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 年,重庆)

合集下载

可控弹簧圈限制TIPS分流道血流治疗难治性肝性脑病

可控弹簧圈限制TIPS分流道血流治疗难治性肝性脑病

可控弹簧圈限制TIPS分流道血流治疗难治性肝性脑病李岩; 褚建国; 邹显志; 刘虹【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9(016)012【总页数】4页(P726-729)【关键词】肝硬化; 肝性脑病; 高血压;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作者】李岩; 褚建国; 邹显志; 刘虹【作者单位】烟台市奇山医院放射介入科山东烟台264001; 北京空军总医院放射介入科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 R815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但TIPS术后有发生肝性脑病的风险[1-2],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Sarfeh等[3]研究H型门腔静脉分流,发现肝内门静脉的灌注量取决于侧-侧分流的直径。

近年来,随着术式改进及限制支架直径,TIPS术后肝性脑病、尤其是严重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但少数年龄大、体质量轻、肝功能储备差,内科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需TIPS分流道限流来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TIPS术后仍可能出现严重肝性脑病(难治性肝性脑病)。

既往多采用限流支架来控制分流道血流,但限流支架制备过程较繁琐、存在移位风险,且对支架血流仅能起到扰流作用,对部分难治性肝性脑病控制不佳。

本研究探讨采用Interlock可控弹簧圈限制分流道血流对TIPS术后难治性肝性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TIPS术后难治性肝性脑病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1、54、57、63及72岁;自身免疫性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乙肝肝硬化3例;3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2例以顽固性腹腔积液为主要症状;术中直接测压均示门静脉压力增高。

TIPS术后2个月内4例反复出现肝性脑病症状,1例术后3天严重肝昏迷,给予控制蛋白饮食及门冬氨酸鸟氨酸等内科对症治疗均未好转。

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

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

Hepatology 2007;45:879-885. Hepatology 2002;35:357-366.
MHE和CFF与肝硬化病人生存期相关
Estimation Cohort
Validation Cohort
• CFF与生存期:CFF<39Hz的肝硬化患者达到5年生存期比例显著小于CFF≥39Hz
2014 Practice Guideline HE AASLD and EASL. Hepatology. 2014;60(2):715-35.
推荐等级
II-2级,A1
II-1级,B1 I级,A1 I级,B2
I级,B2
II-1级,B2级 II-3级,B2
肝性脑病的治疗策略——指南推荐
预防OHE和终止预防的推荐意见
认知 控制
实时更新的 情境信息
Stroop测试方法
• 测试一:选出####的颜色(图示正确答案“绿”) • 测试二:选出文字的颜色(图示蓝色的“绿”字,正确答案为蓝色)
EncephalApp
测试一
测试二
结果呈现
Stroop测试App
• 测试一时间+测试二时间结果>190秒时考虑CHE • ROC值为0.91,其中无OHE史的患者ROC值为0.88 • 可预测OHE发作
• • • 国外:HE 30~45%, OHE 10~14% 我国:HE 10%~50% TIPS 术后:25%~45%
全国16家教学医院:CHE 发病率39.9%
100 80 60 40 20 0
56.1
39.4
24.8
Child A Child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CHE全球患病率 20-80% CHE我国患病率 29.2-57.1% (不同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46●●12____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

为更好地规范HE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和《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全国知名肝病专家就当前我国HE的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进展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形成如下共识。

共识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1。

HE,常于起病2周内出现脑病症状。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时,HE出现于2~12周,可有诱因。

B型:门-体旁路性(portalsystemicbypass)肝性脑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门-体分流,但无肝脏本身的疾病,肝组织学正常。

临床表现和肝硬化伴HE者相似。

这种门-体分流可以是自发的或由于外科或介入手术造成。

如先天性血管畸形、肝内或肝外水平门静脉的部分阻塞(包括外伤、类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引起的高凝状态所致的门静脉及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以及淋巴瘤、转移性肿瘤、胆管细胞癌压迫产生的门静脉高压,而引起门-体分流。

