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docx
米氏常数测定(精)
COOCH2 NHCH2OH
HCHO
COOCH2 NH(CH2OH)2
试剂器材
试剂
1. 10~40g/L酪蛋白溶液(pH8.5): 四种不同[S]的酪蛋白标准溶液。 2. 中性甲醛溶液:75mL分析纯甲 醛加15mL 0.25%酚酞乙醇溶液, 以0.1M NaOH滴至微红,密闭于 玻璃瓶中。(自己配制) 3. 0.25%酚酞乙醇溶液: 4. 标准0.1M NaOH溶液。 5.胰蛋白酶溶液(已配好)
液,重复上述操作,分别测出V30、V20、V10。
利用上述结果,以1/v对1/[s]作图,即求出V与 Km值。
注意事项
(1 )实验表明,反应速度只在最初一段时间内保持恒定,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促反应速度逐渐下降。原因有多种, 如底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增加而对酶产生抑制作用并加速 逆反应的进行,酶在一定pH及温度下部分失活等。因此,研 究酶的活力以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为准。
此方程表明,当已知Km及V时,酶反应速度与底 物浓度 之间的定量关系。
双倒数作图法测定Km值: 1 Km 1 1 v V [S] V
胰蛋白酶的性质 胰蛋白酶催化蛋白质中碱性氨基酸(L-精 氨酸和L-赖氨酸)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水解, 产生自由氨基端。
氨基的测定
甲醛滴定法
COOCH2 NH2
HCHO
实验十六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米氏常数的测定
目的要求
(1)了解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掌握测定米氏常数Km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Km定义: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 所对应的底物浓度。
Km的意义
Km是酶的特性常数之一,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
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m值也不同。
米氏常数实验报告
米氏常数实验报告米氏常数实验报告引言:米氏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它描述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性质和光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并验证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否恒定。
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激光器、分光镜、反射镜、光电探测器、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激光器置于实验室的一端,并将其打开。
确保激光器产生的光束是稳定的。
2. 接下来,我们将分光镜放置在激光器的光路中,并调整其角度,使得光束被分光镜分为两束相等的光束。
3. 将两束光束分别引导至反射镜,并使其分别反射回来。
4. 在光束返回的路径上,我们将安装光电探测器,并将其与计时器相连。
5. 开始实验时,我们同时启动激光器和计时器,并记录下光束从激光器发出到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时间。
6.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米氏常数的数值。
讨论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的数据,进而计算出了米氏常数的数值。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已知的米氏常数数值,我们可以验证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否恒定。
此外,本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将光束传播到不同介质中,我们可以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并计算出不同介质中的米氏常数。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并计算出了米氏常数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已知的米氏常数数值相符,验证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
此外,本实验还为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提供了一种方法。
总结:米氏常数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和光程差,我们可以确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米氏常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度 Vm值。
二、原理
酶促反应v-[S]曲线
v
[S]
推导出米氏方程为:
Vm [ S ] v K m [S ]
其中[S]为底物浓度;v为初速度;Vm为最大反应速度; Km 为米氏常数
0
0 0.8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6 0.2
各管加入1.0 mL 各管加入0.2 mL 各管加入2.0 mL
以对硝基苯酚的绝对量(mol数)为横坐标,OD405nm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求出pNP的克分子消光系数()值。
(二)测定 15支试管,1-5做两组平行测定管,01-05作为空白对照。
(三) 数据处理
各管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405nm的OD 值 (OD405nm) 。 从 对 硝 基 苯 酚 标 准 曲 线 上 查 出 OD405nm相当于产物对硝基苯酚的含量(mol数), 计 算 出 各 种 底 物 浓 度 下 的 初 速 度 vo ( 单 位 以 molL-1min-1 表示),取倒数1/v填入表内。以 1/v对1/[S]作图,求出酶催化pNPP水解的米氏常 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
(不做) 取5支试管编号,0号一支,1-7号各二支,按下表操作:
3 0.3 0.5 4 0.4 0.4 5 0.5 0.3 6
pNP含量 (mol)
0.5mol/mL pNP (mL) H2O (mL) Na2CO3-NaHCO3 (mL) 20 mmol/L MgCl2 (mL) 0.1 mol/L NaOH (mL) OD 405 nm
米氏常数Km是酶的一个基本特征常数,它包含 着酶与底物结合和解离的性质。特别是同一种酶能 够作用于几种不同底物时,米氏常数Km往往可以反 映出酶与各种底物的亲和力的强弱。
