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有它的特殊性,有些交往活动需要走向社会。
所以这门功课非常重要。
我觉得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希能与同行朋友们共免。
一、教学时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全面把握了教学目标后备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有的农村孩子因为胆小、自卑,不愿主动跟人交往,特别怕受冷落,越受冷落越自卑。
慢慢地就越内向,越自卑。
教师要经常夸孩子,和孩子谈心,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做朋友。
并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交流、交往,相互了解才能有和谐社会。
在与人相处时要谦虚谨慎,要尊重老爱幼,做文明人,做懂礼仪的好孩子。
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教师要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游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当前品德与社会的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与学一、教学的基本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他们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和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来实现的。
因此,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它就成了无源之水2、有效性原则: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基础性的特点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中反映出来。
例如人民版《品与社》第一单元《我在成长》内容标准为:(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别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从这些内容标准中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构建从最基础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识特点的生活切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3、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生有目的地学;想学、主动学、会学、有效的学。
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活动机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品与社》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1、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对各种问题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畏师、惟上,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学生合作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第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
学生应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它是从思想上给人一只标杆。
第二、社会实践是在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在行动上实践和体现的。
一个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好与坏都表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生活的点点滴滴。
它是从行动上给人一条准则。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着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第二部分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多《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教师的难点,在这里,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浅谈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1、趣味性的导课形式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
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品社课应该生活化,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师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比如:看到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教师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行为给环境和他人带来的影响,以及有损自己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让学生有羞耻和荣辱之心。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在社会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看法。
品德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有好品德塑造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才会让家庭和睦、同事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
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比如: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
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确定目标。
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生活能力。
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郊区,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子女。
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性生活化趣味性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
适当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知识更为丰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应当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关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策略(一)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的关键,只有学生自愿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将学习作为生活中的另一种"娱乐"项目,把知识深深的印在脑海当中。
(二)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当中,要做到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反映出自身的思想与动态,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最佳的方式使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我和小伙伴"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所要掌握的知识。
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领略到友情的意义,使学生能够珍惜身边的伙伴与友情。
那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意义与朋友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概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文化素养,令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底蕴,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中华优秀文化渗入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全方位地成长。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相结合,能够显著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对于此,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渗透方面。
1.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创建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需在进行优秀文化传授的同时,与《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相结合,不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过多的覆盖,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相吻合,要在繁多的传统文化类别中选择最为合适的素材,以此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辅助,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认知的提升。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共建绿色家园》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有关绿色家园的优秀文化理念意义与之相融合,可以先向传达绿色家园的意义,以及建立绿色美好对于生活的影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理念,进行植树造林、生态环保等都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老师能够进行其中一种的描述,通过演讲、图片或者视频等方法令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认识绿色家园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有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如果只是用语言教学就会令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所以,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进行课本内容之前,为小学生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如此一来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在上课前讲述《环卫工人》的小故事,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各种活动 中、 从 生活中进行学习 , 通过与生 活实际相联系 , 获得直接经验 ,主单纯地 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
四 、学 以致 用 ,回归 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 这是 学 习的最终 目的。 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
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 学 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起 点 ,联 系学 生 的 生 活实 际 ,动 态 生 成 教
手, 在课 程中进行整合 , 使学生有一个学 习、
吸纳 、提升 的过程 ,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 的生
活经验 ,最终 回归生活。
学目 标。 要确立情感 目标、 行为与习惯 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目 标。 也就 说教学最终 目标是要
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 都会 与其 品性有着
千丝万缕 的关系。品德的重要 性 , 不仅仅体 现在职场上 ,也表现在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 ,
譬如对 于朋友 、 对于家庭、对 于社会 ,由好 品德 塑造 形成 的综合印 象会让个 人赢 得广
作为 《 品德 与社会 》的教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
立足 生活需 要 ,确 定教 学 目标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 我努
品德 与生活课标 指出 :“ 教学活 动在 内 容上 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 励教师从 儿童 的实 际生活 中捕捉 有意义 的
内容 。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 出:“ 教学要面 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实
基 础教 育2 0 1 4 年9 月( 上)
小学 《 品德
品德是 一个人走 向成 功至关 重要 的 因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完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让学生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襄阳市襄州区小集小学杨丽莉【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
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行为行为回归升华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融入、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经验品德行为? 习惯升华提高回归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会与其品性、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
品德、习惯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好习惯塑造形成的良好形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
好的品德、习惯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习惯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
既然品德、习惯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孩子们也能有好品德、好习惯,走出去都能体现好素质,甚至影响一生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生活课堂品社学习兴趣参与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
”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
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培训道德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
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
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
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强调,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行城南社区完小:李秀云2010年4月7日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行城南社区完小:李秀云通过近两年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经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及不断学习、总结,自己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行为,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型课程。
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包括品德、劳动、社会和科学教育。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社会生活”“学会认识人生”“学会超越自我”的教育。
