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涉及了多种多样的内容,有很多的作品就是宣扬爱情的美妙。
例如《凤求凰》,作品主要叙述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对于同学而言,品读这些作品是有着肯定的乐观意义的,由于通过阅读能够让同学感受到健康、美妙的情感。
3.激励人们英勇向前、战胜挫折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学习许多的课程,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所以时常会感觉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以至于在遭受到挫折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那些挫折,甚至简单自暴自弃。
文学教育知识点总结
文学教育知识点总结一、文学教育的概念文学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和创作能力,以及对文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文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体现,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反映了人类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商。
三、文学教育的内容1.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
包括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理论。
包括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的学习,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
3.文学创作和写作技巧。
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文学创作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学教育的方法1.课堂教学。
通过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2.阅读指导。
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和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创作指导。
通过组织文学创作比赛和写作辅导,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五、文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文学教育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不高、阅读量不足、文学鉴赏能力不强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教育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文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意义价值
论文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以浅要分析。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仅是被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而展开。
文学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以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1]。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文学教育,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1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笔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
毛泽东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和。
”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
展的素养。
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具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
文学作品是创作者的心血结晶,更体现了创作者在精神层次上对于社会、人生、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在受到社会风气及周围事物的影响过程中,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难以准确分辨出事物的好与坏,进而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中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客体,其在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中,那个主要依据为教师的讲解,并且与自己的实际感官能力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初级层次的精神世界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选择《浮士德》中的部分章节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并且通过对于作品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层次、多角度的开
发。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全剧共两部52场,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在德国和欧洲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
在《浮士德》中,歌德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洗练。
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
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
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
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
每一场奋斗都伴随着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
通过教师在文学教育课堂的系统讲解与引导分析,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会逐渐形成对人生、生活、命运的深层次感悟,并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