米氏常数的测定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氏常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1了解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2掌握测定米氏常数K m 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可用米氏方程来表示:式中:v ——反应初速度(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V ——最大反应速度(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 [s]——底物浓度(mol/L ); K m ——米氏常数(mol/L )。
这个方程表明当已知K m 及V 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K 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不同的酶,K m 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 m 值也不同,K m 值可以近似地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 m 值越大,表明亲和力小;K m 值小,表明亲和力大。
则测K m 值是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大多数纯酶的K m 值在0.01~100mmol/L 。
Linewaeaver-Burk 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是用实验方法测K m 值的最常用的简便方法:实验时可选择不同的[s],测定对应的v ,以 对 作图,得到一个斜率为V Km的直线,其截距][1s 则为mK 1,由此可求出K m 的值(截距的负倒数)。
本实验以胰蛋白酶消化酪蛋白为例,采用Linewa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法测定双倒数作图法。
胰蛋白酶催化蛋白质中碱性氨基酸(L-精氨酸和L-赖氨酸)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水解。
水解时有自由氨基生成,可用甲醛滴定法判断自由氨基增加的数量而跟踪反应,求得初速度。
][][s K s V v m +=V s V K v m 1][1.1+=v 1][1s三.试剂和器材3.1 试剂A.10~30g/L的酪蛋白溶液(pH8.5):分别取10、20、25、30g酪蛋白溶于约900mL水中,加20mL 1mol/L NaOH 连续振荡,微热直至溶解,以1mol/L HCl 或1mol/L NaOH调pH至8.5,定容1L,即生成四种不同[s]的酪蛋白标准溶液。
米氏常数测定方法
酶活米氏常数实验一、实验前准备1、24孔板洗净烘干,准备足够枪头。
2、准备催化剂,在光下呈透明状为分散性较好,否则用超声清洗器(位于化学间)超声分散5min,期间准备底物(如TMB或者ABTS),浓度依照自己实验的要求定(10mg/mL 或5mg/mL),一般1mL足够用,可在1.5mL离心管中溶解。
TMB(外间冰箱上层)溶于DMSO(二甲亚砜,位于化学间王春雨的柜子里),ABTS(与TMB放在一起)溶于二次水。
3、将缓冲液、催化剂、底物、H2O2、200µL和10µL移液枪、50µL排枪(位于称量处上方模拟酶专用枪的柜中)、96孔板、24孔板、卷纸一起放入纸盒中,放到对面酶标仪前,开空调定室温(25℃,提醒其他人随手关门),24孔板中其中一排加入适量H2O2(每孔1mL 左右,注意避光,可在板上盖一张卷纸),将缓冲液、催化剂、底物放实验台上,静置0.5-1h。
4、记录本上提前写好实验的加样顺序:催化底物TMB(或ABTS)的酶促动力学过程加样顺序:①200µL缓冲液②10µL催化剂③底物TMB(ABTS)(0,0.5,1,2,4,6,8,10µL) ④32µLH2O2(排枪加)催化底物H2O2的酶促动力学过程加样顺序:①200µL缓冲液②10µL催化剂③H2O2(2,4,6,8,10,16,32,64µL)④10µL底物TMB(ABTS)(排枪加)数据记录按下表记,Code为每次读板时的微孔板编号,Time为对应的读板时的时间,一般30s读板一次,可根据反应的快慢来确定读板的时间。
Code 1 2 3 4 5 6 7TimeTMB 0 0.5 1 2 4 6 8 10V01Code 1 2 3 4 5 6 7TimeH2O2 2 4 6 8 10 16 32 64V01二、实验1、打开酶标仪(开关在仪器后部,若仪器没反应,请检查电源是否接通),密码为5个0,按Enter键进入系统。
2012_完成(米氏常数)
---- Km值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间的关系
了解酶的Km值测定原理和方法
学习求蔗糖酶米氏常数的方法
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
米氏方程:
Vmax S v K m S
当V=Vmax/2时,则Km=[s]
米氏常数的测定—
双倒数作图法(Lineweaver-Burk法)
各管混匀,沸水浴5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至室温,以蒸
馏水定容至25ml,摇匀。测540nm处A值。以葡萄糖含量(mg) 为横坐标,A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2.不同底物浓度时反应速度υ的测定
反应物
管 蔗糖 号 (ml) 醋酸缓 冲液 (ml) 5.0 4.5 4.0 3.5 3.0 2.5
1.25
将米氏方程变化成相当于y=ax+b的直线方程,再 用作图法求出Km。 1 Km 1 1 — = —— . — + —— v Vmax [S] Vmax
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反应:
【仪器与试剂】
•仪器: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试管、吸管、秒表、 坐标纸
•试剂:
标准葡萄糖溶液(1 mg/ml)、
0.01 mol/L 蔗糖溶液、 0.2 mol/L NaAc缓冲溶液(pH4.6)、 1mol/L NaOH溶液, 3,5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
管号 葡萄糖标准液/ml 蒸馏水/ml 3,5—二硝基水杨酸/ml 0 0 2.0 3.0 1 0.2 1.8 3.0 2 0.4 1.6 3.0 3 0.6 1.4 3.0 4 0.8 1.2 3.0 5 1.0 1.0 3.0
【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测定实验的报告.docx
【米氏常数】米氏常数测定实验的报告.docx米氏常数是一个经验参数,它是用于测量基质和溶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
米氏常数的测定涉及到溶质和基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溶解度进行测定。
下面就是本实验的报告。
实验背景米氏常数是用来描述溶质在溶液中浓度度量的非线性关系的参数。
米氏方程如下:Ksp = [A+]^m [B-]^n其中Ksp是溶解度积常数,[A+]和[B-]分别表示电离度为1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浓度,m和n分别为正离子和负离子在配位物中的摩尔数。
溶解度积(或离解平衡常数)是可以直接从溶解度数据中获得的参数,这些参数是根据溶解度测量推导出来的,通常采用天平法或者滴定法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铅酸盐的米氏常数,用溶解度法测定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并根据米氏方程计算米氏常数。
