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标准测井图 第一道: 道号40~237
;通常放R25曲线,每 格 2 Ω·m。 第 二 道 : 道 号237~434;自然伽马 GR和自然电位SP(虚线 )。 第三道: 道号434 ~631;GR为15API每格 ,SP为12.5mV每格
第四道:道号631~828
;井径曲线CAL和钻头 直线BS。第五道:道号 828~986。CAL和BS为 2in(或5cm)每格。
典型油水同层
上油层下油水同层(30号层) GR≈52API; 该层中上部SP负异常幅 度差小于底部; AC≈ 120 µ s/ft, 这 说 明 该层孔隙性较好。 RILD=9~10Ω·m, 电 阻 率 值明显高于邻近的水层, 感应电阻率低侵特征明 显, R 深 >R 中 >R 浅 ,该层 底部电阻率有下降趋势, 说明含油性变差.
4.井斜-方位图 第一道:道号40~237; 第二道:道号237~434; 第三道:道号434~631; 第四道:道号631~828;
典型的油、气、水层
典型油层
④深探测电阻率高,是典型水层的3~5倍, 束缚水饱和度越低差别越大,深、中、浅 三电阻率组合显示为低侵电阻率模式,即 R深>R中>R浅(极高地层水矿化度的低电阻率 油层也可显示高侵电阻率模式或无侵入模 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型的油、气、水层
典型油层
⑤成果图上,含油饱和度高,含水饱 和度低,且与束缚水饱和度几乎相等 (Sw≈Swir);有较好的可动油气孔 隙体积即残余油少,可动油多。
常规井出图格式简介
①常规测井解释所提供图件包括测井曲线图、 测井图、成果图、成果表、标准测井图、井斜方位图; ②如果为斜井,除了以上图件外,还包括垂直 测井曲线图、垂直测井图、垂直成果图、垂直 成果表、垂直标准测井图; ③如果该井有钻井取心,出图时还应包括放大 曲线图。
1.曲线图
第一道:道号0~250,
气层
较好
≥3~5
水层
较好
≈1
幅度最大 介于油、水层 ,底部幅度大 介于油、水层 ,底部幅度大 接近水层 无或很小
高侵 低侵或不明 显,高侵 低侵或不明 显,高侵 高侵 无侵入 气水界面上与 气层相同
油水同层 气水同层 含油水层
较好 较好 较好 差
2~4
2~4 接近水 层
干层
一、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二、常规井成果图件 三、成果显示及主要输出参数的应用
典型的油、气、水层
1.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典型水层指岩性、孔隙性、渗透性较好但不含油的 储集层。 岩性较好一般是指岩性较纯、含泥质较少,在测井 曲线上表现为:自然伽马显示低值、自然电位有异 常幅度、微电极有正差异; 孔隙性较好就是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值,在孔隙度曲 线上(如中子、声波、密度)反映较大的孔隙度数 值,处理成果图上显示较大的地层孔隙度;
典型的油、气、水层
6.干层
①干层是储集性、渗透性极差的地层,表现在产能方面为产 能极低或没有产能。 ②干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泥质砂岩类干层,在测井曲 线上表现为:中子、声波孔隙度较大,而密度孔隙度较小, 自然电位幅度较小,而自然伽马数值较高,微电极正差异幅 度小或无差异。 ③第二类为碳酸盐岩或灰质、白云质砂岩类干层,在测井曲 线上表现为:中子、密度、声波孔隙度都较小,自然电位幅 度较小,而自然伽马数值较低,微电极正差异幅度小或无差 异。在电阻率测井曲线上的响应变化比较大,含油干层为高 电阻率,含水干层电阻率相对较低。
地层特征道 自然伽马GR,单位API 自然电位SP,单位mV 井径CAL,单位in或cm
曲线图 第二道: 电阻率道,道
号300~643,单位Ω·m;
第三道: 孔隙度道,道
号643~986, 声波时差AC,单位μs/ft 或μs/m ; 密度DEN,单位g/cm3; 补偿中子CNL,单位%。
2.测井图 第一道:道号40~
油层(23号层) 处理结果为泥质含 量SH低; 渗透率数值K较高。 含 油 饱 和 度 So 高 , 数值约75%,且高于 邻近的油水同层; 残 余 油 PORF 较 少 , 可动油PORW较多。
典型的油、气、水层
