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正在远去。今天,无论是正在考验我们的沙尘暴、干旱,还是颇为流行的绿色食品、低碳经济,都凸显着生态环境的价值。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欧美等国发起的绿色新政潮,环境保护、气候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凸显,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人类的经济系统中,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无限制地掠夺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源,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PM2.5已经困扰着人类,这就是人类破坏自然系统的后果。人类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经济系统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危机产生的背后还存在着由人类经济系统扩张所引起的一系列原因:
第一,人类视自然为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中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充分说明了人们很早以前就把自然视为一种可以被征服的对象。无论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里,自然都被视为一个女性形象、一个母亲的角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又常被当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化身,常常遭到子女的剥削。这种理念一旦运用于对待自然的态度中,那就意味着整个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
第二,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经济系统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必然地会转嫁给地球生态系统。
第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系统的扩张提供了可能。煤和石油的大肆开发和利用、工厂的迅速扩建等,使得能源日益枯竭、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例如,煤和石油的无节制使用,使得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其使用和工业生产,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就中国的国情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生态环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
的关系,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的运行,才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必须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限制增长,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选择放弃发展经济的道路;另一种观点则是以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为依据,认为首先发展经济,等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治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两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显然,这两种发展模式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的基础。简单的通过限制经济增长来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做法无疑是因噎废食。同时,无数事例已向我们证明,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事后治理所花费的资金远远高于破坏前所欠缺的资金,并且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因此,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适合中国。对此,党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生态问题和经济建设只能走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逐渐由矛盾的对立状态转化为协调统一。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这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也明确规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运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
当然,强调保护生态,并不意味着要守着“金山”受穷。无论是经济尚处落后地位的部分地区,还是置身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发展依然是第一要义。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不仅考验着执政者的认识水平,也检验着执政者的政治伦理。
鉴于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和承受能力,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边建设边保护,边发展边治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框架,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地方政府则在大政方针下制定出适应本区域的各项生态环境标准,依据本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发展经济。
二是运用经济调控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消除生态环境不良后果。政府可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同时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是把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微观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环境保护是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而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主要是在保护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率”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生态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人们享用有限的环境承载力,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绿色发展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由对抗性向相互促进性和协调性转化,使经济活动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和谐共赢。党的十八大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正是基于生态的重要价值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