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

合集下载

“三亲教育”在乡村,发现启蒙教育的生机

“三亲教育”在乡村,发现启蒙教育的生机

"三亲教育乃:在乡村,发现启蒙教育的生机儿童时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从长远来说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然而,中国乡村仍然有六千多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在这个关键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手机里定期出现的遥远面孔和过年时得到的包装精美的塑料玩具。

他们在家庭中面临着失管、失教、失衡的三重困境。

由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留守儿童在学校仍然得不到充分照料。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随着家庭向城市迁移,乡村学校日益减少和凋敝,植根于乡村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

如果孩子是一粒种子,在水泥地里是永远也发不了芽的,我们必须让他们扎根乡土。

怀着这样的信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张孝德教授遥望着自己的家乡一一山西长治上党区关头村的南山,忆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发自肺腑地说道:“乡村才是儿童的天堂!”在乡村,春天可以闻到百花香,夏天的知了是孩子们最好的玩伴,秋天可以看到风吹麦浪,亲口尝到收获的味道,冬天还可以围在火炉旁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在老教授的心里,儿童启蒙不需要高楼大厦,需要的是最真切的亲情、自然和乡土。

2014年8月18日,张孝德教授和原长治县一中鲍喜堂校长“强强联合”,发起了“华夏乡村儿童启蒙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三亲教育”),在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的支持下,由北京城市学院张世霞总干事带领越来越多的“三亲人”,将“三亲教育”理念一步步落了地,如今已在全国9个省市的乡村建立起了试点,形成了大批专家学者专注研究,返乡青年和志愿者为中坚力量,六十多位一线“三亲教师”扎根乡村的三亲教育团队。

“三亲教育”,即"亲自然、亲乡土、亲父母”。

在乡村发展教育,其实最难的不是没有设施完善的校舍,而是没有扎根乡村的老师。

乡村幼儿园老师的学历大多较低,教师流动性大,这是中国乡村幼儿教师的普遍现状,所以第一批的“三亲教师”并不是师范毕业的大学生,而是十几位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年轻妈妈。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社会生活是一场人们理性地追求他们的切身利益的竞争运动。 与此同时,社会秩序则以某种形式超然于这些各自利益的冲 突之上。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整合。 这种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中轴,使得其他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围绕这根中轴,不至于偏离方向。这种儒家思想 有着信仰的载体,即是传统的绅士和私塾。前者是儒家思想 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后者是儒家思想的根据地和传播源。
即使有新式学堂,农民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新式学堂是 “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民国时期,伟大的教 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师范教育,他说:“中国师范学校多半 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 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 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 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另外,清末 和民国时期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各级政府对乡村教育漠 视,这些都不利于乡村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
学术界对废科举颇为重视,部分研究成果渗透在研究科举制 度的专著之中;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此也有专门的论述,主 要有谢俊美的《科举制度存废的历史考察》(《历史教学问 题》1998年第4期)、刘佰合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 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杨齐福的《清末 废科举制度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刘 海峰的《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罗志田的《科举制 度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等。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章 科举制度废 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1905年,在中国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这一 举动给清末和民国乡村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美国传教士 林乐知在废科举不久曾发表评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 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 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虽然他没有指出这“可 惊可骇之奇效”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所指的恐怕是正面效果, 而非负面影响。

第十章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第十章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种种原因导致了民国时期乡村学堂的缺少,其状况 令时人堪优!虽然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明新风在 清末“吹人了广大的乡村腹地,乡村新学教育也取 得一定进步,但相对于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城市地 区而言,乡村社会的教育发展无异于小脚女人走 路”。有人估计清末民初中国共有乡村10万,村落 100万。以此计算,时至民国11年,全国中小学校 共178847所,平均每6村才有一所学校。至民国20 年,全国中小学校共262889所,平均每4村才有一 所学校。

其次,表现在士人趋于乡村一城市一乡村间 的流动模式。正是科举制的发展与成熟,造 就了中国古代的城乡互动格局,遍布乡村的 士人从乡村流人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 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 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

科举被废除之后,士人打破了原先的循环格 局,变成了单线流向。科举考试时代,教学 的主要内容如四书五经八股帖式等虽和农业 生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全国一律,并 无什么城乡的分别,因此单从教学内容尚不 足以造成城乡地域上的脱节。

