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中的节欲观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 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儒家节欲观是一种提倡适度、克制欲望的传统思想,其现代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自我节制、追求精神内在满足的重要性,并促进社会公德心的形成。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消费主义文化使人们往往陷入欲望的泥沼,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心灵的满足。

儒家的节欲观提出了“恶欲必自悔,福祸在自身”的观点,告诫人们欲望不加控制只会带来后悔和痛苦,同时也强调“知足心常乐”的精神,引导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知足、适度”的理念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心理健康,避免沉溺欲望的危害。

其次,儒家节欲观与现代的环保、节能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节欲并非简单地否定欲望,而是提倡适度、节制,对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具有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儒家的节欲观可以教育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减少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儒家节欲观与社会公德心的塑造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的道德空洞化与丧失信任使社会缺乏公德心,个人主义盛行,忽视了社会责任。

儒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推崇“仁者爱人”的伦理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这种公德心可以转化为个人的责任感,激发个体在社会中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儒家节欲观对现代社会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启示,而非简单的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的跨时代价值从来不在于怀旧和陈腐,而在于如何能够将古代人的智慧和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意义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在于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内在的满足,并通过这种理念培养更多具有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的人。

先秦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先秦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是 不 能 逃避 的 。
多欲 是不应 该的 。他 又说过 : “ 亦我所欲 也 不 能 任 其 自流 , 否 则 则 会 相 互 冲 突 , 必 至 生
也 , 义 也 我 所 欲 也 。 两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生 而 伤 生 以及 会 出现 破坏环境 等一系 列的不 良的 取 义 者 也 。 ” ( 《 子 ・ 子 》 ) 可 见 ,在 后 果 ,所 以要 由社 会 来 加 以限 制和 调 节 。 孟 告
子 ・ 心 》 ) 意 思 是 说 , 修 养 身 心 最 好 的 方 尽 法 莫 过 于 减 少 物 质 欲 望 。 他 的 为 人 如 果 欲 望
关键 词:节欲 ;寡欲 ;导欲 ;养欲 ;物

之 于必
当今世 界 ,一切 有识之 : 也无 不为人类
为此 ,发 掘先秦 儒 家,孔 子 、孟 子 、荀子三
位思想 家所提 出的 “ 节欲 ”理论 ,把欲 望放 搞 纵欲 主义 ,这 对于欲 望横 流 的 当今之世 就 有 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 准确的位 置 ,既 不搞 禁欲 主义 ,也不 欲 , 而 在 推 欲 ” ( 《 语 ・ 渊 》 ) 总 而 言 论 颜
从表面上 看 ,造成 人类 生存 危机 的原 因
是 : 人 类 过 度 的 向 自然 索 取 ,进 行 破 坏 性 、
掠夺 性地开发 , 以及 大量有 害的生产 、生活 废弃 物的污染 。然而从 根本上 说,造成 人类
生 存 环 境 危 机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由 于 人 们 对 自 己
求义 。孟 子 还 尝 以欲 字 来讲 善 : “可欲 谓
地 增 长 ,这 就 是 社 会 等 级 制 度 、道 德 规 范 、 礼节 仪式 等产生 的原 因。苟子还 条分缕析地 分 析 道 : “ 知 夫 出 死 要 节 之 所 以养 生 也 ? 孰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

可以说,儒家思想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孔子“仁”思想的阐释:(一)仁: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他认为人类有价值的内在道德自觉都包涵在仁之内,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

具体讲,“仁者爱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包涵着内在的理性化的情感意志不断升华的三个层次的境界:⑴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的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尊重和珍爱。

⑵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家庭亲人的挚爱。

⑶“泛爱众而亲仁”,即对芸芸众生有等差的博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从“内圣”即自我仁的修养,到家庭仁的体现,再扩大到“外王”行仁于天下的进程,无不贯穿着孔子由内向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

(二)修己:为仁由己“仁”的获得,关键是“修己”,“修己”是为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孔子认为,致力于仁的修养,固然要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因,“为仁由己”在于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己获仁不是受他人强制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⑴修己成仁的前提是立志行仁。

有了“志于仁”的强烈的道德精神,就会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的感性欲求和自觉行为,同时,使人们在践行“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

