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力及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家畜繁殖力

第九章 家畜繁殖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五、遵守操作规程,推广繁殖新技术
繁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动物繁殖力 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广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可防止失配空怀; 推广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技术,可大大提高 优良种公畜的繁殖效能; 推广胚胎移植技术,可大大提高优良母畜的 利用率,充分发挥母畜的繁殖潜力; 合理应用生殖激素,可以诱发母畜发情,提 高母畜的排卵率及恢复正常繁殖机能。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家畜繁殖学
第九章 家畜繁殖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第九章 家畜繁殖力

第一节 第二节
家畜的繁殖力 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第一节
家畜的繁殖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二、评定繁殖力的主要指标 三、家畜的正常繁殖能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家畜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 代的能力。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 1.种公畜的繁殖力:主要表现在精液的数量、质量、性欲、 交配能力及利用年限。 2.母畜的繁殖力:主要包括繁殖周期的长短、发情表现是 否明显、排卵数的多少、卵子受精能力的大小;妊娠维持, 产后哺乳性能的高低以及护仔性的强弱等。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四)马的繁殖率
马的情期受胎率:一般50%~60

全年受胎率:80%左右 繁殖率:60%左右 马繁殖年限:15岁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四)家禽的繁殖率
家禽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蛋用鸡的产蛋 量最高,一般为250-300枚,肉用鸡的产蛋量为 150-180枚。蛋用鸭产蛋量为200-250枚,肉用 鸭100-150枚,鹅30-90枚。蛋的受精率达到90% 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 65%以上,育雏率80-90%。

第十章家畜繁殖力

第十章家畜繁殖力

3.分娩率

分娩率是指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 母畜数的百分率。不包括流产母畜数。 反映维护母畜妊娠的质量。 分娩率=
分娩母畜数 妊娠母畜数

×100%
4.产仔率

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总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 分数。 产仔率=
产仔数 分娩母畜数

×100%
单胎动物如牛、马、驴、绵羊因一头母体 只产出一头仔畜,产仔率一般不会超过 100 %。多胎动物如猪、山羊、犬、兔等 一胎可产出多头仔畜,产仔率均会超过 100%。
第十章 家畜繁殖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家畜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
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 这种能力除受生态环境、营养、繁 殖方法及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影响外, 公母畜本身的生理状况也起着重要 作用。
种畜的繁殖力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它能 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 种公畜:主要表现在精液的数量、质量、 性欲、交配能力及利用年限; 种母畜:主要包括性成熟的迟早、繁殖 周期的长短、发情表现是否明显、排卵 数的多少、卵子受精能力的大小、妊娠 维持的正常与否、产后哺乳性能的高低 以及护仔性的强弱等。

9.窝产仔数

窝产仔数即猪或兔等多胎动物每胎产仔 的总数(包括死胎和死产)。是衡量多 胎动物繁殖性能的一项主要指标。一般 用平均数来比较个体和群体的产仔能力。
(二)家禽繁殖指标的统计
1)
2)
3) 4)
反应家禽繁殖力的指标有: 产蛋量 受精率 孵化率 育雏率
1.产蛋量

产蛋量:指一只家禽在一年内平均产蛋 枚数。 全年平均产蛋量(枚)=
全年总产蛋枚数 总饲养禽数

2.种蛋受精率

第十一章家畜繁殖力

第十一章家畜繁殖力

本年度内出生仔畜
数占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反映畜群增殖效率。
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 繁殖率= ×100% 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 数
根据母畜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繁殖率应该是包括受配率、 受胎率、母畜分娩率、产仔率以及仔畜成活率等五个内容的综 合反映。因此: 繁殖率=受配率×受胎率×分娩率×产仔率×仔畜成活率
第三节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
一、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性对繁殖力的影响,因不同种、品种及
个体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母畜排卵数多少首先决定于种和品 种的遗传性。公畜精液质量和受精能力与其遗传性也有密切关
系,而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往往是影响受精卵数目的决定因素。 2.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可
年繁殖率(%)
15~14
80~85
13
90
13
85~90
12
95
我国主要地方品种猪窝产仔数
品种
太湖猪 民猪
头胎(头)
12.14 11.04
二胎(头)
14.88 11.48
三胎及三胎以上(头)
15.83 11.93
两头乌
大花白猪 内江猪
7.7
11.89 9.35
8.8
12.93 9.83
11.29
13.81 10.40
繁殖力。一般情况下,维持家畜正常繁殖机能的生理要求可以
得到满足,但在一个家畜群体中,不可能使全部有生殖力的母 畜都能繁殖。 一、牛的正常繁殖力 牛的繁殖力常用一个 情期受精后的母牛不再发
情来表示受胎效果。
(一)奶牛 1.国外奶牛 受配率95%,情期受胎率为60%,总受胎率为
95%,产犊间隔365天,产后第一次配种50~75天,产后最迟

