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合集下载

杂草学-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杂草学-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杂草学实验Experiment of weed science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01610020z适用专业:植物保护(植)、植物保护(农药)理论课程总学时:56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 1 个;综合实验 2 个;设计实验1 个;创新性实验个)应开实验学期:5二、实验课程简介杂草学实验能够使学生掌握除草剂生测的原理与方法,并以此来测定除草剂的活性以及在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情况。

在此基础上,综合性与设计性试验能够使学生掌握除草剂药效和药害实验的设计、评价与诊断方法,从而实现科学合理地选择除草剂和高效、安全地使用除草剂。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除草剂生产、应用与销售及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人员的需求,主要讲授除草剂的生物测定、除草剂的药效评价与药害诊断、化学除草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杂草学实验指导,赵长山主编,东北农业大学校内教材五、考核办法听课情况、课堂动手能力、实验报告质量三者相结合。

大纲主撰人:赵长山、何付丽(一)除草剂生物测定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4人首开日期:19912.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除草剂生物测定的原理与方法;2)掌握指示植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提要黄瓜幼苗形态法:黄瓜种子消毒→配置2,4-D系列浓度药液→培养皿中敷一层滤纸→每个培养皿中摆放7粒大小均匀一致的黄瓜种子→皿中加配置好的药液→种子上敷滤纸,盖好皿盖,表明各处理→置于26-27℃恒温培养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5-6天→观察黄瓜幼苗形态、画黄瓜幼苗形态图→测量黄瓜幼苗初生根长,计算根长抑制率→求直线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求未知药液浓度→分析实验玉米根长法:玉米种子催芽(20℃下浸泡24h25℃条件下保湿萌发16h至种子刚刚露白)→配置快杀稗系列浓度药液→每个培养皿中铺一张滤纸→每皿摆放7粒大小均匀芽长一玉米种子→每皿加25ml配置好的药液→在种子上再敷一层滤纸→盖上皿盖,标明各处理→置于26-27℃恒温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3天→观察结果,测量主根长和初生根鲜重→整理数据,根据抑制率求直线回归方程。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英文名称:Field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method 课程编号:01600008j适用专业:草业科学、植物生产类总学时数:40总学分:2。

5大纲主撰人:李文霞内容简介《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一门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并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科学。

本课程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有关田间试验的基本知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承担科学试验,正确分析和评价科学试验结果及其可靠性的能力。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务必将要点写清楚)第1章绪论一、基本内容1.1 农业科学试验的任务和要求1学时1。

1.1 农业科学试验和田间试验1.1。

2 农业科学试验的任务和来源1.1.3 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1。

2 试验误差及其控制2学时1.2。

1 试验误差1.2.2 试验误差的来源1。

2.3试验误差的控制1.3 生物统计学与农业科学试验1学时1.3。

1 部分生物统计学基本概念1。

3.2 生物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1。

3。

3 生物统计学在农业科学试验中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误差的概念、来源和控制、部分生物统计学的概念,了解农业科学试验的任务和来源、生物统计学在农业科学试验中的作用和注意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误差的概念、来源和控制、部分生物统计学的概念难点:试验误差的概念和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第2章试验的设计和实施一、基本内容2.1 试验方案1学时2.1。

1 试验方案的概念和类别2。

1.2 处理效应2.1。

3 试验方案的设计要点2。

2 试验设计原则1。

5学时2。

2.1 重复2.2。

2 随机排列2。

2.3 局部控制2。

3 小区技术0.5学时2。

3.1 小区2。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003]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003]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授课大纲种子学实验撰写人:张林学院:农学院2021年 2月 25日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授课大纲种子学实验Seed Breeding and Process Preservation Experiment(1)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一、实验课程课号:课程编号: 01610031z合用专业: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实验总学时数〔周学时〕:16总学分:开出实验个数:〔考据明验个;综合实验 4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应开实验学期:第7 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结合种子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集中种子纯度、净度、萌芽率、水分等工程的检测,其中包括 5 个实验,分别为种子形态构造的观察与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种子净度解析、种子生活力、萌芽率和活力的测定、种子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和电子法的比较及玉米种子盐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判断,根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上的需求,能够独立完成与种子质量亲近相关工程测定相关的工作任务。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三、实验授课目的及根本要求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监控方面重要指标的测定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实行、教育、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合用专业人才。

