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结核》

合集下载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

03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 胸痛、咯血等。
04 治疗方法:抗结核治疗、 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结核性窦道的病因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是结核性窦道形成 的主要原因
免疫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会导致结核杆菌感 染加重,进而形成结核性窦道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 易感染结核杆菌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导 致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结核杆菌
结核性窦道的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结核性窦道周围组织炎 症引起疼痛
红肿:结核性窦道周围组织充血、 水肿引起红肿
脓性分泌物:结核性窦道内脓液积 聚,形成脓肿
窦道形成:结核性窦道周围组织破 坏,形成窦道,可导致瘘管形成
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症状
评估患者的心理 状态和需求
评估患者的营养 状况和饮食需求
目录
01. 结核性窦道的定义 02.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 03.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治疗 04.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预防
结核性窦道的概念
01 定义:结核性窦道是指结 核病灶在肺内或胸膜下形 成的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 通的管道。
02 形成原因:结核杆菌感染 肺部,导致肺组织坏死、 液化,形成空洞,空洞周 围组织纤维化,形成窦道。
0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 伤口愈合情况
04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 伤口张力
06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 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 规律、全程
治疗周期:至少6个月,最长可 达2年
注意事项: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血常规等,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评估患者的家庭 和社会支持情况

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论文

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论文

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分析【摘要】目的对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我院收治并经确诊的11例腹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受累淋巴结的强化方式与特征以及形态和解剖分布进行详细观察。

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共发现肿大淋巴结44个。

5个位于肾前间隙;3个位于肠系膜;5个位于腹主动脉上部;14个位于胰腺周围的间隙;17个位于门静脉周围。

呈串珠状分布,弥散不均,大小不等,最大的为3 cm,最小的约为0.5cm。

结论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检查特征性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腹部表现症状 ct检查中图分类号:r5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05-01临床上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非常少见,因其也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有时极易误诊成淋巴瘤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

本组对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经我院病理诊断确诊是腹部淋巴结结核的11例门诊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研究其ct检查表现,以提高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诊断率,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1例腹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均为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经我院病理诊断确诊的门诊住院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共5例,男性患者共6例。

年龄在27岁到65岁之间。

有2例患者在手术前被误诊成是恶性肿瘤。

3例手术前没有作出定性诊断(3例中有l例患者做胃肠造影显示为十二指肠梗阻)。

临床症状表现: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腹部经常不适或者疼痛。

进行ppd试验后,9例显示为阴性,2例显示为阳性。

1.2 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10w ct进行全腹平扫及增强螺旋扫描,层厚5 mm,螺距l。