C型: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常常伴门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是HE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其中肝功能衰竭是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门-体分流居于次要地位。

根据HE临床症状的轻重又可将C型肝性脑病分为轻微HE(minimalHE,MHE)及有临床症状的HE(symptomaticHE,SHE)。

在我国,大多数HE为C型,即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常常伴门脉高压和门-体分流;而A型及B型相对较少。

2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HE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提[1]1肝性脑病的概念及临床分型1.1 肝性脑病的概念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各种门-体分流(porto-systemicvenousshunting)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并排除了其他已知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肝性脑病诊治进展

肝性脑病诊治进展

出血情况(平均动脉压 80.0±10.3 VS 81.5±9.6mmHg)、血红蛋白浓度(8.1±1.6 VS 8.6±1.9 g/dL)、出血后距内镜治疗的时 间(6.5±2.5 VS 7.0±2.9 小时)、食管源性 出血的比例(93% VS 88%)、肝性脑病的发生 率(L 组 5/27 VS R 组 4/26)和死亡率(L 组 3/27 VS R 组 3/26)都相似。
肝性脑病血氨一定升高吗? 肝性脑病发作一定要限制蛋白摄入吗? 肝性脑病可以使用白蛋白吗?




1.寻找及去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基础 [2c,A]。 2.肝性脑病1级和2级患者推荐非蛋白质能量摄入量为 104.6~146.4 kJ·kg-1·d-1。蛋白质起始摄入量为0.5 g·kg1·d-1,之后逐渐增加至1.0~1.5 g·kg-1·d-1。肝性脑病3级和 4级患者,推荐非蛋白质能量摄入量为104.6~146.kg-1·d-1。 蛋白质摄入量为0.5~1.2g·kg-1·d-1 [1a,B]。 3.乳果糖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线药物。可 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存活率。其常用剂量是 每次口服15~30 mL,2~3次/d,以每天产生2~3次pH<6的 软便为宜。当无法口服时。可保留灌肠给药[ 1a,A]。 4.拉克替醇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性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疗效与乳果糖相当。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6 g/kg, 分3次于就餐时服用。以每日排软便2次为标准来增减本药的 服用剂量 [ 1a,A]。
中国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欧洲肝病肠外营养指南 2010
2009
2009
AASLD资料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 2013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

参考内容二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为了提高对 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本 篇文章将介绍该共识的关键知识点和临床应用。
疾病概述脑小血管病是指累及脑部小血管的病变,这些小血管直径通常小于 100微米。据估计,全球有数百万人在遭受这种疾病的困扰。脑小血管病的主要 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情感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严重 影响。
2、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在肝性脑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包括头颅CT、MRI 和功能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 死、脑出血等;功能影像学检查可以揭示脑功能的变化情况。
3、病理学诊断: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医生可能需要通过病理学诊断来确诊。 病理学诊断主要包括肝活检和脑活检。肝活检可以揭示肝脏的病变情况;脑活检 可以了解脑组织的病理变化。
一、一般性共识
肝性脑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功能失调,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氨中毒、假性神经递质、氨基酸失衡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认 知障碍、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在诊治肝性脑病时,需患者的病史、体检、肝 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二、诊断共识
1、实验室诊断:肝性脑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血氨检测、肝功能检查和 神经递质检查。血氨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氨的代谢情况;肝功能检查 可以反映肝脏损伤程度;神经递质检查可以揭示神经系统的病变情况。
治疗及预防
治疗脑小血管病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心理干预和生 活方式调整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 等。认知训练可帮助改善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症状。心理干预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预防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措施。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专家共识意见的制定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专家共识意见的发布也可以引起更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探讨,推动
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隐匿性肝性脑病的治疗和管理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专家 共识意见的制定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医疗信息和服务,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
依从性。
02
隐匿性肝性脑病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隐匿性肝性脑病(C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CHE)是指无明 显神经精神异常表现,但通过神经心 理测试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诊断的肝 性脑病。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轻 微型CHE和重型CHE。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同 时戒烟限酒,以减轻肝脏负担。
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
教会患者如何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如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
心理干预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了解 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等心理 状态,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依 据。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护理,保持环 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消化道出血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 使用损伤胃肠道的药物
和食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及时补充和调整电解质
平衡。
05
患者管理与随访
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隐匿性肝性脑病的认识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推荐低蛋白饮食,减少动物蛋白 摄入,增加植物蛋白比例;控制 盐分摄入,预防水肿;保证足够 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生活习惯改善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 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保持良好 睡眠习惯,充足休息。
避免诱发因素
预防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 染等;避免使用镇静剂、麻醉剂 等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心理健康指导及家庭支持
重视多学科协作
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隐匿性肝性脑病诊治中的重要性,发挥各学科专业优势,提高综 合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隐匿性肝性 脑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一 步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 理过程,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手段 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新型诊断技术和 方法
研发更加敏感、特异的诊断技术 和方法,提高隐匿性肝性脑病的 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CH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氨中毒、神经递质紊乱、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氨中毒是CHE发病的核心环节,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认知障 碍。
危险因素
CHE的危险因素包括肝功能不全、门体分流、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 血氨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CHE。此外,长期饮酒、高蛋白饮食等也可能增加CHE的发病风险。
诱发电位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 诱发电位检查可发现肝性脑病患者的
异常表现。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异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辅助诊 断依据,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 节律变慢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排除其 他引起神经精神异常的脑部疾病。
04

