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_1.docx
壶是怎么传热的+示范教案
![壶是怎么传热的+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2c06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壶是怎么传热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二、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与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2.交流一个研究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
3.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三、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传导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养成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沟通与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生活中与热传导有关的产品和设计。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金属丝、火柴、三脚架、金属圆片、温度传感器、水杯、热水、铁片、木片、玻璃片、瓷片、塑料片。
【教学过程】热金属圆片的边缘,观察现象。
3.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提醒学生及时将现象记录在实验单上。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四)实验小结1.提问:实验1和实验2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你的假设?2.图示展示两个实验的热的传递方向。
3.小结: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
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热传递。
(五)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1.课件展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提问:不同的材料其导热性能一样吗?你的假设是什么?2.集体讨论: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3.确认实验方案:将不同材料的棒棒同时放入水中,用手感知导热情况。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按照导热能力给它们排序。
5.提问:有什么办法观察到温度的变化?6.讲述:我们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来观察温度的变化。
(六)比较不同片状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材料:温度传感器、水杯、热水、铁片、木片、玻璃片、瓷片、塑料片。
1.讲述实验方法:①分别将不同的片状材料盖在热水杯上。
②用手感知传热情况。
③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材料3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每隔1完成互动游戏。
预设:因为金属。
小学科学第1课《壶是怎样传热的》(教案)
![小学科学第1课《壶是怎样传热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8c6c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小学科学第1课《壶是怎样传热的》(教案)引言:本教案适用于小学科学第一课,主题为《壶是怎样传热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壶传热的过程,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壶传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壶是如何传热的;2. 学会利用简单的实验探究壶传热的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壶传热的基本原理;2. 学会利用实验手段观察和分析壶传热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壶、热水、冷水、温度计、火柴;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常见的能量传递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热吗?有哪些方式可以进行传热呢?2. 新知探究(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当冷水壶里加入热水后,壶的表面会变暖吗?壶中的热量会传给周围的冷水吗?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记录自己的观点。
(2)分组实验:将壶里加满冷水,测量冷水的温度,然后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向壶里倒入热水,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壶表面和冷水的变化情况,并测量冷水的温度。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观察结果,探究壶传热的规律。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解释现象。
(3)讲解:通过实验后,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壶传热的过程,教师结合PPT讲解传热的基本原理。
重点解释热传导、热辐射、对流传热的概念。
3. 知识巩固(20分钟)(1)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练习中的问题并解答,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壶传热的过程。
(3)教师点评:选择一些优秀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分享。
4. 拓展探究(30分钟)(1)设计应用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考察使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壶对传热速率的影响。
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来验证。
(2)实验操作: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按照设计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使用电水壶教案
