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分组喷射正时控制
特点:把所有喷油器分成2~4组,由ECU分组控制喷油器。 工作原理: 以各组最先进入作功的缸为基准,在该气缸 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ECU输出指令信号,接通该 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组喷油器开始喷油。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同时喷射正时控制
特点:所有各缸喷油器由ECU控制同时喷油和停油。 工作原理:喷油正时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 缸为基准,在该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ECU输出 指令信号,接通该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组喷油器开 始喷油。
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起动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在同步喷油基础上,为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在增加一次异步喷油。 在起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ECU接受到第一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 号(Ne信号)后,接收到第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G信号)时, 开始进行起动时的异步喷油。
加速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为了改善加速性能,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怠速信号从接通到 断开时,增加依次固定量的喷油。
信号输入装置 (各种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ECU)
传感器
执行元件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四、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用于采集控 制系统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通过线路输送给ECU。
常用的传感器有:空气流量计、进气管绝 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凸轮 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温 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 器、氧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空调开关、 空档安全起动开关、点火开关、制动灯开 关、动力转向开关、巡航控制开关、蓄电 池电压信号等。
执行器
执行器:受ECU控制,具体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常用的执行器有: (1)电动燃油泵。其功用是供给燃油喷射系统规定压力的燃油。 (2)电磁喷油器。根据ECU的喷油脉冲信号,精确计量燃油喷射量。 (3)冷起动喷油器及热限时开关。根据ECU的喷油脉冲信号和发动机 冷却液温度信号,控制发动机起动时的喷油量和喷油持续时间。 (4)怠速控制阀ISC或ISCV(Idle Speed Control Valve)。其功用 是控制发动机的怠速转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二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2.2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2.3 传感器的作用与种类2.4 执行器的功能与类型2.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三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3.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述3.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3 电控点火系统3.4 电控自动变速器3.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四章: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4.1 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4.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4.4 电子稳定程序(ESP)4.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五章:汽车舒适与安全电子控制技术5.1 汽车舒适与安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5.2 智能钥匙系统5.3 导航系统5.4 车载通信系统5.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六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诊断与维修6.1 诊断工具与方法6.2 故障码的解读与清除6.3 维修步骤与注意事项6.4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6.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七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保养与维护7.1 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7.2 定期保养项目与周期7.3 维护技巧与注意事项7.4 常见问题解答与建议7.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8.1 新能源汽车概述8.2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8.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8.4 燃料电池汽车控制系统8.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九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9.1 自动驾驶技术9.2 车联网技术9.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9.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9.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章:课程总结与考核10.1 课程回顾与总结10.2 学习成果评估10.3 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0.4 提升学习效果的建议10.5 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突破。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简介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3 电控点火系统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简介3.2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3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简介4.2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五章:车身电子控制技术5.1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简介5.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5.3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5.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六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6.1 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6.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原理6.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七章:电子控制点火系统7.1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类型7.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7.3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策略7.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八章: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8.1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8.2 ABS控制策略与算法8.3 ABS系统的组件与功能8.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九章:电子控制悬架系统9.1 悬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9.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组成9.3 悬架控制策略与算法9.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章:电子控制转向系统10.1 转向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0.2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组成10.3 转向控制策略与算法10.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一章: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11.1 自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类型11.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1.3 换挡控制策略与算法1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二章: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12.1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2.2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组成12.3 牵引力控制策略与算法1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三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13.1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概述13.2 常见车载网络通信协议13.3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1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四章:安全气囊系统14.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4.2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14.3 安全气囊的控制策略与算法1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5.1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15.2 车联网与智能驾驶技术15.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15.4 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ppt课件