最新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PPT文档

最新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PPT文档

C型
肝性脑病伴肝硬化和门 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 • 发作性HE:诱因、自发 性、复发性 • 持续性HE:轻度、重度、 治疗依赖 • 轻微HE=亚临床HE,常 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 发现。
最常见
肝性脑病分级与临床实际应用
WHC ISHEN
描述
实际操作
评论
未受损
无脑病,无HE发作史
营养支持
❖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肝性脑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肝性脑病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 肝性脑病患者能量摄入量为 35-40 Kcal/kg/d;蛋白质摄入量为 1.2-
1.5 g/kg/d ,推荐摄入植物蛋白 ❖ 鼓励少食多餐,避免日间3-6h不进食 ❖ 建议吃夜宵,夜宵中含至少50g碳水化合物 ❖ 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补锌 ❖ 显性肝性脑病患者早期仍需适当限制蛋白摄入
MHE和CFF与肝硬化病人生存期相关
相同MELD评分 比较
与MELD评分大 于15且不伴有 MHE的患者相 比,MELD评分 为10-15并伴有 MHE的患者达 到5年生存期的 人更少
CFF评分低于39 Hz和MELD评分与随访期患者的生存期相关
Ampuero J,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5;149:1483-1489.
I级,A1
对常规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口服BCAAs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或者辅助治疗 方法
I级,B2
对常规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静脉输注LOLA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或者辅助 治疗方法
I级,B2
新霉素是治疗显性肝性脑病的替代选择
II-1级,B2级
甲硝唑是治疗显性肝性脑病的替代选择
II-3级,B2
2014 Practice Guideline HE AASLD and EASL. Hepatology. 2014;60(2):715-35.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隐匿性肝性脑病概述
• 定义和流行病学:隐匿性肝性脑病是指由肝脏疾病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共识意见将对该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等进行概述。
• 病因和发病机制:隐匿性肝性脑病的病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其发病机制涉及 氨中毒、假性神经递质形成、氨基酸代谢异常等多个方面。本共识意见将对隐匿性肝性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进行详细阐述。
临床表现
轻微神经精神症状
隐匿性肝性脑病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往往被患者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行为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性格改变、易怒或暴躁、语言不清等。这些症状可能与患者 的肝功能损害有关。
运动障碍
隐匿性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如肌肉无力、颤抖、步态不稳等。这些症状可 能与患者的神经系统受损有关。
OHE的康复和长期管理
研究OHE患者的康复和长期管理 方法,减少并发症和复发风险,提 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OHE的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和遗传背景等,开展个体化治疗 研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和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与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 训练等,以缓解不良情
绪,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与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和社会给 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 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 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 暖和关爱,从而提高其
生活质量。
06
隐匿性肝性脑病预防策 略及建议
生活质量问卷
使用针对肝性脑病患者的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如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或SF-36健康调查问卷,全 面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情感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202X年肝性脑病最新共识

