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汽化和液化教案「篇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一、引入b课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1、演示。
2、教学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盛水)、烧杯盖(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评估]:让学生回顾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
本实验可能因使用的温度计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4、教学沸腾相关知识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大气压强有关。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5、学生自学课本第88页的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并回答问题。
汽化和液化教案范文
汽化和液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相关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礼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醚瓶、导管、醚归(必要时还可以准备其他常用物质);实验材料:石油醚、酒精、水、热水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可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1.通过实验的方法解释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提问学生:第三步:条件和过程(20分钟)1.通过实验来展示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实验,如:a.将热水倒入醚瓶中,观察醚瓶的表面发生什么变化。
b.将冷水倒入醚瓶中,观察醚瓶的表面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第四步:计算方法(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办法计算实验中汽化和液化的过程?2.教师讲解并提供计算方法,如:a.用醚瓶的质量、容积和液体的密度计算液体的质量。
b.用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计算液体的密度。
c.用醚瓶内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加上环境温度计算醚瓶内的温度。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实验中的汽化和液化过程。
第五步:拓展延伸(20分钟)通过讨论和实验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教师可提问学生:可否举例说明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反馈完成相关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过程,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精选2篇)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精选2篇)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篇1(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第四节汽化和液化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③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第四节汽化和液化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②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篇2《液体的蒸发》是新课程七年级第四章第2节中的知识内容,蒸发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之一,也是两种汽化现象中的一种。
本节主要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因此,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蒸发现象接触较多,感到易学,只要增加丰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到结论。
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少蒸发的事例。
(3)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归纳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归纳器材烧杯、玻璃片、温度计、酒精、酒精灯、滴管、棉花。
课程资源准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关蒸发概念,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FLASH动画、幻灯片。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反馈
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
1.设计具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学情分析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3.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影响相变的因素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6.评价反馈,促进成长: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跨学科整合,提高综合素质:将物理知识与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入新课,如烧水时水壶嘴冒出的白气、冰块融化成水等,引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好奇心。
2.设计一道关于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方案,要求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需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结论,字数不少于200字。
3.完成课后练习题,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如何利用汽化和液化原理为生活带来便利?请举例说明。要求每组提交一份不少于300字的报告,内容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效果。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3.3汽化和液化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3.3 汽化和液化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一、教学内容1. 汽化的概念: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汽化。
2.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汽化过程中吸热。
3. 液化的概念: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
4.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法,它们在液化过程中放热。
5. 生活中的实例: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喝冰镇饮料时看到的白气,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
2. 概念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空调制冷原理、冬天呼出的白气等,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实验演示:进行液化的实验,如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6.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3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概念: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2. 方式:蒸发、沸腾3. 特点:吸热二、液化:1. 概念: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2.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 特点:放热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2. 答案:汽化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如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汽化与液化》教案.doc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3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物理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探究水的沸腾。
(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宜运用实验、讨论等探宄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温度计、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细线、玻璃片、水槽、塑料袋。
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春天,长江地区常出现大雾天气,影响交通运输,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放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冋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而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有致冷作用。
2.教学互动互动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明确通过观察实验“酒精的汽化与液化”,归纳出汽化与液化的定义。
互动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明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的沸腾过程中有什么规律。
在实验吋应引导学牛.注意观察比较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与温度的变化情况。