⑵致力于仁,就要把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道德行动上。

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在于他是否致力于去践行。

能在急遽变革和颠沛困顿中经受住考验,时时与仁同在,事事依仁而行。

⑶修己以敬。

对待事物,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就能把事办好。

⑷“修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只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自觉地以仁为价值取向实现自我更新。

试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的仁学思想是:(1)孝悌之爱(2) 忠恕之爱(3)惠民之爱。

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思想的精神境界的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

而现实社会中,全社会都在构建和谐之音。

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万事才能兴旺。

我始终认为孔子仁学思想中,(1)孝悌之爱在现实工作中作用也较大,我企业在选拔中层管理层及公司领导过程中一直有条不成文的条件,凡是不孝敬父母的一律不能重用,不能正确处理好兄弟姐妹关系的,和对自己妻子处理不好关系的必须慎重使用。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即人际关系问题,儒家是以一个“仁”字来表示。

“忠恕之爱”,“忠”就是用孔子的话说自己想要成立、站立,同时也要使别人成立、站立。

自己想要显达、通达同时也要使别人显达、通达。

“恕”意思是说自己不想要的,所厌恶的就不要推及,强加别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

而现实社会中各种情况都有,损人利己现象较普遍,在论述什么是君子时,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一思想就经历数千年而不朽。

在今天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孔子肯定君子爱财的人性。

但同时亦指出要取之有道的原则。

几十年来我们经济政策的许多失误恰恰是违反了孔子告诫人们做君子的准则。

先是违反君子爱财的人性,从苏联推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一段时间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充公,中国同样在初解放农村推行吃公堂等。

那个时代也太理想话了,太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后,又完全忘记了取之有道的原则。

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不讲公平,不讲道德,不讲规则。

如公有财产的私有化,甚至连官员贪污受贿都成了经济学家赞美的东西。

孔子的“忠恕之爱”在现实中例如环境的破坏,有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

现在全社会比较严重的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地方官员只搞表面文章,追求灰色的GDP,今天的发展,用了明天的资源,片面追求虚假所谓的政绩,而把子孙的资源耗尽。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仁学思想。

仁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解决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矛盾,而且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伦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仁学思想的内涵学者们对仁学思想的内涵解释不同,但是,对于“仁”这个概念,孔子自己给出了解释,“爱人之道、治人之术、成己之体、也是人之情理、不同道则不相为谋”,他认为仁是一种道德、一种伦理和一种情感。

在《论语》中,孔子讲述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仁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和道德高尚的追求。

同时,孟子在后来的思想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将仁视为一种个人品质,它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二、仁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在中国古代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它解决了当时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矛盾,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价值。

1. 解决了封建社会中的矛盾中国古代的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家族、宗族和府内、州外等地位划分严格,农民和奴隶只有在等级制度的最底层。

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等级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关系,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孔子认为,在道德和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下,各个等级的人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了封建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的情况。

2.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核心价值毫无疑问,仁学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中心核心价值,其中包括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团体关系到系统思维、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宇宙观以及传统的儒家教育等等。

借助仁学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核心,而且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民俗来说,仁学思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仁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尽管孔子仁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仁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强调人类之间平等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分配不平等,社会不公现象也比较严重。

论古代孔子仁学思想及当代现实意义

论古代孔子仁学思想及当代现实意义

188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但精神建设的步伐无法与之相匹配,直接造成人们精神层面上的失落,也是社会学领域里常说的一种社会的“失范”,人们在观念上的变迁却跟不上形式,出现“文化堕距”的现象。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危机,自私等个人主义的倾向较为严重,社会处于“唯利是图”的趋势,精神层面的落后是比任何一种落后都可怕的现象,因此,应该在社会成员的道德层面做出一些相应调整,使得社会重新的焕发活力。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1.孔子“仁”学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崩塌的现状,礼乐制度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变革需求,尤其是当时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促使人们在精神层面上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社会处于转型期,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现象使当时的社会缺少一种行为规范,来约束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1]。

所以,孔子在不断的思考中,最终提出了自己治国理政的观点,孔子以夏商周三代的文明成果为出发点来阐发“仁”的内涵,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发展逻辑,阐明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所以,在孔子的仁学理念中,很多人受益于其思想体系,也将社会向前发展,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也同样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启发。

