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
(故事讲述洗马村的前前后后)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洗马村:
1976年12月12日,正逄冬季征兵之际,笔者抱着想去当兵的念头报了名,报名后通知12月15日上午10点在安顺地区清镇县站街区(1992年12月撤县设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管辖的清镇市站街镇)政府体检,当时属清镇县站街区甘沟公社洗马大队第九生产队青年,当年人们想吃早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笔者怕体重不够,于12月15日早晨向父亲恳求说,要炒饭吃,得到父亲的允许后,在不足50平方的茅草屋里坐在地炉火旁边用小沙锅(瓢锅)在地炉火上热饭,目的是吃饭增加重量(当时清一色的包谷饭),在火上热饭时嘴巴不停地念,老祖宗保佑能体检上哈,体检上当兵就能脱掉包谷壳壳走出苦日子,果不然真的被体检上,没过几天便接到县人武部通知,当时体检身高是1.56米,体重是45公斤。

1976年12月18日,接到入伍通知书后很兴奋,寨子里的父老乡亲听说笔者得当兵了也很高兴,乡亲们高兴的是,连包谷饭都吃不上的穷寨子居然会体检上两个当兵的人(周光发和笔者),父老乡亲把我们得去当兵视为是寨子里的光荣,所以兴高采烈地轮流请去吃饭。

当时笔者家住在一个大山脚下,那匹大山叫王家尖山,山下不足50平方的茅草房就是笔者家居住的房子,该房子距离其他社员家要走两边长满活麻和刺芭的泥泞烂路才能到达,当时整个寨子都是弯弯曲曲的活麻小路,房子都是用泥巴舂的墙,茅草盖的顶,
远看王家尖山脚下那栋又矮又破的茅草房就是笔者家居住的地方,整个寨子泥泞不堪的烂路不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穷兮兮的寨子,夏天晚上行走时不注意就会踩着老蛇,特别是何明祥家柿花树及黑桃树脚下和何大本家菜园地与黄俊文家菜园地之间的小路上,如果走路不小心都会踩着老蛇,上述两条长满活麻和刺芭的路两边的石墙缝里经常出现老蛇在路上晒凉或在石墙趴着。

1976年12月征兵期间,甘沟公社共体检合格12人,洗马大队体检合格4人,洗马大队体检合格的4人分明是:鸭蛋寨的王登坤和杨得书,洗马河的周光发和笔者,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鸭蛋寨的王登坤没有入伍。

笔者和周光发同属洗马河寨子的青年,并从小就在一起读过书、放过牛、割过草、捡过粪、吹过唢呐,周光发还属寨林中的老辈,由于周光发的家庭条件好些,所以他从大队读书读到中学(站中)毕业,鸭蛋寨的杨得书也是初中毕业,唯独笔者是在洗马大队读完三年小学后就辍学回家捡粪、割草称重交给生产队帮助家里挣工分;
1976年12月18日,笔者和周光发接到县武装部通知书后,几乎没有在家吃过饭,每天都是寨子里的父老乡亲轮流请去吃饭,当年雪凝很大,通知书本来通知是12月20日到县人武部集中,后来因受雪凝影响改到12月24日集中,就在通知书推迟期间,寨上的父老乡亲喜欢在晚上到笔者家摆龙门阵,大家在谈到人均不足3分地的寨子为什么穷的原因就是上交供应粮太重,社员们还说,从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整个生产队的粮食就没有增产过,粮食哪怕
不够吃还得天天干活。

那些年代既是吃不饱饭也得撑着去干活或开会,就在这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希望你们两个好好当兵,将来为破烂的穷寨子想想办法;
1976年12月24日上午,寨上的父老乡亲为我们披红戴花护送到站街区政府门口集合,一路上,男女老少,妇女儿童又说又笑的气氛让人回味无穷。

父老乡亲寄予我们炼就成钢的希望让人记忆犹新,比如,乡亲们有的送鞋垫,有的送香皂盒,有的送毛巾,有的送笔记本,特别是赠送笔记本里所写的寄言让人不能忘记,比如向光英在笔记本里写的寄言是“学习是灯,努力是火,要使进步,必须加油”,向光秀写的寄言是“努力学习,改变前程”,杨文芬写的寄言是“吃苦不怕,进步就大怕”,刘福忠写的寄言是“脚踏实地,勤奋不辍”。

