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课件.doc
道路建筑材料教育课件
![道路建筑材料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3b0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c.png)
1、三组分分析法: 油分、树脂、沥青质 蜡 油分:淡黄透明旳液体——流动性 树脂:红褐色粘稠半固体——塑性、粘结性 沥青质:深褐色固体粉末状微粒—— 温度稳定性 沥青质含量越高越好?
沥青材料旳粘-弹性现象
蠕变与应力松弛现象
蠕变——在应力保持不变 旳情况下,应变随时间增
长而增长旳现象
应力松弛——在保持应变不变 旳情况下,应力随时间旳增长 而逐渐减弱(衰减)旳现象
2)沥青旳劲度模量(弹粘区)
劲度模量:在一定旳荷载时间(t)和温度(T)条件下, 应力与总应变之比。是表达沥青粘性与弹性联合相应旳 指标。
软化点
脆点
试验:环与球法软化点
小结:软化点高,热稳性好;
沥青在软化点时旳粘度相当于针入度值800(1/10㎜),故计为软 化点是人为旳“等粘温度”
★ 针入度是等温粘度
★ 软化点是等粘温度
软化点测试示意图
固态 粘度变化 液态 硬化点 条件粘度 滴落点
T R&B(℃)
(三)延性和脆性(“8”字试模)
① 已知条件:不同温度下旳针入度(Pi、Ti)(2组以上)
或针入度与软化点 ② 计算措施 ➢ 计算A值→PI
PI 30 10 1 50A
➢ 查图
(3)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值(T1.2)
由logP=AT+K:
P=800
T800
log800 K A
2.9031 K A
P=1.2
T1.2
1、粘附机理
沥青-水-石料三相体系
道路建筑材料讲义ppt课件
![道路建筑材料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5f68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a.png)
04
砂石类基层和底基层材料
Chapter
砂石类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概述及特点
砂石类基层和底基层材料主要由碎石、砾石、砂等颗粒 状材料组成,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 有效分散道路荷载,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砂石类基层和底基层材料还具有较强的抗冻性和抗干缩 性能,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道路建设。
包括马歇尔设计法、Superpave设计 法等,不同设计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和适用范围。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根据道路使用要求、材料性能和施工 工艺等因素,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 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
1 2 3
沥青性能指标
包括粘度、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这些指标 用于评价沥青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性能。
土的性能,提高施工效率。
设计方法
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强度设计、耐久性设计等。其中,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原材料的性 能和路面的使用要求,确定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强度设计是根据路面的使用要 求和交通量大小,确定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等力学指标;耐久性设计则是考虑环境
因素对混凝土路面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01 02 03 04
添加剂应用案例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添加减水 剂、引气剂等,改善混凝土的工 作性能和耐久性。
密封材料应用案例
在道路伸缩缝或接缝处,使用密 封胶或密封条等材料,防止水分 和杂物侵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 和使用寿命。
06
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 用
Chapter
土工合成材料概述及分类
分类。
沥青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密度、粘度、软化点、 针入度等,这些性质反映了沥青的 基本特性和使用性能。
第1章道路建筑材料精品PPT课件
![第1章道路建筑材料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c8e98a28ea81c758f578ae.png)
具有叠合结构,它使用胶结料将不同的片状材料或具有各向异性的片 状材料胶合成整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绝热性或装饰性等 性质,扩大其使用范围。
③纹理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④粒状结构:
分为密实颗粒和轻质多孔颗粒,前者因其致密、强度高,适合作承 重的混凝土集料;后者因其多孔结构,适合作绝热材料。 ⑤堆聚结构
表观密度是指干燥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含矿质实体既不吸水的闭口孔 隙在内的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 t
ms Vs Vn
式中:
' t
——材料的表观密度, g/cm 3
V n ——材料闭口孔隙的体积,
其他符号同上
cm3
表观密度的大小可间接反映才来噢的致密程度与孔隙多少。通常情况
下,同种材料的表观密度愈大,则抗压强度愈高,吸水率愈小,耐久性愈 强,导热性愈好。
第二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基本物理性质
1、真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与堆积密度
质量
体积
空隙
开口孔隙 闭口孔隙
矿质实体
图1-1 散粒材料体积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真实密度,用公
式表示为:
t
ms Vs
式中: t ——材料的真实密度, g/cm 3
m s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实体的质量,g
(3)毛体积密度(俗称容重)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和开口空孔隙 在内的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毛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玻璃体的三种学术观点: ①无规则网络结构学术 ②微晶子学术 ③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学术
●玻璃体强度低于晶体 (3)胶体 ●定义:物质以极细小的质点分散在介质中所形成的结构。 ●胶体具有较强的黏结力。
2024年度《道路建筑材料全部》PPT课件
![2024年度《道路建筑材料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db985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d.png)
砂石的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破碎、筛分、洗涤等步骤,以得到符合不同工程要求的砂石料。
2024/3/23
9
砂石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路基填筑