2.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孔子的全部思想都集中于《论语》中,在教育、政治、文化上给人们带来的精神食粮是无穷的,在孔子看来,“仁”包含了义、礼、智、信、勇、恭、悌、恕、忠等一切优秀品质 ,其深邃内涵集中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克己复礼”“仁爱待人”“爱人直径”等,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条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并且在精神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释然。

二、“仁”缺失使德育陷入困境由于追求经济效益使社会成员在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力度较少,社会上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涂尔干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劳动分工的出现,使社会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变化,原本的以集体之间的相似性为重要手段的行为发生了改变,相似性以及群体之间的共同意识不能够将分散的整体重新的进行组合,只有在不断的分裂中找寻曾经的团结。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解读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解读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

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

《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

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

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

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

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

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传承》2008年第11期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

孔子说:“仁者,人也。

”(《中庸》)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

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

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作了解释,从中可见孔子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仁爱思想的内涵(一)爱人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爱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即“爱亲”和“爱众”。

1.爱亲。

爱人是由“爱亲”开始的,《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

《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

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

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

另一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

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

还有一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

善事兄长为悌。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当今世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劣而忧心如焚。

生态平衡的肆意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反常;生活环境的横遭污染,带来了致命的怪病恶疾。

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现在世界人类的生存,而且将遗害于子孙后代,大大缩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

这绝不是故作危言耸听,而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无情现实。

从现象上看,造成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原因是:人类过度地向自然索取,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以及大量有害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因此把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改变为计划性、保护性开发,加强对有害生产、生活废弃物的积极治理,是可能取得改善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一定效果的。

但是,这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追根究蒂,造成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放纵和追求。

所有不顾一切后果地疯狂掘取自然资源,并且肆意加以挥霍浪费,都是人们无限度放纵欲望追求的结果。

所以,人类如果不能从节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着的、未来的造成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根源,同时也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

因此,我认为,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应当是人类认真自我检讨,并切实施行欲求自我节制的时代。

人们需要设计各种科学合理、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子孙万代创造一个优美良好的生存环境。

而为此,重温一下中国传统儒家的"节欲"观,则将大有益于人们对自我节制欲求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欲,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儒家在欲的问题上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认为欲不应当无限度地放纵,而要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

孔子说,他七十岁以后达到一种随心所欲而又不违离规范的境界[1]。

孔子这里所说的欲的含义是很宽泛的,包括各种生理要求和社会行为。

这种个人欲求既能得到自由发挥,同时又能不违离社会规范,显然是对欲有所节制的结果。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其现实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和政治。

他的仁学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不仅塑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而且也影响了世界文化。

本文将探讨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并且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个核心概念:“仁”。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之心”,并且认为仁是成就人格的基础。

此外,仁还表现为尊重和理解他人、关怀社会、遵守道德准则等,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对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的理解。

总而言之,仁学思想提倡的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方式,就是要尊重他人,倡导和谐共处,推崇人道主义。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影响孔子仁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深深根植,并且还影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在中国,孔子仁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 多位政治领袖引用孔子仁学思想:自中国战国时代以来,孔子的哲学影响着许多政治领袖,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

今天,中国的领导人仍然常常引用孔子的主张,并且树立孔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

2. 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孔子仁学思想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和职场等领域。

这种理念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个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孔子被尊为圣人:孔子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圣人之一,他的思想被广泛传播,并且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享有高度的尊重和重视。

4. 孔子思想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孔子的思想与文化艺术紧密相连,包括儒家经典、书法、诗歌、音乐等等。

这些文化艺术遵循孔子所提出的原则与价值,这也使得孔子思想在文化艺术中成为主流。

5.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孔子仁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也影响了亚洲和世界文化。

孔子思想的影响可见于一些亚洲文化,如日本、韩国和越南。

此外,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也借鉴了孔子仁学思想,并将其视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三、现实意义如今,孔子仁学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人们追求一种更为平等和合作的社会关系,这与孔子仁学思想的最终目的相吻合。

中庸之道的欲望与克制观

中庸之道的欲望与克制观

中庸之道的欲望与克制观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提出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人们在追求个人欲望的同时,应该保持适度和平衡,避免过度或不足。

