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专题卷)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8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今)

2020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8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今)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8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今)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完善(1)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了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村民选举制度。

二、“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根据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海峡两岸关系(1)1979年以后,两岸关系趋向缓和,1992年两岸达成共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2)“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是阻碍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2)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文档: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文档: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

主线一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主线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大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主线三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方向改革;另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方向改革。

主线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主要有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三条基本线索,注意每个阶段的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2.探索失误(1)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

影响分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 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严 重下滑。
教训与反思
应尊重经济规律,保护农 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 稳步发展。
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政策调整
三年困难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 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发展
面临巨大困难。
经济政策调整
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调整农 业政策、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精 简城市人口等,以缓解经济困难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通过实施“一五”计划等工业化战略,中国初步建立了比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
科技文化事业进步意义阐释
01
科技事业的奠基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如“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等,提升了国际地位,也为后来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02
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化交通工具转变。
婚姻家庭观念演变及影响分析
婚姻自由
父母包办婚姻向自由恋 爱、自主婚姻转变,提 高了婚姻质量和家庭幸
福感。
家庭规模
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核心家庭成为主流,家 庭关系更加简单、和谐

离婚率上升
反映出社会对婚姻质量 的更高要求,也带来了
一定的社会问题。
性别平等观念
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 人心,女性在家庭中的
价值观念更新及道德伦理问题探讨
价值观念多元化
人们的价值观念从单一走向多元,更 加注重个人价值、自由平等和民主法 治。
道德观念变化
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新的道德观 念逐渐形成,如诚信、友善等。
社会责任感增强
人们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等活动 。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底至今)》习题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底至今)》习题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底至今)》习题练真题1.(2018·全国卷Ⅲ)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B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D项错误。

答案 A2.(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据题干信息“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告显然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一致,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活市场经济,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故C项正确,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B项;“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但不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排除D项。

答案 C3.(2019·全国卷Ⅱ)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二轮速递】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现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23

【二轮速递】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现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23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考向一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讲高考(1)考纲要求了解“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认识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命题规律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考查的重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题型多样。

预计今后高考有可能从以下几点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二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

(3)备考点睛全国卷在本考点的命题频率较高,内容多集中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背景、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等,这就给备考201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

例1(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点睛:本题落实时空观念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比较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排除。

全国卷高考近几年趋于平和,这就启示我们平时备考不能忽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2.讲基础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史实核心词:过渡时期,所有制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左”倾错误、八字方针(1)实践:A.成功实践:①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4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4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Word版含解析

必考热点四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近代中国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代中国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

高考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的考查,侧重于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救亡图存的探索;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全球化趋势,多侧重于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考查;对战后政治格局演变的考查,侧重于美苏冷战和世界多极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38页)1.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任务——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领导阶级:农民阶级。

领导组织:拜上帝会。

指导思想:将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革命纲领:空想性、革命性集于一体的《天朝田亩制度》。

群众基础:农民阶级。

革命策略:孤军奋战。

(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领导组织:同盟会。

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群众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策略:不断暴动,孤军奋战。

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

(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届 二轮: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专题卷)

2020届  二轮: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专题卷)

第8讲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满分85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1.(2019·四川模拟)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

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B.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C.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D.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解析依据材料,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先后出访30多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当时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故选C项;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1世纪初逐步形成,与材料所述1978年和1979年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积极向国外学习,对外战略有所变化,但不能体现其根本性转变,排除B项;中国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排除D项。

答案 C2.(2019·济宁模拟)1979年3月,回城知青容志仁在广州创办“容光”小食店,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之一。

这一年,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业约10万户。

个体户的出现及发展表明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时开始B.中国的社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C.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被打破D.城市生活依靠供给的时代宣告结束解析个体户的出现及发展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故选B项;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排除A项;改革开放的提出使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排除C项;改革开放的提出使我国城市生活依靠供给的时代宣告结束,排除D项。

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专题8走向辉煌的现代中国

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专题8走向辉煌的现代中国

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专题8走向辉煌的现代中国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专题八走向辉煌的现代中国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理解)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识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识记、理解)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识记)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邓小平理论:(识记、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新中国伟大成就(1)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识记、理解)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板块串讲 现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含答案)

【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板块串讲 现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含答案)

现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一、现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2大线索1.2.祖国统一[对点演练]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

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解析:选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监督职能,但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能,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政协就变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2.(2017·石家庄二模)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A.完善法律程序B.突出社会立法C.维护国家统一D.注重经济立法解析:选D 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主要法律,没有涉及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定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国家统一只是诸多法律之一,不是每个时期首先考虑的因素,故C项错误;从表格法律名称来看,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居多,故D项正确。

3.(2017·唐山三模)《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这意味着(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B.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C.“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D.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解析:选D 材料并未提及两种制度,故A项错误;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故B项错误;香港自治必须要在中央的领导之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故D项正确。

(二)大国风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对点演练]1.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专题练:专题八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专题练:专题八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Word版含答案

专题八系统训练1、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中国经济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粮票。

粮票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B. 大规模工业化导致粮食短缺C. 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发展D. 左”倾错误导致经济衰退2、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1V56牛皐加衣业含炸社的慎戎祖守社A. 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B. 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喜获丰收C. 建国后农民的政治地位提高D. 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回答1 —3题。

