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51c3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理论:由雨果·冯·莱欣克发表,提出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2.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主要成分,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线粒体:产生细胞的供能物质ATP。
-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 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贮存和分泌细胞的物质。
- 溶酶体:分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参与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维持和推动生命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 生物合成:细胞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和合成物质,如蛋白质合成和多糖合成。
- 继承与遗传:细胞核中的DNA具有遗传信息,使得细胞能够传递、继承遗传信息。
- 生殖与增殖:细胞能够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和增殖。
- 感受与应答: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细胞的生物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围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扁平脂质分子和胆固醇分子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液态性和稳定性。
5. 细胞的能量和物质转换- 细胞需要能量来推动生物化学反应和维持生命活动。
-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ATP分子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 葡萄糖与氧气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和一些细菌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6. 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过程,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和某些原生生物的增殖方式,细胞直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f32ff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2.png)
⼈教版⾼⼀⽣物必修⼀第⼆章知识点总结 组成细胞的分⼦是⾼⼀⽣物必修⼀中第⼆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些知识点需要同学们了解。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教版⾼⼀⽣物必修⼀第⼆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必修⼀第⼆章知识点 ⼀、细胞的分⼦组成 Ⅰ、蛋⽩质的结构与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4 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少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个碳原⼦上.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结构通式: 肽键:氨基酸脱⽔缩合形成肽键(—NH—CO—) 计算:脱去⽔分⼦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3、蛋⽩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质的氨基酸的数⽬、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空间结构千变万化.蛋⽩质分⼦具有多样性,决定蛋⽩质功能具有多样性. 4、功能:(1)有些蛋⽩质是构成细胞和⽣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即酶;(3)运输作⽤,如⾎红蛋⽩运输氧⽓;(4)调节作⽤,如胰岛素、⽣长激素;(5)免疫作⽤,如抗体. ⼩结:⼀切⽣命活动离不开蛋⽩质,蛋⽩质是⽣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Ⅱ、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 2、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3、种类及分布 种类英⽂缩写组成基本单位含有的碱基存在的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含氮碱基、磷酸、脱氧核糖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核糖核酸 RNA 含氮碱基、磷酸、核糖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4、功能:核酸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物的遗传、变异和蛋⽩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Ⅲ、糖类的种类与作⽤ 1、元素组成:只有C、H、O 2、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半乳糖 ②⼆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四⼤能源: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根本能源:太阳能 Ⅳ、脂质的种类和作⽤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 C、H、O / ①主要储能物质 ②保温 ③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物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物第⼆性征,促进⽣殖器官发育 维⽣素D 有利于Ca、P的吸收 Ⅴ、⽣物⼤分⼦以碳链为⾻架 1、多糖、蛋⽩质、核酸是⽣物⼤分⼦ 2、⽣物⼤分⼦是由多个基本单位(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构成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构成蛋⽩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物⼤分⼦以碳链为⾻架 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Ⅵ、检测⽣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质 检测种类试剂颜⾊反应注意事项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沉淀() 1、斐林试剂甲、⼄液混合均匀后使⽤ 2、需⽔浴加热 3、选⽤实验材料应颜⾊较浅或⽩⾊ 脂肪苏丹Ⅲ 苏丹Ⅳ橘黄⾊ 红⾊可制作花⽣⼦叶临时切⽚染⾊后显微镜观察,也可将组织样液染⾊ 蛋⽩质双缩脲试剂紫⾊先向组织液中加⼊双缩脲A,混合均匀后在加⼊双缩脲B。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471c9e9fad6195f302ba678.png)
水浴加热必修一 第二章 知识点归纳班级: 姓名: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主要元素:C 、O 、H 、N 、S 、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也称基本元素):C 、 O 、H 、N ;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 O (其次是C,H,N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O ,N ,H ).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无机物:水、无机盐;2、有机物及其元素组成:①蛋白质(C 、H 、O 、N,有的含有P 、S );②脂质(C 、H 、O ,有的含有P 、N);③糖类(C 、H 、O );④核酸(C 、H 、O 、N 、P ).3、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四、化合物的鉴定: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 ; 斐林试剂乙液:0。
05g/ml CuSO 4;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等量混合、现配现用;④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白色→蓝色→(棕色)→砖红色;⑤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双缩脲试剂B液:0。
01g/ml CuSO4 ;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3)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若使用切片进行观察时,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4)淀粉﹢碘液→蓝色❖在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前,可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检测后样液的颜色做对比,增加说服力。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相关概念:(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06a8728762caaedc33d486.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2. 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催化功能.结构功能.运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等.第三节核酸一、DNA与RNA的比较(表)二、核酸的种类及功能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和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的功能: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beec6010661ed9ad51f3e2.png)
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分子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同.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不同生物所含元素种类..,但含量不同......基本相同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①最基本元素(干重最多):C ②鲜重最多:O③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④主要元素;C、O、H、N、S、P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鲜重,85%-90%)无机物无机盐3..组成细胞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7%-10%)的化合物元素C、H、O、N (有的含P、S)脂质:元素C、H、O (有的含N、P)有机物糖类:元素C、H、O核酸:元素C、H、O、N、P4.①还原糖的检测:材料——含糖量高,颜色较白的,如苹果,梨试剂——斐林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5g/ml的硫酸铜等量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现象——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意:淀粉为非还原性糖,其遇碘液后变蓝。
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但蔗糖为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甲液与乙液最好是现配先用,且必须混合均匀。
②脂肪的检测:材料——花生子叶试剂——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液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后可见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苏丹Ⅲ)或者红色(苏丹Ⅳ)的脂肪颗粒。
③蛋白质的检测:材料——豆浆、蛋清等试剂——双缩脲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1g/ml的硫酸铜先后加入组织样液)现象——不需水浴加热即可出现紫色反应。
注意:用蛋清时一定要稀释,若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黏在试管内壁,使得反应不够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加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先用A液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入B液。