本文将探讨中庸之道如何理解人的欲望以及如何克制欲望,以达到身心平衡的目标。

首先,了解何为欲望在中庸之道中的定义是必要的。

孔子认为,人的欲望来自于天性的本能和社会环境的刺激。

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如对物质财富、权力地位、名誉荣耀、爱情等的追求。

中庸之道强调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并加以克制和调节,以避免过度追求,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庸之道中的克制观,是指人们应该通过自我约束和自制力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类是动物的一种,拥有本能的欲望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人类拥有智慧和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倡导人们应该通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追求真理来约束自己的欲望。

在实践中,中庸之道的欲望与克制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人们需要意识到欲望的无限性。

欲望往往是永无止境的,一旦过度垂涎于某个欲望,就可能会失去对其他重要欲望的关注。

因此,中庸之道鼓励人们保持对多个欲望的平衡,并寻求整体上的幸福。

其次,中庸之道提倡“中庸之道,天下之至道”。

中庸之道认为,过度追求某种欲望可能会导致对其他欲望的忽视,从而引发不平衡和不满足。

相反,如果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和精力,适度满足各种欲望,即能够达到身心的平衡和谐。

此外,中庸之道还强调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价值的实现。

与单纯追求物质欲望不同,中庸之道认为人们应该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例如追求知识、追求美感、追求人际关系等。

通过追求内在价值的实现,人们能够对物质欲望保持较高的克制力,使自己的欲望更加平衡和有意义。

最后,中庸之道的克制观还要求人们在行为中保持适度和节制。

克制并不意味着完全避免欲望的满足,而是要求人们对待欲望要有分寸和自律。

人们需要明智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和时机,避免极端和过度的行为。

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情境下,满足适度的欲望,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平衡。

儒家鼻祖孔孟之道的节欲论

儒家鼻祖孔孟之道的节欲论

儒家鼻祖孔孟之道的节欲论儒家鼻祖孔孟之道的节欲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节欲论的代表人物是儒家。

后世推崇孔孟之道,通过打着孔孟之道招牌的旧礼教来实行残酷的性禁锢与性压迫,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对包括性欲在内的人们的欲求还是抱着一种比较客观、合理的态度。

儒家首先肯定了人存在欲望的合理性,但是对欲望要有节制,同时追求与满足这些欲望的手段要适当、要合理。

例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性欲,儒家也是肯定的,这方面的名言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肯定了追求功名就可获得享受,包括金屋藏娇。

可是,孔子又强调人们应该像追求美色一样地去追求美德,所以他叹道:“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他又认为,由于饮食与男女之事是人的两种大欲,必须加以节制。

人所最应畏惧的,一是枕间之上,男女性交不加节制;二是在宴席之上,面对佳肴美味而不加节制;二者对人的戕害都是不知不觉的,人们忽略了这个问题实在不应该。

儒家创始人的节欲思想,在荀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末期,商鞅变法以后,他的思想也反映出当时一些新兴者的要求。

他指出,人有欲念,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阐明了性、情、欲三者的关系。

他又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快,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向生之者也”,也是这个意思。

他的这种观点,带有为劳动人民说话的性质。

因为他认定“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而又想有“余财蓄积之富”,这是人之常情,不仅王公大人有此欲望,而被王公大人奴役的人民也同样具有。

同时,人类不仅都具有这些欲望,而且还“穷年累世不知足”,还希望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生活日趋改善。

因此,他很反对那些“止欲”、“寡欲”等违反人类情性的论调。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引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孔子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启示1. 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强调人的仁爱之心,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尊重。

这一思想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孔子的“君子”观念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这一观念对于培养优秀的政治领导者和社会精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主张遵循恰当的中间道路,避免走极端。

这一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平衡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孔子的“学以致用”观念孔子提倡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这一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孔子的“兴学治国”思想孔子认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他提出了“兴学治国”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孔子的“弟子规范”教育方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他提出了“弟子规范”教育方法。

这一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三、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1. 孔子思想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孔子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2. 孔子思想对于领导者的启示孔子的思想对于培养优秀的领导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引领社会的发展。

孔子仁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孔子仁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孔子仁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特征几乎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理解和说明。

