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共66张PPT)

提花机
缎
陆
上
丝
绸
远
之 路
销
海 上 丝
海 外
绸
之
路
为什么 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 2、织女地位较高 •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
模日益扩大
• 请思考:你将为冶金厅设计几个展区?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 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 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 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 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 收了外来的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 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唐代丝织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 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 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 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 女工就多达700人。
唐代花鸟纹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海南黎族生活了30多年
明清丝织业
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 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剩 余部分出售
剩余部分出售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历程
西周: 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私营手工业兴起,但官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期: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
据主导地位
缎
陆
上
丝
绸
远
之 路
销
海 上 丝
海 外
绸
之
路
为什么 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 2、织女地位较高 •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
模日益扩大
• 请思考:你将为冶金厅设计几个展区?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 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 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 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 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 收了外来的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 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唐代丝织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 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 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 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 女工就多达700人。
唐代花鸟纹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海南黎族生活了30多年
明清丝织业
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 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剩 余部分出售
剩余部分出售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历程
西周: 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私营手工业兴起,但官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期: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
据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49人民版PPT课件

汝窑:在河南宝丰,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釉面有细小的 纹片,称为“蟹爪纹”。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东 汉 白 瓷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从经营形态看:官营、地主官员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古 代
概念
中
国 经营形态
的
手
工 业
主要部门
经
济 特征
田庄手工业(地主官员私营)
农民家庭手工业(副业) 国家官营手工业
丝织业 冶炼业 制瓷业
游戏:瓷器鉴宝猜猜看谁的价格最接近
北宋定窑刻花梅瓶 •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
2000年, 在香港苏 富比拍卖 行拍卖。 成交价: 4400多万 港元。
1993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成交 价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3、“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 A、白瓷 B、粉彩瓷 C、青瓷 D、粉彩瓷
4、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
A、蚕丝
B、蚕丝、麻
C、棉花
D、麻、葛
5、中国古代手工业官营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使高水平的手工业技术只能为少数特权者服务 ②新技术难以推广 ③技术的传乘也是封闭的 ④使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长期停滞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东 汉 白 瓷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从经营形态看:官营、地主官员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古 代
概念
中
国 经营形态
的
手
工 业
主要部门
经
济 特征
田庄手工业(地主官员私营)
农民家庭手工业(副业) 国家官营手工业
丝织业 冶炼业 制瓷业
游戏:瓷器鉴宝猜猜看谁的价格最接近
北宋定窑刻花梅瓶 •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
2000年, 在香港苏 富比拍卖 行拍卖。 成交价: 4400多万 港元。
1993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成交 价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3、“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 A、白瓷 B、粉彩瓷 C、青瓷 D、粉彩瓷
4、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
A、蚕丝
B、蚕丝、麻
C、棉花
D、麻、葛
5、中国古代手工业官营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使高水平的手工业技术只能为少数特权者服务 ②新技术难以推广 ③技术的传乘也是封闭的 ④使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长期停滞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22张PPT)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
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
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深度点拨学习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时,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采用列表梳理的方式进行归纳;同时,应从冶炼原料、冶炼燃料、 供风形式等方面把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一
二
三
四
五
五、陶瓷业的成就 1.原始时代,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作为早期瓷器的釉陶 又称原始青瓷。 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但某些釉陶 制品并没有消失。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青瓷和白瓷享有盛名,长沙铜 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4.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并 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一
二
三
四
五
三、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用的原料是麻和葛。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朝的纺织业在经济生
产中相当重要。
3.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纺织品种类繁多,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
到地中海地区。
4.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具有相当大的
规模。
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
探究点
当堂检测
5.某收藏家收藏了如下图所示瓷器: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 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真品。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 )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40张PPT[可修改版ppt]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40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80f67fdd3383c4ba4cd2b1.png)
出现小件铜器 青铜铸造业规模相当大
青铜器多为礼制的象征 人工冶炼技术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 铁业官营;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变革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出现灌钢法
用煤做燃料,加速了冶炼进程,提高了效率
经营形态
• 家庭手工业 • 民营手工业 • 官营手工业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随手摘下花一朵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你耕田来我织布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你我好比鸳鸯鸟
清 —— ·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 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明 妆花龙袍
清 代 的 寿 字 图 丝 织 品
清 黄 缎 龙
china=中国
瓷器王国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赛里丝=中国
丝绸王国 (二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赛里丝=中国
据史书记载,丝古罗绸马王人十国分喜爱中国
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恺撒大帝曾身 穿丝绸丝长的袍发去明看和戏丝,绸的引制得作在,场是的中贵华族文羡明慕的
不见已证,。他西们方甚称至中国不“惜赛用里相丝”等(重丝量国的)黄,他 金们去对购中买国的丝丝绸绸。痴后迷不来已上(等丝丝即黄绸金每)磅,长 竟期值以黄来金丝绸12之两路,也绵迫绵使不皇绝帝。下令禁止皇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 版必修二12古代中 国的手工业经济共
40张PPT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纺织厅
陶
治
瓷
金
厅
厅
展厅一 陶瓷厅
陶=瓷? 陶器\瓷器谁为先呢?
