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资料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2912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电子文件管理指的是利用电子文件和技术,有效地收集、存档、索引、安全存取和管理电子文件的过程。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主题。
因此,为了维护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出台《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变得尤为必要。
一、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文件归档指的是将电子文件归档到企业内部的电子文档库以及跨企业的电子文档库中,以便于保存及查询。
归档可以实现文件的精确长期存储,以便后续对文件进行检索和复用。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规定:1、企业应当建立可持续的电子档案归档系统,并做好归档文件的安全存储;2、电子文档应当精准的归档在安全的文档管理系统中,以便于快速查找和保存;3、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注意规范,文件存放位置需明确标识;4、归档的电子文档应当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5、归档的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更新,及时修正或删除。
二、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是指在可靠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据文件存储管理规定,对电子文件进行安全可查,以及维护和保护的过程。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规定:1、企业应建立文件存储管理制度,并确定文件存储系统的安全等级;2、企业应定义电子档案管理角色,将电子档案管理责任清晰分配;3、企业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完整的安全管理,保护电子文件不受任何形式的损害;4、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备份与还原机制,以保障档案的完整性;5、企业应定期清除无用的档案文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三、加强安全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为了维护电子文件的安全,《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
1、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信息外泄;2、企业应当对电子文档库、归档文件及其它信息资源实施独立的权限管理;3、企业应当定期审计或监控系统,以确保系统安全及正常运行;4、未经授权的用户不得使用企业系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企业应当定期检查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泄露。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62ac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7.png)
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06 社会评述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是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归口于中国国家档案局。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 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编目、管理与处置的一般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可参照执行。
谢谢观看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与《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002)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 主要起草人:毛海帆、王岚、丁德胜、侯佳、方昀、黄玉明、刘伟晏、蔡学美、马淑桂、张楠。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 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编目、管理与处置的一般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可参照执行。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b94864693daef5ef73d83.png)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特殊管理制度为加强应急救援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的管理工作,方便做好数据备份,特制订本制度。
一、制度(1)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由煤矿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要严格的按照此管理制度和技术实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4)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
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一并归档。
(5)电子文档管理分软件电子文档管理与普通电子文档管理。
二、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1)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草稿性电子文件;非正式电子文件;正式电子文件;无纸电子文件;文本文件;图象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公司业务所需的各种文件。
(2)收集、积累要求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
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相关人员须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进行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5、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6、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538ad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0.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档案管理已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然而,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性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建议。
一、电子文件归档的重要性电子文件归档是将电子文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以便随时检索和使用。
电子文件是企业或机构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电子文件归档必不可少。
以下是电子文件归档的重要性:1.便于检索和使用电子文件归档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快速检索和使用文件。
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所需文件,而电子文件归档则可以通过关键字或分类检索,快速找到所需文件,为企业或机构节省时间和精力。
2.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文件归档能够批量处理文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电子文件归档可以自动按照分类和时间将文件归档,这将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
3.信息安全电子文件归档可以有效保护企业或机构的机密信息。
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文件,通过电子文件归档,可以设置权限,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要性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是指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所遵循的规范。
该规范包括:电子档案的创建、存储、归档、保护、使用等方面。
以下是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要性:1.保证文件合规性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确保文件合规性。
例如,在处理某些文件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确保企业或机构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出现违规情况。
2.降低风险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降低企业或机构的风险。
例如,如果电子档案未经妥善管理,容易出现信息泄露和篡改等不良事件,通过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降低一些风险。
3.提高管理效率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提高企业或机构的管理效率。
