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洵的《六国论》。

一、教材分析

(一)《六国论》是鲁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标题是“历史坐标上的沉思”,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或关注社会,关注政治,或关注个体,解读人生,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二)《六国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特点:

1、首创性:因为秦王朝盛极一时却过于短促,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苏洵关注并思考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六国论》出现。《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

2.纵向比较:“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六国论》,强调“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他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是供当时统治者借鉴,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3、形式上:最大特点就是论证严密,脉络清晰,它以结构上的独特性,受到后人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3)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如果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就越过字词教学而深入对课文进行鉴赏、挖掘,只是一种填鸭式灌输,无论老师挖掘得如何深入,学生依然不过是昏昏欲睡的听众。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先落实基础。

2、《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严密,是很好的议论文写作典范。作为高一学生,对于规范的议论文的写作大多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的,这篇文章可以给学生很多可贵的启发。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确定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字,发现疑难,上课讨论。

一、导入

《贞观政要》: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可以出示秦灭六国的形势图)

设计意图:这样既能讲历史问题简单化,又很直观,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的兴趣。

二、自由读,注意字音,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齐读,纠正字音,深化理解。再读,发现疑难问题。三.通过师生问答形式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重点字句;——落实文字目标

如果使用串讲法,容易上成“满堂灌” ,课堂沉闷。因此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提问,把自己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研讨,这样更切合他们的实际,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对于有一些他们以为懂了但实际上可能并不真正懂的语句和要求掌握的重点字词句,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指出知识点并抓好落实。如通假字“当”

四、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便能感知整篇文章雄健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合作探究,把握文章论证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通过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论证思路,鉴赏论证方法。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万一学生找不到或找不准,应该进行适当引导:论点即作者观点。古代议论文,一般都是开门见山或是卒章显志提出观点的。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首段)

2。六国都是因为贿赂秦国而灭亡的吗?从几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总分总结构

小结: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干净利落,总分总结构

论证过程:

3.第2段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 以“割城”为例,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其次还有引用论证。

不仅要找出三组对比而且还有三组对比所得的结论,让学生感受到苏洵论证的完整性,也利于学生背诵记忆。

4.第3段,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向使三国……”先从正面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从反面申说,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第4段水到渠成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6. 对于这个教训总结,有人认为,根据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贿赂秦国,有失偏颇。论点也太绝对。这是苏洵写作的漏洞。你怎么看?

学生讨论,掀起高潮。

由此转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

设计问题:苏老泉作为大文学家,虽属大器晚成,27岁才知道努力钻研,但是经过十多年的闭关修炼,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难道没有这点历史知识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大屏幕显示欧阳修对苏洵文章的评价:

“其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所谓有用,就是对现实社会有用

请看“北宋的外交情况”(多媒体)

结合写作背景

理解明确:苏洵对此并非不知,然而他的用意不在此。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用文学的放大镜把贿赂放大到极致,是有意而为之的。作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借古喻今,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多媒体显示如下)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8.再来理解第5段,就觉得不再是多余冗长了,而是本文借古讽今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

可谓“卒章显志”。可以抓住对四个“后人”的理解,结合背景,再次强调写作目的。

小结: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运用例证、引证,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努力实践)四、古文新读——拓展本文的文化要义

《六国论》还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正是古代知识分子经世济民的优秀文化品格啊。引出杜牧加以佐证,杜牧许多咏史诗,都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感喟和深沉思考,对于王朝现实的一种反复忧叹。如我们熟悉的《过华清宫绝句》、《泊秦淮》等。——以天下为己任(文化层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介绍苏轼和苏辙以及清代李桢《六国论》的观点,对比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