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化 • “深化”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 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 • 如“人间桂花落”中,有人加“看”,有人加“听”,有人加“让 ”;“分译”林语堂把辛弃疾《采桑子》中的“愁滋味”,分开 译成“bitter and sour”。 • Idly I watch the cassia petals fall; (Yang Xianyi) • I hear osmanthus blooms fall unenjoyed; • Free and at peace. Let the sweet osmanthus shed its bloom. (Weng Xianliang)
• 再谈优势竞赛论 • 忠实并不等于保留原语表达方式,文学翻译更要保存原作 的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 便更好传达原作内容。译者要有敏锐的感觉才能鉴赏,要 有独到的表现力才能创造。独创并不是生造新词,而是巧 妙利用旧词。 • (《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 • • •
• “形似”是“三似”的最低层次,如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即 字面,下同)一致,那“形似”就等于“意似”;如果原文的 内容和形似有矛盾,那“形似”就成了“貌合神离”。“意似” 是“三似”的中间层次,一般说来,要在原文和译文内容和 形式上都一致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如果内容和形式有矛盾, 那就要得“意”忘“形”,得其精而忘其粗,那就成了“神似”, 也就是“三似”的最高层次。
• 再创作与翻译风格 • 文学翻译要使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犹如原作者在用 译语写作,这就是再创作。翻译风格有“形似”与“神似”之 分,在“形似”的译文和原文的内容有矛盾时,翻译只能“ 神似”,也就是再创作。…… 再创作要发挥译语优势,和 原文竞赛,才能建立新的世界文化。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 “浅化”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 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如翁显良把“夜静青 山空”中的“静”字和“青”字都省略了;“合译”如同句中的“ 静”和“空”融化为一,译成“融化在一片空寂之中”。 • Night falls and the very mountain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 又如“黄粱梦”不必说明小米没煮熟,一场好梦就惊醒了, 只译成“a golden dream”就可以算是浅化。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
中国翻译批评(二)
• 许 渊 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诗歌翻译批评 • • • • 三似:形似、意似、神似; 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三化:深化、等化、浅化; 三之:知之、好之、乐之。
• 三似: “似”是译文的必需条件,最低要求,一般说来,不 似就不称其为翻译; • 形似:一般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相似; • 意似: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有时还在形式上)相似 ; • 神似:却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不一样,但在内 容上或精神上却非常相似。
• 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是文学(尤其是诗词)翻译 的本体论;优势、均势、劣势(三势论)是两种语言关系 的认识论;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 法论;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总起说来,艺术论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简单说来,文 学翻译就是“美化之艺术”,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 • “美化”就是“创优”,“优”有高下之分,所以创优就是竞赛 ,看哪种语文更能表达原作的内容。总起来说,文学译论 也可以说是“创优似竞赛”:优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创是 方法论,似是目的论,竞赛是认识论,和前面提到的“美 化之艺术”加起来,一共是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 竞赛。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与翻译批评
• 风格的符号体系: • 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
• • • •
• • • • • •
一、形式标记 着眼于音、行变异的形式标记(form markers) (一)音系标记(phonological Markers) 汉语的音系特征:元音——音乐感、实质感;声调系统— —节奏感;平仄分类——抑扬感;汉语为单音节——语音 流纯净清晰,优美悦耳。 1、第一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第二回:贾雨村看到智通寺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思回头。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 (二)语域标记 (Register Markers) • 按语体分,可有口语、书面语;按地域分,可有方言、标 准语;按专业分,可有种种技术用语、非技术用语;按性 别分,可有女性用语、男性用语 • 词语的特定语域,是对常规语域的变异,行文由此显现出 与核心语汇的色彩差异。
• (三)句法标记(Syntactic Markers)(有特色的句法形式) • 如:并列、复合、平行、对仗、省略、重复等 • 在行文中以反复使用某种句法结构求得某种语言特征的风 格手段,都表现为风格的句法标记,如破折号、疑问句、 祈使句、绝对式结构以及不合语法句、俚俗句及歧义句的 超常使用。
• “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 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 性语言的,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 、“反译”等方法(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相反,在内容上却 倒相同),如 • “恨君不似江楼月” (《采桑子》) • 译成“我但愿你能像江上的明月”,把“恨”说成“愿”,把“不 似”说成“像”,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相反,在内容上却倒 相同。
• • • • • • •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Be man of men while you’re alive, And soul of souls if you were dead. Think of பைடு நூலகம்iang Yu who’d not surviv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was shed.
• The candle has a heart, it pities our separation, • For our sake it sheds tears until the sky is light. • Tr. Hans Frankel, 1976 • 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 • 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out heart. • Tr. X. Y. Z.
• 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Free and at peace. Let the sweet osmanthus shed its bloom. • Night falls and the very mountain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 When the moon rises and the birds are roused, their desultory chirping only accents the deep hush of the dales. • (Weng)
• 三美:“美”是译诗的充分条件,最高要求,一般说来,越 能传达原诗“三美”的译文越好。 • “信、达、雅”三字经可以理解为“信、达、优”。优就是发 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用富有意美、 音美、形美的词语,换句话说,“优”就是“美”。 • 三美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 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 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 • 文学翻译家要像画家一样使人如历其境,像音乐家一样使 人如闻其声,像演员一样使观众如见其人,因此,文学翻 译作品应该是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
• • • • • •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Even the candle, feeling our sadness, • Weeps, so we do, all night long. • Tr. Witter Bynner, 1929
• • • • • • • •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ut would we wish the Farthest verge to see, There still is left to mount One Story more. Tr. W. J. B. Fletcher, 1918 Wish you an endless view to cheer your eyes, Then on more story mount and higher rise. Tr. Tsai Tingkan.1930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Tr. X. Y.Z, 1985
• A Red, Red Rose
• • • • • • • • by Robert Burns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a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啊,我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 它在六月里初开; 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 它美妙地演奏起来。
“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 这十个字是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理论翻译观。 《文学与翻译》前言 2003年12月 文学翻译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 文化的统一,而统应该是提高。 • 词汇是语言文化的基因,两种语文的词汇有时相等,有时 不等;相等时,两种语文处于均势,那自然好;如果一优 一劣,那就要争取优势,…… 译文应该改变译语的劣势, 争取均势,最好能发挥译语的优势。争取均势可以用等化 的方法;改变劣势,可以用浅化的方法;发挥优势,可以 用深化的方法。浅化可以使人知之,等化可以使人好之, 深化可以使人乐之。
• 新世纪的新译论—优势竞赛论 •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 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 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 之、好之、乐之。创造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 创作。 • (《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 三之 • 知之、好之、乐之 :译者与读者的关系 • “三之 ”论来源于孔子在《论语 》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所谓“知之”,就是知道原文说了什么;所谓“好之”就是喜 欢译文;所谓“乐之”就是感到乐趣。 • “意似”相当于“知之”;“意美”相当于“好之”;“神似”或“三 美”才相当于“乐之”。要使人“乐之”,必须先“自得其乐”, 这是译诗的成败关键。
• An elegant handwriting, like the elegant hand that wrote it. I pushed it to one side and had another drink, I began to feel a little less savage. I pushed things around the desk. My hands felt thick and hot and awkward. I ran a finger across the corner of the desk and looked at the streak made by the wiping off of the dust. I looked at the dust on my finger and wiped that off. I looked at my watch. I looked at the wall. I looked at noth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