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期末考试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期末考试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看图分析制作:李祖锋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1.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趋势”,“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2.政治发展的趋势包括:(1)政治世俗化(2)政治民主化(3)政治参与扩大化(4)政治制度化3.政治特征1)政治上,确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制度。

2)在经济上,确立了基于公有制产权之上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性地改变了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3)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由于政治上党的组织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单位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附关系。

4)在意识形态上,建立起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整合社会道德的主导政治思想。

5)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形成。

4.全能主义1)全能主义政治:国家的组织和控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以此进行政治统治。

2)全能主义建立的方式方法:新政权通过单位体制、户籍体制、成分体制等制度,从意识形态、组织机构以及干部队伍等方面实现了国家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渗透与控制。

3)全能主义政治的特征: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赖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全能主义政治体制。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宪政的核心概念:宪政是通过法律规定和法治来保障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的原则,限制并划定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设施。

宪政就是民主、法治加人权,就是三者的结合,宪政就是以宪法作为治国基础,实现法治、民主和保障人权的国家。

——蔡定剑2.宪政的本质特征:是控制公共权力,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公共权力的均衡,保障人民的权力。

3.中国政治制度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1)人民主权含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包括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

2)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人民主权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改革选举制度,选好人大代表,行使好代表职责;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便更充分地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大制度之间的关系。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现状1.1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单一统治党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而言, 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势的、复杂的单一统治党的特点, 即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集权化和一党执政。

另外, 中国政治体制中, 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利, 实行的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可追溯至清朝的封建君主制,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和发展, 直至现在。

此外,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还存在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并将其设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1.2 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开放、透明、公正的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形成•人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二、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由国务院、省、市、县四级政府组成。

其中, 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

省和市的政府则是向国务院负责, 负责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的政府则是向省和市的政府负责, 负责一个县的行政管理工作。

此外, 中国的行政体制还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机构, 如各部委、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特别行政区域, 如香港、澳门、台湾等。

三、中国的立法体制中国的立法体制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关, 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和其他组织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各地的利益和意愿, 是各地的立法机关。

此外, 中国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等,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00315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汇总

00315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汇总

第1章结论一、选择题1、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列宁指出国家问题是关系到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

二、简答题1、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历史性。

即它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

(2)稳定性。

即它在一定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国家经济制度所决定,而不是某人或某社会集团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3)强制性。

即它不仅有法律予以规范,更重要的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

(4)合法性。

即它是由各国权利主体指定的宪法决定的,具有法律依据。

2、简述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就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作出了法律规定。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第2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一、选择题1、国体是指反映国家阶段本质的制度。

2、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四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四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四章重点政治考试需要针对重点进行复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四章重点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选举和选举制度选举: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

选举制度:指由选举法规定的有关选举国家代表机关或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机构、选举程序、选举方法。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选择: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发展过程: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选举法》79年通过第二部选举法(简答)书上共9点,老师又加了两点记忆内容:1.直接选举人们代表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至县级。

2.差额选举3.53年中只需出席过半数即可通过改为全体过半数。

82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一次修改记忆内容:1.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2.“另行选举”即第一次投票不过半数,则第二次投票只需过1/386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二次修改记忆内容:1.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推荐代表候选人2.取消预选,规定了差额选举的比例(间接选举:1/3-1?直接选举1/2-1/5)95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三次补充和修改(简答)记忆内容:1.将乡、镇选举委员会受县(区)级选举委员会领导改为受县(区)级人大常委会领导。

2.五倍改为“四倍”3.增加了罢免内容,县和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提出,半数通过则可罢免,县级以上,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可对上一级人代会代表提成罢免。

第二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简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1.年满18岁2.未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被剥夺的罪犯以及精神病人)都享有该权利。

普遍原则:1.平等原则“一人一票”?“城镇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当。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终极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终极笔记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第四章:考试帝国——隋唐维持中央集权的三个条件。

官僚帝国排斥贵族化。

豪强门阀的先天不足。

制度演变,隋:创新,唐完善。

大一统的官僚帝制走向成熟。

官僚体系的考试录用制度确立。

一、唐代的辅政制度1、汉唐相权比较(1)汉朝:宰相开府辅政制实行领袖制,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