在实验授课过程中,要求对实验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恩赐充分的保证。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四、教材及主要参照书1.教材:(1〕颜启传主编,?种子学?, 2001 年,中国农业初版社。

(2〕王振华主编,农作物种子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校内教材2.主要参照书:(1〕郭尧君编著,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2〕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研究室主编,作物种子实验技术,河南科学技术初版社(3〕颜启传编著,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农业初版社五、核查方法1、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15 分2、出勤情况20 分共分 5 个实验,少勤一次扣 4 分。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Experiments of Principle in Resistance of Plant Disease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适用专业:植保(植)、植保(农药)理论课程总学时:40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7(验证实验 5 个;综合实验 1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4个)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是以植物抗病性机制,植物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及其变异,植物抗病性遗传和变异,植物抗病性鉴定为方要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体的各种抗病因子在抗病中所起的作用,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植物抗病性的原理。

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重要植物本身结构与形态特征、植物本身含有的物理化学物质、病原菌的变异、品种间的不同抗病性等与抗病相关的因素在实际中是如何作用的,为将来如何控制病害,更好的进行病害防治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植物病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植物抗病性的理论知识支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一)教科书1.植物免疫学李振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2.《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指导》李永刚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统编教材2004年(二)参考书1、《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五、考核办法本实验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实验操作中表现及出勤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

大纲主撰人:杨明秀(一)实验项目1 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必修)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4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寄主组织木栓化程度不同,进一步了解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3.主要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提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对植物进行切伤处理,从而使植物具有不同的木栓化程度不同,再同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接种,观察植物不同木栓化程度与病原物侵染的关系。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植物检疫学实验Experiment of Plant Quarantine一、实验课程课号:01600025z (植保) 01600048x(农药)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植保方向、农药方向)理论课程总学时:40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6(验证实验4个;综合实验 2 个;设计实验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4个)应开实验学期:4二、实验课程简介植物检疫学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植保方向)专业课,是植物保护专业(农药方向)专业选修课。

该实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检疫性害虫形态鉴定与观察;检疫性杂草形态识别与观察;检疫性病害症状识别与病原物形态观察;害虫检测技术;杂草检验技术;分样技术;植物线虫检验技术;ELISA检测技术;琼脂双扩散技术等。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植物检疫实验室检疫的一般方法,植物检疫性病虫的检验和鉴定方法,掌握一些重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并能对某些植物检疫性病虫种类做出正确快速鉴定,使学生在毕业后在检疫岗位上能胜任植物检疫对象的普查、检疫对象的检验鉴定等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检疫性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和识别要点,以及一些植物检疫技术和病、虫、草检验检测方法,能利用所学的实验技能应用于日后的生产实践,通过合理的检疫,及时发现疫情和禁止疫情传播,以保护我国农林业的健康生产。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植物检疫学实验》,待编.参考书:《植物检疫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五、考核办法Ⅰ根据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2分(1)实验动手能力强,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没有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对实验仪器有一定了解2分(2)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能够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1.5分(3)实验动手能力差,出现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使用0.5分Ⅱ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2分(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

2分(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名称:种子的繁育与加工储藏实验(2)英文名称:Seed Breeding and Process Preservation Experiment(2)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课程编号:01610028z适用专业: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实验总学时数(周学时):32总学分:1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 6 个;综合实验个;设计实验个;创新性实验个)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农学的专业课程,是教授农学专业的学生种子的基本繁育方法并掌握几种农作物贮藏常规品质测定的方法。