例如,通过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减少文员的工作量,节省企业或机构的时间和成本。
三、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建议为了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以下是几个建议:1.建立标准规范企业或机构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符合标准规范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b713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f.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文件的存储与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以及电子档案保管期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1. 文件的分类与命名为了方便电子文件的识别和检索,首先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
可以按照文件的内容、主题或者部门进行分类,确保每个文件都有其特定的类别。
同时,在文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命名规范,如按照文件的日期、主题等进行命名,以方便后续的管理工作。
2. 文件的格式与存储电子文件的格式应选择常见的标准格式,如PDF、Word等,以确保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打开和阅读。
另外,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服务器、云存储等,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文件的备份与恢复为了避免文件的意外丢失或损坏,建议定期进行文件的备份工作。
可以通过自动化备份系统或者手动备份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二、电子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登记与入库对于每个电子档案,应建立清晰的登记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名称、制作者、制作日期等基本信息。
同时,根据文件的分类,将电子档案按照建立的分类系统进行入库,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
2. 档案的检索与利用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档案检索系统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立索引、标签、关键词等方式,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
同时,为了方便档案的利用,可以建立权限管理系统,对档案的查看、编辑、下载等权限进行控制。
3. 档案的销毁与转移根据文件的保管期限,及时对已过期的电子档案进行销毁。
销毁过程应记录详细信息,包括销毁人员、销毁日期等,以备后续审计。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档案,可以考虑进行转移,将其存储至专门的电子档案库或者归档系统。
三、电子档案保管期限1. 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根据文件的性质和需要,可以将电子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长期保管期限和短期保管期限。
电子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63009e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b.png)
4-电子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1 总则1.1 为了规范工程归档文件电子版本的制作,提高工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国档发[2002] 8 号)的要求,以及大唐集团和大唐国际对工程文件电子版本制作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合用于彭水水电站工程归档文件电子版本的制作。
设备文件的电子版制作也参照本标准。
2 释义2.1“双轨制”:即纸质文件归档的同时归档其对应的电子文件,两种介质的档案同时保存并提供利用。
2.2 文件路径:是指文件在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分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本标准中所指的文件路径是绝对路径。
(简称:路径)2.3 纸质目录:即最终以纸质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目录,分为档案移交目录和卷内目录。
2.4 纸质目录电子版:制作纸质目录时生成的原始WORD 表格,其内容和纸质目录内容彻底一样。
2.5 电子目录:即仅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目录。
电子目录的本质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条目信息的表格汇总型式,每一个单元格为一个字段,每一个字段反映案卷(文件)的一个特征,一行字段构成一条记录,每条记录反映的是一个案卷(文件)的全部特征,这些记录最终要由档案室导入数据库。
电子目录分为案卷目录和文件目录,两个目录是相互独立的,且其中的每条记录也是相互独立的。
3 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按照国家“双轨制”的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与纸质文件的归档范围是一致的。
4 电子文件的制作4.1 凡是内容含手写文字或者加盖公章的工程文件,其电子文件均要求为扫描件。
采用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若被写保护或者进行了加密的,可作为正式电子文件存档,不必扫描。
4.2 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扫描。
4.3 电子文件必须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扫描的分辨率不得低于 200dpi;除大于 A3 幅面的图纸以外,电子文件均要求彩色扫描。
4.4 电子文件(竣工图除外),以“件”为单位制作成 pdf 格式;竣工图和工程照片以“张”为单位制作成 jpg 格式。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5f6a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3.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文件归档对于企业和机构的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是电子文件归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要性1.保障电子文件的安全性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文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没有良好的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将面临诸如病毒攻击、干扰、损毁等安全问题。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应该包括防病毒、安全备份、权限控制、安全传输等方面的规定。
2.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电子文件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同一份文档在不同时间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版本,如果没有良好的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这些版本很容易混淆,并且难以进行追溯。
为了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应该涉及文档版本控制、文档流程管理、审批流程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3.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用性电子文件中存储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信息形式,需要不同的工具才能进行读取和使用。
良好的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可以确保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例如,对于电子文档而言,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文档格式,使得文档在任何终端上都可以正常打开和阅读。
4.实现便捷的查询和检索对于大型机构和企业而言,电子文件的数量非常庞大。
为了方便管理和查询,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应该涉及文档索引设计、关键字标签、全文检索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查询和检索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注意事项1.建立良好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的创作、管理、存储和维护流程。
制度应涵盖电子文件的分类、归档、备份、迁移、销毁等方面。
2.制定文档格式标准企业应该制定统一的文档格式标准,使得不同类型的文件可以通过相同的标准进行生成和处理。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f4263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1.png)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管理工作,保障归档的电子文件安全有效地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2.定义电子文件,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电脑、U 盘、移动硬盘等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各部门工作产生的合同、档案、资料、图纸、表格、图片、视频、录音、PPT 等。
