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PPT

合集下载

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既包 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现象 和关系。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
暂时性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 念。 旅,即旅行。《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他 方,谓之旅。”游,即游览。古文中有“息焉游焉”一 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游”。 可见,旅游即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 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旅游是否只是人的活动?
旅游Βιβλιοθήκη 旅游活动 (旅游者的活动)
旅游者旅行、 游览的全过程
由旅游活动引起的 各种现象和关系
如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研究显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具有明显攀高的倾向。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奉行节俭原则,一旦踏上旅程,都 会表现的一反常态的慷慨。
在旅游时,他们会毫不吝惜地花掉几百元去参观旅游景点。 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有多种原因,有的是由于受其他旅游者 消费行为示范作用的影响;有的是由于个人生活观念所致, 平常生活过于平淡,愿意花钱去购买快乐;有的是受到广告 和营销宣传的刺激,总之,原因不一而足。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
70年代,旅游影响研究作为学术热点持续升温,并逐 渐分化成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和旅游环境与生态三个 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80年代,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成为一 个新的亮点。提出跨学科研究的观点和多层面研究的见解。
90年代以后,在“开放社会科学”思潮的引领下,旅 游学研究更趋完善与成熟。
时至今日,旅游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重心已上升到 如何使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上来。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国际酒店业管理杂志 (英国)
Journal of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 餐饮服务业研究杂志 (美国) Journal of Foodservic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餐饮服务研究国际杂志 (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 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78年
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次,世界第41位
2002年
中国旅游人数
旅游接待人数9791万人次,世界第5位
2007年
旅游接待人数1.32亿人次,世界第4 位
1978年
旅游创汇2.6亿美元,世界第47位
2002年
旅游创汇204美元,世界第5位
从较狭窄的活动范围空间和简单的活动过 程,逐渐发展到活动空间大,涉及面广泛的综 合性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旅游活动在全 球范围内取得巨大进展,旅游活动的规模 越来越大,旅游收入持续增加。
1、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国际旅游业持续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成为 全球产业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世界各国 各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开发 新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拓展本 国本地区的旅游市场。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行、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并非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 缺少剩余食物, 生存条件恶 劣 ,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 部落, 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 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 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1、内燃机技术与汽车旅行 19世纪末出现了采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结
构紧凑,体积小巧,功率大。
2.内燃机技术与航空旅行 1919年8月15日,英国伦敦与法国巴黎之间客
运航班首航。 20世纪50年代,喷汽式客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1.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度假和休闲, 而是 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
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都与商旅活动直接相关。
古代丝绸之路
2.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
由于种种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活动的规模和 范围有明显扩大。
全面振兴时期
(1)1978-80年代中期: 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 入境游、国内 游并 行发展 (3)1997年至今,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全面 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大事: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5次专门讲话,要 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黄果树瀑布——中国最大瀑布

口最

雄 壮

的 瀑

庐山瀑布——最诗意的瀑布
九寨沟五绝之一叠瀑之诺日朗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七色水帘
尼亚加拉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
澳 大 利 亚 乌 鲁 鲁 瀑 布
摩 特 诺 玛 瀑 布 , 俄 勒 冈
罗 马 尼 亚 的 独 特 的 瀑 布
4.海洋与海滩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众多的海滩,三 亚、青岛、大连、普陀山、厦门等。
念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
定义: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 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人文旅 游资源有时也被称作人造(man—made)旅 游资源,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的旅游研究中 更是如此。人文旅游资源的构成比较复杂 ,包括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无形的人文 旅游资源两种。此外,在有形的人文旅游 资源中,又可分为历史的人造资源和当代 人有意识兴建的当代人造旅游资源。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
极 光
极光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四)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资源,既可单独作为旅游资源,也 可与特定的地貌、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旅游 资源。
➢广州番禺的长隆野生动物园,就是利用动 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成功范例。
➢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分川金 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2012年新近 发现的“怒江金丝猴”(暂定名)] ;澳大 利亚的考拉熊、袋鼠;非洲的原始森林等 都是旅游者所喜爱的动植物旅游资源。
➢民俗、民情是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在长期 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风俗习 惯,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1.民族风情:不同的民族大都有其特有的 风俗民情,如宗教仪式、婚丧嫁娶、待客 礼仪等。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演示文档.ppt

