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13ae8284868762caaed570.png)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摘要:初中化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课堂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学科。
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性,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化学这一基础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到它的神奇与魅力。
一、积极参与实践,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如,观看多媒体教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相互启发,最后进行全班交流,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升,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时,就让学生观察钟乳、石笋、石柱的图片,认识到实际是: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演示实验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在鉴别氧气时,不妨避开已有的鉴别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质疑。
在制氢气时为何用锌而不用镁或铁,还可进行演示实验:分别把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同时引导学生查资料,从价格上比较三种金属,最后得出结论。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可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践性较强的课,可指导学生利用周围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试着提出疑问并用化学方法来解决,如用什么方法清除家中烧水壶中沉积的水垢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会深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二、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思维总是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更是积极思维的动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e1461df3186bceb19e8bbde.png)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当今素质教育强调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力量,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它要求教师把所讲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而有效教学正能够满足这一点。
有效教学的主题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谈谈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一、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案例案例:二氧化碳探究学习方案(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①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和方法。
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③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④练习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验和排气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验在实验中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1、教法:采用“引导—探究—活动—发散”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选择装置—收集气体。
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联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比较—获取结论。
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并解决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制取二氧化碳—归纳总结—发散提高。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①“舞台云雾”录像②“人工降雨”动画③二氧化碳与人类关系的组图三个层次,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从而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
2、新课教学:围绕主题,分解内容,让学生思考,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4ade7531b765ce05081462.png)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之一的化学课程,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对传统化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化学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选择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从而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改革的成败。
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然后讨论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最后讨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从教师方面看(1)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理念还不十分了解,教师不能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与程序心中无数,教学方向不明确,备课时对教材和各类资料钻研不够深刻,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不知道这一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教学停留在对文本的复述、浅层次的分析与归纳。
(2)教师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方面严重训练不足,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更少。
(3)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够强烈,有些教师虽然愿反思,却不知道反思什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有效反思,教师为什么存在这些困惑? 对于教师的困惑应该怎样引导和重视?怎样引导教师从教学反思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困惑问题值得关注。
2.从学生方面看(1)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学生的学法特点可概括为“三重”、“三轻”。
即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重视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轻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作业多,没有时间预习或课后归纳总结,还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预习和归纳的方法。
(2)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