![使用电水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d567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使用电水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电水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正确地使用电水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电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电水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电水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教学准备:1. 电水壶1台。
2. 插座。
3. 水杯。
4.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台电水壶,让学生观察并谈论电水壶的外形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电水壶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2. 讲解电水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0分钟)通过PPT讲解电水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加热盘、控制电路、保温层等。
让学生了解电水壶是如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
3. 示范正确使用方法(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正确使用电水壶的方法,包括加水、插电、开关机等操作过程。
并强调在使用电水壶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烫伤等意外。
4. 学生操作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每组一台电水壶和一只水杯。
让学生亲自操作电水壶,加水、插电、开关机,体会正确使用方法。
5. 安全注意事项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使用电水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触碰加热盘、注意水位、不要空烧等。
并引导学生讨论在使用电水壶时应该注意的其他安全问题。
6. 操作技巧指导(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使用电水壶的技巧,如如何判断水温、如何避免水溅出等。
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印象。
7. 操作规范训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规范操作训练,要求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电水壶,并注意安全和卫生。
8.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电水壶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电水壶,减少能源浪费。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电水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写一篇关于电水壶的使用体会。
电热水壶物理知识.doc
![电热水壶物理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8913436137ee06eef9180e.png)
电热水壶物理知识电热水壶的物理知识:自动断电原理1.根据物体热涨冷缩原理。
热涨冷缩是物体的共性,但不同物体其热涨冷缩的程度不一样。
用铜的金属片制作成触点.因为铜对热涨冷缩比较敏感所以在温度没有到达设定值的时候,铜金属片是弯曲的形状,这时它的触点是闭合接通的.在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水的热量会传导到温控器中的铜片上面铜片因为受热伸直就将触点弹开成断电状态.在温度下降的时候铜片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触点接通成通电加热状态。
双金片的两面是不同物质的导体,在变化的温度下由于涨缩程度不一样而使双金片弯曲,碰到设定的触点或开关,使设定的电路开始工作。
这样更直接更及时,可以准确的感应水温情况。
2.壶中的水烧干断电是壶中有自动温度控制电路.电路中串联温度传感器.水的沸点是一百度,当水烧干后温度会超过一百度,这时温度传感器会将电路断开.简单的温度传感器是双金属片,常用于电熨斗电热水器等电器中.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还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这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性好。
电热水壶的物理知识:工作原理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汽使蒸汽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并利用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电源开关,从而使电热水壶在水烧开后自动断电。
其断电是不可自复位的故断电后水壶不会自动再加热。
使用PTC加热元件代替发热管,可以有效防止因为干烧而出现的着火危险。
PTC加热元件的干烧温度可以设定在150℃~250℃之间的任何温度,当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后,PTC元件的电阻迅速增加,加热功率急剧下降,使其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而不会继续上升。
PTC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温度性能是绝对可靠的,它靠的是PTC本体内的电阻变化而控制温度,而不是依靠任何触点控制。
所以很多高档的电热水壶采用了PTC加热元件。
但是,由于很多电热水壶设计人员还不习惯使用PTC加热元件,加上PTC的价格相对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PTC加热元件用于电热水壶的保温具有较大的优势。
初中物理热水壶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热水壶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5276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3.png)
初中物理热水壶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水壶的工作原理,掌握热传递和热能转化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热水壶的工作原理2. 热传递和热能转化教学难点:1. 热水壶的保温原理2. 热能转化的计算教学准备:1. 热水壶一个2. 温度计一个3. 实验材料(如水、冰块等)4.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热水壶的结构,了解热水壶的组成部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热水壶是如何工作的吗?二、探究热水壶的工作原理(10分钟)1. 讲解热水壶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热传递和热能转化的过程。
2. 示例演示:用热水壶烧水,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热水壶的保温原理是什么?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热水壶的保温原理。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保温原理。