后处理mpr重建。

检查前空腹。

提前30 min 口服l%泛影葡胺500—800 ml。

肘静脉注射优维显100 ml,2—3ml/s.扫描延迟40~60 s。

《结核性腹膜炎》课件

《结核性腹膜炎》课件
殖。
辅助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使用 一些辅助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免 疫调节剂等,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病 情。
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全程治疗,确 保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腹腔脓肿、 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 腹腔脓肿引流、肠切除吻 合术等。
病例特点
分析该病例的典型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程等,以及与一般结核 性腹膜炎患者的异同点。
病例诊断
详细描述该病例的诊断依据、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包括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治疗经验分享
治疗方案
01
介绍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
途径和疗程等。
治疗过程
02
描述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包括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治疗方
3
预防与控制
针对结核性腹膜炎的预防和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和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诊断水平和完善 治疗体系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 。
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淋巴管或直接蔓延至腹膜,引起腹 膜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腹胀、发热、盗汗、消瘦、食 欲不振等。
体征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 刺激征,腹部包块、腹腔积液等。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术后治疗
手术后仍需继续进行抗结 核药物治疗,以巩固治疗 效果并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手段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胃肠疾病:腹部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胃肠疾病:腹部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
主要有腹痛,伴有低热、腹泻、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胀气,部分病例有肠 梗阻症状或者可扪及包块,腹部常有柔 韧感(揉面感)
X线表现
(一)溃疡型肠结核 部位: 好发于回盲部,常累及盲、结肠,也
可发生于空、回肠。 表现: (1)激惹征(跳跃征):常发生在
回盲瓣区域,钡剂通过迅速而不易充盈,末端 回肠可呈细线状。(2)变形:病变肠管呈轻 度不规则狭窄,结肠袋变浅甚至消失。(3) 龛影:溃疡较深时,病变段肠管呈不规则锯齿 状,常与正常段肠管相间。
肠结核。肠钡剂检查 粘膜相示肠粘膜破坏, 肠腔变形
正常升结肠 肠结核(增殖型)
小肠结核。小肠低张钡剂检查(A、B)示小 肠粘膜破坏,小肠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
肠结核(溃疡型)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X线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 (1)小肠分节舒张、胀气和动力减退。 (2)平片示大量腹水时腹部密度增高。 (3)钡餐见肠曲间距分开,或者肠管
增殖型: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增生,使 粘膜隆起呈大小不等的结节、肠壁增厚、肠腔 变硬狭窄。
病理
腹膜结核: 不同程度的腹腔渗液,腹膜粟粒结节
形成并增厚,肠系膜、肠管和肠系膜淋 巴结粘连成团,其间有较多的干酪样坏 死病灶。 肠系膜结核:
主要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变 并相互融合。
临床概况
临床表现
异常集中,异常分布排列,异常充盈, 外压性改变。
X线表现
肠系膜结核 一般很少有直接征象,淋巴结钙化为病愈
后标志
间接征象: 常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肠曲不 规则舒张,分节和胀气。激惹征象及外 压性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诊断 有肺结核病史者,出现慢性腹痛、
低热、腹水,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发现 回盲部肠管有典型的激惹(跳跃)征, 肠管狭窄、僵硬,尤其侵犯回盲瓣区, 使回盲瓣增厚时应考虑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及临床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及临床治疗

临床表现本病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

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和腹痛,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

轻型病例开始呈隐蔽状态。

1.全身表现发热与盗汗最为常见,热型以低热和中等热居多,部分患者呈驰张热。

渗出型、干酪型病例或合并有严重的腹外结核的患者可呈稽留热,盗汗严重,重者有贫血、消瘦、水肿、口角炎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在育龄妇女中,停经不育者较常见。

2.腹痛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部。

当患者出现急腹症时,应考虑腹腔结核病灶溃破后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少有穿孔。

3.腹胀与腹水多数患者有腹胀感,可由结核病中毒症状或腹膜炎伴有的肠功能紊乱引起。

患者可出现腹水,以小量、中等量为多见。

腹水量较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4.腹壁柔韧感柔韧感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一般较轻微,少数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后者多见于干酪型。

5.腹部包块粘连型及干酪型患者的腹部常可触及包块,多位于中下腹部。

包块大小不一,边缘不齐,有时呈横形块状物或有结节感,多有轻微触痛。

6.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粘连型患者便秘较为常见,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肝肿大可由营养不良所致脂肪肝或肝结核引起。

如并发肠梗阻,可见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检查1.血象和血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腹腔结核病灶急性扩散者、干酪型及继发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血沉既红细胞沉降率多数增快。

血沉也可作为病变活动的简易指标。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对诊断本病有帮助,但粟粒型结核或重症病人反而可呈阴性。

3.腹水检查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

本病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

4.胃肠X线检查钡餐检查如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现象,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作者:吴智勇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08期肠结核指的是人体肠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

结合当前我国肠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来看,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以及乳制品,被其中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肠结核,但是90%的情况下,肠结核都是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该病症多发于中青年人,女性患者稍微多于男性。

肠结核病症是机体与结核菌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就算人体中有少数的结核菌入侵,只要没有达到一定限度,就不会引发疾病,若超出界限或是人体抵抗力较弱时,患者才会发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肠结核患者有哪些表现,又该怎么诊治呢?肠结核患者有哪些表现肠结核患者在早期阶段的表现并不明显,通常情况下这一疾病起病慢、病程长,并且会与肠外结核病症共存,进而导致肠结核病症的临床表现被遮盖。

具体来看,肠结核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腹痛在肠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痛是肠结核病症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会出现右下腹疼痛症状,这一现象也说明了肠结核病症好发于人体的回盲部,但是腹痛也可能会出现在患者的上腹部位或者脐周。

