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老年痴呆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指南ppt课件

老年痴呆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指南ppt课件
02
主要病理特征为大脑神经元外β淀粉样蛋白质沉积、神经元内神 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和突触 的丢失。
老年痴呆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全球范围内,老年痴呆症患病率 逐年上升,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
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年龄是老年痴呆症最主要的危险 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
显著增加。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方 式、环境因素等。
05
家属和照护者的角色与支持
家属和照护者的角色
日常照料
家属和照护者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他们负责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如饮 食、穿衣、洗浴等。
观察与记录
家属和照护者通常是最早注意到患者认知和行为变化的人 。他们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记录其进展,并及时与 医疗团队沟通。
THANKS
感谢观看
活方式调整等干预措施。
患者背景:介绍一位早期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描 述其初始症状和表现。
成功案例:描述患者在接受干预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和生 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家属的积极反馈。
案例二:照护者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照护者挑战、应对策略、心理支持
•·
照护者挑战:分析老年痴呆症照护者面临的日常护理、 沟通障碍和情感压力等挑战。
注意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需
要注意。
非药物治疗干预
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认知训练任务,提高 患者的注意力、记忆、语言、执
行功能等认知能力。
身体锻炼
定期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如散 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和 身体健康,延缓老年痴呆症的进
程。
社交活动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如老年 俱乐部、志愿活动等,保持社交

《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更新强调全病程管理

《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更新强调全病程管理

《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更新强调全病程管理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张尼)24日,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

时隔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侧重疾病预防、强调全病程管理、鼓励多学科参与,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重点。

痴呆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的大脑综合征,其特征是认知功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如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社会认知和判断等)受损,并可伴有人格改变、精神行为症状等,不能归因于正常老化。

引起痴呆的疾病多、病因杂,阿尔茨海默病是其主要代表。

目前,老年期(年龄超过65岁)痴呆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指南》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心理科教授于恩彦介绍,新版《指南》主要包括概述、预防与干预、评估与诊断、治疗与康复、居家与机构照护、照护者支持、推广和实施等7个主要板块,内容全面;此外,新增了可控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伦理、安宁照护等8个方面的内容,丰富了评估、多学科协作、非药物治疗等内容。

新版《指南》在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及注重诊断治疗的基础上,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特色,强调全病程管理的理念。

由于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在治疗方面尚无有效方法可以逆转或阻止疾病进展,因此,预防老年期痴呆的发生尤为重要。

当前,老年期痴呆已成为精神科、神经科和老年科的跨学科疾病,康复科、营养科、全科医师与社区工作者也日益积极地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老年期痴呆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或保持患者的认知功能,或延缓认知衰退,控制患者的BPSD(精神行为症状),减少症状的发生,降低疾病给患者和照料者带来的苦恼与伤害,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照料者负担。

《指南》特别对老年期痴呆治疗中的多学科协作提出了建议,《指南》指出,老年期痴呆患者经常存在与其他躯体疾病的共病,如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指南

认知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
NMDA受体拮抗剂
02
通过拮抗NMDA受体,减少神经元损伤和死亡,从而延缓病情
进展。常用药物为美金刚。
其他药物
03
如脑代谢激活剂、抗氧化剂、抗炎药物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况选择使用。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认知训练任务 ,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 忆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功 能。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 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 质和健脑成分的食物,如深色蔬 菜、水果、坚果等。
营养支持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吞咽困难的 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 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 满足。
PART 05
长期照护与康复计划
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需与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疾病进行鉴别,如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路易体痴呆等。通过详细 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痴呆。
PART 03
治疗原则与策略
REPORTING
药物治疗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01
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提高大脑中乙酰胆碱水平,从而改善
创新药物研发动态
疾病修饰治疗药物
研发能够减缓或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病程进展的药物,如针 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抗炎药物等。
症状改善药物
开发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 的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
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
挖掘中药及天然产物中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等作 用的成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是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MCI也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并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

(2B)推荐意见2:MoCA对检出痴呆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对MCI的性能中等,目前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推荐意见3:ACE-R对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但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1.2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是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5:BNT-30是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推荐意见6:CDT-CG是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7:TMT-B是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是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是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的方法,对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对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

