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a87e7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c.png)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21.09.17•【文号】国信办发文〔2021〕7号•【施行日期】2021.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信办发文〔20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委、局)、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党委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为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繁荣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九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9月17日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以下简称“算法”)在加速互联网信息传播、繁荣数字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算法不合理应用也影响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挑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管理好使用好发展好算法应用,全面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现就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以算法安全可信、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算法安全治理机制,构建完善算法安全监管体系,推进算法自主创新,促进算法健康、有序、繁荣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ZZ026 短视频制作赛项规程(师生同赛)
![ZZ026 短视频制作赛项规程(师生同赛)](https://img.taocdn.com/s3/m/f9ef74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c.png)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赛项名称:短视频制作英文名称:Short Video Production赛项组别:中等职业教育(师生同赛)赛项编号:ZZ026一、赛项信息赛项类别☑每年赛 隔年赛( 单数年/ 双数年)赛项组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赛(□个人/□团体)□教师赛(试点)☑师生同赛(试点)涉及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及核心课程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名称核心课程76新闻传播大类7601新闻出版类760101出版商务新媒体营销短视频运营7602广播影视类760201播音与主持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760202广播影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影视摄像数字特效与合成专题节目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制作专题摄影760203影视与影视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摄影技术影视摄像影视编辑影视特效与合成短视频制作760204动漫与游戏制作影视后期编辑71电子与信息大类7102计算机类710204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虚拟现实素材与资源制作数字媒体制作后期特效制作710201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图形图像处理710206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移动素材处理技术应用710209实用美术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美工710210计算机平面设计矢量绘图版式设计73财经商贸大类7305经济贸易类730502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新媒体推广7307电子商务类730701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运营730702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编辑与发布视觉设计730703移动商务新媒体内容制作移动视觉设计730704网络营销新媒体文案编辑与发布短视频营销实务730705直播电商服务短视频拍摄与剪辑75文化艺术大类7501艺术设计类750101艺术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750103数字影像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剪辑技艺视觉制作技术全媒体影像技术对接产业行业、对应岗位(群)及核心能力产业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广播影视类编导具备策划思维,能够为影片提供创意具备基本的文字功底和文案编写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创意方案的质量和实现效果摄影摄像具有运用平面摄影的技术技能和拍摄各类题材图片的能力具有运用摄像的技术技能进行影像拍摄的能力具有运用影像编辑的技术技能完成影视剪辑与画面后期处理的能力影视后期制作具有运用影视包装的技术技能完成特效制作、后期合成与节目包装的能力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和传媒领域数字化的技能,具有制作短视频的能力具有电视节目、专题片、宣传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不同类型影像的剪辑、包装与制作的初步能力文化产业策划具有视频脚本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具有美术造型、图形图像制作等技术能力具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辅助设备的操作及表现等技术能力影视后期制作具有摄影的后期制作、视频素材的剪辑等技术能力具有影视特效制作等技术能力具有全媒体制作等技术能力信息技术摄影摄像具备摄影摄像、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后期特效制作的能力具备摄影摄像技术、数码照片艺术处理的能力广告制作具备摄影摄像技术、数码照片艺术处理、广告制作的能力数字影音剪辑具备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素材与资源制作的能力具备数字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力具备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主流软件及常规专业设备的能力财经商贸新媒体运营具有视觉营销设计的能力,包括店铺视觉设计、图文和短视频制作的能力电子商务师具有制作、发布、维护和优化移动内容的能力网络营销具有新媒体平台的设置与维护、文案撰写、文案编辑与发布、具有短视频制作与发布的能力短视频制作专员掌握主流直播电商平台规则,具有使用常用工具完成短视频、直播海报、新媒体文案等内容制作、推送、优化的能力二、竞赛目标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设现代传媒体系,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竞赛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核心知识为着力点,以全面检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为抓手,加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强校企间的合作,推进中职学校新闻出版类、广播影视类、计算机类、经济贸易类、电子商务类、艺术设计类等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发展的同步提升,推进短视频制作技术的教学与产业发展、社会应用的紧密结合,创造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715277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2.png)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19.11.18•【文号】国信办通字〔2019〕3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正文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国信办通字〔20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文化和旅游厅(局)、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11月18日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音视频信息制作、发布、传播的服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第三条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直播相关法律法规
![直播相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de6487f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4.png)
教学课题了解直播相关法律法规课题类型理论课时安排3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直播电商的基础法律法规内容2.掌握我国直播电商的立法情况3.能分辨违法、违规的直播行为4.能规范自身及团队的直播行为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1、3教学难点1,3辅助资源课件引入【搜一搜】2021年4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了解该办法所依据的法律有哪些?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课件讨论活动1:防范直播法律风险1.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2016年)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共二十条,于2016年12月1日开始施行。
《规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双资质、先审后发、主播实名认证、互动管理、来源可溯、即时阻断”等与互联网直播直接相关的法规。
阅读知识窗:《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提问或讨论:“双资质、先审后发、主播实名认证、互动管理、来源可溯、即时阻断”等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课件讨论课件讨论实操训练课件讨论2.《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2020年)2020年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市监广〔2020〕175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出台,明确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明确直播营销活动中网络平台和网络直播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对指导基层执法和促进行业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2021年4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