患者的腹痛特征一般为钝痛或者隐痛,并且极易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疼痛感,经过详细检查最终可以发现,发生该症状是因患者回盲部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胃回肠或者结肠部位亢进,进而在患者进食过程中,肠道发生痉挛现象或者肠道蠕动增强,导致患者腹部疼痛与排便。

通常情况下患者排便后疼痛症状可以缓解。

患有增生型肠结核患者或者并发肠梗阻患者,可能也会发生腹绞痛症状,该症状一般情况下位于患者右下腹部位,并且还伴有肠鸣音亢进、腹胀等。

(二)腹泻溃疡型肠结核会导致患者肠壁发生溃疡或者炎症,进而导致患者肠道蠕动速度加快,患者肠排空速度也会变快,长此以往可导致患者发生继发性吸收不良症状。

基于此,腹泻症状也是肠结核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患者腹泻时的粪便一般呈糊样,粪便中包含脓血、黏液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腹泻的次数也会增加。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

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1.传染病预防:首先,对患者进行单独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其次,密切观察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情况,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同时,要求患者佩戴口罩,避免向他人传播结核菌。

2.创面护理:患者腹部窦道处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换药,以预防或控制感染的发生。

在护理前,护士应先洗手,穿戴好手术无菌的手套,然后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抗菌药物溶液进行冲洗,清除窦道内的血液、脓液和坏死组织。

然后,用消毒溶液进行擦拭,再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3.营养支持:患者腹部结核性窦道多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因此,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可以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心理支持:患者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治疗往往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面对疾病的折磨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

5.教育:护士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包括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以及护理要点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危害和严重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避免误区。

此外,护士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要注意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臀部褥疮和皮肤感染的发生。

总之,腹部结核性窦道的护理包括传染病预防、创面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腹部结核62例分析

腹部结核62例分析

4 ・ 4
浙江预防医学 2 1 第 2 0 0年 2卷 第 1 期
Z  ̄a gPe d aur 2 1 h i rvMe ,Jn ay 00,V l 2 o1 n o 2 ,N .
腹部 结 核 6 2例 分 析
张圣祝
中图分类号 :5 6 R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7—03 (0 0)1一 o_ 2 10 9 121 0 o4 4—0
年。除 4例术后 3个月服药不规范复发外 , 其余均 治愈 。以肿块 为主 要 表 现 的增 殖 型肠 结 核 , 灶切 病 除较 完全 者 , 状 消失早 、 症 血沉恢 复快 。


(/ )镜 检 可见 : 膜 、 网膜 灰 白色 或 灰 黄 色 粟 33 , 腹 大 粒 状结 节 , 管粘 连 及 包 块形 成 , 肠 或有 腹 水 、 系 膜 肠
手术及 术 后病理 证实 的 6 2例腹 部结 核进行 总结 , 对 诊 断和治 疗 问题 作一 探讨 , 并重 点分 析误诊 的原 因。
临床资料
1 一般 资料 本 组 男 3 4例 , 2 女 8例 。年 龄 1 5~ 7 岁, 1 中位 年龄 3 . 。病 程 最 短 5 , 长 6年 。 2 6岁 d最 主要 临床 表现 : 结 核 病 史或 结 核 接 触史 l 有 2例 ; 急
作 者 单位 : 宁波 市 第二 医 院 , 江 浙 宁波 3 5 1 1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病 的诊 断仍 须强调 临床 表现 和辅助 检查 的综 合性思维, 由于本病大多起病缓慢 , 但 病程长 , 临床 表 现 不 一 , 无 特 异 性 症 状 和 体 征 , 误 诊 和 漏 常 易 诊 J 。另 外 , 病毕 竟 为少 见 病 , 本 临床 积 累不 多 , 可 能也是 造成 漏诊 的原 因。本 组 6 2例 中术前 确 诊 2 3 例 ,9例 误 诊 为 其 他 外 科 或 妇 科 疾 病 , 诊 率 为 3 误 6 % 。外科 常见 的腹腔 结核 多 因腹 部包 块或 急腹症 3 等情 况 就 诊 , 者 就 诊 时 f 上 常 难 以 与 肿 瘤 区 前 临床 别 [ 。不少 患者一 般 情况 较 好 , 核 中毒 症 状 不典 3 ] 结 型, 腹痛 又不很 严重 , 时轻 时重 , 从而 长期不 能确诊 , 更 得不 到有效 的治疗 。常偶然 发现腹 部包块 或发 生 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肠穿孔 、 肠梗阻而行急诊手术 , 也 常 以并发 症作 为第 一诊 断而忽 略本病 。 本组 有结 核病 史和结 核接 触 史 1 , 中仅 5 2例 其 例肺 部 x线检 查发 现肺 结核 病 灶 , 明腹 腔 结核 可 说 有 或无肺 及其 他部 位 的结核 。有结 核病史 和结 核接 触 史 、 部 X线检 查发 现有肺结 核病 灶 , 肺 皮肤 P D试 P 验 阳性 , 对本病 的定性有 很大意义 。 ( 下转 第 4 6页 )