四、热能转化的计算(10分钟)1. 讲解热能转化的计算方法,如Q=cmΔt。
2. 示例演示:用计算器计算热水壶中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3. 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实际问题,如:热水壶中的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多少时间?五、实验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水壶中的水温变化。
2. 记录实验数据,如水温、时间等。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热传递和热能转化的规律。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热水壶的工作原理、热传递和热能转化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热水壶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热水壶的工作原理和热传递、热能转化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热水壶加热水的热量和时间。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热水壶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热传递和热能转化的基本知识。
全自动电水壶课程设计
![全自动电水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b19b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6.png)
全自动电水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全自动电水壶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基础知识。
2. 学生能描述全自动电水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其内部构造。
3. 学生能掌握安全使用全自动电水壶的知识,了解电器安全常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全自动电水壶。
2. 学生能分析全自动电水壶的电路图,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水壶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器产品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电器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对电器产品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电路知识,动手能力较强。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全自动电水壶工作原理:介绍电水壶加热、温控、断电等基本原理,结合课本电路知识,分析电水壶内部电路的构成。
2. 电水壶主要部件及功能:讲解发热盘、温控器、电源开关等部件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电水壶的内部构造。
3. 安全使用知识:传授正确使用电水壶的方法,强调电器安全常识,预防触电、火灾等事故。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水壶的拆装、组装,观察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分析电路图。
5. 故障排查:教授学生根据电路图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组合作设计电水壶控制系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水壶控制系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全自动电水壶工作原理,分析内部电路。
第二课时:讲解电水壶主要部件及功能,强调安全使用知识。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拆装、组装电水壶,观察电路连接。
电热水器-教案
![电热水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2fefc6f1aff00bfd51e12.png)
【课题】第五章电热水器第一节电热开水瓶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原理,理解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机的电路。
2.能力目标:能够排除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机的常见故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实际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机的结构及电路原理。
【教学难点】电路原理。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电热水器是用电加热的方法获得饮、用水的电热器具。
常用电热水器主要有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机、电热淋浴器等。
〖新课〗第一节电热开水瓶一、类型和规格结构分:单层控温式、双层控温式、带气压吸水装置的、带有储水装置的自动加热开水瓶。
出水方式分:手动式、电动式。
温控方式分:可调式、不可调式。
功能分:带重煮功能、不带重煮功能。
规格是按内胆容量分的。
功率400 ~ 1 000 W。
二、结构外壳:两块马口铁,表面喷防锈漆。
内胆:不锈钢,底部有动断型快动温控器。
电动出水装置:电磁泵、出水管、出水嘴。
显示系统:内胆与外胆之间,水位尺和连通管。
磁力插头:上、下盖、触片及簧片、铁氧体磁钢和导磁片等。
电热器:主加热器、保温加热器,如图。
安装在内胆下部,并紧贴内胆外表面安装。
如图电路图。
加热时接通220 V电源,经FU 和ST、HL1、EH1通电加热。
达到预定的温度后,ST 触点断开,切断EH1、HL1,HL2 亮。
电源经整流二极管VD,向EH2 通入脉动直流电,水温保持在95℃左右。
饮用开水时,按下微动开关,由出水嘴中流流出。
四、常见故障及检修(一)主加热器不发热原因:1. 电源进线松动或超温熔断器与温控器、温控器与电加热器的接头脱落2. 温控器触点接触不良3. 主加热器损坏检修:1. 检查接线连接情况,如松脱则予以重新接好2. 用万用电表R ⨯ 1挡测温控器动断触点阻值应为零,如为无穷大,则已损坏,应更换同型号的温控器3. 用万用电表R ⨯ 1挡测主加热器,正常直流电阻应为68 ~ 79 Ω之间如相差很大,则应更换(二)保温加热器不发热原因:1. 超温熔断器与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与保温加热器之间的接头松动2. 整流二极管断路3. 保温加热器损坏检修:1. 检查各接头连接情况,如松动,则重新接好2. 用万用电表电阻挡测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如都为无穷大,则损坏,应更换耐压400 V 上、电流在1 A以上的整流二极管3. 用万用电表R1挡测保温加热器,正常直流应为726 ~ 847 Ω之间,如相差很大,则应更换。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太阳能热水壶教案及反思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太阳能热水壶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9da5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初中科学实践活动太阳能热水壶教案及反思活动目的:1、指导学生了解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1、每组2个易拉罐,1个塑料瓶,3个玻璃瓶2、黑、白纸、胶水3、每组一个温度计,一块计时表4、自家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形式: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画一画、探一探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了太阳学人类的密切关系。