阅读知识窗:《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讨论:直播行业常见的8大重点违法行为有哪些?阅读知识窗:《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提问或讨论: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应当履行哪些责任和义务?配套练习:活动1的活动实施本合同施工范围以发包人提供经审核的施工图、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为依据,场地按发包人提供的格力制冷产业园(配套园区)一期平基土石方竣工图标高为准。
《网络改变世界》同步练习(含答案)
![《网络改变世界》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485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6.png)
网络改变世界同步练习1.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商国是;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
这意味着A.网络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保障B.网络成为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C.网络反腐逐渐成为廉政建设的利器D.网络是人们言论自由的唯一平台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例是A.近日行政执法人员对网络表演市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行动B.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募捐、公益众筹等慈善活动C.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D.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向即时、透明方向发展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上的腐朽文化也侵蚀着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少青少年学生因迷恋、沉湖网络而导致逃学、退学甚至更严重的不良行为,若任他们发展下去()①容易形成封闭、孤僻的性格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②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化③对家庭关系的和谐没有什么影响④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的远程办公、学校的在线学习、家庭的生活物资购买都在网上完成,让我们与互联网有了更多的深入接触。
2月6日中午,某市一幼儿园家长群十三名家长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二维码转账学费给群里的“陈老师”后才发现,这个“陈老师”是刚以幼儿家长名义混进群的骗子。
以上材料说明()①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我们要慎重辨别②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愿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③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④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功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尤其是增加就业,都有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发展对伦理的挑战及其治理对策
![人工智能发展对伦理的挑战及其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b27bb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e.png)
项目基金:本文系科技部“面向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面向社会征集研究单位开展重大问题研究”项目“面向2035年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博文,女,1983年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伊彤,女,1967年生,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政策。
江光华,女,1973年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文化、科技政策。
2021年第1期 科技智囊67现代科技发展具备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等特点决定了科技伦理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如果把科学技术视为一辆正在行驶的列车,科技伦理就是指引列车前行,用以保证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方向正确的路标。
对新兴技术伦理的研究,一方面要对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和促进“负责任的研究”。
笔者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例,研究新兴技术伦理治理的对策。
一、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不仅能替代人类的体力劳动,更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1]。
人工智能更像是智慧载体,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不断进化,它的颠覆性、复杂性以及社会关联性等特性所引发的伦理挑战和风险日趋凸显,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发的伦理挑战已经是相关研究人员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性风险对人类主体地位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人机互动、人机协同甚至人机一体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
尽管现阶段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测试、应用等都还在一个基本可控的伦理框架内,但随着人工智技术的能进一步发展,当具备无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做出超出科研人员预期的行为并产生相应的伦理影响时,现有的伦理框架及人类的思维本质将因此面临极大的挑战。
如果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类,这将会对目前社会的人际关系、家庭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人类在人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机器人是否应享有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建立新的人机关系甚至人际关系的价值原则?人类的唯一主体地位或将因此受到挑战[2]。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检测)-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高效课堂优质课件+练习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检测)-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高效课堂优质课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434c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八年级上册道法第二课复习: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天津河东·二模)农民“触网上云”,让网络成为了他们得心应手的“新农具”“金扁担”;互联网连线,帮助山沟里的孩子迈过“数字鸿沟”;5G和物联网快速发展,让智慧生活精彩绽放;“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些表明了()①人们沉迷于网络影响了生活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2·福建南平·模拟预测)2021年,“直播带货”继续流行于网络,通过创新“电商+消费脱困”新模式,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如果给上述材料取个标题,恰当的是()A.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3.(2022·广东惠州·二模)2022年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建立溯源机制治理网络谣言,全面清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
国务院开展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因为()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B.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构成犯罪C.网络谣言会危害个人、社会利益D.公民的维权意识正在不断增强4.(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一模)日常生活中同学间常常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网络上时不时也会出现一些“骇人听闻”的信息……对这些,我们应该()①注意信息的出处和来源②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③拒绝参与网络生活④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不信谣不传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2·江西吉安·一模)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在云平台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指挥它进行精细作业……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已成为现实。
滥用“深度伪造”的危害
![滥用“深度伪造”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6c840e7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e.png)
“深度伪造”技术能够实现“一键换脸”关注·本刊策划13滥用“深度伪造”的危害文·图/刘辉“事前规制”画“红线”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依法约谈11家互联网企业,督促其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及“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不同于“事后监管”,此次安全评估和约谈给有关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提前画下“红线”。
“事前规制”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整改安全问题。
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督促属地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这不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关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所引发的问题。
早在2019年12月,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就联合印发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
《规定》中多次提及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的音视频。
《规定》强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
