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解读

合集下载

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到尼采“成为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到尼采“成为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到尼采“成为你自己”汉诗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哲学观点上自成一体,作为一个旷世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为古希腊文明标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悟空今天带大家先来八卦一下这位大师,再通过故事来了解他的两个核心观点:“认识你自己”和“德性即知识”。

一、苏格拉底的妻子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心胸狭窄、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而且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

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位妻子?”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了。

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探讨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因此,在西方,“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

二、我不是老师苏格拉底通常并不是以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的。

他在和别人谈话时,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教导别人,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靠别人传授。

惟有从自己内心产生出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拥有知识和智慧。

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恰恰是想要向他的谈话对手学习一点什么东西。

所以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讨论,而不是正襟危坐地讲课。

苏格拉底的这种教育方式,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

有个关于他的故事是说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可是却到处碰壁。

反而遇到了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寻觅关于快乐的答案。

“老师,您是希腊最聪明的人,请您告诉我们,快乐到底在哪里?”“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哲学家。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摘要】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多深刻的思想和有价值的问题追随他的门徒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有柏拉图、色诺芬等当时最著名的奴隶主贵说要人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

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做至高无上的人自然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所以苏格拉底把他的伦理学说建立在一种知识论上。

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义语。

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是不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他就不可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为恶。

善出于知恶则出于无知。

那么为什么往往一个人明知某种事情是不道德的却偏偏会去做呢苏格拉底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你真知道是不道德的你就决不会去做你之所以去做就完全证明你是无知的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知识。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基点。

这种有价值的思想对以后伦理学说的发展影响特别大。

既然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那么善这个概念的含义究竟又是什么呢苏格拉底的回答并不很明确。

有时他认为善就是对人有用的、有益的诸如健康、有力、有财富、有地位、有荣誉等等此外还有节制、正义、勇敢、敏悟、强记、豪爽等所谓“灵魂的善”。

这些行为有时有益有时亦有害究竟有益或有害主要取决于是由智慧的灵魂还是由愚蠢的灵魂来指导它们。

所以善可以说系于智慧美德也就是智慧。

这样便又回到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

由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又推出了一个“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

苏格拉底是借一个神话故事来“论证”他的这一学说的。

故事说德尔斐的传神谕的女祭司告诉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说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就去证实这个“神谕”因为神谕是不能轻视的“我应该首先考虑神的话”。

为了证实神谕他就到处去找有知识的人谈话其中有政治家有诗人有工匠等等。

他想看看他们的知识在哪里是否比他更智慧更聪明。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摘要:
1.引言
2.苏格拉底简介
3.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及其含义
3.1“认识你自己”
3.2“人生如负重旅行”
3.3“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4.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的名言中,有三个著名的观点被认为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思想,它们分别是:“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首先,“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对自己的内心和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审视,人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其次,“人生如负重旅行”是苏格拉底对人生的另一种看法。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最后,“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是苏格拉底对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审视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应该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还影响了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领域。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中汲取智慧,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总之,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生和自我审视的新视角。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引言: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提倡通过对自己的思考来了解自己,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质疑来寻找真理。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的理念,并探索如何应用这一理念来提高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可以总结为“认识自己”。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真理的种子,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将其发掘出来。

苏格拉底经常与人们对话,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理。

他不断质疑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

为什么认识自己如此重要?认识自己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认识自己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如何认识自己:1.自省:自省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来了解自己。

为此,我们可以定期审视过去的行为和决策,分析它们的结果以及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

只有先了解自己的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2.面对挑战:挑战是认识自己的重要机会。

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相对脆弱的一面可能显露出来。

通过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进自己。

3.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人的意见和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可以寻求亲朋好友、同事、导师等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了解自己。

4.积极参与社群:社群是了解自己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群活动,我们可以与他人互动,并通过他人的反应和反馈来了解自己。