目前,学生的参与方式主要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次上,把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等同起来,缺乏对其它参与方式的挖掘,学生的参与更多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是对教师的呼应,而缺乏思维的同步和情感的共鸣。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4f3a12fc4ffe473368ab37.png)
的, 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也是素质教 育的重要 内容 , 我们
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 才 能使我们 的学 生在 将来的工作 中接受新知识 , 新 技能 , 适应 社会 的需要 。 二 、加强化学实验 。 培 养学生 自主探究 的能力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 然 科学 , 做实验不仅 能激发学 生学习 化学 的兴趣 , 更有利于培养 学生创 造性 思维。通过 实验发 展思维 , 培养 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燃烧 和灭火时 , 证 明燃 烧条件 新课程理 念下的教学设 计更突 出学生 活动的时 间 , 突出激发 学生学 的实验 , 在一个烧杯 中加 8 0度 的热 水 , 水 中放一小 块 白磷 , 烧杯 上放一 习动力 的内容 , 要 达到教 学容量的饱满 , 要 达到学生 负担较轻 , 着 力培养 铜 片, 铜片上有一小块 白磷和一小块红磷 , 一会儿 铜片上 白磷燃 烧 , 红磷 学 生的 自学能力 , 动手能力 以及 创新 思维 , 为学 生能够 适应 未来 的发展 不燃烧 , 水 中白磷不燃烧 , 演 示完后 学生很 清楚 , 现象较 明显 , 学 生根据 打基础 , 为国家培养出创造 性人 才。然 而现在 的学生 头脑灵 活 , 思维敏 现象分析得 出结论 。产生 白烟 能否直接 在教室 做?那有 没有 办法改装 捷, 见多识广 , 兴趣爱好广泛 , 网络等社会 上丰富多 彩的生活对他 们影 响 下呢?学生思考 , 在引导 学生根 据前 面所 学知 识改成 试管 , 介绍具支 很大, 厌学 情绪 比较严重 , 学 习 习惯在下 降 。因此教 学 中应 注重 教学方 试 管加橡皮塞 系气球 即可 。要使热水烧, 提供 注射器给学生 问学生能否用注射 器压空气试试做 。再 通入纯 氧 重 视培 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气怎么做?学 生根据 已学 知识不难 知道用 过氧化 氢和 二氧化 锰加塞 子 我校是一所农村 中学, 学生 学 习 自觉性 差 , 不会去 主动 学习 的。基 通入水 中的白磷上 。这样迫 使学 生去 发现 问题 , 去设 计实 验 , 去创 新。 本上是我讲学生听 , 我写学生记 , 我 问学生答 , 学生 只乐于用 这种被动 接 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必须 让学生操作 , 看似 简单却 隐含 了很 多知识待 学生 受的方法学习 , 甚至连这种被动学 习的要求都做 不到 。每年 的九月份 到 去发现去挖掘。下册课 本 3 O页 的溶 解 时的 吸热或 放热 现象 的探 究 实 十月份是我感觉上课最 吃力 的时候 , 要 帮助学 生端 正学 习态度更要培 养 验, 可这样教学。[ 实验 1 ] 取 3只烧杯 , 各注入 1 0 0 m l 水, 用 温度计 测量 自觉学习化学 的习惯 。当前 , 科学 技术 日新 月异 , 一 个人 在学校 所学 的 水的温度 。[ 实验 2 ] 将 两药匙 氯化钠 , 两药匙硝酸钾 , 两药匙氢氧化钠分 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 , 一 些知 识可 能用不 上 , 但 学知识 的方 法教会 了 别加入上述 3只烧杯 中 , 搅拌 至 固体 全部溶 解 , 测量 溶液 的温度 。通 过 学生会使他们终身有用 , 没有一定 的 自学能力 就不会再工作 中接受新 知 这样两个实验 , 一方面是使 学生认识到 物质溶解于水形 成溶液时通 常伴 识、 新技能 。因此 , 在教 学中我们 应该 充分认 识 到认 知 活动 的主体是 学 随热量的变化( 温度 升高或 降低 ) ; 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的过 生 。要想较好地发挥学 生的主体 作用 , 就要 有 目的 , 有计 划地 对学生 进 程, 初步学会通过定量实验来研究 物质的性质 的方 法。为了实现这 一化 行 自学方法 的指 导和 自学能力 的培养 , 使学生 通过学会 达到会学 。 自学 学教学 目标 , 可以对这两 个实验 的教学 进行如 下设计 : 由学生 来完成 这 能力是一种 比较综合 的独立 学习的能力 , 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 。 两个实验 , 通过学生亲身的实验 探究 活动来 获得实 验数据 ; 运用表 格对 在我任教初三化学 这几 年来 , 我 时刻注 重培养 学生 的 自学能力 , 可 所获得的实验数据 进行 处理 ; 对所 获得 的实验 数据进 行小 组交 流 和讨 以具体分 为两个方 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 的培养 , 指 导学生 掌握科 论; 通过 比较 、 归纳得出结论。这样 能大大提高学 生的 自主探究 能力 , 培 学 的阅读方法 ; 二是着重对 学生进行学 习方 法的训练 。阅读 能力是 自学 养科学素养 。 能力 的基础 , 学生没有 阅读能 力 , 不 理解 化学 概念 , 即使在 课堂 上 听懂 化学实验是养成科学态度 的必 由之路 , 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化学 的积 了, 但不能从 阅读课本去 深入 理解 和巩 固 , 很快 模糊 和忘记 。所 以应 有 极性 , 激发学习兴趣。 组织 、 有计划 、 有 目的地引导学 生 阅读训 练 , 使课 本与课 堂教 学相 结合 , 三、 培养学生积极的化学学科情感 即起到课前预 习的作用 , 又能使 自学 成果在 课堂 上及 时得到 验证 , 从 而 在初 中化学教学过程 中, 怎样才 能使学 生养成 积极 的学科情 感 呢? 增强 自学信 心和激发 自学的乐 趣。 首先要深入学生群体 , 全面了解学 生心态 , 了解学生 非智 力品质 , 学 习方 如课本上化 学实 验具体如何 操作 很清 楚 , 只 需指导 学生 看书 , 然后 法, 兴趣爱好等 。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 , 提高 自身修养。应敬业 为先 , 满 我提 问, 再要 学生 把书本 合起来 , 请学生叙 述如何操作 。请学生演 示 , 其 腔热情地投入到化学教学工作中去 , 不断 自我完 善, 以饱 满的满 、 积极向 余观察现象 。比我直 接演示 效果好 , 不仅培养 了学生看 书及时理解 的能 上 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 这样 就会 对学生学 习情 感产 力而且培养 了动 手能力 动脑 的习惯 。书本上 的 图表注解 更要 注重 指导 生 巨大 的影响 。其次 、 建立 良好 的师生情感 。要热爱 学生 , 关心他 们的 学生 自 学, 引导学 生挖掘 隐含 的知识 , 补充未 发现 的知识 。例 如 C O ,的 学 习和成长。当学生厌学怕学 时 , 教师 要耐心 地劝 导学生 , 帮助他 们找 制取 的探究这部分知识 可 以让 学生 自学 。在 学这 知识 之前我 们 已经学 原 因找方法 , 而不应过多地苛求 指责 , 让 每位学 生都感 受到 老师 的爱和 了氧气 的制法 , 我 是这 样 引 导学 生 自觉讨 论 的 , 你 学 过那 些 反 应生 成 期望。学生才能接受老师 , 接受老师的教育 。还应让 学生体验成 功 。面 C O 2 7选择什么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 呢?从 哪些方 面考虑?学生 回忆所 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 , 对 不 同层 次 , 不 同特点 的学生分 别施教 。注意 学知识 回答 。带着学 生排除一些反应 。然后 我给 出 N a 2 , C O , , 大理 石 , 稀 设置 内容的层次和梯度 , 创设更 多的条 件 , 让 每个学生 都能体 验到 学习 H C 1 , 稀H 2 S O 4 你选 哪两 种药品 , 如何设计实验选择药品?药品有 了从哪 上 的成就感 , 特别是在容易产生 厌学情 绪 的教学 内容中 , 教 学要求 更应 些方面考虑装置 ?选 什么仪器 ?怎样 搭装 置?要 注意 什么 事项 ?步骤 压得低一点 , 考试题 目要易一点 , 教学 内容千万不能 随意拔高 , 否则 其结 上怎么操作 ?如何 收集 , 检验 , 验满?这样根据 学生 已经 学过 的知 识 , 掌 果往往适得其 反 。有 些 知识 要 随着 学 生知 识 和能力 的提 高逐 步 引向 握 的方法 , 学生自 然 能够 得出制 取 C O 2 的方法 , 步骤 , 装置 , 收集 等知识 , 深入 。 达到使学 生 自 学 的 目的。这一块 知识 学生 能通 过 自学 老师 稍作指 导就 我连续三年任教的校内最后进 的班级 , 学生行为 习惯与平行班 相 比 掌握 了。 差得远 , 正是 由于我在教学 中尤 其是教 学方法 上注 重以上 几个方 面 , 培 知识重要 , 但方 法更 重要。因此 , 教学 中不仅 要指导 学生 自 学, 还须 养学生的 自��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00bf2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0.png)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教学的方式方法更有效,这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速度是有很大影响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讲授法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同时在思想上有提高;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二、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