县以下新式学堂学生数量猛增。据统计,到 1915年直隶155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1个,1000一5000的52个,500一1000的 51个。河南106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 的3个,1000一5000的62个,500一1000的 21个。从前的旧私塾,先生教的和学生学的 都是四书五经和孔孟之道;如今的新学堂, 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都是光化电算和进化之 论。所以私塾改为新式学堂后,儒家学说必 然被新的思想所代替。

资本的流向城市导致了乡村的赤贫化。民国初年, 有人考察了江苏、直隶等省的农村经济情况,江苏 68%的农户每年平均田产收人不过90元,直隶则 55%的农户每年田产收人不过25元。以假定的150 元为中国农村生活的贫困线,则中国农户耕田在25 亩以下者,都在贫穷线以下过活。即全体农户63, 约22860万户农民,不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费。 著名社会学家杨开道等人在40年代已经认识到正是 废科举后,乡村士绅的外流,使乡村社会受到前所 未有的“侵蚀”,受到侵蚀的的乡村社会日益贫困 和衰落,“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社会方面、经济 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 简直可以说已经死了一半或一多半”。二三十年代 一些知识分子提出“到民间去”、“到乡间去”的 口号,正是那时城乡两极分化的最好证明。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一、古代乡村教育(先秦 - 1840年鸦片战争前)1. 先秦时期- 西周时期还有乡学,按照地方行政区划设立,是地方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乡村子弟的教育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2. 秦汉时期- 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在乡村可能通过基层官吏向民众传播一些法律知识和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

- 汉朝则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在乡村有乡学,同时,私学也很发达。

一些经学大师在乡村讲学,传授儒家经典。

例如,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乡村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深入乡村社会。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但私学仍然是乡村教育的重要形式。

由于战乱,许多世家大族重视家族内部子弟的教育,在乡村的家族聚居地开设家塾等教育场所,教授家族子弟文化知识和家族传承的技艺等。

同时,一些儒者也隐居乡村讲学,传承文化。

4.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兴起,对乡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与科举考试相联系。

官学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地方有州县学等,但乡村子弟进入官学的机会相对有限,私学仍然是乡村教育的重要补充。

一些乡村私塾开始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教授学生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等内容,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5. 宋元时期- 宋朝的乡村教育较为发达。

书院兴起,虽然书院多集中在城市或名山胜地,但也对乡村教育有辐射作用。

乡村的私塾、义学等不断发展。

义学是一种免费的教育机构,多由地方乡绅或宗族出资兴办,主要面向本族或本地的贫困子弟,教授启蒙知识和儒家经典。

- 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但在教育方面也重视对汉地文化的学习。

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宋朝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元朝政策的影响,如在教材内容等方面可能会增加一些符合元朝统治需求的内容。

6. 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基本延续了明朝的乡村教育模式,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乡村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____。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答案:D
2.()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孔子
答案:D
3.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是____。

A.发展农村经济
B.帮助农民扫盲
C.恢复农村伦理
D.改造乡村政权
答案:C
4.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____。

A.学务处
B.儒学提举司
C.提学使司
D.劝学所
答案:B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思想家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答案:B
6.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83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成永娜摘要:十九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馆的服务产品由“基本”向“丰富”、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十四五”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再一次给文化馆提出了新课题,指引文化馆运用新发展理念,找准新时代定位,融合创新,多元拓展,转型升级,向多元产品、优质服务的目标进发,以便高质量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多元文化十九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馆的服务产品由“基本”向“丰富”、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十四五”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再一次给文化馆提出了新课题,文化馆只有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作用,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创新服务内容、载体、手段和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才能高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开门办馆之变:转型升级纵观文化馆的发展过程,时代不同,职能也不同。

民国时期,以启蒙教育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则担负着扫盲教育的重任。

文化大革命时期,重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才逐步形成群文活动组织、群文创作辅导、群文培训指导、群文调查研究四大基本功能。

21世纪,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

近年来,随着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全民艺术普及”成为新时代文化馆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时代的发展,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文化馆也要“体现文化治理现代化、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民主化、服务体系高效化”。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倒逼着文化馆从理念到模式走向现代化的转型之路。

