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行书千字文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a4e4f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3.png)
⽂徵明⾏书《千字⽂》郭西闲泛——明·⽂征明⾬⾜新蒲长碧芽,野塘⼗⾥抱村斜。
青春语燕窥游舫,⽩⽇流云漾浅沙。
湖上修眉远⼭⾊,风前薄⾯⼩桃花。
⽼翁负汲归何处,深树鸡鸣有隐家。
⽂徵明,明代书法家、画家与⽂学家,诗、⽂、书、画⽆⼀不精,⼈称是“四绝”的全才。
⽽在⽂徵明的“四绝”之中,⼜以书法的造诣更⾼。
其书法书法初师李应祯,后⼴泛学习前代名迹,篆、⾪、楷、⾏、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书和⼩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意态⽣动。
⽂徵明《滕王阁序》虽然作为吴门四才⼦,但是⽂徵明的艺术造诣来得后知后觉,从早年科举考试的“屡试不第”到被同时代⽂⼈所嘲讽的“愚笨”,⽂徵明直到40岁后才渐⼊艺术的法门。
但正是因为旁⼈眼中的“愚笨”,⽂徵明反⽽是耐住了寂寞,其清雅、纯正、醇和的品格,表现了⽂⼈“⼠⽓”与隐逸之风。
如果说以沈周为⾸的吴中才⼦们都津津乐道于⽂⼈意⽓和隐逸之风,那么⽂徵明则⼜以其适度的把握,使这种⾼雅的书法趣味转为平易近⼈,得以适应当时市民审美情趣的需要。
尽管后⼈将其书名置于祝枝⼭之后,但祝枝⼭故后,他独领书坛风骚,客观上影响要超过祝⽒。
⽂徵明《滕王阁序》尤其是⽂徵明的⾏草,潇洒秀逸,古雅悠淡。
其⾏草师承上出于王羲之、智永等王⽒⼀门风范,⼜能从宋元诸家上撷取精华,提炼创新,尤其是融合苏轼、⽶芾、黄庭坚、赵孟頫之众家之长,⽽⾃成⼀格,颇令⼈称赏。
⽂徵明的⾏书《滕王阁赋》⾏草羼杂,浑然成篇。
与王勃的名赋《滕王阁序》的华美格调隔空呼应,相得益彰。
⽂徵明《滕王阁序》此贴⽤笔清爽劲利,圆熟流畅,提按顿挫明晰,使转灵活利落,淋漓痛快⽽富有韵律感,颇有《圣教序》意味。
有些字的⽤笔和结体⼜有宋元⼈的影⼦,如撇、捺及“门”,“页”等偏旁部⾸均袭赵孟頫⽽出。
点画掩映问⼀派潇洒秀逸的风姿,⼜不失古澹闲雅的韵味,称之为韵法两胜,当不为过。
⽂徵明《千字⽂》据传⽂徵明临写《千字⽂》,每天以写⼗本作为起点,可见其书法⽤功之深,⽽其技艺通过坚持练习得到了很⼤的提⾼。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17bb1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8.png)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
清朝,一个以文宗李世民为首的统治者,深刻影响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发展方向。
文征明,千字文也是清朝的重要遗留物,它深深影响了以后的千余年。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以下简称“文征明”),是清朝文宗李世民所创作的著名文章,也是一部反映清朝历史、法律与文化的经典之作。
文征明共有一千字,是清朝中国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瑰宝。
文征明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清朝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第二部分是政治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文化和礼仪;第三部分是人的思想和行动准则。
从文字构成上,文征明的内容并不复杂。
但是,从思想上,却把清朝文化包括在其中,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清朝文化思想和行为准则。
文征明反映出清朝社会国家的组织方式;改革政法制度;积极推行国家工程;强调礼仪,建立清朝的道德标准;最重要的是,从文征明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思考角度:应恪守朝廷的规章,始终如一地遵循法令,尊重世俗,遵循普遍的道德准则。
如今,文征明的影响仍然能够触及到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
在中国,文征明是一部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在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文征明也被当作是一部深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
文征明视角下的清朝文化,当今社会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及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征明是一部不朽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和推广文征明,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清朝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根据历史发展方向规划未来发展,达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局面。
因此,文征明除了在清朝历史上有重要作用外,在现代还能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实,走向未来,为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6a6833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3.png)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下面是《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5)故:所以。
(16)益:愈加,更加。
(17)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9099c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引言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被认为是学习汉字的入门读物。
文征明是明代的一位知名书法家,以其临写千字文而著名。
本文旨在翻译文征明临写的千字文,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译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Sun and moon, heaven and earth, yin and yang, universe in chaos.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The sun and moon rise and set, stars in their proper places.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Winter and summer come and go, autumn harvest, winter storage.闰余成岁,律呈祥璋。
The leap months complete the year, cyclic pattern of happiness.百祥瑞表,万物更新。
A hundred auspicious signs, the world reborn.府藩第一,宝刹钧峰。
The palace is the first, the temple is the highest.钜采翰墨,垂拱而治。
Gathering talents, governing with benevolence.兴业兼俊,移文宣礼。
Promoting industry and talent, transmitting civilization. 沙塞合编,异族极宅。
The Sha people gather together, foreign peoples thrive. 凤池怡望,照映百川。
The Phoenix Pool is charming, reflecting all rivers.奏流丽辞,功成名就。
Playing beautiful music, achieving success and fame.锦帆彤舸,转危为安。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3fea9077375a417866f8ff7.png)
翻译: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注释:
(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下面是《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பைடு நூலகம்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5)故:所以。
(16)益:愈加,更加。
(17)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字体文徵明《千字文》字库版
![字体文徵明《千字文》字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d760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png)
