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

⾼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2019-09-14⼀、常⽤解题技巧技巧1 根据物理性质推断重点可根据物质的密度、状态、溶解性等⽅⾯进⾏考虑。

(1) 密度⽐⽔⼩的液体有机物:所有烃、⼤多数酯、⼀氯烷烃等。

(2) 密度⽐⽔⼤的液体有机物:溴⼄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 难溶于⽔的有机物: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如溴苯)、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苯)、醚、酯(如⼄酸⼄酯)等;苯酚在常温微溶于⽔,但⾼于65℃时与⽔以任意⽐互溶。

(4) 易溶于⽔的有机物:碳原⼦较少的醛、醇、羧酸(如⽢油、⼄醇、⼄醛、⼄酸)。

(5) 常温下为⽓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的烃,⼀氯甲烷、新戊烷、甲醛等。

技巧2 根据化学性质推断(1) 能发⽣⽔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酯)、⼆糖、多糖、蛋⽩质等。

(2) 能发⽣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所有含醛基的物质。

(3) 能使⾼锰酸钾酸性溶液褪⾊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物;苯的同系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 能使溴⽔褪⾊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物(加成反应);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反应);含醛基物质(氧化反应);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烷等,属于萃取,使⽔层褪⾊⽽有机层呈橙红⾊)。

(5)能被氧化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苯的同系物、醇、醛、酚等可以被酸性⾼锰酸钾氧化;⼤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物质燃烧都是被氧化;显酸性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6) 能使蛋⽩质变性的物质:强酸、强碱、重⾦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碘酒、三氯⼄酸等。

(7) 既能与酸⼜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质等)。

(8) 能与NaOH溶液发⽣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卤代烃(⽔溶液:⽔解;醇溶液:消去);酯(⽔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蛋⽩质(⽔解)。

考点27 有机合成及推断——备战2021年浙江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考点一遍过(原卷版)

考点27 有机合成及推断——备战2021年浙江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考点一遍过(原卷版)

考点27 有机合成及推断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概念: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甚至更高的化合物,简称为高分子,也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如: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种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小分子物质以加成聚合反应形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①单一加聚如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2==CHCl −−−−→引发剂。

②两种均聚乙烯、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2==CH 2+n CH 2==CH —CH 3−−−−→引发剂。

(2)缩聚反应:单体分子间缩合脱去小分子(如H 2O 、HX 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①羟基酸缩聚。

②醇酸缩聚+ (2n-1)H2O ③酚醛缩聚④氨基羧基缩聚。

(3)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对比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其相对分子质量M=M(单体)×n(聚合度)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

其相对分子质量M<M(单体)×n(聚合度)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塑料按塑料受热时的特征,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其结构特点比较如下:2.合成纤维分类⎧⎪⎪⎧⎨⎪⎨⎪⎪⎪⎩⎩天然纤维:棉、麻、丝、毛等人造纤维: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的纤维纤 3.合成橡胶根据来源和用途的不同,橡胶可以进行如下分类:⎧⎪⎧⎧⎪⎪⎪⎪⎨⎪⎨⎪⎪⎨⎩⎪⎪⎪⎧⎪⎪⎨⎪⎩⎩⎩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通用橡胶顺丁橡胶橡胶合成橡胶氯丁橡胶聚硫橡胶:有耐油性特种橡胶硅橡胶:有耐热、耐寒性三、有机合成的思路1.有机合成的任务实现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官能团的转化 2.有机合成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3)原子经济性高,具有较高的产率。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3.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4.逆推法分析合成路线(1)基本思路逆推法示意图:在逆推过程中,需要逆向寻找能顺利合成目标分子的中间有机化合物,直至选出合适的起始原料。

高考化学 专题27 有机合成与推断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高考化学 专题27 有机合成与推断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专题27 有机合成与推断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高频考点解读】有机合成与推断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

有机物推断主要以框图填空题为主,常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多与新的信息紧密结合。