1. 组成: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 怠速转速控制阀(怠速控制电动机) 进气歧管 动力腔 节气门体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一、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一)空气供给系统
2. 常用传感器与开关信号
(1)空气流量传感器AFS(Air Flow Sensor)或歧管压力传感器 MAP(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 (2)曲轴位置传感器CPS(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 (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IS(Cylinder Identification Sensor)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 (6)进气温度传感器IATS(Intake Air Temperature Sensor) (7)氧传感器或O2传感器(Oxygen Sensor) (8)车速传感器VSS(Vehicle Speed Sensor) (9)空档安全开关信号NSW(Neutral Start Switch) (10)点火开关信号IGN(Ignition switch) (11)空调A/C开关信号(Air Conditioning Switch)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总结-发动机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检测节气门开度,将信号传给 控制器,用于控制发动机进气
量。
曲轴位置传感器
检测曲轴转速和位置,为点火 和喷油提供精确时间。
进气压力传感器
检测进气歧管压力,为发动机 管理系统提供进气压力信号。
控制器
ECU(Engine Control Unit)
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根据预设算法计算出最佳的点火和喷油 时刻,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执行器。
怠速控制是发动机电子控制中的基本功能,通过调节怠速时 的进气量和喷油量,保持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的稳定运转。
详细描述
怠速控制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怠速开关监测发动机是否 处于怠速状态,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反馈 信号调整怠速阀和喷油器的开度,从而保持怠速运转的稳定 性。
04发动机电子Βιβλιοθήκη 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执行器
接收ECU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如控制点火线圈、喷油器等。
发动机管理系统
燃油喷射控制
根据节气门位置和发动机转速 等信号,控制喷油器喷射燃油
的时刻和量。
点火正时控制
根据曲轴位置和转速等信号, 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时刻。
排放控制
通过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 等,降低发动机排放污染物。
怠速控制
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保持发 动机在怠速状态下的稳定运转
技术更新换 代
成本控制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 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需要符合各种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法规与标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成本控 制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需要在保证性能和功能 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库-答案
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库-答案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库-答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每题 1分)(V) 1、在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同一传感器信号可应用于不同子控制系统中。
(V) 2、现代汽车广泛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到一个控制单元上。
填空题:(每空0.5分)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 ____________,怠速控制系统用英文表示为。
答案:EFI ; ISC2.目前,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_______________ 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答案:电控点火系统3.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除喷油量控制外,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控制。
答案:断油控制;燃油泵4.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 控制和 _________ 控制功能。
答案: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爆燃5.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控制等。
答案:空然比闭环控制;二次空气喷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感器的功用是。
答案:用来检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向ECU输送空然比反馈信号,进行燃油量闭环控制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 ___________ 控制和 ___________ 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答案:喷油正时;点火正时8.爆燃传感器是作为 __________ 控制的修正信号。
答案:点火正时9.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___ 确定基本的喷油量。
答案:进气量10.执行元件受 __________ 控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
答案:ECU ;执行某项控制功能11.电控系统由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大部分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习题及答案 第3章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1、燃油喷射是利用____将燃油以雾状喷入____、____或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喷油器;进气总管;进气道2、按喷油器喷射燃油的部位不同,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缸内喷射;进气管喷射3、D型燃油喷射系统通过检测____和发动机转速,推算出吸入的____,因此又被称为____控制型。
进气歧管压力(真空度);空气量;速度-密度4、L型燃油喷射系统由____直接检测进入进气歧管的空气量,又被称为____控制型。
空气流量传感器;质量流量5、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中的热丝是指____,而冷丝指的是____。
高于进气温度的铂金属丝;温度补偿电阻6、为了防止热丝上的____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设计有____电路来实现功能。
沉积物;自洁7、热丝(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出现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____,电路断路或者短路;二是____,传感器计量失准,不能提供正确的空气进气流量信号。
完全失效;热丝污染或热膜破裂8、当热丝(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将使混合气____或____,引起发动机性能下降或不能正常工作。
过稀;过浓9、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桑塔纳2000 AJR发动机进气质量参数,标准值应为____。
2.0~4.0g/s;10、在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内,通常有一个____,控制电动汽油泵的运转;还有一个____,用于测量进气温度,为进气量作温度补偿。
油泵触点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11、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常见故障有____、____、____等。
叶片总成摆动卡滞;电位计滑动触点磨损而与镀膜电阻接触不良;油泵触点烧蚀而接触不良12、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当节气门开度增大时,进气歧管压力____,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电压____。