实验原理铅酸盐在水溶液中的离解方程式:PbSO4(s) ⇆ Pb2+(aq) + SO42-(aq)溶解度积常数是根据溶解度求出的:对于低溶度度超取6.5,我们软件系统一压根对孔直接忽略其离子反应方程中的y。
实验流程1. 准备1 L的稀铅酸溶液(2 × 10-5 mol/L)2. 取0.2 mL的稀铅酸热解,目测重量大概是0.03 g左右。
3. 将稀铅酸加入100 mL的无铅纯水溶液中,然后调整pH值,使稀铅酸与水达到最大的平衡浓度。
4. 记录溶解度数值,并计算铅酸盐的溶解度积常数。
实验结果1. 初始重量为0.03 g的铅酸盐溶解后,其溶解度为5.5 × 10-5 mol/L。
2. 根据铅酸盐的溶解度计算溶解度积常数Ksp为3.025 × 10-9。
3. 根据米氏方程Ksp = [Pb2+][SO42-],计算出米氏常数为1.79。
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米氏常数(Km)及其与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关系。
2. 通过实验测定酶的米氏常数,了解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
3. 学习并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米氏常数(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表示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初速度(v)与底物浓度([S])之间的关系可用米氏方程表示:\[ v = \frac{V_{max} [S]}{Km + [S]} \]当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逐渐加快,但增速逐渐减慢。
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此时酶已全部被底物饱和。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的米氏常数。
实验中,通过改变底物浓度,测定不同浓度下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根据米氏方程绘制v/[S]对1/[S]的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出曲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而计算出Km和Vmax。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酶制剂(如蔗糖酶、淀粉酶等)2. 底物溶液(如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等)3. 碳酸盐缓冲液4. 4-氨基安替比林5. 铁氰化钾6. 0.1 mol/L NaOH溶液7. 葡萄糖标准溶液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移液管3. 移液器4. 恒温水浴5. 试管6. 比色皿四、实验步骤1. 制备酶溶液:将酶制剂溶解于适量的碳酸盐缓冲液中,调节pH值至最适值,稀释至一定浓度。
2. 制备底物溶液:将底物溶液稀释至不同浓度,备用。
3. 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a. 将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酶溶液。
b.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c. 取出试管,立即加入适量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充分混匀。
d. 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a. 以底物浓度[S]为横坐标,酶促反应速度v为纵坐标,绘制v/[S]对1/[S]的曲线。
b. 对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曲线的斜率和截距。
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测定
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测定P60【实验原理】在环境的温度、pH和酶的浓度一定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反应开始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若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的增加率将减少。
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会达到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反应速度(V max),如图所示。
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式表示。
V = V max[S]/(K m+[S])上式中V max为最大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K m为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而其中V则表示反应的起始速度。
当V= V max/2时,K m=[S]。
所以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的浓度。
因此K m的单位以摩尔浓度(mol/L)表示。
K m是酶的最重要的特征性常数,测定K m值是研究酶动力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大多数酶的K m值在0.01-100(mmol/L)间。
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 max实际上不易准确测定,K m值也就不易准确测出。
林-贝(1ineweaver - Burk)根据Michaelis-Menten方程,推导出如下方程式,即:1/V = (K m +[S])/ V max[S]或1/V = K m/ V max·(1/[S])+1/ V max此式为直线方程,以不同的底物浓度1/[S]为横坐标,以1/V为纵坐标,并将各点连成一直线,向纵轴方向延长,此线与横轴相交的负截距为-1/ K m,由此可以正确求得该酶的K m值,如图所示。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测定不同底物浓度的酶活性,再根据Lineweaver-Burk法作图,计算其K m值。
可以作为碱性磷酸酶底物的物质很多,底物反应的酶对于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K m值。
本实验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由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游离酚和磷酸盐。
酚在碱性条件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的醌衍生物,颜色深浅和酚的含量成正比。
实验一:米氏常数的测定