砂石可作为路基填筑材料,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设施
砂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用于道路排水设施的建设,如 排水沟、排水管等。
2024/3/23
路面基层
在沥青路面中,砂石可作为基层材料,提供良好的承载力 和稳定性;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砂石可作为骨料,提高 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道路建筑材料是指用于道路建设 中的各种原材料和制品,包括土 、石、砂、沥青、水泥、钢材等 。
分类
按材料性质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 工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路基 材料、路面材料、桥梁材料、隧 道材料等。
4
道路建筑材料的重要性
2024/3/23
对道路性能的影响
01
道路建筑材料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平整度、抗滑性、
配比设计
根据所选胶凝材料的性质、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科学的配 比设计,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例如,水泥混凝土中水泥 的用量应根据强度等级、骨料种类和粒径、水灰比等因素确 定。
14
04
沥青材料
2024/3/23
15
沥青的分类与性质
01
02
03
分类
根据来源和性质,沥青可 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 、煤焦油沥青等。
2024/3/23
29
道路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2024/3/23
施工前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 划;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 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控制
同济大学 道路工程材料课件 0.绪论
![同济大学 道路工程材料课件 0.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f5e40f79b89680203d825d2.png)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密度 吸水率 坚固性 标 单位 % % t/m3 % % % % % % %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表面层 26 28 2.60 2.0 12 15 12 18 1 3 其他层次 28 30 2.50 3.0 12 18 15 20 1 5
2
绪论
道路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
3
一、道路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
• 桥梁工程结构用材料 • 构造物用材料 • 道路工程结构(面层、基层、垫层)用材料
4
路基路面结构示意图
5
道路路表
6
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次
我国 路面 面层 上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基层 底基层 垫层 路基 路基 国外 磨耗层 面层 路面 联结层 基层 底基层 路基改善层 路基 填土或天然土
37
路面加速加载试验(APT)
APT-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
即(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是指:将可控 制的轮载在大于或等于规范限定的极限标准下, 施加到实际的多层路面结构,在可控的、加速 的变形累积条件下的路面响应和路面使用性能 变化的试验。
38
加速加载试验APT 试验场地:
3. 材料组成设计
13
1. 道路工程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结构决定了其宏观性能 道路工程材料所具有的各项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组分、 结构与构造等因素。
材料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 钢材(元素):加入铬、镍可以提高防锈能力 • 岩石(矿物):花岗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
石灰岩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 沥青(元素):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 • 水泥(矿物):提高硅酸三钙含量,硬化速度、强度提高
同济大学 道路工程材料课件 7 复习
![同济大学 道路工程材料课件 7 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16898968762caaedd33d4f5.png)
第二章 沥青材料
1. 沥青的基础知识 2. 沥青的技术性能、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
与路用性能的关系(粘滞性、感温性)
3. 我国现行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沥青等级划分指标-针入度 技术指标体系-三大指标
4. 改性沥青基础知识
12
26.5
0.3
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9.5
19
2
2010/6/17
1.石油沥青的基础知识
地沥青 沥青 改性沥青 元素组成:C、H、O、S、N → C/H 沥青的 组成与结构 化学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胶体结构: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天然沥青:湖沥青、岩沥青 石油沥青
2. 沥青的技术性质
粘滞性: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评价指标:粘度——内摩阻力(粘滞系数) 针入度——稠度、粘度 软化点——粘度、感温性 延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评价指标:延度——塑性 感温性:沥青的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的特性 评价指标:针入度指数——感温性、胶体结构 软化点 热老化性: 质量变化、变硬变脆 评价指标:质量变化、针入度比
三 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路用性能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水、疲劳、老化) 表面功能(抗滑、降噪、排水)
25
26
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指标
• 高温稳定性:马歇尔稳定度(KN)、流值(0.1mm) 动稳定度(次/mm) • 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 • 低温抗裂性:破坏应变( με )
悬浮式 密实式
44
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技术特性
★强度和刚度介于刚性混凝土和柔性粒料材料之间
材料品种 模量 水泥混凝土 ~4×104 粒料 ~102 半刚性材料 ~103
《道路工程集料》课件
![《道路工程集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ca5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9.png)
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 性,以迅速排除路面的积水。