升高;增大13、用故障诊断仪读取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数据流,当将点火开关置于ON时,测得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应该在____kPa左右,与____相同。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定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历程和定义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电喷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2 教学内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等。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1. 背景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整车的表现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排放污染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2. 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及作用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传感器、执行器及相关电子部件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其主要作用如下:•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供故障诊断和信息反馈3. 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传感器传感器是电子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常见的传感器有:•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3.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ECU)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核心,主要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结果向执行器发出指令控制单元通常采用微处理器进行编程,以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3.3 执行器执行器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最终执行部件,负责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动作,如调节燃油喷射量、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关闭等常见的执行器有:•节气门控制单元;•点火器等4. 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4.1 燃油喷射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时工况,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4.2 点火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电压,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4.3 进气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节气门的开度,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的功率4.4 排放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机等,降低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4.5 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诊断故障,提供故障代码和相关信息,便于维修和保养5. 结论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将更加完善和智能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 背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整车的表现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排放污染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2. 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及作用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传感器、执行器及相关电子部件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其主要作用如下:•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供故障诊断和信息反馈3. 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传感器传感器是电子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常见的传感器有:•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3.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ECU)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核心,主要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结果向执行器发出指令控制单元通常采用微处理器进行编程,以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3.3 执行器执行器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最终执行部件,负责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动作,如调节燃油喷射量、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关闭等常见的执行器有:•节气门控制单元;•点火器等4. 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4.1 燃油喷射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时工况,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4.2 点火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电压,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4.3 进气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节气门的开度,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的功率4.4 排放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机等,降低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4.5 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诊断故障,提供故障代码和相关信息,便于维修和保养5. 结论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污染,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将更加完善和智能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应用场合1. 汽车制造与维修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进气和排放控制等方面,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诊断和解决发动机故障,提高维修效率2. 赛车运动在赛车运动中,电子控制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实现更快的加速和更高的速度同时,电子控制技术还可以帮助赛车手更好地控制车辆,提高赛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中,电子控制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精确控制电动机和发动机的运行,可以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同时降低排放污染4. 发动机研究和开发在发动机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运行状态,为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发动机设计和提高发动机性能注意事项1. 传感器校准和更换传感器是电子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控制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更换,确保其正常工作2. 控制单元的编程和升级控制单元(ECU)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核心,其编程和升级对于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进行编程和升级时,应确保操作正确、合法,避免随意更改发动机控制策略3. 执行器的调试和维护执行器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最终执行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实际运行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执行器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4. 兼容性和匹配不同车型和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改装或维修时,应确保所使用的部件和设备与车辆兼容,避免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5. 遵守法律法规在应用电子控制技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技术和产品的合法合规同时,应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技术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6. 信息安全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应加强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防护,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确保车辆和个人信息的安全7. 培训和教育针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应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和用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技术的理解和正确使用能力,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和事故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在各种应用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相关的事项,以确保技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将继续完善和优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三章 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料喷射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料喷射(EFI)系统的基本原理、
方式、组成和功能;
主要控制参数及其在特殊工况下的修正方法和特性; 各个分系统主要元器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
一、汽油发动机燃料配给及功率调节