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
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实验探究法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b2505f7ff242336c1eb95e81.png)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好初步基基,为达到这一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实质上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
因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初中教师日夜深思的重要问题。
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满意的或愉快的刺激有助于学习。
1.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中,要善于用各种教学直观手段,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如:使用实物展示、演示实验、新闻媒体、电视录像和生活中的事例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惊喜和感叹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捕捉质疑火花,以“疑”入境,以“问”为境。
“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想“解决”,想“解决”才能创新和发展,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质疑背景上,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进入“放飞”的自由空间,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
3.用富有启迪性的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内在因素,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4.创设评价学习的教学情境。
评价是人的行为中一种自觉性和反思性的体现,评价的实质意义是促进人的活动的日益完善。
课堂评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出依据的活动。
初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fcfd3f83c4bb4cf7ecd15b.png)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的课堂教学自主课堂即时评价课堂教学是教学六认真中最重要的一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何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我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1.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导学手段要新、趣,形式丰富多样.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
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
作为中学化学老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不断地学习。
一堂具体的化学课,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衔接、转换与推进。
从一堂课的导入新课开始到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充满着奇、趣、新、有针对性、启发性或者有探究性价值。
使课堂的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一幅幅精美的“情境图画”,每个问题都成为一颗颗圆润的珍珠。
1.1 导入新课,应做到短、新、精、平、奇——教师引入的语言简短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氧气性质”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导入语:谁能说出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是动物生存必需的气体?根据你的亲身体会能说出它的哪些性质?——导入新课要有新意,形式新颖。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时,可向事先用酚酞画过画的白纸上分别喷洒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使白纸上相继出现“美丽”图案,然后图案消失。
以这样的现象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讲一个精彩的元素故事。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最好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要先在一个平台上。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53e41e866fb84ae45c8d2a.png)
人们把评价称作 “ 指挥棒”说的是评价的导 向功能 。确实 , , 如
果 评价的标准 、 方法科学合理 , 有助于取得好 的教育效 果 , 利 将 有
听读训练 ” 提高“ , 听读训练 ” 的有 效 幼 儿会说话 了 , 他们所 用 的词语 都不是从 书上看来 的 , 而是 于教育 目的的实现 。为规范 “ 性, 还需建立 “ 听读训练” 的评价机制 。( ) 价的主体 ; ) 价的 1评 (评 2 听来 的 , 可见孩子都具备较强 的听 的能力 。有经验 的老师还会发
、
增 加“ 听读训 练” 的教学环节
听力训练应该是低 中年级语文教学 中的重点项 目, 但在现实 听话 习惯 。 如果教师千篇一 律的只反复让学生听这个内容 , 记那个 为听而 听, 则物极必反 , 不但扼杀学生听 的兴趣 , 而且 淡化 了 教学 中, 它却成为一个“ 盲点 ” 虽然在《 日 。 全 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内容, 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 出发 , 尝试 运用不同的 标准》 , 中 每一学段的听力要求都有明确规定。 以, 所 要想规范“ 听 学 生听 的意识 。因此 , 促进学生听力 的发展 。 读教学 ” 首先要求教 师在课堂教 学 中必须增 加“ , 听读训练 ” 的教 方 法去训练听的能力 , 五、 建立“ 听读训练” 的评价机 制 学环节 , 在教学 目标 的设计 中确定本 节课 的“ 听读 目标 ” 在每堂 , 课 的教学设计中要安排训 练时 间 , 保障听力训练 。
二、 进行情感教 育。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 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 的途径 是教师用爱 心和真
观、 学生观 、 教师 角色和教 学行 为是影 响教学有效 性的主要原 因。 诚感人、 育情 ,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 “ 。教师应该 善于将 深 我们认 为 , 在新课 程理念指引下 , 师的教学设计 , 师角色和教 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 生。 教 教 学行为 的转变等方 面探究 都必 须围绕有 效教 学而展开 , 通过发现 从而实现课堂者 , 之者 不如乐之者 。” 好 这句 括 : 思想状况 、 学习状况 、 生活状况等。 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的生活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1eaf12650e52ea5518986f.png)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作些探索:一、激发兴趣是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氛围,巧妙地创造情景,合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我们将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回去做,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再进一步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你能有办法防止生锈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生锈的原因并对铁器防锈的方法也有了较深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