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农业作物的种子的杂交方法与其储藏品质相关的生理指标测定,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上的需求,能够独立完成杂交种子生产及测定贮藏加工相关的性状的工作任务。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种子的繁育与加工贮藏方面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实用专业人才,为今后在研究课题方面打下基础。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对实验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给予充分的保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1.教材:秦文,吴卫国,翟爱华.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2.主要参考书:刘思衡.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词典.农业出版社.2001.李里特.大豆加工与利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赵丽芹.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鞠正春,贾晓东. 玉米贮藏与加工新技术. 农业出版社.2005.沈月新. 食品保鲜贮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五、考核办法1、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15分(1)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且对实验仪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4~15分(2)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能够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够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大纲.doc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大纲.doc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分类学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英文名称:Plant Taxonomy课程编号:09600801j学分:3学时:54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4)适用专业:园林大纲主撰人:李桂琴内容简介植物分类学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植物分类学主要讲授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主要分类系统,讲授常见种子植物科的识别特征与分类。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植物的描述、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植物标本的鉴定等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种子植物科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是园林、园艺、生态等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学习的重点。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第一节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是获得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植物分类学》打好基础,运用分类学基础知识来进行鉴定植物,识别植物,掌握被子植物重要特征和应用价值。

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掌握植物的形态术语。

主要内容:1.植物形态术语2.植物分类的方法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

思考题:复习植物形态术语。

教学目的和要求:接上次课内容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植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3、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4、植物命名的方法5、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其应用思考题:练习检索表的使用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2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重点和难点:掌握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胡桃科J u g l a n d a c e a e2.杨柳科S a l i c a c e a e3.桦木科Betulaceae4.壳斗科F a g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做好预习,课外见过的植物联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二)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5.榆科Ulmaceae6.桑科M o r a c e a e7.蓼科P o l y g o n a c e a e8.石竹科C a r y o p h y l l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做好预习,课外见过的植物联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9.藜科C h e n o p o d i a c e a e10.苋科A m a r a n t h a c e a e11.木兰科M a g n o l i a c e a e12.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13.小檗科Berberidaceae14.毛茛科R a n u n c u l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课外见过的植物联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四)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15.睡莲科N y m p h a e a c e a e16.莲科Nelumbonaceae17.胡椒科P i p e r a c e a e18.猕猴桃科A c t i n i d i a c e a e19.山茶科T h e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课外见过的植物联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五)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20.罂粟科P a p a v e r a c e a e21.白花菜科C a p p a r i d a c e a e22.十字花科C r u c i f e r a e23.悬铃木科P l a t a n a c e a e24.虎耳草科S a x i f r a g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六)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25.蔷薇科R o s a c e a e26.豆科L e g u m i n o s a e27.亚麻科Linaceae28.大戟科E u p h o r b i a c e a e29.芸香科R u t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七)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30.漆树科A n a c a r d i a c e a e31.槭树科A c e r a c e a e32.无患子S a p i n d a c e a e33.凤仙花科B a l s a m i n a c e a e34.卫矛科C e l a s t r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八)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35.黄杨科B u x a c e a e36.鼠李科R h a m n a c e a e37.葡萄科V i t a c e a e,A m p e l i d a c e a e38.椴树科T i l i a c e a e39.锦葵科M a l v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九)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40.瑞香科T h y m e l a e a c e a e41.胡颓子科E l a e g n a c e a e42.柽柳科T a m a r i c a c e a e43.秋海棠科B e g o n i a c e a e44.梧桐科S t e r c u l i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45.樟科L a u r a c e a e46.大麻科(桑科)Cannabaceae47.葫芦科C u c u r b i t a c e a e48.伞形科U m b e l l i f e r a e,A p i a c e a e49.五加科A r a l i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 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50.杜鹃花科E r i c a e a e51.木犀科O l e a c e a e52.夹竹桃科A p o c y n a c e a e53.旋花科C o n v o l v u l a c e a e54.紫草科B o r a g i n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二)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55.马鞭草科V e r b e n a c e a e56.唇形科L a b i a t a e,L a m i a c e a e57.茄科S o l a n a c e a e58.玄参科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59.紫葳科B i g n o n i a c e a e60.忍冬科C a p r i f o l i a c e a e61.桔梗科C a m p a n u l a c e a e62.菊科C o m p o s i t a e,A s t e r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四)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单子叶植物纲M o n o c o t y l e d o n e a e63.泽泻科A l i s m a t a c e a e64.百合科L i l i a c e a e65.石蒜科A m a r y l l i d a c e a e66.薯蓣科D i o s c o r e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课外见过的植物联系到所讲的内容上来(十五)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67.鸢尾科I r i d a c e a e68.灯心草科J u n c a c e a e69.鸭趾草科C o m m e l i n a c e a e70.禾本科G r a m i n e a e,P o a c e a e71.棕榈科P a l m a e,A r e c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六)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72.天南星科A r a c e a e73.浮萍科L e m n a c e a e74.香蒲科T y p h a c e a e75.莎草科C y p e r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七)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科的重点特征和代表植物2学时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主要内容:76.芭蕉科M u s a c e a e77.姜科Z i n g i b e r a c e a e78.美人蕉科C a n n a c e a e79.兰科O r c h i d a c e a e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观察实物标本思考题:全班同学查资料,分题做报告,内容“园林植物、珍奇植物”等有关内容(十八)第三节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重点和难点:建立植物进化系统,了解进化的亲缘关系主要内容:一、恩格勒系统二、哈欠松系统三、塔赫他间系统四、克郎奎斯特系统总结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思考题:总复习,准备考试植物分类学实验Plant Taxonomy experiment实验课14学时,围绕植物的描述、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利用重点植物种类的腊叶标本进行鉴定等基本技能来完成。