肠结核、结腹

肠结核、结腹
可能由伴有的溃疡型肠结核导致的吸收不
良、不完全性肠梗阻、干酪样坏死病变引
起的肠管内瘘等引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
替出现。
七、并发症
以肠梗阻为常见,多发生在粘连型 结核性腹膜炎。梗阻近端的肠段可发生 急性穿孔。肠瘘一般多见于干酪型,往 往同时有腹腔脓肿形成。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象 、血沉与结核菌素试验 类似于肠结核。
4、 腹部肿块:质中等,轻度压痛,不 易移动。
5、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
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中度贫血。 2、大便常规 为糊状,一般无粘液脓血,
显微镜下少许白细胞和红细胞。 3、血沉 明显增快 4、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
5、X线检查:
方法:钡餐检查(有肠梗阻时禁止)
钡剂灌肠
X线表现:粘膜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


肠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
病灶愈合及防治并发症。
一、休息与营养 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
力,是治疗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
息,积极改善营养,必要时可给静脉内高营养
治疗;
二、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治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 药
疗程:有短程疗法、标准疗法 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间歇用药是每周用药3次 两阶段是指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 常用药物有:异烟肼300 mg/日,利福平450~600 mg/日,链霉素0.75g /日,乙氨丁醇750 mg/日, 吡嗪酰胺1.5~2g/日。
鉴别诊断
—、肠结核与Crohn病的区别,后者具有下列
特点: 1、不伴有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2、病程比肠结核更长,有缓解与复发趋
势; 3、x线:病变以回肠末段为主,呈节段性

腹部淋巴结结核30例超声特征分析

腹部淋巴结结核30例超声特征分析

腹 部淋 巴结 结核 多 由结 核杆 菌侵犯 淋 巴系统 ,使其 所 属淋 巴结 增生 、肿 大 ,进一 步发 展为 坏死 以致 破 溃 。笔者 对腹 部淋 巴结 结 核 3 O例 的声像 图特 征 进行 回顾性 分 析 ,以探讨 二 维 超 声 检查 对 腹 部 淋 巴结 结核 的诊 断价 值 。
[ 要 ] 目的 :探 讨 二维 超 声 对腹 部 淋 巴结 结 核 的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对 腹 部 淋 巴结 结 核 3 摘 o例 之 肿 大 的 淋 巴
结 的位 置 、 大 小 、 形 态 、 回声 强 度 等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 腹 部 淋 巴 结 结 核 患 者 3 0例 , 肿 大 淋 巴 结 1 7 3
2 结 Βιβλιοθήκη 果 本组 腹 部 淋 巴 结 结 核 患 者 3 O例 ,共 有 1 7枚 淋 巴结 肿 大 。其 肿 大 的淋 巴结 位 于 腹 膜 后 者 1 3 6例
( 3 3 ,位 于腹 腔者 1 5 . %) 4例 ( 6 7 ) 4 . ;呈 圆形 肿大 1 5枚 ( 3 9 ) ( 图 1 :内部 回声 呈低 回声 9 1 8. 见 ) 5
腹 胀 、腹泻 等不 适前 来就 诊 ,7例 患者住 院体 检 发现 。全 部病 例均 经抗 结核 治疗 好转 而证 实 。
1 2 方法 . 患者 空腹 仰 卧位 ,必要 时取 左 、右 侧 卧 位 。采 用 ATL 1 0型 、百 胜 C 一O C型超 声 诊 断 一8 X 9O 仪 ,探 头频 率 3 5 . MHz凸阵探 头 。检 查患者 腹 部沿 腹部 血 管 区和 非 血管 区进 行常 规 扫查 ,观察并 . ~5 O 记 录淋 巴结 的位 置 、数 目、形 态大 小及 回声 强度 等 情况 。