(2)唐代:宰相参议辅政制集体宰相制度,亦即委员会制分割相权,分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尚书令。

三者的来源。

(3)权力大小不同官阶汉朝:金印紫绶,位列三公。

唐朝:三品官2、三省职权的划分(1)中书主发令政府的一切最高命令,都由中书省发出。

“定旨出命”①中书省的办公人员: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

②中国的贤人政治春秋时期:贤均从众。

贤者代表多数。

拟定诏书的程序:“五花判事”——中书令(侍郎)选定——皇帝画敕。

(2)门下主封驳审核皇帝的诏书1门下省的办公人员侍中、侍郎、给事中。

若反对,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

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

②门下掌握一种副署权(3)尚书执行只有执行权没有决定权。

三者关系:权力的重心在中书省。

3、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1)设置政事堂的原因:避免皇帝画敕无效。

(2)联席会议场所先在门下省、后在中书省。

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出席。

尚书省长官不出席。

尚书令虚置的原因:唐太宗。

(3)政府最高机构敕字之下,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4)会议的过程执笔(会议主席)。

综合记录,有最后文字决定权。

委员会中的首席代替领袖制的一种运用与安排。

评价: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二、中央政务体制尚书省掌管六部。

六部制度推行了一千多年。

1、六部职责(1)吏部主管人事及任用之权。

五品以下的官员,吏部依法任用。

(2)户部:掌管民政户口等事。

(3)礼部:掌管宗教教育事宜。

(4)兵部:掌军事。

(5)刑部:掌司法。

(6)工部:主管建设。

2、办公机制总办公厅名为“都堂”。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分封制: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组织在战争中发挥出便于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诸侯命令的作用,呈现出取代分封采邑制的优势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由国君任命。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武举由兵部主持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

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基础上重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为中央辅政机构,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影响: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

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高考中国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中国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中国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中国政治体制
-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等
- 政党:中国是执政党,多党合作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人民意志,制定法律和政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
二、中国的政治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
三、中国政治制度
- 简化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
- 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
- 政府公信力建设:打击腐败,提高政府透明度
四、中国的政治参与途径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选举、决策和监督
- 参与决策:公众意见征求、参与调查研究等
- 组织参与:加入政治组织,参与政治决策
五、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
- 中国政治体制与其他国家政治体制的比较和特点分析
六、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
- 新中国成立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政治改革与开放政策的推动
- 政治制度的完善与现代化
七、中国的政治决策与外交政策
- 中央政府的政治决策机构
- 中国的外交政策宗旨和原则
-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实践
八、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 改革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 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是关于高考中国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政治我国国家知识图表

高三政治我国国家知识图表

2.
我国的国家 职能 (17—19 页)
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 和活动原则(49—53 页)
5
我国国家机构的本质
7
我国的政党制度 (88--92 页)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106)
8
9 10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112)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
13
高三政治常识-------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知识总结
知识项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即我国的国体) (13 页) 内 容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 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着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的政体、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本质、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⑴ 对内职能:第一,政治职能。主要表现为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破坏活动和民主政治建设。第二,经 济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第三,文化 职能。第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⑵ 对外职能: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又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是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 要依据。我国的国家职能由我国的国家机构来实施。 分类:我国的国家机构,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①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行政机关(人 3 我国的国家机构设置 (45 页) 民政府) 、③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④国家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⑤国家军事机关。 按其层级又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 察院。地方国家机关分为:省级国家机关、县级国家机关、乡级国家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的自治 机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职能。 ⑴民主集中制原则 ⑵对人民负责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坚持群众路线) ⑶依法治国原则[内含 知识点有: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 当家作主的地位。贯彻落实、对国家机关的要求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①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 依法治国的前提;②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③司法机关要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还要加强执法监督;⑤做好普法教育工作;⑥把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50 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 6.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 形式(即我国的政体) 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20—24 页)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同级其他国家机关,并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人大的常设机 构是人大常委会。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的权利有:①发言、表决免责权;②提案权;③质询权等。人大代表的义务主要包括:①模范遵守 宪法和法律、②保守国家机密、③密切联系群众、④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权利来 自人民,受人民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内 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 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意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 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 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 的物质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意义: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 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都结合起来。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 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农村的村委会、城市的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等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23 页) 和谐统一关系,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等自由、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三原则(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是我国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基本内容: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 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 标。第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1 页)一国两制是其中的特殊性,是局部。 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高形式。