转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文化场馆从理念到功能的提档升级,比如北京朝阳区文化馆,规模和外形定格于1996年,“却摒弃守着场馆打转转的老式做派,冲出有形的馆,一头扎进与基层百姓心贴心的隐形网格中”[1],实现了从有形的馆到无形的馆的转变。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对西方社会的影响1、为人民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专制王朝,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专制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进近代科技进步。

7、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对中国近代的影响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君主立宪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T.H.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J.S.米尔(旧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等7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

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历史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主要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法律应当体现理性(代表著作如《论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

中外教育史习题解答

中外教育史习题解答

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 》,简称三、百、千。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_______ 》最为流传。

3、康有为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对儿童实行“公养”、“_______”制度。

4、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______ 。

5、为了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被称为_______ 的一系列玩具。

6、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_______ 教具来改进教学。

7、_______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8、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_______ 学校的创办人。

9、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

10、____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________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12、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___________。

13、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__________ 。

1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__________ 。

1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 三少B. 三公C. 三母D. 三太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三字经》的撰写人是宋末( )A.周兴B. 吕得胜C.李瀚D. 王应麟3、《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新学制”或( )A.“壬子学制”B.“癸丑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5、提出“开发教育方法”的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是( )A.维尔德斯平B.欧文C.福禄倍尔D.威廉·哈里斯6、《教育漫话》以“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为开篇语,其作者是(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7、福禄倍尔1826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 )A.《人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林哈德与葛笃德》D.《爱弥儿》8、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 )A.“儿童之家”B.“幼儿园”C.“托儿所”D.“白天的母亲”9、古代对年轻一代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 )A.雅典人B.斯巴达人C.印度人D.希伯来人10、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A.子师B.慈母C.保母D.养母11、“泛智论”的提出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 )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夸美纽斯D.福禄倍尔12、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是奥柏林的( )A.“保育学校”B.“编织学校”C.“托儿所”D.“母育学校”13、俄罗斯近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代表作是( )A.《教育漫话》 B.《人是教育的对象》C.《幼儿教育论》D.《大教学论》14、皮亚杰认为,在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成熟B.物体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化15、清末的蒙养院与民初的蒙养园所使用的蒙童教学方法都是属于( )A.日本式的B.美国式的C.欧洲式的D.教会式的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千字文2、蒙求3、公育4、教会式(或宗教式)5、恩物6、直观7、福禄倍尔8、保育9、三母10、壬戌11、做12、富贵病13、自然的教育14、英国15、颜氏家训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D3、D4、B5、A6、B7、A8、A9、A10、A11、C 12、B13、B 14、D 15、A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 类和知识掌故类。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今农村教育问题的意义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今农村教育问题的意义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13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今农村教育问题的意义文/常璐摘要:农村的教育扶贫已经成为影响精准扶贫的重要因素。

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将会长远地影响当地的人口素质和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借鉴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精髓来解决当今农村教育问题尤为必要。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问题1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中对乡村教师的定位在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中,提出了将教育与农业相结合,培养有知识的农民为目标,以办活乡村教育为手段的教育思想。

沿着这一逻辑目标,陶行知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为了实现目标最为关键的因素——乡村教师。

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我们的信条》中充满深情地感召:“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将乡村教师看做是农村建设的启蒙者和创造者。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应该以民主平等的精神深入农村社会的建设中去,通过民主沟通与劳动人民紧密联系,确定自己的定位、角色和身份。

陶行知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乡村教育工作中,为建设一个民主平等社会的政治愿望做着不懈努力。

2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方法可供借鉴的经验(1)提出城乡教育应区别对待。

陶行知先生在乡村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实施同样的教育方案是不可行的。

他认为“因为都市地狭人多,乡间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既相悬殊,加以经济能力不同,环境性质不同,凡此种种,影响于课程编制、教学方法、行政组织等等,都不能相同。