202X年肝性脑病最新共识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诊断共识 意见 (ɡònɡ shí)
• 3.West-Haven分级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的肝性脑病严重程度分级方法[1b。A]。
• 4.肝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应严格标本采 集(cǎijí)、转运和检测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 性[1b,A]。
• 5.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等可反映肝性脑病的 大脑皮质电位,以诱发电位诊断效能较好。 但受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限制,多用于 临床研究[1b,A]。
第四页,共十三页。
诊断 共识意见 (zhěnduàn)
• 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患者出 现可识别的神经(shénjīng)精神症状时,如能排除 精神疾病、代谢性脑病、颅内病变和中毒 性脑病等,提示肝性脑病[1b,A]。
• 2.根据基础疾病,可将肝性脑病分为A、B 和C型[1d,A]
第五页,共十三页。
第十二页,共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肝性脑病最新共识解读。4.肝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应严格标本采集、转运和检 测(jiǎn cè)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1b,A]。但受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限制,多用于 临床研究[1b,A]。当无法口服时,可保留灌肠给药[1a,A]。我国批准剂量为400 mg/ 次,每8h口服1次[1a,B]
第八页,共十三页。
治疗共识 意见 (ɡònɡ shí)
• 3.乳果糖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 病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 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提高(tí 患者 gāo) 的生活质量及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存活率。 其常用剂量是每次口服15~30 mL,2~3次 /d,以每天产生2~3次pH<6的软便为宜。 当无法口服时,可保留灌肠给药[1a,A]。
• 8.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神 经心理学测试,其中NCT-A及DST两项均阳 性可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1b,A]。

肝性脑病-精品医学 课件

肝性脑病-精品医学 课件
锰具有神经毒性,正常时由肝脏分泌入胆道, 然后由肠道排出,肝病时锰不能正常排出并进 入体循环,在脑部沉积除直接对脑组织损伤外, 还影响5-HT 、去甲肾上腺素和GABA等神经递 质的功能,也造成星形细胞功能障碍,与氨有 协同作用。
细菌感染与炎性反应
肠道细菌氨基酸代谢产物——硫醇与苯酚产 生的内源性苯二氮卓类物质,色氨酸的副产物 吲哚及羟吲哚等,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并影 响 -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的传递;肝性 脑病患者的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增加,TNF 刺 激星形胶质细胞释放 IL-1、IL-6 等细胞因子 ,而 TNF、IL-1和 IL-6 都能影响血 - 脑屏 障的完整性。
氨中毒学说
二 、游离的非离子型氨有毒性,对脑功能有多方 面影响:干扰脑细胞的三羧酸循环,使脑细胞 能量供应补足;增加了脑对中性氨基酸的摄取, 他们对脑功能有抑制作用;脑星形胶质细胞含 有谷氨酰胺合成酶,当脑内氨浓度升高,谷氨 酰胺合成增加,其增加可导致神经元细胞肿胀, 促使肝性脑病发生;氨还可直接干扰神经的电 活动。
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 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
● 以精神症状为惟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 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病 ●其它可引起昏迷的疾病 如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血管意 外、颅内感染、缺氧、中毒及镇静剂过 量等相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去除引发肝性脑病 的诱因,维护肝功能,促进氨代谢清除 及调节神经递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主要 措施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类
急性HE: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明显肝功能 受损,诱因不明显,无门体分流,有脑水肿和 颅内压。起病数日即昏迷甚至死亡,可无前驱 症状。
慢性HE: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由于门体分 流和慢性肝功衰所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 大量门体侧支循环,常见于LC、门体分流手术 后、TIPS。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和昏迷为突 出表现,常有诱因。肝硬化终末期所见肝性脑 病起病缓慢、昏迷加深,最后死亡。