农药学课程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农药学课程大纲-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农药学实验Pesticide Experiment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01600041z适用专业:应化理论课程总学时:48实验总学时(周学时):24(4)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9(验证实验4个;综合实验3个;设计实验2 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6个)应开实验学期:5二、实验课程简介《农药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农药学实验》主要介绍○1农药的识别(种类和剂型)○2波尔多液的配制○3石硫合剂的煮制○4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5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6除草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7除草剂室内配方筛选试验○8农药对作物药害的观察和测定○9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测定等内容。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实用性强,可直接指导农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农药学实验》从1986年开始,本次调整为24学时。

基本是按照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的要求所设。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目标:主要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所讲授的农药学基本知识;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训练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基本要求: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教材,了解该实验原理、内容和方法;实验时必须细心、严肃认真;爱护仪器、仪器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实验应独立思考,认真操作;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统计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完毕应将用具洗净并放回原处。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黄彰欣.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5月2.主要参考书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1月韩熹莱主编.农药概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五、考核办法出席情况、听课情况、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结果分析等方面相结合给学生打分。

实施百分制(参考实验报告评分标准),缺席某实验则该实验为零分,依次根据各项完成情况打分。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教学示范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教学示范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含课内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胚胎学英文名称Plant Embryology课程编号:09610034x适用专业:生物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资环等专业总学时数:48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16总学分:3大纲主撰人:王丽娟内容简介被子植物胚胎学是研究有性生殖与胚胎发生过程中形态发生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掌握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演化趋势,被子植物的植物器官发育规律、受精作用,胚和胚乳和发育及其类型;掌握实验胚胎学有关的知识及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为独立从事胚胎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世代交替、大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受精作用、胚和胚乳的发育、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实验胚胎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 2.0学时第一节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内容第二节被子植物胚胎学简史与发展方向第三节胚胎学和其它学科关系第四节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植物胚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发展历史,正确对待植物胚胎学的学习。

重点和难点: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内容、发展方向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与学生报告使学生加强知识的的学习与掌握。

第二章植物界的有性生殖与世代交替 3.0学时第一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第二节植物界有性生殖的发展第三节植物生活周期的世代交替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概念、植物界有性生殖的发展及植物生活周期的世代交替。

