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电影赏析》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丽心灵》了解精神分裂症
摘要:《美丽心灵》的编剧阿基瓦•戈尔兹曼,其父母本身都是纽约著名的心理医生,因此他对精神病的成因有着很好的理解。

在《美丽心灵》中,他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创造了“纳什”这一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形象,如今这个形象已经成为最经典的精神病人物银幕形象之一。

下面让我们从电影的角度,走近精神分裂症。

关键词:《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
一,何为精神分裂症?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起因,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情结的作用导致的,当情结过于有力,超出自我的可控制范围时,种种不受控制的情结便很容易构成独立的分裂人格。

由于情结本身带有一定的心理能量,可以干扰和阻碍意识,因此当情结过于增强时,往往导致病态,“这种病态是……广泛而多重的分裂”。

这是因为这些情结堵截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变得十分强而有力,以致带走一部分人格而形成新的自我;同时原先的自我由于失去了心理能量会变得涣散无力,无力与之对抗。

而当自我的整合力量萎缩时,非理性的无意识就会恶性膨胀,浮到意识层面上来,使人产生幻觉和妄想,进一步恶化病情。

根据荣格所说,神经症本质上是一个人被压抑的潜意识进行自我抗争的表现,是人的精神允许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领域,从而扩展人格的一种自我治疗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往往是有害的。

在精神分裂症中,病人的意识自我完全被潜意识内容所占据,病人的精神世界中充斥着潜意识的原型、幻想或妄想,即使在清醒的状态下,也会时常被一些可怕的意象所控制。

影片中纳什患病后的状态,便完全符合这样的描述。

二,《美丽心灵》与精神分裂症
《美丽心灵》的开头,少年纳什是一个对数理推崇备至的人,他对同学说:“知道吗?我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你的领带有多么难看。

”影片一开始便向观众表明,在纳什的思想中,数学可以解释一切。

他近乎偏执地用数学计算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他计算橄榄球比赛的胜负、鸽子的活动周期、一个女人追赶抢了她钱包的男人的表现等等。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逻辑和推理的理性世界中,生活中任何一项决策如“应坐哪一台电梯”、“应将钱存在哪家银行”等,在他那里都变为利弊计算和数学规律的探究,哪怕别人在走廊里向他随口打招呼,在他那里都会引发一个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你究竟为什么要向我打招呼?”
与他对数理世界的追求表现出热情相反的是,他对人际交往的热情不大。

丝毫不懂得和人打交道的技巧和方式。

影片也通过一些片断表现了纳什的个性特点:沉默寡言,离群索居,不擅社交。

无疑,纳什应属于荣格心理类型学中典型的“内倾思维型”的人:他更多地关注抽象的事物和原则性的东西,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理智地做出选择。

荣格认为,内向思维总是受到原始情感的反向平衡,因此纳什也有他过于极端的地方:他对理性原则之外的一切主观事物都采取抗拒和不承认的态度,这也为后来他发病埋下了伏笔。

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感觉、直觉、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是自我。

四者中,思维功能和情感功能相对,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相对。

自我在这相对的两维中都可能有偏差。

思维功能占优势的人,其心理动能倾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的地位。

换句话说,思维功能越占优势的人,情感功能就越容易受到排斥。

对纳什来说,在“绝对的理性思维”占据了他自我的全部的同时,情感功能却被深深地压抑到他非理性无意识的底层,不为意识所接受和统合,这就形成
了情结。

荣格说:“情结是某种不协调的,未同化的和对抗性的东西……它是一种障碍。

”纳什的情结在于他固执地不承认情感,因此,他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表现出了不能理解的态度。

他不光是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他甚至对感情是什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感情这种问题都感到迷惘。

这里有一个片断很能说明问题:在学校的酒吧里,同学们怂恿纳什去追一个女孩子。

他来到女孩的身边,冷静地看着她说:“我不知道如果我想和你上床应该说些什么,但是你能不能就当我已经说了那些话?我的意思是说不如我们省掉那些开场白,直奔主题吧。

”可见,纳什的认知里只看到男女之间交往的客观目的和结果,对其间的情感体验则完全不给予重视,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是需要感情参与的。

如果说,他此时只是在开个恶意的玩笑,起码也证明他根本不在乎自己与异性的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他既不能理解也不尊重女性的情感,显得非常冰冷无情。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纳什此时的情感功能已经存在着某种病态的情结:他拒绝承认感情的存在和其影响力。

这样,他的情结便进入了非理性领域,开始在深层无意识中滋长壮大,最后强化为将来的病魇。

但是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

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

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艾丽西娅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

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

纳什的朋友阿芬问她:“你还撑得住吗?”她说:“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

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

”多么伟大的女人,至少也该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她是美丽的,她神圣的爱使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马丁-汉森等给予纳什帮助和鼓励及关怀的人都拥有一颗美丽心灵,他们用自己宽广并温暖的胸怀接纳了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

纳什、艾丽西娅、汉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爱架起了一座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

三,纳什幻想人物分析
在整个影片中,纳什出现的几个幻觉形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非常有代表性。

一个是纳什为了缓解内在对失败的焦虑创造出的第一个幻想中的人物——葡萄牙室友查尔斯。

查尔斯与纳什拘谨的个性完全相反,在纳什遭到打击,陷入焦虑和绝望之后出现,他不停地鼓励纳什,承认他是天才,自怜自苦的纳什无疑正需要这样的认可和鼓励。

因此,幻觉的出现一方面预示着纳什的病症爆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正是纳什无意识的自我治疗。

查尔斯也无疑就是纳什本我意识的一种体现。

纳什理性的控制下,一切发于自我的感情都通过查尔斯的举止来宣泄。

纳什被捉弄时查尔斯骂人,纳什低落放弃时查尔斯不羁,纳什论文通过时查尔斯在门外欣喜若狂,等等一切,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个体构成了纳什的分裂性格,也是他精神分裂的原凶。

影片中纳什还出现了国防部官员帕彻的幻觉,这是由纳什的英雄情结产生,代表着罪恶的原型,他野蛮,粗暴,专横,破坏力十足。

不能不说,纳什的这部分构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扯不开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里教授的关于苏联威胁论的讲解,两次出入五角大楼破译国家安全部拦截的苏联密码,英雄主义和精神分裂的双重作用构建出帕彻的原型。

对于一个密码破译专家来说,发现并解决迷惑事件是他的职业病,纳什破译了密码,但却并未弄清这些不连贯词语代表的含义,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构想一个神秘人物,他带纳什去探究,赋予纳什神奇的身份与权力。

可以说,帕彻的出现,也是纳什本我的一种体现,是纳什英雄主义的原型。

至于那个小女孩玛休,她更可以被看作是纳什真实自我的投射:孤单,无助,楚楚可怜,需要别人的爱抚。

卸下“天才”的人格面具后,纳什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纯真又脆弱的大孩子。

伟人们有越高的建树,就会越显得孤独无助。

于是,在这三个有纳什
的真实自我构建出来的本我人物不停的纠缠中,纳什丧失了社会中的自我。

理性和现实原则与精神分裂的纳什已相去甚远。

这三个本我人物的鞭策,纳什近乎疯狂的研究符号学理论,纳什的成就,一方面也就是由这三个虚构人物的自我成就,但这种自我成就的背后,更加加深了纳什的精神分裂,矛盾激化到高潮。

四,我的感悟:
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使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

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在我看来,大学期间的我们应该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调节, 这也是我选修《心理电影赏析》的原因,谢谢!
参考文献:《荣格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