3.典型气层
与油层总的特征相同,两者岩性、物性相近时,成果图 上显示也相似。主要区别:
典型含油水层
含油水层(18号层) GR≈60API; SP负异常幅度较大, 幅度差相当于邻近的 水层; AC≈120µs/ft,这说明 该层孔隙性较好; RILD≈1.9Ω·m, 电 阻 率值略高于邻近的水 层且RFOC>RILM>RILD, 即感应电阻率高侵特 征明显。
典型含油水层
含油水层(18号层)
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水层(20号层) 处理结果为泥质含 量SH低; 渗透率K数值较高; 含水饱和度Sw高, 数值约95%,且远 高于邻近的油层, 残余油PORF多,没 有可动油PORW。
典型的油、气、水层
2.典型油层
①岩性和物性与典型水层相近,即岩性、 孔隙性、渗透性、含油性较好且具有一 定生产能力的储集层 ; ②厚度也足够大; ③录井、取心显示含油级别高;
ML正幅度差明显; R4≈32Ω·m,且底部梯度 特征明显、数值较高且明 显高于邻近的水层; CON1≈70ms/m, 自 然 电 位 负异常幅度差小于邻近的 水层,且CON1凸起与SP变 化趋势呈反向对应;水层 的感应电导率曲线凹进与 自然电位变化趋势呈同向 对应,若自然电位为正异 常,则相反。
典型油层
典型的油、气、水层
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渗透性较好在测井曲线上显示微电极有较 大的正差异,自然电位有较大的异常幅度, 计算的渗透率数值较高; 不含油在电阻率测井曲线上显示电阻率较 低,深、中、浅三电阻率组合显示为高侵 电阻率模式,即R浅 >R中>R深;
典型的油、气、水层
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①储层厚度较大 ②录井、取心无油气显示 ③GR或SP幅度最大,孔隙度与相邻其他储层 相近,深探测电阻率最低,且常有泥浆高侵的 特点。 ④处理成果图上泥质含量低,岩石孔隙度全 含水,含水饱和度接近100%,且明显大于束缚 水饱和度。
①含油水层在岩性、孔隙性、渗透性与水层相同,不同的 地方在于含油性比水层稍好但比油水同层差。 ②电阻率较低但比水层稍高,深、中、浅三电阻率组合显 示为高侵电阻率模式,即R浅 >R中>R深; ③ GR或SP幅度较 大且与邻近水层的幅度基本相同; ④在处理成果图上表现为高含水饱和度(Sw≈80%)有可 动水存在且含水率高(Fw≈95%);油气分析中以残余油 为主,含有少量的可动油,含水一般在90-100%之间。


一、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二、常规井成果图件 三、成果显示及主要输出 参数的应用
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1.纵向对比
在一定范围内,即在地层水基本相同的井段 内,对岩性相同的地层进行储层岩性、含油性、 电性的比较,找出纯水层及有把握的油层,再 互相比较,由易到难,逐层解释。总之岩性、 物性、含油性的差异造成了测井响应特征的差 异,岩性是基础,物性是表征,含油性是结果, 电性是手段。
典型油水同层
上油层下油水同层(30号层)
ML正幅度差明显; R4≈7.5Ω·m较高; CON1=125~150ms/m, 且 CON1凸起与SP的变化趋 势呈反向对应,油层特 征明显; 该层底部自然电位负异 常幅度差略大于中上部 的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 差,感应电导率有明显的 下滑趋势,说明该层底部 含水的可能性很大,含油 性变差。
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2.抓主要矛盾
在油水过渡带以上有利井段,抓住渗透性 变化,区分油气层、干层; 在油水过渡带,抓含油性变化,区分油 气层、油(气)水同层、水层; 在油气层中,根据孔隙性变化区分油层、 气层。
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3.横向对比
与邻井对比,使解释结论符合区 域规律。
4.分析各项资料,去伪存真
典型油水同层
上油层下油水同层(30号层)
该层底部含油饱和 度So明显低于中上 部的含油饱和度So, 但油水同层含油饱 和度So高于含油水 层的含油饱和度So; 该 层 顶 部 Sw 与 SWIR 基本重合,表明产层 不含可动水,该层底 部Sw大于SWIR,表明 含可动水。
