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宋代:苏洵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苏洵(1009年-1066 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 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六国论原文和译文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兵器不利,打不好仗,输就输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失败的根源。
有人问:“六国一个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别的国家贿赂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力外援,不能独自保全自己。
所以说:失败在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收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
陈泰《六国论》,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保存最完
整的一部著作。
本书由陈泰编写,以《六国说政》为蓝本,提出了制
度见解的总体方针,重点强调国家政治的规范化,以君臣、夫妻、父
子等家庭关系为核心,对当时封建政治的实践及其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正文内容:
陈泰本书中以“六国说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君和臣、父子和
配偶之间的合理分工、配合和协调为宗旨”的总体思路。
此外,他还
认为社会上要求人们讲信用,做到誉言及守约定金;应对待五臣和八众,以宽慰之心管理百姓;地方政府的编制、组织及派遣官员的安排;以及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措施,如劝勉谏言,谅解事务,许可和批评,处理案件。
六国论深入探讨了封建政治的实践及其发展,把它们划分成“慎独”、“尊贤”、“宽仁”、“节约”、“审慎变化”和“正常行动”六个原则,分析了封建政治的实践及其发展,并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实践的建议。
注释:
1、陈泰(1328年—1409年),字高至,号太武陈桂,明朝陈氏家族
的一位政治家,著有《六国论》等。
明宣宗时期出任了重要的朝廷职位,编纂了《六国论》,这是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
2、“六国说政”提出“以君臣、夫妻、父子等家庭职能为基本原则,以调整政治秩序为目的”的思想。
3、“慎独”指的是君主做事要慎重、独立的态度;“尊贤”指的
是尊重贤明的官员;“宽仁”指的是对民众要以宽容的态度;“节约”指的是实行节俭政策以及节省国家资源;“审慎变化”指的是要审慎
考虑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常行动”指的是要按照正常礼仪和规矩来处理事务。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六国论北宋-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六国论》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译文及注释《六国论》译文及注释《六国论》是苏洵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那么《六国论》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六国论原文与译文一堂好课的开篇就好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的巧妙导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为文言文教学的开展作铺垫。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把握学生的心理,明确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进而采用巧妙的开篇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李桢(明)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是公元前3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庄子集治思想中的篇章,也是五经之书中的一部分。
它最初被谥号为莫,描述了仁政的理论及其实践。
一、六国论原文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尚知义,罪不可免也。
”
二、六国论翻译
庄子说:“如果看到获利的机会,就应谨记礼义,处理危急的事务时也要时刻把义正词严放在心中,没有人可以免除自己的犯罪责任。
”
三、庄子仁政思想概述
《六国论》提供了一个实施古代“仁政”理念的可行性方法和手段。
庄子认为,将仁政作为首要考虑对象,并诚实执行,可以让国家昌盛繁荣、执政者不分贵贱,有利于国家长久发展。
四、庄子仁政思想实践
①坚守仁政原则:庄子认为,国家执政者应当以一切仁政为重,并以“仁”的标准去审视指导国家的政治。
②尊重贵贱:也是庄子仁政思想的一个核心,它要求执政者必须尊重
各阶层的贵贱,这也是仁政的基本要求。
③“三政为仁,三政非仁”:即朝政、臣政、民政三者中有仁之,无恶之,来维持多元的和谐,也是实施仁政的重要手段。
④保持均衡:实践仁政还需要保持政治和财经上的均衡,要不断创新
仁政思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仁政理论对现代文明意义
庄子仁政思想提倡以“仁”为核心原则,以“伦理仁义”为实施准则,强调尊重权利、平等对待众人,以及要有一定的克制力和耐心等。
这种思
想为现代文明带来了智慧,是一种概念性的理念,既能指导政府的理
论体系,也能指导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六国破灭,非兵①不利,战不善,弊②在赂③秦。
赂秦而力亏④,破灭之道也。
或⑤曰:六国互⑥丧⑦,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⑨失强援,不能独完⑩。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11)攻取之外(12),小(13)则获邑(14),大(15)则得城。
较(16)秦之所得(17),与战胜而得者,其(18)实(20百)倍;诸侯之所亡(21),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22)秦之所大欲(23),诸侯之所大患(24),固(25)不在战矣。
思厥(26)先(27)祖父(28),暴(29)霜露,斩荆棘(30),以(31)有尺寸之地(32)。
子孙视(33)之不甚惜(34),举(35)以予(36)人,如弃草芥(37)。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38)则(3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40),奉(41)之(42)弥(43)繁,侵之(44)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45)矣。
至于(46)颠覆(47),理(48)固(49)宜(50)然(51)。
古人(52)云:“以地事(53)秦,犹抱薪(54)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55)之(56)。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57)迁灭(58),何哉?与(59)嬴(60)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61)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62)亡,斯(63)用兵之效也。
至丹(64)以荆卿(65)为计(66),始(67)速(68)祸焉。
赵尝五战于(69)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70)再(71),李牧(72)连却(73)之。