腹部结核80例误诊原因分析

腹部结核80例误诊原因分析
西部 医 学 2 1 0 0年 8月 第 2 2卷 第 8 期 Me We t hn , g s 2 1 。 o. 2 N . dJ s C 8
腹 部 结核 8 0例 误 诊 原 因分 析
降 措 , 小烽 , 西 彭 措 冉 扎
( 康定 县 人 民医 院 , 四川 康 定 6 6 0 ) 2 0 0
本组有 3 O例 术 前考 虑 阑尾脓 肿 及 回盲 部 包块 、
腹 痛待 诊 行 剖腹 探 查术 , 果 发 现 回盲 部 结 核 2 结 8例 占 9 , 3/ 右侧输 卵管结核 2例 占 7 。并 发现肠 壁 、 9 6 网
膜、 腹膜均 布满有 大如蚕 豆 大小 , 如芝 麻 大 小结 节 , 小 呈 灰 白色 , 硬 , 壁 网膜 广 泛 粘连 。2 质 肠 O例 少 量腹 水 其 中 5例为血 性 , 所有 病 例取 组织 活 检其 结 果 均支 持
便秘 2 例 ( 1 ) 食 欲减 退 2 5 3 , 0例 ( 5 ) 消 瘦 2 2 , 3例
(8 7/ , 经 紊 乱 2 例 ( 3 7 ) 贫 血 2 2 . ) 月 9 6 7 3 . , 3例
(8 7 ) 2 . 。多数 患者 因腹 胀 、 水来 求 诊 ,O例 有 右 腹 3 下 腹 压 痛 伴 肿 块 ( 7 5 ) 腹 壁 柔 韧 感 1 例 3 . , 3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中等量 腹水 (5 5 ) 3 7 . ,0例 有低 回声 区 的肿块 或腹 腔 内淋 巴结 肿 大 ( 7 5 , 有 病人 常 规 胸 部 摄 片 1 3 . %) 所 2 例诊断 有肺 结 核 ( 5 ) 抽 腹 水 作 抗 酸 杆 菌 确 诊 2 1 , 5
诊 断 水 平 , 少误 诊 率 。 减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诊断腹部结核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诊断腹部结核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诊断腹部结核[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腹部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临床疑似腹膜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包括影像学显示有或无腹水的网膜增厚患者、在影像学上存在肠系膜或腹膜后腺病、回盲部增厚和腹部实性器官受累。

用23G吸引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对诊断腹部结核准确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对35例可疑患者行大网膜细针抽吸,病例报告恶性肿瘤8例(22.8%)。

其余27例患者中,19例(70.4%)结核病阳性结果。

19例细针抽吸阳性患者中,中位年龄33岁(10-63岁),其中男性8例(42.1%)。

腹水14例(73.7%),腹腔淋巴结肿大9例(47.4%),回盲部增厚3例(15.8%),腹腔脏器受累4例(21%)。

肉芽肿性炎症17例(89.5%),抗酸杆菌阳性10例(57.6%)。

对两名患者进行Genexpert分析,其中一名患者为阳性。

结论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检查有助于诊断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腹部结核。

[关键词]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网膜腹壁结核[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nicall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greater omentum in abdominal tuberculosis. Methods The data of suspected peritone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from June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scites, mesenteric or retroperitoneal adenopathy, ileocecal thickening and abdominal solid organ involvement. 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 aspiration with 23G aspiration biopsy need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safe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abdominal tuberculosis. Results 35 suspected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greater omentum. 8 cases (22.8%) of malignant tumors were reported. Of the remaining 27 patients, 19 (70.4%) had tuberculosis positive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19 patients with positiv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was 33 years (10-63 years), including 8 males (42.1%). Ascites was found in 14 cases (73.7%), lymph node enlargement in 9 cases (47.4%), ileocecal thickening in 3 cases (15.8%) and abdominal organ involvement in 4 cases (21%). There were 17 cases of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89.5%) and 10 cases of acid-fast bacilli (57.6%). Genexper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wo patients, one of whom was positive.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of greater omentum is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of abdominal tuberculosis with or without other abnormal manifestations of greater omentum thickening.[Key words]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aspiration; Omental tuberculosis目前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约499万,居世界第二位。