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演示文档.ppt

文化和旅游部:
春节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
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
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
有序。
旅游过年已成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
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
人民网: 北京2月12日电(杨僧宇)2019年春节假期已结束,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 经历了三个阶段:
01
02
03
~19世纪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古代旅行阶段 近代旅行阶段 现代旅行阶段
人类在古代旅行活动中不断增加游览内容, 逐渐发展到近代和现代以游览为目的,以旅行 为手段的旅游活动;
从少数人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逐渐发展到现 代大众性的旅游活动;
研究和解决(旅游纠纷) 如: 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在何种程度上支持发展旅游业,
应如何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最佳规模,怎样发展旅游业 以及如何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等等。
旅游纠纷案例:
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 之间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
2019年4~5月,南湖国旅
2019年6月,桂林导游
增长率
8.0 3.5 1.8 2.4 7.3 2.2 3.0 3.6 6.7 4.0
2020年世界十大客源国
国家
1. 德国 2. 日本 3. 美国 4. 中国 5. 英国 6. 法国 7. 荷兰 8. 加拿大 9. 俄罗斯 10. 意大利
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16350 14150 12330 10000
2、国外旅游学研究历程
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注,有关如何促进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的 研究在此时风行起来。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2024版】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2024版】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宗教文化现象等) ④ 交通旅游资源 ⑤ 建筑与园林旅游资源(含古代和近现代建筑、园
林及现代人造建筑) ⑥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三分法
① 自然旅游资源 ② 人文旅游资源 ③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
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② 购物旅游资源 ③ 城市景观旅游资源 ④ 会议旅游资源 ⑤ 商务旅游资源 ⑥ 体育保健旅游资源 ⑦ 娱乐旅游资源
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效益(经济、社 会、环境效益)的资源称为旅游资源,也称现实的 旅游资源。
二、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因素
1. 旅游资源自身条件 2. 旅游资源开发外部条件 3. 旅游主体
旅游资源内部因素
① 美感 ② 丰富度 ③ 组合状况 ④ 历史文化价值 ⑤ 科学考察价值 ⑥ 资源容量 ⑦ 环境质量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① 地貌 ② 水文 ③ 动植物 ④ 气象气候特征 ⑤ 环境因素 ⑥ 历史沿革
1. 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①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②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③ 旅游资源外部开发条件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① 旅游资源类型 ② 数量 ③ 规模 ④ 结构 ⑤ 级别 ⑥ 成因 ⑦ 与当地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情、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① 主类 ② 亚类(31) ③ 基本类型(155)
主类(8个)
① 地文景观 ② 水域风光 ③ 生物景观 ④ 天象与气候景观 ⑤ 遗址遗迹 ⑥ 建筑与设施 ⑦ 旅游商品 ⑧ 人文活动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PPT课件

.
11
(四)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
● 有形物质资源,如山川、河流 ● 无形的非物质资源,如神话传说 ● 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资源的结合体。 如长城与孟姜女哭长城、故宫与历朝王朝的故事。
.
12
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一)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二)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力 (三)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国际性的音乐节、 戏剧节、电影节等。文体盛会能吸引大量游客,产生综合 旅游效益。
世界杯足球赛开幕
.
35
(二)从旅游资源利用角度出发
(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2)不可再生性旅游 在旅游活动中被部分消耗掉, 资源:在自然生成或长 但能够通过适当途径人工再 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遗 生产出来补充的旅游资源。 留物。
.
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发 展变化 4、作为现实的旅游资源, 必须要能够通过对其利 用而产生经济、社会和 环境效益
10
许仙与白色娘子的故事是 不是旅游资源?
答:如果西湖断桥和镇江金山寺,缺少白娘子与许仙令人缠绵的 爱情故事烘托,那可能仅仅是一座断桥和一尊塔,旅游者也不会 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正是白娘子的故事,是桥与寺才有了活的灵 魂,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去品味人蛇传奇之恋。所以无论它们归属 于那种存在形式,均应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
基本措施。
.
3
本章重点和难点
➢ 重点: 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难点: ● 旅游资源的概念 ● 旅游资源的开发
.
4
体系结构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五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特

