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超铝退膜二次铬酸阳极氧化膜层性能研究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班级学号:11012521学生姓名:周嘉敏指导教师:邵志松填表日期:2015年03月目录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铝合金的常规阳极氧化 (3)1、草酸阳极氧化 (3)2、铬酸阳极氧化 (3)三、实验方法 (6)1 铬酸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6)1)试验药品、材料和设备 (6)2)铬酸阳极氧化工艺流程 (6)2 铬酸阳极氧化膜性能检测 (7)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9)五、研究目标 (10)六、研究计划进度 (10)参考文献 (12)超铝退膜二次铬酸阳极氧化膜层性能研究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0124班周嘉敏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崛起和发展,许多新型军用飞机投入研制,C919大飞机项目的研制工作也在推进,大飞机载客量大,飞行时间长,制造时大量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疲劳寿命对于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铝合金是飞机主要结构材料,航空企业对其自身抗疲劳性能和相应的表面处理对基体疲劳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视。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解决飞机结构腐蚀问题,航空制造企业对铝合金材料常采取铬酸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C919项目铝合金零件在实际铬酸阳极氧化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铬酸阳极氧化膜不合格的情况,因此,需要退除氧化膜后再次阳极氧化,有时需要二次退膜再铬酸阳极氧化。
在生产中偶尔也会出现超长工件超出氧化槽容纳范围的情况,这时一般采用端部分步阳极氧化,先阳极氧化工件一端,再阳极氧化另外一端,两次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在中部重叠,以保证工件表面氧化膜的完整性。
这样先形成的氧化膜上就出现再次阳极氧化的情况。
不论是退除膜层后再次进行阳极氧化还是在原有氧化膜上进行“膜上膜”阳极氧化对铝基体来说都是经过了多次铬酸阳极氧化。
科研工作者对正常一次铬酸阳极氧化对铝合金基体疲劳影响和阳极氧化膜层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
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精编版)
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对现在的建筑行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题目:高聚物对水泥抗蚀性能的影响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一种新型化学建材正悄悄的却又以飞快的速度在中国建筑界得到应用和发展,这就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通常按其化学构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聚合物为基、水泥作为填充料组合成的,最常见的如目前大量应用于工程防水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另一类是以水泥为基,以聚合物单体或数种聚合物对水泥进行改性而组合成的材料,如各种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及各种聚合物水泥砂浆等[1]。
原则上讲,聚合物水泥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它保持了水泥水化物的一系列优点,并用聚合物的优点弥补了水泥制品的不足。
因此,聚合物水泥显示出了较大的抗压、抗冲击、抗穿刺能力及耐磨性,优良的抗渗性、抗腐蚀性及抗老化性,适当的弹性模量,而不需要刻意追求高的断裂延伸率[2]。
1923 年克莱森(Cresson)首次申请了有关聚合物硬化水泥体系的专利。
他把天然橡胶乳液作为填料加入道路路面建筑材料中。
1924年,Lefebure申请了用天然橡胶乳液使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改性的专利,第一次提出了用聚合物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进行改性的概念。
从此,拉开了混凝土中添加聚合物的历史性序幕。
1932年,Band第一个提出了利用人造橡胶改性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也获得了专利。
20世纪40 年代,人们先后尝试了用合成聚合物乳胶改性,以及把聚乙烯乙酸酯也用于改性的方法。
50年代,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尝试开始受到各国材料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获得了很多项研究成果,许多成果在工程上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0-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用液态和固态的聚合物,诸如聚合物单体、树脂、聚合物乳胶粉等对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
80年代,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混凝土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研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材料范文之材料硕士开题报告
材料硕士开题报告【篇一:材料专业——开题报告】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医用mg-li-ca合金组织与腐蚀性能研究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金属材料07-2班学生姓名学号 200701130233 指导教师曾荣昌填表时间: 2011年04月 10 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篇二:材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物理班级:材物041 学号:2004011234 学生姓名:张红岩指导教师:王琦论文题目:高聚物对水泥抗蚀性能的影响年月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物理姓名张红岩学号2004011234 论文题目:高聚物对水泥抗蚀性能的影响一、开题报告内容:(本页可另加页)1234【篇三:硕士开题报告写法】怎样撰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一、开题报告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专家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
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水平的定位国家对授予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人员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硕士学位人员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基于材料科学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材料科学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材料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开展基于材料科学的毕业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探讨新型材料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对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已有成果和存在问题。
材料选取: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设计: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流程、参数设定等内容,确保实验过程准确可靠。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客观结论。