孔子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对“仁”所作的规定和解释是不同的。

不可否认,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正因为如此,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和重新解读,对于促进我们今天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便具有了某些积极的支撑意义。

仁,不是现在所理解的仁慈、仁义或者某种单一的品德。

在孔子眼中仁是在道德层次对世人上提出的一种要求,是所有美好品质的集合和总称。

恭敬谦卑,推己及人,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坚毅刚强,敦厚坦诚,心怀仁慈,关爱他人,庄重诚实,勤敏智慧,先人后己,淡泊名利。

在论语里这些素质综合起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仁”。

一、“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准则,这对现代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爱人”,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相合。

孔子主张的“爱人”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正如孔子要求弟子们所做的那样:“沉爱众,而亲仁”。

这是一种普泛化的爱,既要求普通民众之间相互关爱,更侧重于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关爱。

二、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待人之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人格、权利、价值、尊严甚至亲情等人道主义基础之上,贯穿着人人互爱的仁爱精神,体现了孔子仁学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由“孝梯”而“泛爱众”,这是孔子仁学人文关怀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1.对个人的意义现在的社会状态是物质生活的发展超过了精神生活的发展,于是大部分个人即大众的品味或乐趣只能来自观点鲜明的少数人,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仁的思想讲求内省自律,要求修身养性,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虽然诞生于春秋时代,但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仁、礼、义、智、信五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仁。

仁是指关怀他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仁的品质,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

而礼、义、智、信则是实现仁的手段,是培养仁德的途径。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

二、孔子思想的实践意义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孔子注重教育,强调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

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人们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他还强调“以德服人”,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品德来影响他人,才能真正获得尊重和信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的标准。

君子所具备的品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

君子不仅要具备这些品质,还要充分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使自己成为道德的楷模,影响社会和他人。

这种标准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成为组织和机构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孔子思想的意义。

三、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互相理解和信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仁”可以把我们带回到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关注他人和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感到自我价值的走向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之间的矛盾。

孔子思想提出的君子标准,可以为现代人聚焦真正的价值追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使自己成为有益的社会成员。

孔子的仁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仁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仁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一、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仁”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孔子的仁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仁的概念及其内涵1. 仁的定义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即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关怀。

仁是一种道德情感,是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表现。

2. 仁的内涵(1)爱人: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关怀;(2)恕己: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容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3)修身:通过修炼自身,发扬道德美德;(4)治国:通过实践仁政,维护社会秩序。

三、孔子的仁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1. 社会道德建设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社会道德水平逐渐下降。

孔子提出了“以礼治国”的思想,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仁是一种道德情感,可以激发人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孔子的仁也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是一个组织体系,需要良好的内部关系和合作精神才能够顺利运转。

仁可以培养员工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尊重,增强团队凝聚力。

3. 教育理念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孔子的仁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尊重,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孔子的仁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1.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孔子的仁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2. 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凝聚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的仁可以培养员工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尊重,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培养良好公民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情感,可以培养人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当今社会中,需要培养良好公民,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五、结论孔子的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浅谈孔子之“欲”观

浅谈孔子之“欲”观

浅谈孔子之“欲”观浅谈孔子之“欲”观杨美宁摘要:对“欲”与“治欲”的探讨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对欲的看法从源头上奠定了整个儒家理念中承认欲的客观存在及其合理性,主张节制欲望的基础框架。

本文主要从孔子对欲望的认识与治欲理念两方面入手,浅析儒家治欲理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治欲《说文·欠部》:“欲,贪欲也,从欠谷声。

”[1]段玉裁补充说明:“从谷者,取虛受之意。

”[2]即自身不足而向外索取。

从许慎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欲”字在此时就已经附加上了负面的色彩,带有了“贪”的含义。

但在孔子的观念里,欲与贪却并非是划等号的关系。

在谈论到人之欲望的时候,孔子往往会直接将“欲”展开,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等等。

这也体现了孔子并非高姿态地自上而下地审视人的欲望,而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平等地讨论欲望的客观存在。