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

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

+,-.DEFDGH*1<IJ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8)10-2076-14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hepaticencephalopathyincirrhosis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Keywords:livercirrhosis;hepaticencephalopathy;diagnosis;therapy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8.10.007收稿日期:2018-08-27;修回日期:2018-08-27。

通信作者:徐小元,电子信箱:xiaoyuanxu6@163.com;段钟平,电子信箱:duan2517@163.com。

1 前言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以下简称门-体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为了促进HE临床诊疗的规范化,一些国际胃肠和肝病学会陆续发布了HE的指南或共识,对HE的定义及诊疗提出了建议。

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成立HE工作小组,并于2002年制定了《HE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实践标准委员会、国际HE和氮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HepaticEncephalopathyandNitrogenMetabolism,ISHEN)、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欧洲肝病学会(EASL)等先后制定了多部指南或共识,从HE的发病机制、自然史、流行病学、诊断评价和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推荐意见。

对HE的实验模型、神经生理研究、神经生理学和影像学检测及临床试验设计等方面也进行了阐述[1-3]。

肝性脑病-复旦精品课程

肝性脑病-复旦精品课程

人格改变 行为失常 意识障碍 和昏迷
概念
- hepatocellular failure - portosystemic shunting
Unfiltered blood reaches the brain
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 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氨对大脑的间接毒性作用----谷氨酰胺Glutamine
氨的二级代谢产物----谷氨酰胺
在脑神经胶质细胞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可以利用氨和谷氨酸盐生成谷氨酰胺,从而起到 氨解毒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谷氨酰胺过度蓄积本身也会造成神经毒性。
谷氨酰胺对大脑的毒性作用
直接作用:促进氧自由基(ROS)产生 间接作用:渗透压活性,导致神经胶质细胞水肿?
定义
亚临床或轻微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minimal HE): 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 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HE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 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 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
毒性。 电解质紊乱:
低钾性碱中毒:促使NH3透过肠粘膜、血脑屏障; 低血钠:能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而导致脑水肿;可导致星形胶质 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与氮化应激反应,神经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 血- 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氨中毒学说
相关诱因对血氨的影响
低血容量:致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氨增高 利尿、大量抽放腹水、呕吐、腹泻、出血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56U/L;天冬氨酸转氨酶43U/L; 总胆红素22.6umol/L;结合胆红素8.4umol/L;白蛋 白32g/L,球蛋白35g/L;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观察宋方敏; 李丹; 王良【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17)019【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门冬氨酸鸟氨酸; 乳果糖; 肝性脑病【作者】宋方敏; 李丹; 王良【作者单位】郧西县人民医院湖北郧西 442600【正文语种】中文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严重肝病,或门-体静脉分流诱发、以生理代谢过程异常紊乱为发病基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的综合征,也是常见于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具有病情复杂多变、预后情况差、死亡率高等特点[1]。

HE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为意识功能障碍、日常行为异常以及昏迷不醒等。

此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2],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使得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毒性物质含量显著性升高,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明显失调,其中血氨水平明显升高是诱发HE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有效降低血氨水平是治疗HE患者的主要措施。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及乳果糖治疗HE患者[3],笔者所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HE患者,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2例HE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郧西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符合HE的相关诊断标准[4]。

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1±6.7)岁;病毒性肝炎27例,酒精性肝炎6例,其他3例;HE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10例,Ⅲ期13例,Ⅳ期7例;Child-pugh分级为A级7例,B级18例,C级11例。