又一个炎炎夏日来到了,当一起的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回到家,是谁给予我们烧好了洗澡水,那就是――太阳能热器妈妈。
二、认识热水器,夸夸“好妈妈”。
1、学生把各自搜集来的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自己家热水器的照片或图片拿出来小组类交流。
2、全班展示师:同学们,你们家的热水器可真漂亮,种类繁多,有管式的、箱式的、板式的和组合式的。
三、明要求,巧动手,常探究1、观察热水器的结构并出示各自带的材料,讲解实验条件。
2、分组到操场做实验。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选一名组长,明确各自实验目的。
)第一组:研究课题“什么材料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材料: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等不同材料的容器,倒同样多的水,同样时间,观察并量出水温,看哪一个容器升温高。
第二组:研究课题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所需材料:一个包有黑纸和白纸的易拉罐,倒同样的水,同样的时间,用温度计量水温。
第三组研究课题:怎样放置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材料及做法:三个玻璃瓶中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直立,一个平放,一个倾斜,同样水的时间量出水温。
3、每组送一个记录员做好填表记录。
四、激发兴趣,实验探究1、个小组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比比看,那一组的加热快。
2、评议。
(评出优胜小组)。
3、把各组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画下来。
(鼓励大胆创新,形式多样)。
五、参与发现,实践创新师小结:同学们,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它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温心馨的享受,既省电,又节约了能源,但是你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它有没有什么不足呢?2、(生畅说欲言)不能出储热,阴雨天水温低,不能自动上水等不足。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八年级科学水的浮力_1.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八年级科学水的浮力_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16a7c419ec3d5bbfd0a74f2.png)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八年级科学水的浮力第5节水的浮力3学习目标1.能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密度计的原理,会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3.加强对浮力知识的有关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一、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
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
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
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
2.潜水艇。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F浮。
[思考]你知道生活在水中的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的原理是否跟潜水艇一样?[答]不一样。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而鱼则是利用改变体内的鱼鳔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大小而实现浮沉的。
二、密度计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
3.刻度值的特点:(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例1]一艘质量为1500吨的轮船,装上5×103吨货物后刚好满载,它此时受到的浮力和轮船的排水量分别是(D)A.1.47×103牛,1500吨B.3.43×103牛,3500吨C.4.9×103牛,5000吨D.6.37×103牛,6500吨[例2]如图1—30所示,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装有若干石子。
现将石子全部投入水中后,水面将()A.保持不变B.升高一些C.降低一些D.都有可能[例3]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1—3l所示,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如何?[例4]如图1—32所示,一木块上面放着一实心铁块A,木块顶部刚好与水面相平,在同样的木块下挂另一铁块B,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在水中,则A、B两铁块的体积比是多少?(ρ铁=7.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当堂检测]1.密度计是测量的仪器。
3.初中科学-电热档位问题
![3.初中科学-电热档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00df1cfd0a79563d1e726f.png)