家畜繁殖学家畜的繁殖力 看

家畜繁殖学家畜的繁殖力 看
3.发挥公母畜的繁殖潜能
1 公畜性欲旺盛、精液品质高 2 母畜发情正常、排卵数多
4.应用繁殖新技术
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
5.控制繁殖疾病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第二节 繁殖障碍
第三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第一节 繁殖力
一.概念
繁殖力
二.衡量指标
1.衡量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1)受胎率
受胎率=妊娠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
(2)第一情期受胎率
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妊娠母畜数/第 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
(3)情期受胎率
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数/配种情期×100%
1.性欲缺乏 2.精液品质差
(三)疾病性及营养不育
1.睾丸炎 2.生殖道感染 3.营养不良
第三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一.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1.年龄的影响
2.环境的影响
1 温度 2 光照
3.营养的影响
4.管理的影响
1 配种时间 2 饲养设施 3 管理制度
二.提高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1.育种
2.管理
1 营养全面 2 环境适宜 3 适时配种
3.衡量某些特定家畜繁殖力的指标
(1) 窝产仔数
指多胎动物平均每胎产仔总数
(2) 窝产活仔数
指多胎动物平均每胎产活仔数
(3)产仔窝数
指多胎动物一年内产仔的窝数
(4)产犊仔数
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平均天数
(5)产犊率
指所产犊牛占配种母牛数的百分比
(6) 产羔率
指所产羔羊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
(7) 双羔率
2.免疫性障碍 1 受精障碍 2 胎儿溶血 3 胚胎早期死亡
(三)营养性不育

第十一章家畜的繁殖力

第十一章家畜的繁殖力

4.种间杂种 种间杂交后代往往无繁殖能力。马同驴杂交所 生的后代的不孕是众所周知的;母骡和母堤虽然也 有生育者,母骡的卵巢中卵原细胞极少,第一次成 熟分裂时,染色体不能产生联会,这是引起不育的 主要原因。 马的染色体数目(2n一64)也与驴的(2n一62)不 同,以致杂交后代(骡)的染色体数目变为63,而且 马和驴的染色体组型在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动物种间杂交所生的后代具有繁殖能力。 如黄牛和牦牛的雌性杂种(母犏牛) 或双峰骆驼和 单峰骆驼的雌性杂种(具有一个长而低的驼峰)则能 生殖。
(6)产羔率:主要用于羊,即产羔羊数占参加 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 (7)产双羔率:即产双羔的母羊数占产羔母羊 总数的百分比。
三、各种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正常的繁殖力是指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 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决定繁殖力的主要生理因子为排卵数目 , 受精卵数和产仔数。排卵数因种畜而异 , 也受 品种和环境的影响。受精卵数除决定于正常排 卵外 , 还决定于正常精子的数量和受精或配种 技术等条件。至于受精卵能否完成整个妊娠过 程,还受异常机能和病理作用的影响。
(二)繁殖力的评价指标
1、评定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1)受胎率:用以比较不同繁殖措施和不同畜 群受胎能力的繁殖指标。
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配种母畜数X100%
(2)情期受胎率:表示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 期数的百分比。
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配种情期数X100%
情期受胎率又可分为: (3)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妊娠母畜占第 一情期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4)总情期受胎率:即配种后妊娠母畜数占总 配种情期数(包括历次复配情期数)的百分 比。
(6)总受胎率:即最终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 数的百分率。 (7)配种指数 :指参加配种母畜每次妊娠的平 均配种情期数。 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反映出 不同的配种技术效果。若配种技术相同,则可 反映不同个体和畜群间的配种难易程度。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

养猪繁育体系及评价指标养猪繁育体系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猪种的繁殖、出栏并获得优质肉品的过程。

针对养猪繁育体系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稳定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养殖环境与动物福利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稳定性是养猪繁育体系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稳定性是指养猪繁育过程中各环节的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规范的育种管理,确保种猪的健康和高质量繁殖能力,以及合理的疫病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都是保证养猪繁育系统稳定性的关键。

其次,经济效益是评价养猪繁育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经济效益是指养猪繁育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例如,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和繁殖风险,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生产效率是评价养猪繁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养殖场所能获得的肉猪数量。

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优化种猪选配,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手段。

同时,借助现代化设备和信息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

生产环境和动物福利也是评价养猪繁育体系的重要指标。

现代养猪业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动物福利的保护。

例如,建立合理的养殖场布局,优化饲养环境和饲料配方,提高动物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改善生产环境和关注动物福利,可以提高养猪的健康水平和肉品质量。