3.电子文件涉及保密内容的,部门内部应做好加密保管,不可随意外传,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按照保密协议严厉惩处。
4.行政人事部对各部门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5.凡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各部门均必须定期向行政人事部归档。
6.电子文件归档的基本要求:6.1及时完整原则:所有文件应在产生之后及时并完整的收集;6.2真实有效原则:所有文件应如实产生,如实保存,确保有效;6.3规范管理原则:文件归档要求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规范;6.4通用软件原则: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尽量转换为通用型电子文件。
7. 电子文件归档时,《电子文件目录表》、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8.归档电子文件移交前,各部门必须认真检测电子文件,并填写《电子文件目录表》一式两份,一份随电子文件移交给行政人事部,一份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保存。
9.电子文件的检验应包括以下项目:9.1有无病毒;9.2核实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9.3核实目录表、说明资料等是否准确、齐全;9.4对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核实其相关软件、版本等是否完整。
10. 各部门负责人为电子文件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督促内部资料管理专人有序、有效的规范管理各类文件,并定期移交归档。
11. 各部门应安排专人定期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及备份,每月15日前将电子文件归档至行政人事部。
12. 行政人事部将不定期的对电子文件进行验收,对检验不合格者,应退回相关部门重新制作。
13. 行政人事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公司所有电子文件的管理归档工作,记录各部门归档时间和归档人,并于每月25日前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登记表》。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b3e7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2.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引言
1.1 系统背景
1.2 目的和范围
1.3 定义和缩写
第二章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2.1 电子文件归档的定义和原则
2.2 电子文件归档的过程和流程
2.3 电子文件归档的责任和权限
第三章电子档案管理
3.1 电子档案管理的定义和原则
3.2 电子档案管理的分类和等级
3.3 电子档案管理的流程和要求
3.4 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
第四章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4.1 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4.2 电子档案的检索和调取
4.3 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第五章附件
5.2 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图
5.3 档案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附件:
附件二: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图
附件三:档案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 电子文件:指以电子方式、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文件。
2. 归档:将电子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存储到指定位置,以备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3. 档案:指组织机构或个人在工作、活动中形成或接收的各类电子文件的集合体。
4. 档案管理:对档案的组织、管理、利用和保护等活动的全过程。
5.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维护的系统。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ae67a0a417866fb94a8e5d.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捕获、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
各级党政机关与社会团体,应依据本规范对本单位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及时捕获、归档、分类、鉴定、利用、统计与科学有效的管理。
各级国家档案馆应依据本规范对接收进馆的归档电子文件,以及馆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备份、管理与长期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9667.1-2005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1部分:总则(Specification for the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based on XML—Part:1 General principles)GB/T 19667.2-2005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2部分:公文体GB/T 20916-2007 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B/T 380-2002 江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元数据原则)ISO 14721 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开放档案信息系统)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ISO/IEC 26300 :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DOCUMENT FORMAT FOR OFFICE APPLICATIONS (OPENDOCUMENT) V1.0 (信息技术—办公应用程序开放文档格式)ISO 19005-1 :2005 DOCUMENT MANAGEMENT - ELECTRONIC DOCUMENT FILE FORMAT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 PART 1: USE OF PDF 1.4 (PDF/A-1)(文件管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第一部分:PDF的使用)《电子文件管理指南》,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19973术语与定义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fb2b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电子文件的快速增长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一个健全的电子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成为一个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2. 目标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管理其电子文件和档案,保证文件的可访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满足合规要求。
3. 制度内容3.1 电子文件归档原则标准化命名规范:制定明确的文件命名规则,包括文件名格式、日期格式、部门代码等,以确保文件能够被轻松地识别和分类。
文件分类与归档规则:确定不同类型文件的分类方法,建立文件目录结构和归档规则,以便于文件的查找和管理。
文档版本控制:确保文档的版本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为文档修改和更新提供准确的历史记录。
3.2 电子档案管理流程文件收集与整理:明确文件的来源和格式要求,并建立文档接收流程,确保文件能够及时收集,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整理。
文件存储与备份:确定合适的电子存储介质和存储设备,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丢失和损坏。
权限管理与审计:建立权限管理机制,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文件,同时开展定期的安全审计,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风险。
3.3 电子档案保护与合规性数据安全措施:确保文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采取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等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访问和篡改文件。
合规性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隐私保护法、电子数据保存法等,确保电子文件的合规性和法律效力。
灾难恢复计划:建立灾难恢复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故障、网络中断等情况,制定恰当的应急措施,尽快恢复档案系统的正常运作。