个性化辅导教案学生 学校 年级 九年级课次 科目 科学教师日期时段课题 电热档位问题教学目标考点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电热档位问题1、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Q=I 2Rt . (2)推导式:Q=t 和Q=UIt .(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电热与电能的关系:纯电阻电路时Q=W ;非纯电阻电路时Q <W . 一、双档位问题1.串联电路中的双档位问题例一:某学校食堂有一个电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如图是电水壶的电路图,R 为加热器,当温度较低时,温控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加热器加热.当水沸腾后,会自动断开进入保温状态.从而实现了自动温度开关控制.若加热器电阻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且此时的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则: (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其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大? (2)若电水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现将一满壶23℃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要多长时间?[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3)当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通过加热器的电流是1A ,此时电阻R 0的电功率是多少?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4400W 水壶装水质量10kg 频率50Hz例二:如图所示是家用饮水机的工作原理电路,其中S是温度控制开关,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饮水机从加热状态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已知电阻R0=55Ω,R=2365Ω.(1)当开关S处于“2”挡时,通过电阻R和R0的电流强度各为多大?(2)当开关S分别处于“1”挡和“2”挡时,饮水机的总功率各是多少?[来(3)请判断当开关S处于“1”挡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简述理由。
例三:电热加湿器工作原理:加湿器水箱中部分水通过进水阀门进入电热槽中受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扩散装置喷入空气中,从而提高空气湿度。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电热加湿器部分参数,其发热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阻值相同的发热电阻,1、2、3、4为触点,S为旋转型开关,实现关、低、高档的转换。
初中二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初中二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水的沸腾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c852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6.png)
初中二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初中二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和沸腾的原理。
实验材料:- 电热水壶- 温度计- 烧杯- 水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并确保安全。
将电热水壶连接电源,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用水将烧杯填满。
2. 打开电热水壶的开关,开始加热水。
3. 观察水的变化。
当水开始加热后,开始记录温度的变化情况。
注意观察水表面的现象,是否出现沸腾的迹象。
4. 继续观察并记录温度的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此时的温度。
5. 关闭电热水壶的开关,等待水冷却至室温。
6. 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水的沸腾过程以及水的沸点。
实验原理:水的沸腾是指当水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水中液体分子的动能增大,开始脱离液体,形成气体状态。
此时,液体内部和表面都会出现气泡,水的温度达到了沸点。
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液体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必须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在水开始加热后,温度逐渐上升。
2. 当水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开始出现气泡并迅速上升。
3. 气泡会从液体内部往上升,然后消失在水面上。
4. 水开始沸腾时,温度停止上升并保持在稳定的数值。
实验讨论:1. 水的沸腾过程是由于水分子传递热量,分子动能增大,脱离液体形成气态分子。
2. 水的沸点受环境压强的影响,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3. 沸点的数值不仅取决于压强,还取决于水的纯度和溶解物的种类与浓度。
4. 实验中观察到的水的沸腾温度为100°C,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
实验拓展:1. 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压强,如在高山地区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沸点是否发生变化。
2. 可以使用不同纯度和溶解物浓度的水进行实验,比较沸点的差异。
3. 可以观察不同液体的沸点,比较不同液体的沸点差异。
实验应用: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以及了解水的沸点,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例如:1. 煮水、煮食物、煮饮品时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
《给水加热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给水加热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2236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6.png)
《给水加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入:你是否曾想过,当水遇到热源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将学习《给水加热》这一主题,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给水并引起其温度变化的。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给水并引起其温度变化的;2. 掌握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器材:1. 电热杯、温度计、水、计时器。
三、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电热杯中,确保水位不超过电热杯的容量;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记录初始水温;3. 打开电热杯,加热水;4. 开始计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水温,并观察水的表现。