集料还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稳定 性,以承受车辆的载荷和防止集 料松散。
集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以确保路面的耐久 性和稳定性。
04
集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
在料堆或运输工具上随机 选取样品,确保取样的代
表性和公正性。
不同集料对各种腐蚀性物质的抵抗能力不同,了解和掌握集料的抗腐 蚀性对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性质
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价集料在拉力和 剪切力作用下的性能指标。
A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集料抵抗压力的能力 ,是评价集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B
C
D
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集料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保 持其性能稳定的能力,耐久性好的集料能 够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破碎
利用破碎机将大块矿石破 碎成小块。
磨细
将筛分后的集料进一步磨 细,以满足工程需要。
储存与运输
集料加工后需储存于堆场 ,并通过运输工具将其运 至施工现场。
集料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粉尘控制
采取喷雾、除尘器等措施减少粉 尘排放。
噪声控制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生产 线以降低噪声。
废水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 理,确保达标排放。
03
集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
01
沥青路面集料主要用于铺设道 路表面,提供车辆行驶的摩擦 力,防止车辆打滑。
02
集料的选择和质量对沥青路面 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
03
7
集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
性,以承受车辆的反复碾压。
《道路建筑材料全部》课件
![《道路建筑材料全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de4b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4.png)
道路建筑材料的健康与安全
1
安全措施
介绍道路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危险评估
2
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了解各种道路建筑材料可能带来的潜
在危险,并提出预防措施。
3
应急响应
讨论应对道路建筑材料事故和应急状 况的应急计划。
道路建筑材料的成本分析
建设成本
分析道路建筑材料的成本结构和预算规划。
维护成本
探讨道路建筑材料的维护成本和相关修复策略。
监督和检查
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监督和 检查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
道路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储存
1 有效运输
2 储存需求
3 环境影响
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运 输最佳路建筑材料的正 确储存方法,以延长其 使用寿命。
讨论道路建筑材料运输 和储存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可持续性成本
考虑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影响。
道路建筑材料的未来趋势
1 创新材料
展望未来道路建筑材料的创新发展,如高性能材料和可再生材料。
2 数字化技术
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道路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如智能监测和自动化施工。
3 可持续建设
讨论道路建筑材料行业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回收材料
介绍回收材料在道路建筑中的 应用,降低环境影响。
粉煤灰
深入了解粉煤灰作为替代材料 在道路建筑中的用途和好处。
土工材料
了解土工材料在道路建筑中的 功能和使用方法。
道路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性能测试
详细介绍对道路建筑材料进 行的常见性能测试,以确保 其质量。
质量标准
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相关质 量标准和认证机构。
《道路建筑材料》PPT课件_OK
![《道路建筑材料》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fbda3b2676a20029bc642d4a.png)
高
四种矿物组成的特征:见右表
二、常用水泥的技术标准及强度指标
三、合格、不合格、废品的评定
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 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不合格: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 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 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 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 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9
重要的定义:
• 天然砂natural sand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 人工砂manufactured sand 经除土处理的 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 石颗粒,但不包括软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3、生产 两磨一烧
C3S
4、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A:化学成分 主要是由石灰质原料来的氧化钙(CaO) 反应
快
和氧粘化土铁质(原Fe料2O来3)的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 B: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组成
速度 释热量
大
C铁主a铝O要酸·有四S硅i钙O酸2(三简4钙CC2a(SO)、3·C铝aAO酸l2O·三3钙·SiO(F2e3简2OCCa3O简3S)C·、4AA硅Fl2)酸O3二简钙C(3A2)、 强度
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粉煤灰水泥
P.S
P.P
P.F
硅酸盐熟料,掺 硅酸盐熟料,掺 硅酸盐熟料,掺
20%~70%粒化 20%~50%火山 加20~40% 粉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施工材料道路施工材料泛指用于道路和桥梁工程及其附属造物所用的各类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土、砂石、沥青、水泥、石灰、工业废料、钢铁、工程聚合物、木材等材料及它们组成的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