成果展望: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可能取得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实验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样品制备、性能测试等环节,全面系统地开展基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预计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成果:对特定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性能的深入了解;对相关领域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建议;对毕业设计课题所涉及领域有一定的贡献。
结语基于材料科学的毕业设计将是一次富有挑战性和意义深远的学术探索之旅。
希望通过努力与坚持,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材料 开题报告
材料开题报告材料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材料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物质的性质、结构、性能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新型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并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材料的合成方法、物理性质的测试与分析、材料性能的优化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材料合成: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材料合成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调控合成条件,优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3. 物理性质测试与分析:对合成得到的材料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性质测试,包括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等。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
4. 材料性能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添加掺杂物等方式,提高材料的性能。
5. 应用研究:将优化后的材料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评估其在工程领域中的表现和应用潜力。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并对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评估。
同时,本研究还将提供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材料科学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供参考,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其次,实验室已具备进行材料合成和性能测试的条件和设备;最后,研究团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无法涵盖所有材料和应用领域;其次,实验室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可能会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以下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1. 第一年:- 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准备工作;- 开展材料合成实验,并进行初步性能测试;- 分析实验结果,优化材料的性能。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该课题的可行性,以下是的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3Cr13钢,是一种常用的马氏体不锈钢,3Cr13钢为我国应用较多的不锈钢之一。
通过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可充分发挥该钢的内在潜力,改善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耐蚀性。
近年来,该钢的热处理工艺取得明显进展,但目前应用较为先进的等离子外表技术进展外表改性研究较少,国内外也鲜有报道。
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利用等离子对3Cr13钢进展氮化处理。
对其工艺、组织、构造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进展研究。
通过控制渗氮温度、渗氮时间以及渗氮时氮气与氢气流量比等工艺参数来改变外表层的组织构造和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XRD、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试样进展显微组织、相组织、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进展表征测试,因为含碳量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作刃具、喷嘴、阀座、阀门/水压机阀等不同类型的钢的渗氮报道,国内外已有报道出现。
Li 等研究了42CrMo 钢采用直流脉冲等离子体渗氮和活化屏渗氮二者的区别,说明活化屏渗氮处理可以防止边缘效应,防止了离子的直接溅射,在试样外表沉积了细小尺寸的γ′-Fe4N 和ε-Fe2~3N 的微小颗粒,但活化屏渗氮在相构造和一些性能方面(硬度、腐蚀性能)与传统的离子渗氮并无明显的区别。
谢飞等研究在 510 C 时进展离子渗氮处理对 1Cr18Ni9Ti 奥氏体不锈钢的构造和性能的影响时,检测到钢中 Cr 元素与 N 元素反响生成化合物 CrN,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现象,韧性降低,表层生成了γ′、ε 和 CrN 等相,这与氮气和氢气所占比例有关。
不锈钢的耐磨性与外表化合物相有关。
其耐蚀性下降比较严重,虽然外表产生很高的硬度1.渗氮前的热处理采用箱式电阻炉,对试验进展固溶处理。
【开题报告】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材料工程作为一门关键学科,正不断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从航空航天的高强度合金,到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材料,再到生物医学领域的仿生材料,材料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无处不在。
而本次开题报告,便是我踏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的第一步。
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追求,开发高效、稳定的能源存储设备已成为当务之急。
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课题,我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
在图书馆的那些日子,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我一本本地翻阅着厚重的专业书籍,一页页地浏览着前沿的学术期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起初让我感到有些头疼。
但随着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逐渐找到了线索,像是在迷雾中发现了灯塔。
我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虽然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材料的合成方法较为复杂,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同时,对于材料在实际储能设备中的长期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就是致力于开发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并深入研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循环性能。
在实验准备阶段,我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设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群等待驯服的“怪兽”。
我得先熟悉它们的脾气秉性,才能让它们为我所用。