从而归纳出沸腾是物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互动3测开水温度是选用洒精温度计,还是选用水银温度计?明确各种液体所兵有的固定的沸腾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测开水应选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互动4常温下,湿衣服也能晒干,为什么?明确这是蒸发现象。
通过讨论,归纳蒸发的特点:(1)只存液体表面;(2)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3)汽化进行得缓慢。
互动5有人屮暑时,除了给他扇扇子,还要擦洒精来降温,为什么?明确这是为了加快蒸发吸热。
汽化与液化教案
汽化与液化教案汽化与液化教案教案一: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和原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2.掌握汽化与液化的原理;3.能够举出生活中的汽化与液化的例子。
二、教学内容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和原理三、教学重难点1.汽化与液化的概念;2.汽化与液化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讲解与举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通过向学生出示一个水杯和一些冰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的状态变化的思考,提出问题:“当我们将冰块放入水杯中,冰块会变成什么?”“当我们将水杯放在室温下,冷水的水温会变化吗?”引导学生思考。
Step 2 汽化的概念讲解汽化的概念: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做汽化。
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杯开水冷却后的蒸汽,引导学生理解汽化的概念。
Step 3 汽化的原理讲解汽化的原理:汽化是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分子速度增加,逐渐克服液体表面的压力并从液体表面逸出而形成。
这种分子从液体中逸出的过程叫做蒸发。
引导学生理解汽化的原理。
Step 4 生活中的汽化例子以水的汽化为例,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水的汽化过程。
首先,向学生出示一个水杯,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让学生观察水杯中水的状态。
然后,将水杯放置在室温下,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Step 5 液化的概念讲解液化的概念: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叫做液化。
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瓶气体充满的气球,然后将气球放入冷却液中,观察气体充满的气球变成液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液化的概念。
Step 6 液化的原理讲解液化的原理:液化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分子速度减慢,逐渐克服气体内部的压力并凝聚成液体。
引导学生理解液化的原理。
Step 7 生活中的液化例子以液化气的液化为例,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液化气的液化过程。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液化气的气罐,然后将气罐放置在冷却液中,观察气体逐渐液化的过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举出生活中的汽化与液化的例子。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篇一:《汽化和液化》教案篇二:《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3.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二、进行新课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师: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师: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1.汽化和液化[探究]水的沸腾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师: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师: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完成后.查看记录,也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2.沸腾学生总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师: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3.蒸发让学生对比沸腾特点得出: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现猜想,后实验验证——强调控制变量法)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四、布置作业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五、板书设计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3.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第1课时汽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经历汽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沸点。
了解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能用汽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的第三节内容。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汽化的定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准确地表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发展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充满求知欲,对动手实验有良好的兴趣,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但他们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基本步骤的掌握有所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经过前面对温度、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对物态变化这一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4.知道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温度特点。
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过程续表教师找学生讲述他设计的实验步骤。
教师提问: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在实验时如何加快水的沸腾?教师总结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向烧杯中倒入30 mL左右的水,点燃酒精灯。
(3)同学们配合分别观察时间、温度和气泡变化,当水温到达一定示数时(建议90 ℃时),开始计时。
每隔一段时间(1 min)记录一次温度,沸腾前记录不少于3次,沸腾后也记录不少于3次。
(4)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篇一:《汽化和液化》教案篇二:《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3.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二、进行新课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师: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师: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1.汽化和液化[探究]水的沸腾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师: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师: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完成后.查看记录,也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2.沸腾学生总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师: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3.蒸发让学生对比沸腾特点得出: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现猜想,后实验验证——强调控制变量法)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四、布置作业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五、板书设计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3.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七年级上册科学《汽化与液化》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巩固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能量变化等知识点。
2.生活实例分析: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至少三个涉及汽化与液化的现象,并分析其原理。例如:夏天喝冰镇饮料为什么会感到凉爽?湿衣服在阳光下为什么会变干?请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七年级上册科学《汽化与液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汽化与液化的现象,能够用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表达。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与液化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汽化与液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掌握热力学基本原理。
3.小组合作研究: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生活中汽化与液化技术的应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每组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汽化与液化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汽化与液化现象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有何意义?