监管部门针对涉及“深度伪造”技术的新应用频频出手,让更多的公众意识到这一技术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
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一旦偏离这一主轴,就有可能陷入伦理危机,甚至是合法性危机。
就“深度伪造”技术而言,其滥用将对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在司法实践中,通过个案裁决的方式使得一些具体“深度伪造”技术可能被用于制作色情视频、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再加上“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播扭曲,这些有害信息将催生极大的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损害企业商业信誉和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f97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8.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
每小题2分,共60分)1.“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家是父母的女儿,在学校是一名语文教师,在社会是合格的公民,这说明了()①张丽莉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社会关系只能由血缘关系确定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一样④社会关系不同,我们身份不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可分为()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同学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这一宣传口号体现的道理是()A.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独自生活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C.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02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风声雨声”时政学习小组持续跟踪学习两会内容和精神。
这启示我们()①作为中学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社会变迁②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学习小组活动不利于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④要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一次网上购物经历就可能让你变成“透明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网购商品的“快递面单”,其中包含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
按理说,这些信息应该受到严格保密,但根据央视的调查,网上0.8元就能买到一张快递面单照片。
这说明()A.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B.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C.网络让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D.网络弊大于利,应该远离网络6.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2年5月7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规定。
深度伪造合成“非真实音视频” 的规制现状与完善建议———以《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切入点
![深度伪造合成“非真实音视频” 的规制现状与完善建议———以《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切入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f99a9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4.png)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网络数据爬取行为刑法规制问题研究”(3132021287)[收稿日期]2021-08-30[作者简介]储宜彬(1997—),男,天津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法学。
深度伪造合成“非真实音视频”的规制现状与完善建议———以《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切入点储宜彬(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摘要]“深度伪造”是一种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的“非真实音视频”合成技术。
依托于“生成对抗网络”,“深度伪造”所合成的“非真实音视频”作品具有高逼真度,若被不法利用可能引发严重危害后果。
为抑制“深度伪造”的技术风险,国家网信办牵头制定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了标明合成字样、停止传输、部署鉴别机制等规制措施,并划定该算法的适用禁区。
不过,上述规制措施仍存在网络平台负担义务过重、缺乏具体责任承当方式等问题。
为克服现有规制措施的局限,应当从明确标识“合成”的具体方式、优化监管模式、细化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入手,寻求合成“非真实音视频”作品法律规制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合成音视频;标识义务[中图分类号]D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66(2021)06-0120-05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强调要制定完善有关“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
事实上,针对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于音视频领域所具有的风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9年11月18日联合发布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利用基于“深度伪造”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的基本条件与违法类型[1]。
以《规定》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规制“深度伪造”技术所合成的“非真实音视频”作品的基本立场与主要措施,明确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进一步的完善。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测试题-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测试题-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c5193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0.png)
试卷第1页,共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测试题-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①打击网络违法行为,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①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①国家厉行法治,坚持科学立法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2.(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新型网络犯罪,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解决下图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①教育未成年人提高反诈意识 ①运用技术手段禁止未成年人上网①提倡不在网上购物、追星和交友 ①构建严密防范体系,依法严厉打击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等,提出要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
这要求我们(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①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离网络直播①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①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冠县获得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荣誉称号。
在首届“好品冠县·开心过大年”电商年货直通车活动上,网络主播将空心挂面、冠县酥肉、秋月梨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摆满了直播桌,推销家乡的农副产品。
这种农副产品营销方式()①加快了乡村实现同步富裕步伐①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①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①有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https://img.taocdn.com/s3/m/53dd60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7.png)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23•【分类】问答正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办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一、问:请介绍《办法》制定出台的背景?答:网络直播营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和互联网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出现了直播营销人员言行失范、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平台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虚假宣传和数据造假、假冒伪劣商品频现、消费者维权取证困难等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有必要及时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