有机合成主要是利用一些基本原料(如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二烯、苯、甲苯等)并限定合成路线或设计合成路线来合成有机物,并与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的考查相结合。

着力考查阅读有机合成方案、利用题设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接受和处理的敏锐程度、思维的整体性和对有机合成的综合分析能力。

【热点题型】题型一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桥梁——卤代烃例1、已知:R—CH===CH2+HX―→A、B、C、D、E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B分别是化学式为C3H7Cl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1)A、B、C、D、E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分秘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主要应用(1)在烃分子中引入官能团,如引入羧基、羟基等。

(2)改变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由于不对称的烯烃与HX加成时条件不同,会引起卤原子连接的碳原子不同,又有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中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这样可通过:卤代烃a―→消去―→加成―→卤代烃b―→水解,会使卤原子的位置发生改变或引起其他官能团(如—OH)的位置发生改变。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HCHO....-.21℃...).....-.13.9℃.....).甲醛(....CH..2.==CH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含详细解答讲解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含详细解答讲解

培优资料有机化学推断组编:徐建波 201405141.已知物质A是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中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均不含支链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吸收峰,峰面积比为1:1:1:1:2:2,能够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分子中除含2个苯环外还含有1个六元环。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①~③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填序号)。

(3)B的结构简式,D的结构简式。

(4)A→E的化学方程式为。

(5)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取代基不超过3个;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不能水解;③lmol该物质可与4mol﹝Ag(NH3)2﹞+发生银镜反应;④lmol该物质可与5molH2加成。

2.药物萘普生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⑴写出萘普生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和。

⑵物质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⑶若步骤①、④省略,物质A与CH3CH2COCl直接反应除生成G(O C H 32CH 3O)外,最可能生成的副产物(与G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X 是C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取代基,且取代基在同一个苯环上;X 在NaOH 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含萘环的水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

写出X 可能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⑸已知:RCOOHRCOCl 。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和乙酸为原。

3.有机物A 的分子式为C 9 H 10 O 2,A 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溴代物B ,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无机产物略):其中K 物质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已知:①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RCH=CHOH→RCH 2CHO;② —ONa 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F 与I 中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是 。

(2)上述变化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填反应编号)。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⑦加入Na放出H2,表示含有____—__O_H____或__—__C__O_O__H__。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__—__C__O_O__H__ 。
(2)根据数据确定官能团的数目
⑤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含有1个 —OH;增加84,则含 有2个—OH。即—OH转变为—OOCCH3。 ⑥由—CHO转变为—COOH,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含2个—CHO。 ⑦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则含有1个—OH;若相对分子质 量减小4,则含有2个—OH。 (3)根据性质确定官能团的位置 ①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_C__H_2_O__H__”;若能氧化 成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C__H_O__H__—__”。
需要注意的是—NH2 具有碱性,不能先引入—NH2 后,再用浓硫酸将羟基脱水成醚,
防止—NH2 要与浓硫酸反应。
答案
【归纳总结】 1.“三招”突破有机推断与合成
(1)确定官能团的变化 有机合成题目一般会给出产物、反应物或某些中间产物的结构等,在解题过程中应 抓住这些信息,对比物质转化中官能团的种类变化、位置变化等,掌握其反应实质。 (2)掌握两条经典合成路线 ①一元合成路线:RCH===CH2―→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 ―→酯。 ②二元合成路线:RCH===CH2―→二卤代烃―→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 ―→酯(链酯、环酯、聚酯)(R代表烃基或H)。
HO—CH2—OH,
与 HO—CH2—OH 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

(5)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被氧化为
,
,然后 与 H2O 作 用 下 生 成

高考化学有哪些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哪些答题技巧

如果高中阶段,复习效率上不去,那么就没办法取得理想的成绩,提高复习效率能够为高中化学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高考化学有哪些答题技巧_如何提高化学复习效率.欢迎阅读!高考化学有哪些答题技巧【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试题特点: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技巧: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

