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e914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2.png)
制取氧气课题 3制取氧气环学情预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节设学习目标要点要点 :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分解明难点反响。
确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观点的成立。
目学法联合教材和预习教案,先独立思虑,遇标指导到困难小对子及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达成学习任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波及多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响,并且这些反响很实用、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必定能学好!定 1. 在实验室里常采纳加热、分解或加热向的方法制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自(参照P40)2.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仔细阅读,而后学达成下面的空格的填写)在里,能其余物质的,而自己的和在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
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全部的化学反响一定都使用催化剂吗?4.分解反响:什么叫分解反响?你能用通式表示吗?5.已知以下四项反响在必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此中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水→氢气 +氧气B.氢气+氧气→水C 酒精 +氧气→水 +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6.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能够作为各样化学反响的催化剂。
在上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③B.②④C.②④⑤D.②③7.分别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的文字表达式:(1)(2)这两个反响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响(1)中二氧化锰是,其反质量在反响的前后;而在(2)中二氧化锰是,其质量在反响前后增大。
8.达成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检自己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或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在小组查中进行议论达成。
在小组中仍旧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讨论展 1、[ 演示实验 2-5]KMnO4加热制取氧气,请同学们注意操示作和装置,记录现象。
反 2、研究活动:馈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响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由教师操作,学生记录现象,达成P38 的剖析与议论。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c7bf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9.png)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内容不仅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和溶解性等基础知识点,还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探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所展现出的氧化性和助燃性。
这些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同时,本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设计思路在进入《制取氧气》这一课题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包括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以及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对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
因此,学生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欲望。
然而,由于制取氧气涉及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验演示的规范性,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催化剂的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掌握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方法,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09e31168884868762d667.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组长: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二、学习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2、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三、预习感知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或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2.工业常以为原料,采用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是变化。
3.在化学变化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和在化学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触媒)。
4.由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1页共3页第2页 共3页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探究点二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提出问题 如何在实验室中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组、查、装、塞、滴、收”。
①组→组装仪器;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向反应容器中装入固体药品(二氧化锰);④塞→塞紧双孔胶塞; ⑤滴→向反应容器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较剧烈,常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并注意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⑥收→收集气体。
4.注意事项:⑴反应容器口的导管应刚过橡胶塞。
⑵若用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其下端管口应伸到液面以下,以防止制得的氧气沿长颈漏斗逸出。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35c83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73.png)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使学生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不断从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高贵品质;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领悟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学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水槽、单孔橡皮塞、导管、试管、棉花、小烧杯、集气瓶、小木条、火柴等。
药品:高锰酸钾、5%过氧化氢溶液,3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氧化铜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法、实验探究学习法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写出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的反应式。
、、。
【知识回顾】怎样知道某气体是氧气?【我的疑惑】我想知道:颜色状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自主学习P37-39学习中遇急于想知道的问题【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情境导入】氧气对于人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获得氧气吗?【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P272-5,(1)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下来(2)记住课本37页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默写在下面:【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学生回答【分组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文字表达式小组同学汇报第一小组:5%过氧化氢溶液,30%过氧化氢溶液,酒精灯,小木条,试管 ① 两支试管分别取5ml5%、5ml30%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② 再对上述试管稍微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现 象 分析(结论)①5%不加热 常温下过氧化氢②30%不加热 30%溶液常温下③5%加热④30%加热结论:①②、③④比较说明: ①③、②④比较说明: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 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 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d6387e1ad51f01dc281f13b.png)
学生活动实验内容现象分析、思考、结论
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
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没有复燃说
么?
实验(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实验(3)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
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
么作用?