综上所述,养猪繁育体系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稳定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率、生产环境和动物福利等方面。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养猪繁育体系的效能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评价养猪繁育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改进措施,以持续改善养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

125畜禽繁殖力的评价方法

125畜禽繁殖力的评价方法

• (四)繁殖率
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包括出生后死亡的幼仔)占上年度末适 繁母畜数的百分比,主要反映畜群增殖效率,与发情、配种、 受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的机能以及管理水平有关。
繁殖率

本年度出生仔畜数 上年度存栏适繁母畜数
100 %
• (五)产仔率
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分比。 单胎家畜牛、马、驴等的产仔率一般不会超过100%。多胎 家畜如猪、羊(山羊)、犬、兔等一胎可产出多头仔畜,产仔率 均会超过100%。
• (十一)牛繁殖效率指数
母牛繁殖效率指数直接与参加配种母牛数和犊牛断奶前死亡 的母牛数有关,在其他条件相似的前提下,可比较不同牛群的 管理水平。是近些年国内外开始采用的一种指标。
• (十二)产羔率
用于评定羊的繁殖力,即产活羊羔数占参配母羊数 参配母羊数
100 %
除此之外,衡量家畜繁殖力的指标还有流产率、增殖率和空怀 率等。
• (二)受胎率
指在一定时间内配种后妊娠母畜数占参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 率。在受胎率统计中又分为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 受胎率和不返情率等。 1.总受胎率:指在本年度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 率。此项指标反映了母畜受胎情况,可以衡量年度内的配种计 划完成情况。
• (二)受胎率
2.情期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畜头数与配种情期数的比例,也 称为总情期受胎率。生产中情期受胎率可以按年度统计,也可 按月份统计。它能较快地反映出母畜的繁殖问题,同时也可以 反映出人工授精技术员的水平,或实行某项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畜禽繁殖力的评价方法
• 畜禽繁殖力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等指标来 表示家畜的繁殖力。通过年度或阶段统计家畜的繁殖指标, 与正常繁殖力对照,检验工作成果,找出不足,以便及时调 整生产方案,提高家畜的繁殖力。

家畜饲养中的生产性能评估

家畜饲养中的生产性能评估

家畜饲养中的生产性能评估家畜饲养是农牧业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家畜的生产性能评估不仅能够提高饲养效益,还能够为家畜选种、饲养管理以及繁殖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发育情况三个方面,对家畜饲养中的生产性能评估进行深入探讨。

一、饲养环境评估饲养环境是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饲养环境评估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家畜的食欲和体温调节,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饲养环境的温湿度,确保家畜处于适宜的生活环境中。

2.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异味物质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定期检测空气质量,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物质,有助于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3. 噪音和光照:噪音和光照对家畜的生活行为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设计合理的隔音措施和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以减少对家畜的干扰,保障其正常的生产活动。

二、饲料利用率评估饲料利用率是评估家畜饲养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饲料利用率评估中,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成分:家畜饲料需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

通过对饲料成分的分析,了解家畜摄取的营养物质是否达到需求,评估饲料的质量。

2. 饲料消耗量:评估家畜的饲料消耗量能够准确了解家畜的进食情况和食欲状态,进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和饲料供给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 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评估饲料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饲料消耗量 ÷增重量”。

通过对饲料转化率的评估,可以判断家畜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以及繁殖效益。

三、生长发育情况评估生长发育情况评估是对家畜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评估指标及其意义:1. 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是评估家畜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直观地了解家畜的生长速度和发育潜力。

2. 肌肉和脂肪含量:通过测定家畜的肌肉和脂肪含量,可以了解其膘情和肉质品质,为选种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七章家畜的繁殖力一、繁殖力1、繁殖力:指动物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母畜繁殖力:●公畜繁殖力:2、繁殖力测定的意义有●随时掌握畜群的繁殖水平;●反映某项技术措施对提高繁殖力的效果;●及时发现畜群的繁殖障碍。

二、评定繁殖力的指标与方法1.受胎率指本年度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是评定母畜受胎能力和公畜受精能力的综合指标。

●(1)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配种妊娠母畜数/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2)总受胎率:最终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总受胎率=受胎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3)不返情率:指在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不再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不返情率=不再发情的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繁殖率:繁殖率=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100%●3.配种指数:●配种指数=配种情期数/妊娠母畜数×100%●4.分娩率:是指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母畜数的百分比。

反映维持妊娠的质量。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100%●5.产仔率: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分比。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100%●6.产犊间隔: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隔天数。