合起来办,不是乡村教育受都市的阻碍,就是都市教育被乡村的牵制。

如果分起来办,虽在开始的时候,不免有些困难,但分途发展之后,效果是可立而待的。

”(2)真实反映城乡教育不均的现状。

民国启蒙教育课程内容

民国启蒙教育课程内容

民国启蒙教育课程内容
首先,语文课程是民国启蒙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时期,语文课程主要以
古文、文言文为主,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学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其次,数学课程在民国启蒙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
括了算术、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历史和地理课程也是民国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课程主要
着重于中国历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而地理课程则主要围绕着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展开,让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后,自然科学课程也是民国启蒙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
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自然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的来说,民国启蒙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
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这些课程内容不仅为学生们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对民国启蒙教育课程内容的了解,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教育资源,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一代国民做出更大的努力。

中外教育史习题集(含答案)

中外教育史习题集(含答案)

中外教育史习题集(含答案)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 千字文》,简称三、百、千。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_______蒙求》最为流传。

3、康有为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对儿童实行“公养”、“___公育____”制度。

4、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教会式(或宗教式)。

5、为了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被称为____恩物___的一系列玩具。

6、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__直观_____ 教具来改进教学。

7、_____福禄贝尔__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

8、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____保育___ 学校的创办人。

9、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三母___ ”。

10、_______壬戌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___做_____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12、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_____富贵病______。

13、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_自然的教育_________ 。

1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_____英国_____ 。

1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_____颜氏家训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B )A. 三少B. 三公C. 三母D. 三太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三字经》的撰写人是宋末 ( D )A.周兴B. 吕得胜C.李瀚D. 王应麟3、《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新学制”或( D )A.“壬子学制”B.“癸丑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 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5、提出“开发教育方法”的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是( A )A.维尔德斯平B.欧文C.福禄倍尔D.威廉·哈里斯6、《教育漫话》以“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为开篇语,其作者是 ( B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7、福禄倍尔1826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 A )A.《人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林哈德与葛笃德》D.《爱弥儿》8、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 ( A )A.“儿童之家”B.“幼儿园”C.“托儿所”D.“白天的母亲”9、古代对年轻一代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 A )A.雅典人B.斯巴达人C.印度人D.希伯来人10、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 A )A.子师B.慈母C.保母 D.养母11、“泛智论”的提出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 C )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12、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是奥柏林的( B )A.“保育学校”B.“编织学校”C.“托儿所” D.“母育学校”13、俄罗斯近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代表作是( B )A.《教育漫话》B.《人是教育的对象》C.《幼儿教育论》D.《大教学论》14、皮亚杰认为,在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D )A.成熟B.物体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化15、清末的蒙养院与民初的蒙养园所使用的蒙童教学方法都是属于( A )A.日本式的B.美国式的C.欧洲式的D.教会式的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训诫_____ 类和知识掌故类。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当代价值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当代价值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当代价值自19世纪50年代至今,教育理念在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两种教育思想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在当代也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具体比较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并阐述这两种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

晏阳初(1868-1900年)是近代乡村教育以及启蒙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代表者,他崇尚道德教育,旨在“以德治国”,主张民族文化应普及于基层教育,以“少数文学专门”的方式教育学生,并着重“注重乡村的特点”。

他反对传统教育,要求教学应重视乡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教下人”,其中重要的是要求老师把“辩证融会实践”带入教学,这种“辩证教学”与现代受欢迎的“任务性方法”和“探究式方法”有不小的关联。

梁漱溟(1893-1976年)以民主社会主义为主導,他坚信普及科学知识是实现中国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主张以工作会议、社会实践为主,着重实践教育,想要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历史的意义,从而在学习中获得经验,加强“积极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他强调本地文化的重要性,采取了“伪殖民病”的理论,并将科学精神融入历史文献学中。

他不仅设计了以教学发展为主导的教育系统,而且还重视文化教育,强调参与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发展。

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我们应重视乡村教育,要着眼于乡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其次,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科学精神的融入,以便让学生培养现实的学习习惯;最后,我们应注重参与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从而形成健全的乡村教育体系。

总之,从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可以看出,教育应重视实践性,重视乡村文化、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科学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文化的传播,促进教育的综合发展,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教育目的。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研究背景:20世纪初期,中国启蒙思想的兴起为推行西方教育制度提供了契机,许多人开始探讨如何在中国乡村推行教育,但受制于传统文化、政治形势等因素,很难推行实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乡村教育逐渐迎来了改革与发展,乡村教育改革实验也不断展开,这些实验为今日中国乡村教育的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研究内容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历史背景、实验案例、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这些教育实验的启示与借鉴,为今日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综合利用相关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报告、实验案例等资料,对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历史背景、实验案例、实施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中国乡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其次,通过对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实验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的教育实验提供借鉴。