设计:曾宪文教务处签名:上课时间:)默写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
)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No08.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
![No08.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https://img.taocdn.com/s3/m/edd7552910661ed9ac51f31c.png)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1)学习目标: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3.比较两套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98%。
学习过程:一、旧识回顾: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二、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2.如果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你会用到什么仪器?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室里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什么方法?在实验室里要收集一瓶比较..的氧气,最好用什么方法?..干燥4.理解催化剂概念应注意哪几个要点?三、学习研讨:②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时,为何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③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的文字表达式是怎样的?Ⅱ、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结论:1. 过氧化氢(H 2O 2) ————→ 水(H 2O ) + 氧气(O 2)2.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两.不变..: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① 本身的质量不变,② 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 讨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什么?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如图),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出橡皮塞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bc2f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0.png)
《2.3.制取氧气》课题:学科:化学课时: 2授课教师:总课时数:知识与认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技能过教程经过研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研究过与学程。
方法目情感标态度经过对催化剂的研究和阅读相关资料,培育勇于创新的科学与精神。
价值观教教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材学分重析点教学催化剂的观点及催化作用难点教学过程备注(教课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时间分派等)导入:1、旧识回首: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将争辩引入课2、研究新课:思虑:实验室采纳什么装置来堂,是一种开放制取氧气?式教课的试试,出示:图 2-17 和图 2-18它表现了新课议论: 1 、在图 2-17 和图2-18 中,使用了哪些仪器?程理念。
培育了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学生的表达能装置,哪部分是气体采集装置?力和合作意识,3、怎样检查发生装置使学生建立辨的气密性?证地看问题。
树4、为何能够用排水法采集氧气?学生陈说: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重申注意事项:1、第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备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碎。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而后瞄准有药品的部分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刻采集(思虑:为何?),等有大批、平均、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采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而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虑:假如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结果?)阅读、议论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15 分钟亲身体验实验一定和鼓舞学生踊跃参加讨论和沟通,这部分内容没有太大难度,可让学生自主概括总结。
10 分钟板书设计一工业制法二实验室制法三催化剂后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8975687c24028915fc3ff.png)
2.3 制取氧气目标要求: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认识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取和实验操作。
探索导航:1知识回顾(1)检验氧气的方法: ;(2)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 、双氧水: 、水: 、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锰酸钾: 。
自主学习、交流合作:(1)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 等。
(2)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 ,是化合反应吗? 。
(3)什么是催化剂: ;为什么说利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还可以用: 等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制取氧气还可以用: 和 混合共热的方法。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实验室也可以加热这种药品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是: ;(4)什么是分解反应: 。
特点是: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B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 C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 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或者 等。
疑难感悟、尝试训练:1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水 −−−→−tongdian 氢气+氧气, B 一氧化碳+氧化酮−−→−加热铜+二氧化碳, C 铝+氧气−−→−点燃氧化铝, 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2下列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在任何反应中二氧化锰都作催化剂。
3 神舟6号太空舱能利用NiF 2e 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氧气。
而NiF 2e 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该物质在反应中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D 消毒剂 。
问题探究:1探究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特征,设计试验,探究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1,已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及氧气难溶于水的性质决定收集办法和装置;4动手操作,体会制取过程,品尝成功的快乐:交流收获、自我检测:1如果想制取比较多的气体,用什么代替大试管:;为了便于随时加入液体应该怎样改进装置:。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2256551e79b8969022665.png)
课题3 制取氧气本课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课本首先讲述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讲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却是教学的难点。
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课题制取氧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探究催化剂的方法。
教具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5支)、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备课笔记易错提醒: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课前预习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新课导入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1ae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一、课前导入•让学生回忆制火棒时,利用火从鲁宾棒上升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火需要什么才能燃烧,以及氧气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三、学习内容1. 氧气的制取方法•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及其重要性四、学习过程1. 氧气的制取方法a) 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和一支有长吸管的过滤瓶。
2.将一小块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
3.倒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反应。
4.将烧杯口与吸管相连,并将吸管放入一杯水中。
5.观察水的变化。
b)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一只棕色药瓶和一根有长吸管的玻璃棒。
2.在药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液体。
3.点燃一只长火柴,将其靠近吸管口。
4.观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并收集氧气。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a)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气体。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能使物质燃烧的气体。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金属、非金属、酸等。
c) 氧气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氧气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维持生命活动。
例如,人们呼吸时需要氧气参与呼吸作用。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冶金工业中用氧气代替空气用于炼钢等。
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包括制烧杯制取氧气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我们还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练习1.用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3.氧气有哪些重要的用途?七、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自行研究其他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033233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1.png)
课题3 制取氧气(1)【学习目标】1.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课前预习】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1. 阅读课本P37~P39,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思路点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
其中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2. 阅读课P37“实验2-5”及相关内容,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2 氧气的工业制法阅读课本P40“资料卡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比液态氧的沸点(-183 ℃)低,因此_____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课堂练习】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有()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水③氯酸钾④锰酸钾⑤高锰酸钾A. ①②B. ②③C. ④⑤D. ①③⑤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3. 如图2-3-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A.空气B.高锰酸钾C.过氧化氢D.水5.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课堂检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 量筒、试管B. 铁架台、酒精灯C. 烧杯、单孔塞D. 燃烧匙、集气瓶2. 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加热、⑥停止加热、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cef0868762caaedd33d442.png)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课堂思考】实验2-5和实验2-6证明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产生氧气,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收集氧气呢?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实验装置图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课后拓展】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端进入
一、思考与交流】
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刚开始时木条不复燃,而加入二氧化锰以后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二氧化锰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什么?