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试题特点: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北京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命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北京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命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考查 同分 异构 的 书 写 、 官能团的转化、 结 构 决 定 性 质
体说 , 就是 在牢 固掌 握各类 “ 基 团” 的特 征 性 质 的基 础
上, 综 合运 用 “ 基 团” 的组 合 来解 决有 机 化 学 问题 . 为 了加深 对有 机 合 成 题 更 深 入 的理 解 , 现以 2 O l 3年 北
等) 方 面 信息 推 断 物 质 可能 的结 构 简 式. A 物质 的 不饱 和度 为 二 一 4 , 含 有 1个 氧 原 子 , A 生
已 知 :

C— H
CN 一 ——

N H

成 B是 酯 化 条 件 , B生成 C是硝 化 条 件 , c 简单 还 原 后 的结构 含有 苯环 . 综合 这些 信息 可分 析 A有 1个苯 环结 构 、 苯环 只有 1个 含 有 2个 碳 的支 链 , 并 且 支 链
3 解 题 思 பைடு நூலகம்
京 高 考理综 化学 有机 推断题 第 2 5题进 行 剖析 .
1 原题
可 降解 聚合物 P的合成 路线 如 下 :
解 题 的关键 是 找 到 入 点 , 理顺合成路 线, 分 析
清 楚 每个 中间物 质 的结构 简式 . 主要 有 以下切 入点 :
1 )灵 活运 用基 础 知 识
的学 科思 维 以 及 接 受 、 整 合 新 信 息 的 应 用 学 习能 力 . 并赋 予 了知识 实用价 值 和意 义 , 体 现 有机 化 学 服务 于
生活 的理 念 , 引导学q i 关注化学与生活, 强 化 与 实 际 问题 相结合 , 同 时 也 重视 基 础 知识 落实 , 更 符 合 新 课 标 的方 向.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六)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突破策略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六)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突破策略课件
点,解题时可考虑从物理特征找到题眼。
2021/12/7
第二页,共四十八页。
②反应(fǎnyìng)条件突破口
反应条件 浓硫酸,加热 稀硫酸,加热 NaOH的水溶液,加热 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新制的Cu(OH)2 或银氨溶液,加热
酸性KMnO4溶液
O2、Cu(或Ag),加热
可能的有机物反应 ①醇消去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苯的硝化反应 ①酯的水解反应 ②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等 ①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②酯的水解反应等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①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即观察目标分子的碳骨架特点、官能团种类及其位置。
②由目标分子逆推原料分子并设计合成路线。对目标分子中碳骨架先进行构建,然后 再引入相应的官能团,或者先进行官能团的转化,然后再进行碳骨架构建等,来进行不同合
成路线的设计。
③优选不同的合成路线。以绿色化学为指导,尽量采用廉价易得、低毒(最好无毒)、低污染(最好 无污染)的原料及选择最优化的合成路线。
2021/12/7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2)有机合成思维(sīwéi)模型
2021/12/7
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典例共研
【例1】 (2017·全国Ⅱ卷)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
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huánjìng)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 或2 mol Na反应。
③根据衍变关系及反应条件,找出突破口进行推断。
④根据题目信息,灵活应用有机物知识进行推断。
2021/12/7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
(2)推断(tuīduàn)有机物的思路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在高考化学中,有机合成与推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内容。

通常在Ⅱ卷中以大题形式出现,这个过程中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是结合起来的。

在了解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把握住合成和推断的实质。

有机合成的实质是利用有机官能团的基本反应进行必要的官能团的合成和转换过程,从而合成目标产物。

而推断的实质是利用具体物质的推断流程推断出其中缺少的某个环节、物质、反应条件,或根据已知物的信息推断未知物的信息。

在有机推断中,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重要的“题眼”。

例如,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OH(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等。