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NH2︱R—C H—COOH特点: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脱水缩合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之间的差别是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ff87b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7.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学好高中生物,要学会总结归纳,对于章节性内容要善于总结复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的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20多种)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 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 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多的是水) 数量最多的元素: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鲜重下含量最多),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红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红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c6d53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0.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第二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1. 生物起源的理论:- 特殊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而来的。
- 随机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于偶然事件创造而来的。
- 演化创造说:认为生物是通过演化过程产生而来的。
2. 进化的证据:- 变异和继承: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差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将自己的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 变异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基因的积累将导致物种的适应性增强。
- 同源结构:不同物种具有相似的结构,说明这些物种之间存在共同的祖先。
- 人工选择:人类通过选择某些特征培育出不同品种的植物和动物。
3. 物种的起源:- 辐射进化:同一祖先物种根据不同环境的需求演化出不同的形态。
- 最近共同祖先说:不同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 分支进化:同一物种分裂为不同的物种。
4. 进化的影响:- 推动进化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和选择压力。
- 进化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下去。
- 进化使得物种多样性增加,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5. 进化的限制:- 存在环境限制和生理限制,限制了物种的进化能力。
- 生物体复杂度的增加也带来进化的限制。
- 进化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适应。
6. 生物分类的原则:-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 生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生态角色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7. 生物分类的意义:- 便于研究和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为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为物种的演化和进化提供线索。
上述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起源的理论、进化的证据、物种的起源、进化的影响、进化的限制、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意义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90bb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1、元素组成:由C、H、O3种元素组成。
2、分类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7075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5.png)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精细调控物质的运输和转化
1. 入侵者的识别和排斥机制
- 种群的共生和拮抗
- 动物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排斥机制
2. 物质的运输
- 单细胞生物的物质运输
- 多细胞生物的物质运输
- 植物的物质运输
- 动物的物质运输
3. 物质的转化
- 结构物质的转化
- 能量的转化
4. M(真核生物)、P(原核生物)和C(真核生物)的细胞生物学共性和差异- 真核生物的细胞特点和生命周期
- 原核生物的细胞特点和生命周期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类别
5. 脓毒素原的生物表达与功能
-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 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分析方法
6. 生物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PCR技术
-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 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的应用
7. 溶酶体和内质网对物质的降解和合成的作用- 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8.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酶的特点
-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酶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9. 物质的吸收和排除
- 细胞的吸收和排除
- 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物质吸收和排出方式
10. 基因的识别和排序
- 基因的识别和排序方法
- 基因排序的意义和应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90f54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a.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主要围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展开,是理解生物学的基础。
本章节内容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以及细胞器的分类与作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
一切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具有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并调节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此外,细胞能够进行能量转换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则分布在其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细胞形态、选择性通透、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保证了有益物质的进入和有害物质的排出,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的主要结构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质。
核膜是双层膜结构,上面分布有核孔,负责物质的进出。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质则包含有DNA,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表达。
细胞器的分类与作用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根据其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则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酶,能够分解细胞内的废弃物和外来物质;中心体则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细胞通过分裂来增殖,保证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细胞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使得两个新细胞具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使得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为有性生殖做准备。
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高一生物必修一每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每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72d8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5.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五章: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约占95%,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质,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并可以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是真核细胞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是细胞周期的主要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7b29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4.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整个高中阶段,必修一的生物内容是最重要的,每个章节的内容我们都应该牢记,你还记得第二章了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高一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b725b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8.png)
高一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这一章主要讲组成细胞的分子,比如说各种有机物(像蛋白质、核酸啥的)和无机物(水、无机盐),这些分子就像是构建细胞这个小房子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
②重要程度:在生物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好比如果你不知道构建房子的材料,你怎么能明白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细胞也是这个道理。
这部分知识就像是基石,学好了后面很多细胞的机能等知识就好理解了。
③前置知识:在学这章之前,你得知道细胞是啥(大概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还要有点化学基础,像元素周期表前面那些元素(例如碳、氢、氧、氮)的知识。
④应用价值: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多东西都跟这章知识有关系。
比如说你锻炼身体,肌肉增长就跟蛋白质有关;你吃的食物里涉及到的营养成分,有不少就是这章讲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之类的,知道这些能让你更好地理解饮食健康和营养搭配。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必修一里面,它是紧跟细胞结构那部分知识的,算是深入了解细胞的必经之路,是对细胞内部组成物质的一个解读。
②关联知识:和后面细胞的代谢、遗传这些知识联系特别紧密。
比如说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中的各种酶很多都是蛋白质,而核酸更是和遗传息息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重难点不少,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就有点难。
因为它有四级结构(这个概念很复杂,后面详细说),还涉及到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等好多东西。