如奶牛365d ,肉牛400d●7.窝产仔数:指每胎产仔的头数。

●8.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成活仔畜数/产出仔畜数×100%●9.牛繁殖效率指数(R.E.I)与配种母牛数、犊牛数和犊牛断奶前死亡的母牛数有关。

R.E.I=断奶活犊牛数/(参加配种的母牛数+从配种到犊牛断奶前死亡母牛数)可用来比较不同牛群的管理水平三、动物的正常繁殖力●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所能达到的最经济的繁殖力,称为正常繁殖力。

1.牛的正常繁殖力●我国奶牛的繁殖水平:受胎率75-95%,分娩率93-97%,年繁殖率70-90%。

●母牛产犊间隔为13-14个月。

家畜繁殖学(第七章 动物的繁殖力)

家畜繁殖学(第七章  动物的繁殖力)
提高种公畜利用率的技术 提高种母畜利用率的技术
五、控制繁殖疾病
控制种公畜繁殖疾病 控制种母畜繁殖疾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2)总受胎率:最终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 总受胎率: 总受胎率 百分比。 百分比。 总受胎率=受胎母畜数 配种母畜数× 受胎母畜数/配种母畜数 总受胎率 受胎母畜数 配种母畜数×100% (3)不返情率:指在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 ,不再 不返情率:指在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 不返情率 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不返情率=不再发情的母畜数 不再发情的母畜数/配种母畜数 不返情率 不再发情的母畜数 配种母畜数 ×100%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3.羊的正常繁殖力 羊
山羊的繁殖率比绵羊高, 山羊的繁殖率比绵羊高,多为双羔和三 羔 羊的受胎率均为90%以上,情期受胎率 以上, 羊的受胎率均为 以上 为70% 繁殖年限为8-10年。 繁殖年限为 年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4.兔的正常繁殖力 兔的正常繁殖力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6.产犊间隔: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隔 产犊间隔: 产犊间隔 天数。如奶牛365d ,肉牛 肉牛400d 天数。如奶牛 肉牛 7.窝产仔数:指每胎产仔的头数。 窝产仔数: 窝产仔数 指每胎产仔的头数。 8.成活率: 成活率: 成活率 繁殖成活率=成活仔畜数/产出仔畜数 ×100%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9.牛繁殖效率指数(R.E.I) .牛繁殖效率指数( ) 与配种母牛数、 与配种母牛数、犊牛数和犊牛断奶前死 亡的母牛数有关。 亡的母牛数有关。 R.E.I=断奶活犊牛数 R.E.I=断奶活犊牛数/(参加配种的母 断奶活犊牛数/( 牛数+从配种到犊牛断奶前死亡母牛 牛数 从配种到犊牛断奶前死亡母牛 数) 可用来比较不同牛群的管理水平

7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7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一)生精机能障碍 1、隐睾 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淘汰。马、猪、犬等 常见。 2、睾丸发育不全 多由于性成熟前缺乏营,睾丸的内 分泌活动受到影响,生殖上皮发生永久性损伤,致 使睾丸发育阻滞。睾丸重量、体积仅有正常情况 1/3~1/2,附睾也小。 3、睾丸变性 指睾丸发育完成后,因营养障碍、高温 环境、病原微生物侵袭、热性病、年老、机械损伤 等,发生退化变性。 症状:多现睾丸变小质硬,如为炎症引起则先红肿 后萎缩。 预防和解决办法:公畜始终保持较好的饲料质量和 较高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气温高 于25℃时开始降温防热应激。如已发生睾丸变性, 只能淘汰。
(三)受精障碍
1、精液品质不良 主要表现在精子活率、密度过低, 畸形率高,是引起受精障碍的主要原因。营养、配 种频率、季节、疾病以及处理精液的技术均是引起 精液品质不良的因素。 2、附睾、输精管与副性腺病理 常见的有附睾炎、附 睾萎缩、输精管壶腹炎等。 3、染色体畸变 包括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畸变。如克 氏综合症,嵌体、镶嵌体、罗伯逊易位及常染色体 收缩。导致受精率和繁殖力均下降。
母 牛 卵 巢 囊 肿 的 类 型 和 表 现
母牛的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发病机理
黄体囊肿 一是成熟的卵泡未能排卵,卵泡壁上皮 黄体化形成的,叫黄体化囊肿。二是排卵后由于 某些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 液体而形成黄体囊肿。它产生大量孕酮,抑制促 性腺激素分泌,致使卵巢中无卵泡发育,雌性动 物不发情。 直肠检查时,黄体囊肿大(7~15cm),壁厚而 软,不那么紧张。但临床上往往将成熟卵泡、卵 泡囊肿及黄体囊肿相混淆。 治疗:(1)肌注黄体酮,剂量50~100mg隔3~5 天1次,连用2~4次效果良好。(2)肌注LH:马 300~400IU,驴、牛100~200IU,如果用后1周未 见好转,可再用第二次。用药后可促进黄体进一 步黄体化,体积逐渐缩小。