此外,有机反应的条件也是需要注意的。

例如,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等。

因此,在高考化学中,掌握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实质和相关的“题眼”和反应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当在光照条件下与X2反应时,通常会发生取代反应,其中X2会取代烷基或苯环侧链上的H原子。

而当催化剂存在时,X2通常会直接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

根据反应所消耗的H2的量,可以突破不同有机物的加成规律。

例如,1mol的C=C需要1mol的H2加成,1mol的C≡C完全加成需要2mol的H2,1mol的CHO加成需要1mol的H2,而1mol的苯环加成则需要3mol的H2.当1mol的CHO完全反应时,会生成2mol的Ag↓或1mol的Cu2O↓。

2mol的OH或2mol的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会放出1mol的H2.1mol的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会放出1mol的CO2↑。

1mol的醇酯水解消耗1mol的NaOH,而1mol的酚酯水解则消耗2mol的NaOH。

精做05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型剖解)-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大题精做(考试版)

精做05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型剖解)-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大题精做(考试版)

精做《 有机合成与推断 》题型简介:有机合成与推断为全国卷的选考题,有机框图+有机物的合成是是标准题型,此大题考查的内容包含有机化学的主干内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有很好的区分度。

通常以新药品、新物质、新材料的合成路线为载体,考查的热点涉及①某些物质的结构简式或名称、②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③重要转化的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④分子式的确定、⑤同分异构体书写与数目确定、⑥特定条件的有机物合成路线的设计等。

试题前沿:经典剖析:一、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例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甲是一种常用的光敏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由A 、X 为原料,按如下流程可以合成甲,其中试剂Ⅰ可由一定条件下炔烃与水反应制得,试剂 X 的质谱图显示最大的峰值为106。

已知:a.—CH 2OH +—CH 2OH――→浓硫酸△ —CH 2OCH 2—+H 2Ob .――→稀OH-△c.羟基直接连在碳碳双键的碳上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易发生分子内重排从而转化为稳定结构:分子内重排―――――→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8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9.81%,其余为氢元素和氯元素,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2∶2∶1,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A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B.有机物X不可能有能与Na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存在C.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13H14O3,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加聚反应D.有机物D分子内最多4原子共线,且所有原子均可能共面(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策略】确定官能团的方法(1)根据试剂或特征现象推知官能团的种类①使溴水褪色,则表示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或“”结构。

②使KMnO4(H+)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或“—CHO”等结构或为苯的同系物。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有机推断题解题过程详解一、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推断题,主若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第一必定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变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掌握以下三个推断的要点:1、审清题意〔解析题意、弄清题目的前因结果,掌握妄图〕——有什么?2、用足信息〔正确获守信息,并迁移应用〕——有什么联系?怎么用?3、积极思虑〔判断合理,综合推断〕依照以上的思想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打破口,即抓住特点条件〔特别性质或特点反响。

但有机物的特点条件其实不是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

关系条件提示有机物间的联系,种类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种类。

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不仅为解题减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认识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点条件。

尔后再从打破口向外发散,经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

最后作全面的检查,考据结论可否吻合题意。

二、机推断题的打破口解题的打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能够是一种特其他现象、反响、性质、用途或反响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经常这就是题眼。

【课前例题显现】1.〔 2021 年四川高考真题、17 分〕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G的合成路线以下:其中 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局部产物及反响条件已略去。

:请答复以下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 ~⑥步反响中属于取代反响的有〔填步骤编号〕。

〔 6〕写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 2 种峰。

【题目解析思路详解】:以框图合成形式察看有机化合物知识。

反响①是加成反响,这点由题目给出反响物是(CH 3)2C=CH 2与 HBr ,以及碳碳双键的性质可知。

2020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2020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香兰素
A
B
C
D
多巴胺
设计以苯甲醇、硝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制备苯乙胺(
)的合成路线
流程图。
关键是找到原流程中与新合成路线中的相似点。(碳架的变化、官能团的
变化;硝基引入及转化为氨基的过程)
核心突破
苯甲醇
加成反应 BD
溴原子、羧基
4
苯甲醛 取代反应