行政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分析

行政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分析

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学习目标1、行政与国家行政的概念2、国务院的法律地位(三个角度)3、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4、国务院的职权5、国务院的职能转变6、行政首长负责制7、国务院会议制度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一、行政与国家行政的概念(一)行政一般可以将其视为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广义的“行政”包括了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也就是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种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狭义的“行政”是指除了国家立法和司法活动之外的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一、行政与国家行政的概念(二)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照法律对真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一、行政与国家行政的概念(三)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①国家行政的主体。

国家行政的主体是带有公共权威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国家行政权力职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行使。

②国家行政的客体。

国家行政的客体是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二、国务院的法律地位从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来看,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从国务院与国家其他层级的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国务院又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这就明确了国务院在全国整个国家行政体系中居于最高的领导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出现,代表整个国家。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三、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一)国务院的组成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院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由每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产生。

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命。

国务院其他成员均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大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命。

《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要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要点

绪论1、中国政治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政治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的结合(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始终(5)人治(6)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7)因俗而治3、近几年研究成果:(1)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2)中外政治制度史的比较研究(3)对珍稀典章、法律文献和史料的整理和挖掘(4)对政治制度史进行多方面的专题研究(5)对各朝代政治制度进行分期研究(6)对少数民族政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状况的研究4、学习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2)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3)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

5、学习方法:(1)学以致用,体用结合(2)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3)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制度史。

上篇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酋邦制: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在其中以阶层的差异为社会结合的重要基础。

酋邦制是处于国家形成前夕的某些民族实际存在的制度体制。

酋邦制与部落联盟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没有通常所说的民众大会,而是各部酋长议事会,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大同是无序而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小康是有序而经济得到发展的社会。

3、商代内服官:国家政务官员是主要行政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

西周太官有政务官是两寮六大指卿事寮下有司徒、司马、司工,分管民政、军政、手工业,太史寮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以及文字册命。

王家事务官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种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4、霸主到君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到确立的过程。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论述题高一历史学习方法策略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纲要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纲要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纲要第五章国家⾏政制度(下)1、(P168)中国式单⼀制国家,按照中央政府统⼀领导、地⽅政府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了由上⾄下的“⾦字塔式”的地⽅结构。

补:上级对下级政府有领导权、下级政府必须听从上级政府。

2、(P169)省级⼈民政府即包含省、⾃治区、直辖市三类⼈民政府。

(⾹港政府不是省⼀级的)3、(P170)省级政府在国家⾏政体系中的地位表现在哪些⽅⾯?作为地⽅⼀级国家⾏政机关,省级⼈民政府具有双重从属性质,他在国家⾏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

第⼀,作为省级国家权⼒机关的执⾏机关,省级⼈民政府除了必须执⾏宪法、法律与⾏政法规以及最⾼国家机关与最⾼国家⾏政机关通过的决议、决定外,还必须执⾏本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性法规和决议,向本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作。

这表明,省级⼈民政府从属于本级⼈⼤及其常委会。

第⼆,作为⾪属中央⼈民政府的地⽅国家⾏政机关,省级⼈民政府必须服从国务院的统⼀指挥和领导。

这主要体现在,省级⼈民政府必须严格执⾏国务院制定的⾏政法规、命令与决定,向国务院负责并报告⼯作。

第三,省级⼈民政府是最⾼⼀级的地⽅国家⾏政机关,有权统⼀领导直辖市内的市、县、乡、镇等各级⼈民政府的⼯作,统⼀管理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化建设等⾏政事务。