洎(74)牧以谗诛(75),邯郸为郡(76),惜其用武而(77)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78)殆(79)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80),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8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82)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83),当(8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秦国通过攻打其他国家,小的时候获得城邑,大的时候获得城池。
与秦国所得相比,通过战胜获得的东西微不足道。
秦国想要的东西,正是诸侯国家最害怕的,就是不战而屈服。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先祖,他们不畏严寒酷暑,砍伐荆棘,只为拥有一小块土地。
然而,我们的子孙却视之为不值一提,轻易地丢掉它,就像丢弃草芥一样。
今天,我们割让了五个城池,明天就要割让十个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
但是,当我们抬头看四周时,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因此,诸侯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野心是无限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屈服于秦国,那么他们的侵略只会变得更加猖獗。
因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经注定了。
最终,颠覆是不可避免的。
古人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为什么齐国从未贿赂秦国,却最终成为了五国之一?这是因为他们与秦国结盟,但并没有帮助其他五国。
当其他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无法幸免。
燕赵的君主一开始有远大的计划,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土,因此没有向秦国贿赂。
因此,即使燕国是一个小国,也最终灭亡了。
这就是战争的结果。
在丹水之战中,XXX的计策导致了燕国的迅速失败。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后来,秦国又两次攻击赵国,但XXX将其击退。
然而,XXX最终被谗言所害,邯郸成为了秦国的郡。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虽然他们善于战斗,但是他们没有坚持到底。
当燕赵处于革命和灭亡的边缘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都很孤立和危险。
虽然他们在战斗中失败了,但是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如果当时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与秦国结盟,刺客没有行动,那么良将仍然存在,胜负之数和生死之理就可以与秦国相抗衡,也许并不会那么容易。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虽然实力比秦国弱小,但也有可能在不贿赂的情况下战胜秦国。
如果要统一天下,就不能采取跟随六国灭亡的旧路,否则又会变成六国的下属。
尽管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但实力相对较弱,或许还有不靠贿赂就能战胜秦国的可能性。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标准版)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何博士备论之六国论》完整版原文全文
《六国论》原文秦得所以并天下之形,而天下遂至于必可并;六国有可以拒秦之势,而秦遂至于不可拒者,岂秦为工于毙六国耶?其祸在乎六国之君,自战其所可亲,而记其所可仇故也。
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
计秦之地,居六国五之一;校秦之兵,当六国十之一。
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而常擅其雄强以制天下之命者,由其据形便之居,俯扼天下之吭,而蹈其膺背于足股之下故也。
使六国之君知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相与致诚缔交,戮力以摈秦,即秦诚巧于攻斗,则亦何能鞭笞六国,使之骈首西向而事秦哉?又况得以一一而夷灭之也?盖其不知虑此,凡所以由早朝而晏罢者,皆其自相屠毙之谋。
此秦所以得收其敝而终为所擒也。
盖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
从合则安,衡成则危,必然之势也。
方其为从于苏秦也,秦人不敢窥兵函谷关者十五年。
已而为衡于张仪,而山东诸侯岁被秦祸,日割地以求事秦之欢,卒至于地尽而国为墟。
六国固尝收合从之利矣,然而终败于为衡之害者,其祸在乎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故也。
所谓战所可亲、忘所可仇者,秦人稍蚕食六国而并夷之,则关东诸侯皆与国也,宜情亲势合以谋抗秦。
然而,齐、楚自恃其强,有并吞燕、赵、韩、魏之志而缓秦之祸;燕、赵、韩、魏自惩其弱,有疑恶齐、楚之心而胁秦之威。
是以衡人得而因之,散败从约,秦以气恐而势喝之,故人人震迫,争入贿秦,唯恐其独后之也。
曾不知齐、楚虽强,不足以致秦之畏,而其所甚忌者,独在乎韩、魏也。
韩、魏者,实诸侯之西蔽也,势能限秦而使之无东。
秦苟有以越之,我得以制其后,此秦之所忌。
使齐、楚、燕、赵审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知韩、魏之为蔽于我,委国重而收亲之,固守从约,并力一志,以仇虎狼之秦。
使其一下兵于六国,则六国之师悉合而从之,则秦甲不敢轻越函谷,而山东安矣!或曰:韩、魏者,秦之错壤也。
秦兵之加韩、魏也,战于百里之内;其加于四国也,战于千里之外。
韩、魏之致秦兵,近在乎一日之间;而其待诸侯之救,乃在乎三月之外。
秦攻韩、魏既归而休兵,则四国之乘徼者尚未及知也。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优选六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优选六篇译文:篇一【注释】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
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体,主要记叙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六国在《史记》里均有“世家”。
②窃:私下。
谦词。
③山西:古地区名。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殽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
④深思远虑: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
亦作“深思熟虑”。
⑤咎:责怪。
⑥郊:邑外为郊。
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下面的“野”也是指郊。
这里是指韩魏境内。
文学赏析篇2《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明确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因此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因此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身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身走向毁灭。
因此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
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
《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六国的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和战争胜利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实际也要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关于《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原文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洵的《六国论》。