最后,本研究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为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搜集与分类整理,包括历史资料、期刊论文、实验案例等,为后续研究铺垫。

第二阶段:对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阶段:对不同地区的实验进行案例分析,包括实验目的、实施情况、成果与不足等方面的分析。

第四阶段:对不同的实验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其经验与启示,为今后的乡村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论文答辩和学术交流。

民国教育

民国教育

为什么民国时期中国教育能排世界前列民国时期不仅大师辈出,而且中国教育排世界前列。

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1、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等等。

2、教育经费。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3、教师薪水。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 元,助教160元-100元。

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丄府部长基本持平。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 元、30元;而同期上丄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4、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

论民国时期阎锡山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及启示

论民国时期阎锡山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及启示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六期︵总第九十二期︶论民国时期阎锡山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及启示白中阳,常浩(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民国时期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在山西村政建设中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使山西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从普通民众、知识分子以及地方官员多元化视角剖析民国时期山西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探究其在教育方面的成效与经验,为当代乡村振兴计划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绩效;村政建设;民国;山西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23)06-0059-05DOI :10.3969/j.issn.1674-5078.2023.06.015收稿日期:2023-04-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国政治体制平稳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BZZ049)作者简介:白中阳(1988—),男,河南鹿邑人,副研究员,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教育史、政治史。

常浩(2000—),男,山西运城人,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教育史、政治史。

民国时期山西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山西的村政建设是当时全省政治生活和基层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对民国时期山西教育的研究已逐渐为学界所关注,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将近代山西教育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然而截至目前,有关民国时期山西村政建设中教育措施与成效方面的研究分析较少,仅有李金碧的《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展示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从义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三个方面培育国民意识,启发民智,逐步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事实。

有鉴于此,本文系统考察了民国时期山西村政建设中的教育绩效,在对阎锡山推行的教育事业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地方官员等群体对山西教育的整体评价,从中汲取经验,希望能对当前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社会学分析【摘要】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下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降低中国乡村教育风险和强化现实依托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社会学视角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一)乡村教育资源贫乏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农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乡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

然而,我国当下的乡村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却步履维艰,进步缓慢,这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不无关系。

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乡村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加之教材和教师工资上涨,许多乡镇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

同时,教育经费不足还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许多贫苦乡村的孩子不得不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学习。

其次,师资匮乏是钳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要素。

尽管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支持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研究生支教团等),但这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师短缺的局面。

(二)乡村教育质量降低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不仅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

一方面,乡村教育资金不足致使优秀师资外流,乡村教师的质量受到冲击。

例如,一项对湖南省隆回县山界乡落马村教育情况的调查显示,该村小学一共9名教师,3名教师是中专师范类专业毕业,2名教师是高中毕业,3名教师是初中毕业,还有1名教师是小学毕业的。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学毕业生增多,就业难度加大,“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不断受到质疑,许多乡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辍学去城市打工,乡村教育出现了生源断层。

乡村教育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乡村教育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乡村教育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晏阳初先生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在国内搞平民教育,用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来消除农民"愚、贫、弱、私"这四大灾害。

当他发现单纯依靠平民教育不能根本改变农村的时候,又把平民教育发展为乡村建设。

在定县,让受教育的农民组成同学会,中国历史上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发组织的社区生活;领导建立了乡县议会组织,把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审判案件和收取苛捐杂税的县级政权改造成一个由民众选举、服务于民众的机关;同时还做了许多改善农民经济生活的工作,比如中国土鸡一年只能生六十八个蛋,晏阳初先生引入美国的来杭鸡与本地鸡杂交,新品种鸡一年可下一百六十八个蛋。

当时的南京政府肯定了先生的经验,决议,全国各省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划出一个县作试验点。

1937年晏阳初主持撤消了湖南省三分之二县的腐败领导,召集了五千个学者和科学家代替他们。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基层政治改造和民众动员,对后来湖南坚持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巨大贡献,1943年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代表评选晏阳初为"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杜威、莱特、福特等并列在一起。