双倒数法测定过氧化物酶的米氏常数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实验目的】以过氧化物酶为例,掌握测定酶促反应初速率和米氏常数的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1913年,Michaelis 和Menten 运用酶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络合物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底物浓度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式,即著名的米氏方程:[][]S K S V v m max +⋅= 式中:v 为反应初速率(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V max 为最大反应速率(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S ]为底物浓度(mol/L );K m 为米氏常数(mol/L )。
这个方程式表明当已知K m 及V max 时,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K 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不同酶的K m 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 m 值也不同,K m 值可以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 m 越大表明亲和力越小;K m 越小表明亲和力越大。
大多数纯酶的K m 值在0.01~100 mmol/L 。
通过米氏方程的不同变形,可有多种求算米氏常数的方法,一般较常用的双倒数法,即取米氏方程的倒数式:[]max max m V 1S 1V K v 1+⋅=以v 1对[]S 1作图得一直线,该直线与横轴截距[]m K 1S 1=-。
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对氢受体(H 2O 2) 底物有特异性,对氢供体底物缺乏特异性的酶,它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许多多元酚或多元胺类底物发生显色、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可用于微量过氧化氢含量测定,也可以和其它酶反应系统偶联可用于测定许多与生命相关的物质:如葡萄糖、半乳糖、氨基酸、尿酸及胆甾醇等,亦是免疫分子和核酸分析中常用的标记物。
酶的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酶的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背景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的活性常常通过测定其米氏常数来评估,米氏常数也被称为酶的催化效能常数。
米氏常数能够反映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以及酶对底物的催化速率。
米氏常数(Km)表示在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它是底物浓度达到一半时的酶活性的浓度。
Km值越小,说明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越大,反之亦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酸性磷酸酯酶作为模型酶,它催化对硫酸酚酸酯的水解反应。
通过测定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来确定酶的米氏常数。
实验设计实验材料•酸性磷酸酯酶提取物•磷酸二氢钠溶液•氯化亚铁(III)溶液•硫酸酚酸酯溶液•无水醋酸溶液•pH 7缓冲溶液实验步骤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硫酸酚酸酯溶液(如0.1 mM、0.2 mM、0.3 mM等),并标记每个溶液的浓度。
2.分别向多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pH 7缓冲溶液、酸性磷酸酯酶提取物和不同浓度的硫酸酚酸酯溶液,混合均匀。
3.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稳定。
4.在0、5、10、15等不同时间点,取出一部分反应液,立即加入冰冷的无水醋酸溶液停止反应。
5.加入氯化亚铁(III)溶液以生成可检测的产物。
6.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产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得到各个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7.根据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绘制酶活性随底物浓度变化的图谱。
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酶的米氏常数。
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得到了酶活性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绘制酶活性随底物浓度变化的图谱,可以观察到反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反应速率趋于饱和,不再显著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酶与底物结合的位点有限,或者由于酶的饱和度导致的。
2.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使用米氏方程来计算酶的米氏常数。
米氏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V是反应速率,Vmax是最大反应速率,[S]是底物浓度,Km是米氏常数。
2011,米氏常数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共热,3,5-二硝基水杨酸被 )共热,
氨基- 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葡萄糖则被氧化 ),葡萄糖 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葡萄糖则被氧化 成糖酸及其他产物。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 成糖酸及其他产物。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 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20nm波长下测定 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值,与标准葡萄糖的吸光值对比, 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值,与标准葡萄糖的吸光值对比,可求出 葡萄糖的吸光值对比 葡萄糖的生成量,从而求出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因此, 葡萄糖的生成量,从而求出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因此,由底物 的生成量 浓度和反应速率根据双倒数法作图法求出Km值.