字体⽂徵明《千字⽂》字库版千字⽂有各位名家的书写版,⼆⽞社的⽂徵明⾏草书却让您眼睛⼀亮,似癫狂狂草中的清流,它像⼀个温⽂⽽雅的君⼦,每⼀笔有棱⾓,但⼜不失圆润。
⼩⾏草慢慢写,如时光缓缓⽽流,⾛在⼭花烂漫的草地上,意境是清新怡⼈,润物细⽆声!【始】【1】《千字⽂》天地⽞黄,宇宙洪荒。
⽇⽉盈昃,⾠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2】腾致⾬,露结为霜。
⾦⽣丽⽔,⽟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翔。
龙师⽕帝,鸟官⼈皇。
【3】始制⽂字,乃服⾐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伏戎羌。
遐迩⼀体,率宾归王。
【4】鸣凤在树,⽩驹⾷场。
化被草⽊,赖及万⽅。
盖此⾝发,四⼤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5】罔谈彼短,靡恃⼰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
景⾏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形端表正。
空⾕传声,虚堂习听。
【6】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宝,⼨阴是竞。
资⽗事君,⽈严与敬。
孝当竭⼒,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7】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若思,⾔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棠,去⽽益咏。
【8】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
孔怀兄弟,同⽓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9】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縻。
都⾢华夏,东西⼆京。
【10】背邙⾯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11】右通⼴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县,家给千兵。
⾼冠陪辇,驱毂振缨。
【12】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文征明 千字文
![文征明 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13ff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3.png)
千字文原文:作者:周兴嗣(文征明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欣赏——文徵明《行书千字文》
![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欣赏——文徵明《行书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1bee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5.png)
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欣赏——文徵明《行书千字文》文徵明从小开始就学习了各项艺术。
相传吴宽为其父亲守丧而停留在故乡苏州的时候,文徵明曾就近从他学习古典的艺术。
这是九岁时,一四七八年的事。
十年后的一四八八年又随李应祯学书法,翌年一四八九,二十岁的时候藉着沈周的摹本习画。
了种种画风,文征明一方面吸收理解,一方面创造出自己的方法。
他由沈周身上学得了被沈周称为绘画上唯一能传授的“意匠”。
所谓“意匠”,换句话说是指沈周对场景的构造能力,或许还正确些。
沈周晚年的作品《落花图》和几乎同时期一五0七年的文征明初期作品《雨余春树图》作比较,在形式、笔致和主题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但两者同属于青绿山水,其基本构图上的类似点应可被注意到。
这一点在文徵明截取山坡的角度更明显。
从前景看过去,可看出二者的基本型态:坡顶变成平形的小山的,呈现一片无际的平淡和宁静;石头由各个圆形结成带状分布参差。
这些都交互搭配色彩:丘陵上部用淡绿色,侧面涂上暖暖的黄褐色,石头或是青色的,或是青绿色的。
各个形状虽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彼此紧紧地结合着。
使用了这两种“像”,文征明在自己画中设计了一连串的“区域画面”。
这一个“区域画面”从右到左,从左到上,又从右折回,最后到达最顶部。
在这部分,随着两侧远处灰色的山,成为全图的核心;同时,有平顶的山,距离变远了,连带地也看出形状有所变化。
留白部分的抑制感觉把依据这两个主题而使用的技巧作更一层的肯定。
从构图上来看,沈周在落花图里,形态和空间的处理仍是如此的。
平滑而明确的轮廓画成的小的(斜面用暖色调,顶部则涂上青色)、和经过选择而画的图形岩石,然后是山崖模样的士坡,这幅图就完成了。
岩石和土坡是青色和绿色的。
与文征明的情形相同:使各种材料的效果都发挥出来;根据经过计算的速率,从画卷开头的右下方移升上去到中间,连及左边的远景,空间的表现是不可或缺的。
谨慎地点上去的“点”更加强了画面的动感。
在其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见其纤细而精密记忆及有力的组织能力的表现方法。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鉴赏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74069ff49649b6648d747f0.png)
哲理
• 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二,态度决定高度。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 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 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 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 马宗霍(1897—1976),原名骥,宗霍是国学大 师章太炎给先生取的名字。马宗霍先生是衡阳县人。 • 马宗霍先生的书法、书学造诣很深。他精通各 种书体,篆书多写钟鼎,古朴而苍劲。他的隶书取 法汉碑,秀丽典雅。他的行书学习二王,并融篆隶 笔法于其中,结构严谨,笔势潇洒,灵动脱俗。 • 1935年出版了《书林藻鉴》、《书林纪事》, 是书学史上的巨著,成为后来人们编写书学史,书 法家辞典之类著作的样本。此书共收入书法家2817 人,引用资料数百种。
徐祯卿
文章烟月
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 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 “吴中诗冠”,因“文章 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 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 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
西宫怨
兴庆池头漏未阑,梨园弟子曲将残。 花前更进宫州伎,无那西凉月色寒。
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又 称“吴门四才子”,是 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 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 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 是指唐伯虎、祝枝山、 文征明、徐祯卿。
唐伯虎
•
唐寅(1470年3月 6日-1524年1月7日),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 主、鲁国唐生、逃禅 仙吏等,南直隶苏州 府吴县人,明代著名 画家、书法家、诗人。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 年,融会南北画派, 笔墨细秀,布局疏朗, 风格秀逸清俊。
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 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 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 人之一。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 “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 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 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 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 兰竹等无一不工。
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全卷)
![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全卷)](https://img.taocdn.com/s3/m/3dda12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8.png)