重点和难点:植物生活周期的世代交替。

主要内容: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概念、方式、举例;植物界有性生殖的发展:同配、异配、卵式生殖;植物生活周期的世代交替;各类群世代交替特点,世代交替的总趋势。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与学生报告使学生加强知识的的学习与掌握。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名称:植物病理研究技术实验实验课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Plant Pathology Study Technology一、实验课程课号:01610045x适用专业:植物保护理论课程总学时:16学时实验总学时(周学时):40学时(4学时)学分:1开出实验个数:12(验证实验8 个;综合实验 2 个;设计实验1个;创新性实验1 个)(选修10个)应开实验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后的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实验课程,是配合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理论课的一门实验课,主要进行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科技论文写作、玻片的制作技术,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植物病原菌的显微计测,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植物病害的田间调查,植物病害的杀菌剂防治方法,致病性的鉴定,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与鉴定,菌种的纯化和保存等实际操作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植病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目标:本课程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将植物病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培养植保专业本科学生掌握、了解、参与到能够具体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培养并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从而结合相关学科的综合应用使之、成为目前社会所需人才。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如下能力:⑴系统的利用和延伸理论知识,科学地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方法,减免实验误差的能力,分析实验成败原因的能力;⑵基本掌握各类病害的发生、发展、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⑶使用工具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⑷根据不同目的学会采用相适应的实验方法,进行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理论及实际应用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

要求达到能够独立设计、总结、分析有关问题的实质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作物栽培学-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作物栽培学-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作物栽培学-东北农业⼤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东北农业⼤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纲作物栽培学实践Practice of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01610038z、01610039z)适⽤专业:农学实验总学时(周学时):56学时(4学时)学分:1.5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12个;综合实验2个;设计实验0个;创新实验0个)应开实验学期:第6、7学期⼆、实验课程简介作物栽培学实践主要是以⼩麦、⽔稻、⽟⽶、⼤⾖、马铃薯为对象,掌握主要作物的形态特征、器官建成及主要栽培技术环节,增强学⽣的实践技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稻、⽟⽶、⼩麦、⼤⾖、马铃薯等北⽅主要农作物的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育特性的观察和测定,⽣育进程鉴别,经济性状考察及分析,⽥间产量和质量预测等。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动⼿能⼒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同时熟悉和掌握作物栽培中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段,掌握⽥间和实验室有关仪器操作⽅法,农作物⽥间调查、取样及分析基本⽅法,培养学⽣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产实践和科研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三、实验教学⽬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标1、主要是使学⽣加强学⽣实验操作和⽣产实践技能。

2、通过实验使学⽣掌握主要作物的形态特征及⽣长发育特点。

3、掌握主要作物⽣产环节和栽培技术措施。

(⼆)基本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及有关教材,了解实验原理、内容和⽅法。

2、做实验时必须细⼼、严肃认真。

3、爱护实验仪器和⽤具,如有损坏必须及时登记。

4、按时完成实验操作,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对实验得到的结果要认真分析。

5、实验完毕后,应将⽤具洗净并放回原处。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作物⽣产技术,马新明、郭国侠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作物栽培学各论,于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五、考核办法实验报告、平时操作与⼝试相结合。

⼤纲主撰⼈:赵宏伟、刘丽君、李晶(⼀)实验项⽬1 ⽔稻秧苗素质调查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4学时每组⼈数:3⼈⾸开⽇期:6⽉2、实验⽬的与要求通过调查使学⽣掌握⽔稻秧苗素质的测定项⽬和⽅法,并判断秧苗的质量。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附件1: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昆虫研究法Experimental methods of entomology课程编号:01600008x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总学时数:24总学分:2大纲主撰人:刘健内容简介《昆虫研究法》是一门以课堂讲解与实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课堂讲解主要介绍科技论文的写作,昆虫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与科学绘图,昆虫干制、浸渍、石蜡和电镜标本的制作,昆虫学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利用,饲养昆虫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实验主要包括电子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昆虫翅脉压膜标本的制作、昆虫的饲养及杀虫剂不同剂型效果的分析。