此外,社群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5.保持学习态度: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寻找机会学习新的东西,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实用版】目录1.苏格拉底的三句话概述2.第一句话:认识你自己3.第二句话: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过4.第三句话:我知道我一无所知5.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正文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最著名的三句话,不仅概括了他的哲学观点,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源自古希腊德尔斐神谕,也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核心之一。

他认为,只有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外部信息所包围,很容易迷失自我。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苏格拉底的第二句话是“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过”。

这句话强调的是思考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随波逐流。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思考,就无法做出最好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我们的行为,才能过上值得过的生活。

最后,苏格拉底的第三句话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谦逊和求知精神。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无穷的,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知识,但永远也无法达到知识的终点。

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他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追求知识。

这种谦逊和求知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的三句话,既是他的哲学观点,也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他的话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读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读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读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这句名言之所以被历代名哲援引,即在于它从正面提出了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难以解决好的这一课题。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人认知水平的发展,文化和思想传统上各自的差异,加上哲学家们的个人心理气质,思想倾向,知识专长的各异,他们对于哲学所研究的主题,所定的研究目标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有时甚至存在着彼此对立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对我的启迪很深,人假如能够认识自己就是一生中很了不起的事,那就是一种理智的,很睿智的一个人。

但大多数人难以做到这点或者说对“认识你自己”是半迷半醒的。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同样都离不了善良、财富和品德,这六个字涵盖了人的生活的全部。

同样由此而引伸出人的一生中离不开三大要素:社会、家庭、职业。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善良,财富和品德发生了裂变一旦成为冷漠、贪婪、失去尊严时,它们将直接给社会、家庭、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它的必然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

如:古人所云:人之初,性本善。

这原本是人生存的本源,但对现代人来讲却成了人们渴望的一种施舍,一种人人渴求的心灵鸡汤;还有财富,在大多数人看来,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享受,物质财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奠基石,在生存状况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应觉醒,精神创造才是人生命延续的真谛,因为在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涵着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理应及早觉醒;高贵的品德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的瑰宝,是看成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宝贵财富。

人的涵养,学识风度,申士风度过去都是人们心里所向往,更是妙龄女子所追求的偶像。

突然间人们的追求变了,变得那么粗俗,麻木不仁。

有的人仅为一角钱可以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打死;有的人有了钱就想过皇室般的生活,更想过那妻妾成群的生活如此等等。

我思索着这一切的一切,这原本被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一语点破,人原本没有“认识你自己”,所以人们在生活的空间中带有极大的随意性、盲从性。

从苏格拉底的审判到“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的审判到“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的审判到“认识你自己”
洪祖利
【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0)001
【摘要】苏格拉底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审判,它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众多的评判.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其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认识你自己”是苏
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核心.苏格拉底的审判正是“认识你自己”的最终结果,而苏格拉
底哲学思想的转变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转变从“自知无知”
开始,通过“认识你自己”的方式,从而达到“有知”.“自知无知”、“认识你自己”以及“有知”是苏格拉底审判背后隐藏的不在场的要素,而这些隐藏的不在场的要
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洪祖利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2.231
【相关文献】
1.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读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 [J], 周利娜
2.审判被审判——论沃格林笔下的“苏格拉底审判”戏剧 [J], 周洁
3.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语境下的人性思想探析 [J], 许杰; 邓小明
4.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J], 林鹏
5.从巴门尼德、智者到苏格拉底——浅析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蕴涵 [J], 刘怀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殊不知,事情并非如此,甚至相反。

古人早就提出了这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把它完全颠倒了。

比如看过许多关于“考公务员”的帖子,总有人夸夸其谈自己的理想、性格特点,条件是最好是个公务员。

他们根本不了解考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只是凭空想象,就一口断定公务员一定会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既然如此,他们自己怎么就不去报名?以至于最后竟然引起数千人上万人蜂拥而至去报名。

那么这些人中有多少人能成功呢?恐怕寥寥无几。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去考上了公务员,并且坚持了下来。

