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软件产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994/1995年财政年度,印软件产业的产值是8.4亿美元,出口4.75亿美元;到1999/2000年度,产值已达57.21亿美元,出口40.23亿美元;五年间,产值增长近7倍,出口增长逾8倍,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54%。目前,软件出口已占到了印全部出口的10%强。业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是机遇、条件和努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将印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国际机遇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开始在印度工业界中出现,当时人们不能预知它的威力,更想象不到它将给印度带来多少财富。80年代中期,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家和印政府的决策者开始意识到印在发展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认为它将可能成为印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将在赚取外汇的同时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正确、客观的认识,不失时机的行动加上政府于1986年及时出台了第一个“软件发展政策”,使印软件产业很快起步。至70年代中期,印一批软件企业已积累了相当的开发与服务能力和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在Tata咨询服务公司、Infosys和Wipro等一批成功的软件公司的带动下,恰逢“千年虫”危机和欧洲统一货币,以及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国际软件业务急增,使印软件企业掘得了第一体金,又有一大批软件公司得以成功起飞。
统计显示,仅消除“千年虫”一项,印就进帐25亿美元。就此,印一批软件公司完成了原始积累,奠定了印度在国际软件市场的地位,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形象,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成功的有利条件
1.语言和数学逻辑思维优势。目前,主宰计算机世界的语言是英语,而大量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是能讲英语的人。印度有约5000万人(占印度人口的5%)熟练运用英语,堪称世界讲英语大国。这些讲英语的印度人基本上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使得印度人从迅速掌握软件生产技术,到了解世界市场行情,到产品的研发和推销,都占到了先机。其次,编写计算机软件程序需要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印度人又恰好以这方面见长,因此,计算机软件便成了印度人员乐于、最擅长从事的行业。
2.人才优势。印度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传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印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科技人才资源库(仅次于美国)。目前,印有各类科技人员约800万人,其中有约41万从事信息技术(IT)产业。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已连续几年评价印在合格工程师和IT人才的获得方面为世界第一。目前,印有开设IT专业的工程类院校1032所,能招收IT专业学生66214人;加上6所印度理工学院、2所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和1所印度科学研究院招收的约1200名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转到IT专业,印今后每年至少可以培养IT专业的毕业生6.8万人。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最近,为克服日益显现的IT人才供不应求,总理瓦杰帕伊下令成立的“IT”人才资源特别工
作组制定并开始实施了一个扩招计划,即2001年扩招3.5万人,再通过建立更多的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和鼓励发展私营IT教育机构等措施,使印在2008年的IT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20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里印将继续保持IT 人才方面的优势。
3.成本和效率优势。当打开印度软件产品的具体代码,初看,会觉得它们拖沓冗长、表达方式雷同、缺乏技巧性;但如果仔细分析并加以运用,会发现它们的整个体系架构清晰,功能完备,运行稳定,效果精彩。目前软件业的发展早已走过了编码英雄的年代,程序员已降格成坐办公室的“蓝领”,印软件公司的人员配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变化:公司里最大量的是水平中等、服从管理、能按步就班地完成指定任务的编程人员(月薪合500美元左右),所谓的“编码高手”不多;部门经理则大都是管理学或非软件专业的高学历者,一般不介入具体编程。这种员工结构在实践中达到了成本低、效率高、内耗少的较佳状态,较适合于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软件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大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并采用给员工配股等办法,稳定了员工队伍,减少了人才外流。印IT人才外流的比例从1992年的25%下降到了1999年14%。
4.所谓最大的民主国家。由于印度是穷国(1998/1999年度人均年收入354美元),并自称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所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在把一些软件项目外包给印度公司时政治上的阻力和顾忌相对较小。1999/2000年度,印软件出口95个国家,其中近80%的合同金额是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据统计,2000年,在世界财富1000强企业中,有260多家在软件业务方面与印度公司有联系。波音、AT&T、英国电信等公司甚至把软件工作的大部分转移到了印度。
各方努力
1.企业努力。目前全印有1250多家软件企业,它们的不懈努力,使印度软件业及其产品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质量控制。印度的软件公司,无论大小,对每个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都有详细的文字记录。他们将用户要求、产品设计思路、所用编程技术、工作进度计划及按计划完成情况、阶段和最终产品捡泅结果、总体质量评估、用户使用情况反馈等都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作为公司的珍贵档案。这种做法大大减轻了公司人员流动可能给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为公司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的等级评估积累了必不可少的文字资料。目前,印度通过ISO9000质量论证的软件企业170多家;在全世界23家达到“计算机软件成熟度模型”(CE-CMM)五级标准的企业中,印度公司或设在印度的独资、合资公司占到了17家。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印度软件产品的高质量和竞争力。
·积极开拓市场。90年代初,印度的大部分业务还是靠电信往来和人员出差获得,现在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截至2000年底,印软件公司已在国外建立了582家分支机构,把触角伸到了主要发达国家的用户身边。当年主要依靠在
海外的印度人拉关系、接项目的做法已变得不那么重要。印度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软件企业仅以自己的品牌就赢得了大批的国际业务订单。大公司如此,印度的一些成长中的中小公司在开拓国际业务方面也表现不凡。
·产品和销售方式多样化。过去,印度软件公司的业务比较集中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制造业以及零售业的应用软件开发方面,现在则逐渐拓展到了通讯、政府行政、交通、旅店以及石油等领域,销售方式则从现场服务向通过互联网进行异地加工转化。1988年印软件异地加工的比例只有10%,1999年已上升到了43%。
2.政府努力。政府一直是印度软件产业的支持者和倡导者。印软件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政府功不可没。政府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印度产品的出口,政府于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一些“出口加工区”、“100%出口型企业区”和“软件技术园”,园区内企业享受单一的审批窗口、简便的进出口手续、外汇利润自由汇出汇入、软件企业2010年之前免所得税、免软件生产所需的软、硬件进口货物的关税、允许进口二手设备、允许100%外国投资等优惠措施。其次,政府于1998年打破了国营VSNL公司对互联网服务的垄断,允许私人经营互联网服务和建立国际通讯关口。截至1999年底,全印已有65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而且政府对网上信息的发布和流动采取了一种比较宽松的政策。这些做法有利于软件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在软件技术园建立先进的通讯基础设施。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软件出口的增加和异地服务的增多,落后的通讯设施越来越成为印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政府花血本加强了软件技术园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印18个软件技术园都架设了高速数据通信线路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印目前的因特网国际线路带宽是330兆位/秒(Mbps),而仅最大的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带宽就占到了45兆位/秒。同时,政府还允许软件公司租用外国卫星,以方便软件通过高速数据通信线路出口,缓解通讯基础设施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印政府集中资金建设好软件技术园的通讯设施虽出于无奈,但也不失为一种符合印度国情、有效的办法。结果是软件技术园内企业的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外企业。1998/1999年度,软件技术园的出口额占到了印软件出口总额的42.0%。
·完善法律体系。印度的《版权法》和《信息技术法》是IT产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证。印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涵盖在《版权法》中的。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改了《版权法》中的有关条文,明确界定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的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皆属违法,违者一经被认定有罪,将被处以7天。3年的监禁,处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卢比(约合4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印官方称,印《版权法》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为使该法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印政府有关部门会同软件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过多次突击搜查,并在全印开通了若干个反盗版热线,较有效地打击了各种盗版犯罪。据有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