从高精度的电子天平,到先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每一个仪器都有着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记得有一次,我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图像模糊不清。
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不停地责怪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
好在有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他们耐心地给我讲解操作要点,还亲自示范了一遍。
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成功地获得了清晰的图像,那一刻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开题报告(材料)
开题报告(材料)1. 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研究课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文档将对我的研究课题进行介绍和分析,并简要概述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2. 课题背景与意义2.1 课题背景近年来,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材料的研究中,表面的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目前对材料表面的研究多集中在静态的观测和分析上,缺乏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深入理解。
因此,我选择了研究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课题,以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2.2 课题意义研究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增加对材料表面动态行为的理解:通过研究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2.探索材料的新功能和应用:通过研究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现材料的新功能和应用,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3.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3. 研究目标和内容3.1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研究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揭示其机制和规律。
具体来说,我们将探索在不同条件下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行为、响应和演化规律。
3.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观测和分析: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表面分析技术对材料表面的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并揭示其动态行为和演化规律。
2.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机制研究:我们将借助理论计算和模拟方法,探索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机制,从微观层面揭示材料表面动态行为的内在原理。
3.材料表面动态变化的影响和应用:我们将研究材料表面动态变化与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系,探索其在新能源、传感器、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材料工程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Only they who fulfill their duties in everyday matters will fulfill them on great occas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材料工程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离心成型技术制备氧化铝-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研究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________,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
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陶瓷分为传统陶瓷和先进陶瓷。
传统陶瓷主要的原料是石英、长石和黏土等自然界中存在的矿物。
先进陶瓷的原料一般采用人工合成或提炼处理过的化工原料。
氧化铝陶瓷又称刚玉瓷,是用途最广泛,原料最丰富,价格最低廉的一种高温结构陶瓷。
工业上所指的氧化铝陶瓷一般是指以-Al2O3为主晶相得陶瓷。
根据Al2O3含量和添加剂的不同,有不同系列的氧化铝陶瓷,例如根据Al2O3含量的不同有75瓷,85瓷,95瓷和99瓷等不同牌号;根据其主晶相得不同又可分为莫来石瓷、刚玉-莫来石瓷和刚玉瓷;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又分锆刚玉、钛钢玉等,各自对应不同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温度。
氧化锆的熔点高达 2700℃,耐热性、耐蚀性优良,热导率在常见的陶瓷材料中最低,热膨胀系数又最大,与金属材料较为接近。
完全稳定化氧化锆( FSZ)易产生较高酌热应力,但部分稳定氧化锆( PSZ)具有强度高,脆性低,较高的断裂韧性,被认为是发动机上最有前途的陶瓷材料。
美国康明斯公司已有该种产品面世,日本也有许多用氧化锆陶瓷制造的发动机部件。
目前使用得最多的含氧化锆陶瓷系列是: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部分稳定氧化锆(PSZ),四方氧化锆多晶体(TZA)。
这三种陶瓷都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优良的性能起源于四方氧化锆经受应力诱导相变转变为单斜相相变,该相变同时伴有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相变增韧。
材料专业——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医用Mg-Li-Ca合金组织与腐蚀性能研究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金属材料07-2班
学生姓名张旭
学号200701130233
指导教师曾荣昌
填表时间:2011年04月10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开题报告
3.开发设计方案(拟采用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及开发工具介绍)
4.设计进度安排
5.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工作量、设计方案及进度安排的意见)
此处必须用黑色水笔签字,注明“同意开题”,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是否同意指导教师意见)
此处必须用黑色水笔签字,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此处必须用黑色水笔签字,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开发设计类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小4号黑体,20磅行距)
(字体要求为小4号宋体,20磅行距,参考文献按照科技论文规范格式书写)
1.课题背景(所选课题的来源、开发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
学号
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
某某某职称
2014年3月14日
(研究论文类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小4号黑体,20磅行距)
(字体要求为小4号宋体,20磅行距,参考文献按照技论文规范格式书写)
1.课题研究立项依据(所选课题的来源、科学意义、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目标或成果
3.课题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4.研究进度安排
5.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工作量、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的意见)