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看法?
【演示实验】实验2-6
【思考与交流】
1.仔细观察实验2-6,你发现了哪些反常的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通过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习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空气和氧气性质有何不同?
【新知探究】
【引入新课】在电视广告上我们常看到围棋大师聂卫平代言的“氧立得”的广告,这是一种制氧气的器械,在实验室里我们又该如何来制备氧气呢?
2.瓶内装满水,氧气从端进入,水从端排出。
【讨论与交流】
1.你能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内容搭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吗?
2.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课后巩固】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MnO2B.H2O2C.空气D.KMnO4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备氨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bfda1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d.png)
制取氧气知识点讲义——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重、难点)1.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步骤及现象】如图所示,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①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所发生现象。
加热高锰酸钾,伸入集气瓶的导管口有气泡生成;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高锰酸钾受热时,会分解放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反应的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4K2MnO4 + MnO2 + O2)【注】高锰酸钾稍微加热就可以释放氧气,但加热时常出现氧气流把粉末吹到导管中的现象,所以用氧气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2)探究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实验步骤及现象】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②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③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在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见下表实验序号现象分析①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产生的过氧化氢量少,且产生的速率比较缓慢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收集到的氧气量过大③每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带火星的木条都会复燃每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都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不需要重新添加二氧化锰【实验结论】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得到氧气,但产生的速率较慢,且气体量较少,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加快,得到的气体量变大,并且二氧化锰的反应前后并没有质量的增减。
(3)探究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实验步骤及现象】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装入试管,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集气瓶气体。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c3f71a8114431b90dd8e9.png)
课题3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过程与方法1、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实验逐步让学生认识化学,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学习用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1、氧气制取的方法:○1工业制法:。
属于变化;○2实验室制法:、、。
属于变化。
2、在化学反应里能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3、叫做分解反应。
4、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是:。
二、合作学习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P38的探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讨论: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双氧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3)讨论:总结催化剂的概念、作用3、补充实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展示实验视频)(1)实验步骤: ;(2)注意事项: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讨论:a.三个原理有什么共同特征,所属的反应类型是什么?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为什么也能迅速制取出氧气?4、分解反应概念5、工业制取氧气原理: 。
自主检测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2.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2.3 制取氧气(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5f21d64312b3169a451a45a.png)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教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2. 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 通过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习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 认识分解反应【学习重点】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1.揭题示标2.情境激趣:奇妙的液氧和液氮。
二.自学建架知识模块——(一)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Ⅰ.个人自学1.阅读:P37~382.建构:一、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1、2、3、Ⅱ.个人(小组)疑问知识模块——(二)催化剂Ⅰ.个人自学1、观察:[实验2-5]①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填在书本表格中)②二氧化锰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看法?2、观察:[实验2-6]①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作用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 实验2-5以及实验2-6中,是不是只能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3.阅读:P38第1段4.建构:二、催化剂(又叫 ):1、概念:2、特点:3、催化剂作用:5.即学即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③ 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④ 催化剂反应前后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⑤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Ⅱ.个人(小组)疑问知识模块——(三)分解反应Ⅰ.个人自学1.讨论:分析三个制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2.阅读:P39的两段文字3.建构:三、分解反应:4.即学即练: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A .氢气+氧气−−−→点燃水 B .水−−−→通电氧气+氢气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氢气+氧化铁−−−→高温铁+水 Ⅱ.个人(小组)疑问三.精讲补架1.通过演示[实验2-7],让学生初步了解制氧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图
【小结】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和。
2.注意事项
(1)装药品前,应。
(2)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部位。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原因是。
(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原因是。
(6)药品若使用高锰酸钾,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加热时应使用焰,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才开始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收集好的氧气如何放置?。
(10)收集完氧气后如何操作?收集完氧气后,要先把导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
验满:排水法收集,看到,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