1. 砂石材料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石料和集料是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及其附属物中用量最大的一类才材料,石料制品课直接用于砌筑结构物或用于道路铺面,集料也可直接用于铺筑道路路面基层或垫层,但更多的是制备成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和基层混合料,用于铺筑沥青路面面层或路面基层。
岩石质量主要取决于其造岩矿物和成岩条件,在道路工程中常用岩石品种为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等;岩石的主要理学指标为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物理常数为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考虑所用岩石的抗冻性。
集料是不同粒径矿物组成的混合物,集料的密度对其物理理学性能有这重要的影响,而且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重要参数。
用于道路路面结构的粗集料应具备足够的抗压碎性,抗磨耗性和抗冲击性,用于表层的粗集料还应具有足够的抗磨光性,集料的理学性能分别用压碎性磨耗性,磨耗值,冲击值和磨光值等指标表示。
集料的颗粒组成用级配表示,集料级配与集料的密实度和内摩擦阻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主要依据。
矿物混合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确定这个比例关系的过程称为配合比设计。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有数解法(计算法,规划求解法)和图解法。
用于建造基础的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制备用碎石或le石颗粒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70mm,而用于路面铺筑不能大于40mm。
用于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制备的碎石或le石不应含有多于25%的板状与针状粒料,二粉状及粘土粒料也不应超过1%。
2.水泥和石灰水泥和石灰石是道路工程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无机胶凝材料。
该类材料经物理化学过程能产生强度和胶凝能力,将砂石等散装材料胶凝成整体,或将构件结合成整体。
水泥属于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按化学充分可分为硅酸盐水泥、绿色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等。
硅酸盐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其基本成分是硅酸盐孰料,孰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其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对水泥的强度起主要作用,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对水泥的水化热贡献较大,而铁铝酸四钙有助于提高水泥的抗折强度,改变矿物组成比例会显著影响水泥的技术性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一起统称为通用硅酸水泥,这些水泥石在硅酸盐孰料中掺加适量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增加水泥产量。
水泥的镇静药技术指标是: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
道路水泥还应具备一定的抗干缩性和磨耗性,并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其他水泥有铝酸盐水泥、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等。
白色水泥和彩色水泥也被用于装饰道路铺面。
石灰石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基本成分为活性氧化钙。
石灰硬化后的强度主要依靠氢氧化钙的结晶炭化作用。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高,在潮湿的环境中,石灰遇到水会溶解溃散,强度会降低,因此石灰不宜长期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有水环境中使用。
3.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粗细集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必要时掺加适量外加剂、掺和料或其他改性材料配制而成的混合物,是道路路面及其附属物的重要建筑材料。
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能够承受较繁重车轴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是自重大,抗拉强度低韧性低,抗冲击性差,可以通过配制钢筋、掺加纤维材料等方式加以改善,对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与施工条件相匹配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与工程使用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是指新拌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达到质量均匀密室成形的性质,包括流动性、捣实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方面的含义。
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实验进行判别。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内因有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等。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等。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和水泥强度,这种关系称为“水灰比定则”。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冻性、抗磨性、抗腐蚀性等,与混凝土的密实度关系显著,也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密切相关,因此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按照水泥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进行校核。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内容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的确定。
在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中,应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及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选择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粗集料的强度、坚固性、颗粒组成、最大粒径和形状应符合要求;细集料应坚固,并符合级配和细度模数的要求。
粗、细集料均应限制有害数量,在道路及机场路面混凝土中不得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集料。
对各种外加剂具有减水、增强、引气、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等功能,使用时应遵循有关设计要求,不得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为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及外加掺和料(如粉煤灰)数量。
