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别与风险评估填报说明

合集下载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表规范文件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表规范文件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作业场所:施工现场编号: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610 / 1612 / 1613 / 1614 / 16,交工前经历的一个过程,通过“三查四定”,在1988年化工部颁发的化工试车规定中正式出现的,成为确保联动试车、投料试车成功的有效手段,三查四定是业主和监理共同对施工单位完工前进行的验收,这项工作,是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前提保证。主要内容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限期改正。四定1、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限期完成;2、四定的另外一种解释是: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3、定流程、定方案措施、定操作人员、定时间。详细讲解“三查四定”,具体是:查设计漏项、查施工质量、查未完工项目;定流程、定方案措施、定操作人员、定时间。查设计漏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最后一次审查,查看是否存在设计漏项,是否有需要进行补充设计或改进设计的;15 / 16查施工质量:首先查看工艺设备及管道安装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需要整改的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要求立即整改。对于施工质量的内在检查,要求查看安装材料和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管道焊口无损探伤检测报告、管道系统吹扫和试压报告;查未完工项目:。定流程:要制定详细、准确、可行的工艺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定方案措施:根据工艺流程图,制定出包含每台设备、每条管线在内的方案。定操作人员:确定组织机构和操作人员,做到统一布置,统一指挥。定时间: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间。16 / 16。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doc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doc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批准:审核:编写: 邓琥时间:2008.7.16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成品车间编制一.评价目的﹑范围及组织机构:根据石化公司全面推行QHSE管理体系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化肥厂成品车间包装装置、散料运输装置和成品袋运输装置及设施的完整性进行评价,通过车间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为今后能够准确的识别与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了车间QHSE管理体系推进小组,分别由车间主任,职能人员,生产一线骨干组成。

具体分工为:行政主任康进担任体系推进领导小组组长。

生产主任廉宗伟,担任QHSE推进负责人兼厂联络员。

副主任及各职能人员王兵﹑邓琥﹑李中泽为小组成员,按职能分工具体,互相配合负责各自的风险辩识和评价工作。

生产骨干毋兰生﹑彭晓东、王文勇、熊卫军、吴光辉、王伟﹑陈云、高山、杨绍光、闵峰、陈海其为小组成员,是班组体系推进小组联络员。

车间的评价范围主要是结合现有的标准,查找厂房设备的布置、工艺管线、设备结构的设计,材料及附件的选用等在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存在的不符合事项,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

分析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偏差,然后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建议改进的措施;分析评价车间各类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发生条件和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评价涉及职业健康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如粉尘、毒物、噪音对人员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分析本装置目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的关键设备与设施故障(失常)状态下的危害;对装置运行中固有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整个装置的危害等级并预测重大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提出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二.评价依据2.1国家、行业相关的法律、规章、标准及规范(中国石油化工与销售分公司2003年编写的《化工安全工作手册》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2.2石油工业出版社《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技术》;2.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2001年试行)2.4兰州石化公司QHSE办公室编写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大纲》第二篇;2.5兰州石化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6操作法、检修规程、分析规程等(其它内容结合本单位情况补充)三.所选用的辩识﹑评价方法:本单位使用的评价方法。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电网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针对《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选择,表中位涉及的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分布、特性及产生风险条件: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和电网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风险种类与风险范畴: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对应的类别参照下表。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资料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范文(三篇)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范文(三篇)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范文在现代社会中,各种事故和灾难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这种损失,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

危害辨识是指识别与特定活动或对象相关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对于不同的行业和环境,危害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包括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等;在医疗机构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包括医疗事故、感染传播等。

危害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出这些潜在危害,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和控制。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危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发生事故或灾难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根据专家判断或经验进行的,它主要关注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定量分析则是根据数据进行的,它可以更准确地计算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风险评价结果。

风险评价的结果将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控制措施是减少或消除潜在危害和风险的措施。

控制措施的选择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来进行,以确保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

工程控制是通过改变工作场所或工艺过程来减少风险。

例如,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安装自动化设备或引入安全措施来减少工作人员的暴露。

管理控制是通过组织和管理工作来减少风险。

例如,制定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和教育等。

个人防护是通过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在工作场所中使用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在各个行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企业预见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通过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企业可以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或灾难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模板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模板
识和应对能力
4
优化风险管理流程: 优化风险管理流程, 提高风险管理的效
率和效果
谢谢
03 风险应对措施:制定风险应 对方案,包括预防、减轻、 转移和接受等措施
04 持续改进:根据风险监控和 预警结果,持续改进风险控 制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
1
定期评估风险:定 期对风险进行评估, 确保风险管理有效
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处理风