此处必须用黑色水笔签字,注明“同意开题”,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
开题报告-利用模板法制备有序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的研究
学号:********常州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0届)题目:利用模板法制备有序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的研究学生:吴红斌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级:材料062校内指导教师:丁建宁、丁古巧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士题目:利用模板法制备有序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的研究一、前言1、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早在19 世纪中期,人们就发现铝的表面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并发现这层氧化膜极大地提高了铝表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铝的阳极氧化工艺最早出现在20 世纪20 年代,在不同的氧化条件下,会产生致密型和多孔型两种氧化结果 。
早期多孔氧化铝膜的应用仅限于铝的抗腐蚀、抗磨损以及绝缘性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在多孔氧化铝膜已经成为合成低维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模板材料。
1.多孔阳极氧化铝结构特征1953年Keller首次提出了多孔阳极氧化铝( PAA)膜的结构模型 - Keller 模型[1],此模型的明显特征是每个呈六边形的膜胞中含有一个孔洞 ,同时他还提出每个孔具有星形横断面. 后来 Wood和 O′Su11ivan 又对 Keller 模型进行了改进[2],认为 PAA 膜的孔形应该是圆形 ,星形的孔洞很少遇到. 基于以上的认识提出了新的 PAA 膜的结构模型 ,这个模型一直受到大家的认同和接受. 目前比较基本的认识是:阳极氧化铝膜由阻挡层(Barrier Layer)和多孔层(Porous Layer)构成. 紧靠金属铝一侧是薄而致密的阻挡层, 而在其上是比较厚而疏松的多孔层. 阻挡层致密无孔 ,具有很高的电阻 ,其厚度与阳极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有关 , 一般为几到几十纳米;多孔层的膜胞以六角形紧密堆积排列 ,每个膜胞中心都有一个纳米级的微孔 , 孔大小均匀 ,且与铝基体表面垂直 ,彼此平行排布。
孔壁氧化物上存在着羟基 ,可以与一些有机基团结合而修饰孔内壁 ,但 H2O、OH-、H+的含量<1%。
材料学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材料学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材料学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引言:材料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
在进行材料学研究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法和规划研究进程。
本文将介绍材料学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撰写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当前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阐述所选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以及该研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外研究的差距和不足之处。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在开题报告的第二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例如改善某种材料的性能、开发新型材料等。
2. 研究内容:列举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例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3. 研究思路:阐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实验手段、理论模型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开题报告的第三部分,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实验方法:介绍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包括材料制备、测试方法等。
2. 数据处理和分析:说明研究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
3. 理论模型:如果研究涉及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详细说明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四、研究进程和时间安排:在开题报告的第四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进程和时间安排。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研究进程:详细描述研究的各个阶段和所需时间,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进行、数据分析等。
2. 里程碑节点:确定研究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以便监督研究进展。
3. 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明确每个阶段和任务的起止时间,确保研究按时进行。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名称: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非等温动力学1.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石墨稀以优异的物理化学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特别是石墨炼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作为增强体材料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可以大大提升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石墨稀的有很多方法,但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大量生产出结构稳定的石墨稀,不能满足石墨炼作为填料在聚合物材料中的需求。
另一方面,石墨烯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分散性和增强/增初机理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石墨稀的制备。
首先釆用插层氧化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然后采用微波固相热解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稀;(2)对石墨稀表面进行偶联剂处理,使石墨烯能更好的分散在基体树脂中,提高其与基体的结合能力;(3)寻找合适条件和工艺,制备石墨稀/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4)通过分析改性石墨稀的表面结构和观察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石墨稀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石墨稀的增强增軔机理。