计算出材料配合比,应经试拌、适配实验后方可确定。
粉煤灰混凝土和路用水泥混凝土(包括普通路用混凝土、钢纤维混泥土和碾压混泥土)等式在普通混泥土的基上发展的。
在粉煤灰混泥土中,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或细集料),即可降低混泥土造价,又能改善混泥土的某些性能,诸如提高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等。
钢纤维混凝土中由于钢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是混凝土的抗裂性及人性大大的提高,对于延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极为有利。
碾压混凝土具有水泥用量少、用水量低、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结构及路面工程结构。
砂浆是一种细集料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起黏结、传递应力、衬垫、防护和装饰的作用。
对砂浆的技术要求主要有施工和易性和抗压强度。
在道路和桥隧工程中,砂浆主要用来砌筑跨拱桥涵、挡土墙、隧道砌衬、涵洞及排水沟等。
4.沥青材料沥青石黑色或暗黑色的固体、半固体或黏稠状物,有天然或人工制造而得,主要分为天人沥青、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二狭义的沥青主要是指石油沥青。
用于铺筑道路路面的沥青为道路沥青。
石油沥青是建设柔性路面的良好材料,道路建设和养护需要消耗大量的沥青,几乎占整个沥青产量的50%~60%。
石油沥青是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几个组分。
根据这些组分结构和含量的不同,可将沥青分为溶胶、溶凝胶和凝胶等三种胶体结构。
沥青的胶体结构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沥青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体膨胀系数、介电常数。
沥青密度指的是沥青在规定问题(15oC)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g/cm2或t/m3计。
沥青的密度是评价沥青质量的一个指标,密度大,一般沥青的性能比较好。
温度上升1oC,沥青单位体积的增大称之为膨胀系数。
沥青的膨胀系数对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有密切关系,体积膨胀系数大,则夏季沥青路面容易泛油,二冬季有容易出现收缩开裂。
沥青的体膨胀系数并非常数,而是随着品种的不同有所变化。
沥青的介电常数与沥青对氧、雨、紫外线等耐候性(耐老化性)有关,路面的抗滑性也与沥青的介电常数有关,路用沥青的介电常数应大于 2.65。
沥青的路用性能:1黏滞性: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在现代交通条件下,为防止路面出现车辙,沥青黏度选择是首要考虑的参数。
2.延性:指沥青材料在外力拉伸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统称是用延度作为条件延性指标来表征。
沥青的延度用延度仪来测定。
3.感温性:沥青石复杂的胶体结构,黏度随着温度的不同二产生明显的变化,这种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称为感温性。
对于路用沥青,温度和黏度的关系式及其重要的性能。
首先,正式沥青存在感温性才使在高温下黏度显著降低,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沥青与石料均匀拌合以及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
其次,沥青路面运营过程中,有要求沥青在使用温度范围内褒词小的感温性,以保障沥青路面高温布软化、低温不断裂。
4.黏附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所以黏附性事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5.耐久性:路用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储晕、加热、拌合、摊铺、碾压、交通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而是沥青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改变了其原有的性能(黏性、低温性能)而变硬变脆,这种变化称为沥青的老化。
沥青路面应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因此要求沥青材料有较好的耐抵抗老化的性能,即耐久性。
6.黏弹性:路用沥青多为溶—凝胶型沥青,在低温时表现为弹性,高温时表现为黏性,在相当宽的形变滞后于作用力,作用力去除后形变并不完全消除,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恢复,表现为负责的弹性性质,蠕变和松弛现象就是这种特性的表现。
7.施工安全性:8.溶解度: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或苯中溶解的百分率(及有效物质含量)那些不溶解的物质为有害物质,会减低沥青的性能,应加以限制,9.含蜡量。
改性沥青可以改善一下几方面的性能:提高高温抗变形能力,可以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提高沥青的弹性性能,可以增强沥青的抗低温和抗疲劳开裂性能;改善沥青与石料的黏附性提高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延长沥青路面的寿命。
5.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沥青混合料经摊铺、压实成型后成为沥青路面。
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其他公路的路面结构,是现代道路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
沥青混合料按其矿料级配组成的特点,可形成“密实—悬浮”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和“密实—骨架”结构,分别具有不同强度特征和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应具备一定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老化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等技术性质,以适应车辆载荷及环境因素的作用。
沥青混合料的优点:1优良的结构力学性和表面性能。
一般沥青路面均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路面平整、无缝或接缝、柔韧舒适、货物损失率低、噪音小。
2表面抗滑性好。
沥青路面既平整、表面有粗糙,有一定的粗细纹理构造,能保证车辆告诉安全行使。
3.施工方便。
沥青路面可以集中拌合(厂拌)、机械化施工(摊铺、碾压等),完全可以实现大面积施工,质量能够得以保障,开放交通早。
4.经济耐久性好。
与水泥路面相比,沥青路面一次性投资要低得多,但其使用寿命一般在高速公路和机场道面中以15年计,实际使用中只要施工质量好,养护即使有效有的可以使用20年。
5.便于再生利用。
沥青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一项热门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再生利用的新型课题,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发展;可以有利于分期修建。
6.抗震性好,日照下不反射引起眩光,晴天无扬尘,雨后不泥泞等。
缺点:1.沥青易老化。
沥青石多组分有机材料,随着试用期的延长,沥青的胶体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是沥青粘性变差、塑性降低,从而导致结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