成功进行平民教育的丰富经验,帮助先生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进行平民教育,乡村建设,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作出了中华民族的新贡献,成为国际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和宗师。

1987年,里根总统给他颁发"终止饥饿终身成就奖"。

荣誉状称,"六十年来为铲除第三世界饥饿和穷困根源,你始终不渝地推广和开拓着一个持续而综合的计划。

"1989年布什总统在给晏阳初的生日贺词中说,"通过寻求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与价值。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

同, 但是都是在 民族危亡的时刻期望用教育来改变 中国的命
运。如陶行知所言 ,“ 站在监狱的立场上 ,我们应 当把教 育 的力量 来建设新中国,我们的使命是要唤醒 民众 , 是 民众 团 结起来 ” 。 “ 要用教育的力量来建设新中华 ” , “ 要用教育 的力 量叫 日本人 回去 日本 去改造 日本 ”[ 3 1 。晏 阳初 认为,只有大 力发展教育 ,“ 中国才有办法,中国人才能不受外 国人 的欺
医从文,希望可 以用文字治疗国人的心病 。 但鲁迅犀利 的杂 文只能刺激 到城 市中的识字者, 当时的农村不仅封建意识浓 厚,而且农村教育 已陷入 了全面破产的边缘。教育启迪广大 农 民的任务要依靠 乡村教育的发展 。 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 都是教育救国的实践者 。 无论是工 拱璧、陶行 知,还是晏 阳初 ,他们都是秉持着教育救 国的理 念,都有一颗赤诚的爱 国心和国家 民族观念 。 王拱璧 留日时 期就多次组 织留 日学生游行示 威:陶行 知 1 7岁考入教会学 校 ,因为学校对中 国人的歧视愤而弃学;晏阳初为 中国教 育 募款千万,却不染一文 。 他们乡村教育的方法和观点各不相
和 运 用
的经验 , 批判继承 了中国传统教育 。乡村教育被看做是农村
整 体改造的关键 , 是 当时乡村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但 由于 缺 少有 力的理论支撑 和政治支持 , 乡村教育 的成果有 限, 表 现 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 但是 民国时期 的乡村教育仍然是 中国 乡村 教育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时期, 它不仅开启 了中国 近代 乡村教育新的时期,而且在能力所及之处 ,民国时期的
村教育发展提 供 了科学的借鉴 。 [ 关键词] 民 国:乡村教育 ;启蒙
[ 中 图分 类 号] G 5 2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8 . 7 4 2 7( 2 0 1 3 )0 2 . 0 0 4 8 . 0 2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职教史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有:一、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于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要“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从而确立教育的“惟民主义”方针,要求一切学校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使“引车卖浆之徒,瓮牖绳枢之子”,均能进学校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或“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要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主张无论是什么人,都应无条件地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

1919年10月,北京高师的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在杜威来华讲演的影响下,组织了“平民教育社”,以研究、宣传、实施平民教育为宗旨,并创办《平民教育》杂志,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明确提出平民教育就是要“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的与平等思想的教育”。

1920年,晏阳初归国后,在上海、长沙、烟台、杭州、嘉兴等地作了大规模识字运动的试验,轰动一时。

1923年8月,由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发起,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全国平民教育大会,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此后,总会通过各地分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办了大量“平民学校”,设立了许多“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还设立了广播电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

1925年以后,平教会工作逐渐向农村转移。

1929年秋,平教会总部也由北京迁往河北定县。

平民教育运动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

这一思潮与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

“教育救国”理念下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救国”理念下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救国”理念下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研究作者:马馨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02期摘要:晚清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兴起是伴随着民族危机下的“教育救国”思潮产生的,以“唤起民众”、“作新民”为基础,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带来的各类问题。

在此过程中,社会教育地方化实践冲击着原有的教育空间,借“教育救国”重塑权力结构。

以民众教育馆为例,作为社会教育中心机构,它通过传播现代知识、开展民生服务等方式重构民众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空间,进而重新确立国家和民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教育救国社会教育民众教育馆“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体现了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紧要关头救国思路的转变,也被认为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