很明显,这一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化学有效课堂的保证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在讲授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燃烧实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0c130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3.png)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便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师都为之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仍有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沿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且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被削弱,整个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因此变得停滞不前。
对此,本文将从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实验教学与运用先进设备这三个方面出发,系统性地分析和论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策略。
标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化学是初中阶段基础学科,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化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而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化学学科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由此可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清醒的认知,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从现实学情出发,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转变与革新,以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逐步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物或者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时,才有可能将这种兴趣内化为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内在动力,具备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问题的疑惑转化为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具体问题如下:在我们的生活中,铁金属随处可见,那么铁金属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使用的金属铁是一种纯净的产物,在实际的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那么这些杂质如何计算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最终得出结论。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https://img.taocdn.com/s3/m/4af26fba65ce05087632139d.png)
一
t先教, - 曩走近掌生.为高教镰 t打好基盈 ( 一)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
、
教师与所教 的学科 知识有一定 的连带关 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 , 那 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 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 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 自 然低下 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 在学生面前树立 莨好的形象,用 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 力不 仅仅体现在 知识 的渊博方面 ,还体现在个人 的涵养上。 教师欲在学 生面前树立完美 的形象 ,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 ,课堂教 学有 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 ,课后还要做好 自身的 “ 充电”工 作。 其 次,转变 自身在课堂教学 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 , 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 “ 插嘴”、 “ 多话 ”。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 学 生 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 ,不利于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 、共 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 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 ( = )让学生喜欢化 学 化学是 一以实验为基础 的 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 的魅力 。学 生刚学化 学 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 中,教师可 以 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 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 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 事实证明, 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 , 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 的防止 、铁制物的防锈等 这不仅能提 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 ( 一 )培养学生的化 学思维 能力 当前的教材重视学 生的探 究能力的发展 ,打破 了传统 的知识结构体现 , 很多以谈话 的方式出现 ,因为对每个话题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 的知识 , 这样的优 点能便于拓展学 生的思维 ,但对学生的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 出了挑 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 学生 的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 。让学 生 掌握对于一个化学 问题思考从哪里入手 , 掌握分析 问题的方法 。 在化学学习中, 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 关计算 ,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 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 、讨论 问题的时候 ,也有一定的顺序,通 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 到近 的方式进行思考。 ( 二 )开展学生的合 作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 程要求我们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 生 自主学习、合作探
浅谈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46ae57312b3169a451a49c.png)
各行其 是 , 都不能保 证有效教学质撼 。
.