观察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3±7.1)岁;病毒性肝炎28例,酒精性肝炎5例,其他3例;HE分期为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10例,Ⅳ期8例;Child-pugh分级为A级8例,B级17例,C级11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 年,重庆)》的
推荐意见所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
证据等 级水平
描述
证据来自大样本临床 RCT,或来自多个随机试验的系统 1a 性评价(包括 Meta 分析),至少应相当于一项设计良好
的临床 RCT 中获得的证据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全或无”的高质量队列研究 ;研究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死亡或治疗失败,而采 1b 用新的治疗方法则一些患者存活或治疗有效 ;或者在这 一研究中用常规方法,许多患者死亡或治疗失败,而采 用新的治疗方法,“无”一例死亡或治疗失败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 年,重庆)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1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 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史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 或各种门静脉 - 体循环分流(以下简称门 - 体分流) 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同 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只有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绝大多数肝硬化 患者在病程中的某些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型 肝性脑病和(或)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常见的并 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过去所称的肝昏迷(hepatic coma),只是肝性脑病中程度严重的一级,并不能 代表肝性脑病的全部。
流 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和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 。 [11]
3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肝性脑病(包括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与病理生理较复杂,迄今未完全阐明。
3.1 氨中毒学说 约 100 年前提出的氨中毒学说
目前仍然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①氨使星形
肝硬化等终末期肝脏疾病是我国肝性脑病 / 轻 微型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 [2b,A]。 ● 大多数肝性脑病 /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均有 诱因 [2b,A]。出血、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是常 见诱因。 ● 氨中毒学说仍然是肝性脑病 / 轻微型肝性脑病 的主要机制,多种因素相互协同,相互依赖, 互为因果,共同促进了肝性脑病 / 轻微型肝性 脑病的发生和发展 [2b,B]。 4 临床流行病学 肝性脑病确切的发生率尚难评估,主要原因可能 是导致肝性脑病的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以 及报道时是否包括了轻微型肝性脑病。急性肝功能衰 竭中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尚缺乏系统报道。 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的某些阶段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据国外资料报道,肝硬化 患者伴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至少为 30% ~ 45%[26-28], 在疾病进展期其发生率可能更高 。 [23] 我 国 报 道 的 肝 性 脑 病 发 生 率 从 10% 至 50% 不 等。TIPS 术 后 肝 性 脑 病 的 总 体 发 生 率 为 25% ~ 45%[29],我国报道较低 。 [30] 慢性肝病患者 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预后不良,其 1 年生存率低 于 50%,3 年生存率低于 25%[31]。 国外报道的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率为 30% ~ 84%[32-34]。国内报道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 性脑病的发生率为 29.2% ~ 57.1%[35-38],但是国内 报道的诊断方法大多采用数字连接试验(number connection test,NCT)单项异常作为标准,也未对 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最近,中华医学 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对全国 13 个省市、 自 治 区 16 家 三 级医 院 住院 的 519 例肝 硬 化患 者 (63% 由慢性乙型肝炎引起)进行调查,以 NCT-A 及数字符号试验(digit-symbol test,DST)两者均 异常诊断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结果显示轻微型肝性 脑病的发生率为 39.9%,其中 Child-Pugh A 级者轻 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率为 24.8%,B 级者为 39.4%, C 级者为 56.1%[39]。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与病因 无明显相关性,但是随着肝硬化失代偿程度的加重, 其发生率增加,并且有轻微型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
他任何原因导致血氨升高,如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
均可诱发肝性脑病,而肝活组织检查证实肝组织学 正常 [3]。
2.4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常见肝性脑病的诱发
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特别是自发性腹膜炎、
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
脱水、低血钾、低血钠)、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
进食蛋白质过多、便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3 来自专家的意见,没有参考文献或上面所提到的证据
注 :RCT 为随机对照试验
2 病因及诱发因素
2.1 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的肝脏疾病 各种原因
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