父老乡亲寄予的厚望和发自内心的言辞不仅催人奋进,而且鞭策很大;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洗马村:
1979年2月17日,笔者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1979年3月21日,笔者跟随35202部队从越南境内凯旋回国,7月25日笔者请探亲假回家探亲,当时假期是,第一年15天,笔者从部队驻地云南省开远县(1980年划为市)乘坐小火车到昆明北站,然后转乘大火车乘坐到贵阳火车站,到贵阳火车站已经是7月27日早晨9点40分,后来又从贵阳火车转乘公交车到头桥客车站买贵阳到站街的班车,为什么叫班车?因为当时的客车每天只有一班,而且都是中午2点从贵阳发车(从站街到贵阳每天下午4点20分),并且
票比较紧张,比如,笔者返回部队时就曾经抱个善鸡送给当时站街买票的孙某才买得返回贵阳车票,所以,探亲假明是15天假,除去路上来回占据的6天时间外,实际上只有9天假;
1979年7月28日,笔者从贵阳乘坐班车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第二天,笔者在寨子里随便走走,看到寨子里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比当兵前还要差劲,比如,农村还在吃大锅饭,整个寨子没有一家居住的房子像个样子,并且没有一家敢喂很多猪鸭,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哪种气氛,当时寨子里的父老乡亲正在石家土挖洋芋,他们听说笔者从部队回来了都想跑到笔者家看看,就像若干年没有见到的那样,原因是寨子里除了抗美援朝有两个当兵的外,从此没有人当过兵,加上父老乡亲听说笔者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打过仗),所以都想跑来看看笔者的模样;
第一年探亲期间,在家9天时间,每天都被寨子里的父老乡亲请去吃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刘福忠家。

刘福忠是从外乡来到本寨上门的女婿,他的岳父黄德金,岳母钟玉珍,爱人黄国会,全家人都很慈善、很热情,其次是张风明家、何大光家、向荣贵家、向荣华家、黄国友家、何正友家、周光珍家、周光明家等。

每天晚上到父老乡亲家去吃完饭后都要用葵花杆制成的照明火把照亮走上弯弯曲曲、长满活麻和刺芭的小路回家。

由于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笔者哪怕要经过老蛇特别多的小路回家,但总是不好推卸。

在父老乡亲家吃饭期间,笔者没有看到任何一家有件像样的东西,但他们的人情味却很浓;
1981年12月24日(农历冬月二十九日星期四),笔者第二次回家探家,这次假期是20天。

笔者回家看到父老乡亲的面容和1979年7月回家时大不一样,因为土地分包到每家每户,土地承包后粮食够吃了,杀年猪的气氛浓了,在这之前的生产队,没有哪家敢明目张胆杀年猪,甚至己喂不起年猪,即使喂了猪都是悄悄宰杀,这次回家就大不一样,比如,笔者的大哥就有两台手扶式拖拉机,他自己开一台,另外一台请化龙桥生产队的廖万忠开着拉砂挣钱。

20天的假,让笔者看到农村的希望,看到后来的发展,比如,笔者和林场上班的顾战友到老黑山护林区去玩耍时看到护林人员潇洒的样子很羡慕,到站街供销社刘秋二家去吃饭时看到凭票供应肥皂的那种格局已不复存在;
1983年10月26日,笔者第三次回家探亲,那次探家假期是25天,笔者回到家乡目睹了改革开放为农村带来的发展,如,粮食吃不完,社办企业,私人挖矿、私人买车拖煤运矿热火朝天,有一天笔者替大哥开着他购买的4轮盘式柴油车从贵化七冶三公司砂厂拖砂到第七砂轮厂工地时,看到坐落在堰塘坎旁边的第七砂轮厂菜场卖菜的大都是冼马河的社员,这就说明,土地分包到户以后不仅粮食吃不完,就连蔬菜瓜果都往外卖。

当时第七砂轮厂在整个安顺地区数得上是最辉煌的厂矿之一,比如,职工用卫生纸都是厂里发,所以附近的农民社员自种的蔬菜都喜欢背到第七砂轮厂去卖,因为职工有钱,所以购买力就强。

1984年笔者从陆军第十四军35202部队退伍回家没几天,县民政局副局长陈德灿就推荐笔者到刚成立的县计生委开车,当时清镇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县委大楼三楼办公,后来笔者又到县委农村工作部开车,当时清镇属安顺地区管辖,地区农村工作部部长叫黄成新、副部长叫周飞菊,清镇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叫杨朝贵、副部长叫廖玉祥,1988年县委农村工作部改为农委,1990年改为农业办公室(简称为农办),1993年农办开始实施“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