(2B)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

(3C)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特异度很低。

(2B)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分辨AD与DLB的性能较高。

(2B)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敏感度较低。

(2B)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是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隐袭起病,表现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疑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1.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治疗;2.已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3.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无其它严重合并症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4.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困难;②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有其它严重合并症患者。

三级医院1.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2.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抑郁症、焦虑症等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的评估及治疗;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损害、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等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和治疗;4.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5.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治疗明确;②合并症已有效控制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

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

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

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

长时间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老年痴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老年痴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28
AD的预防措施(二)
养育好大脑: ①营养均衡;糖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 微量元素等,多吃鱼、蛋和豆制品; ②适量运动(有氧运动)—供氧 ③睡眠充足 ④抗氧化剂--维生素C、E、B胡萝卜素等
29
AD的预防措施(三)
利用好大脑(勤用脑) ①沟通、交流 ②脑力活动----阅读、写作、练字、下棋 ③增强记忆思维能力:多看轻松愉快的喜剧;经 常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注意词汇的积累 ④训练大脑的创造力:想象诗词的意境;让音乐 图象化;虚构一段故事;观察生活中的人。
10
AD 的形态学特征
头颅大小 头部较大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小
于头部较小的老年人。 大脑皮层变化
通常认为,皮层萎缩是Alzheimer’s病患者的 主要特征,可能导致Alzheimer’s病患者的脑重 量有所减轻,皮层萎缩主要发生在学习和记忆处 理区,这种萎缩主要是由皮层突触减少和神经元 死亡所引起的。
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 (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 为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疾病,以大脑皮层 颞叶和额叶萎缩为著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认知功能全面衰退,伴 有精神异常和人格障碍,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 十年。
7
痴呆的分型
21
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痴呆的临床分期方法很 多,归纳起来,大概分为早、中、 晚三期
22
轻度 2-4年
痴呆的分期
中度 2-10年
重度 1-3年
23
早期痴呆主要表现
症状很轻微,进展很缓慢,常被忽略和认 为是老年人的自然过程。 近期记忆障碍,个人经历的记忆缺陷 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及积极性减退 学习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 可有多疑、固执与斤斤计较 不能完成复杂工作

最新: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推荐

最新: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推荐

最新: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推荐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占60%~80%,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AD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诊断。

为此,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正式成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指南小组,制定了首个AD痴呆诊疗循证指南,供临床医生使用。

1、临床评估综合认知评估的推荐意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2B)。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检出痴呆的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对MCI的性能中等,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安登布鲁克认知检查-修订版(ACE-R)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单领域认知评估的推荐意见➤中文版故事延迟回忆(DSR)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高(2B)。

➤中文版波士顿命名测试-30项(BNT-30)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2B)。

➤画钟测试-复制图形(CDT-CG)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2B)。

➤中文版连线测试-B(TMT-B)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2B)。

行为评估评估AD引起的行为障碍或精神行为症状最常用的量表有神经精神问卷(NPI)和神经精神问卷知情者版(NPI-Q),NPI≥8.0分或NPI-Q ≥10.0分有相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AD痴呆与额颞叶痴呆(FTD)有鉴别价值,可替代使用。

推荐意见:➤NPI或NPI-Q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2B)。

功能评估评估AD引起的功能障碍或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包括工具性生活功能(IADL)和基础性生活功能(BADL)。

ADL≥16分或IADL ≥10分, 筛查AD痴呆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当(0.90/0.90,0.92/0.93),准确性相同(AUC=0.93)。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目录1. 引言2. 阿尔茨海默病简介3. 早期诊断与筛查4. 综合治疗方法5. 药物治疗6. 非药物治疗7. 护理与支持8. 社会支持与照顾9. 结论10. 参考文献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且最新的诊疗指导。

该指南将涵盖早期诊断与筛查、综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护理与支持以及社会支持与照顾等方面的内容。

2. 阿尔茨海默病简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脑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变化。

本节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简要介绍。

3. 早期诊断与筛查早期诊断能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本节将介绍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病史采集、认知评估工具和影像学检查等。

4. 综合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法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本节将综述可用于改善认知和生活品质的综合治疗方法。

5.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将详细介绍目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

6.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管理的重要方面。

本节将探讨对症治疗、认知训练、物理治疗和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7. 护理与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与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节将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求,包括营养支持、安全管理和日常活动指导等。