从根源上讲,儒家学说并非是古希腊哲学式的追根溯源,也并非是释道式的精神信仰,其本质是人的学说,是服务于特定社会形态的应用型理论。

一、孔子眼中的“欲”首先,孔子是肯定部分欲望的合理性的。

《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3]儒家是认识到了这种与人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欲望的客观存在的,并且坦然地承认了其合理性。

同时,孔子也鼓励在一定范围内的对欲望的追求。

《论语·述而》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即是允许个人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去追求欲望。

但另一方面,孔子也提出,人的欲望应是有限度的,不能贪得无厌。

对欲望的追求一旦超过了界限,就会成为实现政治目标与理想人格的阻碍。

在“尧曰”篇第二章,子张问从政时,孔子的回答中即有“欲而不贪”一则。

“公冶长”篇中听到申枨被人称赞,孔子立即反驳道:“枨也欲,焉得刚?”这两处都体现了孔子对欲求过多,即“贪”的直接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节欲观及其现实意义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统计,在《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共109次。

可以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

颜渊曾问孔子怎样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意思就是说,通过自己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

颜渊继而问到求仁的具体途径,孔子答到:“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

以上的对话表明,在孔子看来,“仁”是离不开“礼”的,“礼”是求“仁”的行为标准和必由之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使用的是“克己”,而不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灭人欲”。

这说明,孔子看到了己(人欲)的存在,但同时更强调对己的克制。

也就是说,孔子一方面承认“仁”是以人欲为基础,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人欲不是“仁”也不能自动达到“仁”,要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就必须对人欲进行克制即“节欲”,从而使一切行为都符合礼制(复礼)。

孔子心中的君子就是一个“修己”(《论语·宪问》)的形象。

“修己”就是修养自己,即按照礼的规范约束自己。

孔子认为只有人人皆做到修己节欲,整个社会才会安居乐业。

由此可见,孔子的人欲观既不是纵欲的,也不是禁欲的,而是节欲的,即礼义与欲望的调和。

孔子在承认人欲合理性的同时,更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把人欲规范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从而使得人欲在社会与个人之间得到协调。

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

《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对饮食的欲望可以引申为对物质的追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对男女的欲望可以引申为对性的需求。

显然,孔子肯定了合理满足人性的两大基本欲望——物欲与性欲的必要性。

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物质欲求,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孔子还主张先富而后教:“既富之”,再“教之”(《论语·子路》),这表明他看到了民众基本物质利益的满足对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是“求仁”的前提。

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要做到“欲而不贪”(《论语·尧曰》)。

这说明要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就必须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

欲望的节制在物欲方面的表现就是节俭,在性欲方面的表现就是戒淫。

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

过去人们用麻编织孝帽,花费大,后来人们节俭了,改用丝织,对此,孔子表示赞许:“俭,吾从众”(《论语·子罕》)。

孔子他非常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俭朴的精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者,回也!”(《论语·颜渊》)孔子一向鄙视贪恋美、,沉湎淫欲。

他在《论语》中两次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卫灵公》),表明他对道德修养无法克制性欲膨胀的社会普遍状况表示深深的忧虑。

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期间,鲁国国君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

齐国为了腐蚀削弱鲁国,投其所好,送去八十名美女歌妓。

鲁定公终日沉迷于酒色淫乐之中,不问政事。

孔子屡屡动谏无效,便辞去了职务,离开鲁国,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论语·季氏》)。

意思是说:君子年轻时要警觉贪恋女色(性欲),年壮时要警觉争强好斗(攻击欲),年老时应警觉贪得无厌(物欲)。

孔子抓住了不同年龄段的欲望特点,告诫人们应适度克制,以善其身。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欲多则无刚,因而“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他还强调:“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意思就是说:刚强、坚韧、朴实、谨言,就接近于仁了。

而这些“仁”的特征都是不屈于人欲的表现。

孔子的这种人欲观,讲究对欲望适度的节制,避免了纵欲与禁欲的偏颇,是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体现。

对于中庸,朱熹在《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中者,就是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孔子把中庸当作君子所具备的品格,《中庸》中记载他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还称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仁德。

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二者都偏离中道,都是“不贤”的表现,所谓“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由此可见,中庸作为君子的德行,既是一种执中不偏的方法论,更是一种适度节制的世界观。

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说:因约束自己而犯过失是少有的。

也就是说,对自己适度的克制才能保障仁德的实现。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利”与“义”。