他们的结局或许是悲惨的,毕竟公务员并不适合他们,可是有谁能说,这样的人没有机会成功呢?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这样才能更容易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听听别人意见,再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避免受骗上当,受到伤害。

当然,“认识你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如果你能认清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就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不要让别人的话牵着鼻子走,我们要自己拿主意,作决定。

即使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明确的事情,你还是应该仔细地想想,你究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千万不要被别人轻易洗脑。

人的精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我们又无法同时兼顾许多方面,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所以应该保留个人的想法,在有利于发展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定。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够认清自己呢?首先,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放松心情,要懂得欣赏自己,尽管自己有缺点,但是我们也有优点。

比如乐观,爱帮助别人等。

其次,要相信自己,摆脱狭隘,克服自卑。

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你就会变得宽宏大度。

最后,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去直面困难,不逃避、不退缩,积极向前,在磨练中逐渐成长。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思;灵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

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关键在于反思自己人总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

现实中,人总会不断地经历着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矛盾,那麽这些事物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物的?这些促使着我们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反思是一种关于普遍原则的体认,是一种基于逻辑理性,又超越逻辑理性的洞觉。

因为反思自己重要的是反省人自身的本性,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

这种反思的方法也体现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对方,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漏洞,通过辩论接近真理,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角色就是帮助对方认识自己,让对方主动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回到现实,反思生活,难道生活就是为了物质享受?当你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生活的平淡,会厌烦,于是为了消除厌烦你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的不断滋生会把人推向万丈深渊。

通过反思我们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变化的物质,最需要的是灵魂的安宁,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申辩篇》这样说过:“不经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二、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怎样才算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其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请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请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请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实用版)目录1.引言:对“认识你自己”的理解2.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始3.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人以群分,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4.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5.结论:认识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正文“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简短而深刻,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还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对这一话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始。

”这句话表明,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起点,是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基础。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我们又如何能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呢?因此,认识自己是我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这意味着,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就无法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因此,认识自己,也是我们融入社会的关键。

再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识自己也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关键。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接纳自己,才能真正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接纳自己的前提,就是认识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智慧,也是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认识自己,不仅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也可以帮助我们融入社会,更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关键。

人生的智慧 认识你自己

人生的智慧 认识你自己

人生的智慧认识你自己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镌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这句简单的名言几千年来,引发了无数哲学家、思想家对这个命题的深入探讨。

对普通人而言,这句话同样具有深远的启示。

认识自己,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方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认识自己,是人生的一场革命。

这首先需要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人是完美的。

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寻找方法去改变,这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只有坦诚面对自己的缺点,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理解。

这不仅包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包括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目标以及情感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梦想,这些都是构成我们个体的关键因素。

理解自己,就是理解自己的这些特质,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认识自己,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当我们真正地理解自己,我们就能够尊重自己。

这种尊重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也是对自我意志的尊重。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尊重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爱自己,从而拥有自信和力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那么,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呢?首先,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很难有时间去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然而,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其次,我们需要勇于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在面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时,我们往往会感到不安或者羞愧。

然而,这些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接受它们,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并不是要求我们去满足所有的欲望或者放纵自己的情感,而是要理解它们并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处理它们。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认识自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

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教育的终站:“成为你自己”——尼采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终站:“成为你自己”——尼采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终站:“成为你自己”——尼采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教育的终站:“成为你自己”——尼采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一、教育的时间谬误:“ 短命门槛” 抑或“ 终生之思”尼采认为成功的教育乃是一种“ 已经蔚然成风的由正确学校教育所激发的对于真正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方面, 一个人是否听从内心的召唤, 取决于“ 一种崇高精神品质的高度和程度” 。

尼采哲学主张人类应当克服和超越自己, 成为卓越的“ 高等人” 。

“ 高等人” 的状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静和生命之舒适状态, 教育的使命正在于高贵人格的生成和独立思想的养成。

