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1、社会调查:运用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对社会事件、态度、行为等进行信息收集

和整理的过程。它与市场调查有联系也有区别。

2、社会研究:对社会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描述、分析、推断的过程,重点在于

揭示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及运行后果,探索社会的运行规律。

二、调查研究过程

1、确定目的(需要的信息、知识);

2、确定重点(权衡协调各种目标);

3、界定调查目标、阐明研究问题;

4、制订调查、研究设计

5、调查(收集资料)

6、写作:调查报告(直接描述)、研究报告或论文(组织、分析和解释资料)

7、传播信息(调查报告)或知识(研究报告或论文),未来研究

☐选题——初步探索——研究设计——试验性调查——实地抽样——收集资料——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综合与评价——撰写报告——选题

三、知识的来源

1、权威

2、传统(常识)

3、媒体

4、个人经验

1、权威知识特点

☐权威提供判断是非的标准,信仰权威是一个普遍性现象,权威有多种存在形态:家长、族长、老师、领导、领袖、主教、圣贤、学者、理论家。

☐优点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快捷、简单、代价小。

☐缺点是权威有时会有出差错,还可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

☐出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水平,跨专业,拥挤效益。

☐权威们经常花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新知识,接受公众的质疑和考验。

2、传统知识特点

☐传统知识是一种习惯,依靠人口相传、代际传递,一种过去的权威。某些事情“从来就是这样的”,如衣食住行、文化习俗等。

☐传统知识的优点是普及性高,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习得,有利于维系群体或种族文化和团结。

☐传统知识的缺点是知识比较陈旧,偏见、歧视、缺乏科学精神,较难适应快速变化的时空环境。

社会学中还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区分。

☐雷德菲尔德研究拉丁美洲的乡民社会时,认为乡民社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种是由国家与住在城镇的士绅与市民们所掌握、书写的文化传统;另一种存在于乡村之中,乡民借由口传等方式流传的大众文化传统。

☐他主张,由于乡民具有两种性质:对于土地的热爱与追求促使他们愿意以祖先的方式依附土地渡过一生,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同于与世隔绝的部落社会,必须与邻近城镇的居民打交道,接受外在社会的新事物引入或影响。

☐因此,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借由士绅与乡民这两者相互依赖,构成整个乡民社会的文化传统。

3、媒体知识特点

☐媒体知识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和网络文章,是现代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媒体知识的优点是由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加工,让不能接触到现场(如犯罪、政治场景)的受众获得实时信息,节省大量的资源和公共开支,也让一些重要的活动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中正常进行。

☐媒体知识的缺陷是容易制造神话,夸大或者缩小事实,扭曲事情的真相;阶段性,只有有新闻价值时才被关注。

☐解决的办法:新闻开放(直接获取、当事人陈述)、媒体竞争、相互印证。

4、个体经验特点

☐个体知识是最有说服力的来源。

☐个体知识的优点是亲身经历,记忆深刻,推理更严密;

☐个体知识的缺点是成本高、机会少,受个体能力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经历,而不愿意相信精心设计的、可以避免错误的研究结果。个人经历的四种错误类型:

一是过分推广。表现在将有限的证据进行无限的推广。

二是选择性观察。人们往往关注、记忆有利于自己或与已存想法一致的信息,积极寻找证据来证明我们已知的知识。

三是过早下结论。自己认为已经获得了正确的答案,不需要再倾听、了解信息,或者提出更多的问题了。

四是晕轮效应。我们经常会将自己尊重的事物或人物带上光环,这个光环使我们不太了解该事物或人物的本质。主要问题是,不实事求是,不根据内容科学判断。

四、知识类型

☐1、生活常识: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有“刺激——反应”方式(被动式)也有师承学习(主动式)。

☐2、科学知识:通过人的能动作用,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特点是:实证性、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P7)

知识的层次类型

1、描述性知识(descriptive knowledge)

(1)定义:它是对事物情形的精确描述,如调查报告、新闻报道。一般是对事实的搜集,对行为的描写。

深描是通过对社会行动者的社会行为进行精细化描写,揭示其行动的社会意义。例如,眨眼:无意的抽动,向密友投去的暗号;对眨眼示意的恶作剧模仿;小丑在舞台上表演眨眼示意。例如:入城、找工作、穿衣、新闻浏览等

(2)内涵:角度、时间、地点、进入方式、描述方式。

(3)价值:发现新现象、新问题;个案展开;提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材料。

2、说明性知识(prescriptive knowledge)

(1)定义:打开事物中间的因果链条,能够为成功干预提供指导的知识。例如对学习成绩进行解释性说明,名人的原因。

(2)内涵:是精心设计的研究结果,对社会场景、统计变量作多种控制,。

(3)价值:能准确控制、引导事务的发展走向,规避不愉快的事情,引致愉快的结果。

3、预见性知识(predictive knowledge)

(1)定义。帮助我们预料事物未来的知识,是描述性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成果。中国的人口分布;广告、媒体的未来;劳资关系、工会的发展。

(2)内涵。它是在积累了大量描述性知识和说明性知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对历史

行为方式和事件的观察为基础的。

(3)价值。有助于识别社会风险;有利于设计干预行动方案。

五、社会研究方法体系(P39-40)

1、方法论: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逻辑学;

2、基本方式:调查研究(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实地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和社

区研究)、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方法、二次分析方法、统计资料分析方法)、实验研究(实地或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3、技术和工具:社会测量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和分析技术;观察记录表、

量表、测验表、问卷或调查表。

两种常见的社会研究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1)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都是纯客观的,社会

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社会科学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2)规律可以被人们认识,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3)科学的任务仅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

反对声音: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性的;社会现象是行动者感性认识和主观理解的产物,包括研究者的研究;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韦伯认为:人的行动和人的主观动机有关,他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对象,但是人们的行为是理智的、有目的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他提出理解社会学:既包含社会行动客观的因果性关系的说明,还包含对行动者主观意义的理解。

2、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

(1)社会规律是人的主体行动的凝聚和结果,人的自由意志隐藏着理性,通过了解人的理性可以预测人的行动;

(2)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中有重要地位,人的行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可以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主观性要联系具体的历史背景,深入行动者的主观方面理解他的动机和意义,当把直接经验和由理解而产生的解释性因果理论相结合时,经验知识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3)价值中立是科学研究的规范原则,但是要以“价值关联”为前提。

☐价值关联:和一定文化相联系的,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只有对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才能理解行动者的意图和意义。

☐价值判断:研究者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知识结构做出的判断。

六、研究者的伦理

1、研究中的角色(1)研究者(2)研究参与者(对象、伙伴)(3)其他相关主体

2、基本问题:(1)谁应该从研究者的行为中获益或受损?(2)谁的权利应该先于其他

人?

3、对待参与者的伦理原则

☐研究者有义务确保研究参与者免遭伤害。

☐目的合理性永远不能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参与研究必须是自愿的。

☐案主的最佳利益必须高于知识创建的目标。

☐双重角色关系(dual-role relationship)的运用。(选择、匿名)

☐欺骗手段的运用。(综合式汇报或匿名汇报、事后及时解释、补偿)

4、对待研究参与者的标准(1)自愿而知情的首肯(书面同意书)。(2)防止非必要的伤痛。(3)匿名/保密。(4)开展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是否能够促进知识的显著发展,是否有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