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
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之道无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执经叩问德隆望尊稍降辞色援疑质理礼愈至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緼袍敝衣禀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冻馁之患博士为之师非天质之卑流辈甚称其贤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言和而色夷故道为学之难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四、解释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8、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10、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4、文章开头的“ 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8、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原卷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字景濂,号,()代文学家。
序是一种文体形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
本文是一篇,作者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俟.()衾.()嗜.学()硕.师()媵.人()容臭.()绮.绣()耄.老()冻něi()遇其chì duō()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2)弗之怠.()(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5)执经叩.问()(6)门人弟子填.其室:()。
(7)援.疑质.理。
()()(8)或.遇其叱咄()(9)不敢出一言以复.()(10)负.箧曳屣()(11)寓逆旅..()(12)日再.食()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同意思:(2)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意思: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或.遇其叱咄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稍.出近之C.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至.则无可用6.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1)。
俯身倾耳以请答:(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稍降辞色_答:(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答:(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答:(1)、写借书的句子:(2)、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作者幼时抄书刻苦精神的句子是:(4)、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是:(5)、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6)、表现作者平时求教恳切和虔诚的句子是:(7)、揭示作者学有所成原因的句子是: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慕艳意 B.先达德隆/望尊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9.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希望,寓于其中。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嗜学()②逾约()③俟()④叱咄()⑤皲裂()⑥媵人()⑦箧()⑧缊袍()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或遇其叱咄一食或尽粟一石B、不敢稍逾约稍出近之C、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D、礼愈至至则无可用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7、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从致书以观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计日以还C、俯身耳以请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4、翻译下列句子。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docx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③至理名言至:⑶① 稍稍宾客其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 、先达德隆 / 望尊B、益慕圣贤 /之道C、门人弟子 /填其室 D 、手指不可 /屈伸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它照应了“___”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 、门人弟子填其室B 、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划分朗读节奏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11、“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1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1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二、阅读并完成“当余之从师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弗之怠(dài)既加冠(guàn)以乡人子谒余(yè)B. 烨然(yè)容臭(xiù)言和而色夷(yí)C. 朱缨(yīng)执经叩问(kòu)有裘葛之遗(wèi)D. 逾约(yú)绮秀(qǐ)主人日再食(sì)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B. 援疑质理非天质之卑C. 故余虽愚今虽耄老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撰长书以为贽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B.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C.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然成年了,更仰慕那些学问和道德极高的人的学说)D.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文辞很顺畅通达。
同他论辩,言辞温和,脸色平易)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示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包括立春、小满、芒种、重阳等。
B. 古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即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为之所立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宋濂的谥号是“文宪”。
5.下面对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B. 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苦,成就便会越大。
C. 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D. 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6.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送东阳马生序》试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试题及答案一.阅读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2)无从致.书以观(取得,买到)(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4) 弗之怠.( 懈怠,放松 )(5) 走.送之( 跑 ) (6)不敢稍逾约..(超过)(7) 既加冠..名人与游(才学渊博的老师)..( 指成人 ) (8) 无硕师(9) 尝趋.百里外(快步走)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充满 )(11) 未尝稍将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 )(13)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14) 俟.其欣悦(等到)(15) 负箧.曳屣.(书箱;鞋) (16) 持汤.沃灌(热水)(17) 以衾.拥覆(被子) (18) 寓逆旅..主人( 旅社 )(19) 腰.白玉之环 ( 挂在腰间 ) (20)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耀)(21) 緼.袍敝.衣(旧絮;破)(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4.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A级:基础题一.阅读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2)无从致.书以观(取得,买到)(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4) 弗之怠.( 懈怠,放松 )(5) 走.送之( 跑 ) (6)不敢稍逾约..(超过)(7) 既加冠..名人与游(才学渊博的老师)..( 指成人 ) (8) 无硕师(9) 尝趋.百里外(快步走)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充满 )(11) 未尝稍将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 )(13)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14) 俟.其欣悦(等到)(15) 负箧.曳屣.(书箱;鞋) (16) 持汤.沃灌(热水)(17) 以衾.拥覆(被子) (18) 寓逆旅..主人( 旅社 )(19) 腰.白玉之环 ( 挂在腰间 ) (20)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耀)(21) 緼.袍敝.衣(旧絮;破)(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4.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以是:走送之:逾约:硕师:叩问:稍降辞色:叱咄:礼愈至:俟:负箧:至舍:四支:汤:衾:皆披绮绣:腰白玉之环:容臭:烨然:弗之怠:又患无硕师与游: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请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2)“盖余之勤且艰苦此”,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并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示。