近年来,学界对该领域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学者们梳理了教育救国的理念与实践脉络,关注教育救国思潮中的关键性人物,并提出对教育救国的再认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不断变化的课题,受制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 1 ]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提出,社会空间中包含着“抽象空间”,是“科学家、城市学家、规划家及各类精英政客的空间”[ 2 ],也就是说,国家精英拥有建构抽象空间的话语权,以新的概念和理论创造空间的知识体系,发展出隐性的空间权力以控制现实的空间建构。

“教育救国”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影响了我国社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进而在地方化实践中重塑空间权力结构。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重新考察“教育救国”理念下社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问题,对当前“科教兴国”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民教育转向:“教育救国”理念下的社会教育兴起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教育救国”理念与民族危机的不断升级密不可分,先后经历了“教育强技,进而强国”,到“教育强民,进而强国”的过程。

洋务运动时期,启蒙者们普遍认为西方胜在船坚炮利,开设大量技术学堂、派遣幼童留学以学习西方武器制造、军事知识等,尝试从技术层面构建教育救国空间。

甲午战争后,人们被迫重新反思国家富强问题的根源,西方之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学劝理”,也就是说,教育落实到“人”身上,通过民众素质提升成为新的救国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3,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February. 2013, 048~049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朱 敏(保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内容提要]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战乱不断的情况下,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仍积极投身到了乡村教育的实验中,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教育、建设农村的方案,推动了乡村教育发展走向高潮。

在国家疲敝的状态下,乡村教育的发展给农村带来深刻影响,对农村青年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也为我们今后的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关键词] 民国;乡村教育;启蒙[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2-0048-02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陷入了先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这些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政治运动依次迭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这些以兴邦济民为目的的救国思潮先后出现。

在经历了多次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的循环后,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投入到了广大的农村,希望从改变落后的中国乡村开始,进而改变中国的命运。

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即使到了民国初年,“农民要居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1],所以,梁漱溟说“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嫣”[2]。

在这种背景之下,乡村教育思潮开始发轫,王拱璧等乡村教育的先行者开始了对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20世纪30年代,乡村教育思潮进一步发展,兴起了乡村教育实验的高潮。

陶行知、晏阳初等乡村教育者分别开展了各自的乡村教育实践,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

大批的教育家先后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中去,如王拱璧、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雷沛洪、俞庆棠等,都开展了丰富的乡村教育探索实践。

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是由乡村教育家推动的,以爱国救亡为主旋律,借鉴了西方国家教育的经验,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

乡村教育被看做是农村整体改造的关键,是当时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政治支持,乡村教育的成果有限,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但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仍然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时期,它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新的时期,而且在能力所及之处,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起到了乡村启蒙的作用。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促使现代国家民族观念在农村扎根几千年的封建皇权专制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生成,在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国人依然处在“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的状态中。

国人精神上的冷漠促使鲁迅弃医从文,希望可以用文字治疗国人的心病。

但鲁迅犀利的杂文只能刺激到城市中的识字者,当时的农村不仅封建意识浓厚,而且农村教育已陷入了全面破产的边缘。

教育启迪广大农民的任务要依靠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都是教育救国的实践者。

无论是王拱璧、陶行知,还是晏阳初,他们都是秉持着教育救国的理念,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和国家民族观念。

王拱璧留日时期就多次组织留日学生游行示威;陶行知17岁考入教会学校,因为学校对中国人的歧视愤而弃学;晏阳初为中国教育募款千万,却不染一文。

他们乡村教育的方法和观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期望用教育来改变中国的命运。

如陶行知所言,“站在监狱的立场上,我们应当把教育的力量来建设新中国,我们的使命是要唤醒民众,是民众团结起来”。

“要用教育的力量来建设新中华”,“要用教育的力量叫日本人回去日本去改造日本”[3]。

晏阳初认为,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中国才有办法,中国人才能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和鄙视”[4]。

他们在论述自己教育理念时,经常会发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关头”的呼声,“寓忧患意识于课堂教学之中”[5],将他们的民族国家观念传递给学生。

乡村教育者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新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念于是就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雷沛洪提出了国民教育的理念,即创造新国民的教育。

“保生”保种,造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伟大地位[6]。

爱国教育是其重要方面。

二、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和运用民国初年,中国的乡村依然处在封闭落后的状态下,大部分的农民不识字,更不知科技为何物。