- 关键点:对于这些分子,要重点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就好比不同形状的积木(结构)会构建出不同的造型(功能)。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每次考试肯定都会涉及到这章的内容。
- 考查方式:选择题里会让你判断关于这些分子的基本性质正确与否。
简答题会让你分析某种分子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蛋白质:这个大家应该经常听到。
说实话,它就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7176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细胞膜:细胞膜是由磷脂、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组成的薄膜,它包裹着细胞的内部,控制物质的进出。
4.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
5.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
胞的生长和繁殖。
6. 细胞器:细胞质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7.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
8. 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质中一种复杂的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质膜的形成。
9.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分泌器官,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运输。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能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受损的细胞部分。
11.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有细胞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排泄、生长、分裂等生命活动。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a6ef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d.png)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细胞中的元素含量(鲜重)主要元素是:CHONPS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C(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Mo、Cu(铁猛碰新木桶)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0其次是C,H,N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是:C其次是0,N,H.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化合物的鉴定:(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斐林试剂甲液:O.lg/mlNaOH;斐林试剂乙液:0.05g/mlCuSO;③斐林试剂由斐4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 液);④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⑤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蓝色〜棕色〜砖红色;⑥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蛋白质+双缩脲试剂f紫色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0H;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 CuSO4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4滴,摇匀;脂肪+苏丹III-橘黄色;脂肪+苏丹Wf红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淀粉+碘液f蓝色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1•组成元素:C 、H 、0、N (主)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8种,婴儿有9种); 非必需氨基酸:12种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见右图) 4•通式的特点:①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NH 2)和一个羧基(一C00H )②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③一个以上的氨基和羧基都位于R 基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注意: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水中的H —个来自氨基,一个来自羧基,0来自羧基二:氨基酸(以下氨基酸简称AA )形成蛋白质5.构成方式:脱水缩合;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2个AA 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大写).由多个AA 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AA 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 6. 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条数=水解需水数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 )—个羧基(-C00H ),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27•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假设AA 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AA 数为n 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aXn —18(n —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脫去的水分子总量8.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③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④肽链的折叠,盘曲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9. 性质:空间结构不稳定,一旦改变,蛋白质就失去活性,变性不可逆(但盐析可逆)♦重金属10. 大小:蛋白质分子是生物大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3207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5.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1665年,罗伯特·胡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植物组织中的细胞。
- 1831年,迪特利希·威廉·施莱登首次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
- 1839年,施莱登与西奥多·施旺称肉眼可见的单位为组织,而由细胞组成的形状为细胞。
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 细胞质:包括细胞膜内和核外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器。
- 细胞核:细胞的管理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 粗面内质网:含有许多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平滑内质网:合成脂类和激素,参与解毒等功能。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
- 索氏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相关于细胞分裂的有丝分裂。
- 溶酶体:参与细胞消化和废物处理。
-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功能:包括营养吸收、物质分解和合成、能量转换等。
- 生长和繁殖功能: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实现生长和繁殖。
- 分化和特殊功能:细胞可以根据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需求,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担负特定的功能。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调节功能:细胞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对外面环境的反应,调节细胞的稳定性。
- 运动功能:一些生物细胞具有自由的运动能力,如纤毛、鞭毛等。
4. 细胞的特性-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 细胞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储存的基本单位,通过DNA传递遗传。
-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5. 细胞参与的重要过程-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用于生长和繁殖。
- 光合作用: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细胞呼吸:所有细胞参与的过程,将有机物氧化产生能量。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f7f2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0.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1.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篇一细胞中的有机物--糖1、组成元素:C、H、O三种元素2、分类、相互关系、特点和实例⑴单糖:不能被水解,可直接吸收的糖。
最常见的是葡萄糖,比较常见的还有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等。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主要能源物质。
⑵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的,必须经过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还有麦芽糖以及人和动物乳汁中的乳糖。
⑶多糖:有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是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糖存在的形式,必须水解为单糖才能为细胞吸收,最常见的是淀粉,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
另外还有糖原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⑷单糖脱水缩合生成二糖,二糖脱水缩合生成多糖,多糖水解为二糖,二糖水解为单糖。
注: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3、功能:⑴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如葡萄糖是生命燃料。
⑵是生物体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植物体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2.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篇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大小①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糖类和脂肪不同,除含有碳、氢、氧外还含有氮和少量的硫,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主要是磷铁铜碘锌和钼等。
②蛋白质的大小:蛋白质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分子。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范围从大约6000到1000000,有得还更大一些的。
③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是很稳定,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汞盐、银盐、铜盐)、酸、碱等作用下,或高温70度以上或在X射线、紫外线等射线照射下。
其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和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3.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篇三蛋白质—生命的承担者(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氨基酸已发现有300多种,但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大约有20种,包括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