4、(P171)正副省长,正副⾃治区主席,正副市长,由省级⼈民代表⼤会选举产⽣。

5、(P173)国务院和本级⼈⼤常委会如果认为省级⼈民政府颁布的⾏政规章不适当,有权予以改变或撤销。

6、(P172)省级⼈民政府的五⼤职权。

执⾏权、管理权、地⽅⾏政⽴法权和制令权、领导与监督权、保护权7、(P175)(简答题)省级政府⾏政机构的管理和归属存在的情况。

(3种)概⽽⾔之,省级政府⾏政机构的管理和归属主要存在三种情况:⼀是受省级⼈民政府统⼀领导,同时接受国务院相应部门的业务指导,如商业、卫⽣、财务等局;⼆是接受省级⼈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双重领导,如审计、检查、国家安全等局;三是受省级⼈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双重领导,单⼀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为主,如邮电、铁路等局。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范围最终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范围最终整理

《当代中国(zhōnɡɡuó)政治制度》考试范围题型:一、单选题(10,10’)二、名词解释(5,25’)三、简答题(4,32’)四、论述题(2,33’)绪论(xùlùn)1、论述:当前中国(zhōnɡɡuó)政治的基本特征。

(一)在党政关系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强调政党(zhèngdǎng)分开,九十年代以来强调当如何执政。

(二)在中央(zhōngyāng)与地方关系方面,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中央权威,服从中央的统一的经济政策。

(三)在经济走向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并不明确,因而经济制度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改革和前进。

(四)在国家与社会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90年代的相对缓和与和谐。

第一章1、论述: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①1st从文本分析上来说,中国宪法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文本表现,而中央党章却是作为中国政府制度的文本。

继而从合理的逻辑推论上来说,就是党章的衍伸和裂变成了宪法,那么宪法就承载了党章中的内涵。

由于对政治上的需要而对政治制度中的某些环节和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时,总是党章在前,宪法在后。

①2nd从合法化上,正当性以及法律上的效力上来说,中国宪法的合法化,正当了中共党章以及作为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增加了对其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认同感。

①3rd党章和宪法之间,一方面说没有关联性,但另一方面实际上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现行宪法公布开始,党章每一次修改都直接引发宪法的修改,“政策性修宪”成为我国主导型的修宪模式。

党章对宪法的政治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党章是调整党员内部关系的最高标准,这是党章的本分;宪法是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这是宪法的本分。

2、简答: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与表现a)概念: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b)表现:①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国开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年期末考试辨析题试题库

国开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年期末考试辨析题试题库

国开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年期末考试辨析题试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5月31日;资料涵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为方便学员考试试题已经排序;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2017年6月24日08:30至10:00。

20.我国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

错。

我国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也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

21.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

错。

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22.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

错。

应是中央委员会。

23.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错。

必须是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24.国家主席没有法律否决权。

对。

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国家主席必须公布。

25.国务院无权决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

对。

应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6.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

错。

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27.我国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错。

目前只是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如此。

其他企业,如民营、三资企业则不一定。

1.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要接受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领导。

错。

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只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

2.党组是党的一级重要组织,其组成需要经过相应机关、单位内部的党员选举产生。

错。

党组是上级党委派出机构。

3.地级市人民政府的任期,每届都是3年。

错。

地级市人民政府每届任期5年。

4.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立案侦查的案件,检察院有监督权。

对。

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立案侦查的案件,检察院应实行立案监督。

5.对公务员的考核一般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D.《选举法》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4.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 )。

A.中共中央总书记 B.全国人大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5.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

A.一季度召开一次 B.两个月召开一次C.每月召开一次 D.不定期召开6.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 )。

A.黑龙江 B.青海 C.云南 D.四川7.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 )。

A. 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8.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 )。

A.5万元以上的 B.10万元以上的C.15万元以上的 D.20万元以上的9.将公务员范围扩大到整个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选举产生和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在内的国家是(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9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

A. 全国人大 B.司法部C.国务院 D.中共中央2.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作的主要是( )。

A. 专门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C.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D.选举委员会3.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的是( )。

A.宪法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我国最低层级的城市是( )。

A. 地级市 B.县级市C.乡 D.镇5.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 十六字方针 B.四项基本原则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6.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 )。

A.国名 B.国旗C.国徽 D.国歌E.首都 F.国语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中国公民的资格 B.成年性C.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 D.精神健全、正常E.爱祖国爱人民 F.拥护社会主义8.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 )。

A.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B.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C.制定全国各地方的发展规划D.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E.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F.审定地方性法规9.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 )。