5.创新设计: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与汽化或液化相关的创新项目,如简易的太阳能蒸馏器、家用节能空调等。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意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汽化与液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汽化和液化教案
§33汽化和液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3.了解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汽化a)汽化的概念b)汽化的条件c)汽化的过程2.液化a)液化的概念b)液化的条件c)液化的过程3.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汽化和液化。
2.阐述汽化(20分钟)a)汽化的概念: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称为汽化。
b)汽化的条件:增加温度和减少压力是实现汽化的两个主要条件。
c)汽化的过程:液体分子在增加温度和减少压力下获得足够的能量,逐渐脱离液体表面并转化为气体,形成气体分子与周围空气分子混合的过程。
3.实验演示汽化(20分钟)准备一个小容器,如一杯水,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水从液体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并解释汽化的条件和过程。
4.阐述液化(20分钟)a)液化的概念:将气体转化为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
b)液化的条件: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是实现液化的两个主要条件。
c)液化的过程:气体分子在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下,失去足够的能量,逐渐失去自由运动的能力,由气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
5.实验演示液化(20分钟)准备一个气体容器,如一个气球,将气球放入液体氮中,观察气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气体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并解释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6.总结(10分钟)总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过程,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演示的过程。
7.应用实例(10分钟)向学生介绍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加油、炒菜、制冷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应用与汽化和液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对学生进行学科性考查,如小组讨论、作业和笔记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生活例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过程,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实质性理解和应用能力。
汽化和液化实验教案
汽化和液化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活学活用工程材料科学理论知识,了解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或气态到液态的相变规律;2.熟悉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技能;3.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规范实验室操作行为。
二、实验原理:若将液态的气体加入热源,则其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气体开始沸腾,发生汽化,此点称为饱和温度。
汽化过程中,温度不会升高,保持稳定。
根据高中物理原理可知,汽化所需的热量定义为汽化潜热。
同样地,若将气态的气体放入冷源,则其温度降低,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气体开始凝结,发生液化,此点称为饱和温度。
液化过程中,温度不会降低,保持稳定。
根据高中物理原理可知,液化所释放的热量称为液化热。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结晶皿;2.温度计;3.加热装置;4.冰块;5.酒精和水混合溶液。
四、实验步骤:1.将约50ml酒精和水混合溶液倒入结晶皿中;2.放入温度计,盖上结晶皿盖;3.开启加热装置,将溶液加热;4.当温度计指示到达饱和温度时,溶液将开始沸腾,发生汽化;5.关闭加热装置,将冰块放入结晶皿内,等待溶液冷却;6.当温度计指示到达饱和温度时,溶液将开始凝结,发生液化;7.实验结束,将实验器材和药品归位。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1.酒精和水混合溶液的汽化点约为80℃;2.酒精和水混合溶液的液化点约为-20℃。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操作必须遵守安全规范,确保实验安全;2.加热装置要固定牢固,避免倾斜或移位;3.注意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实验心得:汽化和液化实验是一个很基础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深刻理解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经历的相变过程,并通过手动操纵发现了物质的汽化点和液化点。
这两个点对于工程材料设计和制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结晶皿尺寸、位置的不同都可能影响温度计的测量精度。
在进行相变实验时,一定要重视实验精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相变规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初中 汽化和液化 教案
初中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化的概念,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 理解液化的概念,掌握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汽化的概念和两种方式。
2. 液化的概念和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1.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2. 液化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雾、露、冰棒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汽化的概念,介绍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在液体表面,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过程中吸热。
沸腾:在液体内部,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沸腾过程中吸热。
2. 讲解液化的概念,介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液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液化过程中放热。
降低温度:通过降低气体温度,使其达到液化状态。
压缩体积:通过增加气体压强,使其达到液化状态。
3. 分析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过程中吸热。
不同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蒸发实验,用热水和冷水分别放入烧杯,观察蒸发现象。
2. 演示沸腾实验,将热水放入烧杯,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沸腾现象。
3. 演示液化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使其蒸发,观察液化现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汽化和液化现象?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3.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
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
二、进行新课
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
师: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
师: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
1.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的沸腾
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
师: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师: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完成后.查看记录,也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
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
2.沸腾
学生总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师: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
(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
3.蒸发
让学生对比沸腾特点得出: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探究,现猜想,后实验验证——强调控制变量法)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四、布置作业
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五、板书设计
1.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沸腾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
3.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