学生在这些 问题 的过 程中 , 掌握 所学知识 。能让他 们亲 自动 手操
9 盈圈 2
2 1 年 4 8日 01 月
镶 嚣学科教 学
: 鲜 可 作的或 口头表达练 习的就尽可 能让他们动手动 口实践 , 以达到真 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演示实验生动 、 明 , 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学 改革 首 当其 冲 , 在人们追 求有效 教学 的语 境 中, 改进 课 堂教学 说 , 我们 主要 培养学 生 的观察 能力 、 思维 能力 、 实验 能力 、 自学能
方法 , 创设 问题 情境 , 发展学生思维 , 培养学 生 自主能力 和创新能 力和创新能力 而这些能力 的提高 , 关键在 于教 师的启发和引导。 力 , 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 , 提 提高有效教学 效果 , 当前 教师要在课 堂 4 是 5分钟 内 向学生 传授化学 基础 知识 和基本 技能 ,
时, 将几 小片 p H试 纸放在玻璃 片上 , 然后分别 将稀硫酸 、 稀盐 酸 : 果设计成一个 实验 , 让学生 观察 、 分析 , 学生就 比较 容易理解 和掌 和氢 氧化钠 溶液分别滴到试纸上 , 让学 生观看 , 进而使学生对 p H : 。例如 , 还原反应 的基本概念 可设计下列实验 : 握 讲 在空气中用酒 试纸上的颜色产生新奇 。问题一个个油然而生 : 1为什么同样是 () 精灯烧铜丝 , 红色铜丝变成黑 色的氧化铜 , 后用木炭粉加强 热 , 然 滴 了酸而 p H试纸上 的颜色有深浅 ?( ) 2 为什 么 p H试 纸上滴上酸 : 又还原 为原来 的红色 。通 过这个 实验事实 能引导学 生观察 和分 是红颜色 。 而滴上碱是蓝颜 色呢?( ) 3 汽水 、 苹果显 酸性是否也 能 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 从而理解还原反应 的概念 。 使p H试纸变红 色?肥皂水能否笈 pI 纸变蓝 色? j试 : 四、 组织课外活动 。 营造创新氛 围 三、 加强实验教学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 活动是课堂教学 的延伸 , 两者可 以互 相结合 、 互相促进 。 “ 兴趣是 最好 的 老师” 兴 趣是 获得 成功 的动力 , , 是推动 人们 : 师为学生提供充足 的典 型的较为完整 的材料 , 以让 学生在知 老 可 求知 的一 种 内在 力量 ,兴趣是学 习 自觉性 的起点并 必然 引起追 科学 性 、 趣味 性 的活动 中开展 智慧 的翅 膀 , 脑 、 动 动手 、 多 求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 识世 界 、 渴望获得文化知识 的意识倾 识 性 、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3274ae0029bd64783e2ce9.png)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提几点看法:第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
这样,学生就会想学、想了解、想研究,甚至主动去探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这点。
例如:我在复习化学用语时,采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分一、二、三、四,四个小组进行活动。
活动包括幸运抢答、幸运考场、幸运挑战、幸运搭档等,看哪组得分最高,哪组就是冠军。
于是,学生的兴趣一下提起来了,学习的效果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了这一点。
第二、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
因此,务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
夏日的午后上课,学生是最无精打采的,效果也是最差的。
这时,我走进教室,会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让每一个学生都笑一个,再开始上课,学生就显得很兴奋,并且心情舒畅,学生就更积极主动一些,教学效果也明显好多了。
其次,要注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不能满堂灌。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积极开展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仅可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化学实验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将全班同学分组,每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实验,自主组装仪器,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我在其中只作引导,如:我在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因为蜡烛是大家最熟悉的,所以,我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并且最后还要求学生继续探究蜡烛熄灭时冒白烟,该白烟的成份。
探讨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探讨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a3ea0c88bd63186bdebbc0c.png)
同时该课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 ,所以教帅 应在本课进行全面的科学探究。我在进 行本课的教学 中首
高学 习的效率 和水平 , 促进个性 的健康 发展 , 初 中化学是化 学启 蒙教学 , 要特别重 视对学习兴趣 、 学 习愿 望 、 学 习热情
和学 习习惯 的培养 , 使学生热 爱学 习、 善于学习 、 乐于学习 。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 在 实验 中激发学生兴趣。要 精心设 计化学实验 , 在实验 目的 、 操作程序 、 实验现 象 、 结果分析 等 环节上多下功夫 , 设 置悬念 , 让学 生在“ 观 察 一 惊 叹一 疑 问 ” 中获得体验 , 感受化学世 界的神奇 。如 : 启蒙第一节课并 不 急于 上新课 , 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 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 了好奇 心 ,恨不得早 一点跨 进化 学科 学 的殿 堂 , 更 希 望 在 已有 生 活 经 验 的 基 础 } 二 , 亲 手 动 一 动、 做 一做 , 化学课堂教学 应认 真做好每 一个演示实 验 , 更 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 亲 自动手 的机会 ,积极鼓励 学生完 成 家庭 实 验 , 大 力 提 倡学 生进 行 实 验 的 设计 和 改 进 , 从 实 验 中激 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 二 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时, 分 别 让 学 生 亲 自向石 蕊试 液 和 澄 清 石 灰 水 中 吹 气 , 这 时 学生 的兴 趣 就 被 调 动起 来 了 , 通 过 亲 自实 验 , 并 观 察 到 了 实 验现象 , 教师再作分析 、 归纳 , 就很 容易完成教学任务 , 从而 达 到 完 成 教 学 目标 ; 也 提 高 了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908420ed630b1c59eeb58c.png)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董广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验是一种科学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条件。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有效性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主动参与性实验化学教学中,变演示实验为学生主动参与性实验是加强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的良策。
目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定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如能在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本人以为是加强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的良策。
