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化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化途径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特征,对以“两型社会”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障碍、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34-02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回顾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了,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提高,再到结构升级的跨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提出两个转变。这一时期的转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发展转变。这一时期的转变是已经开始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消费需求导向与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的发展导向。“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旨是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时期的发展转变是培育和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转变,经济发展从依靠自然要素转向开始利用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
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最鲜明的标志是强调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以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针。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开始在不同地区探索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中西部地区发展改革进行“专题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综改试验区重点落脚在“统筹城乡”,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展开新一轮改革探索。
二、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核是动力与机制的转变
“两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而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进行怎样的转变?
1.动力机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对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动力的取向发生了转变,表现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演化路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新古典经济学派从生产角度对提高效率的途径给予说明,认为资源的集约使
用、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都能带来效率的提高。此后,新制度经济学家则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提出制度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认为,健全有效的制度供给形成对利益主体有效的激励,减少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新经济增长学派提出知识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认为知识的可复制性、知识创新的溢出效应具有强的正外部性,对社会进步有巨大贡献。
从增长的角度看,“两型社会”建设的落脚点在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动力机制如何呢?笔者认为,集约管理、制度创新和知识自主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首先,集约化经营是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实现资源节约,提高质量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次,节约型经济增长必须解决资源约束与要素替代的问题。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经济发展制约由资金约束向自然资源约束转移。因此,要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当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培养具有再生性、复制性的知识、技术、管理资源,发展知识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再次,节约型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有效的制度保障。节约有两个层次,一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节约型社会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综合
最优。随着社会进步,交易成本的节约比生产成本的节约更为重要。交易成本的最小化需要最有效的组织制度安排,交易成本最小化组织自动选择生产成本最小化。社会发展形态越高,分工越细,交易和协作的量就越大,无序会带来大量的浪费。当经济进入一体化和模块化的阶段以后,对市场规则的建立提出更高要求。
2.资源配置机制的转变。效率的实质是选择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经历了资源配置机制由政府计划向市场机制转变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的配置者,这一配置方式产生两个结果:资源的集中使用与生产效率的相对低下。市场机制是一种通过竞争性价格来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的机制。然而,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市场机制的弊端在于市场机制鼓励分散型经济,通过资源分散使用和竞争的方式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通过刺激需求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市场机制并非有利于形成生态经济,使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西方大国崛起的过程伴随着通过战争对不发达国家资源的残酷掠夺。此外,垄断、失信、知识经济等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使得市场有效性下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市场、政府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资源配置机制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形成了企业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的中间层组织。以跨国公司为代表,通过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
配置资源,获得最大利益。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际分工不再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分工日益重要的协调者和组织者。跨国公司利用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不断地寻求和实现全球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第二,跨国公司的兴盛是组织制度安排与资源使用相适应的结果。产业一体化以价值链的形式构筑了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配置,从而改变了生产要素分布的结构。跨国公司实现了内部计划经济与外部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通过内部化和外包的两种方式,实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综合成本的降低,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后起的开放的国家,市场与政府的互补作用是明显的。政府可通过各种宏观政策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的调控目标是以上所讲的这些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有诸多启示。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需要重视区域规划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区域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产业集约、社会和谐的发展格局。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与突破口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日益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来。但是,网络这把双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