4. 制度实施4.1 培训和宣传制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后,组织应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并遵守制度要求。
4.2 系统建设与运营为了支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组织应购置合适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并定期维护和更新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82a4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f.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采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以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节约存储空间,并且便于检索和共享。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2. 归档原则2.1 归档级别根据电子文档的重要性和保密程度,可以将电子档案划分为不同的归档级别,例如: -非重要文件:一般的内部邮件、通知等,可以采用较低的归档级别进行管理。
-一般文件:对组织或机构有一定重要性的文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归档和管理。
-重要文件:对组织或机构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包括合同、协议等,需要采用更高的归档级别进行管理。
2.2 归档标准电子档案的归档标准包括文件格式、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存储路径等。
在制定归档标准时,应考虑到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后续检索的需要。
例如,可以采用标准的文件格式(如PDF)以确保文件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来方便文件的检索和管理;统一设定文件存储路径,以便于组织档案的整理和管理。
2.3 归档周期根据文件的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合理的归档周期可以保证档案的及时归档和安全保密。
一般来说,可以将文件的归档周期划分为:日归档、周归档、月归档、年归档等。
具体的归档周期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3. 档案管理流程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档案归档、档案存储、档案检索和档案销毁等环节。
3.1 档案归档档案归档是指将电子文件按照一定的归档标准和归档级别进行整理和存档。
归档时需要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指定的文件格式(如PDF),然后按照规定的文件命名规则进行命名,最后放置到指定的存储路径下。
3.2 档案存储档案存储是指将归档的电子文件保存到相应的存储介质中,以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服务器、光盘等。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档案的备份和加密,以防止档案丢失或泄密。
郑州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郑州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a645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1.png)
第一条为适应郑州市信息化工程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规范全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和开辟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郑州市档案管理规定》并结合郑州市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定合用于郑州市各级国家机关,其他单位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第三条基本术语解释(一)电子文件: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二)电子档案: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三)背景信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四)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五)真实性: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六)完整性: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七)有效性: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八)逻辑归档: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九)物理归档: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第四条各单位要明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的职责,并根据本规定,制定并实施电子文件管理的制度和技术措施。
第五条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的管理过程中,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整理等工作普通由承办(业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日常监督、指导和保管、开辟利用等工作,通常由办公室、档案部门负责。
第六条为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应按制度严格要求,妥善管理,以确保其不散失、不损毁、不失真。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469a42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e.png)
GB/T 18894-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的普通方法。
本标准合用于党政机关产生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其他社会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DA/T18 档案著录规则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3 .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3 .2归档电子文件archival electronic records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3.1)。
3 .3背景信息context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3.1)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3 .4元数据metadata指描述电子文件(3.1)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3 .5逻辑归档logical filing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3.1)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 .6物理归档physical filing指把电子文件(3.1)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7真实性authenticity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3.3)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3.8完整性integrity指电子文件(3.1)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3.3)和元数据(3.4)等无缺损。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271bd4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一、范围在企业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的一般方法。
二、定义电子文件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生成的以数码形式和一定的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或载体)上,并且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才能识别、处理,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递的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种类管好电子文件,科学分类是前提。
对电子文件的分类目前一般如下:1、按存储载体分,电子文件有三类:(1)磁盘文件(包括软盘和硬盘);(2)磁带文件;(3)光盘文件。
2、按内容形式分,电子文件有八类:(1)记载文字、符号和插图的文本文件;(2)用扫描仪、数码像机获得的图像文件;(3)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获得的图形文件(CAD电子文件);(4)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文件;(5)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影像文件;(6)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文件;(7)存放数据的数据库文件;(8)生成电子文件所依赖的操作系统文件和命令文件。
3、按生成形式分,电子文件有两类:(1)原始文件,即通过计算机直接产生的电子文件;(2)转换文件,即通过扫描仪、数码像机等设备对传统文件进行载体转换等处理而产生的电子文件。