(3)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刻苦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我国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填一个成语)来克服自己的困乏,孙康和车胤的(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
(4)读了你篇文章,你觉得宋濂有哪能些品质值得学习?(5)宋濂在学习上遇到了哪些麻烦,他是如何解决的?(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8)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感受或体会。
答案:(三)(1)作者幼年读书的艰难表现在A、读书的艰难,B、成年从师的艰难;C、求学条件的艰苦。
(2)可从作者刻苦勤奋历经艰辛后,终获知识,成为饱学之士的事例,想到要成功必须刻苦勤奋学习的道理,也可只谈自己如何向作者学习谈一些想法。
(3)悬梁刺骨囊萤映雪(4)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
(5)“余幼时嗜学”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手自笔录,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之间的矛盾。
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学习要勤奋,求师要诚心,求学须不断地战胜困难。
(7)不可取。
因为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成长。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岀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句子。
(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2) (3) (3分)1、3分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原句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分,句子不通顺扣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2、2分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3、3分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各1分)二、对比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乎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 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D任末:人名。
②笈: 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1.基础知识题1) 嗜学 (shì xué) 2) 逾约(yú yuē) 3) 俟 (sì) 4) 叱咄(chì duō)5) 皲裂(jūn liè) 6) 媵人 (yìng rén) 7) 箧 (jié) 8) 缊袍 (yùnpáo)2)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无从致书以观:没有钱买书来看)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不敢稍微超过借书的时间限制)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加冠:指成年,益慕:更加崇敬)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患:遇到困难,硕师:指大师,先达:指学问高深的人)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欣悦:高兴)3) A4) ①僵(jiāng) ②舍 (shè)5) B6) “余缊袍敝衣,与黄巢齐名。
”(缊袍:指质地粗糙的衣服)7)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作者遇到困难,想要寻找名师问学,不惜走远路。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有足够的乐趣,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寒暑易节,惟岁计之不暇。
或托疾于床笫,命曰“危”,则视死如归。
或乘醉于傍路,言曰“乐”,则以醉为常。
东篱菊庐,西藩石屏。
颍川赤壁,XXX。
《诗》云:“君子于役,不知疲倦。
”盖大丈夫之志,岂在物化之际乎!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逆旅________________②岁计________________③托疾________________④归________________⑤疲倦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从致书以观A、以中有足乐者B、录毕,走送之C、俯身耳以请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天大寒,XXX,手指不可屈伸,XXX。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篇一:《送东阳马生序》70练(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70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俟.其欣悦()(5)腰.白玉之环()(6)无从致.书以观()(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8)录毕,走.送之.( ) (9)寓.逆旅主人 () (10)援疑质.理( ) (11)弗之怠.()(12)未尝稍降辞色.( ) (13)右备容臭..()(1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5)余幼时即嗜.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9)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10)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2分)答:。
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的看法: 8.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感受或体会。
10.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11.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分)翻译: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分)翻译: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答案】6.走—跑卒—最终、终于俟—等待援—提出(1词1分,共4分)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 )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色愈恭,礼愈至( ) ④卒获有所闻( )⑤负箧曳屣( ) ⑥烨然若神人(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二、阅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4.解释。
①送东阳马生序(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寓逆旅(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6.翻译下列两个短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日再食。
7.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1、验验你的写字速度!yun( )疑质理遇其ch( )duō( )负qi( )曳xǐ( )足肤jūn( )裂寓n( )旅戴朱yīnɡ( )宝饰y( )然yn( )袍b( )衣2、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假借于藏书之家大无从致书以观等待弗之怠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不敢稍逾约借又患无硕师浇洗俟其欣悦不持汤沃灌超过约定的期限皆被绮绣得到3、来,做个小翻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篇一:《送东阳马生序》70练(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70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俟.其欣悦()(5)腰.白玉之环()(6)无从致.书以观()(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8)录毕,走.送之.( ) (9)寓.逆旅主人 () (10)援疑质.理( ) (11)弗之怠.()(12)未尝稍降辞色.( ) (13)右备容臭..()(1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5)余幼时即嗜.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9)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10)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2分)答:。