教学大纲(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昆虫采集和诱集的方法3学时第一节昆虫采集的方法第二节昆虫诱集的方法第二章昆虫标本的制作3学时第一节针插标本的制作第二节浸渍标本的制作第三节玻片标本的制作第四节石蜡切片法标本制作第三章观察设备及摄影技术1学时第一节观察设备第二节摄影技术第四章昆虫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与科学绘图2学时第一节文字描述第二节科学绘图第五章昆虫的饲养方法和技术4学时第一节饲养的基本类型第二节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第三节人工饲料的研制第四节常用昆虫饲料第六章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简介)1学时第七章试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2学时第八章科学试验的设计和科技论文的写作6学时第一节科研选题的基本过程第二节学位论文的写作第三节学术论文的写作第九章昆虫学重要文献及检索方法2学时第一节昆虫学重要文献第二节文献的检索方法(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参考教材《昆虫研究法》汪世泽农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森林昆虫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胡隐月等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农业昆虫学试验研究法》植物保护系农业昆虫学教研组西北农学院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它课程关系、所需先修课程昆虫研究法贯穿于昆虫学研究的始终,它与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等课程紧密结合,在昆虫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习此课之前,需先学习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学实验.doc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学实验.doc

主要参考书:1. 《植物学实验》2. 《东北地区植物实习》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植物学实验Botany experiment一、课程课号:09610003g 校级公共课适用专业:草业科学、农学、农学(农产品)、农学(种子)、生技(植)、植保侬药)、植保(植)、 生技(动)、园艺(设)、园艺(种)、园林(园)、园林、农学、园艺、植保、园林、资环、环科 等 理论课程总学时:48学时总学时(周学时):48学时(4学时) 总学分:1.5开课实验个数:(验证实验A 个;综合实验_匸个;设计实验2个) 二、实验课程简介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部分和植物 系统分类部分,实验内容采用研究型实验与综合设计实验为主,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 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多媒体实验室与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为植物学实验教学提供 了有利的保障。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熟练掌 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 器官的详图及简图;能够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能够正确识别本地区常见的 植物,特别是校园植物。

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植物蠟叶标本制作、鉴定等 工作。

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实习大纲的任务。

能够独立开展与植物学相关的科学研究。

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植物学实验》(第1版) 胡宝忠主编 中国农业岀版社2005何凤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刘保东等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武维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五、考核办法主要是进行上课期间的实验报告的考核。

大纲主撰人:胡国富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实验项目1植物显微技术1. 实验特点实验类型:综合实验类别:基础 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1首开日期:开学后第三周2. 实验目的和要点(1)(2)(3)(4)(5)(6)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多子叶有胚乳种子(大豆)(蒐麻)(小麦,的观察的观察玉米)的观察的观察的观察子叶出土幼苗(大豆)的观察了解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种子学实验撰写人:张林学院:农学院2010年2月25日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种子学实验Seed Breeding and Process Preservation Experiment(1)一、实验课程课号:课程编号:01610031z适用专业: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实验总学时数(周学时):16总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个;综合实验 4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结合种子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集中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项目的检测,其中包括5个实验,分别为种子形态构造的观察与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分析、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和活力的测定、种子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和电子法的比较及玉米种子盐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上的需求,能够独立完成与种子质量密切相关项目测定相关的工作任务。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监控方面重要指标的测定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实用专业人才。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对实验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给予充分的保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1)颜启传主编,《种子学》,200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2)王振华主编,农作物种子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校内教材2.主要参考书:(1)郭尧君编著,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2)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研究室主编,作物种子实验技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颜启传编著,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农业出版社五、考核办法1、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15分2、出勤情况20分共分5个实验,缺勤一次扣4分。

3、学生的实验报告70分实验报告成绩由各实验成绩平均计算得来,实验报告成绩占实验考核成绩的70%。

每个实验报告的成绩给分标准如下:(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字迹工整。

100分(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能够较好的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字迹工整。

85~99分(3)实验结果较正确,能够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但字迹潦草。

75~84分(4)实验结果较差,但书写工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60~74分(5)实验结果较差,不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50~59分(6)出现抄袭他人实验结果现象,无论抄袭者或被抄袭者,均给予同等分数。