3
培训员工:对员工 进行风险管理培训, 提高员工的风险意
和影响程度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采取措施降低或消
除风险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监控风险状况,及 时调整风险控制措

建立风险沟通机制: 确保风险信息在企 业内部和外部的沟
通和共享
实施风险监控与预警
01 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制定风 险监控计划,明确监控目标 和方法
02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 警指标,及时发现和报告风 险事件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演讲人
目录
01. 危害辨识 02. 风险评价 03. 风险控制
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源
物理危害:如机械、电气、辐射等 化学危害:如毒物、腐蚀性物质等 生物危害:如细菌、病毒等 心理危害: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环境危害:如噪音、污染等 组织危害:如管理不善、制度不完善等
分析危害类型
险控制措施
监控风险控制 效果:对实施 的风险控制措 施进行监控, 确保其有效性
调整风险控制 措施:根据监 控结果,对风 险控制措施进 行调整,以更 好地控制风险
风险控制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明确风险管理的目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危害识别是指发现潜在的或实际的危险或有害因素,如化学物质、机器设备、工作环境等等,以及通过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可能引发的危害或伤害。

而风险评价是指根据已知的或潜在的危险或有害因素,评估和分析其可能对员工、公众、环境等造成的危害或伤害的程度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以下是一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一、危害识别1. 环境危害: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如噪音、辐射等)、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等危险因素,以及是否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2. 设备危害:检查机器、设备等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有正常运转的风险,或者是否需要做好额外的安全预防工作。

还要检查关键件的损坏和维护管理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工艺危害:判断工作流程是否安全规范,包括操作、维护、停车、检查等内容,是否存在操作步骤缺陷,以及流程是否存在致命错误。

4. 人员危害:检查工作人员的资质、健康状况和工作经验等方面,以及是否有不够规范的工作习惯等问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二、风险评价1. 风险辨识:通过上述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例如,化学物质和磁场可能导致工作环境不安全,机器和设备可能存在设计和工作缺陷,操作流程可能存在错误,员工可能存在潜在问题。

2. 风险估计:基于以上可能引发的危害因素,采用技术性方法,分析风险持续时间、破坏性质以及量化风险,如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损害人类健康等。

3. 风险对策: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风险拒绝、风险转移等。

接替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根据消除或减轻风险程度的不同制定各种措施。

4. 风险控制:当风险出现时,第一步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减轻风险程度。

如在化学(毒)物中暴露在空气中,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或采取必要的防护,保障人身安全。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电 梯、绞手架、飞机、高层建筑等。
• 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 •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强烈放热
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
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 • 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
• ③环境危害因素:活动过程、相关方、新要求, 三三八(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时态:现在、 过去、将来;八个方面的影响)。
职业安全危害因素
• 1、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进行分类: • ①第一类危险源:能源或能量载体(前
提) • ②第二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
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必 要条件)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①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活动过程(常规和非常 规)、设施设备、人员(相关方人员)、气候、 地理环境及其他外部的自然灾害、以往活动遗留 下来的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 ②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活动过程(常规和非常 规)、设施设备、人员(相关方人员)气候、地 理环境及其他外部的自然灾害、以往活动遗留下 来的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职业安全危害因素
• 2、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
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 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四类: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 素
注:一组图片
职业安全危害因素
• 定义 •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
操作、违章操作、监护失误(脱岗、睡岗 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

****科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目录一、评价目的、范围及组织机构二、评价依据三、所选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四、装置简介、工艺流程简介五、健康、安全及消防现状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危险及危害因素概述)七、改进措施汇总清单八、隐患治理项目的清单(注明紧迫程度的高、中、低需求)九、风险评价结论。

一、评价目的、范围及组织机构1.1评价的目的: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运用体系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系统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判定其风险等级,提出可实施削减措施和控制风险的对策,实现预防管理;建立科室风险管理、应急救援计划,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最佳方案,从而降低风险。

1.2评价范围: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24001—2004 idt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以及SY/T 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等标准要求, 按照《***公司风险评价方案》要求,评价治安保卫部(武装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治安保卫工作、应急突发事件等范围为主要内容。

(评价范围主要包括日常管理、门卫管理、突发事件和车辆管理) 1.3评价小组为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准确,特成立风险评价小组,人员构成如二、评价的依据2.1 评价的依据(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

(2).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3).《企业内部治安保卫法规制度汇编》。

(4). 国家、行业相关的法律、规章、标准及规范,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相关技术方法。