8. 社会支持与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社会支持和照顾网络来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本节将探讨社会支持和照顾的相关资源和服务,包括支持小组、居家照护和日间托养中心等。

9.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全面且最新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该疾病。

2024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2024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科研投入增加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科研成果的 不断涌现,未来各国政府和企 业将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病科研 的投入力度,推动该领域的研 究不断深入。
02
跨学科合作加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疾 病,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进行 深入研究。未来,跨学科合作 将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科研的重 要趋势之一。
2024阿尔茨海默病 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药物治疗进展与选择 • 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技巧 •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 预防措施及早期筛查重要性 • 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 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 下降、情绪和行为改变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逐渐 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诊断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测试、影 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 可用于早期诊断。
病程分期及治疗原则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
高盐、高糖食物。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和身体健
康状况。
04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主要提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指南。

以下是该指南的要点:1.危险因素:-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逐渐增加。

-遗传因素:存在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患病的风险较高。

-教育程度低:教育程度低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高。

-心理社会因素:孤独、抑郁、社交活动减少等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过量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2.干预措施:-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提高认知储备,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心理社会干预: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等能够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控制心血管疾病: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管理代谢性疾病:合理控制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力活动、推崇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指南指出,以上干预措施应该综合运用,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干预。

同时,由于慢性疾病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干预的持续性和规范性非常重要。

此外,医务人员、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提供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详细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认识该疾病,降低患病风险,并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丧失、记忆力减退、思维逻辑能力下降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痴呆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程、延缓认知功能下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早期诊断:1. 临床评估方法在早期阶段,老年痴呆症患者往往只表现出轻微的记忆衰退和认知障碍,容易被误解为正常的老年衰退。

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正确判断是必要的。

- MMSE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简称MMSE)是一种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通过对患者智力状态、定向力、注意力、记忆等进行测试,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认知功能异常。

- MoCA检查: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简称MoCA)是另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相较于MMSE更加敏感,在规模和难度上更全面,可以揭示出轻微的认知功能损害。

2.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技术在早期痴呆症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脑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用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如脑部肿瘤、腔隙性脑梗死等。

但是,对于早期痴呆症的诊断价值有限。

- 脑MRI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脑部结构信息,包括海马体和额叶萎缩程度等改变。

这些指标与老年痴呆症相关,可有效帮助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目前,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主要以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为主。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浓度,以提高患者相关认知和记忆功能。

- NMDA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NMDA受体功能,减轻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从而保护和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对于老年痴呆症也具有重要意义。

- 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刺激大脑,并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

2023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23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23年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和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我国医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

就此,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于2023年制定出台,以推动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指南背景痴呆和认知障碍是一类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情绪不稳等症状。

这类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扰和心理负担,对社会也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和社会压力,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制定呼之欲出。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依据。

2.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详细描述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类疾病。

3.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规范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的标准,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介绍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5.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探讨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6.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研究和发展:介绍痴呆与认知障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信息。

三、指南的实施意义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发布,将对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指南的制定将为医生们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提高其诊疗能力和水平。

指南的发布将推动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指南的实施将为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指导,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指南

03
04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 产生相互作用或加重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识别和处理方法
神经系统副作用
如头晕、失眠、焦虑等,可减少 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时间或加用 镇静剂等方法改善。
其他副作用
如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药并就医。
01
消化系统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可调整 饮食、分次服药或加用胃黏膜保 护剂等方法缓解。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及 药物应用指南
目录
•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评估工具 • 治疗原则与策略选择 • 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管理 • 总结与展望: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水平
0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 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
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
使用神经精神问卷(NPI)等工具,评估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 、幻觉、妄想等。
影像学检查技术
结构性磁共振成像(MRI)
通过MRI检查,观察大脑的结构变化,如脑萎缩、脑室扩大等,以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利用fMRI技术,检测大脑在静息状态或任务状态下的功能活动,以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的异常。
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乙酰胆碱受体调节 双重作用,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 、记忆和日常生活能力。
NMDA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 美金刚: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谷氨酸浓度病理性升高导致的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阿尔茨 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水平,制定规范化诊治流程,我们编写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最新共识,以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率、治疗有效性和生活质量。

1. 诊断标准1.1 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1)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方面;2)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如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1.2 生物学诊断生物学诊断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1)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2)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用于评估脑萎缩、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情况。