通过教学我明白: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以下几点是我觉得对上好《品德与社会》有帮助的。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同行(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热爱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在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儿童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儿童需要引导,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沟通自我保护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认识得当,将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一、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个别差异。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溺爱型,一种是宠爱型,一种是严格管教型。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划生育已不在话下,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溺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一般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或骄纵等性格。
不尊重长辈、不尊敬老师、没有团结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家长管不住他;在学校,老师不好教育他。
长而久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长辈通常会以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
孩子感恩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到了学校才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二)宠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宠爱的孩子,会比较胆小、孤僻,会生活在家长温暖的屏障里。
据调查,这类型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学校受到宠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学校很多考察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孩子都不及于其他同学。
他们到了学校处处都需要有人帮助。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公民教育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
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
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
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
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
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
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
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游戏感悟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
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
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
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
”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篇一:品德与社会论文让孩子走进《品德与社会》的真实世界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英、数三门学科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思想更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早就告诉我们“品德即知识”,况且这知识来得比语、英、数更为逼真有用。
从古代起,我国文字皆有提到“思想决定行为”,这也就说明了思想品德相当重要,所以,我国新课程标准把这门学科编制到了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好思想,希望他们日后有个好行为,好出息!但是,这门学科往往被某些学校和任教的教师忽略掉了,他们只把它当作毫无重要的副科执教,甚至干脆不上此课,把时间用来上主课。
对此,我把这几年任教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引起执教这门学科的教育者们的有力共鸣。
一,打开门槛,引入生活。
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社会》的编排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且更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门来讲述的一些案例和素材。
如此,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某些案例内容活教起来,让实践说话,将课本的变成真实的,让故事的变成生活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自己的教学工作轻松了,孩子们也学得用心多了。
如在教到《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课题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一下书中人物的困境: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穿衣、煮饭、洗碗、打扫卫生等。
比如,你会煮最简单的是什么菜,煲饭时你是如何算定水和米的用量比例,洗碗时应该用什么姿势才不容易打碎碗具等等。
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建议他们回家经历实践后,再把过程写下来,到下一节课来展开讨论,看谁说得最好,做得最棒,最后我给予评价和奖励。
这样,孩子的一些正确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此,也同样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正确结论――“该怎么做才对,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等等”,而是要让孩子们亲自去试一试,“你是怎么做到的?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去解决的?”如此,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大胆尝试,勇敢地到生活中体验、实践,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3)
1、如何根据主题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方法?2、如何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1.3、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2.《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组织辩论的策略研究: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六、课题研究的反思1、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层次化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我校数学教学的特色。
2、如何对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科学培训,突出实验教师的点带面工作,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每一节数学课堂上。
3、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仍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重点。
以上就是我们对小课题研究所进行的结题总结,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不解,但经过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共同努力以及其他老师的帮助下都已解决,我们也从中获益很多,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将小课题的研究做得更好,更加完美!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生活性的教学内容箬山小学孔美琴【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们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关键词】开放生活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课堂领域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个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发展
灵武市杨洪桥小学马学忠
拓展课堂领域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个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发展
灵武市杨洪桥小学马学忠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定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强调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和发展,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字】拓展课堂发展个性
以往《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往往脱离和回避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而局限于书本范围,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无法触及儿童的内心,未能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
然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影响。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搭建开放式教学平台,营造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因此,充分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挖掘自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进步。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有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兴趣。
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我在课堂上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
如我在《将心比心心更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扮演同学、老人、病人和护士等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如何互相帮助。
然后让学生思考: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应注意什么?博大胸怀如何体现?通过在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这一课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体验成功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
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
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必将产生兴趣的源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交流是最常用的学习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成
功的喜悦。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就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
我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就是讨论。
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有以下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质量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教师要经常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教师的脚步,乐在其中;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切忌简单说教。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教学活动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
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
教学过程中,我时常分析活动的问题,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性问题,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
而且,我特别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将问题显现出来,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所以,我在教学中坚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多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从而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
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
儿童更多的是要通过亲身经历,动手动脑来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寓道德于生活之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在《这一方水土》(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安排学生在课前先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
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状的视频。
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我们这的水土是如何养育我们这一方人的。
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此刻,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
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了要热爱家乡,要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身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现实的美好生活,体验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如在《健康生活每一天》(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对比一下是不是必须客服生活上的不良习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要学会感激家长,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量少给或不给家长添麻烦。
通过这种课外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往往在实践会产生冲突。
究其原因是儿童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本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如在《校园“红绿灯”》(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遵守校园规则,我先组织观看了《道路交通安全视频》,了解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以及如何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进而使学生明白:校园规则犹如交通规则一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自觉遵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能经常有比较好的教学与学习秩序。
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让自己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活动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
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
教师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质量,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念,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驾护航。
2011年4月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