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的看法: 8.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感受或体会。
10.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11.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
2024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3、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4、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5、嗜学 家贫
6、○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已成年。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
我赞成“中有足乐”。
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嗜.学()②硕.师()③媵.人()④容臭.()⑤负箧.()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四支.僵劲不能动()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④以中.有足乐者()3.解释下列各句中一“以”字的用法。
①以衾拥覆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③俯身倾耳以请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 _②____ ___③____ ___④___ ____4.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答:5.按原文填空。
(1)当余之从师也,,行深山巨谷中,,大雪深数尺,。
(2)以中有足乐者,。
比较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俯身倾耳以请。
答: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③至理名言至:⑶①稍稍宾客其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它照应了“___”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门人弟子填其室B、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划分朗读节奏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11、“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1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1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二、阅读并完成“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段落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⑴同舍生皆被绮绣被:⑵缊袍敝衣敝: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以”字。
⑴①以中有足乐者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④计日以还⑤以衾拥覆⑥俯身倾耳以请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4、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A、媵人持汤沃灌B、有司业、博士为之C、县官日有D、腰白玉之环5、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和“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
6、区别古今词义:⑴汤:古义:今义:⑵右备容臭:臭:古义:今义:7、划分朗读节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9、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10、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烨然若神人B.腰白玉之环C.右备容臭D.主人日再食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2、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②____1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14、综合全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15、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比较阅读一、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弗之怠负箧曳屣四支僵劲不能动溥幼嗜学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无从致书以观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以书赴告同学者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内容:感情: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
沃:浇。
这是“洗”的意思。
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录毕,走送之()参考答案:一、⒈借;跑⒉⑴①能够②领会③得到⑵①周到②到③最高的⑶①渐渐②稍微⒊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⒋C⒌修饰计日以还⒍C⒎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⒏⑴刻苦好学⑵博览群书⑶虚心请教⒐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⒑嗜学家贫(顺序可换)⒒开放题,言之成理,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即可。
12.分层在“既加冠”前。
第一层:叙述作者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写得书之难。
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
第二层,叙述作者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从师之艰。
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
13.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14.(1)得书难:(2)拜师难二、⒈⑴被:通“披”,穿。
⑵敝:破。
⒉⑴①因为②来③用④表顺承,相当于“而”⑤用⑥连词,相当于“而” ⑦连词.作“因为”;介词,译为“拿”⒊因为作者心中有读书这件乐事。
⒋D ⒌勤、艰梅花香自苦寒来⒍⑴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所得的汁水⑵臭:古义:原指各种气味此指香味,音xiù今义:指一种难闻的气味,音chòu。
⒎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⒏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
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⒐B ⒑A ⒒B ⒓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⒔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⒕(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⒖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答案】一、3余/因得/遍观群书。
4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5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二、1 ③报酬④感到奇怪2 D3 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
4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
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
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
5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②博览群书③虚心请教。
三、6引来,得到询问,请教书信醒,睡醒。
7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
8 ⑴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⑵都体现求师诚恳和老师尊重。
9不相同。
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
四、1爱好、特别喜欢\跑\更加\妻子和儿女2 A3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4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
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