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容忍与自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二单元和而不同

胡适《容忍与自由》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和而不同”的思想;

2、了解“和而不同”思想对做人及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

3、学习胡适《容忍与自由》,理解“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观点;

4、学习掌握《容忍与自由》论证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思想;

2、理解“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观点。

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容忍与自由的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和而不同”的思想;

2、“和而不同”思想对做人及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

3、胡适的生平及思想简况;

4、《容忍与自由》主旨及论述方法;

5、如何看待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一观点。

主要教学内容:

“和为贵”(《论语》)、“致中和”(《礼记》)、“中庸之道”(《小戴礼记》)、“中和之美”(《中庸》)、“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调耳”(《国语》),我国古代先哲的这些箴言,变奏出一支“和而不同”哲理的交响曲,是中华民族生活经验、政治经验、审美经验的宝贵结晶。

关于“和而不同”,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三无私,和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认为“和是合为一体”的意思是不妥当的。“和”不是“同一”,不是“一体”,“和”

与“合为一体”不是一个概念。“和”是差异、矛盾、不同甚至对立的事物通过一定过程的碰撞、冲突、接近、沟通、转化达到相对的统一。不同、差异和矛盾是运动的形态,是绝对的。“和”是相对的,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是相对的太和、中和、和合、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同时,此一阶段的“和”,会有新的“不同”,新的差异、新的矛盾萌生,于是有新一阶段的“和”,高一层次的“和”,如此渐进、递升,乃至达到理想的“和”的境界——即便是到了那样的层次,仍然会有“不同”,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对“和”的一种解读。这就告诉我们:天下万物,差异、矛盾、“不同”是客观存在。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矛盾、“不同”是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人种)的文明差异、矛盾、“不同”是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矛盾、“不同”,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本质的。所以一万年也要允许、肯定差异、矛盾、“不同”的存在。

孔子有两则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与“同而不和”、“比而不周”来区分君子和小人。这两则语录,从两个层面对和而不同的要义作出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概括。一是思想认识层面。多样共存、多元并立,是自然世界与人世社会事物存在的一般状态,作为识见洞达的君子,要能够在正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和而不同,即正确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求取社会政治的和谐发展。而不应该像小人那样同而不和,无视矛盾的客观性,依附强权,屈从专制,压抑不同意见而把社会政治引向危殆。二是道德品格层面。君子与人相处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是在讲求道义的基础上谋取普遍的团结与长期的和谐,能够求和而存不同,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操守。而小人则同而不和,比而不周,为利驱使而朋比为奸,追求少数人的一时利益,不能容人,屈服于权势。

“和而不同”给我们提供了做人的准则,与人相处如此,那么治理国家呢?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记载晏子和齐景公关于和与同的区别的对话,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思考社会关系或者政治关系的最高境界。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同”两个字在古代的基本含义。同,《说文解字》云:“同,合会也。”段玉裁注:“口皆在所覆之下,是同之意也。”和,《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禾从口,本义应当是和声的意思。

从构词之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同”是没有差异的,完全同质的意思,“和”则是不同声音的组合,彼此是不同的,有差异的,然而又在更高的层次上构成新的统一。

译文: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随侍与遄台(今临淄县西五十里),梁丘据也乘车疾行而至。景公曰:“只有梁丘据才是与我相和的人啊!”晏子对曰:“他与您不过是同,怎么能算和呢?”景公曰:“难道和与同竟然不是一回事吗?”对曰:“当然不同了。‘和’就像浓浓的肉汤,要用水、火、醯(即醋)、醢(肉酱)、盐、梅(古人以梅做调料)等诸多烹饪的不同要素,来烹制鱼肉,要用柴禾烧火,厨师来调味,使酸咸适中,味道不足,就多加一些,味道过于浓的,就让它淡一些。君子食用这样的肉羹,以平衡心智。君臣关系也是这样。君主肯定的东西,如果有不对的,臣子应当把自己的反对意见贡献给君主,使君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君主认为不对的东西,如果有对的地方,臣子应当把其中有道理的意见贡献给君主,以便让他能够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政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稳定,不冒犯人民,使民众不会因为怨恨而产生叛逆的想法。《诗经·商颂·烈祖》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亦有和羹,调和完毕。神享无言,朝野无争)正是先王(殷中宗)通过调和各种滋味、谐和各种声音,能够使内心平和,在政治上大有成就的原因。音乐和食物很相象,需要气(以下括号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