(5). ***风险评价方案。

(6). **公司治安保卫部相关文件。

2.2 标准评价(1). 凡严重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危害一律列为重大风险。

(2). 凡评价出的危险等级在重大(高度、显著)及以上风险均列为重大风险。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资料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资料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电网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针对《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选择,表中位涉及的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分布、特性及产生风险条件: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和电网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风险种类与风险范畴: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对应的类别参照下表。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资料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模版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模版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模版一、危害辨识1.1 危害描述: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相关工作活动,对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描述。

例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化学品暴露等。

1.2 潜在的引起伤害的因素:详细列出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高电压、高腐蚀性、高噪音、高尘埃等。

1.3 人群身体状况及特殊情况: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特殊情况进行描述,例如:存在过敏体质、怀孕等人员的特殊情况。

1.4 相关设备及防护措施:列出工作场所及相关设备,并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安装护栏、安全网、呼吸器等。

二、危险评价2.1 风险等级评估:依据危害辨识结果,对不同风险的等级进行评估,一般采用五级或七级等级划分。

2.2 风险评估指标:根据风险的等级,对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具体的描述,例如: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指标。

2.3 风险控制方案: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工艺流程、加强操作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三、危险控制计划3.1 控制目标:明确危险控制的目标,例如:降低工伤率、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等。

3.2 控制措施:具体描述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

例如:改进工艺流程、定期检修设备、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3.3 控制措施的实施计划:明确控制措施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负责人、实施步骤等。

3.4 控制效果评估:制定控制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定期进行控制效果的评估和分析,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5 管理措施:针对危险控制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等。

以上是一个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模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不同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为了保证危险控制计划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修订和更新计划。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表

一、识别评价说明:1、本表根据公司生产过程及危险危害的根源来排查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环境因素,管理缺陷。

填制本表建议根据各部门过程的划分来识别,如可根据: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设备管理和仓库管理等来逐一识别,以尽全面 6、 定性判断法原则如下:6.1 最高管理层特别关注的危害事件,评价为不可容许危险。

6.2 违反法律、法规,预计可能导致的事故结果在重伤或重伤以上的,评价为不可容许危险。

6.3 曾经发生过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害事件,评价为不可容许危险。

2、 危险源栏的填写可参考例表。

描述如:消防标志不规范;高空作业不带安全带;梯子或作业台不牢固等3、 危害状态分三种:A、正常 (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C、紧急情况(如发生火灾、坍塌,倒塌等状态)。

在表中填入字母代号即可。

时态分三种:1、过去2、现在3、将来。

4、 风险因素危害类别分六种:A:物理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险源、噪声危险源、明火、粉尘、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等;B:化学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C:生物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致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传染病媒介物等;D:心理、生理风险因素,其中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等;E:行为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F:其他风险因素:如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等。

在表中填入字母代号即可(注:填表时可参考本说5、 现状栏:1、管理制度、规章及执行情况良好; 2、安全防护装置及运行情况良好。

二者均有填a;有1或有2填1或2;二者均无填b。

定性判断危险等级栏:Ⅰ、不可容许危险;Ⅱ、重大危险;Ⅲ、介于重大和一般之间;Ⅳ、一般危险。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1.目的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3.定义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

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

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风险描述: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信息,即危害转化为风险导致后果的过程/描述清楚事故发展的一个序列。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清单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清单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清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识别和评估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行业中一些活动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害和相关风险。

通过清单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了解和控制潜在的危害,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确保工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个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清单的示例。

1.描述活动或工作过程-对于所要进行的活动或工作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包括步骤和活动的详细信息。

2.识别潜在危害-识别可能导致伤害、疾病或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例如物理危害(如噪声、振动、辐射)、化学危害(如有毒物质)、生物危害(如病菌、病毒)和人类因素(如错误操作、疲劳)等。

3.评估潜在风险-评估每个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4.确定控制措施-根据潜在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害和风险。

5.制定操作程序-制定适当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以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执行控制措施。

6.提供培训和教育-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潜在危害和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7.确定监测计划-确定适当的监测计划来检测潜在危害和风险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8.确定应急措施-制定应急准备计划,包括事故处理、紧急医疗救援和紧急疏散等措施,以应对潜在危害的发生。

9.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定期评估和审查潜在危害和风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

10.定义责任和监督-确定责任人和监督机构,以确保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系统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通过使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清单,企业和组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潜在危害和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这些风险。