30~49分(7)无实验报告。

0分大纲主撰人:张林实验一种子形态构造的观察与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综合性实验计划学时:3 每组人数:5~6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2.1实验目的:(1)观察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构造和内部构造;(2)认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

(3)熟悉各作物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所依据的主要性状、次要性状、特殊性状,掌握依据种子形态测定种子纯度的基本方法。

2.2实验要求:(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种子形态和解剖构造的观察,依次画出所观察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解剖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2)依据种子形态完成一种作物种子样品的纯度检验。

3.主要仪器设备3.1材料3.1.1 观察用材料(1)玉米不同粒型(马齿、中间型、硬粒、甜质、甜粉、有俘、爆裂、糯质)、不同颜色(黄色、白色、黑色、紫色等)标本(2)大豆不同皮色(黄、青、褐、黑、双)、不同大小(15g以下、15-20g、20g以上)、不同形状(球型、椭圆型、长椭圆型、扁圆形等)、不同脐色(黄、青、淡褐色、褐色、深褐色、无色、黑色等)、不同脐行状(椭圆型、倒卵形、长方形、圆形、肾型)(3)小麦不同粒质(硬质、软质、半硬质)、不同形状(长椭圆型、椭圆型、卵圆形、短筒型)、不同粒色(白、红)、茸毛(有、无)、腹沟)深、浅)(4)水稻不同颖色(淡黄、黄、金黄、黑褐等)、粒形(长粒、中粒、短圆粒、)3.1.2 形态解剖材料每组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干湿种子各300粒,湿种子头一天下班前浸泡。

3.1.3品种纯度材料每组四单19种子各1公斤。

第一组外加Mo17种子10粒、商品玉米15粒第二组外加Mo17种子15粒、商品玉米20粒第三组外加Mo17种子20粒、商品玉米30粒第四组外加Mo17种子25粒、商品玉米35粒第五组外加Mo17种子30粒、商品玉米40粒第六组外加Mo17种子40粒、商品玉米45粒3.2仪器每组解剖镜、镊子、解剖针、刀片、垫板、卡尺、烧杯各4套。

4.实验内容步骤4.1种子外部形态和解剖构造观察的操作要点(1)正确识别种子的类型。

(2)观察4种作物种子的外部形态,绘制简图,标明各部分名称。

(3)在解剖镜下观察4种作物种子的解剖构造,绘简图,标明各部分名称。

(4)用游标卡尺测量种子的长度和宽度。

4.2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的操作要点5.注意事项注意掌握不同作物种子纯度检验中鉴别的主要性状特点。

6.实验结果:7、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目的、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

(2)填写相关表格(3)写出所观察作物种子的外部特征(4)计算出给定样品的品种纯度8、思考题阐述种子形态鉴别法测定种子纯度的优缺点。

实验二种子净度分析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设计计划学时:3每组人数:5~6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2.1实验目的:(1)识别种子批净度分析的三种成分(2)掌握种子净度分析方法(3)练习其它植物种子数目的测定。

2.2实验要求:(1)以组为单位,每一组根据给定相关作物的送检种子,提前设计出相关的检验程序,包括净度检验种子的数量,所用的天平和套筛规格,净种子、杂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区分的原则等。

(2)按照设计出的程序进行种子净度分析,计算出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的含量;并对其他植物的种子进行分析。

3.主要仪器设备3.1材料:1-2组:测定小麦种子净度,需要小麦种子1000g(一个品种,并包括5%与主品种不同的其他品种、以及小部分半粒、小半粒、大半粒种子),另外加入玉米20粒、大豆20粒、细纱5克、麦秸2克。

3-4组:测定玉米种子净度,需要玉米种子1000g(一个品种,并包括5%与主品种不同的其他品种,以及小部分半粒、小半粒、大半粒种子),其中水稻20粒、大豆20粒、细纱5克、麦秸2克、5块较大的玉米轴、2克糠皮。

5-6组:测定大豆种子净度,需要大豆种子1000g(一个品种,并包括5%与主品种不同的其他品种,以及掉皮和部分掉皮的大豆和豆瓣),其中水稻20粒、玉米20粒、细纱5克、麦秸2克、5块较大的豆秸、2克豆荚。