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曹兵生;刘琳;刘倩;邓娟【期刊名称】《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30)01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腹部瘤样结核和18例腹部肿瘤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腹部瘤样结核病灶主要分布在右侧腹部.腹部瘤样结核病灶显著小于腹部肿瘤[(4.2±1.9) cm vs (6.4±3.1) cm,P<0.05].73.1% (19/26)的腹部瘤样结核边界不清,而77.8% (14/18)的肿瘤边界清晰.腹部瘤样结核均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而腹部肿瘤一半以上表现为高增强(P<0.01).腹部瘤样结核主要表现为环状增强和不均匀增强,而肿瘤多表现为均匀增强或不均匀增强(P<0.05).结论腹部瘤样结核在病变的分布、大小、边界及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和增强形态与腹部肿瘤不同,超声造影在其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911-913)【作者】曹兵生;刘琳;刘倩;邓娟【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市,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100091 北京市,解放军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100091 北京市,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100091 北京市,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2.超声造影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3.口服葡萄糖联合超声造影剂造影诊断壶腹部肿瘤及胆总管结石4.经直肠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直肠间质瘤与直肠癌的鉴别诊断价值5.双重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区域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腹膜结核时,腹壁柔韧感、腹水、腹块;腹水 为渗出性,淋巴结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升 高(T淋巴细胞释放);
33
⑤ 钡剂胃肠检查有肠蠕动增快,肠激惹征象,肠 壁不规则锯齿样改变或不全性肠梗阻之表现;或者 有肠粘连、散在钙化点;
⑥ 结肠镜或腹腔镜下观察及活组织检查可协助肠 结核之论断;
⑦ 涂片找抗酸杆菌或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或PCR 检测结核DNA阳性;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 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腹膜炎症。发病率仅次于肺结 核及肠结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男 女之比约为1:2。
艾滋病的流行使欧美国家的结核感染增多,胃肠道结 核也有增多趋势。
4
二、病因
1、主要病原菌: 人型结核杆菌,但在少数地区乳制
10. CT检查
(回盲瓣增厚、回肠末段扩张,肿大的腹腔淋巴结, 肠管粘连,肠壁增厚,腹部包块,有时淋巴结有钙化)
26
回盲部粘膜水肿与溃疡
27
回盲部环状型溃疡
28
回肠末端环形溃疡与水肿(染色)
29
回肠末端溃疡、增生与水肿(染色)
30
回盲部及 升结肠可 见溃疡、 糜烂、水 肿等。
31
六、诊 断
23
4.全身症状
(1) 结核中毒症状 (2) 消化道症状
24
五、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沉、血色素) 2.粪便检查(抗酸杆菌) 3.结核抗体测定 TB-Ab(IgG, IgM) 4.结核菌素试验 PPD (1:10000, 1:2000) 5.基因诊断 (PCR寻找结核杆菌核酸) 6.X线检查
是最常见的症状,80%~90%的病人述有慢性腹 痛。是由于病变处肠管痉挛、膨胀和肠浆膜受刺激所 致;疼痛部位以右下腹多见,其次为脐周;腹痛多在 进食后诱发。
结核性腹膜炎往往为全腹性疼痛。
21
2. 腹胀
中等量以上腹水的病人常感腹胀。部 分病人虽无明显腹水征,但可有腹胀感, 常系腹膜炎引起肠功能紊乱(排气排便受 阻)及毒血症引起。
病史+症状+肠镜+化验或病理
确切的诊断依靠在组织中证实有结 核杆菌的存在(如抗酸染色直接查见细菌 或细菌培养阳性),或者有干酪坏死病灶 的存在。
32
诊断依据