坡改梯属于扶贫工程,所以叫“以工代赈”。

1994年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洗马河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往外去做生意,在家耕地的年轻人基本没得,当时大部分农民上交国家供给粮都是用钱抵交,因此就行成老年人在家无法处理生活垃圾问题,因此很多老年人只有把生活垃圾倒在房前屋后。

有一年笔者到家乡洗马河去过春节时,看到以前在家当娃娃时很清亮的河水没有了,以前整个寨子使用的河水都很清亮,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端着衣服、洋芋、或自己种的菜到河里去洗,借洗衣服、洗洋芋、洗菜的同时摆摆龙门阵,逗逗笑的那种热闹气氛没有了,原因是河里的水全被垃圾淤泥冲刷到河里夷为平地,特别是居住在河边(庙角)周围的村民喜欢把生活垃圾往距离河道不远的地上倒,久而久之,垃圾被洪水冲刷到河里,使河道被淤泥几乎全部填为平地。

2000年以后,贵阳市开始在农村实施串户路硬化,该项工作属农办组织实施,恰好笔者在清镇市农办工作,2001年10月20日,笔者向农办主任廖玉祥反映家乡寨子里的恶劣环境后,得到农办主
任廖玉祥的同情,因此,农办及下拨了4万元资金解决洗马河寨子泥泞不堪的烂路,当时农办工作人员商孟兰、黄献荣和笔者在站街镇副镇长贾成凤的陪同下到洗马村找到时任村支书黄国良说,农办给材料钱,请他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把寨内道路打好,黄某说4万块钱不可能完成这么大个寨子的烂路,因此打死也不干,为不让资金流向其它村,笔者打电话把倪金福从他修路的开阳工地请了回来;
2001年10月23日,倪金福从开阳工地赶到家后,与笔者实地察看了所有路的走向,经估算,确实4万元资金难以完成,于是笔者就召集群众开会征求意见,群众听说国家拿钱修路都很激动,很多村民还说,趁此机会该把祖祖辈辈不通车的道路扩宽了,但由于资金少,村民提出扩宽修路的愿望可能无法完成,对此,笔者就和倪金福商量,采用集资方式修路,从此,笔者每天晚上就跑到洗马河寨子和刘福忠、倪金福到群众家做思想工作,并在庙角(黄昌华家门口) 组织群众召开动员大会,在动员大会上,笔者首先带头捐献1000元现金,倪金仁捐献900元,倪金福捐献300元,自带头捐款以后,在外打工、做生意、以及在外面工作的人,包括单位,都向修路捐款,如,站街镇、公安局、武警中队、农办的谭继坤,以及若干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都向洗马河捐款,使洗马河在修路期间募得资金5800元。

2001年10月31日,洗马寨子所有泥泞烂路开始动工,在倪金福、周光明、王世昌、孟信琴、何应福、吴顺华、黄昌俊、廖志会、孙仕琴,等九人小组的精心策划和带领下,经过群众投工投劳3个
多月,于2002年1月25日彻底把所有泥泞烂路扩宽建成,至此,长期被活麻刺芭铺盖的泥泞烂路告别了村民,群众不但从此享受道路拓宽带来的好处,而且思想大有进步。

洗马河狭窄的烂路有倪金福的精心策划,有群众投工投劳的义务精神,才把狭窄的烂路得到扩宽建成,在泥泞烂路施工快要完工期间,笔者专门与倪金福商量,趁冬天外出人员在家,再次发动群众把河道挖出来,还以前洗衣服、洗洋芋、洗蔬菜的那种场面,至此,一场战天斗地的挖河工程又在2001年12月7日开始施工。

2001年12月7日,洗马一场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气魄雄伟的挖河工程正式举行。

在挖河期间,洗马河的父老乡亲、男女老幼,包括小到5岁,老到80多岁的老人都积极参加挖河工程,比如,何大荣老人参加挖河期间是82岁,老人2009年12月去世时是91岁高龄,他虽然与村民永远离别,但他82岁高龄还积极参加挖河的精神永远被人们传承,86岁的何赵氏积极捐款修河的行动也激发了人的精神。

河道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期间,清镇市水电局资助5000元,清镇农发办资助7000元,站街镇政府资助1952元,以及农办工作人员:笔者、商孟兰、阳化涛、黄献荣、彭松和站街镇副镇长贾成凤等亲朋友好都向工程捐款赞助。

2002年1月16日竣工的河道工程和2002年1月25日完成的寨内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当时还被清镇新闻报道,被都市报刊登。