三、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1.试管及试管架 1.试管及试管架 4.电炉 5.滴管 4.电炉 5.滴管 8.分光光度计 8.分光光度计 2. 移液枪 6.吸量管 6.吸量管 3.水浴锅 3.水浴锅 7.烧杯 7.烧杯
实验试剂
1. 2. 3. 4. 5. DNS试剂 试剂 2µmol/L葡萄糖标准液 葡萄糖标准液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 水杨苷 菌盖胞外酶(纤维二糖酶 二糖酶) 菌盖胞外酶(纤维二糖酶)
实验六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六
——米氏常数的测定 ——米氏常数的测定
一 目的要求
(1)了解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2)掌握测定米氏常数 )掌握测定米氏常数Km的原理和方法 的原理和方法
二 原理
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可用米氏方程来表示
V m ax [S ] V= K m + [S]
(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微摩尔浓度变化 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微摩尔浓度变化 (mol/L) (mol/L) v : 反应初速度 V : 最大反应速度 [S]:底物浓度 : Km: 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docx
【米氏常数】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docx【米氏常数】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此人姓米,单名兰,却没有米兰那种碧绿盎然,幽香沁人的素雅。
她的身高同十几年前参军时,相差无几—1.55米。
3号军装穿在身上,仍旧如长袍加身,宽大得令人忍俊不禁。
第一个对米兰发表看法的,是化验科的金云。
金云姑娘,确如行于天穹的云霞,轻盈高挑的身材,朗若明月的脸庞,使她这只“鹤”,高立于我们这所医院的所有兵姑娘之中。
姑娘对自己的美都是敏感的,“大兵”也不例外。
更何况金云的仰慕者不计其数。
不知何故,却一概吃了闭门羹,落得个没趣。
这个金云啊,美丽使她的嘴变得尖酸起来。
于是乎,米兰也逃不出她那双带着讥讽的笑盈盈的大眼睛。
从医校毕业分到化验科的第2周,金云在医学论文宣读会上,见到了比讲台高不了多少的米兰。
“米兰?嘻嘻!”她一眨黑白分明的眸子,咬着身边另一位护士的耳朵,“米氏常数。
嗯?”“米氏常数?”“酶的底物浓度取决于米氏常数。
它在同等条件下是恒定的。
你瞧,她多恒定,永远只比讲台高半尺。
咯咯!”周围的姑娘们八成听见了。
否则,各种无法揣测的眼神,为什么都聚向站在讲台后面,涨红了脸的米兰?金云矜持地向周围扫了一眼,她为自己的想象力而暗暗自得。
这位以全优成绩毕业的姑娘,连头发梢都是高傲的。
“……是个沉痛的教训。
”米兰颤动着嘴角,向幻灯投影机插进一张照片。
金云低呼了一声,礼堂里那些抄录笔记的大夫们,也交头接耳起来—幕布上一张奇丑无比的脸。
严重烧伤使患者分不清男女,辨不全五官。
变形的脸上爬满了蚯蚓似的斑痕。
又是一张照片,仍旧是一张奇丑的脸。
“手术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主要教训是……”金云无心去关心那位没有恢复容貌的患者,也不再留神米兰那些专科术语了。
她痴呆呆地盯住米兰—“真是太一般啦!”五官似乎是符合解剖位置,但安在米兰宽大的脸庞上,总那么别扭。
又黑又硬的头发从无沿帽下“炸”开来,象一道狭窄的帽檐。
金云下意识地拂拂自己额前那蓬微微弯曲、浓密地偏向一侧的刘海。
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与背景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趣的实验——过氧化氢酶的米氏常数测定。
别被这个名字吓到了,其实就是在研究一种酶的“工作效率”而已。
想象一下过氧化氢(H₂O₂)就像是个小小的坏蛋,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而过氧化氢酶呢,就是那个专门来捉拿坏蛋的超级英雄。
这种酶存在于咱们的细胞里,帮忙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被这些“坏蛋”害了。
米氏常数(Km)这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衡量酶对底物亲和力的一个参数。
如果Km值小,说明酶对底物的“喜欢”程度高,咱们的超级英雄很厉害;反之则说明这个超级英雄对底物的“兴趣”不大。
通过测定这个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位超级英雄的“战斗力”,也能对相关的生物化学反应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2. 实验原理与方法2.1 实验原理好的,接下来咱们进入正题——实验原理。
首先,得了解酶催化的基本过程。
简单来说,酶会跟底物结合,形成一个“酶底物复合物”,然后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酶的催化速率会受到底物浓度的影响。
米氏常数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一个参数。
咱们用的是过氧化氢酶,它催化的反应是这样的:2 H₂O₂ → 2 H₂O + O₂。
底物过氧化氢在反应过程中会被转化成水和氧气。
通过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绘制出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图,从中找出米氏常数Km。
2.2 实验步骤接下来,就轮到实验步骤了。
首先,准备好过氧化氢酶和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每一种底物浓度都要做几个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接着,将过氧化氢酶加入到每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开始反应。
然后,定期取样,测定反应产物的浓度。
这时,咱们就要用上光谱仪之类的仪器来检测氧气的产生情况,这可是个大工程,得小心翼翼地操作,别弄得一团糟。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数据分析一切准备妥当,实验终于开始啦!拿到数据后,我们就可以用“米氏方程”来分析实验结果了。