①旅游资源的广阔性和地域性 ②旅游资源的审美性和文化性 ③旅游资源的变化性和时令性 ④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和独特性 ⑤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排他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可操作 原则
资源的 景观属性
资源的 特征
资源的 差异性和 相似性
概念 特征 分类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概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 者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的活动的 核心条件,了解和明确旅游资源的特 征,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 源,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以下如下方面。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现场调查 与核实
保证成果 的质量
分区域与 专门调查
产业的 敏感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①旅游资源 专门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调查方法与信息 调查报告与论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实地调查与分析 综合分析与报告
②区域旅 游资源综 合调查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性质、状态、 功能分类
按景观组合分类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气象景观 遗址景观、建筑设施 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自然旅游景观资源 历史遗产景观资源 现代人文景观资源 社会风情景观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指那些本身可能具有某种吸引人的特色,但由 于受该地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尚不为 人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更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 性事物。
四、基于品味或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 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于1985年11月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正式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一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6年,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8年,江西三清山,福建客家土楼 ➢2009年,山西五台山 ➢2010年,河南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 ➢2011年,杭州西湖历史文化遗产 ➢共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西班牙(43处),
位列世界第三
➢此外,中国还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 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拥有)、中国蚕 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 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 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 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 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 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
➢1991年缔约国第11次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为世界遗产 委员会成员。
➢1992、1993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两次当选 为副主席。
➢从1987年起,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遗 产名单。当年有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 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风景 名胜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其后,中国又有多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

第04章 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 第七版)

第04章  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 第七版)
资料来源:/Detail.aspx?Id=1858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 唐明贵
2010年8月1日傍晚,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根据遗产遴选标准(7)(8),审议通 过了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标准(7):中国丹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和独特的山水自然之美。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 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 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 标准(8):中国丹霞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发达的红岩地貌,如峰、塔、台、单面山、悬崖、峡谷、洞穴和 拱门。中国丹霞集地质多样性、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珍奇性于一体,其突出记录了中生代白垩纪 以来欧亚板块华南区域陆壳断陷盆地的地质历史和地球中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展示了早 白垩世陆相火山爆发、晚白垩世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膏盐沉积、风沙堆积和恐龙灾难、盆地隆升与地壳形 变等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证据。
资料来源:/Detail.aspx?Id=1858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 唐明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3年, 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根据遗产遴选标准(7),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峰(阿克苏地区)、 喀拉峻-库尔德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布鲁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达(昌吉回族自治州)4个片区以“新疆 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标准(7):天山是一个在中亚绵延约2500公里大型山脉。它是世界上温带干旱地区最大山脉,和全球最大独立东西向山脉。 新疆的天山之美不仅在于其壮观的雪山和冰川覆盖的山峰,美丽的森林和草地,清澈的河流、湖泊和红层峡谷,山与广袤的沙 漠对比。南部斜坡裸露的岩石和北方繁茂的森林和草地形成了鲜明差异,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视觉对比,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 干与湿、荒凉与繁茂异常美丽。 标准(9):新疆天山是正在进行生物和生态进化过程中温带干旱区一个突出的例子。地貌和生态系统,因为由于天山两大 沙漠和中亚干旱大陆性气候,这是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山地生态系统中独一无二一直保存的。新疆天山具有所有典型的山地垂直 带温带干旱区,反映不同海拔,坡度和斜坡的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该遗产是在山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在干旱区经历全球气 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新疆天山也是在帕米尔-天山高原生物和生态演化的杰出代表。植被垂直分布,北部和南部 的斜坡的显着差异,多样性的植物,都说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生物生态演化。新疆天山也是孑遗物种和众多的珍稀濒危物种, 以及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它代表整个过程,其中原暖湿植物已逐渐被现代旱生地中海植物区系取代。