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并提高工作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填表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填表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表格填写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表格填写说明
栏目பைடு நூலகம்填写要求
工作 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开停工方案等资料及现场实际进行划分, 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开停工方案等资料及现场实际进行划分, JH 一般 步左右。 步左右 步骤 一般8步左右。 A 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 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管理的缺陷 方 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识别时要不断的给自己提问, 法 危害 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识别时要不断的给自己提问,尽可能识别出所有的 危害。同一步骤中存在多个危害的要分别进行评价。 危害。同一步骤中存在多个危害的要分别进行评价。 根据设备设施的功能组件确定, SC 根据设备设施的功能组件确定,尽可能包括所有可能带来危害和风险的 项目 部分。 部分。 L 方 根据相关的标准、指南等填写,要有具体的内容,避免出现“没问题” 根据相关的标准、指南等填写,要有具体的内容,避免出现“没问题”、 标准 法 符合要求”等字眼。 “符合要求”等字眼。 同一危害可能导致不同后果时,要填写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另外 同一危害可能导致不同后果时,要填写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 后果 后果的描述尽可能与评价准则中的后果描述相联系。 后果的描述尽可能与评价准则中的后果描述相联系。 发生 描述的是由危害导致后果的频率,考虑范围不要仅限于本岗位或本单位, 描述的是由危害导致后果的频率,考虑范围不要仅限于本岗位或本单位, 要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要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频率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响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有无响应的管理制度、 管理 有无响应的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措施 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有无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 有无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 有无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2篇)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2篇)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本控制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方法来管理风险。

2. 危害辨识2.1 确定危害源组织应该对所有可能的危害源进行系统性的辨识。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材料、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

通过检查记录、现场观察和交流,确定潜在的危害源。

2.2 分析危害源对于确定的危害源,组织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评估其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了解危害源的实际风险水平。

2.3 评估风险基于危害源的分析结果,组织应该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价3.1 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应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确保控制措施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的范围内,并尽量消除或降低危害源。

3.2 实施控制措施组织应该将确定的控制措施纳入具体的操作程序中,并确保所有相关的部门和员工都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程序。

同时,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3.3 监测和调整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监测和调整机制,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同时,组织应该建立一个风险沟通的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风险信息。

4. 总结本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对潜在的危害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应该遵循本程序,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二)一、定义与目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对员工、环境和财产造成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水平。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南1范围为了辨识和评价与公司及所属单位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场所、人员、设备有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下简称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规定了公司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

本工作指南适用于公司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2内容2.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对公司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辨识并对其风险评价。

2.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步骤a)选择生产现场或部门中的作业活动;b)识别各类作业活动(包括作业活动中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中的危害;c)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d)确定重大风险。

2.3危害的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害因素;2.4危害识别的方法——安全检查表:系统剖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了解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害因素。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害因素。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有关事件、事故和环境监测数据等,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

——座谈:召集HSE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工作安全分析(JSA):较细致地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可能产生的危害。

适用于在各类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工艺安全分析(PHA):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中的危害。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明白纸)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明白纸)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明白纸)1.目的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1.2本标准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国家电网安全生产工作规定》3.定义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4.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4.1.1工种:是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工种主要有:如:调度运行、调度监控、调度通信、输电线路、输电电缆、带电作业、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变电电源、高压试验、化学试验、管理信息自动化、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配电运维、配电急修、低压、仓储、汽车驾驶等。

4.1.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各项任务进行同类项合并归类,作为一项任务。

如:不同电压等级输电架空线路巡视可归类为“输电架空线路巡视”、同一主接线方式的线路停电操作可归类为“××kV线路停电操作”、同一主接线的母线停电操作可归类为“××kV母线停电操作”等。

4.1.3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如“220kV线路停电操作”可分解为操作准备(包括接令与操作票、工器具的准备)、开关操作、刀闸操作、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布置、记录与归档等几个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表说明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包括19个子项,如上表所示,每个子项填写说明如下:
1、任务
根据各工种日常作业的实际情况填写。

2、步骤
作业步骤一般包含以下几大方面:
1)准备阶段:如劳保穿戴、工器具准备、设备检查等
2)实施阶段: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步骤,视具体作业任务而定
3)作业任务结束:包括清理现场、内页整理等收尾性工作。

注:各阶段作业任务的步骤数目不一定相同,原则上要求分步尽量详细,但是风险值太低的可以忽略。

3、危害名称
在执行每一步骤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危害名称填写一般包括:
1)人的行为方面,如未系安全带作业、放炮前未设置安全警戒、起吊时外拉
斜吊等。