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米氏常数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它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而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光路调整器2. 光源3. 半反射镜4. 透镜5. 光电探测器6. 不同介质样品(如水、玻璃、空气等)7. 计时器8. 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使用光路调整器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确保光线垂直射入实验装置。
2. 将半反射镜放置在光路上,使光线分为两束,一束射向透镜,另一束射向光电探测器。
3. 将不同介质样品依次放置在透镜前方,确保光线经过样品后再射向光电探测器。
4. 使用计时器记录光线从光源到光电探测器的时间,并记录下实验所用的介质。
5. 重复步骤3和4,使用不同介质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将实验数据整理并填入数据记录表格中。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光线从光源到光电探测器的路径长度。
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介质的折射率,可以使用折射定律计算出路径长度。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路径长度除以传播时间,得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最后,通过比较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比较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看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而在水和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慢。
这是因为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阻碍作用,导致光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还可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通过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米氏常数的数值。
实验结果显示,米氏常数的数值约为3.0 x 10^8 m/s,这与已知的数值非常接近。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确定了米氏常数的数值。
米氏常数实验报告
米氏常数实验报告米氏常数实验报告引言:米氏常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它与电磁学和光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的速度和电磁学参数,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以及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装置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米氏干涉仪作为主要的测量装置。
该装置由一个光源、一对半透半反镜、一对全反射镜和一个干涉屏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半透半反镜分为两束,分别经过全反射镜反射后再次汇聚在干涉屏上。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整数倍波长时,会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1. 调整光源位置,使得光线垂直射向半透半反镜。
2. 调整半透半反镜的角度,使得两束光线平行并沿着同一轴线。
3. 调整全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两束光线再次汇聚在干涉屏上。
4. 观察干涉屏上的干涉条纹,并记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数量。
5. 改变光源的角度或者改变全反射镜的位置,再次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并记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数量。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数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根据米氏常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光的波长和电磁学参数联系起来,从而计算出米氏常数的数值。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出光的波长,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米氏常数的数值。
这个数值对于电磁学和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本质和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我们假设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并且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光的传播速度可能会受到介质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探究这些因素。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和装置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和提高测量精度来减小误差。
总结:米氏常数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测量光的速度和电磁学参数,可以确定米氏常数的数值。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电磁学和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六 米氏常数