第8章 家畜繁殖力与繁殖障碍

第8章  家畜繁殖力与繁殖障碍

第8章家畜繁殖力与繁殖障碍[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家畜的繁殖力,繁殖障碍。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目标]1.掌握家畜繁殖力评定指标的实际意义。

2.了解畜群的正常繁殖力。

3.了解引起公母畜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家畜繁殖力评定指标的计算方法。

2.母畜繁殖障碍的防治方法。

3.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提高畜群的繁殖力。

【难点】1.繁殖力指标实际意义。

2.提高畜群繁殖力的途径。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配图片或动画[教学过程]第1-2课时授课内容第一节家畜的繁殖力第二节家畜繁殖障碍教学目标1.掌握家畜繁殖力评定指标的计算方法。

2.掌握家畜繁殖力评定指标的实际意义。

3.了解畜群的正常繁殖力。

4.掌握公母畜繁殖障碍的种类。

资料单第一节家畜的繁殖力一、家畜的正常繁殖力(一)家畜繁殖力家畜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它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

(二)家畜正常繁殖力所谓正常繁殖力,是指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1.牛的正常繁殖力在正常情况下,每头繁殖母牛每年可产犊牛一头。

2.猪的正常繁殖力在正常情况下,猪的繁殖力很强,繁殖率很高。

3.羊的正常繁殖力 绵羊的正常繁殖力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异。

4.马(驴)的正常繁殖力 由于母马的发情期较长,且有明显的发情季节等,一般情况下,不易做到适时配种,且易发生流产,故而降低了繁殖力。

二、家畜繁殖力的评价方法母畜的繁殖力是以繁殖率来表示的。

母畜达到适配年龄一直到丧失繁殖力期间,称为适繁母畜。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如繁殖季节或自然年度内,母畜发情、配种、妊娠、分娩,最后经哺育的仔畜断奶至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即完成了母畜繁殖的全过程。

通常以下列几种主要方法和指标表示家畜繁殖力。

1.母畜受配率统计 指在本年度内参加配种的母畜占畜群内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主要反映畜群内适繁母畜的发情和配种情况。

家畜繁殖力及评价方法.优秀精选PPT

家畜繁殖力及评价方法.优秀精选PPT

4、分娩率 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母畜数的的百分比。 家畜繁殖力
总受胎率(%)=年最终受胎母畜数÷年配种母畜数×100% 总受胎率(%)=年最终受胎母畜数÷年配种母畜数×100%
(2)牛
牛的正常繁殖力指标
1、情期受胎率 40%~60%
2、总受胎率 75%~90%
3、年繁殖率 60%~85 %
4、第一情胎率 45%~65%
5、产仔间隔 12~18个月
6、双胎率
3%~4%
(3)羊
母羊正常繁殖力因品种、饲养管理、生态条件的 不同等而有差异。
➢不同品种繁殖力的差异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的结果,通过选种能有效地提高绵羊的多胎性。
绵羊:大多1年1产或2年3产。其中湖羊、小尾 寒羊可年产2胎,双羔、三羔的比率很高,4羔也 较常见,个别还有产6羔的。
通常妊娠期长的家畜 繁殖率低于妊娠期短 的家畜,单胎家畜繁 殖率低于多胎家畜。
2、各种家畜的繁殖力现状
(1)猪
猪的繁殖率很高,中国猪种一般产仔10—12头,太 湖猪平均产仔14—17头,个别可产25头以上,年平 均产仔窝数1.8~2.2窝。母猪正常情期受胎率为 75%一80%,总受胎率85%~95%。繁殖年限8~ 10岁。
二 家畜繁殖力评价方法
1、受配率 表示本年度参加配种的母畜数占畜群内 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受配率(%)=配种母畜数÷适繁母畜数×100% 适繁母猪:指从适配年龄开始一直到丧失繁殖能 力之前的母畜。
2、受配率 一定时间内配种后妊娠母畜数占参加 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1)总受胎率 年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 分率。
杜洛克猪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系
5、产仔间隔 12~18个月
8~9