就因为有倪金福的谋划,有群众的积极,才使洗马从此得到各有关单位大力帮助,比如,2002年9月,倪金福被选为村主任后,农办
2003年6月25日向贵阳市农办申报5万元建桥资金给洗马村,当时农办主任廖玉祥亲自带领谭继坤、黄献荣、林荣和笔者到现场进行测量,经测量预算,如果不集资和投工投劳,仅凭5万元资金肯定也无法完成建桥大业;
2003年6月29日(农历五月三十星期天),笔者到洗马村与当时的村支书赵国强、主任倪全福在周旭家商量,商量的目的是,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资金少,工程量大、群众盼望已久的桥修起来。

经过商量,后来采用高音喇叭在村民吴正举家门口号召群众捐款修桥,经过几天的宣传鼓励,又为建桥大业募得资金上万元,报名义务投工1500个。

比如,个体户倪金仁、清镇律师事务所倪文勇、国税局周光发、建行何应禄、防疫站黄昌敏,幼儿院黄昌琼、卫生系统黄昌萍等等,以及若干热心支持洗马村建设的有关人士共计137人为洗马村修桥捐献了资金;
2003年7月24日,洗马村周家寨大桥正式破土动工,在动工期间,笔者专门从清镇市委党校邀请方兰老师到洗马村用普通话在广播里向修桥的群众宣读捐款人员名单和自愿报名义务投工人员名字。

用高音喇叭宣读名字,是鼓舞士气、激发村民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的肯定,也是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为让大桥早日完工,笔者经常“夜半三更”跑到洗马村与倪金福、刘福忠到村民家中去做工作。

在倪金福和刘福忠的组织指挥下,由于有倪金福的雷厉风行,有刘福忠配合的默契。

经过全体村民4个
多月的奋战,使一座展新的民兴大桥在2003年11月27日终于建成通车;
2004年2月25日中午,贵阳市农办、贵阳市计委、贵阳市财政、贵阳市审计等多家单位组织验收洗马村新修的民兴大桥期间,在洗马村新建的民兴大桥上面,贵阳市农办农建处绍洪欣处长说,如果大桥采用发包形式修建,需要15万资金才能完成,这就充分说明,洗马村领导不但有组织能力,还有凝聚力,群众不但自愿报名义务投工,还积极捐钱参加建设。

自洗马村建起“民兴桥”以后,洗马村不但从此告别了交通瓶颈,而且开始走上富裕之路。

比如“村民上街再也不走绕路,学生上课不需要人护送,拖砖拉煤告别二次搬运,婚姻嫁娶直接上车出动”,这就是修路、挖河、建桥为群众带来的好处;
2003年7月24日破土动工的洗马村周家寨大桥,当时赵国强是村支书,倪金福是村主任,刘福忠是村文书兼洗马二组组长,但主要负责大桥施工的是倪金福和刘福忠,赵国强主要负责到其他村组去做动员工作,比如,当时洗马村作出规定:全村主要劳动力必须义务投工8个,除了义务投工8个外,多做的工天按15元一天发给本人,笔者当时为了确保大桥顺利建成,经常到施工现场督促施工,并与倪金福和刘福忠进行探索施工遇到的难题。

由于大桥基础处是长年形成的淤泥,所以在挖基础时,村民连续挖下4米多深还未见着本泥,最后采取打桩处理;
贵阳市组织验收时,贵阳市农办农建处绍洪欣评估说,大桥如果采用发包形式需要资金15万才能建成?这就说明全村主要劳动力义务投工的威力。

按当时全村6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153人。

党员34人,女性党员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平均年龄50岁。

按1000个劳动力计算,每人投8个工,都是800个工。

按每个工15元计算,就等于12万元。

这就是有组织能力的体现;
三个多月的施工。

刘福忠兢兢业业,倪金福付出心血,赵国强跑酸大腿,何银贵积极参与,做工人员顶着日晒,捐款人员始终挺起。

民兴桥竣工期间,清镇市农办主任廖玉祥,站街镇武装部长王志学,站街镇医院黄国安,洗马小学校长许荣华,以及笔者等参加竣工仪式。

笔者在竣工仪式上发言说,洗马村的民兴桥是在各有关单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
2004年8月15日,洗马村村主任倪金福又准备着手解决没有村办公室的历史问题。