然而, 教育门槛的设定使教化难逃短命的厄运, 人们不再期求一种绵延终生的教育, 而是以时间作为教化终结的界标。

在以工业化为依托的教育时代来临后, 学校渐渐沦为“ 社会婴儿” 的集散地:在这里, “ 婴儿们” 被迅速培养成精致的实用主义者和社会生产的工具。

如果一个青年没有按照“ 生产规程” 成长, 他就被认为是无用的残次品, 并迅速被社会大潮所抛弃。

整个社会被功利化的需求所笼罩, 急于求成正逐渐成为人类潜在的共识。

正如尼采所说:“ 举目所见, 到处都是一种无教养的匆忙。

”今日中国的匆忙犹盛。

从胎教开始, 细胞就被催逼着生成一粒优良的种子; 在幼年时期, 父母们为了使儿童能够赢在最初的起跑线上苦苦奔波; 而少年们则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鏖战在教科书和习题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最终的结果是, 在这样一场与自然相逆的生长过程中, 教育机构不再是开启智慧和发现自我的场所, 而是沦为工业生产和商业竞争的实习地; 教育不再追寻闪动在岁月中的人文精神光芒和珍贵的思想珠宝, 而是沦为制造社会生产工具的机械过程。

尼采认为,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 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 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 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在生存斗争中救助和保护自己的说明书。

今日之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时间谬误:本该延展至一生的教育被挤压到人生前期的短暂时日, 一旦时限来临, 教育便戛然而止。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哲学家:一位是柏拉图,一位是苏格拉底。

他们都是古希腊最有名气的哲学家。

据说,苏格拉底活了70岁,柏拉图活了98岁,这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长寿。

尽管如此,但他们却都是命运多舛的人物。

两人的同时代人色诺芬就说过:“我真害怕柏拉图会长久地躺下去,因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希腊罗马名人传》)“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苏格拉底的《皮翁西比阿斯篇》,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第三步,除掉自己心中的前额(眼睛之前的部分)。

第四步,看见镜子里面的你的双眼,但只在镜子前面看;第五步,注视自己的鼻尖;第六步,以中指按住自己的双唇;第七步,注视自己的舌头;第八步,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双手。

”苏格拉底说:“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然后,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苏格拉底回答说:“无知是自己的敌人,而无知者的最好的朋友是老师。

”(《苏格拉底言行录》)这是针对智者和德者的说法。

当人一旦拥有足够的智慧,就很难获得快乐。

苏格拉底将智慧分为三类:知识、技巧、辩证思维。

知识和技巧是身外之物,而知识才是自己的;辩证思维是掌握事物本质,达到知识和技巧所达不到的境界。

苏格拉底说:“你不能由你父亲的右臂而生,不能由你母亲的左乳而生,不能由天而生。

……”苏格拉底继续解释说:“但是,你可以从你自己里面生出来。

”智慧是先天的,靠“遗传”得到的智慧是可怜的。

苏格拉底对年轻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他接着又给另一个青年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是:“我怎样才能知道我是谁呢?”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这样的:“当你知道了什么是金子,并且能够识别哪些是真正的金子时,你就知道了自己是谁。

”但是,当你有了知识,有了金子时,金子还是金子吗?那就是知识的反面——没有知识,没有识别力,没有判断力。

这样的知识不仅不是金子,相反倒是毒药。

在苏格拉底看来,识别力与判断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他的这种理论给他带来许多麻烦。

哲学家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先能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

哲学家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先能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

哲学家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先能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的一块石碑上写着“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也是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

苏格拉底是谁?他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算起来,苏格拉底是帝王师祖,可是,今天我们想起苏格拉底,不是他的身份和地位,而是他的智慧和见识。

他一生都在认识自己,认识真理。

正如他说:真正的智慧,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而“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这是今天一些人在做,却仍然有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明白的话,可能有人也奇怪:“我们自己还需要刻意认识吗?”,“我们自己怎么能不认识自己呢?”事实上,我们可能真的并不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被我们的意识控制,但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受自己潜意识的影响。