A. 国家机关干部 B.党的工作干部C.军队干部 D.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E.专业技术干部 F.企事业单位行政干部10.公务员交流的形式主要是( )。

A. 调任 B.转任C.升任 D.下放E.挂职锻炼 F.轮岗11.我国直接选举的环节主要包括(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院2012——2013学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题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宪法制度 B. 国家元首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A. 柔性宪法B. 协定宪法C. 语义性宪法D. 成文宪法3.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 全国人大B.司法部C.国务院D.中共中央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

A.5个B.6个C.7个D.8个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D. 中央书记处6.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党中央B.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大常委会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A.2年B.3年C.4年D.5年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 17岁以上B. 18周岁以上C. 19岁以上D. 19岁以上9.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三、辨析题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错。

阶级社会才有。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政治制度改革。

错。

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中、外层。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对。

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5.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错。

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四、简答题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宪法制度,3政党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家元首制度,6国家行政制度,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特别行政区制度,9司法制度,10军事制度,11干部人事制度,1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3选举制度,14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时间在17周一、简答题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原则------P6(书)(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2、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18(书)(1)最高立法权(2)最高任免权(3)最高决定权(4)最高监督权(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3、简述选举制度的功能。

(1)赋予政治权力合法性(2)形成并表达民意(3)对未来公共政策的实施产生预警作用(4)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4、简述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P75(书)(一)代表的职责与会权、审议权、表决权、选举权、提案权、提名权、建议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发言表决免责权、人身特别保护权、物质帮助权(二)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所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出席代表大会回忆,参加代表活动,遵守本级人大会议的议事规则及有关规定。

保守国家机密。

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5、简述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内容和分类特色-------P218人事分类划分标准:A、品位分类---品位分类是以官员的地位、资历、待遇为区分标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B、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主要内容:根据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将公务员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对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设置职位: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分类特色(1)因事设岗,事以职位分类为主,科学设置岗位●公务员系统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类设10个等次,非领导职务类设8个等次。

(2)因岗选人,人以品位分类为主,体现人本精神●设置职务级别,级随人走。

考虑了年功差别,也兼顾学历,如录用博士可任命为主任科员,定11级;硕士可任副主任科员,定12级;本科可任科员,定13级。

(3)因人用才,借鉴学历分类,提升公务员知识层次●规定不同职务等次的起点学历,晋升正副科级职务的应当具备高中和中专以上学历;晋升正副处和厅级职务的,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晋升副部以上职务,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6、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特别行政区依照《特区基本法》的规定,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特区的外交、防务,特区政府可自行制定有关政策,处理特区政务,维护社会治安。

特区可签发特区护照,自行管理出入境事务等。

(2)在立法权方面,除有关外交、防务和关于国家统一、主权的法律等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以外,特别行政区享有制定和修改民事、刑事、商事、诉讼程序等法律的权力。

在特区实行的法律为特区基本法以及基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澳门原有法律和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法律。

特区立法会可以在特区基本法许可范围内立法,或修改、废除法律。

仅以涉及国防,外交和其他依法不属于自治范围内事务法律为限。

(3)在司法权方面,特别行政区法院除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外,对区内所有案件都可审理,并具有终审权,特区终审权属于特区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4)在经济方面,特别行政区拥有自己单独的财税制度、货币发行体系和金融政策决定权。

特别行政区收入自行支配,不上缴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特区征税;澳门元港元是特区的法定货币,货币发行权属于特区政府,并可自由兑换。

(5)在对外事务方面,特别行政区依法可以“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名义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单独同世界各国、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联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7、简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职权答:1立法权:立法会根据基本法规并按照法定程序可制订、废除和修改法律;立法会根据政府的提案、审议、通过财政预算;批准税收和公共支出2监督权:立法会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就有关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3弹劾权: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和渎职行为,立法会可进行弹劾4其他职权:包括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接受香港居民申诉并进作出处理等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哪些特点?答:1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中国的多党合作在坚持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实行政治领导这一前提下进行的2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

3平等独立、协商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的关系4结构多元、目标一致。

我国政党制度从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二、论述题1、论述人大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的一套规定和制度;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一套规定和制度。