第八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八章  家畜的繁殖力

• (二)免疫性繁殖障碍
• 引起公畜繁殖障碍的免疫性因素使精子易发生 凝集反应。
• (三)机能性繁殖障碍
• 1、性欲缺乏 性欲缺乏又称阳萎,是指公畜在 交配时性欲不强,以致阴茎不能勃起或不愿意 与母畜接触的现象。
• 2、交配困难 交配困难主要表现在公畜爬跨、 阴茎的插入和射精等交配行为发生异常。
• 3、精液品质不良 精液品质不良是指公畜射出 的精液达不到使母畜受精所要求的标准,主要 表现为射精量少,无精子、死精子、精子畸形 和活力不强等。
• 3、卵巢囊肿
•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 卵泡囊肿是由于发育中的卵泡上皮变性,卵泡 壁变薄,有的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几乎没有 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退化或死亡,卵泡液增多、 体积增大,但不排卵。
• 4、种间杂交 种间杂交的后代往往无生 殖能力。如牦牛和黄牛杂交,所产的犏 牛。
新生异性双犊不育生殖器官
生殖腺分化异常,雌雄两性不完全的生殖器官
正常犊牛的生殖器官
牛的单角子宫(右侧子宫缺损,但繁殖正常已产2胎。超排处理的 卵巢左右)
牛的重复子宫颈
• (二)免疫性繁殖障碍 • 1、受精障碍 • 2、胎儿和新生儿溶血 • 3、胚胎早期死亡
• (三)环境因素
• 高温和高湿环境不利于精子发生和卵 泡的发育及胚胎发育,对公、母畜的繁 殖力均有影响。
• 绵羊和马为季节性繁殖动物,在非繁 殖季节公畜无性欲,即使用电刺激采精 方法采集精液,精液中的精子数也很少。 母畜在非繁殖季节卵泡不发育,处于乏 情状态,卵巢静止。
• (四)管理
• 发情鉴定不准、配种不适时是引起家 畜繁殖障碍的重要管理原因之一。
• (五)传染病
• 生殖器官感染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动物 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繁殖力?怎么评定猪繁殖能力?

什么是繁殖力?怎么评定猪繁殖能力?

什么是繁殖力?怎么评定猪繁殖能力?什么是繁殖力?怎么评定猪繁殖能力?一、繁殖力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与生育后代的能力,叫繁殖力。

猪的繁殖力受繁殖技术、公母猪的繁殖遗传性、公猪的精液品质、母猪的排卵数、卵子的受精能力以及胚胎的发育情况等多种因素影晌。

在养猪实际中,要科学运用这些因素,努力提高繁殖力。

二、评定猪繁殖能力的主要指标评定猪繁殖能力的大小,常用下列几项指标。

1、可繁殖母猪率。

本年度末能够参加繁殖的母猪数占年末猪群总头数的百分比,叫可繁殖母猪率。

它反映猪群中其有繁殖能力的母猪数占整个猪群的比重。

计算公式是:可繁殖母猪率%=本年末可繁殖母猪头数÷本年度末猪群总头数×100%2、配种率。

本年度内参加配种的母猪数占年内可繁殖母猪数的百分比,叫配种率。

配种率%=年内参加配种的母猪数÷年内可繁殖母猪数×100%3、受胎率。

年内受胎母猪数占年内参加配种母猪数的百分比,叫受胎率受胎率=年内受胎母猪头数÷年内参加配种的母猪头数×100%它是评定不同猪群或不同繁殖措施受胎能力高低的指标。

4、情期受胎率。

在同一个发情期内,受胎母猪数占配种母猪数的百分比,叫情期受胎率。

情期受胎率=同一个情期内受胎母猪头数÷同一个情期内配种母猪头数×100%5、产仔率。

年内产出的活仔猪数占年内受胎母猪数的百分比,叫产仔率。

它是反映种猪和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

6、增殖率。

指年内出生的活仔猪数占年内可繁母猪的百分比,叫增殖率。

增殖率=年内出生仔猪数÷年内可繁母猪数×100%7、成活率。

年内成活的仔猪数(包括一部分年末出生的仔猪数)占年内出生仔猪数的百分比,叫仔猪成活率。

它是反映仔猪生活力强弱和仔猪培育效果的指标。

成活率=年内成活仔猪数÷年内出生活仔猪数×100% 或(断乳成活仔猪数÷出生时活了仔猪数×100%)8、繁殖成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睾丸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育,延迟性成熟,并
影响睾丸的生精机能(对处在初情期前后公畜的影 响尤为明显)。如公畜缺乏蛋白质,会使精液量减 少,精液品质下降。

营养过度必引起肥胖,历来为种畜所忌。
维生素、矿物质与繁殖
维生素、矿物质对动物的健康、生长、繁殖都有重要作用。 如维生素A、E可改善精液品质,降低胚胎死亡率。
2、光照 light
马、驴、水貂、狐、野兔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长的
季节发情配种—“长日照动物” 。
绵羊、山羊、鹿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短的季节发情 配种—“短日照动物
(三)营养因素