① 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 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
② 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及发热、盗 汗等结核全身症状;
③ 腹部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局部肿块,或有不全 性肠梗阻表现;
(1) 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
渗出物,少量或中量腹水。
(2) 粘连型:大量纤维增生,腹膜明显增厚,肠袢
及网膜之间相互粘连,易梗阻。
(3) 干酪型:干酪坏死为主,肠曲与网膜之间粘连
严重,形成小房,其间有渗出物或脓性积液,即结核性脓 肿。
渗出型最常见,粘连型次之
20
四、临床表现
1.腹痛
品未经严格消毒也可因牛型结核杆菌 致病。
5
2、结核的感染途径:
(1) 经口吞服 吞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或 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共餐,引起肠结核。
(2) 直接蔓延 肠结核可由盆腔结核或结核性 肠系膜炎等直接蔓延而来;输卵管或肠结核病 灶的蔓延可引起结核性腹膜炎。
(3) 血源播散 (粟栗型肺结核)
6
三、病 理
1、肠结核的部位:
胃肠道结核的好发部位为盲肠, 85%~90%的肠结核有盲肠受累,其次为回盲 部也常常受到侵犯。
其实,全结肠均可以受累。
7
8
回 肠 末 端 肠 结 核 溃 疡 、 水 肿
9
回 盲 部 肠 结 核 溃 疡 、 糜 烂
10
升 结 肠 肠 结 核 溃 疡 、 糜 烂 、 水 肿
11
3.腹泻或便秘
22
4.腹块
肠结核 约2/3的病例于右下腹可扪及腹块。
中等硬度,不易推动,压痛可轻微或不明显。腹块为 肠壁增厚和粘连所致。
结核性腹膜炎 多见于粘连型和干酪型患者。
肿块多位于脐周,多由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粘连 的肠曲、干酪样淋巴结积聚而成。早期可有柔韧感(揉 面感),后期出现肿块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 有时呈结节状,多固定,压之有疼痛。
(X线钡剂跳跃征、充盈缺损、钙化灶)
25
7.结肠镜检查
(回盲部溃疡、水肿、炎性息肉、肠腔狭窄)
8. 腹腔镜检查
(粟粒样或干酪样黄白色结节)
9. 腹水检查
(草黄色渗出液、比重1.016~1.020,蛋白定量>25g/L, 白细胞计数在25×106/L以上、腹水中腺苷脱氨酶 (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升高)
② 无肠外结核的表现,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 ③ X线检查病变以回肠末端为主,有多段肠曲受累时 病变之间肠曲正常。 ④ 肠梗阻、粪瘘等并发症比肠结核更为常见。 ⑤ 结肠镜下可见匐行溃疡及裂隙状溃疡,或者见铺路 石样改变,病变之间粘膜正常。本病可见非干酪性的肉 芽肿,结核杆菌阴性。 ⑥ 抗结核治疗无效。
为什么好发于回盲部 ??
12
好发于回盲部原因分析:
与肠道淋巴组织的分布及肠 蠕动的特点有关
(1) 回盲部为肠道中淋巴组织最 为丰富的部位,TB菌易侵袭
(2) 回盲部括约肌具有活瓣作用 (3) 结肠近端有逆蠕动
13
2、肠结核病理特点
肠结核的病理表现分为下述三型。 (1) 溃疡型肠结核(过敏反应高)占60%。 (2) 增生型肠结核(免疫力较强)占10%。 (3) 溃疡增生型肠结核 占30%。
⑧ PPD、TB-Ab; ⑨对不典型病例诊断有困难时可行抗结核治疗试 验,给以充分的抗结核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
34
七、鉴别诊断
主要鉴别的疾病
1.Crohn病 2.结肠癌 3.阿米巴性结肠炎 4.腹型恶性淋巴瘤 5. 溃疡性结肠炎
35
1.Crohn病
① Crohn病病程更长,病程中有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 发热、是干酪坏 死或无干酪坏死的结核结节。1/3的病人可 查见抗酸杆菌。
14
溃 疡 型 肠 结 核
15
溃 疡 型 肠 结 核
16
溃 疡 增 生 型 肠 结 核
17
增 生 型 肠 结 核
18
结核结节:中心为干酪性坏死,周围
有类上皮细胞、朗罕细胞和淋巴细胞
19
3. 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改变
肠、腹膜结核
南方医院 消化科 南清振
1
升结肠溃 疡、糜烂、 水肿. 结合病史、 症状及化 验结果, 证实为肠 结核.
2
状升 及结 化肠 验单 结个 果溃 ,疡 证, 实结 为合 肠病 结史 核、 。症
3
一、定义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由于结核杆 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可发生于 肠道任何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