也就是说,有时候可能你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但你就是做了。

荣格用一个冰山理论来形容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浮在水面上的意识,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在水下隐藏起来的潜意识,占据了大多数。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不知道这事对我们有何用处,只是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们也在跟着做,这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

“没有人会自愿犯错误”,有时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说:无知即罪恶。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性的存在,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当我们认识了自己理解了自己,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人生,理解世界。

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先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

的确如此,我们如果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看似自己控制了许多事情,其实只是被许多事情控制了。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在雅典出生,父亲是一个石匠雕刻师,母亲是一个助产妇。

苏格拉底鼻子扁平,嘴唇肥厚,眼睛凸出,身材矮小笨拙。

因为小时候跟着父亲学习雕刻技术,长大后的苏格拉底,也是一名普通的石匠。

但他慢慢熟读了《荷马史诗》以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地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生在雅典,父母是穷人。

父亲是雕刻家,母亲是助产士。

他怎么受的教育,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对知识的热爱,在这有文化的城市里显然为他的知识增长创造了机会。

他继承父业,不久感到“神谕要他借询问别人来考查自己”。

他有一种习惯,在大街上、市场里和运动场里同各种处于不同情况的男人和女人谈话,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婚姻、友谊、爱情、家政、艺术、商业、诗歌、宗教和科学,特别是道德问题。

他熟悉人类的一一切事务,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他研究的课题。

他只对物理世界不感兴趣,因为他宣称从树木和石头那里学不到什么。

他精明敏锐,能很快发现辩论中的谬误,善于把谈话引到问题的核心。

他虽然性情温和文雅,谈笑风生,却喜欢揭露那时代的江湖骗子,用他的智慧截穿他们空虚的老底。

苏格拉底的行为体现他所教导的德性。

他极为克已、豪爽、高尚、勤俭,有很大的耐性,没什么欲望。

在七十年的一生中,在战争和执行政治任务时,他在行动和精神上都表明他很有勇气。

他受审时的风度给人以深刻印象,表现出态度庄严、坚定,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正确的就做,既不害怕,也不讲情面。

对一切人仁爱,没有对任何人怀有恶意。

他死得像他活着时一样壮丽。

因被诬告为不信神和腐蚀青年,他被国人判处死刑,于公元前399年饮鸠而死。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宗教圣地德尔斐神庙墙上的箴言。

苏格拉底多次提及这句箴言,视其为实践哲学的精神法则和处世的人生信条,并将其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

在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中,他提到了“认识你自己”的相关涵义,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这句箴言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研究路线。

一、“认识你自己”的涵义(一)自知无知作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去了德尔斐神庙,他问那里的神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女祭司回答说没有。

听到这个神谕后,苏格拉底非常困惑。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智慧,但是神又不可能撒谎。

于是,他决定去拜访有智慧的政治家、有名望的诗人和有本领的工匠。

然而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只不过是不懂装懂罢了。

最后他说:“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那个神谕无非是他用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的一种方式。

在我看来,神并不是真的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在以我的名字为例,他就好像在对我们说,你们人中间最聪明的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毫无价值的人。

”在他看来,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有,人的智慧是没有价值的。

人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才能称得上有知或智慧。

苏格拉底也明确说道:“他们很不情愿承认这个事实,他们在有些地方假装有知识,而实际上一无所知。

”这就是自知己无知和自以为己知之间的重大差别,实际上也证明了“认识你自己”也即自知己无知,无知即智慧。

(二)察看人自己的能力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问曾经到过德尔斐神庙的欧绪德谟是否看过、思考过“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有没有察看过自己是怎样的人。

欧绪德谟说他没想过,但却自以为认识了自己。

后来苏格拉底说:“必须先察看了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

”只有认识了人自己,才能知道什么事适合自己,并且才能分辨自己的能和不能,从而给自身带来极大的益处。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解读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解读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中文摘要】本文是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两个哲学命题的一些阐述,形成以及转变的原因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评论。