低营养水平饲喂的 泌乳母牛 ,其卵巢不活动期长, 如 成年母羊 营养不良,会造成安静发情,特别是在 繁殖季节开始前更为显著。 对于 公畜 (尤其是生长期的),长期饲喂不足,会
猪繁殖性能受影响
矿物质缺乏或过量时可影响家畜的繁殖。
矿物质异常 钙缺乏 碘缺乏 钠缺乏 锰缺乏 铜缺乏 钴缺乏 硒缺乏 锌缺乏 出现症状 子宫复旧推迟,黄体小,卵巢囊肿,胎衣不下 繁殖力降低,睾丸变性,初情期推迟,黄体小,乏情, 弱胎或死胎,受胎率降低 生殖道粘膜异常,卵巢囊肿,性周期异常,胎衣不下 乏情,不孕,流产,卵巢变小,难产 乏情,性欲下降,睾丸变性,繁殖力降低 公畜性欲下降,母畜初情期推迟,卵巢静止, 流产、生弱犊,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流产,产死犊或弱犊 卵巢囊肿,发情异常,睾丸发育延迟或萎缩
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
繁殖成活率(%)=本年度内成活仔猪数÷上年
度末适繁母畜数×100%
9、产仔窝数 10、窝产仔数
母猪一年内产仔的胎次 猪每胎产仔的个数。
11、牛繁殖效率指数
母牛繁殖效率指数=断奶成犊牛数÷(参配母牛数+ 从配种到断奶死亡犊牛的母牛数)
二 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如有些中国地方品种猪的繁殖性能明显高于外国 品种猪,特别是 太湖猪 ,性成熟早、排卵多、产 仔多,引起了很多国家对太湖猪的兴趣,并引种
易受到忽视,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但对肉牛繁殖力 有直接影响的是繁殖管理。
在现阶段,我国牛群的繁殖力一般都很低,营养较
差、常年配种、终年产犊的云南黄牛,繁殖成活率
仅35%左右。 母牛:采取以下措施,可进一步发挥母牛群的繁殖潜 力。

适当提高产前(分娩前 8W)和配种前的饲养水平; 提前或适当延长青年和老年母牛的配种期; 及早进行妊娠鉴定、分群管理,采用同期发情等技 术
(五)管理因素

家畜繁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控制。良好的管理工作应 合理的放牧、饲养、运动或调教、使役、休息、厩舍
建立在对整个畜群或个体繁殖能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卫生设施和交配制度等管理措施,均影响家畜繁殖力。
管理不善,不但会使一些家畜的繁殖力降低,也可能
造成不育。

管理因素对肉牛繁殖力的影响十分重要,但又是最容
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数÷配种情期数
×100%
(3)第一情期受胎率
表示第1次配种受胎母畜
数,占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总数的百分率。包括青
年母牛第1次配种或经产母牛产后第1次配种后的
受胎率。 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配种妊娠母畜 数÷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
(4)不返情率 指配种后一定时间内未再表现发 情的母畜头数占配种母畜总头数的比率。
矿物质异常 钙过量 碘过量 钼过量 镉中毒 钙:磷失调
出现症状 繁殖力降低,睾丸变性 流产,胎儿畸形 初情期推迟,乏情 精子发生受影响 卵巢萎缩,性周期紊乱 乏情或屡配不孕, 胚胎发育停滞、畸形、流产, 子宫炎,乳房炎
(四)生理因素 1、年龄因素
英国牛奶销售局对60万次受精的成绩进行调
查,证明3-4岁公牛的精液受胎率最高,以后每 年下降1%。 2、泌乳与哺乳 哺乳和泌乳会延迟卵巢功能的恢复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技术系
第五单元
畜禽繁殖管理
(一 ) 家畜繁殖力
内容
一 二 三
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家畜繁殖力评价方法 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