《办法》作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的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对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问:《办法》的制定思路是什么?答:《办法》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充分考虑网络直播营销发展趋势、行业实际、各类参与主体特点,按照全面覆盖、分类监管的思路,一方面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人、货、场”,将“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线上线下”各项要素纳入监管范围,另一方面明确细化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各自的权责边界,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三、问:《办法》对直播营销平台提出哪些明确要求?答:《办法》明确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账号及直播营销功能注册注销、信息安全管理、营销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机制、措施。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框题-合理利用网络-答案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框题-合理利用网络-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0957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8.png)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框题合理利用网络学习目标法治观念: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明确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选择理性的方式,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大概念: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重难点:[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分议题:如何铸牢自我保护的防火墙大情境:“网络2023‘清朗’专项行动”学习梯阶梯一要点回顾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问题过渡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呢?要点提取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⑤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重点解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难点释疑】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正能量可以为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建言献策,青少年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理性表达诉求,让网络成为汇集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9302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f.png)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公布日期】2022.12.1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深度合成技术快速发展,在服务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人员用于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诋毁、贬损他人名誉、荣誉,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等,影响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出台《规定》,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需要,也是促进深度合成服务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能力水平的需要。
《规定》明确了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部门职责和导向要求。
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应用深度合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明确国家和地方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深度合成服务的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明确提供深度合成服务的总体要求。
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规定》明确了深度合成服务的一般规定。
强调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
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制定公开管理规则、平台公约,对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加强深度合成内容管理,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和申诉、投诉、举报机制。
明确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核验深度合成类应用程序相关情况。
四部门:直播打赏榜单全部取消,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
![四部门:直播打赏榜单全部取消,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a214fe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2.png)
四部门:直播打赏榜单全部取消,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戴莉娟(整理)
【期刊名称】《现代广告》
【年(卷),期】2022()9
【摘要】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
《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等工作举措。
以下是《意见》原文。
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戴莉娟(整理)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省地税局决定:年内县以上税务部门全部取消专管员管户制
2.教育部等三部门:中小学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场所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两部门:建设医联体不得变相取消、合并中医医院
4.财政部等三部门:试点三大主粮收入保险不得设置绝对免赔
5.直播打赏冷静期,该不该设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规定》强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者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发现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制作、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的,应当依法依约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虚假图像、音视频生成技术制作、发布、传播谣言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辟谣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备案。
《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违反《规定》的,由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文化和旅游厅(局)、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19年11月18日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音视频信息制作、发布、传播的服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第三条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指导互联网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则,推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六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第七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具有与新技术新应用发展相适应的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和防范措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用户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第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制作、发布、传播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谣言、淫秽色情,以及侵害
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十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者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第十一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
转载音视频新闻信息的,应当依法转载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音视频新闻信息。
第十二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发布的音视频信息的管理,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发现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制作、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的,应当依法依约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报告。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要求的信息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以显著方式标识后方可继续传输该信息。
第十三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虚假图像、音视频生成技术制作、发布、传播谣言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辟谣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与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签订的服务协议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遵守本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本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务协议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十六条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主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规范,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七条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指导督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据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为。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留存网络日志,配合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支持和协助。
第十八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