1.汽油发动机燃料配给及其要求 为使汽油发动机正常运转,必须为其提供连续的、特定 数量的和具有特定混合比的燃料空气混合气,该过程称为燃 料供给。燃料供给过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动机的 性能及其发挥。 燃料配给由燃料供给系统完成。该系统由汽油供给和空
怠速工况下节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吸入气缸 内的可燃混合气数量极少,且汽油雾化蒸发不良,进
气管中的真空度很高。当进气门开启时,缸内压力仍
高于进气管压力,结果导致气缸内的混合气废气率较 大。因此,为保证混合气能正常燃烧,须供给小 A/F 值浓混合气,如图3-2中A处。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
二、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力,维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汽油机怠速转速一般为300~
1000r/min。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
二、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2.空燃比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成分主要是 CO2 , H2O 和 N2 ,剩余
的 O2,以及完全没被燃烧的 HC,燃烧不完全的 CO 及高温
型的量调节方式。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
一、汽油发动机燃料配给及功率调节
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最大的弊病,是 由于其量调节式的原理缺陷而产生的,即:无法根
据发动机的适时状态和预期变化,对进入汽缸的燃
油料数量进行精确计量和控制,从而无法满足现代 汽车性能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需求,成为汽油机性能 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该方式必然处于被淘汰状 态。
第三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结构与输出特性图如图3-11所示。
第二节 电子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4)氧传感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降低排放污染的发动机上,
氧传感器的必不可少的。为了发挥催化剂对、 和 的最 佳净化特性,必须把混合器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比 附近很窄的范围内。为了检测出实际的空燃比,在排气 管中设置了氧传感器,检测空燃比的变化,使 可基于反 馈的信息,控制空燃比收敛到理论值。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排出的废气成分除2 和H2O 外,还 有空气中没有参与燃烧的N2,剩余的O2,没有被完全燃 烧的,燃烧不完全的 及高温富氧条件下燃烧生成的 。此 外,从图3-2b)中还可看到、 及三种有害成分的质量分 数随空燃比的变化趋势。 其中 和 以理论空燃比为界,随 着混合气变浓而逐渐上升,而在空燃比略大于理论空燃比 的区域内,及 的质量分数均比较低。 但由于是高温富氧 的产物,故在α =1.1 左右时将出现最大值。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喷油量的多少仅决定于喷油量的开启时间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5)各种传感器 (1)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计用来测量发动机进气量,将吸 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送至,是用来 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量 的 检 测
直接检测方式(质量流量方式)
速度-密度方式 间接检测方式
节气门-速度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2. 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发动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工况下发动 机对可燃混合气空燃比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是 在同一工况下,由于其在工作范围内是不断变化 的,发动机对可燃混合气空燃比的要求也是不同 的。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通常用空燃比来表示可燃混合气的成分。 空 燃比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均有较 大的影响。
通常把吸入发动机汽缸的空气与燃油的质量 比称作空燃比,一般用表示。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1. 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在汽缸内的燃烧过程 可以用下列化学反应式表示:
量 的 检 测
直接检测方式(质量流量方式)
速度-密度方式 间接检测方式
节气门-速度方式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在间接检测方式中,速度—密度方式是根据进气管绝对压力和发动机转 速来计量发动机每循环的进气量;而节气门—速度方式则根据节气门开度和 发动机转速来计量发动机每循环的进气量,从而计算所需的喷油量。 图3-6 所示为三种空燃比控制系统比较图。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排出的废气成分除2 和H2O 外,还 有空气中没有参与燃烧的N2,剩余的O2,没有被完全燃 烧的,燃烧不完全的 及高温富氧条件下燃烧生成的 。此 外,从图3-2b)中还可看到、 及三种有害成分的质量分 数随空燃比的变化趋势。 其中 和 以理论空燃比为界,随 着混合气变浓而逐渐上升,而在空燃比略大于理论空燃比 的区域内,及 的质量分数均比较低。 但由于是高温富氧 的产物,故在α =1.1 左右时将出现最大值。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一、传统供油方式
图3-1为化油器式供油 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化油 器式的燃油配给过程是利 用空气流经节气门上方喉 管处产生的负压将燃油从 浮子室中连续吸出,这部 分燃油经与空气自行混合 后,被吸入各汽缸内燃烧 做功使发动机运转。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2. 控制规律
空燃比、点火提前角和废气再循环率等 参数对发动机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的 影响,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这 些参数对汽车发动机排放进行控制,以满足 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
从理论上看,求解发动机的最优控制规 律是一个数学问题。目前为止,发动机的控 制主要依赖经验公式。
稳定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1)怠速和小负荷工况 发动机在小负荷运行时,供给混合气也应加浓,但加浓的程度 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 (2)中等负荷工况 供给发动机较稀的混合气,以获得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3)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 在节气门全开之前所有的部分 负荷工况都应按经济混合气配给。 在从大负荷过渡到全负荷工况的过 程中,混合气逐渐加浓。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1. 电喷系统的分类
按 系
开环控制
统
模
式 分
闭环控制
按 喷 单点喷射() 油 器 数 目 多点喷射() 分
按 喷
机械式
油
实 现
机电混合式
方
式 分
电子控制式
按
喷
油 缸内喷射
器
喷
射
部
缸外喷射
位
分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方按 式空 分气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动 要求供给很浓的混合气,要求混合气的空燃比可浓到2:1。 (2)暖机 需要空燃比较小的浓混合气,而且随着发动机温度增加而空 燃比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为止。发动机进入怠速 工况。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3)加减速 发动机加速时,应向进气管喷入
一些附加汽油以弥补加速时的暂时稀 释,以获得良好的加速性。 发动机减速时,应供给较稀的混合气。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三、汽油电子喷射系统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可根据每循环的进气量, 对各缸所需的燃油喷射量进行精确计量和控制, 并且 还可根据运行状态,进一步来改变控制量, 实现闭环反馈控制过程, 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某 些燃油喷射控制系统中,在反馈控制基础上,还 增加了自学习功能可自行进行修正。从而极大地 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 稳定性和可靠性。
4 C z H y ( 4 x y ) O 2 燃 烧 4 x C O 2 2 y H 2 O
从理论上分析,1 汽油完全燃烧变成2 和 H2O时,需要14.7的空气,故此时的空燃比为 14.7,称为理论空燃比。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通常我们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 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用字母α 表示, 当α =1 时,混合气为理论空燃比混合气。 当α >1时,混合气为稀混合气。当α <1时, 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第一节 概述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就是根据驾驶人的操作意图、正在运行的状 态及外部条件,精确计量控制进入发动机缸内的空气与燃油,在最佳 的时刻点燃发动机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在满足排放要求的约束下使发 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达到最佳状态。
对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电子点火控制与燃油喷射控制。 对柴油发动机,就是精确计量控制喷入到汽缸的燃油,以高压缩 比产生的高温自行着火燃烧。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第二节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二、可燃混合气的配制要求
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如图3-2a)所示。根据分 析得知,当空燃比约为12.5(α =0.85)时,由于其燃烧 速度最快,发动机所产生的转矩最大,故发动机的动力性 最好,所以又称其为功率空燃比。 当空燃比约为16(α = 1.09)时,由于混合气较稀,有利于汽油完全燃烧,故可 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因为此时发动机的经济性最好,故又 称其为经济空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