概述
繁殖力的概念 1、定义:家畜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 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这种能力除受生态环境、营养、繁殖
方法及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影响外,公母畜本身的生理状况也 起着重要作用。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它能直接 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
2、种公畜的繁殖力:主要表现在精液的数量、 质量、性欲、交配能力及利用年限。
3、母畜的繁殖力:主要包括性成熟的迟早、繁殖周期的长 短、发情表现是否明显、排卵数的多少、卵子受精能力的 大小;妊娠维持的正常与否、产后哺乳性能的高低以及护 仔性的强弱等。
科学饲养管理、正确
的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及人工授精、发情控制、 胚胎移植等繁殖控制技 术的应用是保证和提高 动物繁殖力的重要技术 措施。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100%
6、成活率
百分率。
断奶时活仔畜数占出生时活仔畜数的
仔畜成活率(%)=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出生 时活仔畜数×100% 7、繁殖率 指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占上年度末可
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繁殖率(%)=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上年度终适
繁母畜数×100%
8、繁殖成活率
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占上年度末
X天不返情率(%)=配种后X天未再发情的母畜
数÷总配种母畜数×100% 2、配种指数 指每次受胎所需的配种次数。
受胎指数(%)=配种总次数÷受胎头数×100%
4、分娩率
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母畜数
的的百分比。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100%
5、产仔率
的百分比。
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
(4)马
马的情期受胎率:一般50%~60%
全年受胎率:80%左右 繁殖率:60%左右
马繁殖年限:15岁
(5)兔
兔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受胎率春季为最高,夏
季低。一年可繁殖 3 — 5 胎,每胎产仔 6 ~ 8 只,高
的可达14—16只,断奶后成活率为60%~80%左
右。
二 家畜繁殖力评价方法
1、受配率 表示本年度参加配种的母畜数占畜群内 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ຫໍສະໝຸດ 一 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自然繁殖力 各种家畜繁殖现状
(一)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自然繁殖力: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殖机能正常
的母畜采用常规的饲养管理措施所表现出的繁殖水 平称为自然繁殖力或生理繁殖力。 繁殖潜能:运用现代繁殖技术所提高的家畜繁殖
力,称为繁殖潜能。
1、自然繁殖力 各种家畜的自然繁殖力取决于家畜每次妊娠的胎儿
45%~65%
5、产仔间隔
6、双胎率
12~18个月
3%~4%
(3)羊
母羊正常繁殖力因品种、饲养管理、生态条件的 不同等而有差异。 不同品种繁殖力的差异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的结果,通过选种能有效地提高绵羊的多胎性。 绵羊:大多1年1产或2年3产。其中湖羊、小尾 寒羊可年产2胎,双羔、三羔的比率很高,4羔也 较常见,个别还有产6羔的。 山羊:一般每年产羔1 -2胎,每次产羔1 -3只。
维生素异常 出现症状 猪、鼠胚胎发育受阻,产仔数降低,阴道上皮角 质化,胎衣不下、子宫炎;精子生成受阻,精子 密度下降,异常精子增多,存活力下降
VA缺乏
VE缺乏
受胎率降低,死胎、胚胎发育受阻, 产蛋量、孵化率降低;精液品质下降
VD缺乏
核黄素缺乏 生物素缺乏
母畜繁殖力降低,公畜受精力降低,
严重者永久性不育 鸡孵化率降低,胚胎畸形率增加
受配率(%)=配种母畜数÷适繁母畜数×100%
适繁母猪:指从适配年龄开始一直到丧失繁殖能
力之前的母畜。
2、受配率 一定时间内配种后妊娠母畜数占参加
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1)总受胎率 年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
分率。
总受胎率(%)=年最终受胎母畜数÷年配种母畜
数×100% (2)情期受胎率 表示妊娠母畜数与配种情期数的 比率。
几个主要品种 太湖猪 陆川猪 长白猪 约克猪 杜洛克猪
头胎 和 经产母猪的窝产仔数 12.14 14.88 11.5 12.8 8~9.3 9~12 11 13 8~9 10~11
(2)牛
牛的正常繁殖力指标
1、情期受胎率
2、总受胎率
40%~60%
75%~90%
3、年繁殖率
4、第一情胎率
60%~85 %
数、妊娠期的长短和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的时间等。 通常妊娠期长的家畜
繁殖率低于妊娠期短 的家畜,单胎家畜繁
殖率低于多胎家畜。
2、各种家畜的繁殖力现状
(1)猪
猪的繁殖率很高,中国猪种一般产仔10—12 头,太
湖猪平均产仔14—17头,个别可产25头以上,年平 均产仔窝数1. 8~ 2.2 窝。母猪正常情期受胎率为 75 %一 80 %,总受胎率 85 %~ 95 %。繁殖年限 8 ~ 10岁。
以提高其本国猪的繁殖力。

梅山猪的有效乳头数为17只,大白猪为14.12只, 大梅杂种为16.16只,梅山猪第1胎、第2胎的产活 仔数分别比大白猪的多2.78头、3.23头。
(二)环境因素
1、热应激 thermal stress
♂:高温引起睾丸温度升高是降低公畜繁殖力的主
因。
♀:热应激降低胚胎存活率
复习思考题
1、什么繁殖力?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繁殖力是
否能充分发挥? 2、简要说明牛、羊、马、猪的正常繁殖力。 3、牛、猪各有哪些重要繁殖指标?如何评定? 4、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