倪金福东奔西跑向有关部门争取得部分资金,但由于缺口大,想修建村办公室很棘手,但,如果不设法修起村办公室又难凝聚群众力量改造基础设施。

笔者得知洗马村想修村办公室的消息后,自己掏钱从小河水泥厂购买6吨水泥赞助给该村,个体户倪金仁支持装载机平整场地,时任洗马村文书刘福忠收到赞助的水泥和倪金仁答应支持装载机平整场地后,激动地说,你们对洗马村的支持启发了若干人;
由于洗马村想修村办公室没有土地,于2004年8月28日笔者又和村文书刘福忠专门找到居住在风水墙旁边的村民陈启国(小石包) 商量,准备为他申报两户茅草房改造指标,把他破烂的石墙房移到王家尖山脚下重建,让出他危险破烂的房子地盘给洗马村修建村办公室,当笔者和刘福忠向陈启国解释说“住宅靠山,运气顺畅,遇到困难也能化吉,风生水起锦上添花”,陈启国听完笔者和刘福忠的解释后,爽快地答应笔者和刘福忠提出的条件,于是洗马村办公室就得以耸立在现在的位置;
2004年10月,清镇市农办向洗马村安排300亩坡改梯任务,在倪金福、刘福忠、何应华等村支两委的带领和指挥下,经过村民一冬三个月的努力,使300亩坡改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坡改梯工程,既把村民自己的坡形土地改造成梯形,又把不利于保土、保水、保肥的山坡修复,既方便村民耕种,又提高植物播种,既有利于庄稼生长,又可夺取粮食丰收。

2004年度,清镇市农办在洗马村实施的坡改梯工程被贵阳市农办评为优质工程,该工程得到顺利完工并被评为优质工程,首先离不开倪金福、刘福忠、何应华等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经济更加发展的洗马村:
2005年,倪金福担任洗马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洗马村的基础施更加巩固。

比如,穿越化龙桥寨子的道路硬化、背后坡的改梯工程、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洗马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如,全村897户,3017人,党员49人,在这样
大的行政村里,倪金福得到刘福忠的配合,得到村支两委成员的努力,不但把全村每个村组的道路全部打通,而且把距离村办公室3.7公里的鸭蛋寨和距离村办公室3.5公里的高坡组全部硬化,同时把农用三相电和人畜饮水全部灌通到各家各户,还向每个村组配备娱乐设备,鼓励村民跳舞锻炼身体;
2009年后,洗马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和养殖业不断做大,如,弯樟树组的张召斌家饲养80多头种猪,善鸡冲组的李江家饲养60多头肉猪,洗马河组的向光林家饲养70多头仔猪和肉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洗马河组的退伍老兵向光林同志,向光林同志白天在外当保安,下班后还要喂猪铲粪,他兢兢业业发展养猪业的精神不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还深受人们的尊敬,他艰苦创业的精神不仅滋润了自己,还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同时又树立了一个退伍老兵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
日新月异的洗马村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吸引了若干城里姑娘嫁往该村,比如何正银家两个媳妇,倪金富家两个媳妇,刘福忠家媳妇女婿,张凤奎家媳妇,赵进昌家媳妇等等,以及若干到洗马村上门的女婿都是城市户口。

现在的洗马村不仅看不到刺笆遍野的小路,而且更看不到破烂的房子晃动,除了家家户户居住在漂亮宽敞的楼房里外,那种不小心就会踩着老蛇的崎岖小路已经一去不复返。

比如,房屋破烂、道路坑洼不平、人的思想陈旧、个别人私心严重、寨子周边无树、路上牛屎成堆的现象得到彻底根除。

就像1979年
开始担任村书记,2001年卸任,2017年2月9日去世的黄国良在2003年说的那样,洗马村只要有倪金福的带领,硬件设施建设虽然到处化缘,但群众渴望修路、挖河、建桥的愿望得到践行;
今天的洗马村,经过倪金福及村支两委成员的精心打造,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不仅使洗马村的道路得到扩宽修建,河道得到挖好修复储水,大桥得到建好通车,而且“三农”工作也在扎实推进。

比如,村支书倪金福不光抓硬件设施建设,还大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据村民反映,洗马村从2005以来,治安环境非常好,原因是倪金福抓治安综合治理是亲自带领联防队开展巡逻,如2016年8月24日、2016年9月14日、2016年10月3日笔者参加洗马村的治安巡逻时,亲见了倪金福带领联防队员陈松、赵国强、向荣康、吴正举、杨忠华等为村民做好事及开展治安巡逻的所见所闻;
洗马村为什么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村支两委以身作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才使各项工作目标得到推进,就像退伍老兵向光林同志所说的那样,哪怕自己饲养几十头猪很累,只要有空都会参加多做公益,特别是治安巡逻,因为治安巡逻是为老百姓营造平安,所以更要积极参与。

九眼组的村民马国庆说,从2005以来洗马村没有发现过盗贼,就是因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得好。

洗马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