(一)我国人大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人大尚未成为具有独立性的有实际权威的代议制机关宪法中所规定的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不到位,而“党的领导”却无处不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党,这就包含了对人大的领导。

就是说在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关之外还有一个非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与人大的这种关系,使人大成了党的一个咨询机构,人大的权威大打折扣,很难独立地行使职能。

2、人大组织存在结构性缺陷,这种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可以说是存在于人大制度的每个环节。

首先,人大代表数字庞大(近三千人),使得会议组织和会议讨论十分困难。

不对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结构性的改革,就无法有效地推进政治民主化。

很显然,现行的人大结构下,代表人数太多,减少代表的数目是必然的。

其次,在全体大会上只能听取一些政府官员的报告和有限的几个代表发言,大会的主要活动就是以地区为单位分组讨论。

事实上分组会议往往讨论的是各地区的问题。

这样不仅与与全国性会议的宗旨相矛盾,而且助长了地方主义。

3人大代表兼职不利于人大履行宪法赋予的监督职能。

在人大代表当中有相当数量是现职的党政官员。

这与宪法所规定的人大的职责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宪法规定人大对政府进行监督,但政府官员本身又是人大代表,这样的人大如何监督政府?人大代表的兼职的另一个危害是人大代表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能。

4人大的领导成员主要不是从人大自身的组织中产生,而是由退职的党政官员担任。

这就形成了旧政府监督新政府的奇怪格局。

由退职的政府官员充任人大领导职务,使得人大成为政治权力中最薄弱的一环。

(二)完善的对策:一、坚持和改善中共对人大的领导(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根本保证(二)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三)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应接受人大的宪法与法律监督(四)执政党领导人民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大会制度二、强化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一)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二)观念更新是人大监督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当务之急(三)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过程也是监督制度创新的过程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完善人大对人民负责的机制建设(二)提高人民代表的政治质量(三)人大与人大代表都要接受选民与人民群众的监督四、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一)要注重代表或委员的素质与结构(二)加强人大的组织结构建设(三)完善人大工作制度2、论述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弊端及完善对策-------P124选举制度广义上:选举主体、客体的范围比较广泛,除国家政权的选举外,还包括非国家政权的选举,政党、社团内部的选举,国际组织与团体的选举等。

狭义上:指按照法律规定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议员)和某些国家主要公职人员的制度。

选举类型:人大代表选举、国家主席的选举、补缺选举、地方领导人的选举、基层选举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盲目追求参选率,滥用委托投票权利选举权未被选民真正行使间接选举不能充分代表民意候选人的提名和介绍方式不合理差额选举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实施选举过程缺乏诉讼程序的救济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对策分析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

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是选举中的关机步骤。

提出候选人,尤其是确定正式候选人的过程是否民主,往往关系到整个选举的民主程度。

因此,一定要避免有悖民主的现象发生。

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

介绍候选人的意义在于,使选民了解和熟悉每一名候选人(尤其是正式候选人),从而通过比较,择其更善者选之。

这样,技能克服选民“盲目投票”,又能保证当选的代表具有较好的素质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

四、当前,应注重完善与巩固县、乡两级的直接选举,提高这两级直接选举的质量,不断积累“依法办事、发扬民主、直接选举”的经验,为今后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作准备五、深化对选举的认识。

为完善选举制度,使选举真正成为人民当家作主,选择自己代表的有效方式,除了从制度本事加以改革外,还必须通过广泛、经常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干部、群众对选举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日趋完善的制度得以切实贯彻。

反之,制度再完备,一到实践中,就会被扭曲。

6要逐渐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7应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8减少代表名额,提高代表素质9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10强化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关系11完善选举诉讼制度3、论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

答:(一)、行政长官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地方长官;另一方面作为政府的首长,他负责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又可以看出行政长官的负责对象有三种,即对中央人民负责;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作为政府首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享有广泛的职权;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立法权、监督权、弹劾权、其他职权(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关系:由于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主要是行政与立法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

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

”这里虽未明文规定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但他元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自然有对立法会负责的法律义务。

(2)互相制衡。

如行政长官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在此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依法解散立法会;行政长官在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并且在其一任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