典型的油、气、水层
5.典型含油水层
ML正幅度差明显,说明 该层渗透性较好; R4≈2.2Ω·m; CON1=500~630ms/m, 略高于邻近的水层。
典型含油水层
含油水层(18号层) 含水饱和度Sw 约85%(含油饱 和度So约15%); 渗透率数值K较 高; 含 水 饱 合 度 Sw 明显大于束缚 水饱和度SWIR, 表明该层含可 动水。
237;微电极测井曲 线,每格1Ω·m。
第二道: 道号237~
434;R4米测井曲线 ,每格2Ω·m。
第三道: 道号434~
631;感应电导率 CON1 刻 度 道 , 每 格 50ms/m。
测井图 第四道:道号 631~828; 第五道:道号 828~986。该 道区为自然电 位SP(虚线) 刻度道,SP每 格12.5mV。
典型气层
③ 密度值减小 由于气体的存在可以使储层
的地层密度测井值减小,冲洗带残余气重量 φ(1-Sxo)ρh小于油,说明气密度小。
④ 电阻率响应特征 存在R深 >R中>R浅,气测数
值增大,甲烷含量高,岩心或岩屑有气味或 荧光显示。
典型的油、气、水层
气层
典型的油、气、水层
4.典型油水同层
①岩性、储集性、渗透性与油层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含 油性比含油水层好但比油层差,试油结果方面表现为油水 同出。 ②测井曲线上显示:电阻率比邻近的含油水层高但比油层 低,电阻率较高,深、中、浅三电阻率组合显示为低侵幅 度小或无侵入(有时也出现高侵模式),电阻率在层的顶 部高而在层的底部低; ③自然电位比邻近的明显油层的幅度要大; ④在处理成果图上有可动水出现,判别分析向量进入油水 同层区域。
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水层(20号层) GR≈60API; SP负异常幅度大且幅 度差明显大于邻近油 层; AC≈112 µ s/ft, 这 说 明该层孔隙性较好; RILD≈1.5Ω·m, 电 阻 率值明显低于邻近的 油层,且八侧向>中 感应>深感应,高侵 特征明显。
典型水层(标准水层)
水层(20号层) ML 正 幅 度 差 明 显 , 渗 透性好; R4≈1.8Ω·m 数 值 较 低 远低于邻近的油层; CON1≈740ms/m,CON1 与 SP 变 化 趋 势 呈 同 向 对应,油层的感应电 导率凸起与自然电位 的变化趋势呈反向对 应。若自然电位为正 异常则相反。
①声波值增大 由于气体的声波传播速度比液体的慢以及
气体对声波的吸收作用,在气层处,声波时差增大或声波 时差曲线出现周波跳跃的现象,导致声波孔隙度远远大于 邻近的油层或水层;
②中子值减小 由于气层的含氢指数比油层和水层都少,
对中子测井存在“挖掘效应”,即中子孔隙度数值明显比邻 近的油层或水层低;
典型的油、气、水层
干层
干层(21号层) SP负异常幅度较 小; GR≈75API, 数 值 较高;
RILD≈1.8Ω·m, 且深、中感应基本 重合,无侵入特征.
AC≈110µs/ft, 这说明该层泥质 较重,渗透性较差 ,偏干的可能性大 。
干层
干层(21号层)
SP 负 异 常 幅 度 较小; CON1≈520mS/m ; ML 正 差 异 幅 度 差较小;这说明 该层泥质较重, 渗透性较差,偏 干的可能性大 。
典型油层
油层(23号层)
GR≈58API;
SP负异常幅度较大,但 幅度差小于邻近的水层; AC≈120µs/ft,这说明该 层孔隙性较好; RILD>RILM>RFOC 低 侵 特 征明显,且深感应电阻 率数值较高,约20~ 30Ω·m,明显高于邻近的 水层,这说明含油性较 好。
典型油层
油层(23号层)
干层
干层(21号层)
在处理成果图上表现为, 泥质含量SH高; 渗透率K数值较低; 含水饱和度Sw与束缚水饱 和度SWIR基本重合,表明 产层不含可动水; 残余油PORF多,没有可动 油PORW,束缚水饱和度 SWIR高.
典型的油、气、水层
地层 孔、渗 性 较好 Rt/Ro SP 一般小于纯水 层 一般小于纯水 层 侵入特性 (Rmf>Rw) 低侵或不明 显 低侵或不明 显 φn小,φa ,φd大 孔隙度测 井显示 录井油 气显示 油气显 示好, 气测异 常大,录 井有显 示 无油气 显示或 含稠油 油层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