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全卷)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千字文笔画分享
![文征明千字文笔画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d5836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7.png)
文征明千字文笔画分享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文征明千字文的笔画,是不是超期待?咱先来说说这文征明的字,那可真是妙啊!他写的千字文,笔画简直就是艺术的精灵在纸上跳舞。
你看那横画,平平稳稳,就像走在一条平坦的大道上,没有一丝颠簸。
每一笔都透着坚定和自信,仿佛在告诉我们:“我就在这,稳稳当当!”再瞅瞅那竖画,直直的,像是站岗的士兵,挺拔又精神。
这竖画啊,有时候刚劲有力,有时候又带着点柔韧,就像人的性格,有刚有柔。
还有那撇捺,哎呀,那叫一个舒展!就好像是鸟儿张开了翅膀,准备飞向广阔的天空。
它们的弧度和长度都恰到好处,让人看着心里就觉得舒服。
文征明千字文的笔画,细节之处更是让人惊叹。
每一个点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勾勾画画之间,尽显大师的功力和心思。
呢,欣赏文征明千字文的笔画,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怎么样,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感呀?第二篇嘿,小伙伴们!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文征明千字文的笔画哟!文征明的这笔墨功夫,真的是太绝啦!一看到他千字文里的笔画,我整个人都被吸引住了。
比如说那笔画的起笔,有的轻轻一点,像是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的涟漪;有的则重重一顿,好像是大力士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这起笔的变化,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然后是行笔,那流畅的感觉,就像溪水潺潺流淌,没有一点儿阻碍。
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就像是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收笔也特别有意思,有的戛然而止,干净利落;有的则慢慢收住,余韵悠长。
这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有高潮,有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而且哦,文征明在处理笔画的粗细变化时,简直神了!粗的地方厚实稳重,细的地方轻盈灵动。
这种对比,让整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有自己的性格,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调皮。
真的是越看越有趣,越品越有味道。
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文征明千字文的笔画魅力无穷呀?。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https://img.taocdn.com/s3/m/777e261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8.png)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篇一: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震撼人心。
《书林纪事》1、解释下面一段话中加粗的词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译出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阐释一句话来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意思对即可)3、本段文字赞扬一段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篇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阅读答案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引人入胜。
《书林纪事》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归纳中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答案】《千字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千字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19afaa8114431b80dd888.png)
【文言文阅读答案】《千字文》阅读附答案
文征明临①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③,未尝苟且,或
答人简札④,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①临:临摹,学习。
②率:标准。
③书:书法。
④简札:信件,书信。
题目一
1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或答人简札
13.通读全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2.或 / 答人简札
评分意见:此题共2分。
13.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
评分意见:此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题目二
10、解释加点的词(3分)
(1)少不当意少:(2)必再三易之不厌易:(3)未尝苟且苟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的意思。
(2分)
12、概括说说文征明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大家的原因。
(2分)以及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1分)
参考答案:
10、(1)“少”同“稍”。
稍微。
(2)“易”:修改。
(3)苟且:马虎,不认真。
11、(文征明)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12、刻苦、认真。
启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有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
行书千字文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也作璧),徵明是他的字,后来又改字徵仲,祖籍衡山,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
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四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故称“文待诏”。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
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早年因为字写得不好而不许参加乡试,因而发愤图强,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
绘画方面,与弟子成为“吴门派”,“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又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在当时名重海内外。
文徵明享年90岁,年高望重,门生有多,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
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文徵明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
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
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身。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
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
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
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对吴门书风影响很大,他的儿子文彭、文嘉在书法上也很
有成就,其中文彭还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