旅游学概论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4章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ppt课件

A、经济建设成就:
如:城市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广州珠江新城 长江三峡大坝
B、科技发展成就: C、社会发展成就:
反映和表现目的地社会发展状况的事物。
D、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向客人敬酒
二、基于资源本身再生性的分 类
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遭受毁坏,可 通过适当途径进行人工再造的旅游资源。
指那些本身可能具有某种吸引人的特色,但由 于受该地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尚不为 人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更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 性事物。
四、基于品味或级别的分 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 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世界遗产:
西藏“神湖”纳木错
海 拔 4718 米 , 是 世 界 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泊。
从湖东到湖西,全长 70 多 公 里 , 由 南 岸 到 北 岸 宽 30 多 公 里 , 总 面 积 为 1900多 平方 公里 , 湖 水 最 深处超过33米。
C、动植物资源:
森林、奇花异树、珍禽异兽等。
北京八达岭枫叶红
载歌载舞的苗族人
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C、大型体育和文化盛事:
奥运会
洛阳牡丹节
D、现代人造旅游景点:
主题公园等富有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游 乐场所。
无锡“三国城”风景
上海迪士尼乐园
1.3 社会旅游资源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作用的、既非自然属性又 非人文属性的旅游资源。
➢1996年,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996年,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 ➢1997年,云南丽江古城,文化遗产 ➢1997年,山西平遥古城,文化遗产 ➢1997年,江苏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 ➢1998年,北京颐和园,文化遗产 ➢1998年,北京天坛,文化遗产 ➢1999年,福建武夷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999年,重庆大足石刻,文化遗产 ➢2000年,北京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资源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基于品味或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 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于1985年11月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正式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一员。
➢1991年缔约国第11次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为世界遗产 委员会成员。
➢1992、1993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两次当选 为副主席。
➢从1987年起,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遗 产名单。当年有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 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风景 名胜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其后,中国又有多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
A、历史文物古迹:
历史足迹、建筑遗址、石刻石窟等。
金字塔 秦始皇陵
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
B、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民族地区的历史、工艺、艺术、风俗习惯、节日庆 典等,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藏书馆、民俗展 览和表演馆、工艺品生产场所、民族园林,等等。
载歌载舞的苗族人
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练习:
1、旅游资源具有___性、定向性、不可移动性、易损性 和___ 性等特点。
2、旅游资源造成损害的原因基本上可划分为____作用 和____作用两大类。
3、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
A、吸引力 B、竞争力 C、交换价值 D、地理位置 E、开发成本
4、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 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位列世界第三
➢此外,中国还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 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拥有)、中国蚕 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 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 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 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 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 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
明孝陵、十三陵),文化遗产
➢2000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 ➢2000年,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 ➢2000年,安徽皖南古村落,文化遗产 ➢2001年,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文化遗产 ➢2003年,云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 ➢2004年,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文化遗产
➢1990年,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 产
➢1992年,四川九寨沟,自然遗产 ➢1992年,四川黄龙寺,自然遗产 ➢1992年,湖南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 ➢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文化遗产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文化遗产 ➢1994年,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寺) 文化遗产 ➢1994年,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1)基于需求的角度: 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源,是旅游者访问活动的客
体和对象。
(2)基于供给的角度: 旅游业能够借以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
定义: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都可构成 旅游资源。
1、基于内容属性的分类
1.1 自然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
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 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 公园等。
3、省级旅游资源:
包括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 等。
4、市(县)级旅游资源:
包括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评价标准往往存在差异,如: 1、以美学价值为评价标准 2、以社会文化价值为评价标准 3、以市场价值为评价标准