4、按属性分,电子文件有五类:(1)普通文件;(2)只读文件;(3)隐含文件;(4)加密文件;(5)压缩文件。
四、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文件形成公司应指定有关部门或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
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应从三方面抓起:1、归档前的鉴定(1)鉴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归档前应由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按照规定项目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
如果文件形成单位采用了某些技术方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则应把技术方法和相关软件一同移交给接收单位。
(2)确定电子文件的密级密级划分确定工作按照国家关于纸质文件的密级规定办理,其中将有密级文件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748a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电子文件的定义与分类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主要包括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库文件等。
二、电子文件归档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包括内容、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2、真实性原则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应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确保其真实性。
3、可读性原则归档的电子文件应采用通用的格式和标准,以便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够读取和使用。
4、时效性原则电子文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归档,确保其及时纳入档案管理体系。
三、电子文件归档的流程1、收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将本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整理。
2、鉴定对收集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确定其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
3、整理对鉴定后的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文件的分类、编号、命名等。
4、审核由部门负责人对整理后的电子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归档审核通过的电子文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存储介质进行归档,同时建立相应的归档目录。
四、电子档案的管理1、存储电子档案应存储在安全、稳定的存储介质中,如磁带库、磁盘阵列等,并定期进行备份。
2、保管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保管库房,控制库房的温度、湿度、防尘、防火、防盗等环境条件,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
3、利用建立电子档案利用制度,明确利用的权限和流程。
利用者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利用。
4、销毁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电子档案,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
五、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1、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制度,对电子档案的访问进行授权和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4c503bc281e53a5802ff41.png)
9、电子档案提供利用方式有哪些?
1、提供拷贝。 2、通信传输。 3、直接利用。
10、做好电子档案管理需要哪些设 备?
① 硬件 ② 软件 ③ 网络
① 硬件
计算机 存储设备 输出设备 保管设备
② 软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核心。用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 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任何其他应用软件必须要有操作系 统支持才能正常使用。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 Linux等。目前普遍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
5、什么是电子文件归档?
文件形成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 把经过鉴定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 案部门移交,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将 其存储到符合保管期限要求的脱机载体上。
6、电子档案档号的编制
全宗号-保管期限-类型-年度-光盘号 举例: 8-YZ2008-001 8-DW2008-001 根据实体档案档号的编制方法编制电子档 案的档号。光盘号按照保管期限排大流水 号。
3、电子文件有哪些种类?
一、按文件的来源,分为: 1、发文 由本单位制发,用来表明本单位意图,发往外机 关单位执行的文件。 2、收文 由外单位制发,发到本单位需本单位贯彻执行或 阅知的文件。 3、内部文件 由本单位形成,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文件。
二、按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在形式,分为: 1、文本文件(Txt,Doc,Wps) 2、图像文件(Jpeg,Tiff) 3、声音文件(Mp3,Wav) 4、影像文件(Mpg,Rmvb) 5、程序文件(Exe)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蒋 峰 枣庄市档案局
1、什么是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最早被称为“机读文件”。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9e4c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f.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学校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和信息可用性,充分发挥电子文档的凭据参考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国家档案局令第6号《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标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有关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和各单位都要明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条各单位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对其实施超前管理。
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整理与归档等工作,由承办(业务)部门负责,要将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纳入电子文件承办人的岗位职责,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三条各单位均要配备一名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一定计算机管理水平的兼职档案员,负责本单位各科室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与向档案馆移交工作。
第四条对电子文件日常管理的监督、指导、检查和分类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由校档案馆负责。
档案馆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实行全过程管理。
第五条归档电子文件与其他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电子文件收集、积累第一条各单位在主要职能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凡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均应定期制作文件备份,并要及时拷贝到软盘或刻录到光盘上脱机保存。
盘片上要用汉字标明文件名称及拷贝时间,放入专用装具内积累妥善保管。
采用物理归档到档案馆后的电子文件,仍要在本单位保留一年后方可删除或销毁。
第二条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类型(一)电子文件稿本电子文件按其稿本分为草稿、定稿和正式电子文件。
1、定稿电子文件:用计算机起草文件时形成的最后一稿电子文件,记录了文件的最后修改结果,有重要凭证、依据价值,收集时需落实必要的签字手续,明确公文拟稿、核稿、签发等环节的责任者。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f072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a.png)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工作,提高文件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涉及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工作。