一、教材分析
(一)《六国论》是鲁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标题是“历史坐标上的沉思”,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或关注社会,关注政治,或关注个体,解读人生,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二)《六国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特点:
1、首创性:因为秦王朝盛极一时却过于短促,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苏洵关注并思考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六国论》出现。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
2.纵向比较:“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六国论》,强调“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是供当时统治者借鉴,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3、形式上:最大特点就是论证严密,脉络清晰,它以结构上的独特性,受到后人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3)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
如果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就越过字词教学而深入对课文进行鉴赏、挖掘,只是一种填鸭式灌输,无论老师挖掘得如何深入,学生依然不过是昏昏欲睡的听众。
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必须先落实基础。
2、《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严密,是很好的议论文写作典范。
作为高一学生,对于规范的议论文的写作大多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的,这篇文章可以给学生很多可贵的启发。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确定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字,发现疑难,上课讨论。
一、导入
《贞观政要》: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可以出示秦灭六国的形势图)
设计意图:这样既能讲历史问题简单化,又很直观,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的兴趣。
二、自由读,注意字音,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齐读,纠正字音,深化理解。
再读,发现疑难问题。
三.通过师生问答形式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重点字句;——落实文字目标
如果使用串讲法,容易上成“满堂灌” ,课堂沉闷。
因此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提问,把自己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研讨,这样更切合他们的实际,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对于有一些他们以为懂了但实际上可能并不真正懂的语句和要求掌握的重点字词句,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指出知识点并抓好落实。
如通假字“当”
四、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便能感知整篇文章雄健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合作探究,把握文章论证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通过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论证思路,鉴赏论证方法。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万一学生找不到或找不准,应该进行适当引导:论点即作者观点。
古代议论文,一般都是开门见山或是卒章显志提出观点的。
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首段)
2。
六国都是因为贿赂秦国而灭亡的吗?从几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总分总结构
小结: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干净利落,总分总结构
论证过程:
3.第2段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 以“割城”为例,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其次还有引用论证。
不仅要找出三组对比而且还有三组对比所得的结论,让学生感受到苏洵论证的完整性,也利于学生背诵记忆。
4.第3段,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向使三国……”先从正面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从反面申说,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第4段水到渠成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6. 对于这个教训总结,有人认为,根据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贿赂秦国,有失偏颇。
论点也太绝对。
这是苏洵写作的漏洞。
你怎么看?
学生讨论,掀起高潮。
由此转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
设计问题:苏老泉作为大文学家,虽属大器晚成,27岁才知道努力钻研,但是经过十多年的闭关修炼,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难道没有这点历史知识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大屏幕显示欧阳修对苏洵文章的评价:
“其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
所谓有用,就是对现实社会有用
请看“北宋的外交情况”(多媒体)
结合写作背景
理解明确:苏洵对此并非不知,然而他的用意不在此。
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用文学的放大镜把贿赂放大到极致,是有意而为之的。
作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借古喻今,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多媒体显示如下)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8.再来理解第5段,就觉得不再是多余冗长了,而是本文借古讽今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
可谓“卒章显志”。
可以抓住对四个“后人”的理解,结合背景,再次强调写作目的。
小结: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运用例证、引证,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努力实践)四、古文新读——拓展本文的文化要义
《六国论》还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正是古代知识分子经世济民的优秀文化品格啊。
引出杜牧加以佐证,杜牧许多咏史诗,都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感喟和深沉思考,对于王朝现实的一种反复忧叹。
如我们熟悉的《过华清宫绝句》、《泊秦淮》等。
——以天下为己任(文化层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介绍苏轼和苏辙以及清代李桢《六国论》的观点,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