2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据了解,现在科学界对石墨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对其增强性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上大量报道的树脂膜中添加石墨颗粒或者是氧化石墨,这种膜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由于石墨颗粒和氧化石墨等的力学性能与石墨烯相差甚远,因此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远不如预期,甚至还低于未添加这些填充体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因此制约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环氧树脂(EP)作为常用的树脂基体,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力学强度、耐热性和介电性等特点,但其固化后含有大量环氧基,交联密度过高,故所得制品呈脆性,并且耐冲击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较差;而石墨烯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材化专业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设计题目碱度对二次合成法合成小晶粒的影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材料化学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作为无机材料中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分子筛材料由于它具有孔径分布均匀且有序等结构特点,分子筛材料在催化、化工和传感器等诸多领域等到了深入的应用,因此,现阶段对分子筛合成的研究已经开展的非常普遍。
为此,我们也要对分子筛的是制备进行研究,包括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分子筛的合成,还有合成分子筛的反应机理。
而且我们也要了解目前分子筛合成领域出现了哪些问题,从而让我们了解如何趋利避害,让分子筛材料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也就是我们要研究分子筛合成的意义所在。
二、近几年来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获得了真正的成功,由此引发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沸石分子筛合成技术不断进步,研究方法不断完善,沸石分子筛合成工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最近的十几年以来,分子筛材料在多种工作领域得到了成功使用,使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比如在石油化工领域、精细化工领域、环保领域和洗涤剂加工领域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国际现状分子筛催化剂应用最广泛的是在石油炼制工业。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UOP 公司原创性合成沸石分子筛,成功地用于石油催化裂化制汽油。
此后,基于多孔分子筛催化剂高活性、高选择性特征而设计的新反应工艺很快取代了传统的以无定形硅酸铝为催化剂的Ⅳ型催化裂化工艺,不仅使汽油收率提高了20%,大幅度提高了原油利用率和油品的质量。
(2)国内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制备以及催化转化研究等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七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攀登计划与国家重大基础科学项目等的立项支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尤其是沸石分子筛合成、介孔材料研究等领域均处于国际前沿,在国际学术界有了相当的地位。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二次晶化法合成分子筛使用水玻璃作为硅源,偏铝酸钠作为铝源,在高碱度环境中制的凝胶,机械搅拌后进行静置老化,然后控制变量进行一次晶化、二次晶化,最后进行清洗和分离,在最后分离液PH<9时,在用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清洗,再次分离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分子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3)工艺流程:
①通过SY-4旋压机加工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铝合金剪切旋压锥形件。
②对其残余应力测试,在进给比方向上选取3个测试点,并进行标注O 1、O 2、O 3分别测试点在X和Y方向的残余应力,取3点平均值作为工件某状态下X和Y方向的残余应力值。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5A06铝合金剪切旋压件疲劳性能研究
指导教师
院(系、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教务处印制
1、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对旋压技术的传统定义为:旋压是借助于旋轮等工具的进给运动,加压于待成形的金属毛坯,使其产生连续的局部塑性变形而成为所需空心零件的一种少、无切削的先进制造工艺。旋压通常分两类,以改变形状而基本不改变壁厚的旋压称为普通旋压,它的典型制件为封头、压力容器等,工艺方式有拉深旋压、缩颈旋压、扩径旋压、卷边旋压和压槽、精整等,通过改变壁厚来获得所需形状的旋压称为强力旋压,它的典型制品为锥形罩壳、圆筒形件等。旋压综合着锻、挤、滚、轧及拉伸等工艺的特点[1-2]。由于剪切旋压工艺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且该工艺具有变形力小,节约原材料等特点。近三十年,特别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旋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与完善。在日本旋压件品种已占机械零件37%,国内旋压技术应用面很窄仅限于军工,而设备品种、功能、精度上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旋压技术和工艺不甚了解。其实旋压制件的产品范围很广,就尺寸而言直径可从几毫米到数米壁厚可0.20毫米到几十毫米,长度从几十毫米到数米。就材质的适应性而言,一般的延性金属(包括加热可获得延性)到钦、镍、钨及至稀有金属,就制件的形状而言,凡是一般的空心回转件都可以,主要取决于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估[3]。由于剪切旋压技术受多种因素控制,研究其对产品的疲劳性能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最新原创模板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609724
• 内容: • 26864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530589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46613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
• 内容: • 850600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542050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65977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417861
• 内容: • 74731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13536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279499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
⑥ 2015.12-2016.2:论文撰写阶段。
⑦ 2016.3-2016.4:论文修改及答辩
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与工程专业材 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91385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173765
• 内容: • 84465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47076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89096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422305
• 内容: • 38998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98932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12167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材料化学是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其在各领域应用中的表现和改善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材料化学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旨在探讨某一种特定材料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旨在为能源领域的材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某一种特定材料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和改善途径的研究,探讨该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潜力,并为解决能源存储领域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 分析该材料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深入了解其材料性能和结构特征。