“利”即个人利益,可视为人性对私欲的追求;“义”即社会道义,可视为礼德对私欲的克制。

孔子主张人们在追求私欲满足的时候,要坚持“义” 对于欲望的导向,将社会道义作为社会行为的准绳,提倡“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孔子将是否按照“义”即社会道义行事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一般的人只知晓自己的利益,君子除了知晓自己的利益外,还知晓社会的道义。

如果放任一己私欲,就会导致不良后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当欲望与道义发生冲突时,应“以义制利”,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为了不违背仁道而牺牲自己的生存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微子因纣王无道而出走,箕子因此被贬为奴隶,比干因劝谏而被处死,三人皆为了心中的仁道,舍弃了趋利避害的私欲,故孔子称其为“殷有仁”(《论语·微子》)。

孔子作为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节欲观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

然而,孔子虽为儒家的创始人,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与孔子的思想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为儒家文化经过朝朝代代的变更,已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

就人欲观为例,儒家的人欲观大体经过三个时期:先秦两汉中国本土原生的节制欲望的时期、隋唐宋明受佛教禁欲观影响的禁锢欲望的时期、明清近现代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解放欲望的时期,三个时期的分野很大,而许多学者却将三者混为一谈,动辄将孔子贬为反人性灭人欲极端禁欲主义的始作俑者,将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罪责统统归咎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身上,甚至宣称中国的发展与富强必须拿孔儒传统思想来祭旗。

孰不知这种禁欲主义恰恰是与孔子节欲思想的初衷相违悖的。

著名的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曾在他的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写道:东方是物质之劫,西方是欲望之劫。

意思是说,东方欠发达社会的弊病在于物质的匮乏,而西方发达社会的弊病在于欲望的膨胀。

我认为这一论断是非常深刻而中肯的。

当然东方社会也不是铁板一块,东方社会也有富裕的国家。

而东方社会中较为贫穷的国家绝大部分是受到了宗教禁欲主义思想的浸染,属于佛教及伊斯兰教文化圈的国家自不必多说,中国自明代以后的衰落也很难与吸纳了印度佛学禁欲主义的宋明理学脱离干系。

这种对物欲的进行遏止的态度决定了这些国家物质文明的落后。

而西方社会则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由基督教的禁欲观转变为对享乐与物欲的崇拜,主张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人性就是欲望的化身,人生的目的就是对欲望的充分满足。

这种对欲望进行放任的态度一方面使得西方社会物质文明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了物欲横流的可怕处境。

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由欲望主宰生活的时代,新欲望产生的速度几乎与旧欲望得到满足的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

对物的疯狂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对性的无度追逐导致感情的危机以及家庭的解体。

如果任由这一纵欲的状况持续下去,人们将深陷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人类的家园将毁灭在自己的手上。

其实,欲望自身并没有过错,合理的满足一些基本欲望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灭人欲”的的极端做法是不人道的。

然而,深藏于人内心的欲望却是没有止境、无限膨胀的,旧的欲望满足后,自然会产生新的欲望,新的欲望满足后,又滋生出更新的欲望,欲望的满足很难有尽头。

德国的哲人叔本华曾把欲望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永远饥馋、永不饱和的“胃”,或是一个永远张开的巨兽之口。

因此,如不对这种欲望进行节制,人类终将会葬生于欲海之中。

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无度的欲望却无异于饮鸩止渴。

历史与事实告诉我们,纵欲与禁欲都不能使社会生态得到良性的发展。

对于生态而言,禁欲导致蛮荒,纵欲导致废墟,只有节欲才能造就家园;对于经济而言,禁欲导致贫穷,纵欲导致奢靡,只有节欲才能造就可持续的富足;对于精神而言,禁欲导致窒息,纵欲导致淫乱,只有节欲才能造就健全的心态。

可见,针对于当今社会人欲泛滥、挥霍无度的现状,节欲观是根治其不合理欲望膨胀弊病的一味良药。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节欲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主张在21世纪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当今社会泛滥失控的欲望支流,节制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不合理欲望,使欲望的产生和实现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自觉控制和调节“欲望——满足欲望——滋生新的欲望……”的欲望链条上升的节奏,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