【关键词】认识成为德性自我超人价值一、苏格拉底和“认识你自己”据说,德尔菲神庙的墙上,有一些铭文,其中有两条最为有名的格言,其一便是:“认识你自己”。

[1]苏格拉底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完全不用心灵,也不把它当成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2]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失望或许就是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产生的原因。

由此苏格拉底也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

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要“认识你自己”。

他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盲目,才可能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就像通过水面去看太阳就不会坏眼睛一样。

当然,苏格拉底还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

[4]确实,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是他关于德性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对德性有了认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对自身的认识便会更进一步,就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

这就是他提出该观点的主要目的,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进而启发人们去努力地认识自己,去追求真理、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完善自己的德性,然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格拉底同时也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其深度为智者思想所不能及。

不过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的是他的“认识你自己”即“自知”。

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立足点。

也使得在他的哲学中,知识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然而,苏格拉底放弃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使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让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

所以我们看到,苏格拉底的“自我”既有理性,也有伦理的、实践性的。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理解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理解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理解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苏格拉底那个超厉害的观点——认识你自己。

你想想看啊,咱们每天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波,有时候是不是都忘了好好瞅瞅自己啦?认识自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就好像在一个超级大的迷宫里找出口。

咱就说,你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啥不?是喜欢热热闹闹地和朋友们玩耍,还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很多人可能都没仔细想过。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不看清楚就瞎拿,结果拿回家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呀!那多可惜呀!还有啊,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别小瞧这个,这可重要着呢!你要是知道自己擅长啥,那就往那个方向使使劲儿呀,说不定就能闯出一番天地呢!可要是不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可能就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好几个跟头,疼得龇牙咧嘴的还不知道咋回事呢!这就跟走路似的,你得知道哪儿有坑,才能绕过去呀,不然不就掉进去啦?再想想,你的脾气咋样呢?是不是容易着急上火呀?这就像一个小火苗,要是不注意控制,可能就会烧成大火啦!可要是能认识到自己的脾气,慢慢学着去调整,那不就像给小火苗浇点水,让它乖乖的嘛。

认识自己,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和别人相处呀。

你要是都不了解自己,怎么能知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呢?就好比你不知道自己爱吃苹果还是香蕉,怎么能告诉别人给你买啥呢?咱平常过日子,不就是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嘛。

有时候可能会犯错,哎呀,那有啥呀,犯错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呀!就像走路会摔跤一样,爬起来拍拍土,接着走呗!咱可别小瞧了认识自己这件事儿,这就好像给自己画一幅画像,得一笔一笔慢慢地画,才能画出最真实的自己。

别嫌麻烦,这可是关乎咱一辈子的事儿呢!你要是能清楚地认识自己,那以后的路走起来不就更顺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呀,大家都好好想想,多花点时间和自己聊聊天,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别总是忙忙碌碌地往前跑,偶尔也停下来,看看自己到底跑哪儿去啦。

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咱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呀,才能活出属于咱自己的精彩呀!这可不是我瞎忽悠,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呀!大家都好好琢磨琢磨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
“成为你自己”
【中文摘要】本文是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两个哲学命题的一些阐述,形成以及转变的原因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评论。

【关键词】认识成为德性自我超人价值一、苏格拉底和“认识你自己”据说,德尔菲神庙的墙上,有一些铭文,其中有两条最为有名的格言,其一便是:“认识你自己”。

[1]苏格拉底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完全不用心灵,也不把它当成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2]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失望或许就是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产生的原因。

由此苏格拉底也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

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要“认识你自己”。

他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盲目,才可能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就像通过水面去看太阳就不会坏眼睛一样。

当然,苏格拉底还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

[4]确实,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是他关于德性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对德性有了认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对自身的认识便会更进一步,就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

这就是他提出该观点的主要目的,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进而启发人们去努力地认识自己,去追求真理、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完善自己的德性,然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格拉底同时也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其深度为智者思想所不能及。