四、实验记录:时间(min)水温(℃)实验现象0 20 水温开始上升5 25 水温继续上升,水开始冒泡10 30 水温继续上升,冒泡增多15 35 水温继续上升,冒泡加剧20 40 水温达到临界点,开始沸腾五、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水的温度也在持续上升;2. 当水达到临界点时,会发生沸腾现象,水分子受热能传递而运动加快;3. 经过加热后的水变得更加热能充沛,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热能。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明白了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能是如何传递给水并引起其温度变化的。
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水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热能,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思考拓展:1. 为什么电热水壶可以让水迅速加热?2. 除了电热加热,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给水加热?3. 能否设想一种更高效的给水加热方式?以上就是本次《给水加热》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探索更多关于热能传递的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第二课时第一部分: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给水加热的相关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热水的情况,比如洗澡、洗菜、煮饭等。
而热水是通过给水加热来得到的。
给水加热是工业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加热方式,它的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
电水壶Word
![电水壶Word](https://img.taocdn.com/s3/m/c1bb2baca8956bec0875e334.png)
电水壶电水壶在1891年诞生于芝加哥。
随着科技的发展,快捷、安全、便利、充分利用能源日渐成为了水壶的主要特点,嗜茶的英国人从此便爱上她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便成为全球的畅销品。
电水壶采用的是蒸气智能感应控温,具有水沸腾后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的功能。
随着生活的需要,现在的电水壶也正在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如防漏、防烫、锁水等。
电水壶具有加热速度快,保温效果好,过滤功能强,式样多等优点。
概述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为: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汽使蒸汽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这种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电源开关断电。
其断电是不可自复位的,故断电后水壶不会自动再加热。
保温原理具有保温功能的水壶,大多有二个发热管,有一个保温发热管是通过保温开关单独控制的,它可以让用户控制选择是否保温。
保温功率一般在50W以下,一小时通常消耗不会超过0.1度电的。
关键部件:电热水壶的关键部件是温控器,温控器的好坏及使用寿命决定了水壶的好坏及使用寿命。
温控器分为:简单温控器、简单+突跳温控器、防水、防干烧温控器。
建议消费者选购防水、防干烧温控器电水壶。
其他部件:除了关键的控温器,一个电水壶的组成必须包含这些基本部件:开壶按键、水壶顶盖、电源开关、手柄、电源指示灯、加热地盘等,如下图:工作原理电热水壶接通电源5分钟左右后,水温逐步上升到100度,水开始沸腾,水蒸汽使蒸汽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顶开开关触点断开电源。
如果蒸汽开关失效,壶内的水会一直烧下去,直到水被烧干,发热元件温度急剧上升,位于发热盘底部的有两个双金属片,会因为热传导作用温度急剧上升,膨胀变形,断开电源。
因此电热水壶的安全保护装置是设计的非常科学与可靠的。
这也就是电热水壶的三重安全保护原理。
主要优点发热快“热得快”是电水壶最基本的要求:原先的发热线圈改造成了更为宽厚的发热底盘,一则更美观实用,解决了水垢难以清洗的漏洞;二来热转换效率高,往往3-5分钟就可以把0.5升至1升的水烧沸腾。
保温好最为流行的英国STRIX温控器成了很多电水壶温控中的关键部件,这种独特的蒸汽导管控温,通过水沸腾后的蒸汽挤压,确保水充分煮沸,并可以完全杀菌。
电水壶的原理及应用
![电水壶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9212659b6648d7c1c74646.png)
电水壶原理图
电水壶结构图
发热器结构图
• 发热器是烧水热源,其结 构如图2所示。它主要由 不锈钢电热管、连接端盖、 底座和接电插头等组成。 发热器功率1500W,用Φ =8mm不锈钢电热管制 成, 两引脚通过底座的触点与 接电插头连接,同时电热 管的中点(即发热温度最高 点)与连接端盖焊成一体, 用于防干烧传递热量。发 热器底座内部装置防干烧 温控器,上方装置蒸汽感 应控制器。发热器自成电 源回路。
防干烧温控器结构图
• 防干烧温控器防干烧温控器设计得 很巧妙,安装在发热器的底座内, 其剖面结构如图4所示。它主要由 凸半球形热双金属片、触杆、动静 触点、支架等组成。防干烧温控器 凸半球形热双金属片与电热管连接 端盖凹半球形吻合,能很好地传递 电热管热量。若水壶无水时接通电 源,电热管立即高热,热量通过连 接端盖传给热双金属片而反向变形, 如图中弧形虚线,触杆顶开动触片, 动静触点断开而切断电源。当电热 管冷却至常温时,热双金属片恢复 原态,动静触点闭合。
电水壶的原理
传统水壶
•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 壶需要以煤气或煤等 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 将它们的化学能通过 燃烧转化为水的热能。 然而热效率低下以及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 害物质和温室气体使 传统水壶不能满足当 今要求而逐渐被淘汰
新式电水壶
• 电水壶具有不产生有 害物质和节能等特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 生活中。它无需使用 例如煤等不可再生能 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 放且具有节能等特点。 并且还有清洁卫生外 形美观等好处
电水壶自动断电原理图
• 先在电水壶上用环氧树脂沾牢一只片状 正温度系数的开关型热敏电阻RQ。将 RQ的两端接到LSE的①、②脚,将水 壶插入电源插座CZO中,揿下电源开关 S,此时由于电水壶中的水温较低,RQ 的阻值较小(<50K),故LSE的脚 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立即吸合,常开 触点j闭合,电水壶通电工作。松开手后, 继电器J触点自保。一旦水沸腾 (100℃),RQ的阻值阶跃上升,远大 于50K,相当于LSE的①、②脚回路断 开,故LSE的④脚输出低电平,J释放, 其触点j断开,彻底切断了电水壶的电源, 使主人烧水后外出无后顾之忧。其中 RQ应选用正温度系数的开关型热敏电 阻,其居里点为100℃。
中班科学教案自动水壶