陶 器
新 石 器 时 代
千 年 前 的 智 慧
gui
古人温酒用的陶 鬶
青铜器多为礼制的象征 人工冶炼技术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 铁业官营;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变革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出现灌钢法
用煤做燃料,加速了冶炼进程,提高了效率
经营形态
• 家庭手工业 • 民营手工业 • 官营手工业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随手摘下花一朵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你耕田来我织布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你我好比鸳鸯鸟
清 —— ·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 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明 妆花龙袍
清 代 的 寿 字 图 丝 织 品
清 黄 缎 龙
china=中国
瓷器王国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赛里丝=中国
丝绸王国 (二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赛里丝=中国
据史书记载,丝古罗绸马王人十国分喜爱中国
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恺撒大帝曾身 穿丝绸丝长的袍发去明看和戏丝,绸的引制得作在,场是的中贵华族文羡明慕的
不见已证,。他西们方甚称至中国不“惜赛用里相丝”等(重丝量国的)黄,他 金们去对购中买国的丝丝绸绸。痴后迷不来已上(等丝丝即黄绸金每)磅,长 竟期值以黄来金丝绸12之两路,也绵迫绵使不皇绝帝。下令禁止皇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 版必修二12古代中 国的手工业经济共
40张PPT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纺织厅
陶
治
瓷
金
厅
厅
展厅一 陶瓷厅
陶=瓷? 陶器\瓷器谁为先呢?
陶 器
新 石 器 时 代
千 年 前 的 智 慧
gui
古人温酒用的陶 鬶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专题一 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件】 (共15张PPT)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但不是 主要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高于 世界领先地位。 (3)秦朝:出现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 (3)汉代推广官营。
材质 青铜 铁
最早使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春秋晚期
技术成熟 商周 汉代以后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技术水平 技艺,规模均居上古世界前列 例:司母戊鼎 冶铁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宋开始 用焦炭冶铁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一 直领先于世界。 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1、中国丝织业与棉纺织业的发展 2、中国纺织业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养蚕和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丝织工艺水平 高。
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到唐代,瓷器 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开 始大量出口。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轨迹
时间 技 技术成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技术飞速发展:瓷器区域扩大到北方;质量提高;烧制出白瓷 制瓷工艺水平提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出五大制瓷名窑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景德镇成为全国制 瓷中心 制造出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制造出粉彩和珐琅彩 术 发 展
人民 版历史必修2.2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私营 手工 业
春秋战国时期 兴起,秦汉时 民间消 期发展,魏晋 费品, 如 南北朝遭受摧 生产资 残,隋唐得以 料和生 恢复发展,明 活资料 中叶以后占据 主导地位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经营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用 途 供自己
发展情况
特点
家庭 手工 业
个体农户 的副业活 动
消费和 交纳赋 税, 很少 进入市 场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 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古代中国私营手工业的特点 史料 明万历年间,仅①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
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②机 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特别提醒】 1.误认为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是面向市场,而且认为中国手 工业品大量外销,那么官营手工业也为对外贸易提供产品。 正确的理解应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 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 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 2.误认为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就 能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实际上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 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最能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家庭手 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汉武帝 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 (1)形成:从________
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2)特点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近日,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 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 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 (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
黑陶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享
誉
世
界
的青
制
瓷 (
瓷公
业
道 杯
)
东汉,成熟阶段
青瓷熊形灯(三国)
唐三彩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材料三: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四: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 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 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第12—13页内容思考并讨论: 官营手工业有那些特点?与其他形态的手工业相比, 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利与弊?
官营手工业
材料一:“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 五,刮摩之工五,搏殖之工二”-----《考工记》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 智。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 异物而迁焉。……故工之子常为工。” --------《管子·小匡》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 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 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 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 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 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 土作坯。
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
黑陶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享
誉
世
界
的青
制
瓷 (
瓷公
业
道 杯
)
东汉,成熟阶段
青瓷熊形灯(三国)
唐三彩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材料三: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四: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 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 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第12—13页内容思考并讨论: 官营手工业有那些特点?与其他形态的手工业相比, 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利与弊?
官营手工业
材料一:“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 五,刮摩之工五,搏殖之工二”-----《考工记》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 智。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 异物而迁焉。……故工之子常为工。” --------《管子·小匡》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 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 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 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 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 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 土作坯。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礼记·王制》 [材料三]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 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不贰事,不移官”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 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三服官”指汉官名,主 作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答案:A
5.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
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
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四、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社会:原始时代的 彩陶 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 艺水平。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 唐三彩”,曾经 风行一时。
2.制瓷业 (1)过渡:从商代中期到 东汉 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 段。 (2)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 。 (3)唐代:制瓷业成为 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 江西 景德镇 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 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 绘画 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唐宋元明时期: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 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 提高,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国家支持、规 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材料四]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 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 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材料四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在 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 本变化?为什么? [教你读史]
——《汉书·贡禹传》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不贰事,不移官”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 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三服官”指汉官名,主 作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答案:A
5.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
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
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四、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社会:原始时代的 彩陶 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 艺水平。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 唐三彩”,曾经 风行一时。
2.制瓷业 (1)过渡:从商代中期到 东汉 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 段。 (2)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 。 (3)唐代:制瓷业成为 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 江西 景德镇 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 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 绘画 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唐宋元明时期: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 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 提高,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国家支持、规 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材料四]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 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 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材料四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在 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 本变化?为什么? [教你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8.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 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巩固练习
1.我国古代最初的纺织原料是 A.蚕丝 B.麻和葛 C.棉花 B.动物毛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纺织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B.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C.商代已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D.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3.古代被誉为“丝国”的是下列哪一个国家?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4.到了宋代,棉纺织业的新兴地区是 A.黄河流域 B.新疆 C.中原地区
从这两个材料你能分析唐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呢?