2. 探索该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纯度。
3. 研究该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用于锂离子电池或燃料电池等。
4. 提出改善该材料性能的途径,如通过合金化、表面修饰等手段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 文献调研: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深入综述和分析,了解该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2. 材料合成: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制备具有所需性能的材料样品。
3. 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成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等方面的表征。
4. 性能测试:通过电化学测试、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等方法评估材料的性能,并与已有材料进行比较分析。
5.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和文献调研的结果,对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四、预期成果本论文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特定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对其材料性能和结构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提出一种高效、可控的材料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为该类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揭示该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指出其与现有材料的优劣比较。
4. 提出改善该材料性能的途径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该课题的可行性,以下是搜集整理的材料科学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目:3Cr13钢等离子体渗氮层表征
一、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意义,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3Cr13钢,是一种常用的马氏体不锈钢,3Cr13钢为我国应用较多的不锈钢之一。
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充分发挥该钢的内在潜力,改善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耐蚀性。
近年来,该钢的热处理工艺取得明显进展,但目前应用较为先进的等离子表面技术进行表面改性研究较少,国内外也鲜有报道。
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利用等离子对3Cr13钢进行氮化处理。
对其工艺、组织、结构性能以及耐腐
蚀性进行研究。
通过控制渗氮温度、渗氮时间以及渗氮时氮气与氢气流量比等工艺参数来改变表面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XRD、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仪
器对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相组织、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进行表征测试,因为含碳量高
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作刃具、喷嘴、阀座、阀门/水压机阀等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不同类型的钢的渗氮报道,国内外已有报道出现。
Li 等研究了 42CrMo 钢采用直流脉冲等离子体渗氮和活化屏渗氮二者的区别,表明活化屏渗氮处理可以避免边缘效应,避免了离子的直接溅射,在试样表面沉积了细小尺寸的γ′-Fe4N 和ε-Fe2~3N 的微小颗粒,但
活化屏渗氮在相结构和一些性能方面(硬度、腐蚀性能)与传统的离子渗氮并无明显的区别。
谢飞等研究在 510 C 时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对 1Cr18Ni9Ti 奥氏体不锈钢的结构和性能
的影响时,检测到钢中 Cr 元素与 N 元素反应生成化合物 CrN,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
现象,韧性降低,表层生成了γ′、ε和 CrN 等相,这与氮气和氢气所占比例有关。
不锈钢
的耐磨性与表面化合物相有关。
其耐蚀性下降比较严重,虽然表面产生很高的硬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1.渗氮前的热处理
采用箱式电阻炉,对试验进行固溶处理。
2.渗层的厚度和显微硬度
选取适当的腐蚀剂对渗层截面进行,采用光学显微镜微组织进行观察,采用显硬度计对渗层截面测试综合察和硬度测试结果,确定渗层的厚。
3.渗层的相结构表征
采用XRD方法,对渗层相结构进行分析。
4.渗层的耐蚀性表征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渗层的耐蚀性进行测试。
5.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渗层的厚度、硬度、相结构和耐蚀性以及相同工艺内条件下不同种类不锈钢的渗层、硬度、相结构和耐蚀性。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难点:渗层截面的腐蚀
解决办法:查阅相关文献,找到相关的腐蚀剂,一一实验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第1周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做实验前准备
第2周完成科技译文
第3周毕业论文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第4周对原始试样进行热处理,对固溶试样进行打磨,为渗氮做准备
第5周准备渗氮试样
第6周进行渗氮实验,撰写绪论部分
第7周进行渗氮实验,并对已完成的渗氮试样进行XRD测试
第8周对渗氮试样的渗层进行腐蚀,测定表面性能,撰写实验方法部分
第9周进行表面耐腐蚀性能测试
第10周补充实验内容,撰写毕业论文
第11周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第12周整理显微组织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第13周整理显微硬度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第14周整理极化曲线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第15周毕业论文修改
第16周毕业论文评阅,毕业论文修改
第17周毕业,毕业论文修改
第18周整理毕业论文材料。
六.主要(或资料)
[1]Li Y, Wang L, Shen L, et al. Plasma nitriding of 42CrMo low alloy steels at anodic or cathodic potentials[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10,204(15): 2337-2342.
[2] 谢飞.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氮层相结构与性能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4,
16(3): 1-4.
[3] 刘洪喜, 汤宝寅, 王浪平, 等. 2Cr13 钢的全方位离子注入与离子束增强沉积复合表
面强化处理[J]. 航空材料学报,2005, 25(2): 32-37
[4] Fattah M, Mahboubi F. Comparison of ferritic and austenitic plasma nitriding and nitrocarburizing behavior of AISI 4140 low alloy steel[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0, 31(8): 3915-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