![中班科学教案自动水壶](https://img.taocdn.com/s3/m/83002f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d.png)
中班科学教案自动水壶中班科学教案:自动水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科技产品满足了人们各种需求。
一个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科技产品便是水壶。
但是,有没有一种能自动煮水的水壶呢?本篇科学教案将带领中班孩子们一起探索制作一种自动水壶的过程。
一、目标:1. 培养孩子们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通过观察和实践,激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孩子们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二、教具准备:1. 透明玻璃罐、导线、电池盒、电线、电子元件;2. 引导问题和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 学习引导(老师拿出一个普通的水壶):老师: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这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老师,这是一个水壶。
老师:对,这是一个普通的水壶,我们用它来煮水。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能制作出一个能自动煮水的水壶呢?2. 问题引导(老师展示实验装置):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种自动煮水的水壶吧!首先,我们需要想一些问题。
帮助我想想,怎样才能让水壶自动煮水呢?学生:是不是需要一个加热器?老师:非常好的想法!加热器是煮水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还有呢?学生:还需要电?老师:你说得对!加热器需要电才能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把电从哪里传输到加热器呢?3. 导入实验(老师示范实验装置):老师:现在,让我们开始制作自动水壶的实验吧!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罐作为水壶的容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安装一个加热器,让我来安装一下。
(示范安装过程)4. 实验操作(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材料):老师: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拥有了实验材料,你们可以按照我的示范进行实验操作。
请你们小组的一名成员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其他成员可以一起合作完成实验。
5. 实验记录(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操作,进行实验记录):老师:请你们开始进行实验操作,记得按照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
6. 实验结果展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老师:现在,各组可以轮流来展示你们的实验结果。
九年级科学上册 3.7《电热器》教师优选教案2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7《电热器》教师优选教案2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3c9c9f011ca300a7c39003.png)
九年级科学上册 3.7《电热器》教师优选教案2 浙教版学习目标:1、熟悉常见电热器,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焦耳定律。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的电热器,焦耳定律。
难点:电热器原理,焦耳定律的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放热与电功的关系。
问题导学:电取暖器、饮水器、电热水壶、电熨斗、电饭煲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它们为什么会发热?学习过程:一、电流的热效应(实质):1、电流通过任何一个导体,导体都要发热,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叫电热。
二、电热器是利用来工作的用电器。
1、常见的电热器:电热水器、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电熨斗、电热毯等2、电热器结构3.发热体特点:电阻率大、熔点高讨论:电流的热效应有何利弊?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测:①可能跟电流大小有关②可能跟导体的电阻有关③可能跟通电时间有关方案设计:怎样体现导体产生热的多少?p108活动实验思路: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12 R 0 R 12 220V 条件下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三、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公式:Q=I 2Rt2、单位:Q —焦,I —安,R —欧,t —秒3、意义: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
例1:在1分钟内,通过电阻为50欧姆的电熨斗的电流为2安培,则电熨斗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耳?思考: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为什么?电吹风机和电熨斗通电时都会发热,哪种电器可以认为将电能全部转化成内(热)能? 电吹风机 : Q <W 电熨斗: Q=W说明: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时,Q=I 2Rt =W=Pt =UIt=U 2t/R 若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时,则只可用焦耳定律来计算:Q=I2Rt <W=Pt =Uit例2:一个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是0.5欧,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220伏,当电机正常运转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20安。
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
![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30d6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工合作的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知识与技能:、以电水壶为载体,巩固有关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化学知识。
、掌握科学知识与体验课堂探究过程。
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地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电水壶涉及的有关知识。