4.根据关键数据推断官能团的数目
(4)

(5)RCH2OH
CH3COOCH2R。
(Mr) (Mr+42)
5.根据新信息类推 高考常见的新信息反应总结 (1)丙烯α-H被取代的反应:CH3—CH==CH2+Cl2 +HCl。 (2)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反应: ①CH2==CH—CH==CH2+Br2―→
取代
3-氯丙烯(或3-氯-1-丙烯) 碳碳双键、氨基
吡啶显碱性,能与反应④的产物HCl发生中和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J的产率
15
热点题型二 有机综合推断
高考必备
有机推断题的突破方法 1.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 (1)“光照”为烷烃的卤代反应。 (2)“NaOH水溶液、加热”为R—X的水解反应,或酯( 反应。 (3)“NaOH醇溶液、加热”为R—X的消去反应。 (4)“HNO3(H2SO4)”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 (5)“浓H2SO4、加热”为R—OH的消去或酯化反应。
2.常见有机物转化应用举例 (1)
(2)
(3)
(4)
3.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 根据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在碳骨架和官能团两方面变化的特点,我们将合 成路线的设计分为 (1)以熟悉官能团的转化为主型 如:请设计以CH2==CHCH3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CH3CH(OH)COOH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特殊的水溶性、熔沸点等: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 65℃以任意比互溶;常 温下呈气态的物质有:碳原子小于 4 的烃类、甲烷、甲醛、新戊烷、CH3Cl、CH3CH2Cl 等。
(4)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做防冻液;甲醛 的水溶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3、特殊的化学性质、转化关系和反应
(1)与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 萄糖、果糖、麦芽糖。
(2)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含碳双键或碳三键的物质因加成而褪色;含醛基的物质因氧 化而褪色;酚类物质因取代而褪色;液态饱和烃、液态饱和酯、苯及其同系物、氯仿、四氯化
[题眼 2]
浓 H2SO4
170℃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Ni
催化剂
[题眼 3] △ 或 △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C=O、C≡C 的加成。
[题眼 4]
浓 H2SO4 △
是①醇消去 H2O 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
乙酸、乙酸酐
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此外酯化反应的条件还可以是: △
有机推断题中的重要信息
一. 充分利用有机物化学性质
1. 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或“
”。
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
”、“
”或“苯
的同系物”。
3.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
”或“苯环”。
4.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
烯烃

蛋白质
二肽
葡萄糖

主题8 有机合成与推断-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主题8 有机合成与推断-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H
CH3OOCCH2CH2COOCH3
酯化反应
开环加成
CH3OOCCH2CH2COOCH3 W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COOH
(5)W是B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2,W共有9
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种(不考
【针对训练】
1.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可降解的高聚物C及抗肿瘤药物G。
(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硝化反应等; (4)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5)与H2在催化剂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酮的加成反应或还原 反应;
4.羧酸的检验
①.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②.能与Na2CO3反应放出气体; 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④.能使Cu(OH)2沉淀溶解; ⑤.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水果香味的酯;
5.酯的检验
①.不溶于水; ②.能在酸或碱的催化下水解
6.苯酚
①.加FeCl3 溶液,溶液变为紫色 ②.加浓Br2水,产生白色沉淀
特例:
①.甲酸既有醛基,又有羧基; ②.甲酸某酯中既有醛基,又有酯基。
【必备知识】 有机知识点小结 有机推断中的相关技巧:
1、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的官能团
浓硫酸△ ①醇的消去(醇羟基) ②酯化反应 稀硫酸△ ①酯的水解(含有酯基)②二糖、多糖的水解 NaOH水溶液△ ①卤代烃的水解 ②酯的水解 NaOH醇溶液△ 卤代烃消去(-X) H2、催化剂 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羰基、苯环) O2/Cu、加热 醇羟基 (-CH2OH、-CHOH) Cl2(Br2)/Fe 苯环上的卤代 Cl2(Br2)/光照 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卤代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解题技巧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相关的题目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对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一、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这是解题的根本。