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 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开展调查和研究,为该项目的投 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1)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的宏观经济、社会条件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同时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的 设施,包括:
(1)一般的公用事业设施,如:供水供电、排污、道路等 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机场、火车站 和汽车站、港口码头、照明等
(2)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或条件,如医院、银 行、食品店、治安管理等
旅游地生命周期: 1980年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 把市场学的生命周期概念引入旅游地管理研究中,提 出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
➢探索阶段(exploration ) ➢参与阶段(involvement ) ➢发展阶段(development ) ➢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 ➢停滞阶段(stagnation ) ➢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
➢2006年,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8年,江西三清山,福建客家土楼 ➢2009年,山西五台山 ➢2010年,河南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 ➢2011年,杭州西湖历史文化遗产 ➢共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西班牙(43处),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 ➢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1、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标准:
旅游资源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它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能够吸引到的来访游客数量。
2、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
(1)取决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固有质量,指旅游资源自身 的品位或与众不同的特色。 (2)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坐落地点,即该地区的可进入性。
B、科技发展成就: C、社会发展成就:
反映和表现目的地社会发展状况的事物。
D、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向客人敬酒
二、基于资源本身再生性的分类
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遭受毁坏,可 通过适当途径进行人工再造的旅游资源。
如:主题公园等人造景点。
C、大型体育和文化盛事:
奥运会
洛阳牡丹节
D、现代人造旅游景点:
主题公园等富有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游 乐场所。
无锡“三国城”风景
上海迪士尼乐园
1.3 社会旅游资源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作用的、既非自然属性又 非人文属性的旅游资源。
A、经济建设成就:
如:城市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广州珠江新城 长江三峡大坝
2、讲求经济的原则:
(1)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2)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 测,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 (3)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当地的人工和技术力 量
3、注重保护环境的原则:
四川乐山大佛
四川乐山 所建“东方佛都”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政府、民间企业
政府机构有必要引导乃至直接介入旅游开发工作,原因是:
(1)确保旅游开发工作不违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 当地的旅游规划
(2)有义务直接组织某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 项目的开发
(3)有义务直接承担某些在当地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公 益性开发项目
(4)有必要开发某些新型项目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1、自然因素的作用:
(1)重大天灾 (2)风化作用 (3)动物原因
地震破坏 莫高窟风化
2、人为因素的作用:
(1)旅游者的不当行为 (2)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 (3)旅游业从业者的不当行为 (4)因工业污染而造成的损害和破坏
峨眉山的冷杉树尖因酸雨大部分枯死
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 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 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
3、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
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 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如饭店、娱乐场所 等。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
根据主要目标市场的偏好或追求与资源自身性质相结合, 此外还应遵循:
1、突出独特性原则:
(1)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 (2)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 (3)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 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 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
1、对于潜在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人为开发,才 能造就方便旅游者开展活动的旅游环境,使其吸引力得 以有效发挥。
2、对于现实的旅游资源,由于经过初始开发的旅游景点 或景区有其生命周期,因此,需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进 行再生性开发。
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A、气候与天象景观:
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观赏的气候及特殊 的天象景观。
如:阳光、冰雪、泰山日出、黄山云海、海市蜃楼、 极地极光等。
极光
黄山云海
B、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草原绿地、山川湖泊、海滨沙滩等等。
西藏“神湖”纳木错
海拔4718米,是 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咸水湖泊。
2、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通常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至今 并用作旅游资源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存,它们一旦因使 用过度或管理不善而遭到破坏,其损失将无法挽回。
三、基于存在状态的分类
1、现实的旅游资源:
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2、潜在的旅游资源:
指那些本身可能具有某种吸引人的特色,但由 于受该地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尚不为 人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更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 性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