(一)V-S曲线
❖ 在低底物浓度时, 反应速度 与底物浓度成正比,为一 级反应。
V初 V max
❖ 底物浓度增大与速度的增 加不成正比,为混合级反应.
❖ 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 几乎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
合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
值(V max),此时再增
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 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思考题
1.试述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在什么条件下,测定酶的Km值可以作为
鉴定酶的一种手段,为什么? 3.米氏方程中的Km值有何实际应用?
本实验以胰蛋白酶消化酪蛋白 为例,采用Linewa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法测定Km值。胰蛋白 酶催化蛋白质中碱性氨基酸(L精氨酸或者L-赖氨酸)的羧基所 形成的肽键水解。水解时有自由 氨基生成,可用甲醛滴定法判断 自由氨基增加的数量而跟踪反应, 求得初速度。
-1/Km
-4
0.8
0.6
1/v
米氏常数的测定
基本原则:将米氏方程变化成相当于y=ax+b的 直线方程,再用作图法求出Km。
例:双倒数作图法(Lineweaver-Burk法) 米氏方程的双倒数形式:
➢ 米氏常数Km的测定:
取米氏方程式的倒数形式:
斜率=Km/Vmax
1.0
1 Km 1 1
= +
V Vmax [S] Vmax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
• 50mL三角瓶、150mL三角瓶、吸管5mL, 10mL、量筒100mL、25mL碱式滴定管及滴定 台、蝴蝶夹、恒温水浴、滴管
• 试剂:
10~40g/L酪蛋白溶液(pH8.5)、中性甲醛溶 液 、 0.25% 酚 酞 加 50% 乙 醇 溶 液 、 标 准 0.1M NaOH溶液、胰蛋白酶溶液
实验二 多酚氧化酶米氏常数
二、具体操作步骤
• 1:称取 0.5g 海桐叶片——然后用剪刀 尽可能将其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 • 2:用小量筒取 6mL 0.05M PB溶液, 分三次添加到研钵中进行研磨 (3+4+3)——将研磨好的液体逐次倒 入离心管中——然后放入冰冻离心机中 离心10min,转速5000——然后将上清液 倒入小烧杯中即为酶液;
实验二 多酚氧化酶米氏常数 (Km)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诶并掌握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测 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米氏方程: v = Vm [S] / (Km+[S]) 符号意义: v 为 反应初速度 ; Vm 为 最大反应速度 ; [S] 为 底物浓度 ; Km 为 米氏常数 。
OD420nm值
• 4:加样完毕——振荡——放入30 度恒温水浴中保温 2 min——取出 冷却片刻——测量OD值 (λ=420nm)——记录数据。
• 5:作图,并完成 v = Vm/2 时,Km = [S] ,即米氏常数等于 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需底物的 浓度。 • 2:以 1/v 对 1/[S] 作图: 将米氏方程倒数可得: 1/v = (Km/Vm ) 1/[S] + 1/ Vm 此方程为一次函数,斜率为Km/Vm,截距为 1/ Vm,若将直线延长与横轴相交,则该交点在数 值上等于 -1 / Km
• 3: 每小组取6(5)支试管——编 号——按下表内容加样:
试管号 邻苯二酚ml DW(ml) 酶液ml 底物浓度mM 0 0 4.7 0.3 0 1 0.25 4.45 0.3 0.5 2 0.5 4.2 0.3 1.0 3 1.0 3.7 0.3 2.0 4 2.5 2.2 0.3 5.0 5 4.7 0 0.3 9.4
实验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的测定
米氏常数(Km )和最大反应速度(Vm )的测定[原理]在温度、pH 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着底物浓度的继续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开始减慢;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Vmax )。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Michaelis-Menten 方程式表示:][][max S K S V v m +=式中 v ——反应速度;Km ——米氏常数;Vmax ——酶反应最大速度; [S] ——底物浓度。
从米氏方程式可见:米氏常数Km 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米氏常数的单位就是浓度单位(mol/L 或mmol/L)。
在酶学分析中,Km 是酶的一个基本特征常数,它包含着酶与底物结合和解离的性质。
Km 与底物浓度、酶浓度无关,与pH 、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
对于每一个酶促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特定的Km 值,因此可用于鉴别酶。
测定Km 、Vmax ,一般用作图法求得。
作图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aver-Burk 作图法,该法是根据米氏方程的倒数形式,以1/v 对1/[S]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见图)。
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1/Km ,纵截距为1/Vmax ,可求出Km 与Vmax 。
maxmax 1][11V S V K v m +⋅=底物浓度[S]图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图 双倒数作图法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之一,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特点可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二种类型,其中可逆抑制有可分为三种类型: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1)竞争性抑制类型:酶不能同时与底物和抑制剂结合。