因,占 90% 以上。目前,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及
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其中 HBV 约
占 80% ~ 85%,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乙醇、
通讯作者 :魏来 E-mail :weilai@ ;刘玉兰 E-mail :liuyulan@
82 ●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 年第 6 卷第 2 期
和共识,进一步规范了肝性脑病的诊治 [3-7]。印度 国家肝病研究学会(The India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the Liver,INASL) 于 2010 年 发 布 了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疗共识 [8],对于轻微型肝性脑 病的流行病学、诊断评价、发病机制、自然史和治 疗给出了推荐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对轻微型肝性脑 病的认识。
胶质细胞合成谷氨酰胺增加,细胞变性。而脑水肿
及颅内高压主要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肝性脑
病。②氨促进谷氨酸盐及活性氧释放,启动氧化及
氮化应激反应,导致线粒体功能及脑细胞能量代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 年第 6 卷第 2 期
●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 83
障碍,损害细胞内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中凋亡级 联反应的发生。③氨直接导致抑制性与兴奋性神经 递质比例失调,最终使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增加 ; 改变重要基因 [ 如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水通道蛋 白 4(aquaporin protein 4)] 的表达,损害颅内血 流的自动调节功能 。 [12-15] 3.2 细菌感染与炎性反应 肠道细菌氨基酸代谢 产物——硫醇与苯酚产生的内源性苯二氮卓类物 质,细菌色氨酸的副产物吲哚及羟吲哚等,损伤星 形胶质细胞功能并影响 γ- 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神经递质的传递 [16]。肝性脑病患者 的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增加,TNF 刺激星形胶质 细 胞 释 放 IL-1、IL-6 等 细 胞 因 子, 而 TNF、IL-1 和 IL-6 都能影响血 - 脑屏障的完整性 。 [17,18] 3.3 γ- 氨基丁酸神经递质与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γ氨基丁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强神经元突触后膜 的抑制功能,产生中枢抑制效应,表现为神志改变 和昏迷等 。 [19] 另一方面,血液中蓄积的苯乙胺及 对羟苯乙醇胺随体循环进入脑组织,经 β- 羟化酶 的作用,形成苯乙醇胺和对羟苯乙醇胺假性神经递 质,与正常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竞争,使其 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 [20, 21]。 3.4 其他 3.4.1 低钠血症 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氧化应 激与氮化应激反应,神经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血 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 。 [22] 3.4.2 锰中毒 80% 的锰沉积于大脑基底节星形 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内,损伤线粒体功能,出现帕金 森样症状。锰可兴奋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转位蛋白, 促进神经类固醇的合成,增强 γ- 氨基丁酸的作用 [23] ; 并且锰能产生活性氧和毒性儿茶酚胺(6- 羟多巴 胺),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转变成 Ⅱ型阿尔茨海默细胞 。 [24] 3.4.3 乙 酰 胆 碱 减 少 在 肝 硬 化 患 者 和 肝 硬 化 相关肝性脑病动物模型中发现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活性增强,导致乙 酰胆碱减少,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关 。 [25] 共识意见 : ●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性脑病的预防、诊断和治 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组织国 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 (2013 年,重庆)》。本共识旨在帮助医师在肝性脑 病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临床医师应 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可利用的医疗资 源,认真分析患者具体病情,以制订全面合理的诊 疗方案。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中等样本量的 RCT ;或者来自对一 1c 些小样本试验(汇集的病例数应达到中等数量)所做的
Meta 分析
1d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 RCT
续 表 1
证据等 级水平
描述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高质量的非随机性队列研究(有或者 2a 没有接受新疗法)
2b 证据至少来自一项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2c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高质量的病例系列报告
本共识推荐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描述见 表 1[9]。证据等级分为 3 级。高质量(1 级):进一 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 等质量(2 级):进一步研究很可能改变该疗效评 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评估结果。低质量 (3 级):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 的可信度,且有可能改变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改变 是不确定的。推荐强度分为 2 级。强烈推荐(A): 高质量证据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者弊大 于利时。微弱推荐(B):利弊关系不确定(因为 证据质量低或利弊相当)时,不能确定为合理利用 资源的干预措施。
2009 年至 2011 年国际肝性脑病和氮代谢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Nitrogen Metabolism,ISHEN), 从 肝 性 脑 病 的 实 验模型、神经生理研究、神经生理检测、影像学检 测和临床试验设计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的实践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