传统中国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大部分士子举人都出身农村,他们却天然地与农民相互隔绝。

“君子远庖厨”,读书只是脱离农业生产的手段,并非是发展生产的手段。

近代中国,虽然科举入仕的途径断绝了,但是读书人与农民之间的隔阂并未消失,农村教育用陶行知的话来说,依然“走错路了”,[收稿日期]2012-12-10作者系保山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第2期朱敏: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49“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7]。

在封建王朝倒塌之后,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日益恶化。

乡村教育工作者不仅看到了中国农村农民思想上的落后,也看到了他们知识上的落后。

因此晏阳初说“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这种人“第一要有生产力”[8]。

陶行知在回答“村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时,说到“一、扫除文盲;二、普及农业科学”。

而清末民初东北的乡村教育中,广泛设立各种职业学校,“相继设立农科、蚕科、工科、制革科”等。

在“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知识界广泛信仰的前提下,农村的教育中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是必然的。

他们不仅强调科技知识的学习,还强调知识的运用。

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将“做”提升到与“教”、“学”同一高度;晏阳初则将乡村教育放在了乡村建设的大前提下实施。

在他们的努力下,农村的科技知识普及有了很大提高,科学意识逐渐确立,打破了原本农村一片蒙昧的状态。

我们民族要想起死回生,进行普遍的“科学训练”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推动了民主平等观念在农村的传播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在农村。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方式是封建思想存续的深厚根基。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五四运动冲击了封建文化,但是作为封建根基的农村依然处在浓厚的封建气息中。

西方的经济入侵和战争的破坏虽然已经严重打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但在农村缺少新的生产关系生成的基础,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各种观念和制度也自然难以孕育。

而乡村教育的广泛开展则将新的民主观念带到了农村,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晏阳初被成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在国内着力倡导平民教育,这里的平民即“个人平等”、“教育机会平等”[9]。

他说,“如果社会主义是平等主义——机会和权益的平等,我也可以算是一个社会主义者”[10]。

陶行知作为平民教育家,也有关于平民教育的经典论述。

他认为,为了应对当前的民族危机,中国需要进行“普遍的民权训练”[11]。

在他办的晓庄学校中,老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分,以“能教人”为标准。

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说到“厉行乡村教育政策,为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服务”[12]。

乡村教育者们都曾留学西方,深受西方民主平等文化的熏陶,他们将西方的民主平等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相结合,作为自己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

这种对民主平等的强调,客观上促进了民主观念在农村知识分子中的传播。

四、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为公民意识在农村的觉醒做了准备公民意识指的是的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地位中的自我认识。

公民意识的出现要具备两个条件:国家观念的形成和政治参与度的提高。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极少有直接参与政治的机会,而且形成了远离政治的心态。

陶行知和晏阳初等人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因此在他们的主张中都强调要“培植公民资格”[13],使他们具备公民的能力素质和要求。

早在王拱璧时期,就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工作。

王拱璧在他的新农村建设计划中就有改组村事务所、组织组织会、妇女放脚等主张。

陶行知认为,“如果是现代的国家,如果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么他的教育,便不能不顺应着时代和世界的教育趋势,而随伴着竞进”[14]。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15]。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培育现代的公民资格。

他们在进行知识教育、爱国教育的同时,还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并在实验学校内采取切实的行动,鼓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移风易俗。

在乡村教育的促进下,农村青年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直接体现在婚俗的改变上,出现了自由结合、抵制包办的情况。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他们都提出了宏伟的计划,要“谋中国三万万四千万中国农民之解放”[16],展现出了乡村教育家宏大的气魄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

它显示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对农村和农民的重视,符合中国的实际。

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他们依然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的伟大事业中,并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他们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宝贵的,为当时的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我们国家的乡村教育发展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1][3][7][12][13] 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 马秋帆. 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10] 宋恩荣. 晏阳初文集[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5] 杨晓军. 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6][9][11][16] 苗春德.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 长沙:长沙教育出版社,1984.[1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教育文选[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1.The Enlightenment Effect of Rural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ZHU Min[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ur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imes of this period with inadequat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brings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rural area and a very good enlightenment to rural youth, and also provides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our future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 rural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