从学生的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看同学操作则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马上指出,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能否成功。
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别牢。
演示实验由学生做或部分学生参与,不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参与心理和探究欲望,而且学生在以观察、讨论、操作、设计、验证等方式的过程中锤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本人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和变通。
示例:在讲中和反应时,本人首先演示在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
然后设问:红色为什么会消失呢?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酸溶液过多了”,“那碱溶液哪里去了”,“酸跟碱发生了反应,生成中性物质”本人及时地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见表)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疑惑,急切需要教师的讲解,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播放实验人员操作酸碱中和的实验和用分子、原子微观角度演示了这一过程,这样中和反应的实质就呼之欲出,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和掌握。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可设计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中的作用,是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郭珍霞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郭珍霞](https://img.taocdn.com/s3/m/bd70e5daa300a6c30c229fda.png)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郭珍霞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
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初中化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效率一、掌握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目前,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尴尬:课堂教学花时多、收效少,有时一个知识点已经重复讲了很多遍了,题目也做过了,但是到了考试还是有那么多学生做错,教学成绩大面积还是上不去。
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教师不愿放弃已经形成的教学经验,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
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也很难真正到位,真正落实。
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种教育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恐怕首先得转变教学观念开始。
二、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呢?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只有学习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才能有效地指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
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和实践标准中的理念,把它转变成教学观念落实到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上,并且努力使之成为自觉的过程。
比如将新课程标准理念归纳成简要的36个字:“增强兴趣、自信----面向全体学生----起点低、目标实----探究之中发展----渗透德育、人文----科学评价导向。
”牢记在心,每次备课时都自我提醒36个字的内容,并经常自问自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教学中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如何激发?教学中有没有兼顾多数学生和一般学生?如何联系?教学中有没有联系“社会、生活”?如何联系?教学中有没有体现“重在过程,培养能力”?如何体现?等等,把学生的学放到课堂教学的首位,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点拨,使他们能够认真地学、有效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学会了学习。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f30c81af18583d049645917.png)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新课改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化学是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被动的教学转变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教学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将教师被动的教学转化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学习难度大,教师若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感觉化学教学内容乏味,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很低。
一、有效教学概念新课改要求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要在最少的精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理念最先起源于西方,理念基础是进行科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首先,有效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全面、主动和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其次,有效性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再次,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效益,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实用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初中生在接触化学之初,会感觉到枯燥,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始要重点对化学进行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课外实验、化学讲座、化学展览会以及参观工农业部门来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地就是教室和课堂,教师要利用好课堂上的40分钟,在主动转化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互动。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8fcc781d4693daef5ff73d51.png)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会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改变,那么教师学会有效地教学,学生学会有效地学习,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说一个学生只有亲近这个老师,在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了,才能跟老师学习所传授的知识。