不过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的是他的“认识你自己”即“自知”。

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立足点。

也使得在他的哲学中,知识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然而,苏格拉底放弃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使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让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

所以我们看到,苏格拉底的“自我”既有理性,也有伦理的、实践性的。

对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式。

二、尼采和“成为你自己”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这是尼采在《知识二七O节》中说的。

尼采认为,如果所谓的“认识自己”——即“理性”——是我们走向毁灭的原因,那么自弃、误解、蔑视、心胸狭隘、庸俗,往往就是理性的本身。

[5]因为认识自己的本能太快,往往会让自己陷于极端的危险当中,但其中的意志会产生支配作用,慢慢将你从偏失的轨道中引入正途,培养出一切有用的能力。

尼采在《瞧这个人·聪明九节》中说:我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变。

总而言之,尼采希望成为一个“自我肯定”的人,成为自己。

成为那个最原始的拥有生命本能的人。

在尼采看来,西方的唯物主义传统使人们日益丧失自己原始的生命力;而基督教传统则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我。

[6]尼采还发现,道德能约束和制服人的激情。

而人应该克服这样的道德。

克服自己,成为超人,重估一切价值,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进行彻底的反思。

尼采认为,自我是独立的。

当不存上帝时,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我”必须证明“我”的独立
性。

[7]我要有我的个性,成为我自己是一种必须。

尼采的成为你自己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毋庸置疑,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许多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盏耀眼的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激励着他们努力进取、奋发图强,为自己立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着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尼采对传统道德的否定势必会对社会的秩序产生冲击,同时,固有的价值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也会使人们产生迷茫。

三、从“认识”到“成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也在不停地发展,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一路来到了尼采的“成为你自己”。

毋宁说,应该是一种进步。

苏格拉底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8]。

就是说从苏格拉底开始,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堪赞叹的天赋。

其特点便是知识高于一切,包括生命。

于是,唯理智主义支配了此后的西方文化。

[9]无论如何,这一切都导致了哲学史上最基本的派别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最终形成。

[10]虽然这两种对立的倾向是哲学俱生的,但苏格拉底纯粹实践理性的“自我”的建立,宣告了古代唯心主义派别以成熟的形态正式脱离朴素唯物主义哲学阵营而与之尖锐地对立。

到了尼采生活的近代,对科学的崇拜进一步加强了唯理智主义。

而尼采认为对此的过分推崇,使科学的界限就不是那么地正确,有所僭越。

这也使得人被束缚,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

因此,人就无法克服自身,成为一个超人的人。

他需要人自己去铸造新的价值,但我们又不得不重估一切价值,因为现状很大程度上与现存的价值有关。

[11]他对他所定义的真正的人,或可能的人充满了渴求与期望。

在尼采的思想中,人就是要成为自己。

所以我们说,从“认识”到“成为”是一种进步。

认识是对自己内在的灵魂的一种拷问与熟知,是为了能更好地发现存在的真理,完善自身的德性。

然而成为你自己可以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转变,也可以激励人们发奋图强。

如果一个民族可以奋发向上,那它可以造就很多的伟人与强者。

他们会提升自己的美德,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同时也改造着整个世界。

尼采的“成为你自己”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

很难说它之中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因素,不过却可以去激励我们为了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从这一点来说,尼采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的。

纵观苏格拉底和尼采,我不认为一定要给他们比个高下出来,我们应该去辨证地认识这两个人,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他们的思想产生在不同的背景下,而且有一定的继承,但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努力地理解其中精华,让自己进一步完善,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进发。

--------------------------------------------------------------------------------[1]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2007第二次印刷),70页[2]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印版,39页[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印版,40页[4]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印版,40页[5] 林郁主编《智慧金言集——尼采的智慧》文汇出版社,2002,20页[6]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8页[7] 尼采原著,刘烨编译《尼采的智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33页[8] 尼采原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64页[9]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5页[10]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2007第二次印刷),79页[11]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1页论文出处(作者):拉德布鲁赫相对主义法哲学及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