资料: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 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真 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
——《朝野令载》卷3
从这则材料,你看出了什么呢?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相当重要(祭祀蚕神、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世界领先(素纱禅衣、丝国)
元
明
黄道婆对纺织业工艺进行了革新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雇工、自由劳动力市场)
青铜器展区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器.mpg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周 春秋晚期
冶铜技术出现
主要成就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期 ,水平很高 冶铁业产生(发现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冶铁业推广:块炼铁(锻铁)生铁(铸铁) 炼钢、淬火技 术 铁业官营 燃料、 供风形式发生了变化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 小规模工业生产。
课标内容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 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 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 征。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态
1、田庄手工业 (1)状况 (2)经营形态 是民营手工业的一种类型 也有家庭 手工业的成分 2、“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 (1)经营范围 (2)产品去向 (3)评价(利与弊) (2)匠籍制度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 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 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 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 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自给自足,有多种经营形式。 2、历史悠久,世界领先(中国素有有丝国和 瓷国之称); 3、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规模越来 越大 4、技术不断发展,品种质量不断提高
唐
宋
规模扩大、分工细
有了更大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元
明
元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黄道婆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相当重要(祭祀蚕神、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世界领先(素纱禅衣、丝国)
唐
宋
规模大、分工细
有了更大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3、比较三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
管理方式 产品去向 性质特点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兔首
鼠首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是简 单的纺织工具.
中国古代的纺织业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唐
宋
元
明
资料:现以祖庚甲时蚕神与上甲微并祭的一条 卜辞为例述下:“贞元示(音qí )五牛,蚕示三 牛,十三月。” ——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 《文物》1972第11期
商代中期----东汉晚期
烧成温度不同 坚 硬 程 度 不同 使用原料不同 透明度不同 釉料不同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 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 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 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
战国
汉
南北朝 宋
灌钢法 煤作燃料,冶铁炉温度提高
东汉初 南阳太守杜诗创造
陶瓷业
朝代
原始社会
商中期--东 汉晚期 唐 宋 清
主要成就
彩陶、黑陶 陶向瓷过渡 独立部门、南青北白 各具风格(北定、南均、江景(瓷都)、陕耀、浙龙泉) 粉彩瓷器
新石器时代展区
半坡出土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蛋壳 黑陶杯。
东
汉
青瓷
唐
唐 陆龟蒙
南 青 北 白
邢窑----白瓷碗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宋以来
玫瑰紫釉尊
河北—定窑孩儿枕
河南—均窑瑰紫 釉尊 江西景德镇名瓷 ( 瓷都)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外雕双层碗
清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 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 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 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 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 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 录。
素纱禅衣 ..\素纱禅衣.mpg
我的眼里只有你—“赛里丝”
中国古代的纺织业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相当重要(祭祀蚕神、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世界领先(素纱禅衣、丝国)
唐Hale Waihona Puke 宋元明资料一:据《唐六典》载,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匠”达 19850 人,将作监所属工匠也有 15000 人,作 坊的规模很大,分工细密。 资料二:唐代官营手工业的分工很细。如少府监下的织染 署,是专掌“供天子、太子、群臣之冠冕”的机构,共有 作坊 25 个:“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 絁,四曰纱,五日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 组授之作有五:一曰组,二曰绶,三曰绦,四曰绳,五曰 缨。
D.闽粤地区
5.唐宋以来著名的瓷窑位于黄河流域的是①定窑②钧窑③龙 泉窑④景德镇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生产技术,西汉时期的人们还没有掌握①冶铁技术②借 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臵③丝纺织技术④粉彩瓷器工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这说明 A农家的男耕女织一般可以满足日常需要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 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等商贩上门 D农民的要求极低
唐
宋
规模扩大、分工细
元
明
宋
“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 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 西域故也。” 资料:“棉木寸土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相当重要(祭祀蚕神、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世界领先(素纱禅衣、丝国)
这条卜辞的意思是说祭祀元示上甲要宰牛五头, 祭祀蚕示用牛三头。想见祭礼之隆重。“示” 指神祇。故蚕示也即蚕神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中国古代的纺织业
朝代 新石器时代 商 汉 主要成就
纺织技术萌芽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相当重要(祭祀蚕神、妇功)
唐
宋
元
明
汉代---纺织技术发达,有“丝国”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