动力学特征为:表观米氏常数Km'增加,Vm'不变。
(下式中Ki 为抑制剂常数,[I]为抑制剂浓度)。
][)][1(][S K I K S V v im m ++=)][1('im m K I K K += (2)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抑制剂、底物能同时与酶结合,但此复合物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产物,Km'不变,Vm'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氏常数】米氏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此人姓米,单名兰,却没有米兰那种碧绿盎然,幽香沁人的素雅。
她的身高同十几年前参军时,相差无几—1.55米。
3号军装穿在身上,仍旧如长袍加身,宽大得令人忍俊不禁。
第一个对米兰发表看法的,是化验科的金云。
金云姑娘,确如行于天穹的云霞,轻盈高挑的身材,朗若明月的脸庞,使她这只“鹤”,高立于我们这所医院的所有兵姑娘之中。
姑娘对自己的美都是敏感的,“大兵”也不例外。
更何况金云的仰慕者不计其数。
不知何故,却一概吃了闭门羹,落得个没趣。
这个金云啊,美丽使她的嘴变得尖酸起来。
于是乎,米兰也逃不出她那双带着讥讽的笑盈盈的大眼睛。
从医校毕业分到化验科的第2周,金云在医学论文宣读会上,见到了比讲台高不了多少的米兰。
“米兰?嘻嘻!”她一眨黑白分明的眸子,咬着身边另一位护士的耳朵,“米氏常数。
嗯?”“米氏常数?”“酶的底物浓度取决于米氏常数。
它在同等条件下是恒定的。
你瞧,她多恒定,永远只比讲台高半尺。
咯咯!”周围的姑娘们八成听见了。
否则,各种无法揣测的眼神,为什么都聚向站在讲台后面,涨红了脸的米兰?金云矜持地向周围扫了一眼,她为自己的想象力而暗暗自得。
这位以全优成绩毕业的姑娘,连头发梢都是高傲的。
“……是个沉痛的教训。
”米兰颤动着嘴角,向幻灯投影机插进一张照片。
金云低呼了一声,礼堂里那些抄录笔记的大夫们,也交头接耳起来—幕布上一张奇丑无比的脸。
严重烧伤使患者分不清男女,辨不全五官。
变形的脸上爬满了蚯蚓似的斑痕。
又是一张照片,仍旧是一张奇丑的脸。
“手术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主要教训是……”金云无心去关心那位没有恢复容貌的患者,也不再留神米兰那些专科术语了。
她痴呆呆地盯住米兰—“真是太一般啦!”五官似乎是符合解剖位置,但安在米兰宽大的脸庞上,总那么别扭。
又黑又硬的头发从无沿帽下“炸”开来,象一道狭窄的帽檐。
金云下意识地拂拂自己额前那蓬微微弯曲、浓密地偏向一侧的刘海。
她的天生的卷发,足以使她在那些煞费苦心,用塑料发筒修饰发型的姑娘面前,不以为然地眯上眼睛。
“是个整型外科大夫,她怎么不替自己整整?起码割个双眼皮吧?”金云注意地瞧了一眼米兰有点搭下的眼皮,“谢天谢地,我可是永远不会去找她的。
”她庆幸地一笑,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装潢精美的外语单词本,不再注意米兰说什么了。
“小金,到我宿舍坐会儿?”金云带着几分惊诧,小心翼翼地跨进米兰的屋子。
那是个光怪陆离的迷宫。
我的妈呀!肖像陈列室么?当今中国影坛上红极一时的影星们,几乎都被米兰请到这儿了。
还有那些金发碧眼的欧美人,顶着一头螺蛳似的卷发的黑人,眉间挂着钻石披着头巾的阿拉伯人。
神态各异,维妙维肖。
金云黑亮的眉毛堆了起来,小嘴撅得高高:“她不知道美对她是多么大的揶揄?”她开始可怜米兰,甚至有些懊悔“米氏常数”的绰号,起得太损了。
米兰知道么?这几天,她似乎很注意金云,那双小眼睛,一遇到金云便熠熠发光。
似乎要吞食金云脸上那片动人的红晕。
“喜欢么?”“嗯。
”“我能为你画一幅肖像么?”“啊?!”那些水粉,油画,炭条的人物肖像,真的出自米兰的手么?金云注意到屋角的油画箱和写生板,还有一大瓶松节油。
难怪一进屋便嗅到了一股姑娘屋里少有的怪味,原来是它!“你不相信我的艺术造诣?”米兰不等金云回话,拖过一张靠椅笑嘻嘻地说,“坐啊!”自己朝后退几步,眯起细小的眼睛,“我不是外光派。
”她迅速地铺开“家伙”,往小马扎上一坐,“你脸上的色彩很丰富,线条很好。
”太诱惑人了!一幅油画肖像!金云有3册厚厚的粘胶影集。
有些姑娘翻起她的像册,总是喷嘴,露出羡慕又妒嫉的神色。
尽管都是清一色的国防绿军装,清一色的“2块5”,可穿在金云身上,却使她越发象雨后新竹般秀丽挺拔。
但金云却腻了。
横竖就那样,没什么艺术价值。
她端坐在椅子上,乜斜着米兰:“这个怪人。
试试吧。
”她想:只要米兰的笔稍有不忠实的描写,她立刻逃离这个肖像陈列馆。
“你不要紧张。
拿出平时最轻松的姿态,比方说,去见你的妈妈、爱人、朋友。
你可以随意走动,和我交谈。
”米兰滔滔不绝地说着。
金云发觉,她射向自己的眼神那么怪。
似乎金云不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而是一件什么东西,米兰下决心要里里外外地把它研究个透彻。
金云盯住米兰身后的那面镜子。
淡褐色的线条在油画纸上很快地勾勒出来了。
金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是怎样被移到那张粗得象麻袋片的油画纸上。
“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脸部造型差异很大。
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种,基本上是蒙古人种和马来人种。
你的脸型基本是蒙古人种。
你看,颧骨、鼻梁、下颏。
但你也有马来人种的特点。
你看,眼睛有些内陷,双眼皮儿,你看……”“颅相学者?麻衣相士?”金云不安地扭着身子。
米兰的眼神,总使她怀疑自己脸上是不是长了什么怪物,或是被人出其不意地抹了一把黑油。
“小金,你简直是个无可挑剔的姑娘……下巴稍低点儿……对。
现在是关键,熬几分钟好吗?……好。
小金,你的耳廓不太理想,耳垂吊上去了……当然,如果是烧伤患者,我可以考虑加一个耳垂……”金云白皙的脸涨得通红。
她觉得自己成了一只被牵到农畜产品交流会上的小牛。
而米兰是个刻薄饶舌的买主,一会儿摸摸耳朵,一会儿看看牙齿,一会儿拍拍脊背……够了! “米军医,我还要去整理一份临床生化汇编。
主任催了几天了。
”“小金,这画……”“再说吧!”高跟皮鞋敲打着梧桐树下的石路,齐膝长的藏青制服裙瞬间消失在密密的女贞树后……“真是捉弄人!”金云对同宿舍的姑娘说,“我再也不会去找她了!米氏常数!”命运之神却同金云开了一个严酷的玩笑。
金云捂着覆满纱布的脸,打摆子似地躺在米兰跟前。
下午,新来的卫生员在清洗试管烧杯时,稀里糊涂地把水倒进盛着硫酸的烧瓶。
剧烈的化学反应,使烧瓶爆炸了。
眼疾手快的金云,抓起一件工作服猛地扑过去,挡住了惊慌失措的新兵,自己的脸却不幸被硫酸溅上了。
手忙脚乱的人们,用一大块纱布蒙住了金云的脸,谁也说不清,她脸上的烧伤面积是百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