1. 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 建立农业国和建立工业国之间的矛盾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D. 实行计划经济和实行市场经济的矛盾2. 下图1958年6月漫画家王正中画的《庙小容不了大神》是()A. 农业生产取得全面丰收的反映B. 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高速度的表现C. 高指标带来高估产的产物D. 农业合作化规模扩大带来粮食生产与储存矛盾突出的写照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有()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④ 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4、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 ,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

这主要表明()A.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C. 中共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D. 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5、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 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6、 下图是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的票证 ,但在1986年基本上失去了其流通价值。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8讲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8讲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

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 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 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 不结盟、对外 后期至今 开放
二、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阶段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1955年)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 霸权政策(20世纪50年代 后期起)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 (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外交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 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 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 上,既反苏也反美,“两个拳头打人” 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 正常化 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 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2018· 高考全国卷Ⅲ)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1982 1988 农业 29.28 23.28 工业 74.92 773.52 建筑业 5.38 95.58 交通运输业 9.58 372.55 商、饮、服务业 17.01 623.23 ( )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中 阶段特征 国在民主法制、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政治 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 环境 表 现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 经济 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第8讲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__现代中国练习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第8讲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__现代中国练习

第8讲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中国一、选择题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发表于1953年,说明当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李大娘当选为人大代表说明当时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答案:A2.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解析:《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这一次的政协会议具有双重性质,既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又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答案:C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

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解析: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

答案:D4.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现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23卷卷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现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23卷卷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考向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讲高考(1)考纲要求了解“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认识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命题规律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考查的重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题型多样。

预计今后高考有可能从以下几点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二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

(3)备考点睛全国卷在本考点的命题频率较高,内容多集中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背景、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等,这就给备考201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

例1(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勘探队员;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的开采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点睛:本题落实时空观念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比较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排除。

全国卷高考近几年趋于平和,这就启示我们平时备考不能忽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2.讲基础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史实核心词:过渡时期,所有制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左”倾错误、八字方针(1)实践:A.成功实践:①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中美间的交往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一制度下的变通,体现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故选C项;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这一事件不能作为突破计划经济的开端,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货物进出口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仅为0.8%,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列第29位”,这是我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的体现。2009年起,“我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说明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12.(2019·济南模拟)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年份
出口额
(百万美元)
进口额
(百万美元)
贸易差额
(百万美元)
贸易额/
GDP(%)
1978年
9750
10890
-1140
9.53
1984年
26139
27410
-1271
17.29
1989年
52538
59140
-6602
24.75
1992年
84940
8058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355
33.90
1997年
182792
142370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媒体行业率先启动对外开放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解析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报刊、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开始开展广告业务,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故选C项;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媒体行业的改革开放,排除B项;材料整体上是说1979年我国部分媒体行业开展广告业务的情况,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A
6.(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
A.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
答案A
1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货物进出口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仅为0.8%,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列第29位。2009年起,我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B.人民已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C.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
D.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中去
答案C
4.(2019·安庆模拟)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
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
B.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
——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等
材料二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
解析由材料“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可知满负荷工作法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故选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1992年后开始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分配方式而非管理体制的改变,排除D项。
A.外交政策的调整利于经济建设
B.中国外交全面非意识形态化
C.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D.中国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外国
解析材料体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和日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增强,反映出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促进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故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美、中日的经济交往,中国外交全面非意识形态化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虽然有美国、日本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但这种行为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引进外资,经济发展,故不能体现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排除C项;材料虽然体现了美国、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总额很高,但不能表明中国发展严重依赖于外国,排除D项。
解析由材料“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宪法及时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B项;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性质没有变化,排除C项;21世纪初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答案C
7.(2019·武汉调研)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B
5.(2019·太原模拟)1984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类商品实行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即价格双轨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这表明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优势
C.国有企业制度根深蒂固D.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显现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1984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格双轨制”,说明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故选A项;“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说明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商品销售问题,不涉及企业的所有制问题,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尚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
解析个体户的出现及发展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故选B项;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排除A项;改革开放的提出使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排除C项;改革开放的提出使我国城市生活依靠供给的时代宣告结束,排除D项。
答案B
3.(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
时间
行业部门
广告内容
特点
1月4日
《天津日报》
蓝天牙膏
率先恢复商业广告
1月28日
上海电视台
参桂补酒
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
3月15日
中央电视台
瑞士雷达表
播出的第一条外商广告
4月17日
《人民日报》
地质仪器
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上表是1979年我国部分媒体行业开展广告业务的情况表。据此可知
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B.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
C.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
D.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解析依据材料,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先后出访30多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当时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故选C项;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1世纪初逐步形成,与材料所述1978年和1979年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积极向国外学习,对外战略有所变化,但不能体现其根本性转变,排除B项;中国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排除D项。
答案C
8.(2019·东北三校联合模拟)1979年7月1日,中美签订贸易关系协定。1990年底,美国在各国来华投资中居首位。199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长到142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近五倍。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1988年,日本在中国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共654家,协议总额21.94亿美元。这表明
答案A
9.(2019·贵州模拟)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
(满分85分,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四川模拟)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