2、课堂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2、体验课堂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家的电水壶,分力学、电学、热学、化学四个版块归纳总结,电水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以便上课时,在课堂上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一个字。
2、让学生用身体形象地摆一个pose,比一比谁摆得最象。
独白:小小电水壶是日常生活用品,只要你认真观察,体会水壶虽小,却能体现了大道理。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科学知识的运用。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从电水壶的构造,使用和保养等方面来认识它。
二、教学:1、展示电水壶,介绍电水壶各个部位:壶嘴、壶身、壶盖、提手、电热丝、插头等。
2、电水壶壶身、壶盖由铝合金制成额定电压220 频率 50he 额定功率 1000w 容积 2l 注意事项:不要盛装酸性物质3、电水壶铭牌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________器2、提手一般用______材料制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提手一般做得较________(宽/窄)原因是______________4、插头应选用下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5、在烧开水时,水沸腾时和沸腾之前有关现象,请加以解释刚开始加热和沸腾时水中产生的气泡如下图a b刚开始加热时气泡为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时气泡为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水烧开时,我们会发现壶盖会往上顶,且冒出“白气”试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上________(填一科学姓名)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
电水壶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工合作的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知识与技能:
、以电水壶为载体,巩固有关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化学知识。
、掌握科学知识与体验课堂探究过程。
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地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电水壶涉及的有关知识。
2、课堂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2、体验课堂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家的电水壶,分力学、电学、热学、化学四个版块归纳总结,电水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以便上课时,在课堂上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个字。
2、让学生用身体形象地摆一个pose,比一比谁摆得最象。
独白:小小电水壶是日常生活用品,只要你认真观察,体会水壶虽小,却能体现了大道理。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科学知识的运用。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从电水壶的构造,使用和保养等方面来认识它。
二、教学:
1、展示电水壶,介绍电水壶各个部位:壶嘴、壶身、壶盖、提手、电热丝、
插头等。
2、电水壶壶身、壶盖由铝合金制成
额定电压220频率50He额定功率1000W容积2L注意事项:不要盛装酸性物质3、电水壶铭牌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________器
2、提手一般用______材料制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提手一般做得较________(宽/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插头应选用下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5、在烧开水时,水沸腾时和沸腾之前有关现象,请加以解释
刚开始加热和沸腾时水中产生的气泡如下图
AB
刚开始加热时气泡为___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时气泡为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
水烧开时,我们会发现壶盖会往上顶,且冒出“白气”试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上________(填一科学姓名)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6、能的转化:电热水壶加热水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7、热传递方法:电热丝和水之间是________水和水之间为______
8、电热丝:电热丝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材料制成
保险丝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材料制成
(填:电阻率高/低,熔点高/低)。
电热丝应安装在壶身的___________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能的利用效率
小明将家中所有电器关掉,只挂上电热水壶,壶中装上2kg20度的水;加热沸腾,发现电能表示数由2078.3—2078.5试计算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耳。
电水壶的能量利用率为多少?正常通过电水壶的电流为多大?电水壶的电阻为多大。
10、壶身、壶盖由铝合金组成,铝合金属于_______(单质/混合物)
注意事项中电水壶不能与酸性物质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买回该电水壶时,壶身光亮如新,用一段时间后,壶身外壁变得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过年时,他有砂子将壶身表面的灰暗物质磨掉,使壶光亮如初,他的做法是否可取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后来小明发现壶内底部有许多淡黄色的水垢,其成分为CaCO3和Mg(OH)2。
1、如何将水垢除去?
2、除垢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如果选用稀盐酸,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课后反思:生活中处处体现科学,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勤于思考,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一定会体验科学的乐趣。
作业:科学与生活之——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