2. 评估方法2.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家族史、药物史和生活方式等;2)症状和体征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行为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等;3)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标准化工具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MMSE、ADAS-Cog、CDR等。

2.2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脑脊液检测和血液检测。

1)脑脊液检测:检测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2)血液检测:检测循环中的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炎症标志物等。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关键字:认知障碍痴呆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我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约占全世界总病例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痴呆不仅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有效、准确、及时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痴呆是降低痴呆发病率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对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对痴呆诊断治疗缺乏规范,严重影响了痴呆的治疗效果。

200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曾编写《老年期痴呆指南》,对推动和规范痴呆诊疗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痴呆在病因学、神经心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以及一些基于大样本的、多中心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使对痴呆诊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为有效提高我国现有痴呆诊疗临床水平,更好的指导神经科、精神科、老年科和其他相关专科医师,准确、规范的进行痴呆诊疗。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牵头,组织专家编写《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专家组参考2008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如:2007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美国精神科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及2008年美国内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公布的痴呆指南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痴呆诊治指南疾病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

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疾病分类: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这种老年痴呆分类症状是指既有老年性痴呆,又有血管性痴呆或其他类型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老年痴呆分类是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病。

一般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基础上,伴有反复脑血管意外发作,包括多发性梗死或小出血灶所致的老年痴呆分类。

典型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栓形成,接着很快获得好转,可遗留某些神经系体征。

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老年痴呆分类在病理和组织学改变方面为弥漫性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颗粒空泡变性,脑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

老年痴呆分类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大脑变性疾病分类,是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1、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ion dementia),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

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

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Dementia in Alzheimer's disease),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

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

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

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

3、内分泌疾患(Endocrine disorders):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都可能引起痴呆。

4、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

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

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以致中断其遗传作用。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老年呆属非遗传性疾病,如血管性痴呆与遗传无直接关系。

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可见大脑半球皮质弥漫性萎缩,重量较正常大脑轻20%以上,或<1000g。

脑回变窄,脑沟增宽,以颞、顶、和前额叶最明显。

枕叶、运动和感觉皮质受累较少。

脑室扩大,尤以侧脑室颞角明显,海马萎缩明显。

AD的组织学病理改变包括:①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②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③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④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⑤淀粉样蛋白血管病。

前三条为是AD特征性的三大病理改变。

1、老年斑(SP):由β淀粉样蛋白等细胞外沉积物及残存神经元突起组成,形成直径50~200mm球形结构,嗜银染色下形似菊花。

老年斑附近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等免疫炎性反应。

主要分布于颞顶叶皮质、海马、杏仁核等处。

2、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主要组成成分是异常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这种tau蛋白以聚集的双螺旋丝存在。

NFTs在HE染色中往往较模糊,而银染色最为清楚,多见于较大的神经元,尤以海马、杏仁核、颞叶内侧,额叶皮质的锥体细胞最为多见。

NFTs可见于正常老年人颞叶和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但在AD患者脑中数目多,分布广,其数目和分布直接影响痴呆的严重程度。

3、广泛神经元丢失,代之以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小胶质细胞增生。

临床表现:本病以近事易遗忘,而几十年前的事还能记忆犹新,病情逐渐发展,对往事亦遗忘为特点,且出现易怒,睡眠秩序颠倒,言语单调,喃喃自语,判断障碍。

如裤子当上衣穿,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认家门,四处游走等。

晚期还可有口、面不自主动作,如吸吮、噘嘴、厌食或贪食,大小便沾满全血管性痴呆多伴有高血压,有反复多次的小卒中发作,一次比一次加重,易激动、记忆力减退、头痛、心悸、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甚至偏瘫、肢体麻木,脑CT检查可发现脑梗塞、脑出血病灶,渐渐形成血管性痴呆。

AD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隐袭,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逐渐进展。

核心症状为ABC三部分,即:日常生活能力降低(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认知能力下降(Cognition)。

诊断及鉴别诊断:疾病诊断当前主要依靠传统式的、描述式的方法鉴别和治疗痴呆。

未来发展应该计算机化,在确定正常老年人认知老化常模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信、效度较高的认知评估工具,将患者认知状况和相关的健康状况输入计算机,根据常模资料,计算机就会判断出两者差异,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通过分析评估得分还可获得更多比较精确的信息,比如某人在语言表达和“执行”功能方面损伤较大,而额前叶主要掌管其功能,因此就可判断他可能罹患额前叶痴呆症。