要清晰地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比如,要知道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羧酸、酯等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

对于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也要烂熟于心,能够准确地根据结构写出名称,或者根据名称画出结构。

同时,要明白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够熟练地书写和判断同分异构体。

二、认真审题,提取关键信息在面对题目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化学式、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关键信息。

例如,如果题目中提到某种有机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了颜色变化,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线索,暗示着可能发生了特定的化学反应。

三、善于运用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比如,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当遇到推断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题目时,首先分析所给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推理。

例如,已知某有机物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那么可以推断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

四、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众多,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要清楚每种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比如,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有机物中;取代反应常见于烃类与卤素单质的反应等。

通过判断反应类型,可以推测有机物的结构变化和产物。

五、巧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方法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要遵循有序性原则。

可以先考虑碳链异构,再考虑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考虑官能团类别异构。

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时,可以采用等效氢法、换位思考法等方法。

例如,对于丙烷的二氯代物,可以先写出丙烷的结构,然后分析氢原子的种类(等效氢),再依次取代不同位置的氢原子,从而得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光照 浓H 2SO 4 170℃ 催化剂△ Ni △ 浓H 2SO 4 △ 乙酸、乙酸酐△ NaOH △ NaOH 醇溶液 △ 浓NaOH 醇溶液 △ 稀H 2SO 4 △高考必考题之有机大题解题思路与技巧[知识梳理]一、有机推断题的考察内容及出题方式有机化学高考中每年必考一个大题,及推断题,所占分值为15分,比重较大,需引起重视,有机推断题的常见考察内容及方式如下: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从近几年高考真题来看,这是一种趋势,需要多加练习,熟悉信息的运用)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

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

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

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

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三、有机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题眼)1、反应条件部分[题眼1]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有机推断解题技巧辅导教案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重点:1、掌握羧酸的性质2、掌握酯化反应3、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4、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5、有机合成过程:【思考与交流】(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引导,得出答案)1.(1)醇的消去反应;(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炔烃的加成反应。

的加成反应;(3)醇或2.(1)烷烃或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2)不饱和烃与HX或X2酚的取代反应。

3.(1)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2)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4)酯的水解反应。

拓展1:引入-CHO,某些醇氧化引入-COOH,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引入-COO-,酯化反应拓展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常见的有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以及我们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苯环的加成、醛或酮的加成发生消去反应的有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代氢发生氧化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

发生还原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醛等。

发生加聚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等。

下面介绍一种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逆合成分析法。

【板书】二、逆合成分析法: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有机推断6大“题眼”
1. 有机物•化学性质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OH (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 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⑥能与Na2 CO3 或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 3 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2OH”的醇。

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 2 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2. 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 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 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 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 2 反应时,通常是X 2 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 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 2 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 有机反应•数据
①根据与H 2 加成时所消耗H 2 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1mol H 2 ,1mol —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 2 ,1mol—CHO 加成时需1molH 2 ,而1mol 苯环加成时需3molH 2。

②1mol—CHO 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 2 O↓。

③2mol—OH 或2mol—COOH 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 2 。

④1mol—COOH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 2 ↑。

⑤1mol(醇)酯水解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水解消耗2molNaOH。

4. 物质•结构
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

②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④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5. 物质•通式
符合CnH2n+2为烷烃,符合CnH2n为烯烃,符合CnH2n-2为炔烃,符合CnH2n-6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为醇或醚,符合CnH2nO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为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

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6. 物质•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有机推断知识点
1. 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 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 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
7. 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 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 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 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 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 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
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 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 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 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 溴水的褪色;
(4)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 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19. 转化关系
20、反应类型
21、反应条件
22、官能团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