要求两组材料相同,合并后计算种子净度。

3.2设备:每组检验桌1个、分样器1个、套筛1套、感量0.1g的台秤1台、感量0.01g 天平1台、感量0.001g天平或相应的电子天平1台、小碟或小盘5个、镊子2个、放大镜2个、木盘或塑料盘1个、小毛刷2个、电动筛选机1个等。

4.实验内容步骤4.1送检样品的称重和重型混杂物的检查4.2试检样品的分取4.3试样的分析分离4.4各种分出成分称重4.5结果计算4.6其它植物种子数目的测定5.注意事项正确区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严格检验程序;正确计算净度结果。

6.实验结果7.实验报告要求(1)以组为单位写出根据给定相关作物的送检种子设计出的相关检验程序,包括净度检验种子的数量,所用的天平和套筛,净种子、杂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区分的原则、净度检验的程序要点等。

相临两组使用的样品相同,要求进行误差分析。

(2)净度分析中所测得的相关数据表。

(3)填写净度分析结果报告单。

实验三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和活力的测定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综合计划学时:3每组人数:5~6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2.1实验目的:(1)掌握主要禾谷类和豆类种子的标准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

(2)掌握四唑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步骤和鉴定标准。

(3)了解电导率法测定种子活力的原理方法。

2.2实验要求:(1)要求每组同时完成同一材料的发芽实验和生活力测定,比较二者的差异,说明差异的原因;(2)不同组间采用不同活力的材料,比较不同组间对应结果的差异。

(3)画出实验作物幼苗简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3.主要仪器设备3.1种子发芽实验材料: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种子。

设备:长方形透明塑料发芽盒30个、发芽纸、砂子、光照培养箱2个、滴管等。

3.2种子生活力测定材料:水稻、小麦、玉米、黑麦草、大豆等种子。

器具:培养箱、出糙机、镊子、解剖刀、刀片、吸水纸等。

试剂:2,3,5-三苯氯化四氮唑、过氧化氢等。

3.3种子活力测定材料:准备不同活力的作物种子样品。

器具:电导仪6台、烧杯(80±5mm)24个、镊子、尺子等。

4.实验内容步骤4.1种子发芽实验的操作步骤4.2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操作步骤4.3种子活力测定的操作步骤4.4各种分出成分称重4.5结果计算4.6其它植物种子数目的测定5.注意事项(1)正确区分正常幼苗和非正常幼苗。

(2)正确判断有生活力种子和无生活力种子。

(3)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操作。

6.实验结果(1)记载种子发芽试验的结果(2)记载种子不同部分染色的种子数目,并计算种子生活力。

(3)记载种子的电导率值。

7.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目的、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

(2)填写相关表格(3)比较同一材料的发芽实验和生活力测定结果,说明差异的原因;不同组间采用不同活力的材料,比较不同组间对应结果的差异。

画出实验作物幼苗简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实验四种子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和电子法的比较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综合计划学时:3每组人数:5~6人首开日期:2.实验目的与要求2.1实验目的:(1)了解电烘箱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掌握低恒温烘干法及高恒温烘干法的测定水分的方法及操作技术;(3)了解电容式速测仪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实验要求:要求每组同时完成同一材料的标准方法和电子法的水分测定,比较二者的差异,说明差异的原因。

3.主要仪器设备材料: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实验所需送检样品种子。

用具:电热式恒温鼓风干燥箱(电烘箱)2台、感量为1/1000g的天平6台,样品盒(直径4.5cm,高2.5cm)24个、温度计、干燥器6个、干燥剂(变色硅胶)、粗天平6个、粉碎机6个、广口瓶、坩埚钳、手套、角匙、毛笔等,以及当地常用电阻式和电容式水分仪。

4.实验内容步骤4.1低恒温烘干法的操作要点4.2高温烘干法的操作要点4.3高水分预先烘干法的操作要点4.4电子法5.注意事项6.实验结果7.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目的、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