所以,教师和学生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听从你的教诲,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高于其它学科,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排斥你,无论你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这一套,那么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劳动完全得不到表达,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你千万不要用语言暴力挖苦、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热爱,关心、尊重、赞赏、鼓励、帮助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所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和谐宽松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素。
二、激发兴趣做好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兴趣的手段。
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
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也不如做实验。
在第一堂化学课学习中,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根底。
例如,我事先将一白纱布蘸上酒精,然后在拿到火焰上烧,只见熊熊烈火,而纱布却不燃烧,直至火焰熄灭,纱布完好无损;接着再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另一无色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成玫红,使学生眼前一亮,然后又蹙起眉头,为什么呢?再找一学生让他向一瓶无色溶液中吹气,无色溶液就变成了“牛奶〞;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
学生上课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809082faaea998fcc220ee7.png)
浅谈如何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口 高翠玲
( 河 北省遵化 市建 明镇 中学 河 北 遵化 0 6 4 2 0 4 )
【 摘 要】 课 堂教 学是 教 学 工作 的 核 心 , “ 实 现 初 中化 学 的 高
效课堂” 是 每 一位 初 中化 学教 师 永远 的 追 求 。 通过 多年 的教 学 实践 . 我 认 为 实 现 初 中化 学 的 高效 课 堂 需要 做 到 : 重 视 情 感 教 育, 建 立 民主 和谐 的 师 生 关 系 ; 通 过 各 种 有 效 手 段 激 发 学 生 学
3 、 适 当运 用 多媒 体 , 使 教 学 内容 生 动 形 象 , 激发 学生 学习 兴趣 。多 媒体 教学 具 有 传 统 教 学 手 段所 没 有 的趣 味性 、 直观性 , 可 以 充 分 调 动 师 生 的积 极 性 、 主动性和创造性 , 突破 教 学 的 重 、
课 堂教 学 是 整 个 教 学 工 作 的核 心,如 何 提 高 初 中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的效 率 , 有 效 利 用 各 种 教 学 方 法 及 教 学 资 源 ,达 到 传 授 知 识与培养 能力的有机结 合 , 促 进 学 生 创 造性 思 维 的发 展 , 最 终
一
识、 发展技能、 参 与 情 感 体验 。例 如 , 在 学 习“ 燃 烧 的 条件 ” 时。 可
让学生表演“ 水 中生 火 ” 、 “ 魔棒点灯” 和“ 烧 不坏 的 手 帕 ” 等 趣 味 实 验 。 通 过 这 些 实 验 使 学 生 产 生 了 浓厚 的 兴趣 . 产 生 了 探 索 新
难点 , 尤其是针对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 , 速 度 较 慢 的化 学 变化 ,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1bed49647e21af45b307a8b2.png)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新课改开展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笔者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保证有效教学的实施;注重双边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四方面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好初步基础。
为达到这一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实质上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
因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初中教师日夜深思的重要问题。
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保证有效教学的实施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二是要理解学生,正确看待学生;三是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二、注重双边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因此,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可适时利用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魔术、顺口溜等来与学生互动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搞好教学,对有效传达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入、实验、导学、联系生活等启思激趣环节,实现有效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趣;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1-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搞好教学,对有效传达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鲜活起来,实现有效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什么叫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
标。
那么“有效教学”的概念就可以界定为: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
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实现有效教学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本文将以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为案例,对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自己关于启思激趣,实现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新授课环节分明,环环相扣,从课堂的引入到最后的探究,课堂的刺激点很多。
要实现这节新授课的
有效教学,我们就要依据《评价标准》、结合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要求去确定教学目标,课堂的教学过程都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激趣教学环节,只要全部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这节课就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
为实现这节课的有效教学,笔者安排了以下几个启思激趣环节。
一、启思导入激趣,实现有效教学
