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设计:日本乡村民居的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庭院设计:日本乡村民居的小环境则大多已园林化或初步实现了园林化:树有高矮错落,花有四季分别,地有石土相间,有多种的累累果树,有以修剪过的植物为篱笆,更多的是经过细心装饰、修理过的各种盆栽花和树例0 当前国外对乡村庭院绿化已有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对注重对植物色彩,造型上的研究,对保持乡村绿化特色、注重庭院绿化的创意方面也都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在对庭院绿化植物选择、特色营建方面,国外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正在兴起的新农村绿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国内研究概况我国乡村庭院绿化历史悠久.自舜开始,人们就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树木花草,代代相传。《淮南子·修务训》里有记载:“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在《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周代人们建设家园的篇章。那时建筑房屋要在四旁种上树木,《诗.娜风.定之方中》:“树之棒栗,椅桐梓漆,爱伐琴瑟。
种上棒栗、椅桐、梓漆,长成大树后伐来作琴瑟.新屋落成,又祝愿家族象青翠的松竹一样繁茂兴旺。《诗。小雅·斯千》:“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树木掩映着房屋,显得格外宁静[Izil0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文化名人和贤吏良将都曾倡导村旁、宅旁和庭院植树,美化生活,改善自然环境,享受经济实惠。
晋代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循,桃李罗堂前。”《饮酒》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可以看出他喜欢在宅旁、庭院种植植物,而且植物种类很多网. 唐代杜甫喜欢种桃,他在成都洗花溪畔营造草堂,四处寻购桃苗,并在草堂周围十里广栽桃树。
宋代的王安石也喜欢在庭院边植树,不但种植了很多果树,还种植了松、竹等观赏植物,有《松》诗咏道: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另一首《哪县西亭》诗写道:“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苏东坡在住宅四周种一片桑、竹、柳,有诗咏之:“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他从少年时代就喜欢植花木,有《戏作种松》诗云:“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播秧”,更是被人称颂网. 福建省乡村自古以来就有村旁宅旁植树的传统,现在很多乡村内保存着大量古树就是很好的佐证。
古田县杉洋乡样林岗,原朱熹讲学旧址“兰田书院”内有一株雀舌罗汉松,系宋广元三年(117!)朱熹在此讲学时率门人所植,整株似一巨笔,浓荫蔽日,傲然屹立。
泰宁枫林乡有一株罗汉松,系谢姓祖先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Y0/年)建村时栽植,郁郁葱葱,为乡村增添历史韵味。泰宁县黄詹村一株古樟树,据该村黄姓族谱记载,系黄姓始祖在唐天佑年间(卯5一如7年)来该地居住时栽下此树,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然而在“大跃进”年代,我国乡村庭院绿化状态却遭受了极大破坏。
由于大炼钢铁,大量采伐林木,又奉行“重采轻育”的落后林业经营理念,使得很多大树被砍伐,并且没有得到及时补种,严重影响到乡村庭院绿化,从此乡村庭院绿化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