三、文件管理1. 文件命名规范电子文件的命名应当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长或过于复杂的命名方式,建议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包括文件主题、日期等关键信息。
2. 文件分类管理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文件目录结构清晰的档案库,便于快速查找和查询。
3. 文件整理及时清理不再需要的文件,将有用文件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库内文件的整洁有序。
4. 文件备份重要文件应做好备份工作,确保文件内容不会因为意外事件丢失或损坏。
5. 文件传递文件传递时,应当及时通知接收方,明确文件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确保文件传递的顺利进行。
四、文件归档1. 归档责任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并定期对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归档期限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保留期限,制定文件的归档期限,及时进行文件的归档工作。
3. 归档标识对归档文件进行标识管理,确保文件的易查核和检索。
4. 归档保护对归档文件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文件泄露或被篡改,确保文件的安全可靠。
五、文件安全管理1. 文件权限管理对不同级别的文件及内容进行权限控制,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文件备份重要文件应定期进行备份,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意外事件导致文件丢失。
3. 文件传输加密对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文件在传递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六、文件利用与销毁1. 文件利用文件的利用应符合法律法规,确保文件的合法合规利用,同时应保护文件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文件销毁根据文件的保留期限和归档标准,定期对不再需要的文件进行销毁,避免文件的混乱和浪费。
七、督查检查1. 规范督查对文件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检查报告督查组应制定督查报告,对文件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资料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 )
作者:档案馆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082 更新时间: -1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的一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党政机关产生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其它社会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A/T18 档案著录规则
DA/T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3.2归档电子文件archival electronic records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3.1)
3.3背景信息context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3.1)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3.4元数据metadata
指描述电子文件(3.1)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3.5逻辑归档logical filing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3.1)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6物理归档physical filing
指把电子文件(3.1)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7真实性authenticity
指对电子文件(3.1)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3.3)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3.8完整性integrity
指电子文件(3.1)内容、结构、背景信息(3.3)和元数据(3.4)等无缺损。
3.9有效性utility
指电子文件(3.1)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3.10捕获capture
指对电子文件(3.1)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3.11迁移migration
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3.1)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4、总则
4.1 电子文件自形成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4.2 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4.3 应明确规定电子文件归档的时间、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要求,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
4.4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它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4.5 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
归档时,应同时保存文件的电子版本、纸质版本或缩微品。
4.6 应保证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对只有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签章。
5、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
5.1 应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电子文件形成开始不间断地对有关处理操作进行管理登记,保证电子文件的产生、处理过程符合规范。
5.1.1 登记处理过程中的相互衔接的各类责任者(如起草者、修改者、审核者、签发者等)。
5.1.2 登记处理过程中的各类操作者(打字者、发文者、收文者、存储管理者等)。
5.1.3 登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责任凭证信息(指示、签名、印章、代码等)。
5.1.4 登记电子文件传递、交接过程中的其它标识。
5.2 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5.2.1 建立对电子文件的操作者可靠的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
5.2.2 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日志,随时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设备、项目、内容等。
5.2.3 对电子文件采用防错漏和防调换的标记。
5.2.4 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
5.3 应建立电子文件完整性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集背景信息和元数据。
5.4 应建立电子文件有效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
5.5 电子文件的处理和保存应符合国家的安全保密规定,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侵害等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相符的防范对策,主要有:网络设备安全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操作安全保证;身份识别方法等。
6、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6.1 收集积累要求
6.1.1 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及其电子版本的定稿均应被保留。
正式文件是纸质的,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6.1.2 当公务或其它事务处理过程只产生电子文件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同时应随时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6.1.3 对在网络系统中处于流转状态,暂时无法确定其保管责任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捕获措施,集中存储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子文件暂存存储器中,以防散失。
6.1.4 对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本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文字处理工具等,必要时同时保留文字处理工具软件。
文字型电子文件以XML、RTF、TXT为通用格式。
6.1.5 对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采用非通用文件格式的图像电子文件,收集时应将其转换成通用格式,如无法转换,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扫描型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