2)状态方面,如损坏不牢的吊绳、有缺陷的安全带、高温灼烫、导线裸露、
电弧光辐射、有害气体、带刃尖的工具器材等。

4、危害种类
可归类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及能源危害,共九类。

危害分类可参照如下标准:
(一)物理危害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
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
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
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1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
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
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
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危害
(二)化学危害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
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
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危害
(三)生物危害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害
(四)社会-心理(生理)危害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社会-心理(生理)危害
(五)行为危害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行为危害
(六)机械危害
1)运转中的机器(转动和振荡部分、切割机器和设备、钻机、气动工具与设备、
泵与水泵系统、破碎机)
2)工作中的输送与吊重装置(传送装置、电梯与自动扶梯、起重设施、大型移
动设备、牵引支架系统)
3)运转的手动工具
4)运行中的动力车辆(铲车、轻型车辆)
5)其它机械危害
(七)人机工效危害
1)工作模式差(单调的行动与重复性运动、笨拙的姿势、紧握、人工处理、蹲
伏、工作步调、休息霎时、班次、人工处理与运输)
2)设计界面差(设计差的设备、接触面(如:表面、直径与边缘)不好)
3)工作环境差(工作空间差的布置、环境:噪音、振动、热、辐射、空气质量
等内务管理差、缺乏贮存空间)
4)其它
(八)环境危害
1,气候方面(大雨过后、干旱、强风、雷电、台风、下雨、冰雹、下雪)
2,反常的环境(夜间工作、限制的空间、在高原工作、陌生环境、偏远地区)3,其它
(九)能源危害
1)电能不当释放
2)动能不当释放
3)势能不当释放(悬挂重物)
4)化学不当释放:汽油、柴油、油剂
5)其它不当的能源释放
5、危害及有关信息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要尽量详细,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危害存在的客观状态;
2)导致危害存在的人为或环境因素;
3)对于存在危害的作业步骤中执行作业人员的数量、暴露时间频率;
4)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
5)有的还需要描述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或导致危害的化学物质职业接
触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例如:
天车吊拉物品时,危害名称:捆扎不牢固的物品;危害及有关信息:(1)摆放位置不当(2)物品过重(3)人员操作失误(4)作业人员2人(5)曾发生过坠落事故。

水泵开机时,危害名称:松动的螺母螺栓;危害及有关信息:(1)水泵位置、型号、数量(2)每台设备有一控制开关(3)高速运转的电机
金属焊接切割时,危害名称:回火;危害及有关信息:(1)回火阀失灵(2)未按装回火阀(3)超过工作压力2.5Mpa,流量1立方/小时标准(4)作业现场通风不良(5)操作不当(6)防护面具佩戴不齐(7)每班作业2-3小时(8)作业人员2-4人(9)曾经发生过。

6、风险描述
风险描述即是把危害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描述清楚。

例如:
天车吊拉物品时,危害名称:损坏不牢的吊绳;风险描述: 有断绳导致落物打击伤人的可能。

7、风险种类(见下表)
8、风险范畴(见下表)
例如:
危害名称:高温明火;风险描述:有造成火灾的可能;风险种类:烧伤、窒息、设备损害;风险范畴:人身伤害类、设备类。

注:风险种类和范畴是对风险描述的进一步分类、细化。

9、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等信息
确定暴露于作业过程中的人员数量与时间频率、设备类别与数量。

10、现有控制措施
根据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规程制度、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和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措施等。

11、严重性
后果的严重性要考虑由于危害导致或造成的最可能的严重后果,其中包括受伤、财产损坏、环境(或职业健康)的可能影响。

事故的最可能后果以量化的形式填表。

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12、暴露
暴露,定义为危害事件(或环境影响事件)出现的频率。

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以量化的形式填表。

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注明:1,O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Limit):职业接触限值。

2,允许水平:由企业制定的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水平。

13、可能性
可能性,定义为一旦危害事件发生,危害事件导致最可能的严重后果的机会。

该项指标以量化的形式填表。

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14、风险值
风险值是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的依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值=后果的严重性×暴露×可能性
注:公式右边各因素的分配值见说明第11、12、13点。

对评估出的风险按相同类别的风险值判定,风险值在高风险区的任何操作必须停止,直到采取了降低风险措施,并使分数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类别。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1)非常高的风险:400≤风险值,考虑放弃、停止;
(2)高风险:200≤风险值<400,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进行纠正;
(3)中等风险:70≤风险值<200,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可能的风险:20≤风险值<70,需要进行关注
(5)可接受的风险:风险值<20,容忍。

15、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
为减轻风险而提出的纠正措施,包括:规程制度、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和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措施等。

16、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的有效性是指,估计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

有效性以量化的形式填表。

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17、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分值判断如下表:
18、措施判断
判断值计算公式如下:
判断值=风险值/(成本因素×措施的有效性)
注:公式右边各因素的分配值见说明第14、17、16点。

19、措施的采纳
措施判断值越高,表明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越有效,根据上表判断值的分级决定措施是否采纳。

如果采纳,在表中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