一节课的导入,既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需要有一个能吸引学生眼球、先激后启的导入,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因此,利用启思导入激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一课中设计的启思导入激趣环节。
展示两杯不同酸度的新鲜柠檬水→学生代表喝柠檬水,指出两杯柠檬水酸度不同→老师讲解溶液的酸碱度定义,启发思考指示剂是否可以检测酸碱度→演示实验:两杯柠檬水分别取样滴入指示剂→得到结论:指示剂不能指示溶液酸碱度→展示生活中表示溶液酸碱度的实例引出pH。
启思导入激趣环节借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柠檬,当时学生一见到老师带来的柠檬就开始激动了,到老师请学生试喝两杯不同酸度的柠檬水时,课堂气氛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学生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这是一个成功的课堂引入。
由学生的切实体会把酸碱度带出,并通过滴入石蕊
溶液的变色,让学生思考懂得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并知道指示剂不能鉴别酸碱度;最后通过大家熟悉又陌生的水标签顺理成章达成“知道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二、启思实验激趣,实现有效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经历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讲授要有效得多。
因此,利用启思实验激趣,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例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一课中设计的启思实验激趣环节。
展示pH试纸→阅读实验操作→演示实验:pH试纸的使用操作→学生实验:测定几种溶液的pH,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完成学案→学生代表点评学案。
附:思考的相关问题:①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能否精确到小数?②pH试纸能否直接伸入试剂瓶蘸取溶液?为什么?③测定前pH试纸被水湿润,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完成“阅读实验操作”、“观看教师规范演示”、“自己再亲自动手实验”、以及“讨论实验
问题”的四个环节后,学生学会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并通过测定pH操作规范,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实现有效教学。
三、启思导学激趣,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简单且可以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来获得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学案来完成基础知识的落实,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因此,启思导学激趣,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一课中设计两个启思导学激趣环节。
环节一:提出问题“pH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生观察课本第62页的图10-17,结合相关问题归纳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学案→个别学生回答,互相纠正,归纳总结。
附:相关问题――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 7,pH越(填“大”或“小”),酸性越强。
碱性溶液的pH 7,pH越,碱性越强。
中性溶液的pH 7。
环节二: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值测出来有什么意义”→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个别学生回答,互相纠正,老师点评,完成学案。
附学案问题:(1)pH<4的酸性土壤一般不适于种植,有办法调节土壤的pH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吗?
(2)正常的雨水pH是多少?它是酸雨吗?怎样的雨水才称为酸雨?(3)胃液的正常pH在0.9~1.5之间,如果胃酸过多可服用什么药物治疗?“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这部分内容,课本设计了图10-17结合文字,形象易懂,“溶液酸碱性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也是简单浅白,所以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同时在学案中融入考点,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知识点,学生体会到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这两个启思导学激趣环节很好地落实了“知道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知道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控制酸碱度对生产和生活的意义”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四、联系生活启思激趣,实现有效教学
生活中处处涉及到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思考、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因此,联系生活启思激趣,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一课设计的联系生活启思激趣环节。
展示有关头发的图片引入实验探究→展示分别浸泡在水中、碱性溶液中1个小时的洗净后晾干的头发→学生代表试试哪种头发更容易拉断→得出结论:头发容易受到碱性溶液的侵蚀→提出问题:洗发用品(包括洗发剂和护发剂)是中性、酸性还是碱性的→演示实验: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
的pH值→学生思考问题,完成学案→个别学生回答,互相纠正,老师点评。
附思考问题:(1)为什么我们使用的洗发剂一般都是碱性的?(2)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设计是“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当把几种不同发质的图片展示出来时,学生又是一波兴奋,洗发剂和护发剂是他们天天需要用到的,与他们密切相关,学生十分感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用的,学到的化学知识是可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设计目的达成,实现有效教学。
这节新授课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分明,环环相扣,从课堂的引入到最后的探究,课堂的启思激趣点很多,学生投入度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同时学生在整节课中认真阅读、充分思考、亲自动手,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重点落实到位,知识面也得到拓展,是一节有效、高效的化学课。
综上所述,通过恰当的启思激趣环节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轻松和快乐,产生对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这将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学生们将在这种循环中充分享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设计恰当的启思激趣环节,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璐.有效教学的定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黄玉真.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教学研究.
[3]杨水金.提高高一化学课堂效率方法的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2).
[4]林宝娣.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