鉴别诊断在疾病的早期,要特别注意和假性痴呆相区别。

假性痴呆指抑郁症病人,也有人把它做为广义的名词,即包括继发于精神病具有明显认知损害的所有病人,均称假性痴呆。

(I)症性假性痴呆(Ganser综合征):通常突然发生,患者能理解提出的问题,但作出极为荒廖的回答,给人一种好象故意开玩笑的印象,也可出现功能性神经症状,多见于强烈精神创伤或压力下产生,暗示性强。

(2)童样痴呆:充满稚气,学着幼童说话的声调,自称才5岁,逢人便喊“叔叔”“阿姨”,见于瘾病。

(3)抑郁症:即假性痴呆,与早期痴呆鉴别困难,特别当痴呆伴有抑郁色彩时尤为困难,基本症状是工作能力下降,兴趣减少和待人冷淡,并有忧郁、后悔和绝望等情绪,但细心倾听病人谈话可以发现,病人对疾病的细节记忆得很清楚,检查过程通过鼓励,可以短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

抑郁症特点是迅速发病,病程很少进展,病前有明显的诱因。

可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 HRSD)测验确定。

(4)澹妄状态:老年人常在躯体性疾病损伤,手术后出现澹妄状态,记忆力和定向障碍貌似痴呆,但澹妄状态突然发生,症状波动,夜间较重,对环境刺激或幻觉的反应快速、强烈,与痴呆的淡漠、呆滞不同。

忆减退和遗忘有自我评价能力,可履行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义务和责任,保持职业工作能力,性格没有突出的变化,仍保持原有的特征,精神活动完整,坚守伦理道德观念,能谋求自身与环境完善。

(6)失语症:失语症病人可表现语无伦次,焦虑、抑郁,但通过检查,病人除语言功能障碍外,亦无行为、判断异常,而且多伴有局灶神经体征。

疾病预防及护理:一级预防指预防认知功能正常的个体未来出现痴呆。

AD的危险因素中,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年龄、性别和基因型),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包括血管性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肥胖)和头部外伤,而保护因素包括使用降压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他汀类药物、激素替代治疗、高等教育、节食、锻炼及参与社会益智活动。

因为AD的病因尚未阐明,主要应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

二级预防指预防已经表现出一些认知损伤的非痴呆个体发展为AD。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措施包括指导特定人群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掌握痴呆的常见早期症状,讲解痴呆的预防知识,指导特定人群定期进行精神状态及智能状况的自我评定,力争做到痴呆的早发现;并对检查发现的可疑患者做好其本人和家属工作,就近及时到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健康指导。

在痴呆的诊疗中,护理是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中重度痴呆患者。

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应加强对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咨询和支持。

包括:提供有关AD疾病的科学知识相当重要,包括疾病的本质、疾病的早期表现、治疗策略,以提供照料患者的能力。

还应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

家庭物品固定地方,放置有序,方便取用,防止撞伤。

嘱其家属发现患者行为异常应采取恰当的沟通交流方式缓解患者的异常行为。

如,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疏导情绪;在患者焦虑不安时尽量用语言安慰、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满足其合理要求,减少冲突,言谈中应避开“痴”、“傻”、“呆”等词。

对晚期患者,生活上给予关心、协助,但不是完全包办。

协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自理,如洗漱、进餐、行走等。

晚期患者对环境、方向的定向力差,不能单独外出,防止走失或跌伤。

药物、热水应放好、放稳,防止误服、烫伤。

铁器、锐器等物品保管好,防止误伤和伤人。

想了解更多关于老年痴呆的医学常识请点击链接:/lncdz/2013/0514/132397.html老年痴呆药物与心理治疗流程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查措施神经心理学测验(1)认知功能评估:首先进行筛查量表检查,对认知功能进行全面、快速检测。

如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测定时间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

(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

(3)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 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 Mansfield 激越问卷(CMAI)等血液学检查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

(1)血常规(2)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3)维生素B12、叶酸水平(4)甲状腺素(5)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1)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头CT (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

(2)功能性神经影像。

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脑电图(EEG)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

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